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讲堂-成大事也有捷径——孔子做学问与做事的诀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事有无诀窍?成事有无捷径?

    这是很多人都很有兴趣的问题。对此,孔夫子给出的答案是:有。

    但是孔子所谓的“有”并不是一步登天,并不是一夜暴富。他所说的“有”只是我们要知道做事、成事的关键点,懂了这些,就是走了捷径,就是有了诀窍。

    牛皮不要乱吹,在行动上见功夫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大意】子贡问孔子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事,夸夸其谈。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

    把自己业绩超群的事经常挂在嘴边大吹大擂,或不断地拿它去傲人,这就嚣张过分了,应该有所克制。

    很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不懂得这种心理,往往希望从一开始就引人注目,夸耀自己的学历、本事、才能。这样做的后果是别人相信你,形成心理定势之后,如果你工作稍有差错或失误,往往就被人瞧不起。试想,如果一个本科生和博士生做出了同样的成绩,人家会更看重谁?人家会说本科生了不起。你博士生的学历高,理应本领高些,可你跟人家一样,有什么了不起的?心理定势是难以消除的。所以,刚走上工作岗位或新的岗位的人,不应当过早地暴露自己,当你只管行动不夸海口时,你会因一点成绩一鸣惊人,这就是深藏不露的好处。如果交给你一项工作,你说:“我保证能够做好!”几乎和说“我不会”一样糟糕,甚至更糟糕。你应当说:“让我试试看。”结果你同样做得很好,可得到的评价会大不相同。

    某高校,一个系里有两位成果颇丰的青年教师,一个爱吹嘘自己的成就,逢人便说又发表了几篇文章,学术成就有多高;另一个人几乎总是回避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不多、不怎么样。其实两个人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都已崭露头角,而后边的那个人的文章更经常成为学术界评议的对象,但他始终不吹嘘炫耀自己。结果,两个人都抱着一摞杂志到系里申报职称,别人却说:“你整天吹嘘炫耀自己发表了多少多少文章,按数目来说应该远远超过这些了,怎么才这么点儿。看看人家,平日一声不响,谁能想到他会发表这么多文章呢?”尽管两人数量差不多,但后来还是第二个人先晋升了。

    待人坦诚,心直口快并非不好,但事实证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往往容易暴露自己,得罪别人,既没有很好地把握自我,也不易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样的人实在不太聪明。你无意中说了别人什么,但别人常常会记一辈子,到适当的时候,他可能会不知不觉或有意识地进行报复。因此我们说“口无遮拦”,坦荡如砥,是一个人的好处,也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可是,话说回来,表现拔尖而过分谦虚,也不应该。

    当你确实在业绩上大有突破,对单位的贡献也是众人公认的,这时候,向企业要求适当的报酬也无不可。借这个机会把自己好好宣传一下,也是应该的。年轻人就要有如此豪放的一面。

    要想不吹牛也不谦虚过度,表面上看来很简单,其实却不是那么容易掌握好的。因为人的性格使然,他所接受的教养一般总是偏向某一边的。

    小A,女性26岁,外向型性格,话很多,有时令人讨厌。她的自我感觉总是那么良好,就连自己那张并不怎么漂亮的脸,由她自己从镜子里看出来也是美似天仙。她当然知道,作为一个年轻的下属,不该吹牛,但不知不觉中,只要一开口,就会自我吹嘘一番。什么我的朋友是大学教授(其实是讲师)啊,什么某某领导非常器重我啊。久而久之,无论她说什么别人都打个问号,甚至连她结婚的消息人们也将信将疑,再三证实后才相信,这就是吹牛的恶果。俗话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贡献多大,归根结底要靠事实说话,吹牛的人不但令人讨厌,而且,“假作真时真亦假”,到头来连你的真话都会无人相信。

    小B的情况则和小A相反。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自小就对他进行比较严格的教育。但他就是太谦虚,无论什么事,明明有能力做,也要说:“我不行,我不行。”结果坐失了许多很好的机会。每次评比,总有人想到这位老实人小B,但每次他都推掉了,结果呢,人人都说小B是好人,而他却失去了原本应该由他得到的东西。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他显得非常不适应。

    要掌握好不吹牛但也不谦虚过度的尺度,一是要看时间,决不要逢人就说自己如何如何行,也不要遇事就往后缩,一般情况下,是谦虚一点儿好。二是要看场合,同事见面、亲友相逢,都不应该自我吹嘘;总结汇报,自我评定,则一点儿也不要客气。三要看事实,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敷衍夸张,有什么讲什么,实事求是。四是要有气魄,认定是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毫不谦虚,大力争取;但又不必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即使有时是比较重大的事情,假如同僚中确有比自己条件突出的人,但名额却只有一个,大度地放弃也不是什么坏事。

    三思而后行不见得对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大意】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有人往往把“三思而行”作为孔子的教导,实在是张冠李戴,歪曲了圣人的意思。

    记住: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不要想得太多!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作莽撞,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效果。但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

    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报叔父的杀父娶母之仇而思虑再三,左右为难,因此而借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犹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所以,孔子的弟子朱熹说到“君子务穷理而肯果断”。这就是说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而后再行动,又不要优柔寡断。

    季文子为人非常谨慎,凡事均要“三思而行”,对于祸福利害,计较过细,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

