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健康生活百科-避孕药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避孕药品安全性

    1.是否致癌。长期服用对子宫内膜癌和卵巢上皮性肿瘤有保护作用。对乳腺良性纤维瘤和纤维囊性增生也有保护作用。药物时间越长防护作用越大。

    2.是否影响生育。停药后3月内80%恢复排卵,1年内95%~98%恢复排卵,服药后无影响。

    3.是否影响后代。停药后短期怀孕并不增加胎儿畸形发生率。

    4.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约半数表现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正常。少数人可能有血清甘油三脂、磷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胆固醇一般不变,停药后消失。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特别在35岁以上吸烟妇女。

    女用避孕药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美国化学家russe11marker发现,北卡罗莱那州的一种薯蓣含有一种植物甾体,它可以缓解月经痛。1942年他又到墨西哥收集了更多的薯蓣根。随后的几年他从这种植物甾体合成了孕激素。即使是今天,墨西哥薯蓣仍然是一种现代口服避孕药中孕激素(地索高诺酮)的来源。1953年georgepincus(“避孕药之父”)及其同事发现,孕激素可以抑制兔子排卵,随后做了妇女的临床试验。后来又发现,加上雌激素成分可以改善月经的规律性。

    避孕药40年来的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1.雌激素剂量的减低。1968年,30%的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剂量超过50微克,而今天所有最流行的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剂量不超过35微克。50年代首次用于临床研究的避孕药的雌激素含量为150微克,是现代口服避孕药妈富隆的5倍。2.“选择性”更高的孕激素。新型的孕激素(如去氧孕烯,也叫地索高诺酮)能改善口服避孕药对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不良影响。它们高的选择性(同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高)避免了以往避孕药具有的不良反应。因此,含有现代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可以改善痤疮,而以往的产品常常增加痤疮。

    我国避孕药的研制也已有30年左右的历史。经过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解除了许多避孕药物使用上的误区,掌握了一些避孕药物的科学使用方法。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些常用避孕药物的科学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避孕的一般原理是甾体类避孕药主要是抑制排卵;改变宫颈粘液的粘稠度,阻止精子穿过;改变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运行速度,使受精卵发育与输卵管运行速度不同步;改变子宫内膜,使之不利于孕卵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目的。目前国内外常用类型为甾体类女用避孕药,是以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及孕激素复合制剂为主,也有单方孕激素制剂。可分为短效、长效、速效、缓释系统避孕药和长效避孕针剂五大类。

    短效口服避孕药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主要由人工合成的甾体激素制成、大多数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制剂,少数为孕激素的单方制剂。常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有:口服避孕片1号、口服避孕片2号、口服避孕片0号、复方18甲基炔诺酮片(滴丸)、复方左旋18甲基炔诺酮片(滴丸)、三相片、妈富隆、敏定偶等。

    【优点】

    按说明服药,安全,能持续提供避孕效果。

    有助于预防子宫癌和卵巢癌

    月经周期有规律。痛经可能缓解。

    若有痤疮,有助于改善症状。

    若无任何禁忌证,又能每年随访一次,便可一直使用直至更年期。

    无性生活异常。

    可逆,停药后可恢复生育能力。

    【缺点】

    经间出血,尤其是服药的头两个月。

    恶心呕吐,但通常在第三个月时就会消失。吃饭时或睡前服药可减少上述症状。

    乳房肿胀及触痛感。偶尔出现情绪激动或体重增加。

    服药妇女需要高度自觉,记住每天按时服药。

    在个别情况下,服药者可能发生严重的副作用。

    患高血压且年龄大于35岁的吸烟女性服药后增加心脑血管疾患的机会。

    长期服用有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

    与某些药同时服用,可降低避孕效果。

    【检查】

    1.了解口服避孕药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出现副作用,以及服用方法、注意事项。

    2.如出现下列问题时,应建议去看医生:

    疼痛——头部(严重或持续头痛)

