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小窗容吾懒,
五更高枕听春雷。
再援引《字源》,有许月卿[22]诗“半生懒意琴三叠”,有杜甫诗“懒性从来水竹居”句。
由以上例子可以知道,懒惰即“懈怠”之意无疑。但也多含有“厌倦”、“厌烦”这样的心情,这一点不容忽视。而且更需注意的是,“借得小窗容我懒”、“半生懒意琴三叠”、“懒性从来水竹居”[23]云云,都知道“倦怠的生活”之中自有另一番天地。安然居乎其中,怀念、期待,甚至有时候存在一种故意炫耀、矫情的倾向。
这种心情不仅中国,自古日本也有。假如从代代歌人,俳人的吟咏中找例子,肯定有无数个。尤其是室町时代的御迦草子[24]之中,即有《懒汉太郎》这样的小说。
……名字虽然叫懒汉太郎,但对造房子很内行,虽想于四面建围墙,三方立门,东西南北掘池,筑岛植松杉……以五色彩锦敷天棚,桁子、屋梁、椽子的安装组合,都使用白银黄金的铆钉,张挂璎珞帘子。就连马厩、侍从室也要加意装饰一番,好好享受豪华日月。然而理想虽美丽,但现实条件不足,只好树立四根竹竿,再苫上草席,住在里头……此种住居虽说缺这少那,但手足皲裂,跳蚤、虱子,还有肘垢之类,一样也不缺少。……
如此笔墨,纯然是日本人的思维方法,不可认为是中国小说的翻版(1)。恐怕是当时破落的公卿们,自己过着懒汉太郎式的生活,为了消遣解闷,才写了这样的书吧。正因为有几分因缘,作者对于这种让人头疼的懒汉主人公,不但不加摈斥,反而对其懒惰、不洁、蛮横,抱着一种笑容可掬的欣赏的态度。虽然被邻人们嗤之以鼻,把他当作当地的一个累赘,但他虽是乞丐,而又有不畏地头蛇的勇气,虽属愚蠢,但又长于写作和歌,以致传到当时天皇耳朵里,最终被供奉为多贺大明神。
古代,嘉永年间佩里[25]船队驶来浦贺时,他们对于日本人最敬佩的地方是十分爱清洁,海港街道和家家户户都打扫得非常干净,这一点不同于其他亚洲民族。我们日本人是东方人种中最活跃、最不慵懒的民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这种“懒汉太郎”的思想和文学。“怠惰”绝非褒扬之词,没有一个人认为被称作“懒汉”是一种荣誉。但另一方面却嘲笑那些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劳动的人,有时把他们看成俗物,这种现象今天也不是绝对没有。
写到这里想起一件事,近几天来,《大阪每日新闻》连载一篇题为《美国记者团看到的日本和中国》的报道。这是最近美国新闻记者联合会到东方视察旅行,归国以后每人在报纸上发表的真实感想。报社的高石真五郎先生,将最有意思的部分连续介绍出来,直到今天为止,多是说中国的坏话,还没有轮到日本头上来。不过看样子,比起中国,日本似乎给他们留下了更多的好感。他们一到中国,首先对火车的不洁大为吃惊,甚感厌恶。然而他们乘坐的绝非普通车,而是张学良叫人特地为他们准备的京奉线最好的车辆。即便如此,还是遭到他们的无理批评,说什么不能洗脸,也不能刮胡子。这固然是由于中国内部各类纷争不断、财政匮乏以及种种其他原因所致,但现今的满洲是中国保有最良好秩序的富裕之地。近年来,内乱已经终结,当前没有什么足以辩护的借口。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曾经乘坐京汉铁路线上的头等车厢,和他们有过相同的经历。从北平到汉口大约四十个小时,卧铺车厢漏雨,这还不说,说句失礼的话,最使人头疼的是厕所打扫得不彻底。我在紧急需要时跑去好几次,每次都从门口又折返回来。
