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性格弱点-马善遭人骑,软弱难成器——改掉懦弱无能的性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坎坷会不定期地前来拜访。只有一次次战胜挫折,走出坎坷,才能毫无遗憾地走完一生。性格懦弱者根本经受不住考验,他们惜身如命,生怕受到一点点伤害,一旦遇到麻烦就后退。这样的人即使有能力,也不会有所作为。因此,在磨难面前,一定要做一位性格坚韧的勇士。

    1.战胜挫折的6条方法

    人不能够决定出生,但却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一个人生于苦难,长于苦难,只要有坚韧的性格,树立起坚定的志向,就能够经受住一次次的挫折且愈挫愈勇,成为社会中的强者。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坚韧性格造就人才,许多家境贫寒、环境不利的人,都能凭借自己坚韧性格,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贫困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逆境,但是面对贫困,性格上的强者能勇敢地正视贫困而不自卑,并以行动战胜它。

    有个叫师彪的大学生,他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县的一个贫穷山村,6岁时父亲重病去世,9岁时母亲摔断了腿成了终生残疾。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都是边上学边给人干杂活挣钱。但贫困没有削弱他求知的欲望,他终于在与贫困的抗争中以自己的聪明和毅力考上了大学。考大学前夕,母亲又离开了人世。成了孤儿的他带着4000多元的债务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入学后他不申请特困补助,不要求减免学费,他一边读书,一边做家教挣钱,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90多元。他总是吃最便宜的菜,从不见他添过一件新衣服,他把做家教挣来的钱全部寄回家乡还了债。面对贫困,师彪没有丝毫沮丧,他说,对于健康人来说,贫困不是障碍。对于强者来说,贫困更不是障碍。

    现实生活中,像师彪这样坚强的人有很多,张希玲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张希玲是吉林省九台市东北角一个最贫穷小村落的一位家庭主妇,在丈夫长年重病卧床不起的情况下,靠她一个人养猪和种烟草来维持生活,而且使五个孩子在家境极贫困的情况下没承受免交学费的自卑感,都很体面地和其他孩子一样交学费上学读书。这位刚强的母亲唯一要求儿女回报的就是考试第一名。孩子们不负母亲重望,五个人都先后考上了大学。邻居们都说:“聂家的孩子是天才。”孰不知他们的心中有一个最原始最伟大的动力,那就是他们的最尊敬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但又不畏贫困的刚强母亲。

    人生随时都可能碰到逆境,逆境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坚强,也会使人脆弱,从来没有人能在经历磨难后而毫无改变。只是有的人能够战胜和超越逆境并站立起来,而有些人则被逆境击垮。在逆境中站起来的是强者,被逆境击垮的是弱者。弱者在逆境面前只看到困难和威胁,只看到所遭受的损失,后悔自己的行为或怨天尤人,因而整天处于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精神沮丧等负面情绪之中。而强者却能勇敢战胜逆境。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今中外,强者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了风雨的彩虹才会放出美丽的光彩。

    即使你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要在它的面前浑身发抖。道理很简单,只有承受挫折的打击,才能更加成熟起来,更加有利于不败的人生!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通畅的,挫折和坎坷总是会在该在的地方等着你。不论学习、工作,还是与别人的交往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接连不断的打击,有的人不禁慨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在生活中,人们有许多需要,其中交往的需要是人人都有的,因此,当一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或外界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时交往挫折就产生了,挫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往往有重大影响,轻则使人苦恼、懊丧、压抑、紧张,重则使人发生心理反常,甚至可能导致身心疾病。在这种消极心理状态下,有的人会攻击、反抗以至于产生破坏性行为,有的人会消极、悲观、丧失生活的信心,当然也有的人会化消极为积极,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变被动为主动,使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更好地完善坚强的性格呢?

    (1)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评价

    挫折往往发生在对自己缺乏正确评价,对困难缺乏足够估计,对生活缺乏全面认识的人身上。如遇到挫折时,不要垂头丧气,或是怨天尤人,首先要冷静地分析受挫的原因。如果真的是自己不善的言谈得罪了别人,自己要勇于向别人承认错误,谨慎行事,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是他人的原因,也不必过分责怪,不必放在心上,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谣言不攻自破”,别人会给你正确评价的。

    (2)保持乐观的情绪,是减少挫折心理压力的好方法

    人们在遇到挫折时,情绪变化是特别明显的。性格坚韧、心胸博大的人,面对挫折造成的苦闷就可能及时疏泄。那么不善言谈的人,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就需要一定方法的调节,如听一听音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看一些化消极为积极的名人典故,激励和鼓舞自己不能因小小的困难就停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与困难做斗争。万万不可困难当前,不攻自破,让困难左右了我们。