    16世纪日本江户幕府时期,军阀德川家康与武田信玄之间发生火并。武田信玄连连得胜,德川的军队被打得丢盔卸甲,溃退至滨松城。武田信玄一路追击,准备歼灭敌军于滨松城内。当武田兵临城下时,只见滨松城内城门大开,火光通明,一片安宁祥和。武田信玄是当时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深谙中国的《孙子兵法》,他一看便知德川在摆空城计,便想立即冲进城去。但转念一想,德川是知道我能识破空城计的,他敢如此安排,其中必然有诈,我必须慎重从事。于是武田不敢贸然攻城,把军队安扎在城外。此时,德川的三千后备部队也已接近了滨松,武田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城内必有众多伏兵,因此始终没敢攻进城去。不久,因劳累过度,加之露宿郊野,他得肺病而死。

    其实,德川家康确实是在摆空城计。他深知武田信玄熟读兵书,但这些书读得太多了,反而会智者多虑,谨慎有余;另外,武田为了保全已经取得的胜利,也不会轻举妄动。德川正是利用了对手的这种心理,才化险为夷。

    武田信玄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谨慎过度,考虑事情太周到,反而犹豫不决,无所适从。这也给后人一个启示:凡事看准了就大胆去行动,不要瞻前顾后,让机会白白错过。美国人爱说“have a try”。多去试一试,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切莫画地为牢、故步自封

    【原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大意】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会在中途走不动了的时候停止,可你现在却是画地为牢,根本就没有出发。”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问题,走不走却是心态问题。

    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浅尝辄止,自甘堕落。所以孔子深恶痛绝,当面驳斥冉求的说法。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换句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事实上就总会有所收获。相反,凡事太功利,还没有起步就问终点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太迫切,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结果便很容易画地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甚至裹足不前,打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圣人予以激励,要求他开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废”,也比停步不前好。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著名的治学格言,也是为世人推崇的成才之道。

    其实,苦学不辍,持之以恒,只是一个人成才的条件之一,而其他条件,譬如机遇、天赋、爱好、悟性、体质诸项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研究某一学问、学习某一技术或从事某一职业确实条件太差,而经过相当的努力仍不见效,那就不妨学会“放弃”,以求另辟蹊径。不要画地为牢,一条道走道黑。

    比如学弹钢琴,据统计,北京上海各有10万琴童,全国有多少,不得而知,估计不会少于100万吧!要是光弹着玩玩倒也罢了,可是不少家庭都是认认真真把孩子当个钢琴家来培养的。很多夫妇自认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孩子无论如何也要让他成就一番事业。于是省吃俭用,给孩子置办了一架进口钢琴,立志要培养出一个中国的“肖邦”“李斯特”。再如高考,一年一度的高考风起云涌,一番拼搏,分出高下,几家欢喜几家愁。受教育资源限制,不论你如何“锲而不舍”,使尽浑身解数,录取率就决定了必然要有近一半的考生要自愿或不自愿地“放弃”上大学的愿望。如果差距不大,偶尔失手,自然不妨厉兵秣马,来年再战;倘若成绩实在差距太大,再考几次也难有多大提高,那就应当机立断,学会“放弃”。有道是“成才自有千条道,何必都挤独木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没念完大学,大发明家爱迪生不过才小学毕业,照样不耽误人家成名成家,你又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或许,你只退这么一步,便会海阔天空。

    人生苦短,韶华难留。选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若目标不适,或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师老无功,就不如学会放弃,“见异思迁”。如此,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图。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学文,都是“改换门庭”后而大放异彩的楷模。可见,如果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放弃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豁达之举。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一定要找准目标,一旦发现不对头,就千万不能画地为牢!

    有耕耘才会有收获

    【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大意】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抱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可以说是明智了。”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总是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才有所收获,这就可以说是仁了。”

    在“智”的问题上,典型地表现了圣人现实而理性的精神,一方面是“务民(人)之义”,着眼于人间事;另一方面是“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我们搞不大清楚的事情,既不轻易相信,也不盲目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边存而不论。前一方面是现实的精神,后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呢?在《先进》篇里,当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时,孔子作了明确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连近在眼前的人都没能侍奉好,谈什么侍奉好远在天边的鬼神呢?

    凡事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异想天开。

    “智”的问题是这样,“仁”的问题也是这样。

    所以,当樊迟问什么是“仁”时,圣人作出了“先难而后获”的回答。另有一次,樊迟跟随孔子到舞雩台下去游览,当他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道德修养时,孔子照样回答说:“问得好!先事后得,非崇德与?”(《颜渊》)意思是说,先做事后收获,这不是提高道德修养了吗?

    先难后获,先事后得,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耕耘,哪来的收获?或者从正面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或者再说得优美一点,那就是——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收获先种田,

    要想登山先探路,

    要想致富得开财源。

    勤劳的农民知道在春天播种,成功的人则知道在春天拟订计划,为自己找寻成功的动机。

    有些人不喜欢做计划,因为他们觉得大多数的计划常常还来不及完成就中途夭折,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说,这种人大都是“光有想法,没有做法”。

    有些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做了计划之后,才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才不会走偏,万一中途变卦,计划可以再修改,即便最后没有百分之百到达目的地,但也至少完成了大半,“如此,你知道你的距离还有多远,总比站在原地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如是说。坚持“先要有做法,而后,想法就会逐一实现”。

    的确,盲目而没有焦点,很容易让人走上岔路,白费力气。

    你不妨观察农民施肥的方法,他们在什么地方施肥,什么地方的农作物就会生长得特别茂盛。如果他们将肥料乱撒一通,结果就是该撒到的地方没撒到,不该撒到的地方(譬如杂草区)却特别肥沃。

    行为学专家魏特利博士就曾经指出,一个人想要成功,通常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第一,先要拥有梦想,并把梦想写成明确的目标与计划;第二,融入知识,放进技术、经验与知识;第三,全力以赴,不要犹豫,立即行动。

    魏特利博士观察,缺乏明确目标和动机的人,由于背后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每当困境来临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瓦解。

