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性格弱点-遇事沉着冷静,人在乱中最易头脑发昏——改掉心浮气躁的性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句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毕竟,思维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遇到困难时,只要能够转动大脑,思路就会逐渐清晰,困难将会由大变小,由小变无。不过,要想让思维活跃起来,必须要以沉稳的性格为前提。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性格,才会在遇到困难时冷静地分析眼前的局势,多方突破,稳中求胜。

    1.不浮不躁,掌握命运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大多沉稳老练,他们很少因外界事物亦喜亦忧,即使遇到“惊涛骇浪”,也依然可以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冷静之态。

    皇太极就是一个性格沉着冷静的人,这也许是特殊的家庭环境所致。每当他遇到明争暗斗的事情时总能不慌不乱、泰然处之,即使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能在经过缜密的思考后,做出周密的决策,其父努尔哈赤非常喜欢他这种性格,因此对他非常信任。

    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据清代官书记载,太极音同台吉,台吉前有黄、红等颜色覆盖。而汉族把皇位继承人叫做皇太子,也同皇太极音相似。所以说,皇太极应该是一个非常显贵的名字。

    也许是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很受努尔哈赤恩宠的原因,少年时代的皇太极就深受父亲喜爱,所以他的少年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高超的骑射之技,再加上他天资聪慧,善于独立思考,很多东西一学便通,由此他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武功,为他成为一代君主奠定了条件。

    皇太极少年的时候,正是他的父亲征战四方的时期。皇太极的父亲及兄长都在外征战,他年龄太小不能出征作战,只好在家主持家务。当时,努尔哈赤拥有众多的妻妾、子女、奴仆、财产,而且家事与国事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两者常相互混杂。面对繁杂的家政,皇太极总是能够把每件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对他的表现和能力非常满意。

    不过,皇太极并非命运的宠儿,在他12岁时,他的母亲便撒手人寰,这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他没有同母的兄弟姊妹,政务缠身、不断征战的努尔哈赤又无暇给予他太多的照顾和体贴,可以说这段时间的皇太极是孤苦伶仃。

    皇太极上有4个叔父,同辈有兄弟几十个。穆尔哈齐门下有11个堂兄弟,舒尔哈齐门下有9个堂兄弟,阿敏贝勒门下有6位侄子,济尔哈朗贝勒门下有11位侄子。而且皇太极的7位同父异母的兄长中5位是福晋所出,这5位福晋都是建州人,只有他的生母是叶赫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少年皇太极不得不开始学会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生活在孤独的环境中,皇太极遇到过太多的艰难与困苦,这磨炼了他的独立性格与顽强意志,让他学会了勇敢地面对生活。

    明万历四十年秋,皇太极首次跟随父兄出征作战,参加了对乌拉部的征伐,这年他已是21岁。在作战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命令部下四处焚毁敌人粮草,并不直接与对方短兵相接。皇太极对此不理解,努尔哈赤给他作了个比喻:在砍伐大树的时候,必须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才能渐渐把树砍断。对付乌拉部这样的强敌,也要渐渐消耗它,只有将其周围所属羽翼攻取,最后才能灭亡它。

    这一策略果然奏效,第二年,努尔哈赤就吞并了乌拉部。这次胜利,使皇太极受益匪浅。在以后独自征战时,他也经常沿用削弱对方旁枝的策略。

    努尔哈赤生前为了巩固权位,先逼死胞弟舒尔哈齐,又处死长子褚英。褚英是皇太极的兄长,一员疆场骁将,每临战场总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努尔哈赤也非常赏识他,晚年曾有意培养他作为自己的继位人。但褚英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心胸狭窄,为人傲慢,拥权自重,经常对自己的兄弟和群臣百般欺凌。皇太极等人忍受不过,把详细情况禀报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听后震怒,下令监禁了褚英,后又将其处死。

    褚英失势,为年轻的皇太极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他并不喜形于色,依然沉着稳重地做事,并不断受到重用。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称汗,在反复考量后,选定皇太极与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为四大贝勒,佐理国家政务。按照规定,四个人按月轮流负责处理机要事务。

    在处理军机要务期间,皇太极毫不懈怠,积极参与政务、军事的谋划和决策,成为努尔哈赤的得力助手。皇太极的才能在万历四十六年初露锋芒。当时努尔哈赤为了复仇,公开向明朝宣战,准备进兵攻打抚顺。皇太极巧设计谋,他建议努尔哈赤预先派军卒扮作贩马商人混进城内,然后在夜晚带领大军攻城,发炮为号,里应外合。努尔哈赤非常赞赏他的建议,并决定实施这一策略。结果,打得明军守将措手不及,后金很轻松地攻下了抚顺城。

    皇太极在对内辖制和对外征服的过程中能够挫败群雄,是同他挫折长智慧、困厄磨意志的特殊家庭环境和人生经历分不开的,而他不浮不躁的个性也是他发展的重要资本。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浮躁性格的人必定会为自己的浮躁付出代价,而一个沉稳性格的人自然也会因自己的稳健而得到回报。