    (3)学会幽默,自我解嘲

    一个人有了缺点,而又不能接受,常会感到挫折。倘若你学会幽默,能接受自己的缺点进行自我解嘲,便能消除挫折感,更能融洽人际关系。

    (4)要沉着冷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众所周知的《晏子春秋》中的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中,面对楚国人嘲弄晏子个子矮小,晏子沉着冷静,不慌不怒,机智地进行反击;面对楚国的攻击,晏子措辞巧妙,给对方以有力回击,转被动为主动。

    (5)移花接木,灵活机动

    在对自己有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倘若你原来的目标无法实现,千万不要勉强为之,可由接近的目标来代替,以免产生挫折感。例如,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做舞蹈家,那么就不要在这方面耗费时间和精力,可以发挥自己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特长,做编导,这样的效果不比原来追求的效果差。

    (6)再接再厉,锲而不舍

    当你遇到挫折时,勇往直前,你的目标不变,方法不变,而努力的程度加倍,你就会成为最大的收获者。

    有一位叫文波的女孩,她上学的时候,一直对小玉很好,俩人是知己。刚开始接触时,小玉不愿接受文波的友好,总是不理不睬,但文波对她一如既往,终于真情感动了小玉,两人成为了人人羡慕的知心朋友。这件事中,文波受到挫折后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终于获得了人间最真诚的友谊。

    以上六条战胜挫折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坚持、坚韧、坚强,凡事只要坚持朝着积极的、成功的方向前进,那么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挫折是性格懦弱者的天敌,是性格坚韧者的动力。正确地面对挫折,不断地完善坚韧性格,你将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2.忍住性情,冲动容易坏事

    无论是性格懦弱还是坚强的人,都会有七情六欲。不同的是,坚强者在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不会失去理智,而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陷入困境中;懦弱者将会因情绪激动而发火、愤怒,不计后果地行事。显然,懦弱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清人傅山说过:愤怒正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便不能做到。中国古语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想和对方一样发怒,你就应想想这种爆发会发生什么后果。如果发怒必定会损害你的身心健康和利益,那么你就应该约束自己、克服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如何吃力。

    汉初名臣张良,年轻时外出求学曾遇到一件令他终身难忘的事。

    一天,张良在下邳桥上遇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他半闭着眼睛坐在那里,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

    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在几日后的见面中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后来,张良追随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开创了汉朝。

    老人考察张良,就是看他有没有遇辱能忍的自我克制的修养,他认为有这种修养的人,才是“孺子可教也”,今后才能担当大任,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艰巨的事情,才能遇事冷静,知道祸福所在,不意气用事。

    我们在平时也要注意这种修养,克制,忍耐,处理好所遇到的人和事,才能磨炼出适应社会、时代的坚韧性格。

    林肯说得好:“与其为争路而让狗咬,不如将狗让。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受伤的伤口。”唐代僧人寒山曾写诗道:“有人来骂我,分明了知(心里明明白白)。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这话大有玩味。

    明人吕坤对忍耐理解得很透彻,早在四百多年前就说过:“忍、激二字是福祸关。”所谓忍是忍耐,激是激动。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能不能克制,能忍住就是福,忍不住就是祸。所以要认真把好这一关。

    中国古代作战时,一方守城,一方攻城。守城的将护城河的吊桥高高吊起,紧闭城门,那攻城的便无可奈何。实在不行,攻城的便在城下百般秽骂,非要惹得那守城的怒火中烧,杀出城来——攻城的就可以乘机获胜了。兵法上这叫“激将法”。但如果守城的能克制忍耐,对方也就无计可施了。敌我作战需要有克制忍耐的大将风度,就是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世也须有克制忍耐的涵养。

    在法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这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空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

    当马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马尔蒂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马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给你一些颜色看。”埃里克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香烟而发那么大火。

    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埃里克连开四枪,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

    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尔蒂作出判决,他将服刑30年。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烟,罪魁是失控的激动情绪。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当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发争吵、谩骂、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情况。有时仅仅是因为你踩了我的脚,或一句话说得不当。在做地铁时争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而发生的。其实,总结起来皆因为人们普遍缺乏坚韧性格所致,如果完善了这一性格,那么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性情,也就不会因为一些不值得的小事而发生口角。

    如果你忍不住别人的刺激又快要如火山一样爆发时,就试一试美国总统杰弗逊所教的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坚韧性格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磨炼出来的。

