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你学不会-只要大部分决策是对的就可以——乔布斯论企业管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切从简的原则

    乔布斯如是说:“专注和简单。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为此付出巨大艰辛,让你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让它变得简单。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它值得你去做。因为一旦你做到了简单,你就能搬动大山。”

    精彩解读

    以今天的艺术观念来看,乔布斯创造的不仅是产品更是艺术作品,其眼界、坚韧、气度远非很多职业的当代艺术家能比。乔布斯用自己独到的艺术眼光和执著的精神创造了艺术品般精美的苹果产品。而乔布斯制造精品的方法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他认为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应当做哪些事,而是你不应当做哪些事。他是一个极简主义的信徒,乔布斯总是在削减一些元素,使产品达到最简的水平。当然,乔布斯并不是让产品过分简单化,他只是使复杂的系统简化。二十几岁的时候乔布斯就成了百万富翁,但是家里的装修却十分简单,屋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Tiffany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他经过慎重选择做了这个决定。

    乔布斯认为,设计的电脑应该既能帮助顾客完成工作,又让顾客喜欢使用。而电脑是个复杂的科技产品,对电脑使用者而言,如果他们能掌握复杂的电脑操作并且愿意花钱,苹果电脑的设计就是要让他们喜欢上电脑。用户应该能够看到苹果电脑给他们带来的简单易操作的感受,电脑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什么望尘莫及的高科技,因为苹果已经为用户提供了简单的操作方式,让你用手指通过键盘和鼠标来轻松操作。这是苹果的创新之处,与其他品牌不一样的地方。乔布斯认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来自于“简化”的操作。只有显著地简化电脑的复杂程度,才能使顾客相信电脑是有用的。因此,苹果特别推崇设计时的简单易用。

    为了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乔布斯和他的团队花了不少心思,首先就是给产品做减法,不断减去一些东西得到最简单的是苹果的追求,但是这不是一味的简单,而是精简,让产品从各个方面来看都体现一种简约的风格。当时苹果在为新款电脑开发MacOS人机界面时,乔布斯就提出了他关于新界面的想法,那就是要尽一切所能简化界面。负责设计小组的柯戴尔·瑞茨拉夫着手为新系统设计了一套新界面,他已经无法忍受原来那个丑陋的旧界面了,所以他很快便让手下的设计师做出了新的方案,新界面尤其发挥了NeXT step操作系统强大的图形和动画功能。然后将设计的方案交给乔布斯审查,两星期后,乔布斯在会议室里约见了界面开发小组的人。乔布斯刚进会议室,一见瑞茨拉夫和手下的设计师,他开口就说:“一群菜鸟。”“你们就是设计Mac OS的人吧?”见他们点头没回答,接着又说:“好嘛,真是一群白痴。”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乔布斯提出了他对新界面的想法,特意说了这样一条:“打开窗口和文件夹竟然有8种不同的方法,这太复杂了。”瑞茨拉夫解释说:“因为窗口实在太多了。”“那就从简化窗口开始呀!”乔布斯、瑞茨拉夫和设计师们就Mac界面如何翻新,如何简化等问题进行了深谈。乔布斯要求等设计方案出来后他要亲自审查,接受了这样的命令后,设计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了3个星期。瑞茨拉夫说,“乔布斯后来来到我们办公室,和我们待了整个下午。他被我们的新界面震住了。从那之后,事情就很清楚了,OSX将有个全新的用户界面。”看完后乔布斯说:“这是我目前在苹果所看到的第一例智商超过三位数的成果。”这句话让瑞茨拉夫印象非常深刻。

    由于新系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对于这个体验乔布斯着眼的重点是尽可能地简化OSX的界面。乔布斯为了让界面更加简洁设计了一个“Dock”的新型导航工具栏,位于屏幕底部,上面满是图标。这样,当用户打开电脑时就能看到简洁的界面。乔布斯坚持要尽可能多地去掉界面上多余的窗口,他说窗口里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这些窗口本身。他讨厌多个窗口重叠在一起,可能你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点一个文件夹或者是网页时,就弹出一个窗口,当你接着点击时,又弹出新的窗口,就这样,当你找一个文件或是网页时,你的电脑底部就堆满了层层叠叠的窗口,可能你也很烦这些窗口叠在一起,但是你却没有想要简化他们。但是乔布斯想到了,于是他的设计师们创造了单窗口模式,所有的东西都在同一个窗口中打开,不论使用者用的是什么软件。这给了用户不一样的轻松体验。

    老版Mac界面上有一个按钮,用于让用户随着不同类型的文件而重新设置窗口大小。可是乔布斯却不喜欢这个按钮,用户可以手动设置窗口大小,何必要专门设计一个按钮呢?乔布斯从来不为技术而技术,也从来不会因为方便而把大量花哨的功能塞到产品里去。他宁愿减少产品的复杂功能,也要尽力做到简单和易于使用。

    设计时专注于顾客想法和需求,专注于简单易用,苹果公司实际上抓住了用户体验心理中最实质的东西。有人这样评价乔布斯,“他是极简主义者,不断地把事物推向最简洁的层面。这不是简单过度,而是精简。乔布斯是一位系统设计师,他精简系统的复杂程度。”这是乔布斯的创新之道。 一旦你意识到苹果通过设计来领先,你就会发现,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看看苹果商店,看看商店的玻璃阶梯。这些都是用特制的玻璃装配的。而这正是乔布斯典型的思考方式。苹果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简化”。iPod、iPhone、iPad等苹果产品的设计中无不体现出简约但不简单的设计理念。

    在2007年,iPhone的横空出世再次改变了苹果,并颠覆了整个电信产业。在一次采访中乔布斯说起了他最初开发智能手机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但这些智能手机都太复杂了,真令人痛恨。软件设计得一塌糊涂,硬件也不是特别好。我们问过朋友们,他们也都讨厌自己的手机。每一个人看起来都不喜欢自己的手机。”乔布斯想开发一款让所有人都喜欢的智能手机,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最佳的方法就是让用户觉得简单易操作。所以他要挑战这个没有涉及的新领域。乔布斯对他要的手机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苹果开发的手机只能有一个按钮。这个疯狂的想法让iPhone的研发团队接近崩溃,他们反复在会议上告诉乔布斯,一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钮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只有一个控制按钮,你就无法开机和关机、调节音量、上网以及使用手机拥有的其他所有功能。在乔布斯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说:“手是你身上最常使用的部位,而且手能够直接听命于你的大脑。”他不想听工程师解释为什么手机不能只有一个按钮,他只强调一点:“这种手机只能有一个按钮,一定要想出办法。”这是乔布斯经常用的办法,他说好的作品都是被逼出来的。第一台iPhone手机就只有一个操作按钮,直到今天 iPhone仍然延续了这个单键设计。乔布斯的一个下属常常看到乔布斯盯着自己的手沉思,因为乔布斯认为人的手是上帝最完美的创造。苹果电脑的鼠标只有一个键,iPhone也只有一个键,iPad的单手输入,“精简主义”聚焦在少量产品或一个产品的少数指标上。“精简主义”现在成了苹果的文化,也是苹果产品与众不同的地方。

    再来看看现在红透了的iPad,不论是机身还是内在软件,都体现着“极简主义”的文化,乔布斯去繁从简的方法构成了苹果产品的主要特性。乔布斯的方法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认为最重要的决定,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要做什么。iPad是一台比智能手机大又比笔记本电脑小的电脑,没有电话功能,也不需要把电脑的那些功能都一股脑地搬上来。同时省去了鼠标,只需要用手指触动屏幕就可以自由掌控它。乔布斯致力于让一切简化,他发现大多数人都往返于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其实这两种东西有很多功能是重复的,有没有一种产品可以集合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优点于一身呢?整个机身就只有一个键操作。这样的感觉让人一旦得到了它,他们就会爱不释手,把它看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2010年4月3日,数以千计的人在美国各地的苹果零售店前排起了长队,如此卖命就是为了得到一款iPad,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让我们看看它的魔力在什么地方。其实,苹果的魔力就在于它一切从简的原则,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它必然因此而与众不同。

    智慧小语

    “简单”不是平凡,简单的产品却有强大的功能,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简约的设计更能虏获人心,使“简单”变成一种品牌效应。

    和顶尖的100个人协作

    乔布斯如是说:“苹果公司有2.5万名员工,大约有1万人在专卖店工作。而我的工作是与100位高层人员合作,这就是我的工作。当一个好点子出现的时候,我的工作之一就是让大家都看看这个点子,了解一下不同人的看法,让大家就此展开讨论,甚至是辩论,让这100个人交流思想。”