    计划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力,它可以让你集中心力专注于目标,避免受外力打扰。

    譬如,有些人非常容易见异思迁,很多不相干的事都想凑一脚,结果却忘了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当你心有旁骛的时候,赶紧把你的“计划”拿出来,贴在最醒目的地方,如此就可以提醒你立刻回到轨道上,把那些无关的杂事一律抛开。

    记住,心不在焉绝对无法让你完成任务,所以,一定要保持专心,不让注意力分散到其他的事情上。

    每年开春,张先生总是不忘在记事本上为自己定出一年内要达成的目标。通常,他的计划包含三大项:财务,今年预期的收入;事业,包括晋升、专业训练与进修;健康与家庭。

    张先生从小就很懂得替自己做计划。他家境很穷,父亲是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仓库管理员。但是靠着自食其力,张先生不仅顺利念完大学、研究生,而且一口气拿到七八张和会计、保险、管理相关的专业执照。

    隔了两年,另一家公司来挖墙脚,待遇足足是他原单位的两倍,张先生却不为所动,坚持留在原地。不久,他的老板知道这件事,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潜力,而公司正好面临改组,便将他晋升为亚太区财务主管的位置。那年,张先生不过才26岁。

    之后,张先生将事业阵地转移到台湾,历经福特汽车财务长、美商瑞泰人寿财务长,一直做到副总经理。观看张先生事业发展的曲线图,便不难发现他充分发挥了会计人“精打细算”的特色。“我对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很周密的计划,算得很精确,但是绝对不夸张。”他满足地说道。

    从小到大,张先生始终谨记着一句座右铭:“绝对不要在无价值的事情上面浪费任何一分钟。”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何时该选择“要”与“不要”。

    他说,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求都不一样,有些在别人看来认为很有价值的事,对自己却可能是一文不值。譬如,在他们这个行业挖墙脚、跳槽的风气很盛,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时的利益,忘记长远的目标,虽然赚到了钱,却失掉方向感。对他而言,这种没有目标的人生,不是他要的人生。

    农民耕耘田地需要力气,你的人生目标当然也需要你努力去灌溉,给予充足的养分,才可能结出果实。有些人在果树的种子才刚刚埋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计算自己可以有多少收成,忘记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定期除草、施肥。关键在于计划拟订之后绝不可偷懒,否则,最后还是一事无成。

    具备博而又专的才能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大意】达巷的一个人说:“博大啊,孔子!学问广博而无法称他为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后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专门做什么好呢?专门赶马车好,还是专门射箭好呢?我赶马车好了。”

    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而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装醋。或者如孔子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的回答那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去一所驾校学两个月拿一个驾驶执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英语,如此等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呢,如果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啊。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恐怕连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业罢了。

    所以,更为理想的追求实际上不是“博学而无所成名”,而是要既博学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又博又专,“样样懂,门门精”。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圣人其犹难诸?”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吧?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呢!

    相传有一种鼯鼠,具有五种本领。但会飞而过不了屋,会缘而不能攀登至顶,会游而不能渡河,会穴而不能掩身,会走而不能先人。鼯鼠显然也称得上是“博学”,但还远远不具备称为“灵兽”的本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专长。

    孔子教学生以博学,他自己便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他一生从政、讲学,培养了弟子三千,创立了流传千古的“儒家学说”,不可谓不伟大,不可谓不博学!

    如今从教之人,为了向学生传授文、理、生、化、电等各方面知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耗去了自己的宝贵光阴和青春年华,又哪有工夫去深钻一行,成为某学科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跻身于“专家”的行列?但他们的门徒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长为某专业的拔尖人才。学生的成才,不就是作为“园丁”的教师们辛勤“浇灌”的成果吗!

    磨刀也可不误砍柴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大意】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修养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实质上有相通的道理。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解说:“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其实,这也正是《颜渊》篇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的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人们熟知的名言。一个做工的人要把工作完成好,必须先把工具准备好。同样,要想行仁,也要借助锐利的工具,否则,必然出现“手长衣袖短”,想得到做不到的窘况。子贡是孔子弟子中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以他的地位、身份行仁,首要的是了解国家的国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后才能步入政界,有所作为,富民济民,实现仁的目的。于是,孔子提醒他注意运用手段,利用关系,结交包括政坛要人在内的上流社会人物,与社会贤达交朋友。

    但是,孔子所云手段,仅就为仁的目的,是实行仁政以救黎民而采取的谋略。事实上,手段无所谓好坏,不过,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善用之。现在有些人不讲道德,只记得使用手段,甚至不择手段。行起事来,不讲良心,投机钻营,落井下石,欺上瞒下,贪天之功,喜欢耍阴谋搞诡计,大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姿态。这种人自以为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总之,有才干,没有仁德,必定成歪才,危害社会;自恃有德,没有才干,必定是庸才,就像《红楼梦》中的贾政一样,是个“空心老大”,无所作为。有志于成才的人,必须从仁德和才干两方面同时修养。唯德才兼备者才是人才。

    不要在一时的过错中纠缠不清

    【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大意】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韩诗外传》卷三曾引孔子的一句话,凑在一起刚好是从正反两方面谈同一个问题——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而改之,是不过也。

    说来也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错怎么办?正确的态度当然应该像孔子在《学而》篇和《子罕》篇里反复说过的:“过则勿惮改。”