    2.冲动易变难,沉着难变易

    古人说过:“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的确,现实生活中就是如此,遇到事情如果能够沉着冷静,那么再难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而如果凡事都冲动处之,那么难题只会难上加难。所以,人们还是要不断完善沉稳性格。

    冲动是理智的劲敌。如果遇到困难时不能保持冷静,就只能在事后后悔、叹息了。

    齐国攻打宋国时,燕昭王派张魁以使臣的身份率领燕国士兵去为齐国助阵,齐王却将张魁杀死。燕昭王知道后火冒三丈,认为齐国在恩将仇报,于是要派兵攻打齐国,给张魁报仇。

    大臣凡繇进谏说:“以前我认为大王是贤德的君主,因此愿意做您的臣子。现在我才知道自己看错了人。”燕昭王说:“您为什么这样说呢?”凡繇回答说:“以前天下大乱时,先君被齐国俘虏,您知道难以与齐国抗衡,于是忍住痛苦和耻辱向齐国称臣。而今张魁被杀,您明知以燕国的实力仍然难以与齐国抗衡却要冒险采取行动,难道张魁比先君还重要吗?”

    听了凡繇的话后,燕昭王不再冲动。后来,他依照凡繇的建议另派使臣前去齐国谢罪,从而保全了燕国的利益。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冲动急躁。因为急躁时常常会出言不逊,伤害他人。

    一天,一对情侣在咖啡馆里为一些小事发生了口角。双方互不相让,男孩愤然离去,剩下女孩在咖啡店里独自垂泪。

    心烦意乱的女孩不停地搅动着面前那杯柠檬茶,将杯中未去皮的新鲜柠檬片捣得烂烂的,喝起来自然有一股苦涩的味道。

    为了泄愤,女孩叫来服务人员,要求更换一杯去皮柠檬泡成的茶。服务员将女孩子的浮躁情绪全部看在眼里,可是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按照她的要求做。不过,茶里的柠檬仍然是带皮的。女孩见状,更加恼火。她又叫来服务员,似乎欲将满腔的愤怒全部发泄在服务员的身上:“我跟你说过了,我要去过皮的柠檬茶,难道你没听到吗?”服务员静静地看着女孩,依然没有说话,似乎有意充当女孩的“出气筒”。当女孩发完牢骚后,他有礼貌地对女孩说:“小姐,请不要着急。你可能有所不知,带皮的柠檬经过充分浸泡之后才能形成一种清爽的味道。急于求成什么事都办不成,包括品茶。如果您想在3分钟之内把柠檬的香味全部挤压出来,那样只会把茶搅得很浑,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听了服务员的话后,女孩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抬头看着服务员,然后心平气和地问:“那么,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把柠檬的香味发挥到极致呢?”服务员笑着告诉女孩说:“12个小时以后,柠檬中的精华就会全部释放出来,那时你就可以品尝到一杯美味的柠檬茶。”

    服务员停了停,然后继续说道:“其实处理生活中的琐事和泡茶的道理如出一辙,只要你肯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你会发现,那些令你烦躁的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糟糕。”见女孩一脸的懵懂,他微笑着解释道:“我是想教你泡制一杯味道鲜美的柠檬茶,随便和你讨论一下如何做人。”

    回到家后,女孩按照服务员的方法动手泡制柠檬茶。她把带皮的柠檬切成小圆薄片,放进茶里,然后静静地观望着柠檬片在杯中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它们开始慢慢地张开,柠檬皮的表层好像凝结着许多晶莹细密的水珠。刹那间,她体会到了柠檬茶的真正含义。

    正当女孩深思时,门铃响了。开门后,只见男孩手捧一大束娇艳欲滴的玫瑰花。他站在女孩面前温柔地说:“还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女孩没说话,只是用清澈的眼睛望着男孩,然后把他拉进房中,在他面前放了一杯她亲手泡制的柠檬茶。

    男孩端起杯子欲饮,却被女孩阻止了。男孩不解地望着女孩,女孩神秘地告诉他12个小时以后才可以喝。男孩更加困惑了,不解地问:“为什么非要等那么久呢?”

    女孩解释说:“我们都太过于冲动了,遇到问题时总是不能冷静地思考,所以一直被冲动的想法控制着行为。如果我们可以灵活一点,好好地利用一下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咱们订个协定吧,以后,不管遇到多少烦恼,都不许发脾气,切勿让急躁的情绪钻空子。”男孩赞同地点了点头。

    性格冲动、急躁的人不仅会出言不逊,有时候还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人们只会屈服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拳头。

