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可怕的真相:拖延症害你有多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拖延等于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拖延会慢慢消磨人的心智,慢慢吞噬人的健康,使人煎熬度日,直至悔恨到老,这听起来真的比死亡更可怕。一次拖延,就会次次拖延;一事拖延,也会事事拖延;最终,酿成悲剧人生!如果你还没意识到拖延症的负面影响,那你真的有必要了解一下可怕的“真相”了。

    充满挫败感,丧失前进的动力

    艾森是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师,他在平时的工作中绝对算得上勤奋,为了按时完成客户的要求,甚至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但在同事和领导的眼中,他却根本称不上一个优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

    剖析其真实的内心,艾森也是失败恐惧症的受害者之一。他在大学里是大家公认的优秀分子,在学业上很认真,并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竞争十分激烈的知名美术院校。然而,大家公认的优秀反而成了一种精神枷锁,艾森害怕自己犯错,害怕大家不再承认他是个优秀杰出的人。为了缓解这种内心的恐惧与害怕,他开始经常在拖延中挣扎,为了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或应付考试,他很多时候不得不熬夜通宵,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表现一直很好。

    毕业后,艾森在同学羡慕的目光中进入了一家知名广告设计公司,当时的他豪情万丈,并无比憧憬自己成为首席设计师的情景。然而事实往往比梦想残酷得多,在平时的工作中,他设计的广告方案时常会遭到客户的否决,有时候绞尽脑汁连续加班做了好几个方案后,客户依然不满意。身体上的筋疲力尽与精神上的频频受挫让艾森对失败的恐惧越来越重:“为什么我的设计作品总是无法赢得客户的认同?难道我真的很差劲吗?我可是班上最优秀的人,到年底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还没有其他人发展得好,可怎么办?”这样的心理包袱让艾森感到越来越疲惫,时间一长,他便感到再也无力背负这种恐惧的心理负担,索性能缓一时就缓一时,于是患上了严重的工作拖延症。

    以前只要一接到设计方案,艾森就会立即行动,可现在他常常会拖到客户打电话索要设计作品时,才会匆匆忙忙加班设计。殊不知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往往更难以找到设计灵感,作品的创意自然也就没办法保证。到头来,客户因为不满意还要反复修改,进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些烦心事实在令人头痛不已,艾森在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中总是感到异常挫败,可又不想承认自己工作能力欠佳,结果总会陷入拖延的僵局。艾森因恐惧失败而导致拖延,却不知拖延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内心恐惧。每当提交最终设计作品日期临近的时候,艾森就会陷入极度恐惧,因为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用来设计出一份作品,更不用说是一份极具创意的优秀作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仅仅因为害怕失败就裹足不前,那么你只能一辈子在原地打转,艾森的个人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像艾森一样因恐惧失败而陷入拖延深渊的人数不胜数,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杞人忧天和担惊受怕上,因而总是错过最佳的前进时机。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恐惧失败往往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选择逃避,选择后退。而一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想被拖延所累,就必须要学会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你越想赢,你就越会输

    周谷城先生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回答说:“说了别人不信,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三个字。我从来不考虑养生不养生的,饮食、睡眠、活动一切听其自然。”他讲得太好了,对比那些吃补药吃出毛病来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的,长跑最后猝死的,还有秦始皇、汉武帝等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贾家宁国府里炼丹服丹最后把自己吃死的……他的话就更显得深刻。

    1996年,在英国举行的欧洲杯足球锦标赛半决赛,竞争双方分别是德国队和英格兰队。英格兰队状态极佳,又是在家门口比赛,志在必得。德国队当时也处在巅峰时期。90分钟内两队踢了个平局,加时又是平局,最后只得点球大战决胜负。英格兰队极兴奋,踢进一个点球球员就表露出兴奋若狂不可一世的架势,而德国队显得很冷静,踢进一个点球也基本上无甚反应。后来,英格兰队输了。一位中国足球评论员说:“英格兰队太想赢了,所以反而输了。”

    查斯特·菲尔德说:“富有个性的人,在生活中能够笑看输赢得失。

    他们深信自己的潜能足以实现任何梦想,认为一个成功者周围倒下千百个失败者是不成功的,真正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有首古诗写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当你拼命在物质世界中寻求快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你的内心世界,而当你真正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却会发现,真正的快乐只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安详。

    你应有战胜厄运的勇气,在打击和挫折面前做个坚强的勇者,跌倒了再重新爬起来,以勇者的姿态迎接命运的挑战。

    人生苦短,由此不难联想到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其特点就是一苦二甜三淡,象征了人生的三重境界。苦尽才能甘来,随之才有潇洒的人生,才会不屈服于挫折的压力,开创大业,迎来人生的辉煌。

    ·输什么也别输心情

    “你不可能因为给人一个微笑而丧失什么,因为它会再回来。”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你应多微笑。

    有个叫威廉·史坦哈的人,在谈他的交际经验时说:“我是一个闷闷不乐的人,结婚18年来,我很少对我太太微笑。后来,有人鼓励我微笑,我答应试试。

    “于是,第二天早起,当我跟我太太打招呼,‘早安,亲爱的。’同时对她微笑时,她怔住了,惊诧不已。

    “我说,‘从此以后我的微笑将成为寻常的事,不用惊愕。’结果这竟改变了我的生活,一改过去闷闷不乐的状态,在家中我感受到了幸福和温暖。

    “现在,我对每个人都微笑,他们也对我报以微笑。我可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和一些满腹牢骚的人交谈,一面微笑,一面恭听。原来棘手的问题,现在也变得容易解决了。这就是微笑给我带来的许多方便和更多的收获。微笑使我快乐、富有,拥有友谊和幸福。而不会微笑的人在生活中会处处感到困难和不方便。”

    微笑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你愿意对人微笑,别人也会对你报以微笑。而对有些人来说,不能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在一起,是他不快乐的根本原因,因为他没有快乐的来源。

    向平曾经有段日子生活得很惆怅,他喜欢的女孩不在乎他,他精心写的稿子被改来改去,还反复感冒。这时向平的好朋友对他说:“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有些事情还是放了吧。”

    向平决定改变。他不再找那个女孩,那篇稿子他立即投往别处,并告别了一度懒散而无规律的生活,每天开始打球和跑步。结果,他的身体变了,那个女孩开始在乎他了……一个人或一件事能令你不舒服是一定有原因的,有的原因要过很久才有可能知道,而有些原因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使你不舒服,它影响你的心情,影响你的判断,也消磨着你的时间和生命。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苍凉的景色,一个看到的是星光万点的景色。面对同样的际遇,前者持一种消极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的景色;而后者持一种积极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星光万点、一片光明的景色。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你总是以消极低落的心态看待事物,丧失了斗志,你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但如果你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你身处逆境,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而且,就现实的情形而言,悲观失望的人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饱含敬意的目光。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在逆境中继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先不要说生活怎样对待你,而是应该问一问,你是怎样对待生活的。

