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济世佛道-“自身光明,照耀世界”的思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自身光明,照耀世界

    药师如来愿来世大彻大悟,悟后起修,成佛的时候,身体放一切光明,光芒万丈,照耀无边的世界。这里讲到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岂止是药师佛,所有一切佛都能以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

    南怀瑾在为弟子们教授佛道时强调佛说的一切生命的平等,也就是说:人、动物、花草树木都是佛普度、教化的对象。因为他们也有佛性,都有拯救的必要。这种大慈大悲,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而这种故事在佛教经典中也是层出不穷。

    有一天,观察使裴休来拜访善觉禅师,问道:“禅师有侍者吗?”

    善觉禅师回答:“有一两个。”

    裴休便问:“在哪儿?”

    善觉禅师就呼唤:“大空,小空!”

    随着善觉禅师的呼声,只见两只老虎从庵后出来。裴休见了,惊悸不已。

    善觉禅师对两只老虎说:“有客人在,暂且退下。”两只老虎吼叫着离去了。

    裴休惊魂始定,问:“老师做过什么善事,得到这样的果报?”

    善觉禅师静默了一会儿,问:“领会吗?”

    裴休答:“不领会。”

    善觉禅师说:“山僧常念观音。”

    善觉禅师所说的“观世音菩萨”,就是佛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化身。“苦恼众生,一称称名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善觉禅师也是佛家“普度众生”理想的实践者,精诚所至,连斑斓猛虎也变得友善好处。

    佛家的慈悲观首先要求“等一物我”,即强调一切生命的平等,也就是说,人和动物都是佛家慈悲精神要拯救的对象,他们都处于苦海之中,都有拯救的必要;他们都有佛性,都有拯救的可能。

    事实上,这种高僧驯服猛虎的故事在近代曾有人亲眼见证过。一次,大画家徐悲鸿进山探望弘一法师,只见一只猛兽在弘一法师身边走动,一点也没有伤害人的意思,便问弘一法师:“此乃山上野生猛兽,为何在此不伤人?”

    弘一法师答道:“这只猛兽早先被人擒住,后来我把它放归山林,所以它不致伤害我。”

    让自己的光芒照亮别人,自己只会变得更明澈;把你的知识与别人分享,自己只会变得更通达。当我们乐意和他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财富时,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喜乐和满足。

    有一个小和尚怕麻烦师父,所以迟迟不敢问问题,他对虚尘大师说:“师父,您知道吗?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想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不敢再去打扰您!”

    虚尘大师对小和尚说:“先去点燃一盏油灯。”小和尚照做了。

    虚尘大师接着又说:“再取几盏油灯来,用第一盏灯去点燃它们。”

    小和尚也照着做了。

    虚尘大师微笑说:“其他的灯都由第一盏灯点燃,第一盏灯的光芒有损失吗?”

    小和尚看着师父,摇了摇头。

    “所以,你多向我问几次问题,我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以后你随时可以来打扰我。”

    “为人就是为己,惠人就是惠己。”“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一个人在给予别人宽容和爱的同时,也会得到宽容和爱的。

    一个僧人为了悟道而四处云游参禅,历尽千辛万苦,可是他依然未能开悟。一天晚上,他来到一个村庄。

    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僧人突然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巷子的深处缓缓而来。他听到有个村民说:“瞎子过来了。”僧人听了十分吃惊,就问那个村民:“施主,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真的是个瞎子。”那人肯定地告诉他。僧人心中顿在疑惑,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着灯自己又看不见道路,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散发着晕黄灯光的灯笼渐渐从深巷游移到了僧人的跟前。僧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很报歉地问一声,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

    那人回答他:“是的,从生下来那天起,我就没有看见过这个世界。”

    僧人问:“既然什么也看不见,那您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人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满世界的人就都和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

    那盲人说:“不,我是为自己!”

