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藏象学说的基本思想特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它突出地体现在藏象学说中。藏象学说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联属关系,把人体各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合作且与外在环境相通的有机整体,并借用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人体的整体性。脏腑之间相对的平衡协调,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实质上就是这种平衡协调、整体统一状态遭到破坏的结果,因此治疗人体疾病的意图就在调整脏腑之间发生的紊乱状态,以恢复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达到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而这种整体观念的基本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体现出来了,后人多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

    (一)人体的脏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心为主导,各脏互用

    人体内脏是一个具有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整体。十二脏腑功能各有专司,如“心主神明”“肺主治节”“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等等,是一个以心为主导、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心主神明是指人的整体生命活动,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都是由心主持和体现的。

    心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有支配和调节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人体一切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诸如肝藏血,肺司呼吸,脾主运化、统血,肾主纳气、藏精等。莫不是在心神的统一主导下完成的。“主明则下安”,心神的功能正常,人体的生命活动亦正常;反之,心神的功能失常,“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则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引起病变,甚至导致死亡。

    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活动都是整个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每一脏腑发生病变,都要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脏腑之间协调关系遭到破坏。这种重视心神在五脏中的主宰作用,以五脏为中心的十二脏腑统一的整体观,是藏象学说的突出思想。

    2.脏腑相合,协调共济

    人体的脏腑之间存在着表里相合的关系,如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心包合三焦等。构成表里关系的根据,主要是经脉的联系。脏为阴,腑为阳;阳为表,阴为里;脏的经脉属阴而络于腑,腑的经脉属阳而络于脏。一脏一腑,一阴一阳,相互络属,协调共济,从而维持着整体机能活动。如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二者阴阳相配,燥湿相济,升降相因,使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和转输等功能得以正常进行。表里相合的脏腑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饮食减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物有失节制,食物停滞胃脘部,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出现腹胀、腹泻等症。又如肝与胆: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能够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也靠肝的疏泄功能。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若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肝病常影响到胆,胆病也可波及于肝,最终可导致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从情志意识思维过程来看,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虑后必须做出决断,而决断又来自于谋虑,两者密切联系。

    有些脏腑的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的表现不一定很明显,在病理上却是较为明显的。如心与小肠: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痛、尿黄、尿路有灼热感等症;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红、口腔溃疡等症。

    3.经脉络属,循环流注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黄帝内经》中称其为“使道”,即脏腑之间相互联络的道路。经脉及其分支是联络脏腑肢节,通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从而使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表里上下内外彼此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

    十二经脉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之为“属”,它们分别隶属一脏或一腑,并与相表里的脏腑联络,从而构成“络属”关系。每一阴经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隶属于一腑;脏为阴,腑为阳;阳经属表,阴经属里。各经都以所属脏或腑命名,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经脉的表里关系与脏腑的表里关系相同。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为里,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为表等。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在四肢分布部位上内外相应,并在手足末端互相联结。

    经脉,也是心神出入的通道,“心藏脉,脉舍神”,五脏六腑在心神统一支配下的相互联系,是以经脉为途径的。而神是通过经脉而游行出入于全身各处,发挥它的治理调节作用的。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其经脉的气血运行是循环贯注的。流注次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循环往复。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正是通过经络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得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例如肺主气,生成宗气,宗气贯注于脉中,随血循行于全身,以发挥其推动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又如脾通过经脉为胃行气于三阴,胃通过经脉为脾行气于三阳,无一不是以经脉为其相互联系的。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通行气血、传导感应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病邪传播和反应病变的途径,脏腑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感应,在体表反映于其相应的经络循行路线或某些特定的部位上,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灵枢·经脉》论述的“是动病”(经络病)和“所生病”(脏腑病),亦是脏腑病变通过经络反映于外的表现。

    4.开阖有度,启闭适时

    开阖,即开启与闭合。开阖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保持协调平衡的表现形式之一,主要体现在气与津(水)液代谢的平衡与协调方面。

    五脏之中,肺外合皮毛,主管汗孔的开阖。在《黄帝内经》中将汗孔称为“气门”。正常情况下,肺气充足,则皮毛润泽,汗孔开阖正常,机体不易受外邪侵袭。气门的开合,还与自然界相互呼应,息息相通。《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由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多趋于表,如果天气太热或衣着过厚,则腠理松弛,汗孔开启疏泄出汗以散内热;秋冬阳气潜藏,故腠理致密,汗孔闭合,以防御外邪入侵。水液不能外出为汗,则下流膀胱,因而尿量增多。