    ·失败只是暂时性的挫折

    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永不言败。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常听到许多成功者说:“我失败过。”这是英雄式的宣言,是对过去失败的肯定。可惜,生活当中许多人说“我失败过”时偏偏难以启齿,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是逃避失败、害怕失败,做一件事之前往往瞻前顾后、举步不前。为了避免失败,他们想了一个万全之计:不做事!不做事,自然谈不上失败,但也谈不上成功。世间许多人就是在这条既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的道路上走完了平庸的一生。

    何谓失败?说得通俗一点,失败就是:一个策划的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一个预期的目标,因为时间的耽搁而没有达到;一种分解的试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使之无法进行下去;一项紧张的比赛,结果被对手战胜。这几个例子,都可以称为失败。

    失败使人沮丧,使人丧失勇气,严重者一蹶不振,这是从消极方面而言。积极方面,失败会催人奋起,会激起人更大的决心和能耐,从而实现更加辉煌的成就。

    当你决定动手去做一件事情之前,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失误是不切实际的。你至少在某个方面一定会有失败之处,毕竟失败是进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尝试一件新事物的时候,要坚持下来,请不要忘记下面这个取得成功的组合式:

    失败--再做一些努力;失败--坚持下去,对自己宽厚些;失败--继续干,直到成功。

    成功者能成功,主要就在于他们把失败当做朋友。失败可以“告诉”你,这样做是错误的,下一次需要换一种思路。失败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是对你很有帮助的“向导”,而不是要你退缩的警示。成功者充分认识到,成功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要以多次错误为铺垫,踏着错误的“肩膀向上爬”。他们明白,犯错误是生活当中的正常因子,在犯错误时,不能垂头丧气;相反,他们从教训中学到所能汲取的经验,坚持下去,更加努力地尝试。

    而失败者不然。失败者把失败看成洪水猛兽。他们在犯了错误、陷入困境的时候,就会完全心灰意冷。他们认为,一旦他们走错了一步,有一次失了手,那么一切都无法挽回,于是很快放弃了继续努力。同时,他们以为,如果自己从前所做的不是完美的,那么,无疑他们就是失败者。

    长期致力于研究成功课题的人士指出,失败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暂时性的挫折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使你振作起来,调整你的努力方向,使你向着不同,但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暂时性的失败,在致力于成功的人士的意识中,都不会成为永久的失败,只要你把它当作是一种教训。只有把暂时性的失败当做永久性的失败来加以接受时,失败才会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失败者常常感叹命运的不济,现实也确实如此。竞争机制的引入,优胜劣汰,必然要求更好的心理素质。现实中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颇具实力,却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甚至一败涂地。究其原因,就是对竞争的心理准备不足,进一步而言,就是害怕失败,缺乏信心。

    失败是用来考验成功者的,使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准备,以便进行他们的工作;失败,能历练成功者,使他们经受得住严峻的挑战。

    战拖有术:有效克服失败恐惧症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曾专门做过一项关于应如何面对失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们面对失败时主要有两种心态--固定心态与成长心态。

    用固定心态面对失败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失败恐惧症和拖延的深渊,这是因为持固定心态的人往往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成功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尤其是在生活或工作遭受挑战的时候,你必须证明自己是聪明的、有才干的。因此这类人往往无法容忍自己的错误,因为一旦犯错,他们就会给自己打上“既不聪明也没有才干”的标签,这是令人无法忍受的,所以他们比常人更惧怕失败。在持有固定心态的人眼中,失败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只要能够避免失败,避免这个可怕的事实,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任何努力,愿意为此承受任何痛苦,这就是失败恐惧症的心理形成机制。

    成长心态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持成长心态的人往往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只要你努力工作和学习,就一定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聪明、更优秀。不擅长某件事情是很正常的情况,完全不必为此而灰心失望,因为只要愿意去做,愿意去努力并从中学习,完全可以掌握一门新的技能。持有成长心态的人并不会把失败看得太重,因为在他们看来,成败不能决定一个人本身的好坏,失败只不过是给了自己一个加倍努力的理由,实在没有什么可怕。

    德威克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经说明,失败恐惧症是固定心态的衍生品和外在表现,要想克服因失败恐惧而导致的拖延症,就必须要学会用发展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具体来说,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1.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人们之所以对失败无比恐惧,完全是因为过于看重结果。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行,前方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如果你正在因失败恐惧症所导致的拖延苦恼不已,那么不妨试着改变自己的价值评价方式。

    有些事情的结果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个人价值,而且结果本身也不应该是你关心的重点。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提升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这些才是重点,结果只不过是一块背景板而已。一旦成败的结果不再那么重要,你自然而然就不会再害怕失败,失败恐惧症也就不治自愈了。

    2.能力是可以成长的

    尽管每个人天生资历不同,但能力并不是完全由先天条件决定的,现代医学表明:人的性格、能力、脾气等特质,一部分来自先天因素,一部分来自后天因素。虽然先天条件不能改变,但你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韩愈笔下的仲永可谓天赋异禀,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对,但由于没有后天的努力,到最后还是“泯然众人矣”,由此也不难看出,先天能力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能力是可以在你后天的学习中不断成长的,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变得更聪明,变得更擅长某件事。所以,失败不仅没有什么可怕,而且能激发你的学习能力和不服输的精神,从而挑战自我、成就自我。

    3.转移情绪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整整一天你都不大开心,但突然有朋友对你说:“我们出去逛逛吧?”你的心情立即豁然开朗起来。改变思考方向,心情也会轻松起来。

    现在就把自己的思考方向改变一下。你精神紧张是因为有项很难的工作必须在星期五完成,而你打算在星期六和朋友一起去买东西。那么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由“星期五的工作”转为“星期六的寻乐”,这样你的兴奋点就转移了,身上似乎充满了干劲。

    你应该学习这种方法,把各种不良的情绪转化为积极解决难题的态度。要是你开会时总怕自己会说错话,那么就在开会之前整理好思路或写篇草稿,专心听别人讲话,从他的语言中提取对你有利的信息,也可以抽空想一些能分散你紧张情绪的事情。

    4.鼓起勇气

    只要消极的想法一出现,你就应该想办法把它打消。但实际上做起来可并不那么简单,你必须坚毅果敢,才能做到。

    林晓在一家大公司担任行政主管,工作勤奋,但林晓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

    他很倾慕同部门的一位女同事,想和她约会。但他的疑虑使他踌躇不前:“跟同事约会是不大好的”或“要是她不答应,那多难为情”。

    后来林晓遏止了内心的忧虑,鼓起勇气向她提出约会,她说:“林晓,为什么你等那么久才来约我?”