    3.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在出头

    当遇到不平的待遇、受到莫名的侮辱后,性格坚韧的人会在时机不利时忍辱负重,待时机有所好转时为自己洗刷冤屈。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因为一味地猛打猛冲只会换来更大的侮辱。吕布袭取了徐州后,袁术立即派人来到吕布处,用“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两、彩缎一千匹”作为条件,希望他能够与自己合力夹攻刘备。吕布很高兴,于是派高顺率兵从背后袭击刘备。刘备得知后,立即向东夺取广陵。当吕布向袁术讨要东西时,袁术却拒绝了。

    吕布听从了谋士陈宫的建议,将刘备请回小沛。吕布假惺惺地对刘备说道:“我非欲夺城;因令弟张飞在此恃酒杀人,恐有失事,故来守之耳。”刘备回答道:“备欲让兄久矣。”回到小沛后,张飞、关羽二人都愤愤不平,刘备劝他们说:“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后来,刘备借助曹操的力量除掉了吕布。

    徐州本来是陶谦让给刘备的,吕布却将其据为己有。刘备虽然想要回徐州,但吕布肯定不会拱手奉还。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有忍耐,等待机会。否则,不仅得不到徐州,而且性命难保。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以严刑厉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镇压,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就多得无法统计。

    武则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阳四门设置“匦”(意见箱)接受告密文书。对于告密者,任何官员都不得询问。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封官赐禄;告密失实,并不受罚。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不幸被株连者不下千万,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下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急万分。

    审讯的日子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读武则天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属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要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感叹地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

    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

    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到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武则天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你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那人没有不承认的。”

    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之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

    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

    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

    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

    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有时候,忍耐是为了保存实力,而硬碰硬则会让自己吃大亏。忍耐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这种做人态度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人们的内心深处早已经给英雄下了一个定义:大丈夫就应该具备“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情,只有这样才不愧人们那句英雄的赞语,而那些忍辱的人却被扣上了懦弱而无能的帽子。就此看来,人们的这种思想似乎有些偏激。忍耐也要分清状况,但是这里所说的忍耐是为了更好地隐藏,以便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不是要人们向困难、权贵永远地低头。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忍辱负重的最好诠释。

    宁折不弯虽然是做人的一个原则,但是,忍辱负重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谋,结果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用忍耐应对不利的局面是高明的办法,当人们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忍耐应对当前的屈辱与刁难是最理想的方法。很多人都无法体会到忍耐的好处,取而代之的是冲动、过激的行为,其实,适时地忍耐一下,以退为进,可以改变局势,转败为胜。

    忍耐是大智者的性格,又是一种生存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有智慧的人在面临危险时,都能从大局考虑,以忍化解险情,求得生存,然后再伺机而动,取得胜利。所以,人们应该学习大智者,完善坚韧性格。

    4.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没有人愿意吃苦受累,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该吃的苦就得吃。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优质的生活都是靠自己吃苦受累得到的。性格懦弱的人是怕吃苦的人,他们不愿意付出,自然难以得到回报,只能得过且过,一辈子做庸人。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段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两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有志之士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我们不相信什么上天的意志,但是一个人要想干成大事业,担当大责任,必须从精神到肉体都能承受住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磨炼。为什么呢?因为安乐的境遇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萎靡不振,无所事事;而艰难困苦的境遇则使人奋发,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还举了6个古代的大贤为例:舜发迹自田地中间,傅说举自筑墙的人中间,胶鬲举自鱼盐贩子中间,管夷吾任用自狱官手里,孙叔敖腾达自隐居的海边,百里奚崛起自市井。由此可见,艰难困苦乃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如果能经受住艰难境遇的重重考验和磨炼,那么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

    如今,生活的磨难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多,大多数人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于是有人说了,现在没有条件吃苦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吃苦的方式有很多种,勤奋便是其中的一种。尽管现在不需要卧薪尝胆,不需要凿壁偷光,但还是可以做到勤奋的。在勤奋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知识逐渐丰富,能力逐渐增强,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将越来越稳固。

    一个屡遭失意打击的年轻人,千里迢迢寻找高僧,请其为他未来的生活道路指点迷津。他来到一座寺庙,求见该寺庙的著名长老释圆。他沮丧地对长老说:“人生总是不如意,同事看不起,老板不赏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并没有对他大加教诲,而是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一会儿,小和尚提着一壶温水来到了佛堂。只见释圆长老拿起一个杯子,并往里面放了一些茶叶,接过小和尚手中的温水沏了茶,然后他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茶杯里冒出微微的热气,茶叶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年轻人对长老的用意十分困惑:“长老为什么用温水沏茶呢?”长老笑而不语,示意让他品茶。年轻人端起茶杯放到嘴边品了一口摇摇头说:“没有一点儿茶香味!”