细思之,这种不洁和没有规制(2),不管哪个时代,都是中国人免不了的通病。无论多先进的科学设备引进,一交给他们管理经营,马上就带有中国人独有的“懒散”,本来宝贵的现代尖锐利器,立即化为东方式的笨重之物。在以清洁和整齐为文化第一要素的美国人眼里,这是不可原谅的懒惰和邋遢行为。中国人自己即使觉得有些不方便,只要能凑合着用,也就放着不管了。这种传统的癖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有时候,他们反而觉得西方人净是些清规戒律,十分可厌。就连那位一提起欧美式的礼节就一概抱有反感、只赞成本国风习甚至包括一夫多妻制的晚年的辜鸿铭翁(3),对此种现象也一定会有很大意见吧。如此说来,印度的泰戈尔翁、甘地氏等又会怎么样呢?他们的国家在懒惰这一点上并不弱于中国。
还有一件事,美国记者攻击中国不守信用,向外国借钱而不归还本金和利息。对于这一点,他们写道:“南京政府效仿莫斯科”。但这不光是金钱上的问题,不讲卫生不也是两国国民十分相似的地方吗?但我们不知道谁是正宗,只是知道白人中俄国人最脏。凡是众多俄国人居住的饭店,里面的厕所大都具有和中国火车上相同的景象。俄国人在西方人中最接近东方人,从这一点上也能得到证明。
总之,这种“懒散”、“倦怠”是东方人的特色,我姑且把这称为“东方的懒惰”。
这种风气或许是受佛教、老庄的“无为”思想、“懒汉哲学”的影响所致。然而,实际上,和这些“思想”等无关,这种风气充满更浅近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根深蒂固,孕育于我们的气候、风土和体质等之中。相反,佛教和老庄哲学毋宁说是这些环境的产物,这样认识更符合事实。
单单是懒汉的“哲学”、“思想”,西方也不是没有。古希腊也有一种名曰第欧根尼[26]的懒汉,但是这也是从哲学观点出发的学者态度,不像日本和中国众多的懒汉那样,莫名其妙吊儿郎当地混日子。那个时代的克己主义哲学虽说是消极的,但征服物欲的愿望很强烈,大都很努力,很坚决。所谓“解脱”、“真如”、“涅槃”、“大彻大悟”等,似乎和他们的境遇距离遥远。还有,虽说仙人和隐士不是没有,但他们大多属于力求发现所谓“哲学家的石头”的炼丹师之类,就像中国的仙人葛洪,较之“无为”、“懒汉”,更和“神秘”观念结为一体。
现代提倡“复归自然”的卢梭的思想,据说有些地方和老庄相通。不过我在这方面实在是个懒汉,还没读过《爱弥儿》,所以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可是这种思想和哲学不论如何,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西方人绝非“慵懒”,也绝非“怠惰”。他们在体质、表情、肤色、服装、生活方式等,所有方面都是如此,即使偶然在某些事情上迫不得已有些不卫生、不整齐,但做梦都无法想象,他们会有东方人一般的想法——于懒惰之中开创另一种安逸的世界。他们有富人,有穷人,有游手好闲的,有勤奋工作的,有老人,有青年,有学者,有政治家,有实业家,有艺术家,有工人,他们在共同进取、积极奋斗这一点上没有差别。