    ——胸部

    ——腹部

    ——腿部

    视力——模糊、重影、部分失明

    黄疸——皮肤及眼睛发黄

    气短——当休息或轻度活动时

    3.服药前可作下列各项体检:血压、体重、尿检、皮肤、四肢、心脏、乳房、腹部、盆腔。

    【服用方法】

    1.每天在同一时间服药(鼓励服药妇女将之视为每天必做的常规,以期每天能按时服药)。

    2.在经期的头5天之内服药,能立即产生避孕效果,而不需其他措施。

    3.如在经期第5天之后服药,则应建议后7天内采用其他预防妊娠的措施。7天后,只要能每天坚持服药,就能起到避孕作用。

    4.产后不行母乳喂养或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可立即开始服药,不必采用其他防范措施。产后不哺乳的妇女,如闭经,应做妊娠试验。如为阴性,可立即开始服药。

    服药妇女有一次或多次漏服,可能出现点滴出血,并有怀孕可能。

    5.漏服一片,应在12小时内补服,然后再按平时服药时间继续服用。

    6.如前两周内漏服2片药,则应连续2天每天服用两片,然后再继续服用而不管月经状况如何。随后7天,则应采取其他防范措施。

    7.如在第3周时漏服两片或在任何时候漏服3片或3片以上时,则不论月经状况如何,均应放弃那包药,立即开始另一周期服药,其后7天则应采取其他防范措施。

    【副作用及其处理】

    1.类早孕反应:少数妇女在开始服药的初期,有轻度的恶心、食欲不振、头晕、乏力、嗜睡、呕吐等反应。

    症状较轻者,不用处理,可自行缓解。

    症状较重者,可服维生素B10毫克,每天3次,可用3~5天。

    每次服药时。加服抗副反应片1片,每天1次,共3天。

    坚持在晚饭后或临睡前服药。

    2.服药期间发生突破性出血:一般出现在服药初期,表现为点滴样或月经样出血。常见的出血原因有二个,一是漏服、不定时服药、服药方法错误或药品质量出问题。二是为个体差异所致,有的妇女体内激素平衡受到影响。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的完整性,造成突破性出血,可以如下处理:

    (1)每晚加服炔雌醇1~2片,与避孕药同时服用至该药服用周期结束。

    (2)每晚加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1片至该服药周期结束。

    (3)出血量多或出血发生在服最后几片药吐可当做月经来潮处理,在出血第5天开始服下一周期药。

    (4)连续2个周期发生出血,出血固定可于每次出血前2天开始,前天加服炔雌醇1片,至该服药周期结束,预防出血。

    (5)连续2个周期发生出血,出血不固定,可从服药开始。每天加服炔雌醇1片,连服22天,采炔雌醇预防出血数,一般需连续加服炔雌醇3个周期。

    (6)上述方法无效,应调换其他避孕药。

    3.月经减少或停经,一般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1)月经量过少,每天加服炔雌醇1片,连续22天,与避孕药同服至该周期结束。

    (2)停药后7天未来月经,排除早孕的可能,可在当晚服下一周期药。

    (3)连续2个周期停经,排除妊娠,换其他避孕药。

    (4)如连续3个月发生闭经,应停用避孕药,排除妊娠,等待月经恢复;或者在停药后采用以下方法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克,每天1次,连续5天;或肌肉注射复方黄体酮1支(内含黄体酮20毫克。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每天1次,连续3天;或每天口服安宫黄体酮10毫克,连续5天。一般在停止治疗后一周内月经来潮。亦可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2~3个周期;或于出血第5天口服克罗米酚50毫克,每天1次,共5天,连用3个周期。停止服用避孕药期间。应采取其他避孕措施。按上述方法治疗,月经仍未来潮者,可按照妇科闭经原则做进一步的诊治。