    不言而喻,他成功了。

    5.先搁一边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有这样的体验: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总是睡不着:“我对孩子是不是太严苛?”“今天所有的电话我回了没有?”

    最后,你实在忍受不住了,干脆不去想令人心烦的事,而是回想和孩子在动物园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刻。你记得她对着猩猩大笑的样子,不久你的脑海里全是些美丽回忆,你很快进入了梦乡。

    生活中的真正成功者具有现实的自我控制力,他们客观地寻求着生活中的意义,珍惜每一分钟,把每一分钟看做是自己的最后时刻,从而经常地去寻求更为美好的东西,不会把一点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对付各种不良情绪上。他们具有赢得别人爱戴和尊重的品质,关键在于他们总是坚强不屈,富有韧性。这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力的结果。成功并不意味着胜利了就要把对手“踩在脚下”,而是战胜自己的消极,用积极的行动向前迈进,让自己拥有自信、进取的人生。

    “再给我一个星期,我肯定能做得更好。”不要再用这样的借口来麻痹欺骗自己了。你只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是一个资质平凡的人,这并没什么丢脸或羞辱的,毕竟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只是少数。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果你连客观认识真实自己的勇气都没有,总是处处高估自己的实力,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碌碌无为:甘于平庸,一事无成

    同样是一辈子,有些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个奇迹,而有些人则是浑浑噩噩地活了几十年;同样是1天24小时,有些人把每分每秒都充分用到了“刀刃”上,而有些人则把时间花费在了毫无意义的忙碌之上。

    回想自己的学生年代,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同学:他总是非常努力,笔记整整齐齐写了好几本,上课听讲也十分认真,更为难得的是几乎每天都坚持读书到深夜。然而这位同学每次的考试成绩却令人大跌眼镜,甚至有时候你都会替他感到上天不公。实际上,职场中的这类人也不少,他们几乎是办公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但奇怪的是他们依然是工作成绩最糟糕的。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勤勤恳恳、忙忙碌碌的人不仅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反而越忙越糟糕呢?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勤奋都会获得相应的回报,拉磨的驴子再勤劳也不过是在原地转圈,如果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点,那么即便是一生都奔波不息,也难以作出什么成绩。

    ·庞大的碌碌无为群体

    在现实生活中,碌碌无为的群体是相当庞大的:没有目标,没有梦想,没有信仰,没有动力,没有思想……这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精神写照。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每一个带着梦想而来的人都会被现实、被日复一日的工作磨掉原有的个性与棱角,久而久之就成了“机器人”,整日都生活在麻痹中。

    “努力工作?怎样才算是工作努力?我根本就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换个工作又能怎样?还不是这样按部就班地工作,与其来回折腾,不如继续浑浑噩噩地干吧!在哪混日子不是混呢!”“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熬过一天是一天,等到了要被开除的时候再说吧!”

    ……正是因为没有目标,缺乏动力,没有机会,你才会逐渐成为碌碌无为大军中的一员。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道,“生命对每个人而言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偷懒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还在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那么你的一生又将是怎样的呢?年老时坐在摇椅上回想自己的年轻岁月,面对曾经那个碌碌无为的你,你又会作何感想?

    酸甜苦辣才是人生,该果断坚定的时候就快刀斩乱麻,而不是拖延了事;该把握机会的时候就抓住良机,而不是犹犹豫豫错过了最好时机。看着社会上那些大众所公认的成功者,有些人往往会酸溜溜地说道:“他们不过是因为运气好,碰到了好机会而已。”机会永远都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样一个机会摆在不同人面前,碌碌无为者往往因埋头于毫无意义的工作中而丧失时机,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一事无成;而那些目标明确者则可以迅速抓住机会,改变命运。

    碌碌无为的工作状态尽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拖延,但其危害却胜过拖延。它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消磨人的意志力,像迷雾一样模糊你原本灵敏的判断力,从而促使你变成一个没有感知、没有反应、没有思想的职场“机器人”。纵观古往今来各行各业中的成功者,无一不是拥有强烈事业心的人。一个没有“大脑”的“机器人”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想摆脱这种糟糕的工作状态,就必须要时刻带着“脑子”和“思想”工作。

    ·随波逐流风险大

    面对价格高昂的别墅,有多少人会因瘪瘪的钱包而感到自卑或挫败,甚至因此而掉入自怨自艾的深渊:“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怎么就没有让我降生到巨富之家呢?”“反正这辈子再努力工作也买不起,那还有什么好努力的?索性混一天是一天,稀里糊涂地过吧!”“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吧,我这一生也就这样了。”可是这样的自我安慰真的有用吗?

    人生在于奋斗,出身无法改变,一味抱怨也没有意义。但只要你拒绝随波逐流,拒绝成为碌碌无为者,那么改变命运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阿兰和阿玉一起跟随同乡从大山里来到城市里寻求发展,两个人都是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姑娘,都想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并在此扎根过上幸福的生活。两人在同乡的帮助下进入了同一家酒店做清洁工,为了省钱,她们还一起租了房子。尽管两个人的起点几乎完全相同,但后来的遭遇却是截然相反,5年后阿兰成为了宾馆服务部的经理,并与一名律师喜结连理,过上了曾经梦想的幸福生活,而阿玉却依旧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清洁工。

    明明是条件差不多的姑娘,为什么短短几年后差距就如此之大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人的工作态度。

    阿兰从来不是随波逐流者,尽管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清洁工,但她并没有像大家一样能偷懒就偷懒,能少干活就少干活,更不会因为少干活多拿了工资而暗地里沾沾自喜。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她不仅主动努力工作,而且还积极地为酒店发展和管理献计献策。考虑到学历和知识上的不足,阿兰还特地在业余时间研读了酒店管理的成人教育课程,并取得了相关学历。

    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行为举止要求一向很严格,作为清洁工的阿兰虽不在这一行列,但她不想一辈子做清洁工,看到酒店的领导举止优雅,谈吐不凡,阿兰也开始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家乡口音和不良行为习惯。

    阿玉则恰恰相反,她整日沉溺在自己的梦想中,但在现实工作中却常常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为什么那些高层领导可以出入光鲜、收入不菲,而自己却只能在这里打扫卫生呢?越想越不平衡,越想越没有工作积极性,所以能凑合就凑合,能不做就不做。于是,阿玉便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言情小说、电视剧等虚幻的世界中,白白浪费了无数时光。