    1915年,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当时,美国工业史上事态最严重的罢工发起并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洛克菲勒正在这家公司做管理工作。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由于军队的镇压,流血事件发生了,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就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洛克菲勒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抛开镇压手段,花费了几个星期去与罢工工人交朋友,然后向罢工代表发表一次演说。那次演说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赏。他演说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当然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在有生之年,我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自上个星期,我有机会拜访附近整个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糊两条长约70厘米、头尾开口的纸龙,从龙头将几只蝗虫放在一条纸龙中,将几只与蝗虫同样大小的青虫放在另一条纸龙中,并将龙口封上。结果发现,蝗虫在纸龙里不断挣扎,到最后全部死在里面;青虫则安静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论优势,青虫远远劣于蝗虫,因为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足以咬断纸龙,强有力的后足足以蹬破纸龙。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没有任何优势的青虫因为冷静找到了出口,安然无恙地爬出纸龙;而武器全备的蝗虫却因急躁挣扎致死。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急躁足以坏事。如果不能改善急躁性格,在问题面前,就不能够冷静地思考,自然难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更多的东西。

    性格冲动急躁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不妨在心中默数十下。当冷静下来时再思考对策,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困难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无法逾越。

    3.遇事沉着,该出手时再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其结果显然是谋划不足,勇气过盛。做大事仅有勇敢的性格还不够,还要有冷静的性格。凡事冷静地考虑周全了再去做,才不至于出现失误,前功尽弃。

    李世民出生在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协助父亲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从小就聪明敏捷,胆识过人。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大将,被封为唐公。作为显赫家族之后,李世民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文武习俗的熏陶。因此,青年时代的李世民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练就了一身武艺。李世民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经常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讨论用兵布阵的策略,由此深得其父的喜爱。

    由于家世的关系,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经常随着父亲职务的不断调动而迁徙,虽然生活居无定所,但也给他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机遇。多次迁徙让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同时也磨炼出他遇事不慌的沉稳性格。

    后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势力越来越大。

    唐朝建立初年,李世民父子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群雄,统一国家,巩固政权。由于李渊称帝后不便再出征作战,皇太子李建成也需要留在京城协助李渊处理国家政务。鉴于李世民的作战经验,李渊决定将指挥和领导统一战争的重任交给他。

    当时强大的军阀势力和农民军势力有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他们割据一方,手握重兵,因此统一的任务非常艰巨。年仅22岁的李世民,率领千军万马,开始了历时四年多的艰苦卓绝的统一战争。

    在统一战争中,王世充和窦建德是两支非常强大的力量。面对强敌,李世民正确地判断了军事形势,衡量了自己的军事实力,知己知彼,迅速扩大了战役范围,最终一举战败了王世充、窦建德两支劲旅,从而使关东地区的统一进程大大加速。在这次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中,充分显示了李世民超乎常人的沉稳性格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随着李世民统一全国战争的结束,由于功绩卓著,他的威望日益提升,权力也逐渐扩大,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在迅速增长。他掌握着大量能征善战的军队,同时还担任尚书令的职务,位居宰相之职,使其在唐王朝的上层统治集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世民是一个有长远眼光和心计的人。在晋阳起兵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条件,有意识地收罗了大批谋臣猛将,并逐渐组成了一个幕僚集团。李世民的这个亲信政治集团对唐王朝的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当统一战争结束后,李世民的幕僚开始鼓动他夺取皇位继承权,李世民便顺水推舟。而太子李建成也不是等闲之辈,李世民显赫的军事地位和威望,引起了他的嫉妒,使他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皇位继承权,他也大力收罗人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李建成把弟弟齐王李元吉拉入自己的东宫集团,合谋对付李世民。随着形势的发展,李世民与太子之间的争权活动也逐渐由暗斗转向明争,越来越激烈,最后只能以流血来解决一切。

    一日,李建成请李世民去太子宫饮酒。李世民的部下认为这是“鸿门宴”,所以劝李世民不要去,以免不测,但他坚持要去。结果李世民饮酒后回府吐了好多血……后来李元吉在唐高祖面前奏了李世民一本,想借父亲的手杀了他,又没有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手下的亲信,都劝他回击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免受制于人。

    形势已迫在眉睫,当时双方已经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局势。李世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如果再隐忍不发、不做决断,就会使幕僚们产生离心倾向。想想李建成和李元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痛下决心,打算一举击败太子党。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日,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敬德、侯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在皇宫的玄武门埋伏下一支精兵,准备乘李建成和李元吉经过这里的时候杀死他们。早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去见唐高祖,当他们骑着马刚走到临湖殿,发觉四周情况跟往常不一样,感到事情有变,就立刻掉转马头往回走。这时宫城北门玄武门的伏兵四起,太子李建成当场被射杀,齐王元吉被尉迟敬德杀死。

    这时候,唐高祖正在太极宫的湖里划船,李世民的部下跑来报告:“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把他们杀了!”唐高祖非常震惊,但也无可奈何,身边的大臣们劝他让位给秦王。这次政变之后的两个月,李渊被迫退位,时年29岁的李世民即位,史称唐太宗,成为唐王朝的第二个皇帝。第二年正月,改年号为贞观,从此李世民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

    “玄武门之变”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的巅峰之战,这场争斗造就了一位千古明君。其实,李世民能赢当然不是仅凭这次“巅峰之战”,主要是他沉稳的性格,让他耐心地等待时机成熟,才出手去做,这样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沉稳性格可谓是成大事者的共性,不过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即使具备这种性格的人,也要不断地加以完善。

