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桥-刘宁勉强笑了笑:“这座门永远对你敞开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时光在美好的期盼和希望中度过,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这些天月华很高兴。第二批扶贫款也拨到了老河市,这次可是五千万哪!不但能再买几千头奶牛,连相应的奶制品厂也可建起来了。有了这笔款,奶品大发展,村民们不就真的脱贫致富了吗?这么多年,什么大种烟叶呀?发展养殖呀?建塑料大棚呀?上级号召那么多,有哪个是成功的?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领导,他们手里没钱呀?光搞个试点管什么用!现在,万头奶牛工程启动了,就是先养几千头,也了不起呀?据说,一头奶牛每年平均可创收万余元,这几千头奶牛就是几千万元呀?种多少小麦才能有这么大收益!想到这里,月华为自己的贡献感到很激动,甚至可以说有点自豪了!

    这天,刘宁下班回来,月华忙给他倒了一杯茶,他挺客气地接过去说:“谢谢。”然后又放在茶几上了。月华去端饭,他摆摆手,示意她坐下说:“现在我不饿。”月华想,一定是他累了,便在沙发上放一个枕头。刘宁反而坐直了身子,好象一个领导在跟他的下级谈工作:“你来我家一年多了,让你受累了。我代表全家谢谢你,你对我家的帮助和支持太大了。”

    月华嘻嘻一笑说:“呀,刘主任,你怎么客气起来了?”

    刘主任依然像领导在跟下级谈工作。他说:“真的,我很感谢你,要不是你在这里,我不知这个家会怎么样呢!”

    月华没理解刘宁这话的意思,她说:“还能怎么样?刘姐照样读研,强强照样上学,你呀,也照样当大官。要说呀,我得谢谢你,不是你的关心和支持,那扶贫款怎么能顺利地拨到俺家乡?”

    刘宁说:“你这话只对一半。扶贫款总是要下拨的,会不会拨给你们市你们县和你们村,那就不好说了。是你让我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找准了一个好项目。从这个角度讲,我还得感谢你呢!”

    月华已不像当年的小女子了,她顺随着刘宁的话茬儿说:“那好!我感谢你,你也感谢我吧!”

    刘宁突然位住她的手,说:“看你这双手,变得又柔软,又白嫩,真是一双玉指呀?想当初你刚到这里来时,上面结满了茧子,通红通红的,那真是一双劳动人民的手啊!”

    月华说:“这也要感谢你!做饭,从超市买来的都是半成品,连择菜也不用伸手了。洗衣,有全自动洗衣机,电源一打开,任务就完成了。就连擦窗户,清洗油烟机,你也不叫我伸手,请来家政员,一切全由她们代劳了。按旧社会的说法,我是佣人,实际上我什么也不用动手,快成了小姐太太了。”

    月华说到这里得意地笑了起来。刘宁却没笑。他说:“我怕你这只小手今后又会变成当初那只手!”

    这话让月华警觉起来:“怎么,刘主任?你不喜欢我了?”

    月华说这话,脑子里转了一百个圈儿。是王颖读研结束,要回来了?还是强强上了中学,成了住宿生,不要我照顾了?

    刘宁说:“是的。王颖读研快毕业了。”

    月华知道王颖姐是喜欢她的,便说:“等王颖姐回来,她要是不需要我,我就走。”

    刘宁:“不,现在你就走!”

    这话才真让月华吃了一惊:“怎么?现在你就撵我走?”

    刘宁:“你不是一般的保姆,你是老河市派来的工作人员!人家——,人家要你回去。”

    月华:“怎么?郑主任叫我回去?”

    刘宁:“大河市领导班子刚调整,郑主任退了二线,不再当主任了。”

    月华一听这话慌了:“郑主任答应给我安排工作的,他一退,说话还算数吗?”

    刘宁从侧面作了回答:“今后有机会我会帮你找个合适的工作。”

    月华听得出,她原来的希望和期盼全落了空。月华转过身说:“我走,我这就走!我得找郑主任说清楚。”

    月华收拾自己随身用的东西,刘宁把已买好的车票递给她说:“我座门永远对你敞开着!”

    啊,车票都买好了,看来这事早就定了,只是迟迟没对我说。既然到了这个地步,还有啥可说?月华只好走了。

    刘宁突然拉住她的手,深情地说:“月华,我是真心爱你的。可现在……,我也无能为力了。你先回家住几天,有机会了,我一定给你找个合适的工作。”

    月华实在不想离开他,她已融入这个家庭,似乎成了其中的一员了。但她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毕竟是个保姆,迟早是要离开这里的,早点离开反比晚了好。她想到家乡的变化,心里反倒对刘宁充满感激。她泪眼模糊地说:“刘主任,你是好人,你对俺家乡支持太大了!要是所有干部都像你这样,俺贫困地区的人民就好办了!”

