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巧借外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资源短缺噎噎该怎么办?这个时候,领悟借力的思想,学习借力的方法,掌握借力的技巧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但凡成功者,无不适借力高手,谁敢说,他的成功不需要借力;谁敢说,他的成功中没有借力。他们都是敢借、能借、善借、会借,从而走出了一片新的天空。

    孙悟空的呐喊“需要外援!”

    孙悟空是取经占线中最骁勇的斗士,坏瑶池,盗仙丹,闹天宫,要不是如来佛祖出马,还真就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斗士,也需要外部力量,有句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便是堂堂齐天大圣也有抓耳挠腮,无处下手的时候。

    《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这一回,话说师徒两人走到了蛇盘山鹰愁涧,唐僧听到了涧里水响,正在观看的时候,涧中忽然就是一声响动,然后钻出一条龙,推波掀浪,撺出崖山,直接向着唐僧而去。

    孙悟空没想到忽然有这样的变故,慌得丢下了行李,把唐僧一把抱下马。两人是逃开了,但白马却被孽龙吞进了肚子。

    三藏道:“徒弟啊,却怎生寻得马着么?”

    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来。”他打个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更不见马的踪迹。按落云头报道:“师父,我们的马断乎是那龙吃了,四下里再看不见。”

    三藏道:“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想是惊张溜缰,走在那山凹之中。你再仔细看看。”

    马匹丢了,孙悟空只能张开火眼金睛去找,可唐僧不相信那么大一匹马说没就没了,一句“你再仔细看看”让闹腾的孙悟空必须怀疑自己的能力。

    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我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像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看见,何期那匹大马,我就不见!”

    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

    孙悟空必须要和的领导点明自己的能力,只是结果换来的是唐僧的“泪如雨下”。一个再强悍的斗士,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要跳脚。

    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受不了唐僧的眼泪,孙悟空只能咬牙去找,可唐僧没有打算将一件简单的事情交给他做,所以才有了后文。

    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

    唐僧要找马匹,孙悟空二话没说前去执行任务,可还没有抬脚又被师父拉住说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当然,唐僧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可这话就把孙大圣给难为住了,又要他找马,又不希望他离开。这事情,放在再厉害的人身上也要火大,这下真的把齐天大圣逼疯了。

    “哏哏的吆喝”满地打滚,不去的结果是紧箍咒;去,领导又不让走。这个时候孙悟空是真的知道什么叫难了,他现在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帮他的人。很好,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听到了他的呐喊,所以现身帮忙,得到帮助后的孙悟空不再闹心。书中所写道:

    三藏才放下心,坐在石崖之上,吩咐行者仔细,行者道:“只管宽心。”好猴王,束一束绵布直裰,撩起虎皮裙子,揝着金箍铁棒,抖擞精神,径临涧壑噎噎我们来看,不但不生气了还整理衣服打起精神,所以说再厉害的高手都离不开外援力量。孙悟空怀着玩闹的心情和孽龙打了几个回合,可对方毕竟是龙王的儿子,一个变化无影无踪,“急得他三尸神咋,七窍烟生。”好在孙悟空知道加入外部力量可以让事情做的更加顺利,所以很不客气的念动了唵字咒语,叫来了当坊土地、本处山神,三两下便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有“只消请将观世音来,自然伏了”的线索。

    找到线索孙悟空前去自然不在话下,但唐僧还是不希望事情简单解决,所以又扔了一句让孙悟空崩溃的话。

    行者见说,唤山神土地同来见了三藏,具言前事。三藏道:“若要去请菩萨,几时才得回来?我贫僧饥寒怎忍!”

    意思就是你不能去,我饿了需要吃饭。外援,孙悟空再一次知道了外援的重要性。所以当金头揭帝道:“大圣,你不须动身,小神去请菩萨来也。”此时,孙悟空是大喜,道声:“有累,有累!快行,快行!”