    4.皮肤褐斑:约5%~8%的女性在服用避孕药后,面颊部出现蝶形斑或雀斑,停药后色斑可逐步自行减弱、消退,不影响健康。

    (1)有色斑沉着倾向者,宜选且含雌激素剂量低的避孕药,如1/8量的短效口服避孕药片1号或0号。

    (2)避免过度日晒,可涂擦防晒霜。

    (3)症状明显者停药观察。

    5.体重增加:少数女性在服用短效避孕药后,体重可能会增加,主要是钠水潴留所致。

    (1)服药后体重增加且发生浮肿者,宜选用含雌激素剂量低的避孕药。如1/8量的短效口服避孕片1号。

    (2)服药后体重增加,但未发生浮肿者可选用短效口服避孕片2号。

    (3)体重增加明显者可停药观察。

    6.乳房胀痛:少数女性有乳房胀痛的表现,一般无须处理。随服药时间延长,症状可自行消失。

    7.可发生精神抑郁、头昏、乏力、性欲减低、皮疹、皮肤瘙痒等,停药观察。请医生对症处理。

    【适应证】

    女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适用范围很广,无禁忌证,需避孕的育龄妇女均可使用。

    【禁忌证】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育龄妇女,禁止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吸烟妇女、妊娠妇女和产后6个月内的哺乳妇女。

    高血压患者、并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和有20年以上糖尿病史者。

    既往或现患高脂血症、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疾病及有并发症的心瓣膜疾病患者。

    当前或既往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及血液病患者。

    急、慢性肝炎、严重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

    乳腺癌、肝脏肿瘤患者。

    原因不明的异常阴道出血者。

    反复发作的严重头痛、偏头痛者。

    外科手术后,长期不能活动者。

    胆囊疾病患者、服用口服避孕药曾发生胆汁郁积症者。

    使用抗结核药利福平、广谱抗生素、抗惊厥药物者。

    2.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育龄妇女,应慎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年龄在40岁及以上者。

    小于35岁的吸烟妇女和产后6个月的哺乳妇女。

    乳房肿块。

    外科手术后。

    没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未超过20年者。

    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形细胞疾病者。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无并发症的心瓣膜疾病患者。

    头痛但无病灶性神经症状者。

    有妊娠黄疸史,无症状胆囊疾病、胆囊摘除术后的妇女。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者。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改用其他避孕方法,如绝育、放置宫内节育器,应将该周期的药物按时服完,不应中途停药,否则易造成月经紊乱。

    2.如安排生育,应停药半年,采用外用药具避孕,使外来激素完全排泄后再怀孕为好。

    3.因漏服造成怀孕者,因胚胎受过避孕药的影响,最好做人工流产。

    4.避孕药的有效成分在糖衣里,应注意保管,保持药物完整,不受潮、不变质、不溶化、不崩裂。糖衣不脱落,不完整的药物不能服用。不用湿手取药片,防止药物表面的糖衣溶解。药物应放在阴凉、干燥之处。在室温下,存放方法正确,参看外装标签上注明的失效期。药物应放在安全处,防止儿童误服。

    5.注意口服甾体类避孕药与其他药物的互相影响。影响避孕药的效果的药物,如利福平、广谱抗生素、氨基苄青霉青、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眠尔通、利眠宁、非那西汀、氨基比林、吡唑酮、克霉唑等。避孕药影响其药效的有丙咪嗪、肝素、双香豆索、降血压药、降糖药、皮质激素类药物。这两类药物最好不要同时使用。

    6.服药期间,体内雌激素减少,阴道渗出物酸度低,容易发生阴道感染,因此更需注意外阴卫生。

    7.不能为了不让月经来潮,长期不停口服避孕药,否则机体受其影响,一旦停药。可引发大量阴道出血,以致引发贫血或感染。不能为了延长月经周期,延迟开始服用,如周期第7~8天开始服用,这样做会使避孕失败。

    8.服药者需服用抗生素,或严重腹泻、呕吐,服药无效,应采取其他避孕措施,或停止房事。

    长效口服避孕药的注意事项

    【作用机制】

    1.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抑制排卵。

    2.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3.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干扰受精卵正常运行。

    【服用方法】

    1.复方甲基炔诺酮月服片:

    (1)月经周期第5天、第25天各服1片;以后每月月经周期的第5天服1片。

    (2)月经周期第5天、第10天各服1片,以后每月月经周期第10天服1片。

    (3)由短效口服避孕药转服长效口服避孕药的,需在服完一个周期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后的第2天中午服1片长效口服避孕药,再按方法(1)或(2)服用。