    后世医家将汗孔的这种作用称为“宣肺气”。清代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说:“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孔窍,所以宣肺气,使出于皮毛以卫外也。”若肺气虚弱,则卫外之气不足,肌表不固,开阖失常而见自汗;若肺气郁闭,表寒内伏,则汗孔闭塞而无汗。故临床常以宣肺法治卫气郁闭的表实无汗,用敛肺法或调合营卫以治表虚多汗。肺之开阖失常,肺气不利,还可导致咳嗽、喘急等症。用干姜、细辛、五味子,敛肺与宣肺散寒相配合,目的就是恢复其开阖功能。

    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还可影响膀胱的开阖,以致尿液不能正常排泄。用轻宣肺气的方法(提壶揭盖)可恢复膀胱开阖功能。

    肾为水脏,与膀胱为表里。肾之气化失常,可影响膀胱的开阖。如开多阖少,则见尿失禁、遗尿;如开少阖多,可出现排尿不畅,癃闭、水肿等证。复肾脏气化之常,则膀胱开阖有度。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血证论》所谓“其居丹田,内主呼吸”,即指肾主纳气的功能而言。只有正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使肺的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如果肾虚,肾气不固,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可影响肺气的开阖,出现呼多吸少,喘促气短、自汗、盗汗等症。

    5.藏泻相因,对立统一

    藏泻是对脏腑(五脏、六脏、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高度概括。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人体脏腑的藏与泻,不是孤立的是相反相成的。藏是泻的物质基础,泻是藏的必要前提。脏与腑,或寓藏于泻,或寓泻于藏。藏泻相因,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五脏多指胸腹腔内组织较充实的器官,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阴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宜藏不宜泄(“藏而不泻”)。至于“满而不能实”,则进一步说明了五脏只可充满精气,而不容任何浊物糟粕充斥其中。

    六腑多指腹腔内中空有腔的器官,其基本性能是消化水谷,分清泌浊,传送糟粕,属阳主动。以通降为主。

    奇恒之腑在组织结构上类腑而异于脏,亦是中空有腔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却类脏而异于腑,主贮藏精气,属阴。如胆主贮藏精汁,脉主贮运血液,脑主藏髓等。

    藏泻理论直接指导临床。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脏为主,腑为从。五脏不藏或无所藏,病多危重,如肝不藏血,肾不藏精等。治病则旨在恢复其“藏”的功能。

    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是对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六腑的生理功能以泻为主,但并非只泻不藏,而是泻中寓藏。如,胃中的水谷正是在“藏”的过程中进行消化的;小肠位居胃之下,盛藏胃中水谷以分清泌浊;膀胱可贮藏尿液,在肾的气化作用影响下,适时开闭,使水液代谢平衡。六腑若只泻不藏,即为病态。如大、小肠不藏可导致腹泻,膀胱不藏可见尿崩等。六腑中的糟粕以下行为顺,“六腑以通为顺”,是在藏泻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具体治则。如运用“攻下法”治疗急腹症,证明藏泻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藏与泻,是对立的统一。五脏功能虽以藏为主,但藏中亦有泻,如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发挥其“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的生理作用,又如肾主藏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男子在十六岁时,“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说明男子在16岁的时候标志“性机能”基本成熟,肾气已很旺盛,精气充盈而开始排精,开始具有生殖能力,然而成年男子未婚或婚后久旷者,也会出现精液自然外泻。这种因新陈代谢而所必需的“精液外泻”,为正常生理现象,则不属病态。

    6.形神相倚,不离不弃

    形神是人类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形”与“神”是生命活动的整体结构,“形”与“神”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既是五志所藏的“神脏”,又是五精所藏的“形脏”。

    “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肺、脾、肾而言,即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称五脏为“五神脏”。“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其以这种活动为起因的矛盾变化,产生和表现为“喜、怒、悲(忧)、思、恐(惊)”的“五志”或“七情”,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形脏”的概念有二。一是反映生五脏之“形”的心、肝、肺、脾、肾而言,即所谓“心生血”“肝生筋”“肺生皮毛”“脾生肉”“肾生骨髓”。五脏所生“形”的生理活动,相应地产生“气、血、精、津、液”等形体活动,以这种活动为起因的矛盾变化,产生和表现为“汗、泪、涕、涎、唾”的五液。二是指藏于有形之物(实物)的六腑中胃、大肠、小肠、膀胱四个脏腑。即《素问·三部九候论》所指“形脏四”,即指“传化物而不藏”的胃、小肠、大肠和膀胱。

