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诚信是种传统美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先辈一直把诚信作为人生的一种美德、一种修养和一种崇高的追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言必行,行必果”,这些反映古人讲诚信、守承诺的名言警句,千古流传,至今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虽然时代在不断前进,但这些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美德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仍然值得我们再次虔诚回望……

    曹操断发示诚信

    一次,曹操统领大军去打仗,途中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说:“所有将士都必须小心,凡有践踏麦子者,不论是谁,立即斩首示众。”老百姓开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处暗自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只见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纷纷称颂。

    突然,从麦田里飞起一只小鸟,将曹操的坐骑惊得一下子蹿入麦田。受惊的马儿嘶鸣着,践踏了一小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过。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众将领赶忙拦住。

    这时,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现在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扔在地上说:“我就以割发代替砍头吧。”

    古时候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头发和皮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随便割掉头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断头发和砍头是一样重的刑罚。从此以后,军中将士对曹操更加信服了。

    换位思考:

    曹操身居丞相高位,却能严以律己,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我们也应学习曹操这种品德,不应只说空话而不行动。想一想,在学习中你有欺骗老师、家长的行为吗?

    成长感悟:

    十句空话,不如一个行动。人,不可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韩信一饭千金

    韩信小时候父母双亡,常常吃不饱饭。

    无处吃饭的韩信经常去淮阴城下的淮水边钓鱼,然后将钓到的少得可怜的鱼卖掉,再买点东西填肚子。

    有一次,韩信一连好几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也一连好几天都没吃东西了。他饿得头发晕,脚发软。

    一位在淮阴河边洗衣服的老妈妈发现韩信走路有气无力,挺可怜的,便上前扶住他,关切地问:“孩子,你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

    韩信难为情地向老妈妈说了实情。老妈妈立刻把韩信扶回自己家中,拿出饭菜让他吃了个饱。

    韩信非常感激地对老妈妈说:“老人家,谢谢您这么关心我,我不会忘记您的恩德。将来我若能有出息,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

    老妈妈生气地说:“我给你吃点儿便饭,难道就是为了得到你的报答吗?”

    后来,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反秦,韩信便去投了军,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和信任,之后便转投到刘邦的军中,成了刘邦手下的一名小军官。后来,经过萧何的极力推荐,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果然不负众望,率兵东下,相继打败魏、赵,降服燕、齐,最后与刘邦会合在垓下灭了项羽,为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被刘邦封为“楚王”。

    几年后,韩信衣锦还乡,便下令寻找自己的恩人——曾给自己吃过救命饭的老妈妈。

    韩信对她谢了又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作为报答。老妈妈不肯要,可是韩信不忘当初的一饭之恩,定要以千金相谢。老妈妈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了。

    换位思考:

    功成名就后的韩信并没有忘记多年前自己的承诺,千金报答老妈妈,说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更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你也能像韩信一样,从小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吗?

    成长感悟:

    受人恩惠,切莫忘记,哪怕所受的恩惠很微小也应常记在心。

    山涛守信育遗孤

    三国时期,曹氏家族与司马昭为了争夺国家的统治权而明争暗斗。官场腐败,许多有才学的人都不想卷入其中,纷纷逃避现实。其中,有七个很有名的文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贤、王戎,这七个人经常在竹林里闲游,一边喝酒,一边做诗弹琴,试图寻找乱世中的一份清静,史称“竹林七贤”。

    当时的朝廷,表面上是曹操的后代在当皇帝,实际上是由有篡位野心的丞相司马昭把持大权。司马昭为了扩大势力,想请“竹林七贤”出来做官。司马昭首先请山涛出山,由于他和山涛有点儿亲戚关系,山涛不好拒绝,就答应了。

    后来,山涛推荐嵇康到朝中做官。由于山涛事先没有征求嵇康的意见,嵇康非常生气,便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给山涛(山涛字巨源),断绝与山涛的朋友情谊,并在信中强烈抨击了司马昭。

    后来有个叫钟会的小人在司马昭面前说嵇康的坏话,司马昭就趁机找了个借口把嵇康抓到监狱里,并判了他死刑。山涛几次上书司马昭,请求为嵇康减免罪行,但是司马昭仍一意孤行。

    临死前,嵇康把自己只有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山涛答应了。

    嵇康死后,山涛对嵇康一家老小悉心照顾,把嵇康的儿子更是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嵇康被杀的二十年后,司马炎当了皇帝,朝廷的混乱局面有所扭转。山涛就上书给司马炎说:“父亲有罪,但和儿子没关系。嵇绍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应该重用。”司马炎采纳了山涛的意见,任命嵇绍为秘书郎。

    换位思考:

    在嵇康已修书明确断绝了与自己的交往后,山涛仍不计前嫌,在嵇康有性命之忧时出面为他求情,并答应抚育嵇康的遗孤。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将嵇绍养育成才,而且成功举荐嵇绍为秘书郎。朋友托付你办的事情,你会尽心尽力地完成吗?