    释圆说:“这可是当地的名茶啊!怎么可能没有味道?”年轻人又品尝了一下茶,依然肯定地说:“我说的是事实,真的没有一丝茶香。”长老又吩咐小和尚:“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小和尚提着一壶冒着热气的滚烫的沸水来到佛堂。老和尚依然重复那一套动作,取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桌子上。这次看到的情景与前一情况不同,杯子里冒着热气,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不时地散发出丝丝清香,使人望而生津。

    年轻人刚要端杯品茶,长老却作势挡开了,他又提起水壶向茶杯里注入一些沸水。只见茶叶在杯子中不断地翻腾着,顿时一缕更浓厚的茶香袅袅升腾,一会儿,整个佛堂中都被茶香弥漫了。

    长老笑着问年轻人:“施主可知道,同样的茶、同样的环境,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味道呢?”

    年轻人说:“因为泡茶所选用的水不同。”

    释圆大师微笑着点点头:“没错,正是这个原因。用温水沏茶,怎么会品尝到茶的芳香呢?人的生存之道,也和沏茶同出一辙。你现在的处境就相当于用温水沏茶,水的温度不够,很难沏出香味飘散的茶。当你自己的能力不足时,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自然很难。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师的一番指点使年轻人茅塞顿开,他回去后刻苦学习,虚心向人求教,不久就赢得了老板的重视,被提升为副经理。

    一位学者指出:“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勤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勤奋努力,吃苦耐劳,才能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将所有的才能表现出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完善了坚韧的性格后,就会把吃苦当做磨炼体肤、心智的过程,从而让自己在逆境中不放弃,在顺境中不得意,一步步登上事业高峰。

    5.全面出手,让对手没有还手之力

    在与强悍的对手较量时,不但要让对手口服,更要让其心服。而要想使对手心服口服,就必须坚决彻底地给予打击,这是性格坚韧者的一贯作风。他们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而是让对手胆颤心寒,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从秦汉以来,匈奴一直威胁着中原人民的生产生活,在文景时期,西汉对待匈奴的政策基本上是以和亲为主。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经历了前几代的发展,西汉的国库开始逐渐充实起来,士兵训练也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基本上具备了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条件,汉武帝决定给匈奴以彻底的打击,洗刷数年来的耻辱。

    元光五年,汉武帝派卫青担任车骑将军,第一次领兵出击匈奴,与太仆、轻军将军公孙贺,大中大夫、骑将军公孙敖,卫尉、骁骑将军李广各领兵1万人,分别从上谷、云中、代郡,向雁门进发。

    卫青率部队到龙城,斩杀、俘虏数百敌军,首战告捷;而公孙敖兵马死7000人;李广被匈奴所俘,后逃脱;公孙贺也无功而还。

    元朔元年秋,卫青领3万骑兵出雁门关攻打匈奴,歼敌数千。元朔二年,匈奴再次入侵,杀辽西太守,掳掠渔阳两千余人,大败将军韩安国的大军。汉武帝派匈奴人敬畏的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兵则避开李广的锋芒,转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的边郡。这个时候武帝又令将军李息出代地,令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收复河南至陇西之地。

    当时卫青率领4万大军从云中出发,为了取得战事的主动权,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从西面绕到匈奴军后方,迅速攻占高阙,这样,卫青就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廷的联系,从而取得了有利的形势。紧接着,卫青又率领精骑迅速南下,进到陇西,包围了白羊王、楼烦王。

    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不敢再恋战,仓皇率兵逃跑。汉军乘胜追击,活捉匈奴兵数千人,缴获牲畜100多万头,如此一来,汉军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为了巩固这一地区,汉武帝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迁徙内地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建了防御工事。经过这次战役,西汉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元朔五年春,汉武帝令卫青率3万骑兵出高阙,总兵力有十几万人。与卫青相战的是匈奴右贤王。右贤王轻视汉军,放松警惕,大饮而醉。汉兵则夜间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不知所措,率精兵百人乘夜奔逃。汉轻骑校尉郭成等人快马追逐数百里,但未能追上,只俘虏、缴获右贤王属下副将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千百万。汉武帝为了鼓励在外的将士,派使者捧着大将军印,在军中任命车骑将军卫青为大将军。从此卫青成为统兵大将军。

