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障碍100问-训练指导篇——如何帮助儿童更有效地学习(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三,训练过程中一定要让儿童感到快乐。如果设计出的训练方法让儿童感到痛苦、害怕或者失败,那么都是不可取的。否则轻则会使训练失败,重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副作用。如果在游戏中能激发孩子的乐趣,使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练习自己原本做不到的事情,就会化解焦虑和紧张,并使儿童逐步意识到能力的提高,对动作产生心得,还会建立足够的自信。

    第四,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儿童的身体器官比较稚嫩,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上好奇、好动、好模仿,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家长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44.家长该从哪些方面训练儿童的听知觉学习能力?

    如果孩子在听知觉方面落后,家长可根据前面提出的有关听觉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

    ★听觉辨别力训练

    儿童听觉分辨力低下会造成对相差不大的声音产生混淆,进而影响听课的效果。所以,训练儿童的听觉分辨力,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克服在课堂上“听不清”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可以通过让儿童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不同的音色,辨别声源的方向,分辨相近的声音等活动,增强儿童听觉的分辨力。

    ★听觉记忆力训练

    听觉记忆力的训练,不但可以加强儿童听觉的记忆力和听知觉的广度,减少儿童对较长的听觉信息无法记全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儿童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联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力。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感兴趣、不同难度的语句让其听,而且进行仿说训练等方法来提高儿童的听觉记忆力。

    ★听觉编序力的训练

    听觉编序能力对儿童将所学的知识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让儿童听故事并复述、顺背倒背数字等方法可提高这方面能力。我们还要注意训练材料应从短的序列逐渐拉长,并且反复习听;训练之初还可以利用视觉线索引导儿童注意听觉刺激的次序;另外,我们应让儿童认识材料是有先后顺序的,并学会使用一些编序用语,如开始、然后、最后、再……

    ★听觉理解力训练

    有些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却听而不闻,原因之一就在于听觉理解力差。这就需要家长利用多与儿童交谈;多让儿童接触各种声音;多充实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词汇,来增强儿童听觉的理解力。比如,可以使听觉刺激配以动作、图画呈现给儿童,使意义更清楚;对词句故事做判断,回答问题;口头布置任务让儿童完成等都是提高儿童听力理解力的好方法。

    ★听说结合能力的训练

    现实生活中,听与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往往语无伦次。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儿童对听到的词汇的联想、推理、判断等能力,所以,听说结合能力也是听知觉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儿童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听故事自编故事结局等形式来训练儿童这方面能力。

    45.家长可以通过什么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

    上一问题所讲的五点是根据听知觉的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加以训练。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小游戏也可以用来训练孩子的听知觉能力,我们在此介绍一些。

    ★是谁多了一个

    让孩子安静下来,认真地进行这个游戏。家长告诉孩子自己要给孩子念几个数字,这些数字中会有一个被重复,而且只有这一个数字多念了一遍,让孩子听一听究竟是哪一个。比如,家长说6842697,其中6重复了一遍,有两个,让孩子说出这个数字。当孩子的水平有所提高之后,需要把数字的难度加大,可以增加至9个数字中有一个数各字重复一次,10个数字中有两个数字各重复一次,10个数字中有一个数字重复三次,或者念出很多数字,让孩子判断哪些数字重复,分别重复了几次。

    ★是谁被漏掉了

    让孩子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家长从1开始数到20。不过在数的过程中,1到10会漏数一个,11到20还会漏数一个。让孩子自己听出究竟家长漏数了哪两个数。根据孩子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的个数,可以把数数的难度加大,逐渐增加到1到30漏数3个数字,1到40漏数4个数字。也可以用倒数的方法,从大到小数数,或者可以选择从任意数字开始数。看看孩子是否能够听出哪些数字被漏掉了,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做数数者,由家长来判断哪些数字被漏掉了。

    ★谁会打拍子

    游戏开始的时候,家长用手打出不同的节拍,如两下快、两下慢,拍完后让孩子模仿。如果孩子拍对了,那么孩子就赢了,否则就输了。随着孩子对节拍的适应,可以逐渐提高所拍节奏的难度,开始可以拍三下到四下,然后增加到六下至七下,甚至是九下至十下。在家长拍手时,孩子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这样才有可能正确地记住节拍。

    家长可以依据上面介绍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训练。当然,如果孩子的分心现象较严重,还是应找专家咨询,进行一些专门的听知觉训练为好。听知觉能力对儿童的注意力水平、听课质量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高孩子的听知觉学习能力,其中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听的重要性。

    大家都来关注听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重视听呢?可以通过语言来强化,不断告诉孩子听是何等的重要,还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片的展示来说明学会“倾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家长还可以诱导孩子回忆哪些事情或是课程因为良好的“倾听”而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哪些事情因为没有认真听而导致遗忘或者成绩的落后。

    “倾听”同样是受环境影响的。家长要在有意无意间营造一种听的气氛。比如,让孩子讲一个他熟悉的小故事,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孩子进行目光的交流。家长要用鼓励的目光指引孩子继续自己的故事,要用欣赏的目光告诉孩子作为家长的赞扬与骄傲,故事讲完以后家长同样要给予孩子口头上的表扬。让孩子通过成功地向家长讲述一个故事来感受听的重要性。这其中,目光的交流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孩子,认真听的最好办法就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着说话人的眼睛,这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交流的方式。通过看说话人的眼睛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上课的时候想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同样需要注视老师的眼睛。

    学会倾听是上课认真听讲和与人交流的重要前提。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强化这一点,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倾听,并学会在倾听中用目光与人交流。

    46.如何训练儿童的仿说能力?