    这一番借力,本来一个难缠的孽龙就这样被简单的收服,唐僧用自己的方式让孙悟空知道外援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不管你有多大的资产,都不不能忽略了“外援”的重要性。“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这一回,让我们深切的知道外援就是力量,即便强到敢与天斗也还是有“磕倒”的时候。

    善借他力,无往不胜

    翻开历史,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名声赫赫,一出生就是众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他们大多总习惯于先隐蔽在某些“大山”的后面,借他人之力来笼络各界豪杰,借他人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势力。

    最为典型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东征西伐,很是威风。开口“吾今奉明诏前来讨汝”,闭口“孤近承帝命,奉诏代罪”,于混战中大大占了道义上的便宜。

    借助名人的名气也是许多品牌成功的法宝之一。比如很多公司喜欢聘请名人做形象代言人。

    然而,借力而行,最成功的莫过于长安与福特的合作了。

    2001年11月,长安集团总经理尹家绪到韩国考察汽车工业时,韩国同行告诉了他一个连自己都还不知道的消息:“长安”品牌当时已经被国际汽车制造组织评为世界汽车品牌排名第20位。应该说“长安”的声誉飙升,离不开美国福特这个世界汽车工业巨头。

    事实上,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进程本身就是海外集团与国内集团合资、合作的过程。在欧美主要国家的汽车市场不断萎缩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却连续十几年增长,年产值接近3000亿元,成为世界第8大生产国。正是因为这种与各企业联姻的良性循环势头,使之成为世界大型汽车集团的争夺焦点。因此,尹家绪在上任不久,即开始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伙伴。巧合的是,在当时,美国福特公司也在苦苦寻觅着它的“心上人”,而这也正应了一句名言:“有情人终成眷属。”2000年4月25日,长安汽车(集团)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生产轿车的合作合同。

    长安与福特联姻当时震动了中国汽车业界。因为业内人士十分清楚,这一“联姻”不仅将使长安集团迅速成长为中国汽车业中的一支主力军,用长安人自己的话说:“重庆长安在中国市场同时也有了发言权。”此前,长安已经与日本铃木开始了合作,但其影响力远不及它与美国福特联手的震动效应大。有人说“长安养育了两个耶女儿爷,两个耶女儿爷都完成了美满耶姻缘爷”。

    与外企“联姻”其结果是中国长安开始走出国门。合资后的第二年,长安的出口车就达到了近3000辆的水平,名列当年国内微型汽车企业出口量之最。

    长安集团之所以有了今天的辉煌,就是因为长安集团的领导者们把聪慧的头脑用在了“借力”之上,它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完成了以后将成为巨人的先决条件。

    借力省力

    人是社会中的人,成功的人也是借助社会中的人成功的,并不是自己单打独斗、单枪匹马奋斗的,智者会借助外力成功,莽夫则会单枪匹马,最终失败。

    自从鹰愁涧一劫之后,孙悟空深切地知道了“外援”的重要性,更悟出了借力省力的智慧。想要一件事情能够用最省力的方式来完成,那就要学会借力量,孙悟空就是怀着这样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省掉了不必要的麻烦,将战斗降低到最低,为自己保存了足充足的力量。

    《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禅寺的一众和尚为了谋取袈裟而心生歹意,孙悟空丝毫也不着急,那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同时他也知道一句话:“怕什么,咱有外部力量!”

    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行者暗笑道:“果依我师父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

    看到有人放火,孙悟空想的是自己师傅会不会责罚他行凶,可是转念一想有外部力量所以就使用了将计就计。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

    行者摇着手道:“列位免礼休惊,我来寻广目天王的。”说不了,却遇天王早到,迎着行者道:“久阔,久阔。前闻得观音菩萨来见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去,说你与他做了徒弟,今日怎么得闲到此?”

