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贵成的带领下来到临淄之东的一个大院落,士兵们发一声喊就冲了进去,结果这院子竟是空的。王敖大为奇怪,命人搜索,最后只在一间厢房里找到个半死的老头。王敖他们过来一看,竟是东门田,这老家伙好不容易才找到魏元吉,却生病了。如今病得要死,魏元吉干脆就把他扔下了。
“东门田,魏元吉去哪儿了?”王敖问道。
东门田手指了指东方:“他出海了,昨天走的。”原来魏元吉见齐国不保,便命人买了几十条大船,他不准备在中原呆下去了,想去东方岛国称王。
王敖本来还想再清楚些,却见东门田两眼一翻,死了。且过照他的尸体淬了一口:“老狗,便宜了你。王兄,我们怎么办?”
“追!”东方姿道。
于是王敖带着这股人马就向东追了下去,两天后终于抵达海边港口。然后船去港空了,不少人都说有上百条大船出海东行了。王敖气得对着大海吼叫了半天,且过和东方姿见仇人已走,更是郁闷不已。
王敖命令军队休息,他心里烦躁得很,便在海边小邑里溜达。路过一家小酒馆时,他竟一眼看见魏豹在喝闷酒。王敖哈哈一笑,心道:魏豹在,没准魏元吉就没走。他走过去,坐在魏豹面前笑着道:“公子,别来无恙吗?”
魏豹抬头见是王敖倒也不惊慌;“王先生,你是找元吉吧?”
“他在吗?”王敖机警地向四下看看,却没有一熟人。
“别找了,你再见不到元吉了。他和赵成、韩成他们出海了,去东方岛国啦,凭他的本事,在那里会成为天人的。”魏豹咕咚一声喝了一大口酒。
王敖懊悔地拍了下大腿,这段恩仇算是被大海淹没了。他盯着魏豹道:“那公子怎么不去呢?”
“我不去那个荒蛮的地方,那不是人去地方,死无葬身之地啊。哎!我就是死也要死在中原。”魏豹突然哭了,他指着脚下的土地道:“我父亲是信陵君,天下闻名的四大公子。我不甘心。”
王敖摸了摸剑柄,他不知道该不该抓魏豹。
魏豹看出他的心思,苦笑道:“秦王一统天下,王先生已经功成名就了。你我只有国仇,没有家狠,抓不抓我实在没意义。”
王敖觉得他说得有理,拱拱手,转身走了。
(注:魏豹一直不甘心失败,在十几年后的农民起义中,魏豹真在在大梁复国了,而且还当了两年魏王。)
王敖失望地带着且过,东方姿回了临淄。然后集合所有部属,一起回咸阳。在路上他把隐居的打算告诉了且过他们,大家竟一致赞成。
回到咸阳,席如、樊奎真做了县令。他则带着且过他们,到国尉府拜见了夫子尉缭,将魏元吉出海的事禀报了。
听完后,缭子皱着眉道:“这是群暴徒和野心家,流落岛国,早晚必将为祸中原哪。”
王敖叹息道:“他一时是回不来的。”
(注:关于魏元吉极其手下的去向,一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流落岛国,由于魏元吉有惊人武功,被当地原始部落认为是天上下来的王。两千年后,他的后世子孙效仿当年的秦国,组建了一个军事帝国,并为祸中原。另一种设法说,魏元吉到了更东的一块大陆,并将龙的图案带了过去,其子孙融入了当地的印第安部落。)
接着师徒谈了谈朝政,奇怪的是二人都对大秦国的事情没兴趣了。
第二天一早,王敖还在睡着,却听得且过的声音叫道:“王兄,王兄。”王敖赶紧下床,开门放进且过。且过迷惑地说:“王兄,尊师不见了。”
王敖更是奇怪了,今天是秦王举行万人庆典了日子,夫子不会是自己跑了吧,他早就说过:“飞鸟尽,良弓藏。”这老头怎么不跟自己说一声?
他赶紧率领且过、东方姿一行人出东门追赶缭子,不久还真给他追上了。缭子带着一百多家人想去隐居。王敖追上去哭道:“夫子,您不该舍我而去。”
“我以为你舍不得富贵呢。”缭子笑道。
“夫子可问且过,我们在路上已经商量好了,李老夫人、花娟和姚蓉正在大梁等我们。夫子想去隐居,可有好地方?”王敖笑道。
缭子摇了摇头。
王敖上了缭子的车:“跟弟子走吧。”
一个月后,大约二三百人到了洞庭湖边,王敖带着他们进了桃花源。
一进桃花源。王敖就觉得奇怪,似乎有人住在这儿了,不远处的小溪边,那座盖聂住过的草屋已经翻修过了,草屋前立了座坟茔。
王敖走过去,竟发现墓碑上写的是“大侠盖聂之墓”,再一回头,熊鹰从草屋里走了出来。
从此,世人再没见过缭子、王敖他们。
大约七百年后,有个东晋人误入桃花源,被这世外桃源惊呆了。陶源明为此还写了一篇《桃花源记》,其实那些人就是缭子、王敖、且过他们的后裔。
再后来桃花源就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