    刘宁感受到月华话里充满真诚。二人毕竟有过那种隐秘,惹是心术不正,就会借机要挟他。月华这番话让他对这位乡村女子顿生敬意,禁不住把她紧紧地抱了起来,月华也顺从地投入他的怀抱。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是不能感情用事的。二人只是轻轻拥抱一下,他便毅然把她推开了。他顺手拿起电话,要行政科派车送月华去车站。月华掂起自己简单的行装,说:“谢谢,刘主任!出门就有出租车,这就免了吧!”

    月华回到老河市,直奔郑主任的办公室。她没有敲门,就一步跨了进去。当年郑主任坐的那张办公桌前,此时却坐着一位陌生的中年人。月华一愣,是我走错了屋?她急忙退了出来,可看看那门牌,主任室!没错呀?此时,月华方才想到刘宁的话,市里领导班子调整,郑主任退了二线。现在当主任的自然是别人了。

    月华最后来到郑主任办公室,那是靠走廊尽头的一间小房子,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郑主任当了调研员,既没有调研任务,也无什么课题可研究,自然是回家抱孙子去了。月华来到郑主任家,郑主任正在厨房里忙碌着。看来干家务他也是一把好手。他见了月华,虽然尽力表示出热情,但却没有实质内容,他只是空洞地叫了两声:“月华回来了?快给倒茶。”但却没人行动,因为老伴出去买菜去了。三岁多的小孙子倒很懂礼貌,亲亲热热地招呼一声:“阿姨好?”

    月华自知自己不是什么贵客,只是一名普通的保姆,因此,她对这冷遇并不在乎。她问郑主任:“我是不是完成了任务?”

    郑主任说:“是是是,也可以说任务完成了,而且完成得还不错。”

    月华问:“那你当年的许诺——”这拖长的声音自然带着一个明显的问号。

    郑主任自然明白月华的意思。他说:“我原来是有考虑的,等你完成任务,机关里要招聘人员,我准备推荐你去办公室。可是——,可是——”郑主任“可是”了半天也没“可是”出个究竟。

    月华说:“是不是你从领导位子上一退下来,说话就不算数了?”

    郑主任亲自倒了一怀茶,放在月华面前说:“月华,你真聪明!我一退二线,就成了闲员一个,说话还有谁听?不过,我会帮助你的,在市里给你找个适当的工作。”

    刘宁说是找个合适的工作,这郑主任说是找个适当的工作,看来是一步步在降级,随便找个活儿,把我打发走就成了。月华知道自己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再多说话,也是无用。她问:“郑主任,我不打扰你了。当年是你把我从乡下带到城市,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我真感谢你哩!别的就不说了。”

    月华转身要走,郑主任却拦住她说:“别急!吃顿饭再走!”

    月华说:“不麻烦你了,郑主任!”

    郑主任却执意挽留她吃饭。郑主任向买菜回来的老伴吩咐:“炒几个对口味的小菜,我要跟这闺女好好喝杯酒。”

    郑婶也是挺热情的,硬拉住月华不让走。月华也想听听郑主任还有什么话说,只好客随主便了。

    三杯小酒下肚,郑主任的话便多了。那郑婶也插进来,发了一通牢骚:“现在呀,我是看透了!能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吹的,会吹的不如会拍的。老郑这些年为咱市出了多大力?操了多少心?可到头来——,哼!”

    郑主任:“你别瞎叨叨!现在谁不想进步?我占住位子,人家提不上来,咋弄?不把我弄下来,人家咋进步?”

    郑婶:“你就是老好好!别人蹬着你的鼻子踩着你的脸往上爬,你也不在乎。到时候我得找市长说说,是你市长叫俺老郑疏通省里的渠道,密切上下级关系。俺老郑给人家刘主任送个小保姆,怎么竟成了性贿赂了?”

    月华心里咚的一声:“性贿赂?”

    郑主任忙打断郑婶的话:“你瞎扯啥?”

    郑婶也感到自己有点失言,在月华面前哪能说这话?她反过来劝月华:“身正不怕影子歪。在你家乡,谁不夸赞你好呀?”

    郑主任也劝她:“你先回家等几天,到时候我给你找个比较合适的工作。”

    月华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农家女子了,她知道郑主任这话不过是哄她玩罢了。所以,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有点赌气地说:“我哪里也不去,我还回我老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