    4.稳住心气,死打硬拼不可行

    做事不能死打硬拼,要讲究方法。冷静地观察、分析形势后,再经过缜密的思考,最后作出决定,这是沉稳性格的人成功的最佳法则。

    拿破仑带领他精心组织的50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俄国。临危受命的老将库图佐夫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认为明显处于劣势:一方面兵力不足,另一方面拿破仑的不宣而战让他措手不及。

    拿破仑大军长驱莫斯科,俄国处于生死存亡时刻,老帅库图佐夫只能率军拼死抵抗,双方在博罗委诺村附近拉开了战幕。这是一场大血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最后俄军被迫撤离,拿破仑占领了库图佐夫的阵地。

    作为一个首领,放弃一方领地,实属无奈。但库图佐夫的放弃又不全是无奈之举。身为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他面临来势汹汹的敌军非常镇静,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和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发现拿破仑尽管夺取了俄军要塞,但实力已被削弱,由进攻之势转为防御之势。再者,拿破仑长驱直入,孤军作战,如果在此长久相持下去,必然会削弱其士气和力量。到那时,俄军可重振雄风。于是他发布了一个让众人震惊的决定——放弃莫斯科。

    消息传出后,人们都提出反对意见,把自己国家的首都拱手让给敌人,这是何等的耻辱。于是,全国响起一片“情愿战死在莫斯科,也不交给敌人”的呼声,就连沙皇也下令坚守都城。此刻,库图佐夫的心情比谁都沉重,放弃莫斯科对他来说更是一种羞辱,然而作为一名军事家,他清楚地意识到,假如凭一时之气,争一时输赢,坐等法国反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全军覆灭,最后导致国破家亡。

    沉着冷静的库图佐夫,为了大局利益,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毅然下令:“现在,我命令,撤退!”时隔不久,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莫斯科。

    拿破仑没有想到,此次的胜利却是他以后失败命运的开始。俄国人留给他们的是一座一无所有的空城,继之而来的是饥饿和严寒,而这时士兵们的思乡情绪上升,军心涣散。拿破仑只好下令撤出莫斯科,然而已经晚了,俄国人是不会轻易放走占领他们首都的侵略者的,一场恶战使法军全线溃败。占领莫斯科成为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库图佐夫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与拿破仑死拼,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冷静地做出了放弃莫斯科的决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由此可见,冷静性格的人,在关键时刻可以控制浮躁情绪,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不因一时的冲动或他人的鼓动而不知所措,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赢得最终的成功。

    性格浮躁的人,尤其是性格浮躁的指挥家,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很可能会发出错误的指令,结果导致整个队伍遭到残害。所以,人们还是要克服浮躁性格,完善沉稳性格。

    5.处乱不惊,凝神静气处世

    “处乱不惊、从容应变”是稳健性格之人的表现,这种“稳健”性格是成大事者不可不备的,所以欲成大事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要多多培养和不断完善这一性格。

    年仅20岁的康熙皇帝,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藩之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沉着和冷静。在遇敌时,他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从容不迫的沉稳性格,不慌乱、不盲动,沉着地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让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

    康熙皇帝在亲政之初,把裁撤三藩、河务、漕运列为急需解决的三件大事。他把撤三藩列为三件大事中的第一件,时刻思虑裁撤的时机与办法。虽然康熙帝早就有了撤藩的意向,但由于三藩实力强大,不敢贸然采取行动,以防不测。

    康熙十二年三月,已经看出朝廷意图的尚可喜首先提出撤藩,上奏朝廷,请求归老辽东。这为久思撤藩的康熙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康熙帝顺水推舟,立即批准,并对他大加赞誉。尚可喜本来的意图是自己回东北以保善终,让儿子尚之信留镇广州,承袭自己的位置。但康熙认为撤藩必须彻底,不能留下后患,于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尚可喜无奈,只好服从了命令,开始准备迁移。

    吴三桂得到尚可喜被撤藩的消息后,非常震惊。这时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从京师派人驰书给吴三桂,要他依计而行。吴三桂经过反复思忖,只好也上书请求撤藩。但吴三桂认为自己势力大,而且功劳多,朝廷不会撤去他的位置。与此同时,耿精忠也给朝廷上了一份撤藩奏疏。

    康熙帝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准备一概批准奏疏。但对是否撤藩吴三桂,朝臣中产生了不同意见。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人赞成康熙帝的决策,大多数朝臣持反对意见,大学士图海、索额图等大臣担心引发兵变,反对让吴三桂撤藩。这个时候,康熙帝令议政王大臣会同户、兵两部讨论,但始终没能取得统一意见。而康熙帝早已考虑详熟,他知道三藩蓄谋已久,不早撤,必然养痈成患。而且这是他等待的最佳时机,于是康熙帝力排众议,正式做出撤藩的决定。