    精彩解读

    在乔布斯创立苹果之初,公司的主要成员除了乔布斯以外还有他的朋友沃兹,也就是主要的工程师,另外一位是苹果公司的投资人兼职业经理人迈克·马尔库拉。这个小团队成功打造了Apple II,天才沃兹让Apple II不仅拥有了全彩色的高分辨率图像,还有内置的BASIC语言解释器,在当时所有通用个人电脑中,Apple II已经具有了无可匹敌的游戏能力。而乔布斯充当了品牌经理的角色,为了Apple II能在美国西海岸举行的大规模的计算机展销会上一举成名。乔布斯就从展销会的位置下手,他花费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摊位,而且花 5000美元请广告公司精心设计了展位。当人们一走进展销会时,就能看见乔布斯他们这个靠近门口的展位,明显的公司LOGO印在一块烟雾状的背光树脂玻璃板上,其他公司上面都是手写的各种标识语。展台上摆放着三台电脑Apple II和一台宽屏幕的显示器,通过显示器我们可以看到沃兹正在演示的游戏和程序。这些程序是由威金顿、沃兹和另一名程序员克里斯·斯皮诺莎共同编写的。Apple II借这次展销会出尽了风头,当然不乏订单。从那时开始,Apple II每月的销售量快速攀升,从每月销售几百台,到每月一千台,再到每月一万台。1983年,Apple II成为计算机历史上第一部销量超过100万台的电脑。

    这个小的团队创造了一个销售传奇,因为他们都是各领域的精英,专门负责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可谓是完美组合。所以乔布斯说他喜欢和小的团队合作,人少关系就没有那么复杂,执行力强,但是这个小的团队必须汇集精英人物。乔布斯既不是硬件工程师,也不是软件程序员,他更不认为自己是一名经理。他将自己视为科技领导者,尽可能地选出最好的人才,领导这些人才,并在产品设计上最后拍板。要知道,能控制这些自命不凡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乔布斯说:“我想我一直在寻找真正的聪明的人,与他们一起共事。我们所从事的这些重要工作中没有一项是可以由一两个人或三四个人完成的……为了把这些一两个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做好,你必须找到杰出的人。”乔布斯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罗精英人才并与他们合作。他希望这些人才可以帮助他成就梦想,当苹果凭借Apple II名声大振时,乔布斯感受到了来自技术天才沃兹的压力,他想独立开发一台自己的电脑。于是他成立一个“丽莎”小组,还不惜重金带着他的团队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去参观,在这里他的团队感受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Alto,它拥有简单的指令、自由选择菜单、自由切换接口,同时它还装有文字处理系统,打印时可以显示页面内容,另外配有“鼠标”的神奇设备。这一切都是乔布斯对“丽莎”的期望,但是施乐公司觉得乔布斯的团队做不出这样的东西。结果证明施乐公司的想法是错误的,乔布斯不可能花重金带一帮“废物”去参观。苹果的团队通过那里的工程师的演示就看懂了Alto的工作原理。泰斯勒后来回忆说:“我以为他们也是一批黑客,对计算机科学一窍不通,可是稍后,从他们专注的眼神和关心产品的细微之处的所有提问中,我知道我错了。”是呀,“丽莎”成功问世而且拥有一切乔布斯想要的东西,虽然乔布斯最后没能继续留在“丽莎”小组,但是这次经验告诉他,和少数天才在一起工作可以给自己带来无数惊喜。

    离开“丽莎”让乔布斯心有不甘,于是他插手Macintosh项目,并成功当上了“海盗队长”。这次乔布斯一定要Macintosh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优秀的电脑。于是乔布斯迅速从其他团队,包括Apple II团队抽调人手,组建了一支空前强大的队伍。在这里的人每周都有激情工作90小时。这个强大指的不是人数多,这个小组的成员最初只有20多人,个个精明强干,干劲十足。他们都像乔布斯一样,身怀绝技但是自命不凡、特立独行。在打造Macintosh团队早期,乔布斯就说过:“Macintosh团队永远不会超过100个人。超过了100个人,连他们的名字都认不全。”乔布斯还说:“如果我们必须雇一个有某项专长的人,那为了保持团队规模不变,就必须有另一个人离开。”就是这么一伙海盗一样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在乔布斯这个海盗头子的带领下,打造了惊世骇俗的Macintosh电脑。这个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完全自给自足,分工明确。团队里不仅拥有专业软硬件工程师,还拥有自己的设计师、产品经理、市场营销专员、广告策划。而且这些岗位都由专人负责,有问题需要沟通时都能及时找到负责人。这样的团队结构可以让不同职责的员工保持最近距离的合作。所以在这个团队里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就是有了问题找不到负责人,需要沟通的话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负责人。至少在乔布斯的设想里,所有人都应在近距离合作的情况下,围绕Macintosh这个核心产品来工作,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踢皮球式的互相推诿,没有官僚作风,乔布斯喜欢这样单线式的工作关系。他曾说过:“苹果应该是一种这样的工作场所: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跑到CEO的办公室里,把他的想法说给CEO听。”

    创立苹果8年后,乔布斯带领这个海盗团队设计出了突破性的Macintosh电脑,使得个人电脑更易于使用。无疑,Macintosh是一台杰出的电脑。漂亮的外观,低廉的价格,第一次在大家买得起的电脑上出现的图形用户界面,强大的广告攻势,这一切都让苹果的忠实用户如痴如狂。Macintosh的初期销售非常成功,可是慢慢的,由于Macintosh团队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无限膨胀,乔布斯对Macintosh的管理逐渐失控了,Macintosh团队的规模后来不仅超过了100人,而且和公司内其他团队的关系也一团糟。许多当初优秀的人才也离开了Macintosh,因为现在的Macintosh已经“变味”了,安迪·赫茨菲尔德在向乔布斯辞职的时候面对乔布斯的挽留,他伤感地说:“我想回去加入的Macintosh团队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当初那个顽强的团队被复杂的人事关系瓦解了。在IBM PC的严峻威胁下,苹果内部也起了争执,最终乔布斯和苹果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库利闹翻,离开了苹果。

    在他离开苹果的那段时间里,乔布斯从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那里买下一家电脑图形工作室,并打造了一支计算机科学家、艺术家和动画师组成的团队,这就是之后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在皮克斯成立的时候,乔布斯力图将公司规模控制在数百人。皮克斯创建了一个包括高级动画师、故事部成员和艺术部成员的团队。这个团队负责随时为所有的皮克斯电影提供创意,并写出来。但这里被别人称为拥有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乔布斯创办了皮克斯大学,它为新的和现有的动画师们教授为期一到四个月的课程,内容涵盖完整的影片制作、绘画、雕塑、创意写作等领域。另外,皮克斯还拥有一个完备的制作团队,它让公司有能力控制好各部电影的进度。皮克斯已经成功地扩大了制作团队的编制,所以多部电影可以同时制作。1998年乔布斯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皮克斯所需的多样才能比苹果更多。但关键之处是,皮克斯规模小得多,它只有450人。你即使有2000人,也不可能拥有皮克斯那样多的人才。”

    这样精干的队伍自然能创作出好的作品,1995年《玩具总动员》成功上映,让乔布斯名利双收,那个小台灯标志从此深入人心。在谈到乔布斯的管理经验时,他说:“在苹果公司,我的工作是和最顶端的大约100个人协作,这就是我的工作内容。”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副总裁之类的领导,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贡献卓著的关键个体。所以如果有好点子出现,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把它传播开来,问问各人的看法,让人们围绕着它展开讨论,就此争论不休,让想法在这个由100人组成的群体里充分循环,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对它展开无声的摸索,你知道的,就是深入摸索。

    苹果公司的这种管理方式让他们可以高效快捷地共组,更重要的是沟通良好。苹果公司的那些杰作都是经过这些高效的团队反复沟通和修改的结果。所以,这种管理方式也被许多大公司效仿,复杂的工作网络是影响公司效益的致命的要害,看一个公司的强弱不是以它有多大来衡量的,而是看它是否具备战斗力。

    智慧小语

    一个团队战斗力的强弱不是看它的规模大小,而是看它是否汇聚了精英人物。过大的团队不便于管理,而且责权不够明确。和最顶尖的人才合作哪怕只是少数人,也同样能擦出火花。

    雷打不动的周一例会

    乔布斯如是说:“我们每周一做的事情就是回顾整个公司的运营情况。我们浏览上一周的销售情况,审查每一件正在出售的产品,包括那些出现问题的产品和供不应求的产品。所有正在开发中的产品,我们都会讨论。而且,我们每周都会这么做。苹果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流程,但是周一例会,是为数不多雷打不动的事情之一。”

    精彩解读

    对于公司来说,终极的目标是获得最大化的投资收益。反馈意见不需要消耗公司的一分钱,但却会给公司带来无穷的商机或收益。管理者应该为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反馈意见。管理者尤其要向员工传达那些能够提高员工绩效的、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当员工完成工作目标时,与员工一起回顾、讨论整个工作过程,看看有哪些方面进展得顺利,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然后与员工讨论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什么。