    成长感悟:

    老百姓常说,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答应别人的委托是个小事,但没有信守诺言,没能办好事情而贻误了别人却是大事。所以,一旦承诺了,就必须全力以赴,兑现自己的诺言。

    曾参杀猪

    曾参又名曾子,是春秋末期鲁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学家,孔子学生中的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德行高尚,十分注重修身养性。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衣服,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

    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只养了这一头猪,只有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换位思考:

    曾子做得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应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曾子用言行告诉做父母的人,哪怕是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因为身教重于言传。你的父母做到了吗?不妨让他们跟你一块儿学习一下这篇《曾参杀猪》吧。

    成长感悟:

    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

    蒋前黎千金一诺

    明朝时,在山西太原有一个叫蒋前黎的药材商人,由于重承诺、讲信义,在太原远近闻名。

    有一次,蒋前黎的一位朋友将一千两白银寄存在他家中,由于朋友有急事,加上对蒋前黎特别信任,所以没留下任何凭证就离开了。后来,这位朋友还没来得及将银子取回就因病离开了人世。

    待朋友的家人处理完后事,蒋前黎便对朋友的儿子说:“贤侄啊,有件事我今天必须告诉你,你父亲曾经将一千两白银寄放在我这里。生前他可能是由于事情繁多,一直没有取回去。现在你父亲去世了,就由你将白银领回去吧!”

    朋友的儿子听蒋前黎这么一说,当时就愣住了,疑惑地问:“蒋伯伯,我父亲生前从未提及此事,临终前也没有说到这件事呀!”

    蒋前黎说:“或许是你父亲事情多,把这事给忘了。”

    朋友的儿子接着问道:“蒋伯伯,我父亲寄存一千两白银时可留下什么凭证?”

    “没有,我们只是口头上互相许诺了。”蒋前黎说道。

    “这怎么可能呢,哪有人寄存这么多的钱物却连个凭证都不留呢?再说,家父生病的时候,我一直在他的身边服侍,他的确不曾跟我说起过此事。多谢蒋伯伯的好意,我不能平白无故地接受这一千两白银。”朋友的儿子执意不肯接受。

    蒋前黎十分严肃地对朋友的儿子说:“凭证在心里而不是在纸上。我想那是你父亲十分信任我的为人,所以才没有对你说起这件事!可这一切的确都是真的!”

    说完,蒋前黎便吩咐仆人将白银封好,装上马车,护送朋友的儿子将银子运回家去了。

    换位思考:

    没有见证人在场,没有任何凭证,蒋前黎面对千两白银却不为所动,真是一个仁义诚信之人,能交如此朋友,真是人生之大幸。反思一下,你是否也值得朋友如此托付呢?

    成长感悟:

    得一时便宜,将失去一世的信誉。很多时候,良心和信用远比白银千两、万两更珍贵。

    樊於期舍生守信

    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叫嬴异人,年轻的时候在赵国充当人质。当时,赵国有个叫吕不韦的富商,他想利用嬴异人提高自己的地位。为了巴结嬴异人,吕不韦送给嬴异人一个美女做妻子,这个美女就是嬴政的母亲。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嬴异人回到秦国,做了秦国的国君,立嬴政为太子,封吕不韦为丞相。

    嬴异人死后,嬴政继位当了国君,后来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嬴异人的亲生儿子,他的生身父亲是吕不韦。按照当时的规定,嬴政不是皇室子孙,不是真龙天子,不但不能继承王位,还要被处死。嬴政为了保住王位,就把所有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一一给杀了。最后剩下的是大臣樊於期,樊於期知道嬴政要杀他,就逃到燕国避难,住在朋友荆轲家里。

    樊於期深知这个秘密一旦传出去就会引起整个秦国的动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于是他决心保守秘密。

    后来,嬴政让燕国交出樊於期的人头。樊於期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主动找到荆轲要他向秦国献出自己的人头,以免秦国找借口发动战争。他在死前对荆轲说:“见到秦王后,你告诉他,我没对任何人说过后宫的秘密。”

    嬴政要燕国交出樊於期的人头只不过是个借口,他早晚还是要攻打燕国的。为了阻止秦国发动战争,燕太子丹决定以送樊於期人头为名刺杀嬴政,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荆轲。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被嬴政用剑刺穿了胸膛,在临死的时候他对嬴政说:“樊於期让我告诉你,后宫的秘密他没对任何人说过。想不到秦国这样不讲信义的国家,还有樊於期这样舍生守信的人啊。”

    秦王非常后悔当初迫害樊於期这样一个正人君子。

    换位思考:

    虽然秦王对樊於期不义,但樊於期还是做到了从国家利益出发,舍生取义,真是大丈夫。生活中,也许你无意中发现了同学或朋友不为人知的个人隐私,如果说出来,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或情感,你能做到守口如瓶吗?

