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国·王国维《采桑子·高城鼓动兰缸地》
【鉴赏】人生在世,虚无飘渺,就像随风飘舞的柳絮,纵有零星的欢乐或伤悲,但只要一阵轻风吹过,便全部化作江上漂流不定的点点浮萍。这几句词描写人生在世,飘忽无常,有如柳絮迎风,浮萍飘零。全词深刻描绘出一种感伤悲凉的意境。
【原词】高城鼓动兰缸地,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
【出处】民国·王国维《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
【鉴赏】密布天边的层层乌云,不停地往下垂落;一只离群的孤雁正逆着大风向前飞翔。四野苍茫,江湖寥落,失行的孤雁啊!你要飞到哪里去?同云:欲下雪的云。“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这三句是王国维的名句,借失行孤雁的逆风飞行,描写人生失意,心情悲苦,江湖寥落,不知何处才是归程【原词】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朝欢宴胜平时。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出处】民国·王国维《晓步》
【鉴赏】一年四季中,只有春天最令人感到亲切、可爱;唯一能令人产生狂热豪情的,便是那奔放的少年时代了。这两句诗描写少年时代有如春日一样美好,令人感觉无比振奋。即使年纪已老,只要一颗“赤子之心”还在,便可以永远年轻,永远豪情逼人。
【原诗】兴来随意步南阡,夹道垂杨相带妍。万木沉酣新雨后,百昌苏醒晓风前。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我与野鸥申后约,不辞旦旦冒寒烟。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出处】民国·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鉴赏】人间最叫人无法挽留的,就是那镜里逐渐衰老的美丽红颜,和树上花朵的纷纷凋谢飘落。诗人王国维感叹青春无可挽留,岁月已在匆忙中悄悄溜走了。这两句诗的寓意深刻,颇堪玩味。
【原词】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出处】民国·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鉴赏】我试着登上高峰,来窥视天上的明月;偶然睁开眼睛注视那喧嚣的尘世,这才发觉可怜的自己,竟然也属于那些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觑,读作qù。“试上高峰窥皓月”:想要超越尘俗,去追求那不可知的最高境界。“可怜身是眼中人”形容忽然认清自己真面目的空虚感,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原词】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磐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出处】民国·王国维《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鉴赏】人生在世,再也投有一件事会比拥有一身好身手来得更重要了,所以人的一生,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少年时代。身手好,代表身体健康强壮,比什么都珍贵;少年时代,应该要及时努力,不要辜负这难得的好身手。
【原词】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栽禽归。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帷。
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
【出处】民国·吴芳吉《戊午元旦试笔》
【鉴赏】已经三天没有描写民生疾苦的不平事了,平白写了这么多文章,但对不起老百姓的地方真是太多了。吴芳吉是民国以来非常难得的一位社会诗人,他关心民生疾苦,充分流露出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可惜英年早逝,只活到三十六岁。
【原诗】杈丫债主影如梭,避债难于蜀道过。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
行囊羞涩都无恨,难得夫妻是少年
【出处】民国·吴芳吉《将自永宁归家先寄内》
【鉴赏】出门在外闯荡江湖这么多年,却只背着一袋羞涩的行囊回来。可是内心却是毫不怨恨,因为难得的是夫妻两人都还年轻呢!行囊羞涩:钱袋空空,代表钱不多。人生道路漫长,一时的失意穷困,不必挂在心上。更何况年轻就是本钱,只要肯埋头苦干,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原诗】万树梅花月正圆,蓑衣滩畔系归船。行囊羞涩都无恨,难得夫妻是少年。
才如江海命如丝
【出处】民国·苏曼殊《本事诗》