    对管理者来说,与员工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沟通是双向的行为。要使沟通有效,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当员工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管理者也应当认真地倾听。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在听,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听,而没有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搜寻和理解。积极的倾听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因为管理者要做出决策就必须从下属那里得到相关的信息,而信息只能通过与下属之间的沟通才能获得;同时,决策要得到实施,又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创见的建议,再完善的计划,离开了与员工的沟通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及时沟通不只是公司能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重要的是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信息在部门、员工之间得以传播。部门与部门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能及时消除部门之间的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协调性问题,理顺工作上的流程,增强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反之,无效的部门沟通,只能使部门之间徒增交流障碍,沟通不畅从而使得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结果必然造成组织下达的任务无法得到及时完成。

    乔布斯讨厌复杂的流程,所以苹果公司并没有太多流程,但在为数不多的流程中,周一例会算是其中之一。这么做只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这些忙碌的人有机会沟通,同时乔布斯需要了解他的员工的近况。马拉松式的周一例会是乔布斯和他的高管们沟通的一个方式。这些高管才能各有不同,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能独当一面,所以乔布斯基本上不干涉这些人的工作方式,很多事情乔布斯都让这些人自己决定。但是这并不是对其不闻不问,乔布斯通过著名的马拉松例会全面了解这些人才都在忙些什么,同时为了让这些人才能更好地工作就得让他们了解所有事情,而不仅仅是他们管辖下的业务,而且还要包括整个公司的方方面面。乔布斯说:“我们每周一做的事情就是回顾整个公司的运营情况。我们浏览上一周的销售情况,审查每一件正在出售的产品,包括那些出现问题的产品和供不应求的产品。所有正在开发中的产品,我们都会讨论。而且,我们每周都会这么做。苹果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流程,但是周一例会,是为数不多雷打不动的事情之一。”

    这个例会不但时间长,也不仅仅只是汇报工作近况,这个会议往往都伴随着激烈的争吵。他的同事说:“与乔布斯的会议就像是一场烈火中的考验。他会挑战所有你说过的话,并且时常带着极度的粗鲁。但这是一个检验。他强迫人们去坚持己见。如果他们足够坚定,就会捍卫自己的观点。通过提高风险和血压,他检验人们是否清楚了解自己所掌握的事实,是否拥有强大的论据。”所以这个马拉松式的例会总难免会让人害怕,但是胆怯会给你带来更糟糕的结果,乔布斯对你的反驳是希望你坚持你的意见,对你提的方案有信心,因为只有这样你提出的方案才会是一个杰出的方案。如果你在他的反驳下迟疑了或是没有坚持,那你提出的方案一定不是最佳的。在苹果曾任程序员的霍迪说:“如果你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你注定要死在史蒂夫手里,因为他对他所知的事情非常自信,所以他需要别人能挑战他。”

    优秀的领导者总是乐于处理各种问题,懂得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让其他人畅所欲言,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得团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而合理的解决,最终使团队的整体效益提高。通过这样与众不同的会议,乔布斯能够全面掌握员工的信息,在这个会议上所有员工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在苹果公司就连清洁工都可以直接向乔布斯反映问题,除了这个每周必开的例会,其他权利乔布斯都会下放给他的员工。因为他控制的这些精英有能力掌控自己负责的工作,所以要给这些人足够的平台,要充分发挥这些精英人士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有权力处置并决定一些事情。管理者给予员工多大的权力,员工就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员工在得到授权后,也获得了更加灵活的发挥自己创造力与才能的空间。乔布斯非常喜欢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乔布斯表达自己对工作的看法。虽然,乔布斯会参与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很多重要决策也是他制订的,但是苹果公司的决策并不总是自上而下的,畅所欲言、激烈争论是公司最常用的决策方式之一。

    从世界五百强的任何一家公司的资料中可以发现,每家公司都聚集着一大批顶尖的人才。如果不为员工创造机会,他们就永远不会成长,也理所当然地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这对于员工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更重要的是还会埋下祸乱的危机。乔布斯鼓励大家为产品的设计争论与辩论,因为这种方式最容易产生精准、有创意的想法。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过:“一名优秀的经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授权和放权。”能否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自由发展,是衡量优秀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是,员工得到更多的授权并不等同于没有约束的权力下放,不加区分的权力下放是一种效率低下、适得其反的授权。所以乔布斯采取每周只开一次会议的方式收集信息,了解情况,便于安排后面的工作,这是掌舵者应该做的事。授权并不是意味着对员工不闻不问,任其“胡作非为”,而是让员工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领导者要鼓励员工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灵活性,任何一个决定不需要事事征求高层的意见。领导者只需要在员工偏离方向的时候,提醒员工,让他们及时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重视沟通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三星首席执行官尹钟龙巡视基层,直接与员工讨论三星电子时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巡视公司在国内外的工作场所,从基层开始检查运营情况,听取面对面的报告,表扬他们取得的进展。这使我有机会随心所欲地与直接参与者讨论事务,从高级管理层到较低级别的职员我都能接触到。尽管许多人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打理全球企业业务提供了便利,但我仍认为没有任何革新能够取代通过直接讨论得到的信息真实。”在公司里,有效的沟通能够消除各种人际冲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行为,使员工在情感上相互依靠,在价值观念上高度统一,在事实问题上清晰明朗,达到信息畅通无阻,改变员工之间的信息阻隔现象,激励士气,减轻恐惧和忧虑,增强团队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防患于未然,为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因此,提倡各种形式的有效沟通。

    英特尔也是这样的企业,他们给员工提供的沟通平台是采取一对一面谈,员工必须善于沟通,英特尔采取开放的沟通模式,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管理层通过网络,向全球员工介绍公司最新的业务发展,同时也会通过网上聊天,与员工进行互动的沟通,回答员工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魄力的管理者不仅善于授权,还会鼓励员工合理使用授权,给予员工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促使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他又懂得听取他人的建议,也有许多人为别人提意见。如果管理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建议与意见,就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并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这样公司才能长远发展。

    智慧小语

    但凡精英人士都有一种驾驭的欲望,无论是对自己手中的工作还是对周围的人。每个人都希望被自己的领导者赏识和重用,充分信任下属也是一种领导能力,同时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这也是提升员工责任感的一种方式。

    面对危机时,领导者的勇气

    乔布斯如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人类是高贵的,值得尊敬的,其中还有一些人绝顶聪明。我对个人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精彩解读

    一个好领导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无能的领导常将一个本有生气的企业弄得死气沉沉。领导者的性格与个性对于成功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影响。无论做什么事,敢想、敢干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管理上也是如此,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敢想做的勇气也是迫切需要的。如果把领导比喻成一艘船,勇气就是帆,而能力则是风。帆是船行驶的工具,而要真正地扬帆起航还要借助于风这股强劲的动力。这种勇气,是一种不畏任何艰难,不怕任何东西的超人勇气。你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的把握和认识,你才会产生这种勇气.

    1996年,苹果公司出现危机,公司股票从将近50美元一路狂跌下来。1997年,一场可怕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这对本来就危机四伏的苹果来说更是沉重的一击,受此影响,本来就在低位徘徊的苹果股票从7月4日上午一开盘就不断探底,创造了12年来的新低。每股不足14美元的股价让苹果人人心惶惶,让这家经营了20余年的电脑公司市值几乎蒸发殆尽。

    触目惊心的股价让苹果的员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是在股市即将崩盘的时候,苹果当时的CEO吉尔·阿梅里奥却去度假了。因为他觉得拯救苹果不是一时能完成的,他有信心使苹果走出危机,但是需要时间,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扭亏为盈。可是一落再落的股价让苹果公司的董事们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于是董事们召开紧急会议,经过长达36小时的电话会议后,董事会决定解雇吉尔·阿梅里奥,另择明主整顿苹果。

    危机引发群体慌乱,说大众是乌合之众也好,是载舟之水也好,这时他们最渴望的,是获得领袖的引领。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为领袖权威的塑造提供了机会。能引领大家避免灾难,就能获得民心。如果不幸失败,群体的反对浪潮也不会亚于海啸。阿梅里奥走了之后,谁能来接苹果这个烂摊子?此时大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乔布斯,虽然这个“疯子”式的人物有时让人受不了,但是此时只有他才是苹果的希望。

    乔布斯在市场和销售方面的天分在这个地球上几乎无人能及,只有他能帮助苹果扭转被收购的颓势。但是此时的乔布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对苹果的情怀难以割舍,要看着自己亲手创办的苹果从此不复存在,他很难袖手旁观。但是,如果此时重回苹果,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扭转局面。此时的苹果,公司产品线混乱,市场营销乏力,销售持续低迷,大规模裁员屡屡发生,员工士气衰颓。而乔布斯的事业可是如日中天,虽然离开苹果后创建的NeXT公司没有打开教育市场,公司持续低迷,可他收购成立的皮克斯动画制作公司却因为1995年上映的世界第一部三维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而名声大振。乔布斯借此成为亿万富翁,名利双收。通过皮克斯,乔布斯可以在影视界再展拳脚。他真的有勇气放下眼前舒服的日子重新回到已经奄奄一息,差不多濒临破产或被收购的苹果吗?

