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天下-北方之北(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这就去。”王敖看了贵成一眼,贵成立刻就出去了,当夜就将郭开的奏折射到秦营。

    第二天,秦军果然向邯郸发动了总攻,不到一个时辰,将军李信就攻破了西门。赵将颜聚自杀,守门的士兵全亮出了白旗,秦军果然停止攻击,不杀不辱,他们撇下投降的赵人一路杀向赵王城。

    幸好赵嘉已经做好了突围的准备,一听秦军攻城他就带人冲进赵王城,不由分说地把赵迁按在车上,扑向东门,此时赵嘉手下还有三四万人。郭开听说秦军攻城,立刻带着家将、门客去西门请降,半路与赵嘉的部队相遇,赵嘉急着突围,没心思搭理他,只能狠狠瞪了他一眼。

    赵嘉抵达东门时,又聚集了一部分赵军,他开了东门,率领数万士兵拼死突围。这些人大多是宗师子弟,国破家亡之际,全都玩命了,战斗力极强。围困邯郸东门是蒙恬,他率部迎战,却没有挡住赵嘉的冲杀。唯一的成果是把赵嘉和赵迁冲散了,赵嘉带着部下北上代郡。而赵迁则在数百黑衣戟的护卫下逃向齐国。蒙恬率部狂追,终于在离齐国只有四十里的东阳追上了赵迁,黑衣戟纷纷投降,赵迁做了蒙恬的俘虏。

    远远的郭开就看见了秦王的车驾,他爬下车来,匍匐在地上不敢抬头。秦王的车驾驶来,他笑着道:“郭爱卿平身!”

    郭开一听“爱卿”两字,心头大喜,他忙不迭地磕了几个头,抬头想看看新主人的威仪。结果这一抬头,秦王竟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所有的秦臣都笑起来。原来郭开在地上趴得太久了,脸上沾满了枯草和泥土,额头上还有个大包,那样子非常滑稽。郭开不明所以,只能跟着大家笑。然后再次叩首道:“罪臣郭开恭谨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天子叫得秦王很是舒泰。“好,爱卿就起来吧。”

    跪开好不容易从从地上爬起来,由于跪得太久,两腿都有些麻木了,不得不让门客在旁边搀着。“天子,罪臣现有赵国传国玉玺,奉献给天子,望天子洪福齐天,一统天下。”

    “献上来。”秦王的手有些痒痒,不一会儿,赵国玉玺就到了他手里,这是块四寸见方的玉玺,通体洁白,晶莹如云。玉玺上刻着九条张牙舞爪的盘龙,真是巧夺天工!秦王举着玉玺大笑道:“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和氏之璧,如今终于归我大秦啦?蔺相如何在呀?”

    群臣大笑,郭开却认真地说:“蔺相如在城北坟茔中躺着呢?”

    秦王爱不释手地抚摩着玉玺,扭头对缭子道:“宝物,真是宝物啊!”

    “大王,和氏之璧为天下至宝,但宝物也需要蔺相如这样的人保护啊!”缭子颇有深意地瞪了郭开一眼。

    “是啊,贤士忠臣才是国家的宝物啊。”秦王觉得缭子的话有理,他转身将玉玺交给身后的李斯。(注:李斯回咸阳后,接受秦王的命令在玉玺上重新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后和氏璧就成了皇权的象征。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汉太后用此玺怒砸王莽,磕掉了玉玺一角,后代工匠门在缺角上镶了块黄金,有眼不识金镶玉,指的也是这块石头。唐以后,和氏璧失踪了。)

    秦王接受了郭开的投降,率君王仪仗直奔赵王城。邯郸居民知道城破了,便争相恐后地往家跑,每家都挂起了白旗,那景象如同挂孝一样。秦王见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秦王进入邯郸没多远,就看见路边有一座崭新的庙宇。他在邯郸住过很多年,对这里的景物很是了解,便回头问缭子道:“先生,这里供的是什么神?”

    缭子也不清楚。此时早就进入城中的将军李信道:“大王,这祠堂是赵民为李牧所建,赵人称李牧为战神,又称国盾爷,香火不断。请大王下令,末将这就拆了它。”

    秦王哼了一声,心道:我的将军怎么会如此愚蠢。“难道你想激怒赵人吗?”他从眼角里看到缭子在微微点头,便大度地说:“寡人钦佩李牧,其生前不能与之交游,谢世后寡人就祭奠祭奠吧。”说完,他下车了。

    秦王与缭子一起走进祠堂,李牧的金身塑像矗立在前庭,栩栩如生。秦王施完礼,回身问缭子道:“可象吗?”

