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楠(1921-2015),山东乳山人,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原总政治部副秘书长、解放军报社总编辑、社长、原总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著有《征途随感》等。
1932年,是我接触社会、思考人生的起点。这一年,作为一个年仅11岁的少年,我停读了私塾,到山东省烟台市上学。此时,以“九一八”事变为发端,日本侵略者侵占了东北三省。国民党政府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放弃抵抗。政府腐败之风盛行,各派军阀连年混战,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尚带稚气的心灵造成强烈的震撼……
烟台当局的警察在自己同胞面前横行霸道、不可一世,在外国人面前却奴颜婢膝。他们对稍有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力车夫,往往是举棍就打。有一次,警察在街上侮辱几名缠足女工,强行把她们的缠脚布挂在街头,引起公愤,被几百名女工和群众围住痛打。这些对同胞耀武扬威的警察在外国警察面前却点头哈腰、低三下四。我曾在海边看见外国警察肆意欺负中国警察,把他们的帽子扯下来,用警棍顶着晃来晃去,然后抛到海里,他们呆站在那里丝毫不敢动,任人耍弄,活像一只哈巴狗。有一次,军阀的篮球队和学生篮球队比赛,军阀球队输了球,竟把裁判捆起来用皮带抽打,极为蛮横。
洋人霸占了烟台海滨浴场,不让中国人进去。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去游泳,他们放出狼狗把我们追赶出来。风景优美的烟台山和东山,也被外国人强占,看着门外挂的禁止中国人通行、入内等牌子,一种被压迫的耻辱感涌上我的心头。我多次听到从东北逃回来的人痛斥日本占领东北后的种种暴行,泣诉当亡国奴的痛苦,更加激发起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仇恨。
1934年,我进入志孚中学学习。当我第一次走进校门时,一幅很大的中国版图赫然呈现在眼前,上面画着一只蚕正在啃吃中国这片“桑叶”,东北三省已被吃掉。我在地图前沉思良久,热泪浸湿了我的眼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让我感到无比愤慨。因此,更加坚定了我爱国、报国、雪耻的信念。
我聆听过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到育才学校和志孚中学的两次演讲。他愤怒痛斥日本的侵略罪行,严厉谴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号召人们不要做亡国奴,团结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我听后受到很大的激励。
随着爱国热情的逐步提高,我较快地接受了革命进步思想,反压迫、雪国耻的信念更加坚定。我经常想,要反对外国的侵略,就必须革除弊政。志孚中学有一批爱国进步师生。其中刘宪曾老师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在他的引导下,我参加了革命群众组织的“旭光读书会”(简称“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跟进步教师学唱《毕业歌》《大路歌》《渔光曲》和《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我积极参加“河山话剧社”和推广“新文字”等活动,还参加了烟台学生联合游行,反对当局的腐朽统治。不久,我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
回顾这一段经历,我深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特别重要。青少年的思想比较单纯,比较容易激发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有基础、有条件。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就容易接受马列主义理论,走上革命道路。但是,这并不是说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思想会自发在青少年当中生成发展。由于所处的地位、经历,所接受的影响和努力程度不同,有的人感受深些,有的人感受浅些;有的人虽然也讲爱国救国,却没有找到科学理论,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青少年时期是立身定向的关键时期,应因势利导,多教育多引导,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可见,重视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青少年应该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牢记历史,居安思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艰苦奋斗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1937年8月,烟台党组织和“民先”安排我和党员同学王锡泽去延安学习。一路上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才到达西安。同八路军办事处联系几次后,被安排到三原镇谈话考试,进行编队和短训,然后由四五名红军干部带队去延安。路上大家高唱革命歌曲,脚上磨出了血泡也无法放慢我们追求真理的步伐。10月,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这是我想象中最美好的地方,是我心目中最壮丽的革命画卷。踏上了这片土地,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大家庭。
这里的环境是艰苦的,对每一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以前在家里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但在革命信念的激励下,在昂扬向上的氛围里,特别是在中央领导、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员模范作用的感召下,一切艰难困苦都能够克服。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给我们讲课时身穿补丁衣服,语言朴实生动;学校各级领导和学员吃穿一样,打成一片;教员讲课后和学员一起座谈;著名教授何干之在冬天的晚上还到窑洞和我们一起讨论并耐心辅导,等等。我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天气非常寒冷,把手和脸都冻破了,可是照样出操上课,高唱革命歌曲。我们上课都是在露天,以膝为桌也感到很欣然,从未听到谁抱怨一句每天吃三顿小米饭,菜很少,油水更少。但在这个革命大家里,苦中觅甜也很乐观。在抗大学习期间,为了适应作战要求规定吃饭时间是8分钟,以后又缩短为5分钟,经常野外训练和紧急集合,站岗放哨,过着严格紧张的士兵生活。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锻炼。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每当回想这段难忘的经历时,总是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我常想,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上了许多政治课、军事课,懂得了很多道理,增强了革命信念,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最实际的日常养成教育。有了这方面的锻炼,民族觉悟才逐步上升到阶级觉悟,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有了这种作风,就保证了学业的完成,到敌后战斗、工作、生活,对艰苦的环境也能自然适应。这种作风对我一生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说过:“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说过:“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毛主席的话千真万确。他曾在抗大问几个青年学员,会不会吃小米,会不会打草鞋,会不会爬山,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语重心长地说:“会吃小米,会打草鞋,会爬山才算是抗大的学生。你们来参加革命,学马列主义,要懂得吃小米,爬大山,这就是革命,这就是马列主义。”
毛主席把艰苦奋斗提高到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搞马列主义的高度来对待,是很有针对性的。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不是也有人因“生活关”而动摇过革命信念吗?