    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使使,即刻返上。”

    和尚放火,他借避火罩,省去了争斗还能让恶人自食其果,这是何其借力省力的事情,在这场角逐中,孙悟空根本未动一兵一卒就解决了师父遇害的危险,可以说将借力省力发挥到的极点。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孙悟空不借用外部力量事情将会怎样发展?首先,他一定不敢不去阻止那帮心生歹意的和尚,想要阻止就少不了棍棒,可一旦动用了棍棒等待他的可能就会是紧箍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招借力省力的方法是何其地妙。

    火起惊动了山上的妖怪,本来以为一切事情都已经解决了的孙悟空没有想到袈裟会被偷走了。在师父的盛怒下没有他法,只能前去降妖,两人在山中打了个昏天黑地。

    两家这场好杀:如意棒,黑缨枪,二人洞口逞刚强。分心劈脸刺,着臂照头伤。这个横丢阴棍手,那个直拈急三枪。白虎爬山来探爪,黄龙卧道转身忙。喷彩雾,吐毫光,两个妖仙不可量:一个是修正齐天圣,一个是成精黑大王。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修饰词,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两人打的是多么激烈,孙悟空的本领自然不用说,但熊罴怪竟然能与他战到不分上下,可见袈裟想要拿回来是何其的不易。

    孙悟空不信邪,就是不找外援,一心想要验证单凭己身之力能否将那妖孽降服。所以,第二次用计化作老和尚前去熊罴怪洞府骗取袈裟。结果如何呢?

    行者袖中取出个简帖儿来,递与三藏道:“师父,那怪物与这死的老剥皮,原是朋友。他着一个小妖送此帖来,还请他去赴佛衣会。是老孙就把那小妖打死,变做那老和尚,进他洞去,骗了一钟茶吃,欲问他讨袈裟看看,他不肯拿出。正坐间,忽被一个甚么巡山的,走了风信,他就与我打将起来。只斗到这早晚,不分上下。他见天晚,闪回洞去,紧闭石门。老孙无奈,也暂回来。”

    本以为可以手到擒来,可苍天弄人,身份败露,没办法继续再打,可“只斗到早晚”也还是没有分出个高下来。唐僧问他那妖怪的手段,孙悟空并没有隐瞒。

    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

    唐三藏听了这话不由得着急了,只能打个平手那要怎么将袈裟取回来?所以就问孙悟空:“你才说他本事与你手平,你却怎生得胜,取我袈裟回来?”孙悟空是聪明的,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打下去,也未必能够一时解决,这时需要外援变的异常迫切。天刚亮,唐僧的催促已经响起,行者一骨碌跳了起来,主意已经在心头。

    三藏下床扯住道:“你往那里去?”行者道:“我想这桩事都是观音菩萨没理,他有这个禅:在此,受了这里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邻住。我去南海寻他,与他讲一讲,教他亲来问妖精讨袈裟还我。”

    外援,孙悟空知道借力省力的定律是真智慧,自己也不强出头消耗体能,所以在这个时候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强大的靠能源,那就是观世音菩萨。借力到底有多省力?

    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却是一只苍狼。旁边那个盘儿底下却有字,刻道:凌虚子制。行者见了,笑道:“造化!造化!老孙也是便益,菩萨也是省力。

    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菩萨说道:“悟空,这教怎么说?”行者道:“菩萨,我悟空有一句话儿,叫做将计就计,不知菩萨可肯依我?”

    孙悟空见到自己一棒打死的妖怪,计上心头,一句“老孙也是便益,菩萨也是省力”透露出了事情的简单便捷。

    菩萨说:“你这计较怎说?”行者道:这盘上刻那凌虚子制,想这道人就叫做凌虚子。菩萨,你要依我时,可就变做这个道人,我把这丹吃了一粒,变上一粒,略大些儿。菩萨你就捧了这个盘儿两颗仙丹,去与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老孙便于中取事,他若不肯献出佛衣,老孙将他肚肠,就也织将一件出来。”

    计谋很简单,那就是他孙悟空变作仙丹,只要熊罴怪吃下仙丹,一切就将好办。可大家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个极其省力的计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什么?那就是变作道人的菩萨,也就是外援力量。熊罴怪再傻也不会自己随便拿起一粒仙丹往肚子里吃,孙悟空想要进入到妖怪的腹中就离不开外援。