    元朔六年春,大将军卫青出定襄,卫青率军歼灭匈奴几千人。据史书记载,这次战役中,霍去病率800精骑首次参战,歼敌2000余人。

    事隔一个月,再出定襄攻打匈奴,歼敌万余人。

    公元前121年,西汉对匈奴的河西之战开始,霍去病出任指挥,大败匈奴,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经过多年的战争,汉武帝已经掌握了匈奴的基本实力,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他决定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发动对匈奴的大决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5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为了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又动员了私人马匹,步兵十余万人,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紧跟在大军之后。从这次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来看,他已经下了彻底歼灭匈奴的决心。

    汉武帝命霍去病从东方的代郡出塞,卫青从定襄出塞。在接受了汉武帝的密旨后,卫青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包抄,卫青自己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进攻,直插匈奴单于驻地。

    卫青大军北行一千多里,穿越大沙漠,与以逸待劳的匈奴军遭遇。但卫青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命令部队用武刚车围成圆形营栅,然后派5000骑兵前去冲击匈奴,而匈奴则派出1万人迎战,在人数上,匈奴兵占着优势。

    当时已经是黄昏,并且刮起了风沙,双方都看不清。卫青指挥汉军从左右翼包抄单于,士兵作战勇猛,单于见汉兵势强,再战不利,于是带精兵几百,仓皇向西北飞奔而逃,汉兵追击二百多里,虽没捉到单于,但是俘杀匈奴1万多人。

    另一路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相战。双方经过激烈的战斗,汉军俘获了匈奴三个小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消灭匈奴7万多人,彻底击溃了左贤王。

    漠北之战后,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从此匈奴元气大伤。为了避开汉军的锋芒,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廷”的局面,匈奴对汉朝边疆的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公元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兵1万人,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这时的汉军战斗力极强,所向披靡,穿过五个匈奴王国,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此次战役,汉军又大获全胜。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势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进入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河西战役。汉武帝派霍去病、公孙敖率领的几万骑兵为主力,从北地郡(在今甘肃环县)出发,另派李广、张骞率1万多人从右北平出发,攻击匈奴左贤王,策应西征的主力军。在这次战役中,霍去病收降了浑邪王。

    从此,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汉朝西部的威胁彻底解除,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畅通了。

    纵观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经过,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体现了他的坚韧性格。他在做了充分准备后,以相当彻底的进攻措施给匈奴以沉重的打击,使匈奴再无还手之力,维护了中原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性格懦弱的人永远也不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只有改变懦弱性格、完善坚韧性格以后,才能为事业而坚持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6.伸固然荣耀,屈忍更可嘉

    实力决定一个人做事的底气,当实力还不足以与对手放开一搏的时候,性格坚韧的人常常会忍耐。他们的这种忍不是消极懈怠的忍,而是积极有为的忍,是在忍中蓄势,在忍中等待进攻的时机。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对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后成事的高度概括。勾践之忍,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历史证明,他最终也没有白忍,终于报得大仇。

    其实,勾践报仇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因为,诸侯国之间相互蚕食攻伐在春秋战国时是很正常的事,这里所要探究的是勾践性格中的“忍”,而最终凭此成就了复国大业。

    吴越两国本为邻邦,吴国趁越王常刚死之际发兵攻越,结果大败而归,国王阖闾受伤而亡。这样两国就结下了仇怨,这种仇怨的实质并非什么国恨家仇,而是双方都想吞并对方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加国势而已。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为了替父报仇,他丝毫没有懈怠,经过两年的准备,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倾国内全部精兵,经太湖杀向越国而来,越国一战即败,勾践走投无路,后来走伯嚭的门路达成了议和。

    议和的条件是: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来做奴仆,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吴王夫差让勾践夫妇到自己的父亲吴王阖闾的坟旁,为自己养马。那是一座破烂的石屋,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勾践夫妇和大夫范蠡一直在这里生活了3年。除了每天一身土、两手粪以外,夫差出门坐车时,勾践还得在前面为他拉马。每当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就会有人嘁嘁喳喳地讥笑:“看,那个牵马的就是越国国王!”