    小菲上学了。妈妈发现,聪明伶俐的小菲有两个“致命”的弱点:记不住或记不全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并且经常忘记老师口头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只好花费许多额外时间给小菲补课,进行重复学习。但小菲记不住东西的问题却始终未得到改善。家长怀疑小菲智力有问题,经过测评发现小菲的智力完全正常,然而她的听知觉能力特别是听觉记忆力,只相当于5岁儿童。

    小菲的问题并非智力落后,而是听觉记忆力落后造成的。针对小菲的情况,专家为她制订了训练听觉记忆力的计划,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练习仿说。

    仿说就是模仿说话,儿童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大人说话开始的,先是模仿字词和一些简短的语句,然后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说话方式,充实了词汇和语法,这时他们才能够像大人一样和他人进行交流。仿说是儿童掌握语言的开端。大凡做父母的都会有这种体验:孩子在咿呀学语时,就是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开始学习说话的。其实,仿说的作用并不限于此,它对提高儿童听觉记忆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反复跟读、跟说,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信息的印象和记忆的准确性;其次,仿说可提高儿童记忆的广度,而听觉记忆的广度恰恰是保证儿童记忆较长信息的基础。研究表明:7岁儿童能达到准确复述8个字符的水平时,才能说明他具备接纳较长听觉信息的能力。

    仿说主要有两类:即时仿说和延时仿说。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具体的操作。

    第一,即时仿说法。即时仿说就是儿童听完材料后立即进行复述。家长可以说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让儿童跟着进行重复,然后逐渐增加字句的长度。例如,“我看见”“我看见一条狗”“我看见一条狗和一只猫”“我看见一条狗和一只猫在打架”。一定要从简短的词汇或短句出发,在儿童成功完成对简单任务的仿说之后再增加句子的长度和难度。还可以让儿童仿说听到的故事,以提高儿童的听觉记忆力和听觉编序能力,这种故事的选择也应由短渐长。另外,像传递消息这种类型的游戏对儿童的注意听、记准并正确的口语表达,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延时仿说。延时仿说即让儿童回忆并准确复述先前听到的信息。延时仿说和即时仿说的区别就在于其中的时间间隔,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儿童听到的信息和儿童所能表达出来的信息之间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折扣。延时仿说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儿童听觉记忆的保持及记忆的准确。具体做法是,告诉儿童一句简单的话,如“今天下午李阿姨会到我们家来”。隔一分钟后,再问儿童:“妈妈刚才告诉你什么?”等儿童熟悉这项活动后,可以逐渐延长回忆的时间,如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半天等,再让儿童复述所说的话。当儿童能将简单话语记住后,可以逐渐增加句子的长度与内容的复杂性。

    训练儿童的仿说能力,家长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注意听—说—看—动的结合。听、说、看、动需要用到我们的耳朵、嘴巴、眼睛和手,只有把这些感官都活动起来,我们才能成功地完成这一循环的过程。多种感官的结合,对训练儿童听觉的记忆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让儿童听词并找到相应的图片、实物,然后仿说。再收起图片、实物,让儿童回忆刚才听到的词。也可以听指令做动作,然后回忆听到的指令。

    其次,教给儿童一些记忆的策略和有效的记忆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儿童记忆的广度和记忆的牢固性。例如,教儿童学会在记忆中分类,在需要记忆很多东西时,先把这些东西加以分类,然后按照自己分的类别再进行记忆。在训练儿童仿说时,可先按类仿说词汇,如仿说有关厨房用具的词汇并配以相应图片,然后移走图片让其回忆。当儿童熟悉词的分类后,就可教他将所要记忆的材料分门别类进行仿说。例如,动物类、植物类、交通工具……最后,还可训练儿童利用联想进行记忆并复述。例如,呈现熊猫、森林、草原、山羊这几个词,引导他们想象成熊猫生活在森林中,山羊生活在草原上,来帮助记忆。

    上面提到的小菲经过一段系统的仿说训练,她妈妈说:“小菲现在的成绩好多了,我再也不用每天下班给她补习功课。”可见,仿说是提高儿童听觉记忆力的很好的办法。其实,即使孩子在听觉记忆力方面无明显障碍,家长同样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训练儿童的仿说能力。这对进一步提高他们听觉记忆力是很有帮助的。

    47.如何培养儿童的听理解能力?

    小强是一个让家长头疼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东张西望,搞小动作;对老师的话听而不闻,学习成绩差得可想而知。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斥责对小强无任何效果。老师多次督促家长去给小强测测智商或是看看他是否有“多动症”,但检查结果却是一切正常。

    像小强这样的孩子很多,其实,他们的问题大多出在听觉理解力落后上。

    听觉的理解力是指儿童能辨识声音以及了解他人说话内容的能力。有些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却听而不闻,注意力分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听觉理解力差。孩子不能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就无法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孩子根本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势必会走神,去寻找一些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做,这就出现了诸如东张西望、玩弄铅笔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另外,孩子对听课内容的死记硬背,也往往与听理解能力差有关。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听理解能力呢?

    ★帮助儿童建立倾听的态度

    学会倾听是理解信息的第一步。倾听是我们在生活和与人交往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而孩子学会倾听更加能够帮助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关注老师所讲授的每一项内容。倾听并能够记住倾听的内容,将会使孩子更加关注学习。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儿童倾听的兴趣。例如,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以引起注意,服从口令,指出所听话的错误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提高孩子在倾听时候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听觉信息的敏感性。

    ★将所听信息与图画、动作配合起来,使意义更清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