【鉴赏】丹顿、拜伦是英国有名的天才诗人,可惜全都短命而死。在所有的西方诗人中,苏曼殊最崇拜的就是拜伦。所以他说:丹顿、拜伦都是我的老师,他们卓越的才华有如江海般的澎拜、奔腾,但是他们的命运却都像细丝一样的纤弱可怜。苏曼殊藉诗咏叹拜伦,其实就是哀怜自己虽有才华,但身世却坎坷凄凉。“才如江海命如丝”有才的人总是命运坎坷困顿,令人为之感叹不已。古往今来,空有满腹才华,却缺乏知音赏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往往一生坎坷,最后悒郁以终,只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哀叹而已。
【原诗】丹顿拜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行云流水一孤僧
【出处】民国·苏曼殊《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鉴赏】苏曼殊描写自己出家为僧,一个人孤独流浪,就像行云流水般的飘泊天涯,心情痛苦凄凉。若是暂时抛开苏曼殊的飘零身世不看,单独看“行云流水一孤僧”这句诗,倒也别有一番飘逸洒脱的出尘之美。
【原诗】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狂歌走马遍天涯
【出处】民国·苏曼殊《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鉴赏】一面狂声高歌,一面骑着马四处流浪,几乎走遍了天涯海角。此诗作者苏曼殊身世飘零,心绪凄苦异常,不得不狂歌走马,借以抒发自己满腔的愁情苦思。撇开原诗的悲苦意味不看,单看“狂歌走马遍天涯”这句诗,倒也充分流露出流浪者的潇洒豪情,狂歌长啸,意气风发,广阔天涯,何处不是家
【原诗】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出处】民国·苏曼殊《本事诗·春雨》
【鉴赏】脚踩着芒鞋,手托着破钵,孤独地飘泊在无人相识的异乡路上;踏着满地的樱花不停地向前行走,不知究竟走过了几座桥。芒鞋:是草鞋。曼殊幼年即出家为僧,和尚外出脚多穿芒鞋、手托破钵沿途化缘。这首诗是曼殊和尚描写自己有如飘零落叶般的凄凉身世,哀婉动人。“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两句诗,颇能描写出离乡背井者,天涯飘泊的孤寂与痛苦。
【原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出处】民国·苏曼殊《寄调筝人》
【鉴赏】我一心向佛,情愿忍受多情女子的怨恨;佛家说怨恨的产生,就是因为有爱有情。带着雨笠,披着蓑衣,归向那一片迷茫的烟雨中,我的心湖已经平静无波,与人无所爱恋,也不会发生嗔恨。苏曼殊早年出家,曾经写过“不向情田种爱根”的绝情诗。这首诗描写他对爱情的推却,情意缠绵悱恻,情根还未完全断绝。
【原诗】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情。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出处】民国·苏曼殊《本事诗·春雨》
【鉴赏】楼头上飘飞着绵绵的细雨,有人在那儿吹着凄凉幽怨的尺八箫。流浪天涯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看那汹涌澎湃的浙江大潮?日本人爱一尺八长的箫,叫“尺八箫”。箫音哀怨,最易引发人的满腔愁苦。浙江钱塘江的潮水,汹涌澎湃,是我国有名的胜景。曼殊和尚作此诗时,人在日本。这两句诗描写长年飘泊的人对故乡的深刻思念。
【原诗】见“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出处】民国·苏曼殊《东居杂诗》
【鉴赏】彼此难得相逢,请你不要问我人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只因为一想起多难的祖国,就令人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跟泪。作者苏曼殊早年参加革命,满怀报国热诚。这首诗描写他身在日本,心在祖国的忧愤情绪。
【原诗】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出处】民国·苏曼殊《本事诗》
【鉴赏】华严瀑布的水势千尺高,却还比不上你对我的深情爱意呢!苏曼殊是民国初年有名的诗僧。诗中那位女子深爱曼殊,尽管曼殊早已出家为僧,但她对他的深情爱意,仍使他感动万分。华严:日本地名,以瀑布著称。这两句诗是由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变化而来。李白描写友情,曼殊却是描写爱情。
【原诗】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出处】民国·苏曼殊《本事诗》
【鉴赏】面对你真挚的情意,我只能以一钵无情的眼泪回送给你。只能怨恨我们相逢不是在我尚未剃发出家的时候。剃,就是剃发。一代诗僧苏曼殊身世飘零,年轻时就出家为僧。后来有女子对他十分钟情,情愿以身相许,因此他就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原诗】鸟舍凌渡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
【出处】民国·林纾《答谢蝶仙》
【鉴赏】林纾是民国初年的大作家,以翻译《茶花女》一书而名闻一时。名妓谢蝶仙爱慕林纾的文采风华,情愿嫁给他。可是林纾不愿接受,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说他已不想在感情的田地里,播种爱情的根苗,过去的风流习气早已革除,只好狠心辜负画楼美人的一片深情厚恩了。“不向情田种爱根”表示出作者逃避爱情生活的心境;“画楼宁负美人恩”常用来表示对美人的浓情厚意,忍痛加以拒绝。