    实际上,像阿玉这样在现实中受挫却无力面对,只能选择自我麻痹、随波逐流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殊不知就是这种“鸵鸟”的逃避心理,让你逐渐养成了拖延不负责的工作习惯,以至于仿佛“衰神附体”,事事不顺。

    不必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因为是在拖延和自我麻痹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抓住机会,改变命运,选择权完全在你自己手中。在你有限的生命中,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安于平庸混日子,那才是最大的风险。

    ·“打破”黑洞,敢于冒险

    生活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面对多样的生活,如何取得成功呢?成功者的回答是:只要活着,就应该去创造和开拓。

    如果你的生活总是四平八稳,千篇一律,这样生活一百年和生活一天有什么分别?每个人都希望长寿,希望过上好日子,希望不远的将来有全新的格局出现,这就需要打破陈规陋习。

    你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至少应了解,未来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不成功的可能性。未来就好像一个冥然无知的黑洞,靠你去“打破”它,让它充满阳光和希望。“打破”黑洞不容易,这需要有冒险的精神。康德说:“人的心中有一种追求无限和永恒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理性中的最直观表现就是冒险。”

    不经过无数次的冒险,人类不可能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化到今天能够坐在中央空调的房子里品尝咖啡的时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郑和下西洋,诺贝尔发明炸药,哥白尼创立天体运动论,这些历史上的著名事件,都开始于冒险。没有冒险精神,人类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改革。只有具有风险意识,敢于怀疑并打破过去的秩序,通过冒险而取得胜利后,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你随时随地都要冒险。古代如果你想骑马赶路,就得抛开可能发生任何意外的想法。因为要避免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断腿的危险,除非用两脚徒步,否则别无他法。

    然而走路也有跌伤的时候,所以为了赶路,你只有冒险。有人认为,这种情形只是在马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的时代所抱的乐观想法。殊不知,在现在这样发达的时代,出门仍旧存在风险。

    假如你恐惧于交通事故的频繁而不敢出门的话,就只有终日沉闷地待在家里了。但是,待在家里,除了有粮食缺乏的危机之外,还是没有获得绝对的安全。

    歌德年轻时希望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变幻无穷的世界中而难以自拔。40岁那年,歌德游历意大利,看到了真正的艺术杰作后,他终于如梦初醒,遂放弃绘画,转攻文学。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一种冒险,但他认为自己已无退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歌德后来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成才史,大多数人都有过冒险的经历,马克思曾经是诗人,鲁迅曾去日本学医,安徒生曾是演员,但他们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们不怕冒险,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向。

    从冒险到成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痛苦的、付出了艰辛代价的探索过程。歌德曾感慨道:“要‘发现自己’很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阴。”他又说:“这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只有通过欢喜和苦痛,你才能学会什么应该追求和什么应该避免。”

    这里不是讲故事,在你身边,确有不少人,他们被偏见与迷信的桎梏束缚着,他们盲目到不知自由,反而说别人不自由。冒险与危机具有深层次的关联,危机就是危险之中蕴藏着机遇。机会和成功,往往存在于危险之中。你想要有好的机会吗?

    你想要事业的成就,那就要敢于冒风险,投身危险的境地,去探索、去创造,不要瞻前顾后,不要害怕失败。

    冒险,并不一定成功。成功之母便是失败,成功只是无数次失败中的“分子”,不是无数次失败中的“分母”。正常的规律是,无数次的失败换来一次成功,无数人的失败换来一人成功。惧怕失败、不冒风险、求稳怕乱、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可靠、平静,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那是碌碌无为的。

    冒险失败远胜于安逸平庸。与其平庸地过一辈子,不如轰轰烈烈地冒一次险。

    战拖有术:从此刻起抓住机会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我才追悔莫及。”实际上不仅仅是爱情,机会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是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开始追悔莫及。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抓住机会呢?与真正的事业相比,日复一日的“磨洋工”无异于地狱。

    如果你纵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麻痹自我,在拖延中虚度时光,又怎么可能会取得超出常人的成绩呢?

    “谁愿意这样天天活得像个‘死人’?我也想作出一点成就来,可除了眼前的碌碌无为,我还能做点什么呢?”

    “初入职场时我也是一个充满干劲的人,可是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我和大家一样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老油条’,拖延和‘磨洋工’都不是我的本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变成这样。”

    “这几年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我也想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得更好,可总是力不从心,结果今天拖延一点,明天拖延一点,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碌碌无为的群体纵然庞大,但没人愿意一直沉浸在这样的状态里,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无力摆脱这种糟糕的现状。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对策和方法,要想成功“破茧成蝶”,作出一番事业,不妨试试下列几种方法。1.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你在嘲笑守株待兔的愚蠢猎人时,殊不知自己也正扮演着这样的愚蠢角色。明明能争取到的机会,结果却傻愣愣地待在原地等着天上掉馅饼,等来等去却等来一场空。

    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如果你觉得自己升迁无望,加薪无望,那么完全不必因此灰心,陷入碌碌无为的泥沼中。

    其实只要你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潜在价值,那么机会肯定会主动找上你。

    当你抱怨没有成功的机会时,不妨反过来想想你究竟为争取机会做了多少;当你埋怨老板不给你加薪升职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你是否值得老板给你加薪升职。机会不是大风刮来的,唯有努力主动的人,才能拥有成功的机会。

    2.有梦想的人才会有动力

    所有碌碌无为的人都曾经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们与成功者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在“半路上”把梦想丢到了脑后。梦想指引着一个人前进的方向,一旦没有了梦想,人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因此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想摆脱碌碌无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就必须要重拾梦想,重新树立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斗志,促使自己成为一个雷厉风行、不拖延、不消极、不气馁的“金刚战士”。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忍,碌碌无为之人并非是因为缺少梦想而陷入拖延,而是他们的梦想败给了现实。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残忍而又现实的社会中坚持你的梦想呢?这就需要你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不管再难再苦,都不要放弃梦想,因为放弃了梦想,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3.坚决不做行动上的矮子

    如果你认为只要能坚守住自己的梦想,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就能够摆脱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伟大理想挂在嘴上,他们确实没有忘记梦想,也没有失去精神动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将其付诸于行动。于是一切就都等于零,他们依然在浑浑噩噩中随波逐流,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是带着梦想而碌碌无为的人。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成功是做出来的,不是夸出来的。要想彻底摆脱“活死人”的日子,彻底远离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就必须要快速行动起来。

    恶性循环:自我否定,身心俱疲

    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年初的二三月是人才市场最为火爆的时候,不管是离职还是求职的人数,都会出现一个大幅度增长。1年有365天,哪天辞职都可以,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会选择这个时间段离职呢?当年终奖终于发了,“熬下去”的动力一下子消失了。再加上新一年的工作指标像泰山一样压下来,又怎能不令人萌生退意?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绝大多数职场人都会进行思想上的“自我解剖”。“新年新气象,难道今年我还要在这个根本不可能有大发展的职位上浪费时间吗?”