    成长感悟:

    常常说,话到口边留三分,很多话说出来可能就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有时三缄其口,其实也是最好的守诺。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是我国元代时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为人正直、诚实,《元史·许衡传》里记载了一件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

    许衡年轻的时候,有次和几个伙伴一起到河南游历。他们来到河南时,由于那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战争,老百姓都逃走了。许衡和伙伴们走了很久也没找到一家客店,甚至连一户可以讨水喝的人家都没有。头上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家又渴又饿,难受极了。

    这时,突然有人发现前面路边长着一棵高大的梨树,树上的梨子又黄又大,清香诱人。伙伴们都急忙跑到树下,摘的摘,吃的吃,乱成了一团。可是许衡却一个人走到树荫下,拿出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并没有去摘树上的梨。

    一个伙伴招呼许衡说:“许衡,你在干什么呢?快来吃梨呀!既解渴又充饥。”

    许衡说:“那梨树不是我的,而梨的主人又不在,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我不吃!”

    “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伙伴们满不在乎地说。

    许衡笑了笑,诚恳地说:“我不能欺骗我自己,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说完,就坐在树下休息。

    直到大家吃了个够,再次赶路时,许衡也没动过树上一个梨。

    因为许衡从小养成了讲诚信的习惯,后来赢得别人的尊重,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

    换位思考:

    战乱之时,许衡和几个伙伴在游历过程中遇上一棵难觅主人的梨树,又渴又饿的伙伴们纷纷摘梨吃,而许衡却以树没主人而自己的心有主人为由不去摘梨吃,也就是说,吃这些“无主”梨,也许可以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自己,足见他是一个十分讲诚信的人。我们也应该做一个行动上和内心里都诚实的人。

    成长感悟: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觉悟,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皇甫绩守诺言自罚二十大板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三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就带着他回到外公家住。

    外公家是大户人家,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们在私塾里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人,私塾开学的时候,他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要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表兄们一块下棋,一时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了做先生上午留的作业。

    外公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孩子们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再加上已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的表兄们平常都很爱护他,看到他没有被罚,心里都替他高兴。可是,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是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换位思考:

    皇甫绩小小年纪,便懂得信守承诺,勇于承担所犯错误带来的惩罚,他成年后之所以能有所作为,与他的品行肯定有很大的关系。你能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信守诺的人吗?

    成长感悟:

    人要学会为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承担责任,不能总想着逃避。

    质朴诚实的晏殊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作文,在当地被人称为“神童”;十三岁时,他已学贯古今,比许多成年人还博学多才。这一年,朝中重臣张知白奉旨前往晏殊家乡视察旱灾,他发现晏殊极有文采,就将他带往京城举荐给了宋真宗赵恒。

    当时,正赶上进士殿试,宋真宗就让晏殊与其他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试卷发到手后,晏殊仔细阅读试题,结果他发现试题上要求作的赋自己十几天前刚写过,当时他写的这篇赋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一致的评价是文辞华丽、想象丰富、内涵深刻。

    晏殊知道,只要将这篇赋原封不动地默写在考卷上,一定会得到宋真宗的青睐。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给他。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当场任命晏殊为秘书省正字,特许他进入皇宫读书。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可是晏殊每日办完公事后,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有一天,宋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宋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宋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陛下,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没有这样做。所以我是有愧于皇上夸奖的。”

    宋真宗称赞他既有真才实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几年之后便让他当了宰相。

    换位思考:

    晏殊发现考试试题自己事先做过,就认为对别人不公而及时提出。生活中,很多同学却为了考出高分,不惜抄袭、夹带,你认为这样做是对是错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晏殊的诚实品格呢?