“东方人是精神性的、道德性的,这一说法究竟意味着什么?舍弃俗世隐遁山中,独自耽于冥想的人,东方人谓之圣人或高洁之士。可是在西方,不会把这样的人看作高洁之士,这只不过是利己主义者。我们把那些勇敢地站在街头,为病人发药饵,给穷人送物资,为社会一般人谋求幸福、牺牲自己而忘我工作的人,称作真正的有道德的人,把他们的工作称作一种精神性的事业。”——我曾读过J·杜威[27]写的书,大致是这个意思。这是西方普通的思维标准。——如果说这是常识,那么所谓“怠惰”、“无为”,在他们看来就是极端恶劣的行为。因为我们东方人并非一味将“怠惰”看得比“勤奋”更精神化,所以我不打算正面反驳这位美国哲学家的说法。虽然这种咄咄逼人的架势,使人难于应对。那么,欧美人所说的“为社会献身工作”,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例如基督教运动有“救世军”这个团体,我对于从事这种事业的人们抱着敬意,绝不是抱有反感和恶意。但是不论其动机如何,那种伫立街头,用激越、快速、性急的语调进行说教、为援助自由放弃职业的人,对贫民窟挨家挨户赠送慰问品,抓住行人的衣袖散发传单,劝人向慈善锅捐款。那种小里小气、琐琐屑屑的做法,不幸甚不合东方人的性格。这是一个超越常理的气质性问题,是东方人应该理解的心理。我们一看见那种活动,心里只有一种被人驱赶的忙乱心情,但却产生不出一点儿沉静的同情心和信仰心来。人们经常攻击佛教徒传教和救济的方法比基督教更退步,实际上佛教最终更符合国民性。镰仓时代的日莲宗和莲如时代的真宗虽说非常积极和主动,但终归归结于七字题目和六字名号[28]。那种做法和现世没有任何枝节的联系。正如禅宗的道元所思考的那样:“是人生为佛教,不是佛教为人生。”我以为,这同基督教相差千里。
诸葛亮为玄德三顾茅庐所震惊,没办法只得出山,这是《三国志》上人人熟悉的故事。我们认为,假若孔明不等到被玄德拖出来,及早出世活动的话,岂不更好?假如经玄德再三恳请,仍隐匿不出,以闲云野鹤为友而终其一生,此种心情也很能引起共鸣。中国自古有“明哲保身之道”一说,躲避争乱,保全一身,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处世的方法。战国之世,苏秦衣锦还乡,趾高气扬地说:“使吾有洛阳负廓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4)功成名就,佩六国相印固然很好,耕种负廓田二顷,生活于乡间倒也不坏。但是,苏秦这个人说出这种得意洋洋的话,有点像现在的国会议员,比起孔明来,其品格甚为低下。事实上在东方,比起苏秦类型的人,孔明类型的人物,不单是品格,本质上就很杰出,这样的例子多的是。
最近,我看了各种电影杂志上刊登的好莱坞电影明星的照片,时常感到奇怪。他们脸部大特写的肖像都露着牙齿在笑,没有一个例外。而且,那牙齿都很洁白、整齐,一排排似珍珠闪亮。这也没有一个例外。但仔细审视一下他们的表情,那笑脸怎么都看不出是笑,只不过是煞有介事地勉强张着嘴,故意显露那排整齐的牙齿罢了。就像经常看到日本女孩子骂街时,“咦”地一声露出牙齿一样。这种感觉,女演员还不很极端,男演员尤其明显。持这种看法的人大概不止我一个人,读者诸君要是怀疑,不妨赶快翻开《Classic》杂志看一看就明白了。回忆一下,不管哪个演员的肖像,由那副“笑脸”就立即想到“露出牙齿的脸”,实在奇妙。