    春秋时期的晋灵公是个贪婪、暴虐、狡诈的人。他不顾百姓生死巧取豪夺,将聚敛来的财富空耗在宫殿廊阁上;他有一个凶狠的恶习,喜欢用弓弹射人取乐。更残忍的是,他的厨子没有把熊掌煮烂,就把厨子杀死,装在篾筐里放在敞车上,叫人推着从朝上经过,让众人观看,自己却乐呵呵地看众人的惊惧状。士会等大臣很为晋国忧虑,他们担心国家发生祸乱,就决定去劝劝国君,让他改过。晋灵公这个人口头认错很快。他一见到士会来,马上说:“我晓得我的过失了,就改就改。”但他并非真心改过,只是为了避开大臣的烦扰絮叨。士会一看他的神色就知他的真心,知他不会改,但也拿他没办法,只好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士会的话是从正面讲的,孔子的话则从反面讲的,他们的话都是很正确的。哪个人没有过错呢?一个人有过错,特别是偶尔犯了过错,并不打紧,不必惊慌失措,更不可认为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比如自家的孩子因一时口馋偷摘了邻家的几个果子,自然犯了一点小过,为此就狠揍他一顿,狠骂他一阵,甚至就认为他的品质很坏很危险,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给他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这就是不懂得过与善转化的辩证法。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如此大动干戈,提醒他注意一下就好了。

    一个人有了过错,真心悔过,把过改过来就好了。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有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公开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勇气,这不仅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提高威信。古人对于过的认识,在今天仍闪着智慧的光芒,是我们应当牢记的有益的格言。绝对不要像晋灵公那样,假认过或不认过,过而不断,终成大过直至酿成大祸,危害了自身的人格和国家的利益。

    英语中有一条谚语是:“不要为打翻的牛奶掉泪,已经过去了的事,如果无法挽回,就不要再为它发愁、难过。”

    生命是有限的,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究竟把多少时间用在了现在,用在了眼前的事情上?在时间的长河里,昨天已经去了,明天还没有来,只有今天属于自己,属于已经兑现了的“现在”。但很多时候,人们却把时间用在思前想后上,用在沉湎旧事、旧情、旧物上,用在对往事中某些失误的悔恨上,或者用在对以后岁月的空想上,而这一切都是没有效益的,都是对时间的浪费。为了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忏悔、愁闷、叹息,实在是毫无价值,这样做不但浪费了你的时间,浪费了你的情感,也浪费了你的精力,浪费了你许多宝贵的东西。

    时光一去不返,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

    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内疚悔恨情绪的影响,他们简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这种机器的运转程序是这样的:某人发出一个信息,这一信息反馈到你的身上,而你根据自己所说或未说、感到或未感到、已做或未做的事情来看,你似乎可以得出一种结论,你已变成一个坏人。于是,一旦你听到这一信息,便会在现时中感到情绪低落,并为自己过去的事情而后悔和不安。这样你便成了一部悔恨机器——一种能够行走、说话、呼吸的装置。只要他人给你加入适当的燃料(即有关信息),你便可以再生内疚悔恨。如果你完全符合我们社会——滋长悔恨的社会的要求,作为悔恨机器,便总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满足他人的渴求并争取赢得他人的赞许,一旦自己未能如愿,往往会首先产生一种内疚悔恨情绪。

    这种情绪是从幼时的记忆中保留下来的某些印迹,在这些记忆中,有许多可以诱发内疚悔恨心理的信息,虽然这种信息似乎仅对儿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当他们进入成年之后,却依然不能摆脱其影响。这里所说的促使儿童产生内疚悔恨的信息主要是指父母对儿童的一些训斥,例如:

    “你再这样做,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这样做真令人感到羞愧。”

    “如果你非要这样做,我也没有办法,我不过是你的妈妈……”

    “你要像……那样听话就好了。”

    不仅童年如此,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依然受着类似信息的潜台词的影响。如当一个人达不到上级或长辈的期望时,他就会感到难受。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内疚悔恨对我们的现时丝毫无益,那就从现在开始,将它们从你的内心里完全清除吧。

    与上一种情况相比,下面这种内疚悔恨情绪则要复杂得多。例如,某个人因为最近所做的事情产生了一种惰性,而这些事情不一定与儿童时代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内疚悔恨完全是自己在违背了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或道德标准时强加于己的,尽管痛苦的心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丝毫的帮助,但仍有人让自己长时间处于一种情绪低落状态。典型的自寻悔恨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如你刚刚责备过别人,却反过来怨恨自己;或者由于自己曾经在商店里偷拿东西,在某一重要场合说了不大得体的话而一直十分懊丧。

    这就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和做法而自生一种内疚悔恨心理的典型例子。因此,你可以将所有的内疚悔恨行为看成是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是你根据以往的行为标准做出的,而且依然下意识地期望以此来取悦于某一对象;你也可以将悔恨视为自己期望达到某种高标准的结果,你实际上并不相信这些标准,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却在口头上表示赞同。在这两种情况中,悔恨都是一种愚蠢而无益的行为。你可以永远坐在那里,为自己所做的错事而懊恼、内疚、悔恨一直到死,但这种内疚悔恨心理对于改掉你过去的行为却没有丝毫的好处。逝者如烟,一切都已成为往事!你之所以悔恨,是因为你想改变历史,希望自己没有做过某一错事。然而,事实是你已经做了,无论怎么内疚悔恨,你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留给我们的快乐时间本来就很短暂,为什么我们还要纠缠在过去的错误和痛苦之中呢?