    性格坚韧的勾践面对一切屈辱,从容自若,因为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负重,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屈,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他在几度忍屈后,得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当时吴王病了,勾践为表忠心,在伯嚭的引导下,去探视吴王,正赶上吴王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后,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不久将会痊愈。这件事在吴王放留勾践的态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或许是勾践真的懂得医道,察言观色能看出吴王的病快好了;或许是勾践有意恭维吴王;或许是上天垂青勾践,总之,吴王的病真的好了,勾践此时已彻底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见勾践真的顺从自己就把他放了。

    勾践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忍辱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不排除勾践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国,但这种坚韧的性格的确让人慨叹。

    纵观这一时期勾践的屈,是极其恭顺的屈。因为勾践很明白,这种为人奴仆的生活可能是茫茫无期,也可能近在咫尺。可喜的是,他的坚韧善屈性格得到了上天的垂青,他最终战胜了重重挫折,夺得了春秋末代霸主地位。

    性格坚韧的人,绝对不会做出“以卵击石、螳臂当车”的无为之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够保身,就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大丈夫能屈能伸,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7.别把困难挂在脑子里

    性格坚韧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想到的不是如何及时撤退,以保证使损失减到最低,而是先以出色的心理素质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然后积极地想办法来克服困难,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眼光和决定都是正确的。

    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最后主办方欠下了36亿美元的债务,很久都没有还清;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最后亏损了10多亿美元,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大包袱。1980年第22届奥运会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当年的苏联比上两届举办城市耗费的资金更多,一共花掉了90多亿美元,造成了空前的亏损。

    面对这种前车之鉴,举办1984年的奥运会几乎到了无人敢涉足的地步,最后美国的洛杉矶看到没有人敢拿这个烫手的“山芋”,就以唯一的申办城市“获此殊荣”。美国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其泱泱大国的实力,但是,等“夺取”了举办奥运会的权利之后,美国政府却公开宣布对本届奥运会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而且洛杉矶市政府也说,不反对举办奥运会,但是市政府不提供资金支持……

    情况有些令人尴尬,那么谁能够出来挽救这场危机呢?洛杉矶奥运会筹备小组不得不向一家企业咨询公司求救,希望这家公司寻找一位高手帮助解决当前的问题,使政府不必补贴一分钱就能举办好这届奥运会。

    这家公司没有懈怠,根据奥运会筹备小组提出的要求,他们动用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用计算机进行广泛地搜索,这个时候,计算机不时地反复出现一个名字:彼得·尤伯罗斯。

    彼得·尤伯罗斯,1937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文斯顿的一个房地产主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奥克兰机场工作,后来又到夏威夷联合航空公司任职,半年后担任洛杉矶航空服务公司副总经理。1972年,他收购了福梅斯特旅游服务公司,改行经营旅游服务行业。1974年,他创办了第一旅游服务公司,经过短短四年的努力,他的公司就在全世界拥有了二百多个办事处,手下员工一千五百多人,一跃成为北美的第三大旅游公司,每年的收入达2亿美元。

    从他所取得的业绩来看,不能不说是惊天动地,他非凡的管理才能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尤伯罗斯被选中承担这个重任,担任了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间。

    他虽然接手了重任,但举办奥运会的难处是他始料不及的。一个堂堂的奥运会组委会,居然连一个银行账户都没有,于是他只好自己拿出100美元,设立了一个银行账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他拿着别人给他的钥匙去开组委会办公室的门,可是手里的钥匙居然打不开门上的锁。原来房地产商在最后签约的时候,受到了一些反对举办奥运会人的影响把房子卖给了其他人。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了退路,尤伯罗斯果断决定临时租用房子——在一个由厂房改建的建筑物里开始办公。

    从此,尤伯罗斯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决策,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他经过充分的思考,不失时机地、果断地砍出了三斧头。

    第一,拍卖电视转播权。彼得·尤伯罗斯是这样分析的: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对体育感兴趣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不惜花掉多年积蓄,不远万里去异国他乡观看体育比赛,但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的。而事实的发展证明,在奥运会期间,电视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很显然,电视收视率的大大提高,使广告公司也因此大发横财。

    尤伯罗斯看准了这举办奥运会的第一桶金子,他决定拍卖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要拍卖就要有一个价格,于是有人就向他提出最高拍卖价格1.52亿美元。尤伯罗斯听后,笑着说:“这个数字太保守了,还不止这些。”他手下的人都用一双惊奇的眼睛望着他。这些人一致认为,1.52亿美元都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而且在历史上也绝无仅有。那些嗜钱如命的生意人能够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就已经不错了。大家都觉得他的胃口太大了。