    一边传报,一边接引。那妖早已迎出二门道:“凌虚,有劳仙驾珍顾,蓬荜有辉。”菩萨道:“小道敬献一粒仙丹,敢称千寿。”

    他二人拜毕,方才坐定,又叙起他昨日之事。菩萨不答,连忙拿丹盘道:“大王,且见小道鄙意。”觑定一粒大的,推与那妖道:“愿大王千寿!”那妖亦推一粒,递与菩萨道:“愿与凌虚子同之。”

    让毕,那妖才待要咽,那药顺口儿一直滚下。现了本相,理起四平,那妖滚倒在地。菩萨现相,问妖取了佛衣,行者早已从鼻孔中出去。

    我们来看一下,只是简单的客套几句,变成妖道的菩萨谦虚让丹药,孙悟空钻进妖怪腹中,菩萨变回原身,问妖怪要了佛衣,事情就这样毫不费力地解决了。看到此处,我们都不得不为齐天大圣感叹一下。前文说到孙悟空和熊罴怪打了个昏天黑地,大战了好几次可都未曾分出胜负,行者更是连袈裟的影子都不曾见到。再看现在,请来了一个外援力量,施法将自己变成丹药刀兵不动,毫不费力的事情就成功解决了。

    《西游记》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中,孙悟空更是将借力省力用到了极致。

    唐僧被鱼妖抓进洞府,师兄弟三人其心共同迎敌,可那鱼怪在水中甚是厉害,一时几个人都没有办法。

    那孙大圣在东岸上,眼不转睛,只望着河边水势,忽然见波浪翻腾,喊声号吼,八戒先跳上岸道:“来了!来了!”沙僧也到岸边道:“来了!来了!”那妖邪随后叫:“那里走!”才出头,被行者喝道:“看棍!”那妖邪闪身躲过,使铜锤急架相还。一个在河边涌浪,一个在岸上施威。搭上手未经三合,那妖遮架不住,打个花,又淬于水里,遂此风平浪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三人联手妖怪还是跑掉了。我们知道唐僧在妖怪手中,面对这样的情况又不能不战,只能再去迎敌。鱼怪很聪明,自知自己不是对手就将洞门关闭不来迎战,这下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沙僧道:“那怪物紧闭宅门,再不出来见面,被二哥打破门扇看时,那里面都使些泥土石块实实地迭住了。故此不能得战,却来与哥哥计议,再怎么设法去救师父。”

    行者道:“似这般却也无法可治。你两个只在河岸上巡视着,不可放他往别处走了,待我去来。”八戒道:“哥哥,你往那里去?”

    孙悟空并不着急,在之前的战斗中他已经深切的体味到借力省力的妙处,所以当兄弟几人都无计可施的时候他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行者道:“我上普陀岩拜问菩萨,看这妖怪是那里出身,姓甚名谁。寻着他的祖居,拿了他的家属,捉了他的四邻,却来此擒怪救师。”

    去找外援,还是那句话,借力才能省力。

    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将篮儿拴定,提着丝绦,半踏云彩,抛在河中,往上溜头扯着,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篮里亮灼灼一尾金鱼,还斩眼动鳞。

    菩萨叫:“悟空,快下水救你师父耶。”行者道:“未曾拿住妖邪,如何救得师父?”菩萨道:“这篮儿里不是?”