    (4)自月经来潮的当天算起,第5天中午开始服1片,以后每隔28天服药1次,可避孕1个月。最初三、四次服药,需每次加服1片长效雌激素片。

    (5)为增强避孕效果,减少副作用,可加服抗副作用片,每天2次,每次1片,每个周期共服2天。

    2.复方次甲基氯地孕酮月服片:

    (1)自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第5天开始服第1片(单方炔雌醚片,黄色片);间隔20天,即第25天,服第2片(自以后均服复方次甲基氯地孕酮片,粉色片),第45天服第3片。以后每隔28天服1次。每次1片,避孕1个月。

    (2)由服短效口服避孕药改服此药,可在服完短效口服片的第二天开始服用。

    3.复方炔雌醚氯地孕酮月服片:

    (1)自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第5天服第1片。第25天服第2片,以后每个月按这一固定日服药,每次服1片,可避孕1个月。

    (2)由服短效口服避孕片改服此药,可在服完短效药的第二天开始服用。

    【优缺点】

    长效、简便、效果好。

    停药后生育能力即有恢复。

    有助于预防葡萄胎、宫外孕。

    缓解痛经。

    副反应较多,如类早孕反应,自带增多,月经变化等。

    【副反应的处理】

    1.白带增多,一般无须处理,如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①治带净,每日3次,每次4片,连服5日;

    ②甲基睾丸素片,每日1次,每次5~10mg,连服5~7日。

    2.类早孕反应,可在午饭后半小时服药。严重者可同时加服抗副反应片1~2片,连服3天。

    3.月经改变,量少不须处理,量多可经过治疗后改用短效口服片。周期缩短一般可自然恢复。如出现闭经,要排除妊娠,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催经药物。连续闭经3个月以上,应停药,待月经恢复,采用其他避孕措施。

    4.头痛、乳房胀痛、皮肤瘙痒、腰痛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适应证】

    适于已生育过子女,无禁忌证的育龄妇女。

    不宜使用宫内节育器,不能坚持服短效药和不愿注射的妇女。

    【禁忌证】

    年龄在35岁以上的吸烟妇女,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患有心、脑、血管疾患及糖尿病妇女。

    血液病、肝病患者和乳腺癌患者。

    阴道异常出血者。

    严重头痛、偏头痛患者。

    胆囊疾病患者,外科手术后。

    使用利福平、广谱抗生素、抗惊厥药物者。

    还有些人要慎用此药:

    年龄在40岁以上的妇女,吸烟妇女。

    乳房肿块未确诊者。

    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形细胞疾病患者。

    【注意事项】

    药片受潮,糖衣磨损等不能服用。

    服药前要进行体格检查。

    不要擅自改变服药日期。

    停药后,应口服短效药1~2个周期。

    停药半年后再考虑怀孕。

    长效避孕针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1.复方避孕激素长效避孕针剂

    【用法】

    (1)复方甲地孕酮避孕针(7300避孕针或美尔伊):第1周期于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第5天,第12天各注射1支。以后每月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第10~12天注射1支。每月1次,每次1支,避孕1个月。

    (2)复方炔诺酮庚酸酯避孕针1号(浙长1号针):第一个周期自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的第15天,深部肌肉注射2支,或在月经来潮的第5天,10天各肌肉注射1支。以后均于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的第10~12天注射1支,每月1支,避孕1个月。

    (3)复方炔诺酮庚酸酯避孕针2号(浙长2号针):于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的第5天肌肉注射1支,以后每2个月的同一天注射1支。每注射1支可避孕2个月。

    (4)复方已酸羟孕酮避孕针(避孕针1号):用法同复方炔诺酮庚酸酯避孕针1号。

    【优缺点】

    (I)长效、高效、可逆、用法简单。

    (2)预防宫外孕、盆腔炎、减少贫血、痛经。

    (3)缺点是可出现月经改变,加重肝脏负担,对糖、脂、蛋白代谢有一定影响。

    (4)生育力恢复较慢。

    【副作用处理】

    (1)月经周期缩短。可在注射后第10天加服短效口服片1号或2号1.2片,连服4~6天。经期延长超过7天,可口服短效口服避孕片1~2片,每天1次,连服至下次注射日期时止闭经3个月,应停药,排除妊娠,待月经恢复,或请医生诊治。