    “不如生前英武啊!”缭子叹息了一声。

    “塑像总不如真的,而真人却不能长生。”秦王也叹息一声。他对身后的王翦道:“请老将军传令,拨三百户看守李牧祠堂和陵墓,万世不废。凡经过祠堂者,文官下车,武官下马,以示尊敬。”

    “是。”王翦道。

    此时一名校尉跑到门口:“启奏大王,蒙恬将军抓获赵迁,准备向大王行献俘礼。”

    “好,进赵王城。”秦王非常高兴,赵迁终于没跑了。都说这小子是只蠢猪,到底有多蠢呢。

    秦王升坐赵王城,降臣跪了一地,大家麻袍赤足,纷纷山呼万岁。秦王和蔼地笑了笑:“大家都起来吧,你们以前的大王这就要来了,哈哈……。”众人起身,低头站在一边。

    不一会儿,蒙恬押着赵迁走上大殿,赵迁见群臣都是赤足免冠,灰头土脸,不禁心中凄凉,悔恨自己没有早听郭开的建议,早投降了不就没事了吗?他走到大殿中央,跪倒施礼道:“罪臣赵迁恭谨大王万岁,臣触犯大王天威,罪不容赦,望大王乞怜,饶臣性命。”

    秦王面带冷笑,高傲地仰着头道:“赵迁,都说你象头蠢猪,寡人看也是蠢得可以,你陷害忠良,轻信小人,假意侍奉大秦,实际上阴谋合纵,两面三刀哇。正是你,致使两国战端不息,寡人不得不吊民伐罪,救赵人于水火。寡人念你少不更事,扁为庶民,迁房陵居住。”

    赵迁被骂得泪如雨下,只得再次叩首道:“谢大王开恩。”

    秦王政想成心气气他,于是对郭开道:“郭爱卿屡立大功与秦,对寡人忠心耿耿,现封为上卿。”

    郭开急忙谢恩,赵迁却惊愕不已,他直愣愣地望着自己的亲舅舅,脑子里竟空白成一片。郭开却泰然自若,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散朝后,秦王大摆筵席,犒劳有功之臣。王敖自然在坐,秦王询问道:“赵嘉北逃代郡,代郡的情形如何?”

    王敖去过代郡,便拱手道:“大王,代郡乃北方之北,地广人稀,荒凉无垠,百姓靠放牧牛羊为生。虽有李牧旧部,但没有了李牧也成不了气候,所以说赵嘉在代郡只能苟安。”

    “那就让赵嘉再活几日吧。”秦王开心地大笑起来,代郡不过是皮肤之痒啊。“我大秦破赵之战,虽然旷日持久,但伤亡不大。如今我军已北指易水,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王敖又站了起来:“大王,太子丹想用叛将桓齮为将,其心叵测。我王当立即下诏书,要燕王喜称颂桓齮首级,如果不献,我秦军就有出兵的借口了。休息一冬,明年春天我军就能驻马阴山了。”

    “好一个驻马阴山哪!大王,没想到留桓齮一条命还是有用的。”老将军王翦笑道。

    大家都笑了起来,最后秦王命令姚贾道:“爱卿可去趟蓟城,看看燕王喜是不是真孝敬咱们大秦,顺便问问肥沃的督亢之地,是不是应该属于秦国?”

    “臣保证将督亢之地要过来。”姚贾信心十足地说。

    三

    王敖急着赶到后宫去救姚蓉,半路上碰上了坐在破车上的赵迁。几天的功夫,赵迁竟瘦了好几圈儿,两只眼睛显得特别大。“赵迁?”王敖失声叫道。

    赵迁一见是他,眼泪顿时流了下来:“王先生,能否救救寡人。”他被迁到湖北房陵居住,如今正要上路。

    王敖四下看了看,竟没发现一个随行的宦官。“为何就你一个人?”

    “连王后都不肯跟寡人走。”说着赵迁哭得更凄惨了。

    “你是咎由自取,武安君是天下第一等好人,你就是不信他,信郭开?无道昏君就是这个下场。”王敖叹息一声,实际上他是在为李牧叹息。

    “寡人对不住李牧呢,要是李牧在,这秦人怎能吃邯郸之粟?”赵迁悔恨地摇头。

    “邯郸早就没有粟了,现在老百姓吃的粮食都是秦军发放的。”王敖心想,这个赵迁真是糊涂透顶,他这样的人当国王,国家不亡简直是对不起上天了。“王俊雄呢?”

    “死了,我与赵嘉突围时,王俊雄被箭射中了,死在我怀里,临死时还对寡人说,想念家乡呢。”赵迁无力地躺在车里,连头都懒得抬了。

    “尸首呢?”

    “不知道。”

    此后赵迁到了房陵,居住在石屋里。每日闻水声淙淙,便问当地官吏,此水何名。官吏说:“楚有四水,江水、汉水、沮水、漳水,此水名为沮水,出房山可直达于汉江。”

    赵迁凄然叹道:“水乃无情之物,尚能自达于汉江,寡人羁囚在此,望故乡千里,岂能至哉!”

    他怀念故国,夜不能寐,便作了一首词叫《山水之讴》,每日里击节歌唱,颇为凄凉。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论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赵迁悲伤过重,每唱一遍就吐一口血,最后忧郁而死。这首著名的《山水之讴》却流传下来,谁也不知道它是纪念李牧的,还是抒发亡国悲伤的,也许兼而有之吧。

    王敖送走赵迁,便跑到赵王城寻找姚蓉。好不容易才在后花园的一个小山洞里找到了姚蓉,姚蓉已经躲进去一整天了。二人见面自是一番惊喜,王敖真担心她会象缨子似的不搭理自己。他们拥抱了很久,王敖才想起来。“你躲到山洞里干什么?邯郸城没发生劫掠呀?”