    看到这里我们又不得不惊叹“借力省力”。师兄弟三人联手抗敌,苦也吃了罪也没有少受,可就是不能讲妖怪怎么样。请来了外援,几人连手都不用抬,又是刀兵不动轻易擒拿了妖魔,这样铁的事实摆在眼前还有谁不相信?“借力”真的能“省力”,不管他人怎么样,反正孙悟空是真信了。所以走到哪里他都在不停地借力,能找人帮忙就绝对不单干,有事没事土地都要来报到。在降服青牛怪的时候,更是一点也不客气地将天上的一班干将全部请下来,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前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善于借助他人力量。铁木真当年进攻蒙古蔑乞儿部时,兵力不济,后来他联合草原雄鹰札木合,一举歼灭蔑乞儿部,等到他与札木合争雄时,又联合王罕,打败了札木合,奠定其草原霸主地位。

    在自己的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借助他人的力量,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对于一个人来说,要获得进一步发展,更免不了借助他人的力量。

    俗话说得好:借力发力不费力。懂得借力发力的人,就能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就能够四两拨千斤。

    三国时,有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你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来。”诸葛亮满口答应。3天要打造10万支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诸葛亮为什么又答应了呢?诸葛亮自有办法。当时要打造10万支箭,就是有钱、有材料,时间也来不及。怎么办?打造不出可以借嘛!向谁借?那当然只有曹操。曹操会借箭给你来杀他吗?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诸葛亮想到了,就因为想到了才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计策”。

    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千帆齐发,船上扎满了稻草,当船驶到河中央的时候,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杀声震天,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曹操站在城墙上一看,江面上朦朦胧胧地有很多船只向他驶来,曹操以为周瑜真得要攻城了,于是,就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满载而归,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还讲一个故事。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在企业管理中,善于“借力”是身为领导者必备的生存技能,只有善于“借力”的领导者才能将项目以最简单便捷的方式高效完成。

    聪明的人都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成功!凡成大事者,都是借力的高手,谁敢说,他的成功不需要借力;谁敢说,他的成功中没有借力。他们敢借、能借、会借、善借。借出了一片新天地!

    “空手道”是商界的最高境界。什么是空手道?空手道通俗的说法就是:白手创业、零资本创业、白手打天下、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

    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通过独特的创意、精心的策划、完美的操作、具体的实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之内,巧借别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赚钱的商业运作模式。

    巧借外力

    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个孤独的老人,他想将种植土豆的地翻耕一次,但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依他的年纪和精力,他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以前都是他的独生儿子帮他做的。可是现在,他的儿子正在坐牢。老人写了一封信给儿子,信中谈到了他的困境:

    “亲爱的儿子,我感觉很糟,看来今年我无法再地里种土豆了,我现在越来越老,要翻耕玩这块地是不可能的了。如果你在这里,我的麻烦就会得到解决。我知道你会帮我把地翻耕好,如果你不坐牢的话。可我现在该怎么办呐!”

    没多久,老人收到一封电报:“看在老天爷的份上,爸爸,您可千万不要翻耕那块田地!我把枪埋在那里了!”

    第二天早晨,大约才四点钟,家里一下来了十几位联邦调查局探员和当地的警察,他们将整块地翻了个底朝天,却没有找到一支枪。老人感到很困惑,就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将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儿子,问他枪的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他该怎么办。他儿子这样回复到:“去种您的土豆吧,爸爸,我在这里只能为您做这么多了。”

    这是一个巧借外力的故事,尽管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老人的儿子在身陷囹圄,看似一无所能的情况下,仍然巧妙地位老父解决了生产问题。

    巧借外力的故事很多,但大都是借助别人的力量包括借他人的智慧、经验、金钱和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的故事,例如汉高祖刘邦借手下能人成就霸业,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百事可乐公司巧借尼克松的外交能力,以年薪10万美元的高薪聘请尼克松为百事可乐公司的顾问和律师,使百事可乐在世界上的销售额直线上升等。相比起来,这个故事因其目的单纯,只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爱的报答,更多了一份感动。虽然儿子解决的问题对一般人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事、难事,但对他来说却却比登天还难,能巧借警察的力量,不知不觉中为父亲解决困难,既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更是一个儿子对老父亲的孝顺和爱心。

    说到巧借外力,我们不得不又提起孙悟空,从知道“外部力量”的好处,到运用外部力量而借力省力,再到现在的使用巧劲,可以说为领导者们演绎了惊人的智慧。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中,孙悟空为救护师父,变作了宝象国公主的模样,运用敌方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却说那怪径回洞口。行者见他来时,设法哄他,把眼挤了一挤,扑簌簌泪如雨落,儿天儿地的,跌脚捶胸,于此洞里嚎啕痛哭。那怪一时间那里认得?上前搂住道:“浑家,你有何事,这般烦恼?”