    (2)阴道不规则出血,口服短效药1~2片,每天1次,连服4~5天,或请医生诊治。

    (3)过敏,每次注射后观察15~20分钟后方可离开。

    (4)其他反应症状严重者应停药。

    【禁忌证】

    与短效口吸取避孕药禁忌证相同。

    【注意事项】

    (1)应按月注射,每个周期的注射剂量只能避孕一个月。天气寒冷,药物有结晶时,需要热水中加温,待溶解摇匀后再用。用药前要仔细观察药液,有混浊或絮状物,禁止使用。为了保证避孕效果,应按固定时间注射,抽取药液时应将药液抽净,在注射时应将药液推净,防止药量不足引起阴道出血。药液应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太浅,药液不易吸收,可有包块。

    (2)使用长效避孕针者。不可突然停药,如需停止使用,应改服短效口服避孕药三个月,使体内激素水平缓慢下降,以防阴道不规则流血。

    2.纯孕激素长效避孕针剂

    【作用机制】

    改变子宫内膜组织的形态和功能,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改变宫颈黏液的理化性质,使宫颈黏液少而黏稠,阻止精子穿透。影响输卵管的蠕动,使受精卵和子宫内膜的发育不同步,抑制卵巢排卵。

    【用法】

    (1)醋酸甲孕酮微晶混悬液注射液(DMBPA):于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的第5天以内或产后第6周的任一天,深部肌肉注射1支,以后每3个月或12周注射1支。每注射1支,可避孕3个月。超过14周末注射者,必须排除妊娠后再注射。

    (2)庚炔诺酮孕针:第一针于月经来潮第5天之内注射。以后2个月注射一次。

    【优缺点】

    长效、高效、可逆。

    没有雌激素的副作用,不影响母乳质量。

    有助于预防宫外孕、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子宫肌瘤、贫血、盆腔炎。

    有月经改变,30%~55%发生闭经。

    生育能力恢复较慢。

    【副作用处理】

    (1)月经变化:

    ①点滴出血:不需用药,也可用维生素C、K或中药止血;或用炔雌醇0.025mg~0.075mg,每天1次,连用22天治疗。

    ②不规则出血:如果出血量多,可口服炔雌醇0.025mg~0.075mg,每天1次,连服22天;或服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2片,每天1次,连服22天;或遵医嘱治疗。

    ③闭经:使用1年后,约有55%或30%的妇女发生闭经。应排除妊娠,一般不需要处理,闭经对健康无害。如不能忍受闭经,可使用炔雌醇治疗。一般来说,避孕针剂引起的闭经对健康有利,月经变化是可逆的。

    (2)其他:体重增加、头痛、下腹痛、痤疮、皮疹、精神抑郁、性欲降低、腰酸、心悸、潮红等症状偶有发生,应酌情处理,症状严重者应停止用药。

    【适应证】

    16岁以上妇女,无论吸烟与否均可使用。

    适用于哺乳期,可于产后6周使用。

    无雌激素副作用,适用于血栓性疾病,胆道疾病及有妊娠黄疸史者。

    【禁忌证】

    产后6周内。

    严重高血压患者。20年以上糖尿病史者或糖尿病合并血管性疾病者。

    有心脑血管疾病者。

    肝病、乳腺癌患者。

    异常阴道出血者。

    糖尿病、头痛、癌症患者慎用。

    使用利福平、广谱抗生素、抗惊厥药物者慎用。

    【注意事项】

    使用前应进行体格检查,无禁忌证者方可使用。

    作好咨询,有问题及时检查访。

    注意过敏反应,每次注射后,应观察15~20分钟,确诊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使用1年以上者,应建议加服钙片。

    避孕失败,应尽早人工终止妊娠。

    避孕针剂应保存在室温15℃~30℃环境下,有效期一般为3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