文化先进的人种,十分重视牙齿的修饰。据说齿列美不美,可以由此推测一个种族文明的程度。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牙科医学最先进的美国就是世界上第一文明之国。那些装腔作势露出一副笑脸的演员们,也许有意夸耀一番吧:“我们就是如此文明的人啊!”像我这口乱石堆般的牙齿,从来也不加治理,正如已故大山[29]元帅那一脸麻子,很容易被当成未开化人的标本,这是没法子的事。最近,日本人除我之外,稍微时髦点儿的城市,不管走到哪里,凡是在美国学习过的牙科医院,生意甚好,其中有的人冒着脑贫血的危险,拔掉或切除经久耐用的天生的牙齿,施行人工修饰。不知是否这个原因,近来城里人的牙齿越来越漂亮,过去那种乱石堆、虎牙、黑虫牙少得多了。不论男女,讲究礼仪和姿容的人,哪怕买一瓶牙膏,也要拣“柯立诺斯”或“派普松丹”等美国进口货,认真的人早晚刷两次牙。所以,日本人的牙,一天天变得雪白如珍珠,渐渐接近美国人,成为文明人种。其目的既然是给人以快感,这样也不坏。不过,原来的日本,对于虎牙、虫齿等不完全的牙齿,反而认为自然而可爱,那种长着一排整整齐齐白牙的人,似乎给人一种刻薄、奸黠、残忍的感觉。因此,东京、京都、大阪等大都市的美人(不,男人也一样),大都牙齿既不好,又不整齐。尤其是京都女子牙齿脏污,几乎已成定论。据我所知,反而九州一带边鄙,有许多人生着一口好看的牙齿。(我不是说九州人薄情,所以不要生气。)还有些老人,烟油把牙齿熏得又黄又脏,呈现打磨过的象牙色,于白毛疏髯的间隙看过去,老态龙钟,同肤色十分调和,给人以悠然自得、不紧不慢之感。其中也有掉落一两颗的,听其自然,看起来也绝不显得寒碜。如今,有一口烟黄牙的老人,只有在乡下才能见到,中国和朝鲜到处都是。老人牙齿又白又齐,至少不符合东方人的容貌。装假牙要尽量接近自然,上了年纪偏要故作年轻,“人过四十妆更浓”,实在有点儿叫人生厌。
据上山草人[30]说,美国的礼仪实在麻烦。男人在女人面前不可露出部分肉体,这且不用说,也不准擤鼻涕啜鼻子,不准咳嗽。所以感冒时哪儿也不能去,只好成天关在家里。照这么说,现在的美国人不妨从鼻孔到屁眼儿好好舔一舔,彻底打扫干净,务必使拉下的粪便也散发出麝香一样的香气,那才称得上真正的文明人哩!
无独有偶,我听已故芥川君讲起,成濑正一先生到德国人家里做客,将芥川君的《大石内藏助的一日》这篇文章边读边翻译给主人听,读到“内藏助起身到厕所”这句时,猝然刹车了。到底没敢把“厕所”这个词儿译出来。
保罗·莫朗[31]小说中经常出现“厕所”这个词语,所以近来的法国等国大概不会这样。不过欧美人生性多虑,并把这当成文明人的一种资格吧。
读过托尔斯泰《克莱采奏鸣曲》的人都知道,小说主人公极力批评欧洲所谓文明人的生活情景。一见到他们日常的食物、妇女服装等,是那样富于刺激和纵容的色彩,其目的只能是挑逗情欲;另一方面又十分讲究礼仪规矩,实在虚伪。——我现在手头没有这本书,记不清了,大体是这个意思。我读的时候心里在想,托尔斯泰到底是俄国人啊。实际上,绅士们在晚宴席上穿着脚镣手铐般的礼服,面对着十分诱人的妇女服装,不能喘粗气,不能打嗝,喝汤不能出声。一上桌就要受这种礼法的束缚,尽管山珍海味罗列面前,那还有什么胃口?说到这个,提起中国人的宴会,就是为了“吃”、“喝”这一目的,不讲究什么礼仪。不管怎么吵闹,不管地面、桌子弄得多脏都没关系。夏天到南方去,主人先脱掉上衣,腰以上全部裸露。日本在这一点上同中国没有太大差别。
说到饭店里的餐厅,有人认为那里是家庭式的、豪华的,要比旧式旅馆的个人主义更好。不过,那里看来是为绅士淑女展示服装、满足虚荣心的场所,吃饭倒在其次。穿着浴衣,靠着扶手椅,伸着两腿,这种吃法胃袋肯定是欢迎的。