    康熙帝下诏给吴三桂,在肯定他的巨大功绩之后,便以吴三桂年事已高等原因允准了他的奏疏。他向吴三桂保证,撤藩后,可使吴三桂永保荣誉,共享太平之福。

    但是,由于吴三桂申请撤藩并非出自真心实意,当撤藩的诏旨送到云南后,他震惊、失望,更气恼。吴三桂立即与其党羽密谋起兵,并开始为起兵做准备,调集人马,断绝邮传,封锁消息,暗令境内只许入而不许出。

    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逼使云贵总督甘文焜自杀,同时扣留了康熙的使臣折尔肯等,正式起兵反清。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打起了为明王朝报仇雪恨的旗号。当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廷上下为之震惊。

    吴三桂的叛乱,早在康熙皇帝的意料之中。刚刚20岁的康熙,与久经沙场的吴三桂对峙,并没有表现出惶恐,少年老成的康熙皇帝冷静着手,从容应对。

    他首先杀死在京的吴三桂的儿子,以坚定削藩抗吴的决心,同时增派八旗精锐前往咽喉要地荆州固守,并通知广州与福州,两藩停撤,以孤立吴三桂,另一方面,将散布各地的原属吴三桂的官员一律赦免,以利大局稳定。

    吴三桂挥军北进时,清政府在军事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吴军进展很快,福建耿精忠举兵攻略江西、浙江等地时,吴三桂的前锋已抵长江南岸,与清军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仅一年的时间,吴三桂就占据了江南。与此同时,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诸省也发生了叛乱。

    面对复杂的形势,康熙帝处乱不惊,运筹帷幄,指授方略。康熙十四年,吴三桂军的战略进攻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耿精忠控制的福建、浙江、江西为一面;四川、陕西、山西、甘肃为另一面的局势,特别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的叛变对京师的威胁最大。在这种形势下,康熙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清军以荆州为战略立足点,与湖南战场的吴军主力周旋,不攻;决定先解决耿精忠、王辅臣两股势力,然后再集中兵力同吴军决战。

    王辅臣,山西人,强盗出身,骁勇善战。顺治年间就曾反叛过清廷,后来归降,到了吴三桂手下当差,吴三桂待他不薄。但是王辅臣却对吴三桂不满。一次酒后,王辅臣骂了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吴三桂让人捎话责备王辅臣,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惹得别人笑话我,说我吴三桂平日对王辅臣爱如亲子,现在却如此放肆,岂不贻笑天下!再也不要说这种话了。”王辅臣听后不以为然,就找机会离开了吴三桂,到陕西任提督。吴三桂对此很理解,还送给他两万银子做路费。

    吴三桂反清后,极力拉拢王辅臣,王辅臣感念吴三桂的旧恩,又回头上了吴三桂的贼船。根据这一情形,康熙认为王辅臣虽然是第二次叛变清朝,但叛心不坚,假如再度宽容,相信能招抚成功。为此他专敕慰勉,最终感化了王辅臣,使他重新归顺了朝廷。

    继西北招抚成功之后,福建耿精忠也被招抚归降,闽、浙相继平定。十六年四月,后叛的尚之信也被招抚归降。同年六月,康熙向各地统帅、督抚部署:凡在贼中文武官员兵民,悔罪归正,前事悉赦不问,仍照常加恩。如果有擒杀贼者,投献军前,或者以城池兵马归抚者,仍论功奖赏。依此形成制度,每到战役关键时刻,康熙帝都发招降敕书,由专门负责招抚的人掌管送达,可以说是攻心战。

    康熙帝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政策是重用汉兵汉将,他们为平叛发挥了重大作用。吴三桂在失去耿、尚两藩支援后,处境孤立,匆忙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八月,74岁的吴三桂得病暴亡,吴世番即位,但他根本无力统领军队,吴军纷纷溃败。康熙则有条不紊地指挥,命令各路军队,乘胜追杀。

    这时,清军已进入湖南,将长沙之敌包围,并从水陆两路进攻岳州。在派兵几路围讨的同时,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康熙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劝诱叛军投降。他给叛将写了招抚的谕旨,争取他们投诚,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康熙二十年十一月,清军终于攻破昆明城,吴世番服毒自杀,其党羽四散。这场历时八年的三藩叛乱,以吴三桂的覆灭而告终。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切雄才大略者的共性。康熙的确有政治家的稳健,一个“稳”字贯穿康熙政治生涯的始终。忍耐、应变、治吏、外交都集中体现了康熙的稳健。而且稳健中带有远见卓识的政治眼光,不为一时而意气盲动,遵循章法,进退自如,把胜利稳稳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平定三藩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康熙沉着冷静,稳中求胜,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非凡性格和卓越智慧。

    性格沉稳的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做出一个个周密的计划,然后再一步步去执行,对每一个计划的配合都做出详细安排,并且冷静地启用一切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和事物,最终达到既定的目的。

    6.遏制急躁,保持理智

    《孙子》里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是在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理智,沉稳、遏制急躁情绪。

    刘备得知关羽被吴军所杀后大怒,遂打算起兵攻打东吴。

    赵云劝谏道:“如今,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曹丕篡取汉位,人神共怒。陛下应当及早在渭河上流屯兵,声讨曹贼,夺取关中。如此一来,关东义士一定会带着粮食,策马赶来加入讨贼大军中。如果舍魏伐吴,一旦两军交战,很难速战速决,而且会给双方都造成严重的损失,曹贼便能坐收渔翁之利。希望陛下明察。”

    刘备说:“孙权害了朕弟,与朕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等人都与朕有深仇大恨,朕恨不得吃了他们的肉,灭掉他们的宗族!爱卿为什么要阻止呢?”

