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桥-当你摸清家乡的现实情况,也许你会改变你的就业方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运来要毕业了,当前他最急迫的要求就是找个满意的工作。他学的是哲学专业,天呀,现在哪个行业还需要哲学呀?原来由国家统一分配,这曾是一个热门学科,有的分到理论研究部门,有的分到党政机关工作,最差的也会分到中学,当一名政治教师。可眼下不包分配了,他虽然在班里是优秀生,也难找个理想的——不!就是找个一般性工作也难啊!他到人才市场跑了好多次,可人家一听是哲学专业,就摇头说:“我们要的是实用技能,是产品如何生产如何销售,这哲学嘛,离我们太远了吧!”运来碰了几次钉子,回到刘萍家里,满脸都是失望和懊丧。刘萍鼓励他:“哲学有什么不好?哲学能给人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人变得更聪明。当你走向社会,面对各种复杂的事端,便可显示出你的水平了。哲学不是没有用,而是太有用,太宝贵了!”

    这话让运来大受鼓舞,他对刘萍不由另眼相看了。他开玩笑说:“刘姐,你自学考试选择行政管理专业,下一步的目标是不是竞选院长?”

    刘萍却自信地说:“当院长如果不学行政管理,肯定成不了好院长!”

    二人逗笑一阵,刘萍竟然劝他说:“现在最缺乏人才的是农村,我看你还是回家乡去吧!”

    这让运来大为不解!嫂子含辛茹苦,供我上学,不就是为了跃出龙门,到城里吃上“皇粮”吗?回农村,我这几年大学不是白上了?

    刘萍反问他:“那次回你家,玲玲说的那番话你还记得吗?”

    玲玲那番谈话,运来当然还记得,但他并没放在心里,认真去想。

    “那天本来是想随便玩玩,玲玲那番话却对我触动很大。”刘萍似乎仍沉醉在当时的激动中,她说:“玲玲真了不起,她考虑的问题很现实,很重要。农村面临的人才匮乏,资金短缺,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也制约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我跟父母下放农村几年,农村还有我不少亲戚和朋友。我深深感到,‘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

    刘萍竟高谈阔论起来。这让运来一时不理解。他只知道刘萍的老爸曾当过地委农村工作部长,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是不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刘萍至今对农村仍有相当深厚的感情?

    刘萍仍把玲玲作为自己的谈论话题。她说:“那红富士是新品种,没有相当的技术也难以管好。那奶牛也不像耕地用的黄牛那样简单,不但饲养有讲究,就是以后的奶品加工和销售,也不是一般的庄稼人所能胜任的。所以,我觉得,你若回家乡,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这话让运来认真犯了思索。玲玲是一个残疾女子,到了农村竟干了那么多大事。我要是回到家乡,不是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吗?但他又觉得,嫂子供我上大学,盼的是离开家乡,走进城市。我若回到家,嫂子会有啥想法?

    刘萍耐心劝他说:“这最后一学期是社会实践,我看你不要到别处去,先回你家,搞点社会调查,当你摸清家乡的现实情况,也许你会改变你的就业方向。”

    运来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他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却生活在校园里,对家乡的情况他并不真正了解。他逗笑说:“好的,我听刘姐的指挥。”

    刘萍笑道:“我哪是指挥你?我这意见只供你参考嘛!”

    运来说:“指挥也好,参考也好,我照你的意见办不就行了?”

    运来在县城下了车,正巧碰见黑牛。黑牛赶着一辆毛驴车,车上装着两只白铁桶,咣当咣当地走在那条宽阔的大街上。运来觉得很滑稽,眼下行驶在马路上的都是豪华小汽车,这毛驴车与之相匹伍,便格外引人注目。黑牛低头走在大街上,一声也不吭。运来拦住他说:“黑牛哥,哪有你这样卖东西的?也不吆喝,像哑巴一样!”

    “卖个球!”黑牛先是忿忿地骂了一句,抬头一看是运来,忙又笑嘻嘻地说:“哎呀,你怎么回来了?”

    运来见那白铁桶里咣当咣当地还有不少奶,就问:“到现在咋还剩这么多?”

    黑牛:“臭了,比屎尿还臭,卖给谁呀?”

    运来往那白铁桶前一凑,忙掩住了鼻孔:“呀,你怎么不早点来卖呀?”

