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巫术都是骗人的把戏,如果说在殷周时期还曾治愈过疾病的话,那一方面是巫师祈祷、安抚会对病人起到精神上的医疗作用,使病人问心有愧之类的情志疾病自然而然地轻松下来得到痊愈。另一方面,主要是一部分巫医“皆操不死药以拒之”,已经开始把劳动人民从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药物知识运用于治疗中。以下略举数例,便可了解在此期间巫、巫医活动的梗概。
《说苑》:“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面北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韩诗外传》:“俞跗治病,不以汤药,榒木为脑,芒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复苏。”
《尚书·金縢》:“周公祷武王之疾而瘳。”
《山海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窬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
《逸周书·大聚》:“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
以上文献所记载的,大致是巫、巫医的兴盛时期的情况。这时的巫医,俨然是无病不可治愈的大仙。然而实践检验总是无情的,单凭祈祷、祝由、咒禁之类是不能治病的。巫医也不得不“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或“具百药以备疾灾”。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巫开始怀疑,巫在人们生活中的独尊地位,慢慢发生了动摇,医和巫终于分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