    “每天都在无休止地加班,为了工作我早就失去了私人时间,也失去了自我,这样真的值得吗?”

    “工作遇到了很难突破的瓶颈,是继续这样‘熬资历’,还是转战其他行业?”

    “连续几年的超负荷工作让我身心俱疲,我的职业生涯,是不是该有一个短暂的修整与停顿呢?”

    ……不管是刚刚迈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工作多年的职场精英人士,往往都会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进而陷入一个自我否定的怪圈。到最后,落得身心俱疲,实在无力再工作下去,于是只能选择辞职。

    ·自我否定引发恶性循环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跳槽过于频繁,两三个月换份工作是常事,更有甚者换工作的频率可以用“天”来计量。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换工作呢?因为感到自身无法胜任新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心无力,疲于应付,实在无法忍受。但他们是真的无法胜任吗?

    尽管不同职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都存在差异,但除了那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外,只要愿意学习和适应,根本就没有不能胜任之说。他们之所以感到无力承担工作,完全是因为不自信、自卑,导致心理发生变化。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否定了自己,便注定就此成为平庸者,甚至在自我否定中自暴自弃,彻底成为一个“职场废人”。

    初入职场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但从事同一项工作的时间一长,你往往就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是厌倦的心理,随之就开始胡思乱想:“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工作真的越来越吃力了,这么简单的工作我居然都有心无力,我的能力难道真的这么差吗?”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里斯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为“公司睡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职业倦怠的可怕之处不仅仅是令你失去工作动力,更重要的是会令你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之中。

    工作时间一长便会感觉到厌倦,一旦产生厌倦,哪怕是轻松简单的工作也会变得异常沉重,身心俱疲的职场状态会大幅度降低人的工作效率,结果令原本10分钟可以完成的工作,常常耗费几小时。每每工作时,想到越来越累的身心,越来越难以完成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你就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一旦对自我产生怀疑,你就会越拖延越疲惫。

    ·职业倦怠症的深渊

    职业倦怠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你一不小心患上了职业倦怠症,千万不要将其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而应该适当调整自我精神状态,争取早日摆脱职业倦怠症。否则一旦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就很难从拖延、倦怠和绝望的深渊中摆脱出来。

    赵致是一家物业公司的普通保安,说起自己曾在某大型上市公司当领导的经历,很多人都认为他在吹牛,但5年前他确实是该公司的中层领导。公司领导有地位、收入高,赵致为什么放着这样的工作不做,偏偏辞职来当保安呢?

    俗话说,“在其位而谋其职。”身在领导岗位,自然要比普通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压力。赵致主管公司的销售部门,尽管每年的收入很高,但工作的辛苦程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赵致几乎天天都在出差,1年365天里有350多天都在工作,而且有330多天都在出差,根本没有休息日可言。

    忙碌的工作使得赵致没时间顾及家人,女儿从产房里抱出来的那一刻,他远在国外出差,不能陪在待产的妻子身边,也无法见证新生命的诞生;父母生病手术时,是妹妹、妹夫一家和妻子在轮流照顾,远在外地的他只能通过电话问候。久而久之,妻子对他牢骚满腹,父母妹妹对他也颇有微词,家庭的不和谐使他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销售本就是一个充满压力与挑战的工作,尽管在部门主管的位置上已经稳坐了3年,但赵致不仅没有感到熟能生巧的轻松,反而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疲惫。时好时坏的业绩,再加上家人的抱怨与微词,让赵致在日常工作中感到越来越吃力。

    “难道我真的不能做到事业与家庭兼顾吗?”“今年的业绩还不如去年,难不成我真的该退位让贤了?”“精力真是一天比一天差,以前出差和玩一样,现在出趟差如同闯了一次鬼门关似的。”

    ……

    在不知不觉中,赵致把自身的职业倦怠归结到了自身年纪大和能力不足上,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在领导岗位上的他越发心虚。不久后,身心俱疲的赵致已经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于是他申请降薪并获得了上级批准。但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赵致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能力再做销售,只要一想到自己要去见客户谈生意,就会不由自主地犯怵、心虚。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在这些年的工作当中,赵致积攒了不少财富,即便是几年不工作一家人也会衣食无忧,索性不如找个轻松的工作,多陪陪家人。尽管妻子和父母强烈反对赵致辞职去当保安,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辞掉高薪的工作,成了一名保安。

    有时候,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发现事实和想象天差地别。自从赵致开始做保安,周围的闲言碎语就没有间断过,亲戚朋友和以前的同事们明里暗里说了不少冷嘲热讽的话,再加上为了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消耗了不少积蓄,赵致不得不开始考虑重新找一份高薪工作。遗憾的是,自我否定早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他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无力胜任除保安之外的工作,几次面试失败后,他彻底心灰意冷便放弃了重新找工作的想法。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你始终都将自己的心禁锢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那么你终其一生也无法走出平凡,干出一番大事业。

    ·调整心态,找回自信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Berger认为职业倦怠症是一种在工作当中出现情绪性耗竭的症状。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100个中国人当中就有12个人严重情绪耗竭的症状,9个人有严重愤世嫉俗的症状,不管是哪种症状,究其根本原因,都是自我否定造成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许燕教授在自己的报告中曾指出:“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会逐渐丧失创造力,并且伴随着价值感的降低,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职业倦怠症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更可怕的是,如果你不能及时调整状态,就很可能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从而越来越无力应付工作,顽固性的拖延也就随之而来了。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无休止的拖延中被迫结束,可是你怎样才能准确知道自己是否有自我否定的职业倦怠症倾向呢?不妨来做一个心理小测试:

    (1)做事总是患得患失,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要么犹犹豫豫,要么茫然无措。

    (2)工作越来越吃力,压力越来越大,拖延症越来越严重,常常觉得自己没出息。

    (3)精神很难集中起来,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缺乏自信和活力。

    (4)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没有丝毫工作动力。

    (5)每天上班都是硬着头皮,能凑合一天是一天。

    (6)对自己越来越灰心失望,内心有很强烈的负罪感,甚至无法忍受这样的自己。

    (7)想象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反差过大,对自己非常不满,并常因此而陷入焦虑。