    那大圣编成的鬼话,捏出的虚词,泪汪汪地告道:“郎君啊!常言道,男子无妻财没主,妇女无夫身落空!你昨日进朝认亲,怎不回来?今早被猪八戒劫了沙和尚,又把我两个孩儿抢去,是我苦告,更不肯饶。他说拿去朝中认认外公,这半日不见孩儿,又不知存亡如何,你又不见来家,教我怎生割舍?故此止不住伤心痛哭。”

    那怪闻言,心中大怒道:“真个是我的儿子?”行者道:“正是,被猪八戒抢去了。”

    以孙悟空的本事他大可以直接抡起棒子和黄袍怪大战,可他并没有,而是想了一个更加省力的办法,变做宝象国公主模样的孙悟空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同时旁证了猪八戒和沙和尚抓走孩子的真实性。听了他的话黄袍怪果然火气上涌。

    那妖魔气得乱跳道:“罢了!罢了!我儿被他掼杀了!已是不可活也!只好拿那和尚来与我儿子偿命报仇罢!浑家,你且莫哭,你如今心里觉道怎么?且医治一医治。”

    行者道:“我不怎的,只是舍不得孩儿,哭得我有些心疼。”

    妖魔道:“不打紧,你请起来,我这里有件宝贝,只在你那疼上摸一摸儿,就不疼了。却要仔细,休使大指儿弹着,若使大指儿弹着啊,就看出我本相来了。”

    不动用任何的武器,敌人就和颜悦色的将自己的软肋展现在了你的面前,上哪里有这样省力的事情?

    行者闻言,心中暗笑道:“这泼怪,倒也老实,不动刑法,就自家供了。等他拿出宝贝来,我试弹他一弹,看他是个甚么妖怪。”

    那怪携着行者,一直行到洞里深远密闭之处,却从口中吐出一件宝贝,有鸡子大小,是一颗舍利子玲珑内丹。行者心中暗喜道:“好东西耶!这件物不知打了多少坐工,炼了几年磨难,配了几转雌雄,炼成这颗内丹舍利。今日大有缘法,遇着老孙。”

    那猴子拿将过来,那里有甚么疼处,特故意摸了一摸,一指头弹将去。那妖慌了,劈手来抢,你思量,那猴子好不溜撒,把宝贝一口吸在肚里。

    关于巧借外力还有一个故事: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从这些案例里面,我们都可以领略到巧借外力的魅力。因此,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文章可做。

    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那么为什么那些学历很高的人不能取得成功呢?因为他们总是信奉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取得成功,而不肯或者不屑于同别人合作。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水浒传》中的宋江,原本只是山东郓城县的一个小吏,然而,这样一个小人物,日后摇身一变竟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名噪一时,靠的是什么?朋友!是武松、林冲、李逵等人,如果没有他们,宋江能摆脱小人物的命运吗?

    红顶商人胡雪岩曾说过,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就算有三头六臂,又办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全靠和衷共济,说起来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朋友。

    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关键不在于他自身的能力有多强,而在于他借助别人的强大力量。

    《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中可以说将孙悟空借力的本事上演个淋漓尽致。

    唐僧因为天气寒冷在猪八戒的挑唆下,离开了孙悟空所画的圈子,误闯了妖怪的洞府,穿上了三件锦衣,被绑缚在了妖洞里,等待着孙悟空的搭救。在土地的帮助下,孙悟空找到了妖怪并与其展开了大战。谁知妖怪手中有一个极其厉害的圈子将孙悟空的金箍棒收走了,没有办法的孙悟空只能到天宫想办法。

    “大圣如何到此?”又问:“保唐僧之功完否?”