    做事,抓住时机最重要

    【原文】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大意】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失误:还没轮到自己说话却抢先说了,这叫急躁;轮到自己说了却不说,这叫阴隐;不察言观色而说话,这叫瞎子。”

    这里的君子指长官、前辈等,用朱熹的话来解释,指“有德位之通称”。其实,就是一般朋友、同学、同事之间说话,这几点也同样适用的。

    孔子所指出的三个毛病,的确也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第一个毛病是急躁而爱出风头,没有耐心听人说话的涵养,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这一点尤其致命。第二个毛病是阴隐,该说话的时候不说,给人以城府很深、人很阴险的感觉,尤其容易失去朋友。第三个毛病是不长眼睛,说话不看人家的反应,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这是炮筒子一类的人,尤其不能做与人交往、接待、洽谈等方面的工作。

    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如何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所以对如何与达官贵人们说话很有心得,很有体会。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里的一段话正好是他的经验之谈。对我们来说,当然不仅仅是谈话要掌握艺术的问题,诸如托人办事、加薪晋升、交友处世,都需要有把握时机的艺术。孔子的经验之谈不是正好提供给我们借鉴吗?

    看准时机需要眼力,如果没有善于训练自己眼力的习惯,即使金子在眼前,也如同石头。成大事者要善于养成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磨炼看准时机的眼力!

    有位记者曾同老演员查尔斯·科伯恩进行过一次交谈。记者问的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成就大事,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

    查尔斯·科伯恩摇摇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大事。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看准时机。”

    “这个时机,”他接着说,“就是行动或者按兵不动,说话或是缄默不语的时机。在舞台上,每个演员都知道,把握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在生活中它也是个关键。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大事,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的!”

    这位老演员是正确的。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时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变得大大简化了。那些反复遭受挫折的人经常会对毫不留情的、不怀好意的世界感到泄气,他们几乎永远意识不到: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了恰当的努力,但却在不恰当的时机放弃了。

    一位家庭关系法庭的审判员在谈到夫妻关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哦,这些吵闹不休的夫妻们!他们只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时候一个人受不了唠叨或批评——即使是善意的劝告!只要夫妻双方肯了解对方的心情,知道什么时间去诉苦,什么时候去流露感情,这个国家的离婚率就会下降一半。”良好的风度经常需要的也只是看准合适的时机而已。还有什么比兴致勃勃的谈话被打断更令人扫兴呢?谁没有遇到过一个从来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离去的不知趣的人呢?这个人会使你觉得像被他纠缠了一辈子似的。

    把握合适的时间也可能是做某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佐治亚州的一位大夫为一对无子女的夫妻安排好了收养一个婴儿。他在深夜突然给妻子打电话说:“收养证书的一切手续都办好了,让我们一块儿到医院去,给鲁思和肯尼思抱回这个孩子吧。”

    “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喊道,“他们根本没想到几天后就会得到一个婴儿,他们会惊慌失措的!”

    “哈!”大夫说,“新生儿自愿在深夜诞生——而头一次做父母的人总是惊慌失措的。这样去给他们一个美好而正常的开端。就按我说的这么办吧!”

    就这样婴儿在午夜时分“分娩”,做父母的兴奋得慌手慌脚,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开端。

    许多人都以为会看时机是一种天分,也就是说是生来就具备的,就像是具有音乐细胞的耳朵一样。但情况并非如此。通过观察那些似乎有幸具备这种天分的人,你会发现这是一种任何人只要努力留心都能获得的技能。

    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掌握好时间在待人处世上具有重要意义。莎士比亚曾经写道:“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就会领你走向好运。”一旦你明确了“看准时机”的全部重要意义,你就朝着获得这种能力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和自己订一项条约,当你被愤怒、恐惧、嫉妒或者怨恨的旋涡所驱使时,千万不要做什么或者说什么。这些情绪的破坏力量可以毁坏你精心建立起来的“观时机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留下一段著名的话:“任何人都会发火的——那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对适当的对象,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为适当的目的以及按适当的方式发火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未来并不是一本合上了的书。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预见能力在商务中是如此重要,许多公司都把它作为工作取得进展的主要尺度。在管理家务时它也同样是重要的。星期六会不会是到海滩旅游的好日子?最好把现成的冻熟肉和三明治面包放进冰箱里。你寡居的婆婆健康状况是否开始衰退?你最好还是面对她可能搬来与你同住或者安排她到一所私人疗养院去的可能性吧。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还包括看准将来事情会向何处发展,明白抓住现在这个时机采取行动去减少将来的麻烦或是在将来能得到好处。

    你不能不信服爱默生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置于天分的土壤中,并且坚定不移的话,巨人般的世界也会向他让步。”获取这种耐力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慧与自制力的微妙的结合体。但是一个人必须明白,过早的行动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于是,真正地把握时机则包括以一个局外人的角色去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看问题的。

    一位大慈善家,已故的新奥尔良市的约翰·迪勃特夫人曾经讲到,一个隆冬的晚上,她翻阅一本杂志时,眼睛被一幅漫画吸引住了。那是两位衣衫不整的老妇人在微弱的火堆旁瑟瑟发抖。“你在想什么?”其中一个问道。另一个回答:“我在想,明年夏天那些阔太太们会把一些保暖的衣服给我们的。”

    迪勃特夫人是几家医院的赞助者,还是许多慈善事业的捐助者。她盯着这张漫画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她爬上顶楼,打开衣箱,把厚实的衣物捆扎成几大包,准备来日就去分发。她决心将自己的慈善活动安排得更合时宜,正像她提出的“去援助那些燃眉之急的人们”。正如《旧约全书》中所写的:“世上万物都有适逢的季节,而尘世间的每一项意图也都有一个合宜的时间。”

    要想享受成功的人生,你必须学会抓住时机,审时度势。或者说,要想享受自我的生活,你必须学会根据不同时机来做出巧妙的安排,争取做出成功之举。

    患得患失,取舍皆失

    【原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大意】孔子说:“可以跟品质低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虑患不能得到;当他得到以后,又虑患失去。如果虑患失去,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地位。总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东西罢了。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指出的,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患得患失的人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优哉游哉,保持平静心态的人却似乎是越来越少。

    怎样才能够使我们自己不落入彀中,少一分虑患,多一分悠闲呢?