    姚蓉把头靠在他肩膀上,似乎大难不死。“大王听从赵高的计策,把赵王城的所有妃子送到咸阳去,他们也要把我也抓去,所以妾身就藏起来了。”

    “你没有亮明身份吗?”王敖奇怪地问。

    “没用,人家根本不信,幸亏我得到消息比较早,要不肯定让他们抓走。”姚蓉心有余悸地说。“听说,赵高还要大王建几个京观,用来威慑赵人。听说京观是用人的尸体做的,当真吗?”

    王敖大惊,这京观就是将敌方战死士卒的尸体堆垒起来,再封泥插表,威慑敌国,一个京观往往就用上千尸体,极其野蛮。“赵高误国,赵人弄不好会造反的。你马上跟席如回珠宝行,我去见大王。”

    不一会儿,王敖就来到大殿,秦王正在发号施令呢:“王贲,传令将赵军的尸体筑几个京观示众,高度不能低于十刃。”

    群臣大惊,建京观是几百年前的事了,由于太过残暴而早被废弃了,秦王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王贲一向鲁莽,但听到建京观的事也不敢贸然答应,只能眼睁睁地瞅着秦王。

    缭子赶紧接口道:“陛下,不可,万万不可,这‘武’字乃是‘止戈’的意思啊。古代的明王,诛杀暴君后才制成京观,警戒天下。赵军无罪,不过是为国效忠而亡。如用他们的尸体制成京观,必然会引起赵人的愤怒,赵人还没忘记长平旧恨,如今再添新仇。日后,让他们如何做大王的臣民?即使现在不造反,也难保以后不会反复。”

    众大臣纷纷点头,老将军王翦也站出来道:“末将之见,可让士卒将赵军尸体用麻布包裹而埋葬,使之不致暴尸荒野。”

    秦王瞪了赵高一眼:“依两位爱卿之言。”

    此时左御史冯刃愤怒地说:“大王,出这个主意的人按律当斩。”

    赵高立刻跪在秦王面前,浑身哆嗦,不敢出声。秦王无奈地说:“宫奴浅见多嘴,往后不得胡言乱语,打自己的嘴巴。”赵高二话不说,挥手便劈劈啪啪地打起来。

    朝堂上的大臣个个忍俊不禁,此时王敖走了出来。“大王,昔日墨子家养了一群羊,其中有头公羊极为凶猛,见了别的羊就冲顶,他的弟子便劝墨子把公羊阉了。墨子却道:你等不知,如今这阉了的比没阉还要凶恶得多。”

    大臣们哄的一声笑了出来,秦王想忍住,却憋得咳嗽了几声。旁边的赵高已经满脸紫青,他咬着,心里已经恨上了王敖。

    秦王向赵高挥了挥手,这小子赶紧跑到后面去了。秦王道:“此次破赵,王敖功勋卓著,把你手下的有功之臣报上来,寡人自有封赏。”

    “谢陛下。”

    “楚国政变到底是怎么回事。”秦王转变了话题。

    王敖已经收到了彭昌的详细报告,便在朝堂上把楚国政变的经过讲了一遍。最后道:“大王,负刍颇有贤名,但李园在楚已有十年,他的党羽一时还不能剪除干净,所以负刍暂时还不会有什么举动。”

    “负刍与右丞相芈权是堂兄弟吧?”秦王皱着眉说。

    大家互望一眼,最后把目光都停在王敖身上。王敖知道,别人不想得罪人,可这是自己的职责,便道:“他们是堂叔侄,据说以前交往很密。现在负刍是楚王,再交往下去就对我大秦不利了。”

    秦王点点头,他对这些宗室子弟是无法信任的,谁也不希望自己宗庙被毁,芈权也不会例外。他对李斯道:“韩非到咸阳的第一件事就写了篇《存韩》,寡人难道内上他。宗师公子很难效忠别国的,念芈权于秦有功,调他专司军需运输,取消右丞相一职。”

    李斯点头而去。

    第二天,秦王与大臣们商量回咸阳的事,郭开跪倒启奏道:“大王,臣在赵国仇人甚多,经常有人在臣家附近转悠。特请大王批准。臣先行去咸阳安家,明天臣先出发。”

    秦王微笑着,点头准许了。

    郭开前一脚刚出门,李斯就笑道:“郭开府上有门客两千,几个仇人怎能奈何,怕是家财太多,跟着大队走太显眼吧。”

    秦王干笑一声,点手把王敖叫来,低声耳语了几句。

    四

    要离开邯郸了,王敖心里很不塌实,当天傍晚,他带着姚蓉去祭奠李牧。落英纷飞,北风如骤,满眼的凄凉。王敖从事间谍活动七、八年了,李牧是他的恩人、挚友,也是最危险的敌人,实际上他比魏元吉要危险得多。他对秦军的打击最直接,也最具体,听任下去,搞不好会动摇秦国的军心。但王敖一直不想害他,有时他甚至希望,将来能和李牧一起去桃花源去,但好人不长寿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