    (8)拖延症一天比一天严重,工作也越来越没有底气。以上诸条,在“是”或“否”中二选一。选中“是”的次数与自我否定的程度成正比。如果测验结果显示你已经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也不必着急,不妨通过下列方式来调整心态,重新找回那个精力充沛、无比自信的自己。

    1.善良之举“点亮”前程

    人们越是在优秀的群体中越容易产生自我否定,这是因为你的参照物比一般人能力更强。如果整天都和那些精英们对比,你难免会觉得自己能力差、交际差,各方面都差。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如果你周围到处都是职场精英,那么要想摆脱自我否定,除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外,还可以去参加一些慈善活动,或者利用周末以及假期去做义工。

    当聋哑学校的短期辅导员,照顾残疾人的生活起居,你就会发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不过都是小儿科。一位陷入自我否定、萌生退意的女领导在参加了义工活动后,颇有感触地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拿着我二十分之一的薪水在做挑战性更大的工作,比起教会聋哑儿童说话、唱歌,我所面临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到弱势群体当中去,多看看那些无比顽强勇敢的人,你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就能够找到奋斗与拼搏的意义,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2.有时候你需要自己鼓励自己

    进行自我反省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事事都从自己身上找缺点、找不足,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标签”。一旦认定自己是失败者,那么终其一生也很难成功。

    越是在困难时期,越是在你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马上就要放弃的时候,越是不能否定自己,而是要大胆鼓励自己。别人不拿你当回事时,你一定要自己拿自己当回事。每天下班后,不妨想一下一天的收获以及自己值得赞扬的地方,实事求是地鼓励自己也是避免陷入自我否定恶性循环的一个有效方法。

    3.别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来苛刻自己

    如果以爬树方面的能力来评价一条鱼,那么它无疑是失败的。实际上,每个人所擅长的事情都不同,如果你总是在用不擅长的事情,甚至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你一辈子也不可能成功,反而只能在自我否定中度过悲悲戚戚的一生。

    战拖有术:自我激励15法

    西方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我激励的质量对成功至关重要,强烈的自我激励是走出逆境、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失败者总是灰心丧气、自惭形秽,而成功者则从每次失败中看到新的挑战。心理专家告诫每个人,有许多自我激励的好方法,关键是你自己所持的态度。在你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就是你所持的态度,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你心灵深处的这种抉择,可能给你带来激励,也可能给你带来前进的障碍。人是靠梦想、愿景和目标前进的,人生有了清晰的目标,就会给人带来激励;而随着自我激励的加强,自我塑造的过程也随之开始。以下是自我激励15法。

    1.树立信念

    信念是励志立本,是通向成功的门。要走出逆境,最重要的是树立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和信心。信心和成功欲望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强大力量,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2.正视逆境

    当人生遇到逆境时,首先要正视逆境,承认逆境。所谓正视逆境,就是分析逆境、认识逆境,分析逆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判断逆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而找出战胜逆境的方略和办法。如果你无视逆境,采取一种愚蠢的自欺欺人的方法,视而不见,仍是我行我素,甚至垂头丧气,那更大的悲剧就可能到来。

    3.少找借口

    一个人是持积极态度还是消极态度,重要的区别是,持积极态度者是找内因、找方法,而持消极态度者是找外因、找借口。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内因决定外因,你找外因而不找内因,只能是越找越偏离成功的轨迹,越找越没出息。

    4.转变观念

    逆境不完全是坏事,也是一种变相的机会,只要利用好,就会走出一条新路。逆境是祸是福,完全取决于你的反应。绝不要被逆境“牵着鼻子走”,要改变观念,开拓人生新局面。

    5.看清优势

    在面临逆境时,最重要的你要看清自己的优势,认清优势、发挥优势,这是走出逆境的唯一出路。

    6.突破障碍

    影响你智能发挥的,除了外部的环境,还有内在的心理障碍。人生要成功,就要突破心理障碍,充分发挥自己的内能。人只要看清内能、发挥内能,就会消除畏惧心理,走向成功。要认识到,缺乏内能和自信,是一切心理障碍的诱因。

    7.设定目标

    成功者绝不会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很多人之所以努力不够,主要是缺乏目标、失去动力。人是靠目标前进的,真正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人生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

    8.坚持聚焦

    要成功,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聚焦点。成功学认为,聚焦、聚焦、再聚焦,把你全部的能量用在一个点上,才能作出让自己吃惊的成绩来。

    9.制订计划

    人生仅有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为实现目标的详细计划,计划分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要达成的小目标,有什么要求,并将它记录下来,以便于督促检查自己。

    10.寻求导师

    导师的点拨,可以使你少走许多弯路。导师能看清你的优势和劣势,给予你正确指导,你定会获益匪浅。

    11.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总要为自己找到一两个榜样,像榜样那样学习和生活,你慢慢也会成为榜样。

    12.注重实效

    要想走出逆境,要想成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未来理想与目前现状之间有一条“鸿沟”,切不可望而却步,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步步进取,视小胜为大胜。

    13.经常反思

    要边前进边思考,要经常问问你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不对?是否具有热情、具有激情,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不要让不好的习惯成为左右你行为的障碍。

    14.驾驭自己

    很多人的失败,是因为懒惰、拖延,下不了决心,从而造成自己的现状得不到改善,处于被动状态。唯一的克服办法,是要学会驾驭自己,自己给自己定下硬目标,非要完成不可。这样,随着事业进展,成功的信心将会大大增加。

    15.写出激励警语

    要在自己的住处、办公室等显眼的地方,写出激励自己的警语,以保持积极心态。如:

    “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我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生命只有一次,我的目标只能我来完成,我要为其负全部责任!”“我绝不放弃!”

    “我要满怀喜悦来迎接新的一天!”“我是一个健康、自信、快乐的人!”“我是一个健康、成功的人!”“我是一个成功、幸福的人!”“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信心百倍!”“我要用乐观的精神战胜压力!”

    激情不再:满足现状,得过且过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要想避免成为“靶子”,就绝对不能超出职责行事,绝不主动要求主持工作,一定要安分守己地该干啥就干啥;业绩太好难免招人嫉妒,成为同事排挤的对象,业绩太差又会面临被批评辞退的危险,所以让自己的业绩保持中等才最好。

    以上是久经职场的小梦经过十几年工作的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职场“生存经”。事实上,小梦正是很多职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缩影:他们口口声声宣扬着明哲保身之道,不积极不主动,对物质奖励和精神嘉奖全都无动于衷,再严厉的批评也会当成耳边风,不管领导怎么要求,依然保持着这样的状态。诚然,这也不失为一种职场作风,但这对于你长期的职业发展来说,真的有积极作用吗?