    一个电话让乔布斯做了决定,乔布斯接到了苹果公司董事的电话:“如果你不回来,不做一点什么的话,股票还会继续下跌,马上我们就会资不抵债,就不得不考虑申请破产保护了。而且,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一直虎视眈眈,要收购苹果。这是你亲手创建的公司。公司状况再差,也还算是你的孩子呀。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流离失所吗?”这个电话打动了乔布斯。    1997年7月9日,阿梅里奥正式从苹果离职。8月6日,苹果公司宣布乔布斯进入董事会,出任公司董事。9月16日,乔布斯被公开任命为苹果公司的临时CEO。随着这一系列消息的公布,苹果的股价震荡上扬,公司暂时摆脱了濒临破产的困境。这只是暂时的缓解,解决不了苹果的根本问题,现在的苹果依然是个烂摊子,苹果股价滑落到12年来的最低点,公司现金告罄,资金周转陷入泥潭。乔布斯上任后便开始整顿苹果公司,由于苹果公司内部产品线名目繁多,不同产品组间相互竞争有限的资源,产品之间功能重叠、技术不兼容等现象屡见不鲜,乔布斯首先从削减产品开始,60多种产品被削减到4种。然后乔布斯重新调配人员,开始走精品战略。而在当时还是大众产品占有市场的情况下,这种战略是否能行得通,很多人表示怀疑。乔布斯认为今天的电子科技已经在开始新时代了,而想在这个时代站住脚就要敢为人先。

    乔布斯带领团队首先重新开发Macintosh,1998年,第一台湛蓝透明的iMac诞生了。iMac不但给苹果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且再次刷新了个人电脑历史。这台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它一扫电脑灰褐色的千篇一律的单调,标新立异,非同凡响。后来有其他公司这样说:“我们曾经也想设计,以增加我们的销量,但这在技术上根本无法做到,即使做到了造价一定很高,我们不敢做这样的挑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年最佳电脑”称号,苹果从iMac开始一点一点走出了危机。大家都在欢呼请乔布斯出山是个正确的选择,他天生就有领导的才能,让人相信他能够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因为乔布斯有着领导者不可缺乏的勇气。作为公司的掌舵者,在面对困境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着手解决,这就给了其他员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同舟共济的力量是无穷的。

    领导者必须有勇气制订和提出这些愿景,并与其他员工一起将其转化为现实。在某些员工看来,企业的愿景似乎永远都无法实现。那么作为领导者来说,就有责任激励这些员工,帮助他们克服实现愿景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曾一手创建苹果公司并缔造个人电脑神话的乔布斯,终于在被迫离开苹果12年后,重新接管了这艘在沉没边缘挣扎的巨轮。这种勇气足以让人信服,员工也会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这样的公司才能走得稳,才能生产出伟大的产品。

    有经验的领导者在做这些事时显得非常从容,以至于人们都很难意识到他们有多勇敢。人们关注的只是,该怎么做才能使愿景实现。勇敢的领导者能够在混乱的工作状态中理清头绪,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值得关注的事情上。这样一来,他们就能预料到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麻烦,能预见到远期的成功。

    但是,是不是有了勇气就能解决一切呢?当然不是。有勇无谋实属蛮干。2007年,苹果推出首款智能手机——iPhone,虽然反响不错,但是没有达到理想状况。为提升iPhone销量扩大市场,苹果公司将一款上市两个多月,存储容量8GB的iPhone智能手机价格从599美元下调至399美元,这降价的速度如此之快,幅度如此之大,估计除了乔布斯之外很少有人敢这么做,受降价消息影响,苹果公司股票在两天内下跌6个百分点,公司市值蒸发80亿美元。苹果公司上下因为乔布斯的这个决定慌了手脚,它可能让苹果再次经受危机,所以纷纷反对。而乔布斯坚称iPhone降价是一个正确决定,他向这些用户道歉并以苹果公司将向零售和在线商店发放面值100美元的代金券予以补偿,还规定,凡在降价前14天内购买iPhone的顾客,可持原始票据按照差价领取退款。

    2007年苹果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了乔布斯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得益于Mac计算机、iPod音乐播放器和iPhone智能手机的热销,苹果第四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67%,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苹果公司股票价格上升7%,创下了186美元的新高,市值达到1620亿美元,首次超过了IBM。对乔布斯而言,iPhone不仅仅是一个单单的电子产品,而是苹果整体商业模式的支点,通过iPhone的热销巩固扩大苹果逐步建立起来的影音娱乐节目销售帝国,这才是iPhone降价的真正目的,也是乔布斯的大战略。这样的思想和胆略注定了他乔布斯,无人能敌。

    乔布斯的领导者的风范不但带领苹果度过数次危机,而且他大胆的决策正好符合今天个性化的市场,所以苹果有了今天的霸主地位。当今时代,是一个风云激荡、机会频生的时代 ;也是一个奇迹迭出、创意无限的时代。在这种竞争的时代中,人类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所以如果说勇气是必要条件,那么能力则是首要条件。只有首先具备了能力,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才能保证在面对问题时不慌乱,拥有一份淡定与自信,而这份淡定与自信也正是勇气产生的条件。危机和压力随时都伴随着我们,只要你稍一软弱就会被淘汰掉,谁有勇气坚持到最后才是英雄。

    智慧小语

    危机可以暴露出领袖最好或者最坏的一面,可以将他的威望捧到最高点,也可以拉进谷底。员工要求领袖有惊人的意志力和信念,领袖抓住了员工心理也就能很好地把握整个公司。员工可以在他的领导下,忘我地、无意识地从事他们认为的崇高、伟大的事业。

    做出伟大的产品

    乔布斯如是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横空出世,改变一切。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够用到一款这样的产品,你就是非常幸运的。苹果已向全球推出了几款这样的产品,因此苹果也是非常幸运的。”

    精彩解读

    设计出伟大的产品以改变世界,这是乔布斯的梦想。他年轻时就许下了创造伟大产品的愿望,当他学生时代和沃兹一起设计出可以轻松拨打免费电话的“蓝匣子”时,他就意识到伟大的产品一定可以改变世界。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在努力着,当我们看到Apple I时,你或许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当你看看在它之前的电脑长什么样子你就会明白它的伟大之处在哪里。以前的所有个人电脑都有一个难看的前面板,都没有屏幕和键盘。Apple I的伟大使命就是把人们从这些“桎梏”中解放出来。Apple I直接连上键盘、显示器就可以工作,人们再也不用纠结于那些前面板、开关和指示灯。从此以后,所有电脑都有了屏幕和键盘,这是苹果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体验。这可以说是个人电脑史上的伟大创新。

    Apple I为苹果公司开了个好头,Apple II在此基础上继续改变着人们对电脑的印象。从Apple II开始,电脑变得精致起来,它对人们来说不再是又大又笨的高科技产品,它可以像厨房里的家用电器一样走进人们的生活。Apple II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从电脑的外形做起了文章,在当时人们几乎还不重视这些,但是乔布斯想到了,电脑将会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工具,所以他做出的产品首先让人们看见了就有想买的冲动。Apple II的主机箱采用了彩色塑料材质,而且拆去了风扇,这样大大缩小了机箱体积,所以Apple II在展会上大放异彩,Apple II问世后短短6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台,创造了新的销售纪录。

    对于这位像艺术家一样的领导者来说,伟大的产品对乔布斯来说有着无限的魔力,当年他开发“丽莎”时,曾带着他的团队到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参观,当乔布斯看到Alto的时候,他简直惊呆了,这电脑完全是伟大的科技创新。而且,这台电脑居然在1973年就已经问世,比Apple I还早了3年。Alto创新性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让用户简单操作,这是乔布斯一直想要的东西。同时那个叫做“鼠标”的设备让乔布斯爱不释手,通过它用户可以操作电脑,真是个神奇的设备。与其他电脑相比,这台电脑简直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个伟大的产品让乔布斯兴奋极了,他说:“你们为什么不拿这么酷的技术做点儿什么?这些东西太棒了,这是革命呀!”但可惜的是,施乐公司没有看出这台电脑的伟大性,也没有意识到这台电脑对于未来世界意味着什么。正如乔布斯后来谈起施乐公司时说:“施乐公司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品,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上十倍,完全可以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微软。”