    行者道:“早哩早哩!路。魔广,才有一半之功,见如今阻住在金皘山金皘洞。有一个兕怪,把唐师父拿于洞里,是老孙寻上门与他交战一场,那厮的神通广大,把老孙的金箍棒抢去了,因此难缚魔王。疑是上界那个凶星思凡下界,又不知是那里降来的魔头,老孙因此来寻寻玉帝,问他个钳束不严。”

    许旌阳笑道:“这猴头还是如此放刁!”

    行者道:“不是放刁,我老孙一生是这口儿紧些,才寻的着个头儿。”

    张道陵道:“不消多说,只与他传报便了。”

    行者道:“多谢多谢!”当时四天师传奏灵霄,引见玉陛。

    孙悟空来到南天门请求一班天神的帮助。只是得到的结果却是“满天星宿不少,各方神将皆存,并无思凡下界者。”。没有办法,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回,所以,孙悟空也没有客气,既然借力能省力那他就能借多少借多少,事情早完早好。

    玉帝闻奏:“着孙悟空挑选几员天将,下界擒魔去也。”四大天师奉旨意,即出灵霄宝殿,对行者道:“大圣啊,玉帝宽恩,言天宫无神思凡,着你挑选几员天将擒魔去哩。”

    玉帝亲自发话,天上的天兵天将随便挑选。这可是极大的天恩了,但孙悟空还是觉得不够,借了天上的大将还不忘带两个雷公助阵。

    真个那天师启奏了玉帝,玉帝即令李天王父子,率领众部天兵,与行者助力。那天王即奉旨来会行者,行者又对天师道:“蒙玉帝遣差天王,谢谢不尽。还有一事,再烦转达:但得两个雷公使用,等天王战斗之时,教雷公在云端里下个雷捎,照顶门上锭死那妖魔,深为良计也。”

    天师笑道:“好!好!好!”天师又奏玉帝,传旨教九天府下点邓化、张蕃二雷公,与天王合力缚妖救难。遂与天王、孙大圣径下南天门外。

    孙悟空带着自己庞大的讨伐军队来到了金皘山金皘洞,一干人等商讨出作战计划,派遣哪吒三太子前去迎战,只是好景不长,却也败下阵来。

    这太子使斩妖剑,劈手相迎。他两个搭上手,却才赌斗,那大圣急转山坡,叫:“雷公何在?快早去,着妖魔下个雷捎,助太子降伏来也!”

    邓张二公,即踏云光,正欲下手,只见那太子使出法来,将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手持六般兵器,望妖魔砍来,那魔王也变作三头六臂,三柄长枪抵住。这太子又弄出降妖法力,将六般兵器抛将起去,是那六般兵器?却是砍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火轮儿,大叫一声“变!”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都是一般兵器,如骤雨冰雹,纷纷密密,望妖魔打将去。

    那魔王公然不惧,一只手取出那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叫声“着!”唿喇的一下,把六般兵器套将下来,慌得那哪吒太子赤手逃生,魔王得胜而回。

    哪吒三太子可以称得上是天上的干将,三头六臂,六种兵器,一般之人根本无法近身,按照星君的话说:“那哪吒乃三坛海会大神,他出身时,曾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噎噎”可现在却也成了赤手空拳,以战败告终。孙悟空已经是无路可退,只能和托塔天王商量着再去借能与妖魔相抗衡的人。

    天王道:“套不去者,惟水火最利。常言道,水火无情。”行者闻言道:“说得有理!你且稳坐在此,待老孙再上天走走来。”邓、张二公道:“又去做甚的?”行者道:“老孙这去,不消启奏玉帝,只到南天门里上彤华宫,请荧惑火德星君来此放火,烧那怪物一场,或者连那圈子烧做灰烬,捉住妖魔。一则取兵器还汝等归天,二则可解脱吾师之难。”

    兵器没有用,那就去找火,不管怎样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妖魔战胜。只是天不遂人愿,火德星君与托塔天王联手还是没有将那妖怪拿下。