    精明的尤伯罗斯早就看出了助手们的心思,不过只是笑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知道,这一仗关系重大,对以后的计划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马,来到了美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进行游说,一家是美国广播公司(ABC),一家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同时,他又策划安排了几家公司也参与竞争。一时间报价不断上升,出乎人们的意料,仅电视转播权的拍卖一项就获得资金2.8亿美元,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第二,拉赞助单位。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也是各个大企业之间的广告竞争,因为很多大企业都企图通过奥运会宣传自己的产品。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尤伯罗斯设法巧妙地加剧了这种竞争。奥运会组委会作出了这样的规定:本届奥运会只接受30家赞助商,一类产品仅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赞助者可以取得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某项产品的专卖权。在这种有选择的竞争诱惑下,各家大企业都纷纷抬高自己的赞助金额,希望在奥运会上取得一席之地。

    以饮料行业为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两家竞争十分激烈的对手,两家都有志在必得的想法。可口可乐采取的战术是先发制人,一开价就喊出了1250万美元的赞助标码。百事可乐根本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对手拿走了奥运会的专卖权。

    而在照片胶卷行业就更具有戏剧性了。在美国,乃至在全世界,柯达公司的名气都是响当当的,自己也认为是“老大”,摆出来“大哥”的架子,与组委会讨价还价,不愿意出400万美元的高价,拖了半年的时间也没有达成协议。就在这个时候,日本的富士公司乘虚而入,拿出了700万美元的赞助费买下了奥运会的胶卷专卖权。消息传出之后,柯达公司十分后悔,懊恼之余,把广告部主任给撤了。

    由此可见,当时竞争的激烈程度。最后经过多家公司的激烈竞争,尤伯罗斯获得了3.85亿美元的赞助费。

    第三,“拍卖东西”。在别人那里,奥运会是赔本的买卖,但对尤伯罗斯来说却不一样,他手中拿着奥运会的王牌,在各个环节都让富豪们及有钱的人掏腰包。

    火炬传递是奥运会的一个传统项目,每次奥运会都要把火炬从希腊的奥林匹克村传递到主办国和主办城市。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传递路线全程高达15000公里,最后传到主办城市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以尤伯罗斯为首的奥运会组委会在传递上又开始做文章,他们规定:凡是参加火炬接力的人,每个人要交3000美元。很多人都认为,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是人生中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拿3000美元参加火炬接力也“值”。就是这一项,他就又筹集了3000万美元。

    另外,奥运会组委会还规定:每个厂家要到奥运会做生意,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可以去,结果,有50家杂货店或废品公司出了50万美元的赞助费,获得了在奥运会上做生意的权利。

    除此以外,组委会自己还制作了各种纪念品、纪念币等,以高价出售……

    洛杉矶奥运会不但没花美国政府和洛杉矶市政府的一分钱,而且还盈利2.5亿美元,尤伯罗斯以自己坚韧的性格创造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奥运会的举办权成了各个国家争夺的对象,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为目标奋进的路上,一定要做一个性格坚韧的人。因为性格懦弱的人遇到困难会退缩,但退缩一次则意味着否定自己一次,而否定自己一次则意味着失去一个重要的成功机会。所以人们要坚强地,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去应对前进途中的困难,只要全力以赴,即使实现不了终极目标,也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

    8.矢志不移,认准的事就要做下去

    性格坚韧的人眼中只有目标,没有困难。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宁愿吃苦受罪。正因为如此,他们常常能够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

    提起“现代建筑”,在韩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世界上也是享有盛名的。在经营项目方面,“现代建筑”通过不断发展,将建筑业、造船业、汽车业融为一体,并且在各个行业都有不菲的成就。随着“现代建筑”的脱颖而出,其创始人郑周永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被誉为“最有魅力的男人”、“亚洲最富有的企业家”等等。不过,郑周永在创造辉煌的时候却经历了常人难以坚持下去的艰辛,付出了常人不愿意付出的努力。

    1916年,郑周永出生于韩国江原道通川郡松田面峨山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祖辈世代务农,父母同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父母的含辛茹苦下,郑周永与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渐渐长大。因家资窘迫,郑周永在通川郡松田公立小学念完小学后便辍学回家,开始与父亲一起在田地里摸打滚爬。然而,尽管他们非常勤劳,但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富足,有时连基本口粮都成问题。15岁的郑周永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即使累得身心疲惫也仍然要忍饥挨饿的生活,于是打算离开这毫无希望的穷山恶水,去寻找另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郑周永找到在镇上工作的几个同学,希望他们能为自己谋点事干。然而,这些同学并不能想出什么办法。父亲得知后把他大骂了一顿,不仅是因为他的“异想天开”,而且因为他是长子,应该留在家里传承祖业。不过,郑周永并没有打消自己的念头,觉得应该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