    赵云回答道:“讨伐汉贼曹操,报的是公仇;攻打东吴,报的是私仇。希望陛下以社稷为重。”

    刘备则说:“如果朕不能为弟报仇雪恨,即使拥有万里江山又有何用?”于是,他不听赵云的劝谏,加紧练兵,随时准备攻打吴国。后来,诸葛亮虽然劝谏多次,刘备始终不听。

    刘备与张飞商量好伐吴事宜后,便回了阆中。没过几天,张飞的儿子张苞前来报告刘备:“范疆、张达杀了臣父,将首级投吴去了!”

    刘备更加震怒,他既要为关羽报仇,又要为张飞雪恨,伐吴之心更加坚定。两军交锋数回后,蜀军兵败于彝陵,不但大仇未报,还赔上了性命。

    其实刘备落得如此的下场,归结起来是拜他浮躁的性格所赐。如果他不是因为一时气急,而做出誓与东吴决一死战的决定,恐怕就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根据当时的情况,鲁肃、庞统、诸葛亮等人都认为首先要联合东吴灭掉大患曹操,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歼灭孙权,这样不但会成就大业,更会雪耻报仇,但假设毕竟是假设,这只能让后人引以为鉴。

    刘邦与刘备就有所不同,他性格沉稳,能够高瞻远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情绪所牵制,从而稳住了韩信的心。

    公元前208年,刘邦与项羽在战场上进行激烈的战争,就在此时,韩信攻占齐地后派人给刘邦送来了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见信后勃然大怒,说道:我被困在这里焦急地等待他的援救,他却想自立为王,简直是荒唐。张良用手拉了拉刘邦的袖子,悄声对他说:“现在战场形势于我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答应他的要求,立他为王以稳住其心,否则他会倒戈叛乱的。”刘邦听后恍然大悟,忙改口对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当就当个真王,哪能当假王呢?”随后,刘邦就封了韩信为王。这一步棋稳住了韩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韩信尽心竭力地为刘邦效命,为汉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如果养成浮躁的性格,那么动辄就会暴躁、发怒,这样便导致思维混乱,无法保持理智和清醒,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不明智的选择,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所以说,浮躁性格对自己所行之事会造成很大的阻碍,对自己事业的发展也非常不利。

    人的性格是可以靠后天完善的。如果是浮躁、不安的性格,那么就应该加以改善,然后培养和完善沉稳性格,这对你的前途、事业都有益处。

    要想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完善沉稳的性格,克服浮躁性格,这样才能控制愤怒、急躁的情绪,遇到问题时才能冷静地思考找出正确的对策,从而在人生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7.稳中求胜,不做无谓的冒险

    沉稳性格并非是保守性格。这种性格的人表现出的是一种沉着稳重的做事风格,而不是优柔寡断的行事作风。尤其是在商战中,沉稳性格的人更显优势。如李嘉诚在投资债券时,就将“稳中寻求发展”的做事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嘉诚在投资的过程中,将沉稳的个性表现得非常到位。不管是面对小的投资项目还是大的投资项目,他都会分析其中利弊,能进则进,否则甘愿退出。在他眼中,做生意不是赌气。既然要投资,必然要看到其中的利润。

    对置地的吞并就能体现出李嘉诚的这种沉稳的做事风格。

    西门·凯瑟克要卖掉置地股权的消息传出后,在香港引起了轰动,被舆论界炒得沸沸扬扬。据说,当时财力雄厚的华商均有收购置地的打算,这些人都是香港的杰出人士,如李嘉诚、包玉刚、郑裕彤、郭得胜、李兆基等,甚至被称为股市狙击手的刘銮雄对置地这个庞然大物也虎视眈眈,意欲趁虚而入。

    传闻说刘銮雄曾登门拜访过怡和大班,向西门·凯瑟克等人提出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将怡和所控的25%置地股权收购。但刘銮雄的如意算盘没有打成,西门·凯瑟克愤然回绝了刘銮雄。西门·凯瑟克之所以不同意刘銮雄提出的收购条件,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刘銮雄出价过低,显得有些贪婪,另一方面是因为刘銮雄在股市上的名声不好,不管置地目前的状况有多糟糕,怡和大班也不会将他们苦心经营的置地转手给这样的人。