    孙悟空二话没说,既然火不行那就再去找水,反正他今天就是要将天宫所有能用上的都用一用。

    好事多磨,水伯在水德星君的命令下将半盂水倾倒在了妖怪的洞府,可结果又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行者见了心慌道:“不好啊!水漫四,渰了民田,未曾灌在他的洞里,曾奈之何?”唤水伯急忙收水。水伯道:“小神只会放水,却不会收水,常言道泼水难收。”咦!那座山却也高峻,这场水只奔低流。须臾间,四散而归涧壑。

    一干人等该使用的武力都用了,但妖怪却还是在那里安然无恙,孙悟空没有办法,只得找个机会幻化成蚊虫钻进了洞府窃回了众仙家的宝贝。天界已经无从下手,于是孙悟空又想到了“佛法无边”,少不得又去了西天如来佛祖的去处。

    “如来助我甚么法力?”如来即令十八尊罗汉开宝库取十八粒“金丹砂”与悟空助力。行者道:“金丹砂却如何?”如来道:“你去洞外,叫那妖魔比试。演他出来,却教罗汉放砂,陷住他,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凭你揪打便了。”行者笑道:“妙!妙!妙!趁早去来!”

    如来佛祖亲自出招,孙悟空又领着十八罗汉来到了妖怪的洞府,再次叫门。也许是这妖怪就是孙悟空的克星,不管孙悟空怎么折腾,他都只给他一个结果。

    行者近前问道:“众罗汉,怎么不下砂了?”罗汉道:“适才响了一声,金丹砂就不见矣。”行者笑道:“又是那话儿套将去了。”天王等众道:“这般难伏啊,却怎么捉得他,何日归天,何颜见帝也!”

    又是失败告终,别说孙悟空,就连一向沉稳的托塔天王都已经无可奈何,垂首叹气。

    旁有降龙、伏虎二罗汉对行者道:“悟空,你晓得我两个出门迟滞何也?”行者道:“老孙只怪你躲避不来,却不知有甚话说。”罗汉道:“如来吩咐我两个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庶几可一鼓而擒也。”

    要不怎么说是“佛法无边”,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降龙与伏虎罗汉开口了,不但开口了,还为孙悟空指明了一条出路。有路走好过坐等着,所以孙悟空再次架起筋斗云去了离恨天的兜率宫。

    行者骂道:“你这泼魔,今番坐定是死了!不要走!吃吾一掌!”急纵身跳个满怀,劈脸打了一个耳括子,回头就跑。那魔轮枪就赶,只听得高峰上叫道:“那牛儿还不归家,可待何日?”那魔抬头,看见是太上老君,就唬得心惊胆战道:“这贼猴真个是个地里鬼!却怎么就访得我的主公来也?”

    老君念个咒语,将扇子搧了一下,那怪将圈子丢来,被老君一把接住;又一搧那怪物力软筋麻,现了本相,原来是一只青牛。老君将金钢琢吹口仙气,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带,系于琢上,牵在手中。至今留下个拴牛鼻的拘儿,又名宾郎,职此之谓。老君辞了众神,跨上青牛背上,驾彩云,径归兜率:;缚妖怪,高升离恨天。

    直到这个时候,这场惊动了三界的战斗才算是告一段落了。会借助外力是一种智慧,能团结自己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不可战胜的能力。

    在借助他人的力量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

    1.要与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

    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随时留心周围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响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要盯得准,看谁有能力帮助你。

    2.努力求得朋友的帮助

    朋友能否帮你的忙,还看你平时表现如何。这就要求你与人交往时,目光要放远些,不因小利而不为,亦不因利大而为之。这样看来,借力的功夫完全包含在不时的为人处世之道之中。

    3.借助权力者

    借助一些有权力的人,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人的力量,像著名的专家学者等。

    4.不要难为情

    有很多人并不是不会借力,而是难为情而不愿意求人,总觉得这样做有失体面,好像是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存在的。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即使是拿破仑也需要别人帮他架起成功的桥梁,何况你只是一个平常之人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