    黑牛:“这是昨晚挤的奶,收拾干净我就赶着小毛驴来了。前前后后得折腾十来个小时,没有冷藏设备,咋能不坏呀?”

    运来:“市里不是说要在咱那里建个奶制品厂吗?”

    黑牛:“上个月还有人来察看厂址,征求大伙的意见,乐得大伙像过年似的。眼看一个月过去了,到现在却没影儿了。”

    运来见那臭奶溅了一架车,便说:“嗅哄哄的,你还拉回去干啥?倒掉不就得了?”

    黑牛眼一瞪:“你说得轻巧!我要是倒在河沟里,人家不罚我污染环境吗?还是拉回家给果树追肥吧!现在真是生活水平大提高,连果树都开始喝奶了!”

    运来觉得这是个大问题,便一搭腿坐在那车架上:“我坐你这驴车回家吧,咱哥俩也好拉拉话。”

    他们一路慢悠悠地行走着,黑牛向运来介绍了村里养奶牛的情况。当初村民对养奶牛想得太简单了,似乎奶牛牵回家,一下就可发家致富了。他们何曾想到,那奶牛不是过去养的老黄牛,吃饱喝足就行了。它需要各种特殊的照顾,饮料要精,营养成分要搭配好,就连喝水也要配以豆汁呀,红萝卜呀,等等,没有这些,奶产量就提不高。黑牛是饲养奶牛的积极倡导者,他又是看书,又是去外地取经,逐渐掌握了奶牛的饲养技术。然而,奶产量一增加,新的矛盾又来了,那就是如何打开销路!

    黑牛是颇有经济头脑的,他带头开辟新市场。他买不起机动三轮,只好买头小毛驴代劳。他每天赶着驴车,到县城去销售。村民们也纷纷效仿,几近消失的小毛驴一下成了抢手货。他们赶着毛驴车,穿梭于城乡之间,来往于大街小巷,一路哟喝着,那腔调高亢激昂,还带点优美的豫剧韵味儿,使这座小城变得无比生动。市报记者前来采访,称赞他们是当代阿凡提,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那些阿凡提们一个个皱起了眉头……

    “销售,销售!这实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啊!”运来听了黑牛的介绍,在心里反复念道着。但他面对现实问题,却又无可奈何。

    运来回到家,月华正在给小果果喂奶。运来的到来让她有点不好意思。那天晚上,她借着两杯小酒遮脸,向运来袒露了自己的心怀,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至今她仍感到深深的遗憾。但有小果果乱哄着,这遗憾便被排斥在一边。小果果成了她的全部,别的事再已无心去想了。她见运来向她走来,便举起果果,似乎在眩耀,也似乎在跟运来打招呼说:“看谁来了?快喊叔叔啊!”

    果果半岁多了,见了运来,咧嘴一笑,哇哇地叫起来。运来抱起果果,亲了亲他胖胖的脸蛋:“嫂子,你受累了。”

    月华泪水汪汪的:“这孩子好命苦,生下来竟没能看妈妈一眼。”

    运来:“果果有你照顾,玲玲没啥挂念的。只是那五十亩苹果树,你和二哥能管得了吗?”

    月华:“我正为这发愁哩!有玲玲在,技术啊,资金啊,什么都好办。玲玲一走,我和你二哥哪能有本事管理这么大个果园啊?”

    运来:“我回来帮你和二哥料理果园吧?这几十亩果园可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

    月华笑了:“别逗了,你!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谁还愿回家种地呀?”

    运来把刘萍鼓励他回家的那番话重述一遍,这叫月华感到高兴,自己喜欢的人终又回到自己身边来,这是她做梦也盼望的啊!她暗暗猜想,人家刘萍是贵夫人,哪会看上他这土头土脑的农村青年?一定是刘萍看不起他,才编个理由劝他回家乡来。这让月华少一分担忧,但又多了一分遗憾。一个大学生,十年寒窗,到头来又回农村打坷垃,这算什么事儿啊?但她依然笑着说:“三弟要是能回家来,嫂子可就有了依靠了!”

    月华正要跟运来商量股份制的事,运良急匆匆地跑来说:“坏了,坏了!你们快出去看看吧!”

    月华问:“啥事?是不是那几个农工又不干了?”

    运良说:“不,不!我是说有人要把奶牛卖了。嫂子费那么大劲才把奶牛弄家来,要是卖了,那不是白忙活了?”

    运来和月华一听这话,急忙向村里奔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