    什么是让你失败的人性的最大弱点?

    一份来自2500名调查样本的报告显示:迟疑不决名列失败原因的榜首。

    决心的反面即是拖延,拖延是每一个人必须认真征服的大敌。

    一份分析数百名百万富翁的报告显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习惯,而且改变初衷的想法是很少有的。累积财富失败的人则毫无例外,遇事迟疑不决、犹豫再三,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带水,一点儿也不干脆利落,而且又习惯于朝令夕改,一夕数变。

    没能累积财富满足所需的人大多有个毛病,就是耳根子软,容易受人左右。他们任由报章杂志和街谈巷议来替自己思考。舆论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商品。每个人都有一箩筐的看法,随时准备加诸接受的人身上。如果你下决心的时候受人左右,做哪一行都不会出人头地,要化渴望为金钱,尤为不易。

    如果你任由他人的意见来左右你,你就没有自己的渴望。

    决心的价值取决于下定决心所需的勇气,奠下文明根基的重大决策,往往要背负着生死存亡的风险,才做得成最后的决定。

    林肯决心发表其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赋予美国黑人自由。在发表之初,林肯完全了解,此举将使得成千上万原先支持他的朋友和政界人士转而反对他。

    苏格拉底宁可喝下毒药,也不愿意调整个人信念,正是凭借勇气所下的决心。此举使时代推进了一千年,赋予当时的人还未曾有过的思想自由权和发言自由权。

    李将军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毅然决然指挥起南方大军,也是勇敢的抉择,因为他很明白,如果他不肯冒自己生命的危险,势必牺牲更多人的性命。

    但是,全美国人民所能切身体会到的,在危急关头毅然做出的空前重大决定,莫过于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做成的决定。当时,56个人在一份文件上签署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知道,这份文件将带给所有的美国人自由,要不然,这56个人就会一一被送上绞刑架吊死!

    可能你听过这份有名的文件,但你可能还没有从这则故事里汲取到浅显的故事本身所展现的重大教训,作为个人成就的指导方针,那就是不要犹豫,在该行动的时候采取断然措施。

    我们全都记得——一个历史上左右大局的关键决策,但是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领略到下定那份决心所需的勇气。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记住了一段段历史故事,背下了日期和举事者的人名,我们记得华盛顿,记得秦始皇,也知道了拿破仑。但是对于这些人名、地名、日期背后的真正力量,我们所知无几。

    我们对于华盛顿在抵达约克镇之前很久就已确保了国人自由的无形力量这一点,所知更是少得可怜。

    能迅速下定决心的人能果断放弃应该放弃的东西,而在取得所需时他们也往往如探囊取物。社会各阶层、各行各业的领袖下起决心来,都既坚定又迅速。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成为领导人。言行知所栖止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找得到可以立足的一席之地。

    一个人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迟疑不决的习惯。一路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缺乏确切目标的恶习已日渐积重难返。

    拿不定主意的习惯会跟随在校的学生进入他日后选择的职业里,一般而言,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会去找所能得到的任何一份差事做。因为他已习惯于迟疑不决,所以他会接受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如今有98%的人之所以做工薪阶层的工作,是因为他们缺乏谋划、明确职务的坚定决心,也缺乏选择雇主的知识。

    拿定主意始终需要勇气,有时需要极大的勇气。

    拒绝拖延和抱怨

    【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大意】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虽然孔子也在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但我们应该看到可贵的一面,他虽然不被人了解,但是仍旧“不怨天,不尤人”,只管“下学而上达”。

    孔子的这种不抱怨天和人,拒绝在学习上面拖延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拖延和抱怨是缺乏责任心的两种表现,而且,拖延是成功者最大的敌人,抱怨是无能者最好的发泄。要知道,那些整天只知拖延和抱怨的人,注定将一事无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应该拒绝拖延和抱怨。

    习惯为自己找理由的人往往也是办事拖沓的人。把前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敷衍到后天甚至更晚,这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托,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至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解决拖延的唯一良方就是行动。当你开始着手做事——任何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地改变。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拟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再睡一会儿的借口。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五分钟,甚至十分钟……

    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拖延的人往往还喜欢抱怨。也许你生活贫困、负担沉重,也许你没有亲朋好友,无依无靠地生活在异国他乡。于是,你不停地抱怨,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抱怨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板,抱怨上苍为何如此不公,让你遭受贫困,却赐予他人富足和安逸。

    你所不知道的是,喜欢抱怨的人在世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烦恼忧愁更是心灵的杀手。缺少良好的心态,如同收紧了身上的锁链,将自己紧紧地束缚在黑暗之中。

    没有人会因为坏脾气和消极负面的心态而获得奖励或提升。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发现,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积极进取、乐于助人,能适时给他人鼓励和赞美的人。身居高位之人,往往会鼓励他人像自己一样快乐和热情。但是,依然有些人无法体会这种用意,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就别抱怨老板不给你机会。那些喜欢大声抱怨自己缺乏机会的人,往往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编造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人往往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勇气,培养坚毅和高尚的品格的。常常抱怨的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有真正的成就。

    或许你正住在一间简陋的破屋里,心中梦想着宽大而明亮的殿堂,那么,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努力将这间小屋变成一个干净整洁的天堂,将你愉悦的精神充满这间小屋。

    不妨想一想,你喜欢哪一种工作伙伴呢?是那些总在抱怨,总在找借口的人,还是那些乐于助人、有活力、值得信赖的人呢?