    僧人愣住了。

    盲人微笑着问僧人:“您是否因为夜色漆黑看不到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啊,这在夜晚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

    盲人听了,自豪地说:“但我就没有。因为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也让别人看见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用自身的光明,去照耀别人,自己不仅不会有损失,而且别人的光芒也会反过来照耀自己。如此“礼尚往来”,以此类推。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光明了。

    2.千江月,万里天

    唐人诗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们常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就会引用到这两句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的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的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

    是否身价过亿,家财万贯就是富有,是否窝居陋室,艰苦度日就是贫穷。南怀瑾告诉弟子们,用自己所拥有的,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他所拥有的财富,才是最大的。

    光藏在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雕刻家,但他久不能得志,所以他在别人的推荐下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迷津,使其在雕刻方面有所成就。

    东云禅师并未马上答应他的请求,只叫光藏去井边汲水。当禅师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暴跳如雷,并赶光藏离开。这时天色已晚,善良的僧众们纷纷请求东云禅师留光藏住一晚,夜间道路黑漆,野兽出没,让他明天再走不尽。东云禅师答应了。

    到了半夜,光藏突然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慈悲的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我看你白天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而你却毫不在乎。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予的,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成为雕刻家呢?”

    光藏恍然大悟,他懊悔不已,请求禅师的原谅。他叹于佛门的慈悲教化,立志要入门为东云禅师弟子,并从此以雕刻精美的佛像为已愿,后来终成一代大师。

    佛门教化的心是虔诚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西方人的感恩节的故事更让人感到帮助他人与被人帮助的可贵。

    在美国的又一个感恩节的早晨,一对年轻夫妇并没有因为节日的来临而高兴起来,因为贫穷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沉重,虽然他们早就答应了孩子们的礼物请求,可他们根本无力实现。而他们又不愿接受慈善团体的施舍。因为他们太有骨气了,即使再饥饿他们也不愿食“嗟来之食”。

    夫妇俩的坏心情让他们情绪异常波动,不一会,两人就因为琐事而争吵起来,其他孩子吓得缩成一团,而最大的孩子眼睁睁的看着也无能为力。

    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男孩前去开门,一个高大男人出现在眼前。他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衣服,满脸的笑容并提着一个大篮子,里头全是过节的食物:一双火鸡、塞在里面的配料、厚饼、甜薯及各式罐头等,全是感恩节大餐所不可少的。

    夫妇俩停止争吵,愣住了,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那男人微笑道:“这份东西是一位知道你们有需要的人要我送来的,他希望你们晓得还是有人在关怀和爱你们的。”

    夫妻俩开始脸红并推辞,不肯接受这份礼,而那人却说:“好了,我也只不过是个跑腿的。”他把篮子搁在小男孩的臂弯里转身离去,并不忘说声:“感恩节快乐!”

    小男孩心里顿时暖洋洋的,心中的阴晦一扫而光,他看着自己破烂的衣服,却无比快乐,因为有人在默默关心他们,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就在这一刻,他发誓要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并不求回报的去帮助和他们一样需要帮助而不肯低头乞求的人们。

    18岁时,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他开始履行自己当年的承诺。虽然钱少得可怜,但他还是在感恩节里买了不少食物,去送给两户极为需要的家庭。他仿照当年的那个男人穿着一条老旧的牛仔裤和一件T恤,假装是个送货员,开着自己那辆破车亲自送去。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前来开门的是位拉丁妇女,她满脸愁苦,衣服又脏又破,一双粗糙并布满裂纹的手因为紧张而不停搓着,眼睛里充满了对陌生人的防备。他知道,她有6个孩子,不久前,因为无法忍受贫穷,丈夫抛下她和孩子不辞而别。

    年轻人微笑着说道:“我是来送货的,女士。”随之他从车里拿出装满了食物的袋子及盒子,里头有一双火鸡、配料、厚饼、甜薯及各式的罐头。那个女人一下子呆了,而孩子们却爆出了高兴的欢呼声。

    这位年轻妈妈突然攫起年轻人的手臂,激动地对他颤声喊着:“谢谢,谢谢!”