我想,今天我们引起苦恼的二重生活的矛盾,并非在衣食住等细枝末节上,其原因在眼睛看不见的更深层。我们尽管努力想居住绝对没有榻榻米的房子,从早到晚穿西服,吃西餐,但还是无法坚持下去,到头来,把火钵搬进西式房间,盘腿坐在绒毯上。这是因为无论如何,东方人生来就有的“散漫”和“慵懒”在心底里深深扎下了根。首先,我们为吃饭时间极有规律而感到痛苦。白天在办公室上班的人,在这段时间里不得不有规律,一回到家就变得没有规律了。要不然就无法放心休息,也不想喝酒吃东西了。所以,许多在工作单位吃午饭的日本人,只是弄个饭盒,急急忙忙扒进肚子了事。然而,住在神户、横滨的西方人不是这样,家在附近的人,虽然工作非常繁忙,一定准时回家,坐在餐厅里慢悠悠地吃饭、喝酒,然后按时回办公室。我真想说,这样慌慌张张有什么意思,可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规律了。还有,从西餐的制作上考虑,如果你不按时按分进入餐厅,厨师做起来也困难。因此,日本人每当听到厨师再三叮问“几点用餐”,心里就生气。但要是误了钟点,不论饭菜多差,厨师绝不负责任。
一事如此,万事皆同。餐具和碗筷,洗一下不就行了吗?可西餐素材多油脂,加上银器、瓷器、玻璃制品又多,必须始终注意要擦得锃亮。我们虽然受到这么繁琐的束缚,但我们却难以下决心打破这种二重生活。
英国老人早饭吃一大块牛排,然后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振奋精神,增长体力。这无疑也是一种养生法。但是在懒人眼里,吃了那么多刺激性食物,又死活非得参加运动才能消化掉,看来体育也是一种苦差使。有这种时间,不如安安静静读书或许更有益处。何况托尔斯泰说过,刺激的食物更能煽动性欲,使人容易恼怒,结果引起精力的浪费。所以,这和节食而怠惰哪个更好则不得而知。
过去,也就是我们祖辈以前那个时代,大家庭的女眷们一年到头呆在不见天日的黑暗的屋子里,很少外出(5)。京都、大阪一带的旧式家庭、据说五天才洗一次澡。获得“隐士”身分的人,整天打坐在蒲团之上一动不动。现在想想,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要说他们吃的东西,就是那么一点点儿,极为淡泊,碎如鸡食。粥、梅干、梅子酱、鱼松、煮豆、佃煮[32]——我到现在还能想起祖母饭盘里这些东西。她们有和她们适应的消极的养生法,很多比起活动的男子要长寿。
俗话说“贪睡有害”,同时吃东西要减轻分量,减少种类,这样患传染病的机率也会减少。有人讨厌谈什么卡路里,什么维他命,认为与其费这份时间和精力,不如什么也不干,净躺着更明智。正如世界上有“懒汉哲学”一样,不要忘了也有“懒汉养生法”。
如今住在大阪的一流老检校[33]说,过去唱当地民歌,嗓门大,吐字清楚,反而被斥责为俗气。这么说来,弹得一手好古琴和三味线[34]的检校中,声音洪亮、音色优美的人,在关西相当稀少。当然,这也不意味着重视乐器而忽视演唱。静心细听起来,他们的声音虽小而有抑扬顿挫,余韵和情绪都能充分表达出来。只是他们不像今天的歌唱家那般极力注意节酒、禁女色、保护嗓子和保存声量。就是说不论到哪里,都以情绪为本。硬要他们规规矩矩,即便演唱也不会觉得愉快。到了老年,声量减弱,声音打颤,乃自然之理,遂不逆自然规律,只想随心随意唱好歌就行了。实际对他们本人来说,只是于酒后陶然之时,乘兴拿起三味线唱上一曲罢了,否则就不会有什么兴趣。由此可知,即使用观众听不清楚的细小鼻音,自己也可以尽尝技巧之妙,而入三昧之境。说得极端些,他们这种不出声音、仅凭空想的演唱,已经足够了。
较之自娱更着眼于娱人的西洋声乐,在这一点上就显得有些局促、费力和做作。听起来声量很可羡慕,但看那张动的嘴唇,总觉得像发声的机器,故弄玄虚。因此可以说,演唱者本人所具有的三昧之境这种心情,不可能传达给听众。不仅音乐,所有的艺术都有这种倾向。