    “刚毕业那会儿,我也曾经踌躇满志,热血沸腾地打算作出一番大事业,可是现在却越来越没有激情,工作起来根本没有半点动力,每天只盼着能够早点下班。”这是在某家居公司工作的一位员工对笔者吐露的真实心声。

    ·你的激情去哪儿了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不少原本充满激情的人慢慢都变成了“老油条”。而时下,“橡皮人”这个新概念的流行也从侧面显示出激情丧失确实困扰着相当一大批职场人。那么,什么是“橡皮人”呢?就是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好像是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丝毫不在意;既不会因为犯错而产生耻辱感,也不会因为工作出色而产生荣誉感。具备以上这些特质的职场人,就被统称为“橡皮人”。

    “反正业绩再好,升职加薪也轮不到我,既然如此,又何必那么拼呢?不如凑合凑合过得去就算了。”不少职场人都会产生与此类似的想法,这其实正是不思进取的先兆。不管你面临的职场环境是怎样的,只要你日复一日地坚持努力工作,总会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反之,一旦你丧失了激情,陷入不思进取的泥潭,那么拖延就会“见缝插针”,久而久之你的工作就成了应付了事,如此一来又怎么可能获得升迁呢?

    还有一类人,他们之所以会变得不思进取,完全是因为单调工作的无休止重复。“每天看着那一大堆花花绿绿的设计图,烦都烦死了,哪里还有心情努力工作呢!能勉勉强强完成就已经不错了。”对工作产生厌烦心态是绝大多数职场人都曾有过的困惑,为什么工作时间一长就会变成这样呢?当初那个激情昂扬的青年去哪了呢?你的工作激情到底去哪了呢?

    当工作激情退却之时,有多少人是依靠着工作的惯性在继续“熬”着?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又怎么可能积极主动地工作?因此,拖延、不思进取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职场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如果你任由自己“橡皮化”,其结果可想而知。毕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容忍并接纳一个工作拖延、对任何刺激都毫无反应的“橡皮人”。

    ·混日子的“橡皮人”

    身在职场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满足于现状,并开始出现不思进取的倾向,那么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如果到了这时还认为拖延是无关紧要的事,那么很可能会因此而毁掉自己的职场生涯。唯有尽早认清不思进取的危害,你才能避免因拖延而毁掉自己。

    如果单独算工龄,安茜绝对算得上这家科技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可是目前她的月薪还停留在2000元,工作职位依然是普通员工。为什么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之久的安茜会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大学毕业进入这家公司时,安茜和很多同学一样,也是一个追求进步、斗志昂扬的青年。她对工作充满了激情,甚至不计报酬地义务加班、主动学习,然而这样的工作状态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着工龄的增长,安茜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感到越来越厌烦,于是工作效率随之下降,拖延症也越来越严重。

    实际上,安茜作为老员工,往往比新人拥有更多的升迁机会。为了调动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家公司采取的是从基层选拔管理人员的制度,每两年便会提拔一批优秀的基层员工。起初,安茜对这样的升迁机会十分珍惜,并积极主动地去争取,遗憾的是连续3次的铩羽而归,让她对此彻底失去了信心。眼看着比自己资历还浅的人都升为了领导,安茜越发心灰意冷,索性便陷入了不思进取的状态。

    转眼间6年过去了,安茜的工作业绩依旧不好不坏,最近公司新招聘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安茜从人事那里得知,这些新人的“入门”工资都接近5000元,而自己这个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不过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安茜越想越觉得自己实在是亏大了。曾经任劳任怨的工作心态和激情早已不在,如今的安茜工作越来越敷衍,能凑合就凑合,凡事都是贴着公司的底线来。这样的工作状态自然难以作出什么成就,因此无法加薪升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实际上,像安茜这样的白领往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橡皮化”,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86.7%的白领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两三年之后,都会出现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消极状态。一个疲于应付工作的人是难以作出什么成绩的,他们只不过是在为工资混日子,能混一天是一天。如今,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都市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很多人往往不到1年就会出现“橡皮化”。从职场心理角度来讲,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工作拖延应付等,都是缺乏工作激情的表现。

    职场好比战场,即便是能力无敌的“勇猛战将”也免不了会有受伤的时候。你之所以会失去工作激情,变得不思进取,主要是心理应激反应造成的。内心不够强大的人,一旦在职场斗争中遇到挫折或受到伤害,其心理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开启。为了自我疗伤,他们就会开始逃避现实,开始不断暗示自己要满足于现状,要懂得知足常乐。殊不知,正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你的拖延症越来越严重,工作能力也越来越退化。

    ·追求卓越,重燃激情之火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变成一个不思进取的“废物”,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浑浑噩噩下去呢?如果不想成为职场中的“橡皮人”,就必须要找回失去的工作激情,重新燃烧奋斗的热火,从现在开始做起。

    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我去克罗顿维尔,向大家提问,拥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称得上一名‘顶级的玩家’,我常常高兴地看到第一个举起手来的人说是工作热情。对我来说,极大的热情能做到一美遮百丑。如果有哪一种品质是成功者共有的,那就是他们比其他人对工作更有热情。没有什么事情因细小而不值得去做,也没有什么大到不可能做到的事。多年来,我一直在我们选择的领导中挖掘工作热情,热情并不是浮夸张扬的表现,而是某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东西。”

    什么东西能够激发一个人为了完成一件任务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可以承受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做琐碎的工作并一直追求卓越?可以面对任何困难毫不退缩?可以面对无数次拒绝仍然不会放弃?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做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是进取的激情。

    比尔·盖茨说过:“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创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微软公司,使个人电脑在世界上得以普及。

    萨姆·沃顿,这位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在80多岁的时候,还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巡视他那众多的连锁店。他去南美洲考察的时候,因为在超市里不断爬上爬下测量货架之间的距离,被超市报警送到警局里。

    当然,每个人对于理想有自己的考虑,并不一定非要像这些大富豪一样积累巨额的财富。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追求。要知道,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地度过此生,为的是要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出自己的本色,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没有人愿意虚度一生,谁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充实美满,富有意义。进取之心,人皆有之。可是岁月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斗志和激情。

    怎样发现和释放激情呢?有没有激情,工作就大不一样。著名人寿保险销售人员弗兰克·贝特格在他的自传中,充分诠释了这一点:

    “在我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我就遭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我被开除了。理由是我打球无精打采。老板对我说,‘弗兰克,离开这儿后,无论你去哪儿,都要振作起来,工作中要有活力和热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忠告,虽然代价惨重,但还不算太迟。于是,当我进入纽黑文队时,我下定决心在这次联赛中一定要成为最有激情的球员。

    “从此以后,我在球场上就像一个充足了电的勇士。掷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于几乎要震落内场接球同伴的手套。在烈日炎炎下,为了赢得至关重要的一分,我在球场上奔来跑去,完全忘了这样会很容易中暑。第二天早晨的报纸上赫然登着我们的消息,上面是这样写的,‘这个新手充满了激情并感染了我们的小伙子。他们不但赢得了比赛,而且看来状态比任何时候都好。’那家报纸还给我起了个绰号叫‘锐气’,称我是队里的‘灵魂’。3个星期以前我还被人骂作‘懒惰的家伙’,可现在我的绰号竟然是‘锐气’。

    “于是我的月薪从25美元涨到185美元。这并不是我球技出众或是有很强的能力,在投入热情打球以前,我对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还有什么能使我的月薪在10天内竟上升了640%呢?