    其后,又有许多大老板先后拜访了西门·凯瑟克,头脑甚为精明的西门·凯瑟克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计谋。他将置地这块诱人的香饵高高悬挂起来,众多猎手都能瞧见它,因此多少都会抱有一些希望;但是由于这块香饵悬挂的位置比较高,要想得手还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西门·凯瑟克的计谋的确高明,惹得众猎手欲罢不休,欲得不能。当时的传闻甚多,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不过,在这些传闻中,炒得最响的当属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

    为了能够购得置地股权,李嘉诚同其他的猎手一样,也去拜访了西门·凯瑟克,提出了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手中的25%置地股权。在当时,置地股票的市价仅为十多港元,李嘉诚的出价比当时的市价高出了6元多。西门·凯瑟克并没有对李嘉诚的条件动心,但此时他没有一口回绝李嘉诚,而是向李嘉诚表示:“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有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李嘉诚自然不愿放弃这个谈判机会,于是双方就此事开始了进一步的协商。不过,协商的结果并不理想,双方均坚持自己的底线和目标,很难达成一致。

    当时,香港股市正处于繁盛时期,恒生指数扶摇直上,此时并不是低价吸纳的最好时机。于是一向稳重的李嘉诚在谈判中并没有表现得很积极,他在等待着有利时机的到来,就像当年收购港灯一样,能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影响,香港恒指突然狂跌。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被迫停市后于26日重新开市,再泻1120多点。股市愁云笼罩,令投资者捶胸顿足,痛苦不堪。

    香港商界惊恐万状,大家自身尚且难保,再也没有余勇卷入收购置地的大战了。此时自救乃当务之急。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瑟克寝食难安。

    李嘉诚的“百亿救市”成为当时黑色熊市的一块亮色。证券界揣测,其资金用途将首先用做置地收购战中。

    正如一场暴风雨一样,这次股灾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1988年3月底,沉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

    农历大年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盛行,华南虎再度出山。

    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3月,李嘉诚等华商大亨曾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

    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这次为什么没有借大股灾中怡置地扑火自救、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即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港元的开价。

    原来,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时,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份的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就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而6个月后,将不再受这一限制。

    4月中旬,股灾发生后已过了整6个月。此时,置地股从最低点回升后,仍在8港元的水平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依然对收购方有利。

    李嘉诚虽然开始了对置地股的收购,但并没有坚持下去。因为,置地在后来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收购,李嘉发现要想从置地的收购中盈利相当困难,于是毅然放弃收购,尽管自己为了这次的收购活动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没利可图的生意选择放弃,无疑是最终的胜利者。

    商场如战场,李嘉诚之所以放弃这次收购活动,是因为他觉得即使收购成功,也不会是一次盈利的收购,所以他退出了。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沉稳性格、理性头脑的投资家,他不会意气用事,不会为了标榜自己的实力而为只能赚取微薄利益的生意做巨大的付出。

    要想做一个纯粹的商人或一个纯粹的投资家,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但要做到这点确实不易,然而,对一个性格沉稳的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所以,欲成大事者就先完善沉稳性格吧!

    8.胸有成竹,稳健出手

    武林高手过招,都不急于使出绝招,而是先试探对方的实力,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拿出应敌之术。康熙与鳌拜的对决中,性格稳健的康熙帝就是这样做的,他知道鳌拜势力庞大,便一直按兵不动,稳住鳌拜,为自己争取时间、培养实力,待时机成熟后一举将鳌拜歼灭。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九日,年仅8岁的玄烨正式即帝位,改年号为康熙。

    康熙即位时,根本没有能力处理繁重的国家政务,当时的朝政实际上是由顺治安排的以索尼为首,以苏克萨哈、鳌拜、遏必隆为辅的四大辅臣掌控。各项大政方针,皆出自他们四人之手,但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实际上,四位辅政大臣是在代行皇帝的职务。索尼等四人都是元老级的重臣,而且同属皇帝自将的上三旗,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高。

    四位辅臣在康熙即位后的最初几年里,遵循誓言,同心协力,为清政权的巩固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四辅臣联合辅政的局面并未维持很久,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公开而激烈。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因病去世。这一年,14岁的康熙帝举行亲政大典。但是鳌拜却不愿归政,企图继续把持朝政,如此一来,鳌拜同辅臣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成与康熙帝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个时候,主张政务应归皇帝的苏克萨哈与鳌拜矛盾愈深。鳌拜由于专权受阻,便怀恨在心,后借机诬陷苏克萨哈,准备灭苏克萨哈的门族。当时,康熙帝认为处分太过,没有答应鳌拜。但鳌拜非常无礼,他上前抓住康熙的手臂,康熙无奈,只好将苏克萨哈改判绞刑。