    第二年春天,郑周永在一次去里长家的时候从报纸上看到清津市正在修建港口和铁路的消息。他马上意识到,修建港口和铁路一定需要大量的劳工。就在那一刹那,郑周永仿佛已听到隆隆的机器声,看到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来来往往地忙碌着,那里面当然也有他。

    郑周永找来一张破旧的地图,从上面找到了清津市。与此同时,他那颗火热的心顿时冷却了下来,因为清津市与通川竟相隔一千多里。不过,郑周永没有被吓倒:“再远我也要去!”他找到最好的伙伴池周元,并一起靠卖柴悄悄积攒了4角7分钱。8月的一天,他们背着父母溜出村子,拿着这仅有的路费向清津出发。白天,他们靠几分钱的食粮补充赶路时消耗的体力;晚上,他们在背风处过夜。尽管身体疲乏不堪,但郑周永并不能安然入睡。他望着黑洞洞的天空,想起了贫穷的家乡,想起了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想到父母会为儿子的失踪而感到焦急不安。哭过之后,郑周永狠狠地咬住自己的嘴唇:为了改变贫穷,为了能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我一定要出去,坚持到底!

    经过几天的奔波后,郑周永和池周元来到了高原市。得知这里也在修建铁路时,他们决定先挣点路费再去清津。工地上的活要比种田累得多,郑周永累得浑身疼痛。虽然如此,但一想到家里的贫穷和前程的迷茫,他就咬牙坚持下去。筑路工每月工资为4角5分钱,除去伙食费,一个月满勤也只有1角5分钱。转眼间过去了两个月,中秋节快要到了。郑周永想让父母高兴一下,于是好不容易说服了工头,预先支点钱给家里寄去。正当他高兴地从工头棚里走出来时,他的父亲出乎意料地站在他面前。看着累得又黑又瘦的儿子,父亲的心里一阵酸痛。郑周永猛地扑到父亲的怀里,放声大哭。他太想家了,毕竟他还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

    就这样,郑周永像个小俘虏一样被父亲带回了贫穷的小山沟。不过,他并不甘心,还是想着去外边的世界闯闯。在家期间,他看了小说《泥土》,被主人公许崇吸引住了。他想:既然许崇能爬出大山沟、独自进城,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我郑周永为什么就不能出去闯一闯呢?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又在他的心里萌发了。1932年的春天,郑周永又联合了村里的另外两个小伙伴,在一天夜里溜出村子,一口气向汉城方向跑了一百多里,接着在一家亲戚家停留。不过,他同样被父亲“押”了回去。

    回到家中,郑周永后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路费不足。这年秋天,他狠下心干了一件对不起家人的事:拿走了父亲的卖牛钱。这次他变得聪明了,一不找伙伴,二不在晚间溜,乘家里无人时坐上了南下汉城的火车。此次去汉城,他的主要目标是在牡丹会计学校速成班学习。之所以会有这种打算,是因为他从女朋友家的旧报纸上看到了这个学校。据报纸介绍,速成班学制6个月,毕业后可安排工作,毕业后每月至少能挣30元,去掉120元的年食宿费,每年能剩下240元。要知道,240元要买24袋大米,这比家里一年打的粮食要多得多。郑周永越想越高兴,相信等父母接到寄回的钱时,一定能原谅他所有的过错。

    到汉城后,郑周永很快办好了入学手续。由于已经开学3天,课程又讲得很快,再加上工作安排与成绩挂钩,郑周永不得不加倍努力。正在他踌躇满志之际,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一天早上,他匆匆忙忙往学校赶,在走到校门口时与父亲撞个满怀,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尽管向父亲说尽了好话,父亲还是流着老泪催他回家。就这样,郑周永又一次回到了家中。

    1934年,是郑周永记事以来最糟的一年。当时,田里的庄稼几乎绝收,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在村里流行。这次,父亲再也不阻挡他了。这一年,19岁的郑周永第一次正式告别了父母,然后直奔汉城,寻找自己的梦想。

    经过一番奔波,郑周永在一家名为福兴商会的米行找到了一份发放员的工作,月薪18元。由于勤劳朴实,他很快便赢得了店主的喜欢和信任。不过,店主儿子并不争气,导致米行不得不停业。

    经过三年的锻炼,郑周永决定干一番事业。他在原址继续从事米行生意,并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很快站稳了脚跟。不久,他打出了自己买卖的大号——京一商社。从此,郑周永步入商界,一步步走向辉煌。

    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要完善坚韧的性格,这样才能在做事时矢志不移。即使眼前是刀山火海,也要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进。也许身体会受到伤害,精神会受到折磨,但以坚定信念和全力以赴换来的成果会弥补这一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