    当乔布斯带着团队结束参观回到苹果公司后立刻下达了开发“丽莎”的命令,并且放弃之前的计划,他想要生产出一台像Alto一样伟大的电脑。苹果公司的专业计算机科学家们却不赞同乔布斯的观点,他们竭力阻止乔布斯。乔布斯对“丽莎”的伟大计划将耗费苹果公司大量资金和人力,公司董事会不想因为一个伟大的产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于是乔布斯的“丽莎”计划破灭了,但是他想要生产出伟大的产品的心还在,于是他投身于“麦金塔”,并成功地抢占了“麦金塔”项目经理的位置。乔布斯亲自挑选最优秀的人才组成了“海盗军团”,全力打造伟大的“麦金塔”。

    当时“丽莎”的想法也被运用其中,在“麦金塔”成功推出后,其研发成员曾公开承认这款计算机与丽莎有着很多相同的技术:“许多人认为我们从施乐公司获得了技术。而实际上,我们是从丽莎项目获得的。”这份对伟大产品的执著之心给乔布斯印上了“海盗”名号,这多少有些调侃的意思,但是乔布斯不以为然,要做出伟大的产品就得有点“海盗”精神。“麦金塔”无疑是一台杰出的电脑。漂亮的外观,低廉的价格,第一次在大家买得起的电脑上出现的图形用户界面,强大的广告攻势,“麦金塔”很快虏获了消费者的心,初期销售量很理想。

    可是,“麦金塔”初获成功并没有给乔布斯带来好运,他这次变身为“海盗”的经历让苹果公司的很多人都受不了他的“蛮横”,加上“麦金塔”最终没有打败IBM推出的个人电脑,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其他董事积怨已深,乔布斯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开始了,他被“踢出”苹果。可是想要做出伟大产品的乔布斯真是“死性不改”,他很快成立了NeXT公司,而后又成立皮克斯动画制作公司,另一个伟大的作品出现了——《玩具总动员》,这部作品开启了3D动画电影的先河,那个小台灯的标志家喻户晓。

    这个伟大的作品给了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机会,他重返苹果后裁掉了苹果多个产品生产线,首先集中力量研发iMac。1998年,荣获《时代》杂志“1998年最佳电脑”称号的iMac推出了,这个伟大的产品挽救了摇摇欲坠的苹果公司。而把苹果真正送上霸主宝座的是另一个伟大的产品——iPod,一款能装下一千首歌曲的音乐播放器。

    2007年4月9日算是苹果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就在这一天,苹果对外宣布其最为得意的作品——iPod播放器全球累计销售量突破1亿台。在iPod之前,MP3就诞生了,并统治着音乐播放器市场,可是为什么iPod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呢?答案就在于乔布斯坚持着要做出伟大的产品。iPod惊艳上市时,那些竞争对手只是看到了一台精巧的音乐播放器。于是他们纷纷推出自己的MP3应对iPod的冲击。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iPod之所以有着改变音乐世界的伟大力量是因为它的背后有iTunes。2003年苹果发布了iTunes,用户通过iTunes音乐商店,可以随心所欲地下载自己喜爱的歌曲,通过iPod和iTunes,苹果公司把软件公司、音乐公司、电脑厂商和零售商这几大分散力量整合在一起,构成了庞大的销售联盟。iPod的销量已经超过1亿台,促使苹果在线iTunes    音乐商店跻身为继沃尔玛和百思买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音乐产品零售商。iPod不但改变了人们对音乐世界的理解,而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商业模式。2007年真是苹果幸运的一年,这一年不但iPod创造了音乐史上的神话,同样,苹果用一个伟大的作品颠覆了通讯领域。乔布斯叫它iPhone,在iPhone的发布会上,有这样一段讲话:“iPhone手机是一款革命性的、不可思议的产品,比市场上其他任何移动电话整整领先了5年。手指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终极定点设备,而iPhone手机利用他们创造了自鼠标以来最具创新意义的用户接口。”带着鲜明的苹果味道,iPhone完成了它的惊艳亮相,它简约时尚的外形,令人心醉。它革命性地将强大的应用程序、全网页浏览和各种各样的多媒体程序融于一身,为消费者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移动体验。就像评论所说的:“这是贝尔发明第一部电话以来,业内期待最高的一部手机。”从来没有一款手机诞生时,能像苹果iPhone这样引人注目。iPhone手机上市6天内就销售了100万部,自此,智能手机市场的原有格局完全瓦解。

    来自国外媒体的最新消息显示,科技网站T3近日投票评选了全球50年以来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在这次评比中苹果iPhone名列第一,索尼随身听Walkman则超过苹果iPod排名第二。乔布斯说他最欣赏的公司就是索尼,因此它同样是一个创造伟大产品的圣地。多年前他曾经参观过索尼工厂,那里的人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他们的产品上,每个产品都是索尼人的骄傲。一个公司要成为“伟大”或者“卓越”,其产品必须是革命性的,乔布斯已经给我们呈现了诸如iMac、Macbook、iPhone、iPod、iPad等这个星球上杰出的产品。苹果的iPhone热销全球,iPad刚亮相就出现顾客排队购买的盛况。乔布斯成为创造伟大产品的“神”。

    在乔布斯偏执于伟大产品的带领下,苹果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经典产品,让“苹果产品必定是伟大的”的理念,在绝大部分用户中深深地扎了根。苹果也由此成为最热的话题和人们追捧的产品。苹果陆续推出的产品,不断将先有在位的音乐、手机、音像视听等巨头企业逼入绝境。正是由于苹果产品的伟大,以及一直以来所坚持形成的品牌形象,让苹果成为了科技界的至尊。现在苹果的产品遍布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无论你走到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标志随处可见。只要有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由此而改变全世界。

    智慧小语

    这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电子科技领域更是如此,平凡的产品最终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苹果的iPod、iPhone、iPad等经典产品带我们进行了一次时空之旅,我们再一次全面而直观地感受到了苹果工业设计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这就是苹果的伟大之处。

    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乔布斯如是说:“我们与别人竞争,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很粗鲁。”

    精彩解读

    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政治舞台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要想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上立足,也必须有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在竞争力的推动下,企业要考虑怎么保证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可以更详细地表达为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能力或竞争优势就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凝聚着一个企业的核心文化。实际上,在增强竞争力的时代,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增强竞争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培养上,都是强调差别理念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怎样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就是对企业文化进行提升和塑造。苹果公司用它独特的企业文化缔造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苹果公司这种由内而外的创新文化可以说和乔布斯的个人行事作风密不可分。乔布斯早年的密友丹尼尔·科特克曾说:“乔布斯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总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越是面对竞争的不安全感,乔布斯越是具有无限的战斗力,想要不被打败,唯一的方法是让自己具有竞争力。

    核心的企业文化打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品牌符号,这种符号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苹果产品的市场奇迹来自于其精心打造的品牌文化。苹果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对于初次使用者来说,专属的苹果软件还是会给他们带来麻烦。这一点和之前独占手机市场鳌头的诺基亚产品刚好相反,后者之所以长久占据市场最大份额,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用界面友好,操作非常方便。但是,苹果产品,无论上面说到的iPhone、iPod还是iPad,外观都非常时尚、漂亮,工业设计堪称完美而且不失个性,同时专属的苹果系统和配件让苹果走着与众不同的路线。而苹果公司正是抓住这一特点,迅速打造了苹果时尚的品牌文化。这恰恰迎合了这个讲究个性时代的消费者的需求。今天,时尚达人如果谁没有用苹果产品,简直就是落伍。因此,如果说前些年诺基亚是靠应用方便占领市场,那么今天苹果的成功则是品牌文化的成功。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与风险。因此,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企业应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特有品牌。

    乔布斯的灵魂,就是苹果文化的灵魂。苹果的新品一推出马上就会引起全球热议,更有众多媒体为其免费宣传与播报,这就是苹果的魅力所在,也是乔布斯真正的价值所在。注入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灵魂,具体表现为苹果文化的五大特色,并在苹果的成长、成功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成就了他在全球品牌中的伟人地位。苹果的产品如此引发消费者欣喜若狂,是因为苹果拥有着属于自己,属于某一部分群体的产品文化。

    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款iPod音乐播放器,当时美国每年仅售出72.4万台数码音乐播放器,于是各大电子厂商纷纷推出各式的MP3去抢占市场。iPod也面临冲击,但苹果随即推出了iTunes网上音乐点播商店,提供一首歌曲只需付费99美分的合法音乐下载。“iPod+iTunes”组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并且,苹果看到了基于终端内容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截至2006年年底,iTunes音乐商店的下载业务一度占据了北美合法音乐下载市场的82%。这足以让iPod稳坐电子音乐播放器老大的位置。这个模式使iPod已经从一台音乐播放器变成了一只宠物,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或身份的象征。

    这是一个“模式时代”,只有成功的模式,才能突破产品本身的局限,让传统的制造也走向无限,迸发出永久的活力。苹果要挑战智能手机这个已经成熟的市场,要与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HTC等各大手机生产商竞争市场,光靠好的产品还是不够的。苹果依然是依靠它的核心文化力量,借助“iPhone+App Store”的商业创新模式控制着消费者。