    成长感悟:

    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商鞅立木取信

    战国初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中,秦国的实力最弱小。秦孝公即位后,对秦国的处境和地位非常着急。

    为了求得有识之士的辅佐,秦孝公颁发了求贤令:凡能出谋划策让秦国强大的人,就封高官,赏土地。

    秦孝公的求贤令,引来了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商鞅来到秦国后向秦孝公提出了自己的变法思想,说得秦孝公心花怒放,当时就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获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急于发布新政令,而是先在咸阳城的南门外立了一根木头,并贴出告示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黄金。

    城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大家议论纷纷:“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怎么会赏这么多金子呢?一定是骗人的。”于是,大家都怕扛了木头又得不到金子,自己挨累倒不要紧,关键是怕成了众人的笑柄。

    直到中午时分,还是没有人肯尝试。商鞅又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可是赏金越高,大家越觉得不合情理,仍旧没人愿去扛木头。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小伙子从人群里挤上前去,说:“我来试试!”说完,他挽起衣袖,扛起木头就朝北门跑去,一直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马上命人把五十两黄金赏给了小伙子。看热闹的人都惊呆了,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秦国。老百姓都纷纷议论说:“左庶长真是守信啊!说到做到,有了这样的官员秦国就有希望了。”就这样,商鞅树立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威信。于是,他趁势颁发了变法的新法令。秦国国力也渐渐强大起来了。

    换位思考:

    商鞅为了变法时没有阻力,就在变法之前先用立木之事取信于百姓。可见,诚信对于一个改革家的法令推行以及对于一个国家的富强都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何况一个人呢?

    成长感悟: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需要有人帮助,而要想有人愿意帮你,首先你必须是个讲诚信的人。

    郅恽坚守职责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登基不久,有一次,他带领一队人马出外打猎,直到半夜才回城。

    此时,城门已经关闭,按照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再出入。刘秀带着人马来到城东门,他手下的人叫喊着让守城门的将士开门。

    担任东门侯的郅恽是一个正直、负责的人。他站在城楼上看了看刘秀等一行人马,说:“现在已经是半夜时分,城门已经关闭,按规定任何人都不能进城。”

    “你看清楚了,皇上在此,再不开门就是大不敬!你担当得起吗?”刘秀的随从一听郅恽如此说,就生气地喊道。

    “按照朝廷的规定,任何人想进城都要等到明天早晨,皇上也不能例外。再说,这规定也是皇上亲自制定的,他不会言而无信的。”郅恽说完就离开了城楼。

    刘秀没有办法,只好改走中门,从中门回到了皇宫。

    第二天刚一上朝,刘秀还没有想好怎样处置郅恽,郅恽却递上了一份奏章。刘秀打开一看,郅恽在奏章中写道:“陛下出外打猎,半夜不归,把江山社稷置于何地?陛下以诚信治天下,然而自己却违反规定,半夜入城,这怎么向天下老百姓交代?”

    看到这里,刘秀暗暗自责,他马上命人取出布帛一百匹封赏给郅恽,同时下令把让他进城的中门侯降职。

    因为郅恽的正直诚信,后来光武帝刘秀还把他提升为太子的老师。

    换位思考:

    面对晚归的皇帝,坚守职责的郅恽竟一视同仁把皇帝拒之城外。如果是你,敢有这样的举动吗?

    成长感悟:

    正是因为郅恽坚守职责的做事风格,让他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使他拥有了很高的声誉和地位。我们也应做一个坚守职责的人。

    裴度的守候

    清晨,香山寺的一个和尚拿着笤帚,准备清扫地上的落叶。打开庙门,他看见门外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怀里抱着个包袱。

    和尚认得这个少年,昨天这个少年就在寺庙前坐了整整一天,怀里也是抱着那个包袱,说是在寺庙里捡的,要等失主来领。

    和尚问:“如果今天失主还不来怎么办?”

    “那我就天天来这儿等!”少年坚定地回答。

    这时,远处一辆马车从山道上疾驰而来,到寺门前停了下来,从马车上下来一位神色憔悴的妇人,她看见扫地的和尚,急忙问道:“师父,你在寺庙里有没有见到一个包袱?”

    少年听到这里,立刻站起来,惊喜地说:“你可来了。”一边说一边把包袱递给妇人。

    那妇人见到包袱,眼睛一下就亮了,二话不说,连忙接过来把它解开,里面是两条镶满珍珠的玉带和一条稀有的犀牛皮带。

    原来,那妇人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判了死罪,这些财物是妇人一家四处求借来准备给父亲赎命用的。但是昨天妇人来香山寺为父亲祈福时,竟把包裹放在旁边的栏杆上忘记拿走了。当时少年恰好在旁边,看见后急忙捡起来去追赶她,可她已经走远了。