    藏象学说关于形神相得的身心统一观,是脏腑整体生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脏腑功能和生理现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精神活动的形体和没有形体的精神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形脏与神脏的机能活动息息相关。形神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和互相为用的,是“气”介乎于形神之间的作用机理。如果阴阳平衡协调,则表现为健康无病;如果精气衰竭,则表现为身体损伤,脏腑内在精气的盛衰会表现于外在形体,反映着现象与实质的一致性。

    “气”是形神矛盾统一运动的关键,是先天与后天精气化生的生命动力。形神矛盾运动的活动力是自身的元气,它是发于神而见于形的。形病多来自自然因素的六淫所侵,神病多由于社会因素的五志过极,二者既有联系,又互相转化。六淫与七情的因素,都影响到机体的整体关系,无论内因外因,都有“正气先虚,然后邪气据之”的发病规律。六淫之邪伤人,先由体内生理机能失调,阴阳失衡,整体机能发生紊乱,外邪得以乘虚入侵。反之,七情虽属神志的病,又必以外因为条件,因而可能导致营卫不断衰竭的病理反映。例如,神病表现“独闭户牖而处”“恶人与火”“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既有内在致病因素,又有外在的致病因素。又如形病表现:肾为胃关,关门开而不合,则病消渴:关门合而不开,则病水肿。二者病危时,皆可以导致神志昏聩,可见神形的病机是互相关联的。这就是形神相倚的整体观。

    (二)人体的脏腑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1.藏象与时相

    时间,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参数,时时刻刻在影响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人体生、长、壮、老、死每个环节,均贯穿着时间的作用。时间的流逝、表现为周期性和节律性变化,无论是人或周围的事物都要与之相适应。历代医家学者在观察岁月流逝、寒暑往复的基础上,研究和推测脏腑功能的时间变化,气血、经脉的应时运行,疾病进退与阴阳寒暑的内在联系,发现藏象与年、季、月、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生理角度讲,五脏随时间的盛衰,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存在着规律。五脏的兴衰以十年为一阶段,《黄帝内经》中有“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是说人生十岁五脏开始了正常的生理活动;二十岁活动比较旺盛;三十岁五脏机能最旺盛;四十岁五脏由气血盛极走向衰退;五十岁肝气先衰,胆汁减少;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始衰;八十岁肺气始衰;九十岁肾气衰;百岁,五脏皆衰而寿终。

    从病理的角度讲,五脏的疾病多“自得其位而起”。如慢性肝炎多在春季复发,慢性咳喘每于入秋发作,出血性疾病多发于炎夏,肾病患者死亡率以冬三月为高,心脏病患者多死于夜半至凌晨,重症肝炎死亡有酉时(晚17点至7点)、亥时(21点至23点)两个高峰的统计曲线等。在疾病过程中,凡脏病起于当愈、当起之时,每逢病脏得生旺之日、之时,其病易愈,此时施治得法,常可使病情向痊愈转化。

    2.藏象与自然

    藏象学说的整体观念,还体现在人体与外在环境的有机联系上。人体不仅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性。人产生于自然界,自然界的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脏腑所需要的空气、饮食物等都源于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机体对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反应。《黄帝内经·素问》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里的“人神”,当指人体生理机制。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变化的“大纪”(规律)是相适应的。故《黄帝内经·灵枢》说:“人与大地相应也。”藏象学说将人与天地置于同一体系中考察研究,强调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素问·宝命全角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藏象学说应用五行学说,根据人是天地(自然界)的生物之一,人与天地相应的观念,以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功能系统与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等密切联系,勾画了一个寓有深刻科学内涵的整体模式。如以季节气候而言,“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五脏的阴阳属性及气机升降潜藏与五时之气的阴阳消长相互通应。心旺于夏,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肺旺于秋。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肝旺于春,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肾旺于冬,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脾旺于长夏,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长夏)。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故人应春温之气以养肝,应夏热之气以养心,应长夏之气以养脾,应秋凉之气以养肺,应冬藏之气以养肾。

    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人体脉象亦随四时气候变化而变动。《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之与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沉变化,也是机体受寒暑更替的影响,在气血方面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阴阳之气消长的节律是一致的。昼夜的阴阳变化与四时特点类似。《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乎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反映了人体在昼夜晨昏的自然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的适应性。

    地区方域对人体也有影响。不同的地区气候、水土、饮食、居处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使人的体质和发病倾向极不相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藏象学说按五行特性将五脏与五方沟通,东方属木,主升发,与肝气相适应;南方属火,主生长,与心气相适应等,从脏腑发病特点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去认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机体内在的平衡协调和人体与自然界(季节、气候、生化及地理环境等)的整体统一,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但这种平衡协调,整体统一,又有赖于经络联结和传导的作用。所以《灵枢·经别》说:“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