    当然,苹果总是拥有或控制着他们所做的所有事的核心技术。至少在过去乔布斯重新执政的10年里,这家以生产精美硬件成名的公司,其核心技术集中于软件领域。苹果的这套商业模式对于其他的手机厂商,包括诺基亚、三星与摩托罗拉在内,都形成了致命的、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乔布斯为苹果手机又增添了特色的企业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就如同乔布斯本人所言——“think different”,乔布斯用一种个性的、创新的思维,使得苹果的手机具有鲜明的个性,乔布斯的个性、与众不同也成了苹果手机的特色。

    在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手机之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其他竞争对手针对iPhone推出的一系列智能手机都无法获得iPhone电容性触屏的卓越表现力。苹果会抢先一步拿到新的组件技术。苹果在其笔记本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铝加工涂层技术,该技术一直被苹果独家垄断并成为商业秘密,并成为苹果笔记本坚韧、轻薄的最大奥秘。技术创新是基础,营销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障,文化创新是灵魂,彼此互相支持、不断提高、螺旋上升。苹果这一创新模式,将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著名的营销专家科特勒提出,当今世界的营销正在走入“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的新阶段,价值驱动将成为未来企业和顾客互动的核心决定因素。苹果公司于2010年1月发布其最新的“平板电脑”产品iPad,据不完全统计,iPad全球销量已超过300万台。在以韩国为首的三星、日本为首的索尼、美国为首的惠普、戴尔以及日韩的索尼、东芝等竞争激烈的数字产品领域,苹果凭借iPad再次火了一把。对于一款电子产品,外观时尚与否、使用方便与否,都还不是核心,核心还是要看它的使用价值。而苹果恰恰在这一点上,又胜过了其他同类产品。苹果除了在产品上创新以外,还对内容开发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再造。

    由于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捆绑”了大批为其产品提供内容服务的合作者,围绕其产品都有大量的、几乎包罗万象的应用程序。比如新闻、游戏、音乐等等,都能很方便地下载到苹果产品上。并且iPad带动了连锁反应,iPad的出现,又让电子图书行业看到了希望,他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强大的新闻内容优势转嫁给iPad,从而让自己再次释放光彩。怪不得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一个对电脑知之甚少的老头,会对iPad赞赏有加。在iPad出现以前,电子书行业也是举步维艰,虽然内容专业化,但是昂贵的成本也让读者望而却步。现在Apple Store上最火的阅读插件是VIVA,一款电子杂志软件,iPad彩色的高分辨屏幕加上可以播放音乐和视频,甚至让杂志比以前更加火爆。这种连锁反应让苹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在面对竞争的时候更有凝聚力。

    全球经济危机让500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大幅缩水。然而,面对同样的国际大环境,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美国苹果公司2009年的营业收入超过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净收入高达82.35亿美元,同比增长 34.58%。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所在,它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企业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苹果的世界里有个性,有新潮,有时尚,有自豪,有分享,苹果的产品设计总是在消费者的新奇与感动中产生浪漫。模仿一个人的外表很容易,模仿人家的思维、个性、价值观很不容易。

    乔布斯的独特思维方法和他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创造了苹果的企业文化,也对苹果的商业模式有一种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也是苹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苹果打造的独特品牌文化加上连锁的商业模式构成了苹果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个强大的力量,不但能吸引消费者同时也汇聚了各个领域的生产商。这是个庞大又有凝聚力的队伍。苹果的品牌营销实践,正是对人文精神营销的最佳诠释。卓越的品牌必须拥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且唯有远大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吸引具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现代新人类,实现基业长青,成就伟大品牌。

    智慧小语

    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不同行业的核心能力并不一样,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也会调整。核心竞争力就是这样的一种文化,这样的一种技术导向,它让苹果公司的标志产品苹果机广泛应用于设计等领域,成为电子科技市场的老大。我们正迎来科技的苹果化时代。

    产品需要独裁者

    乔布斯如是说:“让一个团队来设计一件产品是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干什么,直到有人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精彩解读

    乔布斯造就了苹果公司的成功,他是苹果的灵魂。所以乔布斯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苹果公司的股价,在股价高低起伏的背后,有投资商、苹果用户、技术界人士、商界人士的密切关注。这其中可以折射出乔布斯之于苹果有多么重要。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对苹果来说,乔布斯不仅只是一位CEO,而且是精神支柱。”提及苹果,就如同提及乔布斯本人。但是这位优秀的领导者并不是完美的人,他桀骜不驯、傲慢偏执,有时甚至很粗暴。他创造的苹果神话让全世界关注,但讨厌乔布斯的人比敬仰他的人更多。

    一提起乔布斯,恐怕苹果公司的一些员工多少有点胆战心惊,有的员工说他们甚至不敢和他同乘电梯,唯恐电梯未坐完即被炒鱿鱼。年轻的乔布斯曾是个“嬉皮士”,乔布斯创业早期常被批评为顽固倔强、刚愎自用、脾气糟糕、喜怒无常,专注于技术,而疏于管理,因此被迫中途下课。归来后的乔布斯则摇身一变,成了“独裁者”,身兼董事长、CEO、设计师等要职,独揽大权。事实上,乔布斯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显著。然而,由于他的传奇人生和他领导的苹果的骄人成就,他的那些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乃至他人难以容忍的缺点,似乎也成为魅力的一部分。他被称为“控制狂”,乔布斯认为自己常年吃素身上不会有异味,所以他极少洗澡。他自己坚信这一点,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深信的他的员工们也要相信,他从来不为自己不爱洗澡而感到害羞。无论是员工还是消费者,如果你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和他所深信的东西不同时,那一定不是乔布斯的错,而是你自己的感觉出了问题。如同大多数科技公司一样,苹果公司的停车位是不分等级的,不论是公司的高管或普通员工都得自己找停车位,不论是谁,10点以后开车到达公司,只能在停车场边绕来绕去,苦找停车位。只有乔布斯例外,他的一辆银色奔驰永远停在公司的入口处边的一个残障人士专用的车位,偶尔还要占用两个车位。如果他不来上班,这个车位也不会被人使用,在乔布斯生病入院后,这个车位就一直空着。这种“独裁者”的心态使乔布斯把苹果的城墙越筑越高,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苹果的产品总是和外界不兼容,乔布斯玩起了“独角戏”。

    奇怪的是,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商都情愿“受控”于苹果,苹果似乎是乔布斯的玩具。每次苹果的产品上市时,都会引发排队购买的现象,这构成了苹果特有的“派对文化”。 而如今,整个产业链都成了他的玩具。美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AT&T心甘情愿地为乔布斯“打工”,为了配合iPhone和iPad的数据业务,AT&T不惜斥巨资升级网络;FSK等上游厂商为了加入苹果的队伍,不惜以微利的报价来赢得订单;对于其他手机厂商更不必说,苹果的任何一样产品都成为被追逐的目标。惊奇才是人类的瑰宝,消费者不购买平台,不购买标准,也不购买战略,只购买自己中意的产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的苹果只为自己立法,只按自己的标准去制造。乔布斯用“独裁”的方式打造着苹果的产品,构成了一个从消费者到苹果产品再到生产商这样的庞大的群体。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乔布斯这种独断专行的管理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神秘感、非理性、神化是“乔氏管理”不可缺少的元素,独领风骚的产品则是成功的载体。它保证了苹果公司能将领导者的想法贯彻始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产品。乔布斯对硬件和软件的严格控制,则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无可挑剔。他说一不二的强硬作风,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向他臣服,他的独裁成为理所当然。苹果在推出iPod的时候,苹果内部人士也对乔布斯这个举动表示怀疑,并且不支持乔布斯这么做。而此时乔布斯是苹果的“老大”,一切反对的声音对他来说都没有作用。别人都批评他是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然而他们错了,这不是乔布斯自己想象的结果,他看到了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并能精准地把握,这时他希望听到的不是反对的声音,即使所有人反对,他也要做这个决定,有时候一个伟大的产品是需要一人做“独裁者”的,这样才能不错失良机。索尼对乔布斯的这个决定不屑一顾,然而让索尼想不到的是,不久以后,苹果便在随身听领域一统天下,将索尼的Walkman系列,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苹果iPod直到现在,仍然在行业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iPhone身上,当苹果推出iPhone的时候,很多人对其前景并不看好,特别是它仅仅推出了一款手机,有人对其所能够获得的利润深表怀疑。乔布斯坚决要开发智能手机,并且对他的开发团队说:“我需要的是一款人人都爱的手机。”这种“乔布斯标准”有时候看上去非常粗暴。苹果凭借iPhone和APP的结合,迅速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苹果仅凭几款手机,就占据了世界智能手机市场的19%,十分惊人。事后有分析师总结说:“好产品不能靠民主,得靠有能力的独裁者。”