    由此四辅臣就剩下遏必隆和鳌拜二人,鳌拜更加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他在朝廷内外广树党羽,安插亲信,他的弟、侄都占据了重要的职位,实际上,鳌拜已经完全控制了国家的军政大权。他的弟弟穆里玛担任满洲都统,康熙二年被授为靖西将军,后被升为阿思哈尼哈番。他的另一个弟弟巴哈,顺治时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鳌拜的一个儿子被封为和硕额驸,另一个儿子那摩佛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后袭封二等公,加太子少师衔。那时候,凡是朝中大事,鳌拜召集他的亲信,就在家中做出决定,即使康熙帝不同意,他也强行贯彻执行。他曾强行颁布“圈地令”,致使数万人失业。另一方面,他规定了种种严刑苛法,动辄就实行酷刑。鳌拜一面培植死党,一面不择手段地排除异己。许多官员因为违背他的意愿,被鳌拜找借口处死了。朝廷之中人人自危,无人敢说“不”字,即便在康熙面前,鳌拜也毫无顾忌,恣肆妄为,他的权势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绝对权威,他的行为引起了康熙帝和孝庄太后的警惕。

    尽管康熙帝还小,但颇有心计,时刻关注朝政,并认真学习处理朝政的方法。对于鳌拜的为所欲为,他时时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沉着的态度,同时也对鳌拜的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和反驳。

    从亲政开始,他就有意识地逐步摆脱鳌拜的控制,每当他亲临乾清门听政理事时,总是直接召见满汉大臣商讨,如此一来便使鳌拜的权势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康熙帝认为,长期任鳌拜胡作非为下去,将再难以控制,于是他开始考虑如何除掉鳌拜集团了。

    康熙帝想除掉鳌拜,但鳌拜势力非常大,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贸然行事,否则,将会激变成乱,危及自己的统治。

    为了稳操胜券,康熙首先迷惑鳌拜。他下令封赏辅臣,把鳌拜授为一等公,鳌拜的二等公爵位,由他的儿子那摩佛承袭。后来康熙又加封鳌拜为太师,他的儿子那摩佛加封太子少师。

    为了有张对付鳌拜的王牌,同时又能掩人耳目,康熙召见他的亲信侍卫、索尼次子索额图进宫秘密策划。计议决定后,康熙帝下令挑选身体强健的少年进宫做扑击、摔跤等游戏活动,陪他娱乐。每次练习的时候,康熙都在一旁观看,即使鳌拜进宫,也不回避。鳌拜认为康熙喜欢和少年嬉戏,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少年将会威胁到自己。

    为了削弱鳌拜的羽翼,增加成功的几率,避免发生意外,在采取行动之前,康熙以各种名义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外地,然后,他才决定行动。

    康熙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召集众少年,问道:“你们都是我忠诚的卫士,你们敬畏我还是敬畏鳌拜呢?”众少年同声回答:“我们都敬畏皇上!”康熙帝随即公布鳌拜所有的罪恶,并授计捉拿。当鳌拜被宣召进宫时,他毫无防范,康熙帝命令所有少年上前将鳌拜捉住。鳌拜还以为这是在游戏,并未在意,但看到康熙严肃的表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顿时慌了手脚,不过为时已晚,这群少年已将他生擒。

    康熙帝将鳌拜逮捕后,马上清剿鳌拜党羽,以鳌拜为首的政治集团迅速瓦解了,主要党羽都纷纷束手就擒。

    康熙帝命和硕康亲王杰书等审查鳌拜及其党羽所犯罪行,列出了大罪三十条,其中包括欺君擅权,引用奸党,结党议政,杀苏克萨哈,擅杀苏纳海,更换旗地等,按法判处其死刑,没收其家产,其子纳穆福也被处死。

    这时的鳌拜乞请再见皇上一面,康熙帝赐恩准见,鳌拜脱下衣服,露出为清朝多年血战留下的无数伤痕,恳求从轻发落。康熙帝动了恻隐之心,考虑到他为国家建树的功勋,不忍加诛,改死刑为拘禁,其子免死,同鳌拜一起监禁。

    遏必隆被列罪十二条,议政大臣会议提出应革职立绞,妻子为奴。但康熙做了宽大处理,仅仅革去了遏必隆的爵位。

    为了稳定大局,康熙帝对鳌拜的党羽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做了不同处理,对班布尔善等人及鳌拜弟、侄数人均处死,对于那些谄附而无大恶的多数党羽,如尔马、阿南达等人,都予以从轻处置。与此同时,给苏克萨哈平反昭雪,恢复原官职及世爵。

    在这次权力顶峰的博弈中,康熙施展了非凡的政治谋略,他所采取的方针、策略是稳妥而明智的,因而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纵观这次行动,有惊无险,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最终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应该就是康熙的沉着和稳健。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宁愿忍耐、等待,直到有取胜的把握后,他才一举除掉鳌拜。而且,在处理鳌拜同党的过程中,他同样没有冲动,不过激,也不过纵,该杀的必杀,该放的就放,以稳定政局为重。整个行动过程,都在康熙的掌握之中,真正做到了步步为营,稳中取胜。可谓“事无胜算不出手”。

    沉稳性格是成功者的共性,但这并不表示凡人就不需要这一性格。稳健处世比浮躁处世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凡人也需要完善沉稳的性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