    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善处境。

    人们如此善于找借口,却无法将工作做好,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欺瞒的人能将这些精力及创意的一半用到正途上,他们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克服拖延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那种动不动就推卸责任的习惯,正在啃噬你的意志,除非你革除了这种坏习惯,否则你将难以取得任何成就。有许多方法可以克服这种恶习:

    第一,每天做完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第二,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尽量帮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不期望获得报酬和感谢;

    第三,每天要将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价值告诉别人,至少要告诉一个人。

    做大事者,以“勤”经营天下

    【原文】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大意】大宰向子贡问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既然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当然也就会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大宰了解我吗?我小的时候贫穷,所以才努力学会了不少技艺,一般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那是不多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孔子之所以成为多才多艺的圣人,正像他所说的,就是因为努力勤奋而已。

    “业精于勤,荒于嬉”,做大事者,务必终生牢记这个“勤”字。

    被称为“塑胶大王”的台湾塑胶企业首脑王永庆是台湾的巨富之一。他拥有的塑胶、纤维和合板等行业共有11家分公司,资产总值已达10亿美元。但在五十多年前,王永庆只不过是一家米房的小工,家贫如洗。他是如何发迹而成为台湾的传奇性人物,台湾报刊屡有介绍,王永庆本人也常常提及“一勤天下无难事”的道理。王永庆一次在美国华盛顿企业学院演讲时,谈到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他说:“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夸,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自己之努力。”

    1916年,王永庆生于台湾嘉义县一个闭塞的村庄。家中贫困不堪,除了几间仅供遮蔽风雨的茅屋外几乎一无所有。当王永庆挨饿勉强活到7岁时,父亲东拼西凑了几个钱送他上学,那时他只希望孩子学会记账就可以了。

    王家祖籍福建安溪,因为生活穷得混不下去,在王永庆的曾祖时迁到台湾,几代都靠种茶为生。在永庆10岁时,祖父告诉他:“茶山将来会变成秃岭,靠种茶糊口是没有出路的。”祖父的这番话无疑粉碎了王永庆走祖辈生活道路的想法,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走出乡关闯天下”的志愿。

    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时被迫辍学,只身背井离乡远到台湾南部一家米店当小工。聪明伶俐的王永庆除了完成送米工作外,还悄悄观察生意人怎样经营米店,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王永庆请求父亲帮他借了200元台币作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米店。开张时困难重重,因为附近的居民都有固定的米店供应,王永庆只好一家家去走访,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几家住户同意试用他的米。他知道,如果服务质量比不上别人,自己的米店就要关门。于是,他特别在“勤”字上下工夫,他把米中的杂物一粒粒拣干净,有时为了一分钱的利润宁愿深夜冒雨把米送到用户家中。他的服务态度使用户感到满意,主动替他宣传,介绍新客户。接着,王永庆为了改善纯粹卖米的苦境,自己开设了一家碾米厂。当时他的隔壁也有一家碾米厂,条件比他的优越。为了同这家碾米厂竞争,他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克勤克俭,业务上终于胜过那家碾米厂。以后他又开办了一家制砖厂。

    1943年,王永庆眼看自己勤勉操办的米、砖生意渐不如意,便转向木材业。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建筑业逐渐景气,王永庆的木材生意也跟着蒸蒸日上。20世纪50年代初期,王永庆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但他并不满足。1954年,他看到烧碱生产过程中有70%的氯气弃而不用,为之可惜,便打算废物利用。于是就筹集50万美元,创建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

    塑胶这一新兴行业对王永庆来说确实是陌生的,当时有一个化学家甚至讥笑他要破产。王永庆认准了则绝不回头,发誓要把塑胶事业办成功。1957年,王永庆将公司易名为台湾塑胶工业公司,自任董事长。从此,王永庆走上了他事业的起飞点。然而,万事开头难,当时日本生产的塑胶粉充斥中国台湾市场,质优价廉,台塑产品难以抗衡,产品大量积压,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一些股东看到台塑的前景不妙,大有崩塌的危险,于是个个心灰意冷,纷纷提出退股。然而,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王永庆,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决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在股东纷纷要求退股的情况下,毅然变卖自己大部分的产业,以低价买断了台塑公司的所有产权,独自经营他的产业。王永庆分析台塑公司不景气的原因除日本产品竞争外,还由于台湾地区的需要量有限,而台塑产量则明显供过于求。他认为台湾的市场狭小,除非开拓外销市场,否则是死路一条。但是要拓展外销市场,以当时每月100吨产量的规模,是根本没有竞争力的。因此,王永庆果断决定扩厂,增加生产量。他认为大量增产可压低成本及售价,以便吸引更多的岛内外客户,即使暂时赔本也是值得的,关键是要闯出自己的路子来。在增加产量的基础上,王永庆筹资70万美元更新设备,改造生产技术。他事必躬亲、艰辛备至,终于如愿以偿,达到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售价的目的,逐渐打开了岛内外市场。试想,明知产品过剩还坚持增加产量,承担这种风险需要何等胆识和气魄!