今天讲艰苦奋斗,并非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是因为这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要讲。它可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在奋斗中创新,在奋斗中前进。
1978年,罗瑞卿同志和我谈到干部作风时说:“艰苦奋斗有两个方面,一是体力方面,能够吃大苦、耐大劳,这是十分重要的;二是脑力方面,勤于思考,勇于战胜困难。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互相联系,脑力带动体力。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更重要的是脑力方面的艰苦奋斗。”这段话意义非常深刻。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艰苦奋斗就是在革命信念的激励下苦干、实干,办任何事情都要这样。艰苦奋斗需要坚强的毅力,完成一项任务、开创一项事业都要苦干、实干,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打仗要取得胜利,就要付出鲜血和牺牲。不可能不费力气、不费脑筋就能出真正的成果。就是写好一篇文章也要艰苦奋斗,唐朝诗人卢延让曾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艰苦奋斗是取得各项成就的必由之路,是成才的必由之路,是胜利的必由之路。离开了艰苦奋斗,离开了勤奋,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我们也要提倡巧干,用相对少的力气去取得相对多的成果。但实干和苦干是前提和基础。离开这个前提和基础,巧干就无从谈起。天赋的因素是有的,但是如果离开了刻苦实践,天赋就无从检验,也无从体现。归根到底,一项事业的成功,主要是靠艰苦奋斗。所谓聪明,也是来自勤奋。勤奋出才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许多名人的成就,都是与他们的勤奋学习和艰苦奋斗密不可分的;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他们在为国争光的信念激励下,刻苦训练,一步一个脚印,靠艰苦奋斗取得的;科学家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也是靠无数次艰苦试验和探索才最终走向成功的。
当有人称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只能靠勤奋努力,靠艰苦奋斗。
内容最基本的就是队列训练,从立正稍息练起,以加强他们的纪律性。现在,很多行业也很重视对自己的员工进行队列训练,看来他们都懂得,随着纪律性的提高,带来的将是素质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我们国家许多专业运动队,每逢大赛,尤其是参加国际大赛前,往往要进行军训,以加强纪律性,加强团队精神。经验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读一本“无字天书”
1938年8月,我们在抗大的学习就要毕业了,终于可以奔赴抗日战场第一线,心情异常激动。
在毕业典礼上,毛主席亲临讲话,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我认真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仔细地做着记录。记得毛主席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毕业了,就要到敌后去了,你们出去打游击,要学习,读的是无字书,要读一本‘无字天书’,看到什么就跟什么学。要向工人、农民学,向资本家、土豪劣绅学,向国民党军队学,向日本帝国主义学。要向山水、林木、花草和鸟兽学,还要向驴屎马粪学习。一切都是我们的先生。”
毛主席曾经讲过,对历史的沉淀和敌对势力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理解毛主席说的向国民党军队学习,向日本帝国主义学习,就是要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一切有用的东西。“向驴屎马粪学习”,实际上是对在实际斗争中向各方面学习的一个生动比喻。毛主席常常用这种鲜活风趣的群众语言,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他的这段话,其实是要求我们学习百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让自己的头脑丰富起来,思维敏捷起来。
可见,学习不能局限在学校里,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应在更广阔的天地、更实际的斗争中,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从时间来看,学习是贯穿一生的;从空间来看,学习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细心留意并注意挖掘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也就读好了无字书。身处新时代,社会在变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我们仅凭在学校和书本学的知识当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和事学习,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