    年轻人有些腼腆地说:“噢,不,我只是个送货的,是别人要我送来这些东西的。”他交给这位妇女一张字条,上头这么写着:“我是你们的一位朋友,愿你一家都能过个快乐的感恩节,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爱着你们。今后你们若是有能力,就请同样把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年轻人在孩子们天真的吹呼声中把一袋袋的食物地搬进屋子。当他离去时,女人满脸是泪,而孩子们幸福的表情,让他不觉热泪盈眶。

    小时候的一次受恩,竟成就了18年后的感恩。而他从两次不同的角色中收获到的东西,更是弥足珍贵。他决定更加努力,因为,自己的能力越大,就能帮助越多的人。于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就一直寻找着自我成长的机会,并不断帮助着他人,他以此丰富着自己和别人的人生,并从中体会到幸福,直至今日。

    这个年轻人就是美国最成功的心理励志专家、全球顶尖潜能成功学权威安东尼·罗宾。他建立了安东尼·罗宾潜能研究机构,开设教育课程,向全世界的人们传授潜能开发教育。他先后帮助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走上成功之路。自然,他的美名和声望也因此不断提高。

    月亮因为接受了阳光的照耀而光明起来。但它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将这光芒再次普照害怕黑夜的人间,广受月亮光芒恩惠的江河,也感于月亮之恩而将它的倩影收纳怀中,所以有了千江,就有了千月。而内心清澈无私的月亮和人们,不就像万里无云的天空一样明亮、可爱吗?

    3.教化一切众生

    佛要教化一切众生。慈爱一切众生,对好的要慈悲,对坏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坏人更要教化。天堂的人要度,地狱里的更可怜,更要度。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说要度一切众生。

    佛陀曾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南怀瑾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倡导教化一切众生,虽然地狱险恶,但是若无人愿下地狱,那么地狱中最应教化的众生谁人来度呢?这个重任,就交给佛自己吧!历史上著名的高僧们谨记佛祖教诲无一不是如此,盘硅禅师就是其中一个。

    日本圆觉寺有位桃李遍天下高僧叫盘硅。当他闭关参禅时,他的弟子纷纷从日本各地赶来参加仪式。

    一次,集会时,不少弟子的财物接连被盗,最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混在他们之中的窃贼,坚决要求禅师把他逐出师门,否则他们便全体离开。

    盘硅禅师知道此事后,召集弟子们在座前训导,他慈悲地说道:“你们入禅修道,都是有智慧的人,能分清善恶、对错。所以,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到任何别的地方去参学。然而,这位可怜的弟子甚至连是非也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能教他呢?所以即使你们所有人都离开,我也不能把他赶走。”

    盘硅禅师说这些话时,那个做窃贼的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他把所偷来的东西,统统物归原主。从此,他成了盘硅禅师最得力的弟子,终于学有所成。

    慈悲教化的力量比仇恨要大很多。佛在开化众弟子时,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叫长寿王,在战争中被邻国的恶王抓去了。长寿王的儿子太子长生当时逃匿在山里,逃过了此劫,但他却因为得知父亲被捉,即将被处死而赶忙潜回城中。

    长寿王被押在刑台上,他一眼就看见儿子也挤在人群中,惟恐儿子以后会替自己报仇而丧命,便高声喊道:“当儿子最大的孝顺,就是能让父亲死后无恨。儿子啊!你千万不要为我报仇,那我死后才会快乐,没有忧愁;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一定要杀人报仇,那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的。”

    最终,长寿王被活活地烧死了。

    长生悲痛欲绝,他不明白,父王仁爱治国,爱民如子,而恶王路人皆恨,但父王却兵败被杀。好人无好报,恶人却逍遥自在。他恨上天的不公,决心要为父王报仇血恨。做儿子的如果连家仇都报不了,何以为孝?打定主意后,长生偷偷地潜回城里,以寻找报仇的机会。

    恶王手下有个大臣,他家里有座菜园正需要一个种菜的。管菜园的人在街上遇到假扮零工的长生,见他身强力壮便雇他来种菜。

    长生干活认真负责,技艺又高,满园蔬菜长得茁壮旺盛,生机蓬勃。

    一天,大臣来巡视菜园,看见蔬菜长得这么好,满心欢喜,便叫来管菜园的人询问原因。

    管菜园的回答说:“这些菜都是前不久我在街上雇了个小伙子种的。”

    大臣便把长生叫到面前,交谈之下,觉得这个小伙子知识丰富,什么都懂,便问他:“你会做饭菜吗?”