    台塑企业成名后,王永庆已是人人称羡的大企业家了。他的创业之道和财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台湾塑胶大王”的名声不胫而走,一般人满以为他该坐享清福了。其实不然,在发展了塑胶工业的基础上,他又先后创建了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台湾纤维工业公司等。

    许多人都对王永庆成为台湾大富豪以后,仍然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勤俭节约表示不理解,但是王永庆对此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1975年,王永庆在接受美国圣若望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的典礼上所说的一段话就很发人深省。王永庆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吃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生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吃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由于生活的困苦,才令我产生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可见,吃苦耐劳不仅是王永庆的座右铭,而且也是促使他成功的主要动力。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是付出许许多多艰辛的。王永庆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坚韧不拔的努力。无数次困难的考验,铸就了他坚强的毅力,这一点从王永庆每天的晨跑就可以看出来。从1978年8月起,王永庆坚持每天清晨4点钟起床晨跑,不论再冷的天或者刮风下雨,都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他身在国外,甚至生病也不例外。王永庆自己也说跑步很苦也很枯燥,但是,为了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久而久之,就会感觉像是日常的工作之一,而不觉得辛苦了。他认为人生也像跑步一样,要每天不断地练习。对于跑在你前面的人,不要去羡慕他,更不要去嫉妒他,而是应尊敬他,因为他比你更努力,我们所要做的是,向他学习,坚持下去,与他比耐力,比意志,争取最终能赶上并超过他。正是凭借这惊人的毅力,王永庆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获得了成功。

    吃尽了人间的甘苦而最终成功的王永庆还十分强调“先苦后甜”的道理。他时常告诫他的后人,任何事都是要经过相当的辛苦才可以得到的,年轻人无论是就业或创业,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不可急功近利。成功绝非一蹴而就,一定要有先苦后甜的体验,按部就班一步步地来,而且只有吃到了苦头以后,才能够真正品味到甘甜的内涵。正是鉴于“先苦后甜”的道理,经营企业,不能只看眼前。王永庆认为一开始赚钱的企业是危险的,因为他们易养成老大自恃的习气,也容易种下他日垮掉的种子。因此,王永庆提出了他的“卖冰激凌应该在冬天开业”的理论。他认为冬天顾客少,则需要用全力去推销,而且要严格地控制成本、节省费用、加强服务,千方百计来争取顾客。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等夏天一到,发展的机会到了,力量便一下子壮大起来,而且,经历冬天的困境,夏天即使有竞争者也就不怕了。此时你会认为冬天的辛苦没有白费,获得的欣慰也更多些,这就像运动流汗后会浑身舒畅,肚子饿了,食物的味道特别鲜美一样。享受也同样如此,享受是附在工作之上的,疏忽工作而一味地追求享受,其结果是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的。

    成为一方巨富的王永庆还在不断地续写着他的传奇,从白手起家到富甲一方,王永庆成功的最大秘诀还是一个“勤”字。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家庭贫困,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做,不勤奋又怎么行?对立志做一番大事的人来说,只有勤才是唯一的捷径,勤者才能不败。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做事要懂“包”字诀

    【原文】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

    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亵裘长,短右袂。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狐貉之厚以居。

    去丧,无所不佩。

    非帷裳,必杀之。

    羔裘玄冠不以吊。

    吉月,必朝服而朝。

    齐必有明衣,布。

    【大意】

    君子不用绀色和緅色做衣服的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做休闲服。

    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出门时一定要加上一件外套。

    黑色外衣套黑色羊皮衣;白色外衣套白色鹿皮衣;黄色外衣套黄色狐皮衣。

    休闲的皮衣比较长,但把右边的衣袖做得短一截。

    睡觉一定要有睡衣,睡衣有一个半人那么长。

    狐貉皮毛厚,用来做坐垫。

    服丧期满以后,什么饰物都可以佩戴。

    不是上朝和祭扫用的礼服,就一定要剪裁成一定的样式。

    不穿黑色的羊皮衣,不戴黑色的礼帽去吊丧。

    每月初一都一定要穿着上朝的衣服去上朝。

    斋戒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

    看来孔夫子也懂得“人靠衣装马靠鞍”,对穿衣服很有讲究:什么颜色做什么衣服,什么颜色不能做什么衣服,什么颜色套什么颜色的衣服(比如说黑套黑,白套白,黄套黄,讲究的是和谐配色而不是反差配色),那可真是一套一套的,从理论到实践,毫不含糊,正经八百就是一个时装专家了。

    而现如今的社会,更是一个讲求包装的社会。很多人往往从一个人的穿着来决定对这个人的喜恶。因此,包装是你能否办成事的基础。

    俗话早就有“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的说法,说明“包装”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商品社会中,“包装”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生产流通交换的各个场合、各个环节都不可缺少。

    就小生意眼光来看,包装已是一种外在的装饰和设计,目的是使商品更为消费者注意,更受消费者青睐;但是从大的现代商品眼光来看,包装则表现了一种设计、一种形象甚至一种理念,它不仅是一种广告和宣传,而且是创造和想象。所以不仅商品需要好的包装,人和企业都需要包装,这样才能提高价值和档次。

    进入商务交际,人当然少不了包装,甚至可以说,生意场上的人都是包装过的人,都是戴着假面具的人。只不过这种包装和假面具都是根据自己的角色,根据商业要求而设计的。就此来说,商务交际的“包装术”首先要符合和遵循一般的规则和惯例,给人一种信任感、稳重感。一个会办事的人,有几套合适的“行头”是正常的,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西服革履也是必需的。然而,在交际中,人们往往重视外在的“硬包装”,却忽视了内在的“软包装”。所谓“软包装”,主要指的是在精神、气质、思想方面的准备和设计,除了重视个人文化修养等基本因素方面,还应该注意对话题的设计,对对方情绪的把握和引导,有意识地营造有利于交往的氛围。要做到这些,有关知识和资料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平日如能多了解情况,加强文化修养,更能为你在交谈中增光添彩。

    显然,包装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让别人感到高兴和亲切,而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光彩。如果仅仅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那肯定达不到期望的目的,这也许就是一般包装和自我欣赏的区别。包装是一种社会的商业行为,所以要把别人,也就是市场的要求放在第一位,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的要求进行包装。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你要推出一种产品、一个项目甚至一个话题,都需要包装,使其更富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