    乔布斯的“独裁”改变了世人对电子消费产品的观念,他认为计算机不该是大众认为的那个样子,手机也不该是大众认为的那个样子。他想要电脑变成什么样子,手机变成什么样子,他沉迷于用他自己的品位,提升、改造大众品位。在 1999 年的演讲会上,在桌面电脑还没有彩壳的时代一举推出5种彩壳颜色的 iMac 之后,乔布斯身着黑色半高圆领 T 恤、蓝色牛仔裤和纽百伦运动鞋发布了越橘橙和蓝莓蓝的 iBook 。但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脱下它们。他再也没有穿过其他衣服。两年后,他身着这套装束推出了 iPod;在这六年之后,他又穿着它们推出了 iPhone 。而在苹果iPad的发布会上,乔布斯意外现身,也是同样的装束,这个决定使他再无决定,直至终结于此,这就是乔布斯的风格。

    乔布斯的“独裁”是把双刃剑。他超前的思维造就了苹果帝国,但也因此给自己埋下了“定时炸弹”。他可以在黑板上天马行空地画出自己的想法,让员工添加到产品中,而不去验证其可实施性。就像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iPhone 4的上市国家。你可能对乔布斯的有些做法觉得匪夷所思,一个人说的算的公司还需要那么多董事会成员做什么?乔布斯的坚持不是针对所有事情,他打造的苹果公司可是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你随时可以反驳乔布斯,他同样会接受你的意见,但是你的想法要有足够的说服力。乔布斯只接受完美的方案,其余一切都是“垃圾”。

    成功的领导者需要能够接受别人的建议同样也需要有做伟大决定的勇气。有人说他和《亮剑》中的李云龙很相似,这个形容很恰当,“尽管有缺点,但有精神、有魂魄——亮剑精神。李云龙把其魂魄注入了独立团,使得它打起仗来嗷嗷叫,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就像乔布斯用“独裁”方式将一系列产品,包括音乐播放器iPod、智能手机iPhone以及平板电脑iPad做成为大的产品,其对全球的电子消费产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可以说,苹果的成功与乔布斯独到的眼光及对产品的“独裁”方式分不开,他在重新接手苹果以后,留下的产品线和新创造的产品线,都为苹果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为奠定苹果今天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代表一代企业家的精神,那就非苹果电脑魅力十足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乔布斯莫属。他把一家在加州洛斯阿尔托斯的车库里创办的公司,打造成为收入规模达到十亿美元的革命性企业只用了5年时间,这家公司就跻身财富500强,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公司。苹果公司将个人电脑引入了美国的家庭和企业。

    乔布斯的铁血作风众所周知,就连此前被苹果扫地出门也是因为他太过独裁,甚至凌驾于公司最高总裁之上,统揽公司大到战略路线,小到人员解聘的所有事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也恰恰是他这样的性格,让他能够驾驭一群自命不凡的精英,带领他们做出世上最完美的产品。只要乔布斯还在,苹果就不远远不止是一家电子产品公司,远远不止是一家电脑公司,远远不止是一家 iTunes 公司或手机生产商,甚至远远不止是这些的总和。他不仅仅是苹果的创始人,还是全球最酷最特立独行的企业家、IT产业的艺术家、商界与文化界的时尚先锋,以及黑客们不朽的偶像。

    智慧小语

    决断,是不能由多数人来作出的,多数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作出决断的是一个人。

    拒绝差劲的工作

    乔布斯如是说:“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

    精彩解读

    1982年,年轻的乔布斯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那时的他还被看做是一个“爱冒险的亡命之徒”。也就是在那时,他表示,苹果公司将制造最好的个人计算机。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乔布斯创建了苹果电脑,开创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他创立了皮克斯,拨动了娱乐业的风向;他创造了iPod,又通过它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这是乔布斯领导苹果公司的方针。斯库利在一次采访时说:“苹果就像一间艺术家的工作室,而乔布斯则是一名熟练的工匠。一名工程师曾经向乔布斯展示刚刚写好的软件代码,而乔布斯在浏览了之后就一个反应——还不够好。乔布斯总是迫使他人做到他们能达到的最好水平,因此苹果的员工总是能完成一些他们原本认为无法完成的工作。”对所有的产品都要求尽善尽美,即使别人看不出什么问题,乔布斯也会否决自己不满意的方案。

    正因为他具有如此高的标准,人们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苹果是怎么做到的?苹果是如何生产出如此神奇的产品的?”乔布斯拒绝一切糟糕的工作,如果你想用“过得去”的方案去敷衍乔布斯的话,那必将被骂得狗血喷头。乔布斯不是技术人才,却是一个“技术标杆”。苹果新品研发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工程师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暴躁和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当场理解和认同乔布斯要求的并不多,但很多人承认,乔布斯的压力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

    这种严格的要求使“苹果”推出的一切让人遐想的产品,自然就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一种超脱、简洁的生活,能将这种大家都追求的生活理念加以改造融入到自己的产品当中,不得不说乔布斯有着过人的天赋。在乔布斯的严格执政下,“苹果”二字成为经典的代名词。乔布斯在科技界的偶像是盛田昭夫先生,也就是索尼的创始人。因为这是一位同样要求高标准的领导者。乔布斯在拜访索尼公司时被那里高标准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在索尼的工厂里,工人穿着颜色不同的制服——绿色、蓝色、黄色……什么颜色取决于他们的职能。这里的一切都有着非常高的标准,无可挑剔,所以索尼能生产出革命性的产品——Walkman,当乔布斯看见第一代索尼Walkman随身机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从没见过这样的产品,因为当时没有哪款产品能与之比拟。乔布斯被这台Walkman深深触动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开他的那台机子,观察每一个零件,研究它是如何安装、制作的,竟然如此完美。所以乔布斯自己说,他不想学IBM,也不想学微软,他想成为索尼。

    乔布斯着迷于索尼优雅完美的工厂和产品,这些事情都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高标准成为苹果在推出新产品时秉承的核心原则之一。乔布斯将他对完美产品的不懈追求,落实为苹果产品“有限的极致”,执著于制造伟大的、令人惊喜的产品。一切有瑕疵的产品休想过乔布斯这一关。

    乔布斯似乎不放心所有没经过他“法眼”的产品,所以苹果公司不但生产Mac的大部分硬件,连Mac所用的操作系统都是它自行开发的。Mac OS X 就是苹果团队为Mac设计的全新界面,它以简单易用和稳定可靠著称。在开发的过程中,乔布斯对工程师们只有一个要求:精益求精。为求超凡品质,从简单的卸载外部驱动到安装操作系统,乔布斯都要求他们不断寻找可供完善、优化和提速的地方。

    乔布斯说他只要经典的作品:“只盯住苹果的系统,从不折中妥协,只与最精美的珠宝做比较,从不与其他产品比较。”既然是经典自然价格不菲,有些人说:“苹果的东西就是贵。”这已经是大众的共识了。苹果的东西不仅贵,而且不降价,这是苹果产品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人们都很好奇为什么苹果的产品比其他品牌贵那么多可还是能够风靡全球呢?苹果的成功告诉你答案:只要产品本身优秀,即便不考虑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它们也会自动找上门来。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是出了名的挑剔,几乎没有一种方案能在他这里一次通过。有一个记者采访苹果首任CEO迈克尔·斯科特时这样问道:“有关乔布斯的传奇故事很多,比如:在iPod发布前头一天晚上,他会因为耳机插入的声音不够完美而拆掉iPod。所以你们早期制作产品的事情非常有趣。早年的他是否像现在外界传说的那么挑剔?或者,早期的他是否也如此特立独行?”迈克尔.斯科特调侃道:“你们都很了解乔布斯嘛,我觉得他早期更挑剔。”迈克尔.斯科特讲了一段他们的合作经历。“当初我们在制作Apple II外壳时,有一款米黄色和一款绿色。当时全世有数千种标准的米黄色可选,但没有一种能入他的法眼。所以我们不得不创造了一种‘苹果米黄色’,并注册了这种颜色。”接下来的六个星期的时间,迈克尔·斯科特和乔布斯每天都得为Apple II外壳进行讨论,因为乔布斯想要使用弧形边角,以便让产品看起来不至于太硬。于是他们花了好几个星期讨论弧度应该多大。乔布斯不会接受“差不多”的产品的,他的眼里除了最好就是垃圾,他可不是中庸主义者。迈克尔·斯科特接着说:“这是苹果的行为方式,已经变成它的一种文化,他们希望精益求精,而不仅仅是‘够好即可’。苹果的目标一直都是推出让我们骄傲的产品,并且希望人们能够为拥有这些产品而骄傲。我认为,30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迈克尔.斯科特太了解乔布斯了,他依旧挑剔,在iPhone问世之前,苹果公司的很多员工都为这款划时代手机的包装设计感到兴奋。但是,乔布斯见到了iPhone团队的这个包装设计后直接走进办公室直截了当地说了句让所有人感到沮丧的话:“我就是不喜欢这个东西,我无法说服我自己爱上这个玩意儿。”当时,距离iPhone上市的日期已经非常临近,但乔布斯还是坚持必须重新设计iPhone的包装。乔布斯要的是一个简洁的新包装,这是他一贯追求的风格,这么短的时间重新设计包装对苹果公司的很多员工而言,不比去地狱转一遭好多少,接下来的几天iPhone团队绞尽脑汁达成乔布斯的标准。正是在这样的高标准下,简洁的新包装大获成功。