    长生说:“会!”

    大臣便让长生当自己的厨师。

    长生做的饭菜香气扑鼻,花样别致,味道甘美,大臣十分高兴。

    一天,恶王来大臣家访查,大臣为讨好恶王,便吩咐长生备了一桌丰盛的家宴。

    恶王一尝到如此精美的饭菜大喜,忙问:“你的这些饭菜是谁做的?”

    大臣说:“前不久我雇了个小伙子,厨艺好极了,这些饭菜就是他做的。”

    恶王说:“你把他送给我吧!”

    大臣巴不得可以讨好恶王,立即答应了。恶王便把长生带回王宫,让长生专为自己做饭烧菜。

    长生为报仇,忍辱吞声,他毕恭毕敬,专门讨好恶王,恶王十分赞赏和信任他。

    有一天,恶王问长生:“你会武艺吗?”

    长生说:“懂一些,保护大王是没有问题的。”

    恶王便提拔长生做自己的贴身卫士,并对他说:“我有个仇人,就是已死的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一直防备着他,怕他来找我报仇。现在我提拔你做我的贴身卫士,希望你帮助我、保护我。”

    长生说:“遵命!我一定为大王效力,以死相报。”

    又过了些日子,恶王决定出狩,他问长生:“你喜欢打猎吗?”

    长生说:“我从小就喜欢打猎。”

    恶王便带着长生一起出城去打猎。入山不久,便看到一头羚羊在前面拼命逃窜,恶王就与长生一起驱马追赶;一直追到山林深处,两人迷失了方向,在山林中转了三天,也没有找到返回的道路。

    恶王又累又渴,他解下佩剑交给长生说:“我实在累坏了。让我枕着你的大腿睡一会。”

    长生说:“好!”

    恶王毫无顾忌地枕着长生的大腿,渐渐地睡着了。

    长生心中翻腾不已索:“我为了报仇,想了多少办法吃了多少苦,今天总算老天爷保佑报仇的机会到了。”他拔出剑来,正要砍去,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不觉又犹豫起来,心想:“父亲临终前再三命我不可报仇,我怎么能违反呢?”想着,便把剑插入剑鞘。

    这时,恶王突然惊醒,对长生说:“我做了个噩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把我吓坏了!”

    长生说:“有我在这里守卫,大王您安心睡吧!不用害怕。”

    恶王又渐渐地睡着了。

    长生看着恶王打呼的丑恶嘴脸,心中的复仇之念再度萌生,不由得又拔出剑来。但一想起父亲的遗嘱,手又软了,再次把剑插入剑鞘。

    恶王第二次惊醒,浑身冷汗淋淋,说:“我又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

    长生说:“一定是山中恶鬼们在作怪,大王不必害怕。”

    恶王就又躺下。长生见恶王渐渐熟睡,心中挣扎,第三次拔出剑来,但想来想去父命不可违,最后他长叹一声,把剑扔在地上,再也不打算杀掉恶王了。

    这时,恶王一下子蹦起来,对长生说:“真奇怪!我又做了个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说原谅我了,再也不来杀我了。”

    长生站起来,对恶王说:“我就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到您身边来,本是想杀死您为我父亲报仇;但我父亲临终时再三叮嘱不准我报仇。我本想违背父亲的遗嘱,将您杀掉,但想到父亲临终时殷勤恳切的模样,又实在不忍心不听他的话,所以把剑扔在地上,决定不再杀你。我今天虽然不杀您,但今后也许会恶意再起,又来杀您,这就会使我犯下不听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现在把一切告诉你,请您杀了我吧!这样,您从此就安全了,我也免得做了不孝之子。”