    “退出职业棒球队之后,我去做人寿保险销售工作。在10个月令人沮丧的销售之后,我被卡耐基先生一语惊破。他说,‘贝特格,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我决定以我加入纽黑文队打球的激情投入销售的工作中来。有一天,我进了一个店铺,鼓起我的全部勇气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他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富有激情的销售人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我把话说完,最终他没有拒绝我的销售,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开始,我真正地开始了销售工作。在12年的销售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的销售人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更多人由于缺少激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贝特格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其说是取决于他的才能,不如说是取决于他的激情。凭借激情,他在烈日当空的酷热中认真工作;凭借激情,他说服了自己的客户,最终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一个人如果仅仅是勉强完成职责,那么,他做起事来就会马马虎虎,稍遇困难就会打退堂鼓,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始终如一地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别说能作出好的业绩了。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工作中去,你就难以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

    只有在热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在于,你要看到你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你能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你的工作,你的感受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你对一件事了解得越多,你就会对它越感兴趣。想想看,你对没接触过的东西会感兴趣吗?绝对不会,甚至你可能根本也没兴趣去接触它。可是,一旦你对这件事的了解多起来,你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所以,你不妨对自己的工作多做些研究,多思考其中的窍门,这是个很有效的技巧,你会发现你不仅增强了工作的技能,而且更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

    ·财富跟着激情走

    商人最大的资产是希望,最大的陷阱则是满足现状。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没有主见、因循守旧,那么肯定没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性。

    要想成功,就要不畏艰险、积极进取。没有激情怎能成功?在你的身边,经常有人说这样的一句话:“唉!我这一辈子注定发不了财!没办法,我就这样的命。”说这种话的人完全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他们不是没有赚钱的命,而是缺乏创业的激情,缺乏冒险的勇气。

    日本千亿富豪系山英太郎白手起家,30岁即拥有几十亿日元的资产,经营18家公司。他32岁投身政治,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在日本政经界呼风唤雨。2001年秋天,在针对全日本经营者举办的研习会上,这位千亿富豪公开了自己的赚钱哲学:“别和‘穷人’交往。”

    系山英太郎的观点是:“穷人”有两种。一种是没有钱的“穷人”,跟这种人交往,只会陷入老是自掏腰包的境地。如果想要存钱,就必须节省这种不必要的花费。想找人一起吃饭、喝酒,找比自己有钱的人做伴当然更为明智;而另一种“穷人”不仅仅是没钱,还缺乏理想、缺乏斗志。与这样的人交往,绝对是浪费时间,毫无任何意义。

    没有胆识的人肯定就没有赚钱的激情,再好的机会到来,也不敢去尝试。想赚钱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激情!

    在当今中国成功的大富豪中,很多人创业时都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如刘永好、南存辉等,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有着不信命、不服输的强者心态。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就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如果你总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没有创业的激情,那你永远不会成功。

    激情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与行动力。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工作的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出全部才能的80%~90%;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没有激情,就只能发挥出全部才能的20%~30%。如果给你一篮鸡蛋,你能把它变成一座农场吗?可能绝大多数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太不可思议,并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在有胆识的人的眼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肯定的:没问题!

    这些有胆识的人会先把蛋孵成鸡,再让鸡生蛋,蛋再孵成鸡……如此循环反复,鸡越孵越多,蛋越生越多,钱也会越来越多,购买牛羊,购置土地。于是,一篮鸡蛋就变成了一个大农场。

    这个奇迹一点也不稀奇,它证明即使是白手起家也能成为坐拥百万资产的大富翁。

    战拖有术:恢复工作激情的4点建议

    在工作时充满激情的状态,几乎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有过。可是,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即可。他们在老板眼中也由前途无量的员工变成了一般的员工。

    有时,压力也是人们失去工作激情的原因之一。职场人士承担着巨大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同事之间的竞争、工作方面的要求,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心情。于是在种种压力之下,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和漠不关心扼杀了你对事业的激情。从热爱工作到应付工作再到逃避工作,你的职业生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如果你上周一早上和周五早上一样精神振奋;如果你和同事、朋友之间相处融洽;如果你对个人收入比较满意;如果你敬佩领导和理解公司的文化;如果你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引以为豪;如果你觉得工作比较稳定;只要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你的回答中有一个“是”字,就要告诉你:“你恢复工作激情了。”

    美国著名激励大师博西·崔恩针对如何恢复工作激情,提出过以下建议。1.改正兴趣决定激情的看法诚然,兴趣的确很重要,但兴趣是可以培养。你可能因为兴趣而选择了某一种职业,但是做久了,你会发现,支持你充满激情做下去的不再只是初始的兴趣,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因为熟悉而产生的眷恋,一种因为取得成绩而坚持下去的信心。这个时候兴趣已经转化为一种更加深厚的情感了。

    2.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

    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仍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

    有一句话是:“今天的成功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为对自己未来的事业负责,你会容忍工作中的压力和单调,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能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

    3.树立新的目标

    保持长久激情的秘诀,就是给自己不断树立新的目标,寻找新鲜感。把曾经的梦想“拣起来”,找机会实现它,审视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延着没有处理,然后把它做完……在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之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些成就感就是新鲜感。

    4.切勿自满

    在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自满情绪。自满的人不会想方设法前进,对工作会丧失激情。如果你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忽略了开创未来的重要性,那么现在这个阶段的工作自然会丧失其吸引力。当你把过去的成绩当做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动力,试图超越以往的表现,激情就会重新“燃烧”起来。有一句谚语说:“湿火柴点不着火。”当你觉得工作乏味、无趣时,有时不是因为工作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你的“易燃点”不够低。“点燃”你心中的热情,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和惊喜,在工作的激情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