【原诗】不留夙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
【出处】民国·梁启超《水调歌头·拍碎双玉斗》
【鉴赏】我不怨恨年华的逝去,只担心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大半被无情的岁月销磨殆尽。梁启超一生轰轰烈烈,无时无刻不在为天下苍生着想,这首词很能表现出他的忧国情怀。历经几回人世沧桑,不免害怕自己当年的豪情壮志,是否会随着年华的消逝而逐渐减退,充分流露出作者自我警惕的心境。
【原词】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出处】民国·梁启超《自励二首》(其二)
【鉴赏】世界将会永无止尽地发展下去,我的愿望也如无穷的宇宙一样永不休止;面对寂寥广阔的大海蓝天,不觉为之怅然,伫立良久。寥廓:是指寂寥、广阔。此诗作者梁启超自号任公,以天下为己任,故写这首诗以自我期勉。“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这两句诗,颇能表现出一代英雄海天独立的苍凉,以及他宏愿无穷的豪情壮志。
【原诗】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亘古男儿一放翁
【出处】民国·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其一)
【鉴赏】梁启超读完陆游的诗集后,对于这位爱国诗人的伟大情怀不觉肃然起敬,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他认为放翁是自古以来一位值得尊崇与歌颂的好男儿。梁启超自认为负有任重道远的使命;他的这首诗颇能激发血性男儿的爱国意志与万丈豪情。
【原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出处】民国·梁启超《志未酬》
【鉴赏】男儿立志,要为天下做一番大事,而且只能前进不能停止;如果因志愿得到酬偿而停止前进,那便是个没有志气的人。梁启超以天下为己任,一生奋斗不懈。这首诗劝人志向要远大,必须不断努力更上一层楼,切不可因稍有成就而志得意满。
【原诗】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不信青春唤不回
【出处】民国·于佑任《壬子元日》
【鉴赏】作者意兴风发,豪气万千。“不信青春唤不回”是表示人不服老的心境;也可表示天下事只要尚有可为,便绝不轻易服输。人生最值得珍惜的,就是一股豪兴与一颗依旧年轻的心,这才是真正的青春
【原诗】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低徊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万里江山酒一杯
【出处】民国·于右任《壬子元日》
【鉴赏】思念故国,喝上一杯酒,那江山万里全都涌现心怀。举杯痛饮,意气飞扬,思念神州中原,盼望早日立功返回故乡。
【原诗】见“不信青春唤不回”。
不容卧榻有人鼾
【出处】民国·章炳麟《绝句》
【鉴赏】鼾,读作hān,是指打鼾。“不容卧榻有人鼾”通常都是代表独霸一件好事,不让别人分享。
【原诗】时危挺剑入长安,流血先争五步看;谁道江南徐骑省,不容卧榻有人鼾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出处】民国·郁达夫《病中作》
【鉴赏】人到中年以后,就会面临生死这两件令人痛苦不堪的事;活着并不容易,死去更是令人心不甘,情不愿。作者郁达夫此时已到中年,失意多病,真有生死两茫茫的感觉。生命的意义是庄严的,生活的过程是坎坷的,但我们仍必须勇敢地迎向生命的挑战,没有耕耘的艰困,哪会有收获的喜悦呢?这也就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
【原诗】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啦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
江山亦要文人捧
【出处】民国·郁达夫《咏西湖》
【鉴赏】苏轼有一首吟咏西湖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由于这首诗使得西湖美景得以留名千古。作者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这句“江山亦要文人捧”。意思是:美丽的江山景色,也是需要文人的诗文来加以抬捧的。江山美景,有文人来抬捧,就更为出名;而文人的作品,也可借江山的美丽而千古传诵,两者可以互相辉映。
【原诗】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亦要文人棒,堤柳而今尚姓苏。
逢人怕问前程驿,一水东航是马关
【出处】民国·郁达夫《佚题》(见王孝廉春帆依旧在
【鉴赏】原诗中明湾:在马关附近,清渡荡漾,美如梦境。郁达夫坐船来到这里,最怕别人问他前站是什么地方,因为向东航行,过了渤海,对面就是马关了。《马关条约》丧权割土辱国,每当有血性的中华儿女想起这件事,莫不为之伤痛愤恨。这首诗与“舟人哪识伤心地?遥指前程是马关”的意境极为相似。