    苹果杰出的产品证明了乔布斯的高标准是必要的手段,是正确的决定,这可不是没事找事的“鸡蛋里挑骨头”,而是创造改变世界的产品的必经之路,有乔布斯在苹果坐镇,“苹果”永远都会是完美的艺术。

    智慧小语

    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分外的事情,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的不断进步。苹果公司的产品在乔布斯高标准的要求下显得如此强势、高傲且与众不同,让爱上它的人痴狂,不认同它的人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关注金钱是件滑稽的事

    乔布斯如是说:“成为坟墓中最有钱的人,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晚上上床睡觉前能够说声我们已漂亮地干完活儿,这对于我来说妙不可言。”

    精彩解读

    2011年8月,苹果曾经超越美孚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业,作为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然而,对于金钱和财富,他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曾经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表示,“我对钱这类东西的主要反应是,人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它身上是件滑稽的事情,因为钱几乎算不上我碰巧所具有的最具洞察力和最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乔布斯被形容为“一个海盗,一个偏执狂,一个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的IT领袖,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而在1997年再次成为苹果CEO之前,他只是一个失意的创业者和落魄的富豪。乔布斯24岁时,净资产超过了1000万美元,25岁时超过了1亿美元。而金钱对乔布斯来说没什么重要的意义,他关注的只有他的梦想——造出伟大的产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当年为了设计出伟大的产品——“丽莎”,乔布斯不惜花费100万美元的代价,带着他的团队两次来到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中心考察,那在当时是一个计算机天堂,硅谷的技术天才们每当提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都充满了向往。这家研究中心并不为公众所知,但是在硅谷的计算机业内可是大名鼎鼎,它曾被称为计算机研发圣地,这里汇集了许多顶尖的技术人才、尖端信息技术。拥有这么多信息财富的研发中心自然对外界是高度保密的,乔布斯想要实现他的“丽莎”梦想,他对施乐公司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假如你们让我们考察一下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你们就可以在苹果公司投资100万美元。”这时苹果公司即将上市,乔布斯允许施乐公司购买每股10美元,一共10万股的股票。这对施乐公司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当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上市后,施乐公司所掌握的股票价值达到了17600万美元。

    乔布斯认为施乐给他的东西远远胜过他开出的诱人条件,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惊喜,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局域网络、文件服务器等等的价值绝对不是钱能买得到的,那台叫做Alto的个人计算机的价值是无限的。这就是他想要创造的伟大产品,他只关心这个,他想要“丽莎”拥有同样的价值。可是这个价值观显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耗费巨额研发经费就为追求完美的个人计算机,实属不值。同时乔布斯追求的集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局域网络、文件服务器于一身的“丽莎”的成本大约为2000美元,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要命的是成本问题,以前的设计方案规定机器的销售价是2000美元,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产品最后投放市场的价格将是10000美元。”而乔布斯不关注成本问题,他想要的是一台一鸣惊人的计算机,他坚信它一定会成为经典的作品,而创造经典的作品也一定要付出金钱的代价的。从长期来看,也同样创造财富,因为经典是永恒的,乔布斯说“丽莎”将会销售10年。

    可是苹果公司董事会认为继续让乔布斯“疯狂”地领导“丽莎”项目组,会让公司蒙受巨大损失,于是调换了乔布斯的职位,乔布斯不得已离开了他心爱的“丽莎”,尽管他现在因为苹果公司的成功上市身价过亿,但是这丝毫不能给他带来快乐。唯一能让他快乐起来的就是重新开发他所爱的产品,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新目标——麦金塔项目,并将原项目经理杰夫·拉斯金挤下台,自己全权负责。乔布斯的疯狂举动最终惹恼了公司董事会,他也因此离开了苹果。可能有人会感到很奇怪,25岁的乔布斯已经身价过亿了为什么还要如此“疯狂”呢?最终闹得自己没有了容身之地。而对于乔布斯来说,他要的不是钱,其实是被认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希望自己被世人记住不是因为他在世界富豪榜上排名第几,而是他创造了多少世界第一的产品。

    离开苹果后他另起炉灶创立了NeXT,1986年2月3日,卢卡斯电影公司旗下工业光魔公司电脑动画部被史蒂夫·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收购,正式成为独立制片公司——皮克斯。当初,不少人反对他这个举动,因为投资NeXT还没有见到收益,NeXT都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现在又要斥资1000万美元投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风险实在太大。但是乔布斯还是毅然决然地成立了皮克斯。除了1000万美元,乔布斯还拿出了100万美元作为新公司投入资本的第一期款项。多年来乔布斯一直致力于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所以这次他准备尝试将计算机运算融入动画艺术创作中。可以说,乔布斯对皮克斯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在乔布斯的经营下,1987年,皮克斯的第一部短片《台灯父子》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1989年,动画短片《锡兵》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1995年,皮克斯股票上市。同年11月22日,皮克斯制作的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在全美上映。影片以1.92亿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纪录,成为1995年美国票房冠军,在全球也缔造了3.6亿美元的票房纪录。《玩具总动员》的成功,让乔布斯拥有了10亿美金的身价,也让濒临倒闭的苹果公司的高层,看到了乔布斯的能力,1996年12月,乔布斯以胜利者的姿态,重返苹果公司。2006年,迪士尼以74亿美元天价买下皮克斯。乔布斯从此成为手握迪士尼7%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说:“乔布斯的魔力是当其他人安于现状的时候,他却能看到所接触的所有事物真正的潜能,并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永不妥协。”

    皮克斯首席创意官约翰拉塞特说:“乔布斯是皮克斯大家庭的指路明灯,他早于我们所有人看到皮克斯的潜质……他给了我们机会并相信我们制作电脑动画片的梦想……他将永远是皮克斯DNA的一部分。”乔布斯对于皮克斯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把其打造成为价值74亿美元的财宝。自1986年起,皮克斯动画王国出产了11部动画长片和19部动画短片,不仅给全球影迷带来无数欢乐与感动,更实现了动画电影票房、技术上的完美飞越。这才是乔布斯追求的目标所在。的确,如果没有乔布斯,也许就不会有大家所热爱的《玩具总动员》。作为曾经的东家,同时也是PC业界至尊的苹果公司和乔布斯本人,都对皮克斯风格的养成以及作品元素的体现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

    此时的乔布斯拥有了10亿美金的身价,可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重新回到苹果,而此时的苹果已经不再是当年呼风唤雨的苹果公司了,它面临着几乎被收购的危险。乔布斯却在重新崛起,《玩具总动员》的成功使制作商NeXT重新变得充满活力,也使苹果意识到,除非乔布斯重新回来,否则苹果终将难免一死。

    在得到苹果公司的邀请时,乔布斯并没有犹豫太久,苹果公司的一位董事给乔布斯打电话时这样说道:“如果你不回来,不做一点什么的话,股票还会继续下跌,马上我们就会资不抵债,就不得不考虑申请破产保护了。苹果可能会被其他公司收购,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一直虎视眈眈,要收购苹果。想一想吧,这是你亲手创建的公司。公司状况再差,也还算是你的孩子呀。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流离失所吗?”这个电话让乔布斯下定决心重返苹果收拾这个烂摊子,显然这位董事很了解乔布斯,对这位一心要“改变世界”的人来说,他根本不在乎他的10亿美金的身价,他一定会重回苹果的。1996年,苹果公司以4.29亿美元收购NeXT,乔布斯以“顾问”身份回归。1997年,在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支持下,乔布斯再次成为苹果临时CEO,他重新掌握了权柄。

    乔布斯曾经说:“我没把人生看做一场事业。我会有所作为,也对周遭世界做出反应。我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事业,而是我的人生。”在2009年的时候,乔布斯就已经成为《财富》杂志评选的“十年最佳CEO”。在新千年的头十年里,他从根本上改变了四大行业的秩序:音乐、电影、电脑和手机。有人这样评价他:“改变任何一个行业都可称作终生成就,而改变4个行业则是前所未有。”所以,与“改变世界”的梦想比起来,关注金钱确实是件滑稽的事。

    智慧小语

    假如你的生命只有钱而你也只是个失去灵魂的躯壳,比起伟大的梦想来金钱是那么微不足道。让钱控制我们的生活,这难道不好笑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