    少年在原处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妇人返回,所以今天一早,他又到这里来等她了。

    妇人说如果没有这包袱,父亲就没命了,说着拿起一条玉带塞给少年,想表达对他的谢意。

    少年坚决不肯收,并连声说:“快别这样,物归原主是我应该做的。”说完,一转身就跑了。

    这个少年叫裴度,长大后成了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做过三朝宰相。

    换位思考:

    “裴度还包裹”的故事,反映了裴度的正直诚信。他后来之所以能够官居宰相,与他从小就养成的这种至诚至善、正直诚信的道德品格是分不开的。我们也应该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做一个诚信之人。

    成长感悟: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有责任让这一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乐羊子的妻子

    乐羊子的妻子是汉代洛阳有名的贤惠女子。

    有一天,乐羊子的妻子到地里去干活了,只有乐羊子的妹妹在家。她看见邻居家的一只母鸡跑到自己家的菜地里,就想:嫂子待我像亲妹妹一样,并且为了哥哥的学业整日操劳,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如杀了这只鸡给嫂子补补身子。于是,她把那只母鸡抓住杀了。

    傍晚,乐羊子的妻子从田里干活回来,看到碗里的鸡肉,就问:“妹子,咱们家的鸡一只也不少,这鸡肉是哪来的啊?”

    乐羊子的妹妹把事情的原委如实地向嫂子讲了。

    乐羊子的妻子听了后,责怪妹妹说:“我们家虽然穷,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呀!”说完,就到自己家的鸡栅里抓了一只最大的母鸡送还给邻居,并且向邻居诚恳地道歉。

    还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就高高兴兴地拿回家把它交给了妻子。妻子问:“这金子是哪儿来的?”

    乐羊子说:“是在路上捡的。”

    妻子说:“这是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

    乐羊子辩解道:“反正也找不到主人了,留下也没关系。”

    妻子严肃地说:“别人的钱就不是钱吗?即使是人家不小心弄丢的,被你捡来了也不能把它当做自己的东西呀!我听说,有志气的人连名字叫‘盗泉’的泉水都不喝,诚实廉洁的人对于捡来的东西也不会要。如果你为了贪图小利,把这块金子留下了,就是不诚实的表现。你得到了这一块金子,却丢失了诚实守节、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行。”

    乐羊子听了后非常惭愧,就把金子放回原处了。

    换位思考:

    从乐羊子的妻子身上,我们明白了人穷但不能志短的道理,我们应该学习乐羊子妻子自爱、诚实、自律的高尚品行。

    成长感悟:

    诚信和谐的社会不是一个人能建立起来的。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能只停留在自我的诚实守信上,他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和教育身边的人一起树立诚信的人生追求。

    崔枢还珠

    唐朝时,有一个叫崔枢的书生到京城长安应试。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商人,商人得知崔枢上京城,很高兴地对崔枢说:“啊,真是巧啊!我也要到京城去。不如我们结伴同行,在路上也能有个照应。你觉得怎么样?”崔枢听商人如此一说,也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两人一路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结伴前行。

    这一天,崔枢与商人来到了汴州的一家客栈。当天夜里,那个商人突然染上重病,崔枢又是忙着找大夫,又是忙着煎药,一连好几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始终陪伴在商人身边照顾他。可是,商人的病情不但没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临终前,商人感激地拉着崔枢的手说:“这些天承蒙你悉心照顾,我想,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死后,还要麻烦你将我安葬了。我这里有一颗罕见的宝珠,就送给你作为报答吧。”说完,商人就去世了。

    崔枢想:帮助患病中的人是应该的,我怎能贪图别人的宝物呢?想到这里,崔枢自己出钱为商人办理了后事,并且将宝珠与商人一起葬下后,就进京城应试去了。

    一年以后,商人的妻子寻找丈夫来到汴州,得知丈夫已经去世,是由一个叫崔枢的人安葬的。为了那颗价值连城的宝珠,商人的妻子竟然将崔枢告到了官府。

    崔枢很快被带到大堂上,他对商人的妻子说:“你误会我了,我并没有拿那颗宝珠,而是把它埋在商人的坟墓中了。”

    于是,在官府的安排下,崔枢将众人带到了商人的安葬地。衙役们挖出商人的棺木,打开一看,宝珠果然在里面。

    后来,为人正直的崔枢担任中书舍人,后又官至东宫侍读和秘书监。

    换位思考:

    崔枢诚心助人,不求回报,不贪图他人的宝珠,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重义轻财、诚实守信的光辉形象。虽不在同一时代,但同为读书人,你看了崔枢的故事,有何感想呢?

    成长感悟:

    一些人的诚信是做给别人看的,当没有人监督时,他们习惯于放纵自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依然诚信做人,这才是真正的诚实守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