切勿误解,我绝不是规劝大家懒惰。但这个世界有很多人自称是什么实干家,精力过人。这不过是自我吹嘘,推销自己。我认为,偶尔想起懒惰的美德——典雅,也没有什么害处。老实说,我本人实际上不是懒汉,在我们同事之中,有不少朋友可以证明我是个勤勉的人。
昭和五年四月十日记
《倚松庵随笔》(昭和七年四月刊)头注:
(1)写完此文之后,读了柳田国男先生关于民俗故事的研究,知道所有这些传说不仅日本有,从世界范围来讲也可分好几个体系。不过,尽管穷人出头的故事都很相似,但这种懒汉将懒惰当商品出售的故事还有没有?浅学如我者,实无法断定,只得暂时存疑。
(2)凡是去过中国旅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厨房里的抹布和碗巾没有区别,擦污物的布也用来擦桌子擦碗筷。实在令人惊奇。
(3)辜鸿铭翁,听中国青年文人说,晚年有些怪癖,不知真假。翁与中国新进作家田汉君在东京天水楼见面时的对话,佐藤春夫在几部小说里都写得很有趣。翁看来知道我的名字,曾托阿部德藏君寄赠自著《读易草堂文集》予我。此书系民国十三年东方学会出版,内篇二十八篇,外篇十五篇,组成一书,有罗振玉序。内篇卷头《上德宗景皇帝条陈时事书》一节曰:
“职幼年游学西洋,历英、德、法三国十有一年,习其语言文字,因得观其经邦治国之大略。窃谓西洋列邦本以封建立国,逮至百年以来风气始开,封建渐废,列邦无所统属,互相争强,民俗奢靡,纲纪浸乱,犹似我中国春秋战国之时势也。故凡经邦治国尚无定制,即其设官规模,亦犹简陋不备。如德、法近年始立刑、礼二部,而英至今犹未置也。……如商入议院,则政归富人;民立报馆,则处士横议;官设警察,则以匪待;民讼请律师,则吏弄刀笔。诸如此类,皆其一时习俗之流弊,而实非治体之正大也。每见彼都之有学识之士谈及立法之流弊,无不以为殷忧。
“惟独怪今日我中国士大夫不知西洋乱政所由来,徒慕其奢靡,遂致朝野皆倡言行西法,兴新政,一国若狂。”
又,其《广学解》曰:“西人之谓考物,即吾儒之谓格物也。夫言之天则曰物,言之人则曰事。物也者,阴阳五行是也;事也者,天下家国是也。然吾儒格物必言天下国家,而不言阴阳五行者,其亦存有深意存焉。《易传》言圣人制器以前民利用,此则谓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也。然吾圣人有忧天下之深,故其于阴阳五行之学,言之略而不详,其于制器利民之术亦言其然,不言其所以然。盖恐后世之人有窃其术以为不义,而不善学其学以为天下乱者矣。故《传》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今西人考物制器皆本乎其智术之学。其智术之学,皆出乎其礼教之不正。呜呼!其不正之为祸,岂有极哉!”
又,《上湖广总督张(之洞)书》曰:“昔人有言:‘乱国若盛,治国若虚。’虚者,非无人也,各守其职也。”
由此足窥少壮时代留学欧洲十一年之翁,后年如何成为嫌弃西洋一奇峤之人矣。
(4)“使吾有洛阳负廓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史记·苏秦传》
(5)所谓按摩,似乎是东方人独有的保健法。自己躺卧,使人揉体,达到运动效果。此种手段,最是无理。昔人所谓按摩、点灸,似乎只是静坐于室内,促使血液循环罢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