【原诗】却望云仙似蒋山,澄波如梦有明湾。逢人怕问前程驿,一水东航是马关。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出处】民国·郁达夫《钓台题壁》
【鉴赏】曾因酒醉而鞭打名马,又怕多情而拖累美人。这两句诗是郁达夫的名句。诗人多情却又爱酒,“曾因酒醉鞭名马”是指有才者的醉酒放荡;“生怕情多累美人”是指多情人的深情厚意。
【原诗】不是尊前爱惜身,佯放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白眼看鸡虫
【出处】民国·鲁迅《哀范君三章》
【鉴赏】此诗作于1912年。范君指范爱农,是鲁迅的好友和同乡,又曾同留学日本。范爱农曾任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学监(教务长),后被辞退。失业,陷于穷困中。有一次,他坐船在风雨中落水淹死。原诗中的风雨飘摇日:指时局的险恶和动荡。华颠:指头发花白。萎:枯萎。寥落:稀疏脱落。白眼:表示藐视。据《晋书·阮籍传》:阮籍能为青白眼,每鄙恶人则用白眼以视。唐朝王维诗:“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科头箕距长林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看鸡虫:比喻冷眼看那些争权夺利的家伙。杜甫的“缚鸡行”诗有这样的句子:“鸡虫得失了无时。”荼:苦菜。世味秋荼苦:意指世态炎凉。“人间直道穷”:指正直的处世态度却行不通。竞尔:竟然。畸躬:即畸人,指范爱农。《庄子·大宗师》说:“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意思是说:畸人与世人不合,但合乎正道。鲁迅以畸人来赞范爱农。鲁迅以十分沉痛的心情写下三章诗哀悼范爱农。这是第一章。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下,作者缅怀死去的好友范爱农。两鬓花白的范爱农敢于藐视当权者,因而横遭迫害,吃尽苦头。辛亥革命失败了,正直的人仍是没有出路。不料分手才三个月,范爱农竟溺水而死了!诗中明白地指出范爱农致死的原因。
【原诗】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茶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竞尔失畸躬我以我血荐轩辕
【出处】民国·鲁迅《自题小像》
【鉴赏】1903年,周氏在日本东京留学时,送给他的朋友许寿裳一帧照片,上面题了这道诗。原诗中的灵台:心。神矢:古罗马神话里说,爱神丘比特(一个长有双翅、手持弓箭的美少年)用箭射中了谁的心,谁就会产生强烈的爱情。“风雨如磐闇故园”:风雨,比喻灾难。磐,大石头。闇,同暗。故园,祖国。这句诗是说:重重的灾难笼罩着祖国大地。“寄意寒星荃不察”:宋玉在《九辩》中用流星来比喻贤人,说自己要寄言给流星,意即要托贤人传达自己的心事。鲁迅用了这个典故,把“流星”转化为“寒星”。屈原《离骚》有“荃不察余之衷情兮”的诗,荃是一种香草,屈原用来此喻国君。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要把自己强烈的爱国心,托给流星转达国人,可是人们一时还不能理解我的一片忠诚。荐轩辕;荐,贡献给。轩辕,传说中汉族最早的领袖,即黄帝轩辕氏。整首诗的意思是说,不惜献出鲜血来从事救国运动。鲁迅此诗写于1903年,辛亥革命运动的前夕。这一年,他在东京,毅然剪去了辫子。这首诗就是他题在剪去辫子的照片上赠给朋友的。鲁迅此时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承袭了民族革命的思想。诗中满怀着爱国的激情,遥对着灾难深重的祖国,感慨同胞的尚未觉悟,于是立下了献身于民族革命的誓言。
【原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门音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出处】民国·鲁迅《无题》
【鉴赏】这首诗作于民国22年5月30日,即“五卅惨案”九周年纪念日。墨面:指形容枯槁,又瘦又黑。蒿莱:野草。没蒿莱:辗转于山泽草莽之间,指人民流离失所。敢:岂敢。敢有歌吟动地哀,诗人用的是反语,表示无限的哀伤。浩茫:广远迷茫。广宇:广阔原野。无声处:极度沉默之处。鲁迅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人民正处在最苦难的日子。一方面,由于国内存在内乱,所以政府动员军队,战火所及,人民流离失所;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迫使国民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绥东、察北、冀东大片土地落入日本人手中,广大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呻吟;当时政府乃采取以时间换取空间累积力量。“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就是所有这些历史事实的艺术概括。后两句则是鲁迅表述他的心与广大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并于必将出现的伟大全民抗战这一历史事件作出科学的预言,其爱国情操令人钦佩。
【原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