    恶王愣住了,这样的结局,他万万没有想到他顿时,又感动,又后悔,说:“我做事糊涂,不分善恶。你们父子俩行为高尚,仁至义尽;而我行事残酷,还毫不自觉。今天,我的命本来已握在你手中了,但你心怀仁慈,牢记父亲的遗言,不来伤害我,我真是感激不尽。现在让我们回城去吧!可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长生说:“我是为了报杀父之仇才故意引你迷路的,这里的地势我再熟悉不过了。”说完,便领着恶王出了山林。

    大臣们一连找了他们好几天,此时见两人平安归来,都十分高兴。

    第二天,恶王准备下令宴席庆祝平安归来。在宴席上恶王问群臣说:“你们有谁认识长寿王的太子长生的?”

    大臣中有的根本不认识长生,有的是长寿王的旧臣,本来就认识长生,也知道恶王身边的年轻人,明明就是长生,但他们都受过长寿王的恩德,惟恐说穿了,长生性命难保,因此也个个都说不认识。

    恶王指着长生说:“这就是长生啊!”说毕,恶王站起身来,郑重宣布:“我今生做的错事很多,而最大的一件错事就是杀了长寿王并侵占了这个国家。从今天起,我回到我自己的国家去,这个国家就交还给长生。我将与长生结为兄弟,以后若有其他国家敢来侵犯,我一定前来救援。”

    不久,恶王便率领自己的部下,返回本国。

    从此,两个国家相互通好,和睦往来,人民也都安居乐业,享受太平。

    在当今社会,恶人自会有法律治裁和惩罚。但如果是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大可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不要一味纵容,我们大可以借此机会,宽恕他并教化他,人性本善,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理应相信,教化力量的强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都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量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科学家,他用相对论的学说,阐述了世间事物的运动规律,攀上了科学的高峰;他不仅用平易的语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品,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说的“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恐怕有许多人不理解,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也有道理,人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指导下生活,自己并没有过多的自我意识,长大了又为生活、婚姻、儿女所累,努力拼博,也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并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他工作的成就,也是不自觉的造福于整个人类和社会的,爱因斯坦是这样,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一个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在敬仰他的同时,他身上如此高贵的品德不就更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吗?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自己不会有多大损失。相反,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以此类推,这个世界又有什么理由只是丑恶而不美好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充满物质欲的众生,我们宁愿相信,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和每一个犯罪的人,都有他不得以的理由。以恶治恶,只能恶性循环。不然,我们为什么总是歌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呢?

    4.真正的布施

    真布施是舍掉自己舍不得的,是一种自我牺牲。譬如说只有砍掉我的膀子,才能够治好你,我愿意砍掉给你,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布施。所以以身布施,非常难。

    南怀瑾先生有一次在给学生们说佛时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常有人问我是不是佛教,我说我什么都不“叫”(教叫谐音),为什么呢?我没有资格当佛教徒,因为我没有办法以身布施。

    世界上很多不是佛教徒的人,所行的真是菩萨道。我告诉大家,二三十年前,我在基隆的时候,一条船在海上碰到了台风,那是海军拍卖掉的旧船,快翻了。一个有肺病的人在船上,水手拿了一个救生圈给他,他看见一个女的抱着一个小孩子,在喊救命,就把救生圈套上了母子两个;自己就不要了。那个船员一上来看到,急得不得了,东找西找又找一个救生圈丢给他;他一转身,看到一个年轻人在找板子东找西找,很危急的时候,他又把这个救生圈给这个年轻人了。他说你年轻还有用,我又老又病,没得用了,最后他牺牲了。这个就是菩萨,在危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

    所以我说我不是佛教徒,不能以身布施,你假使多跟我谈一下,我就不高兴了,心想怎么搞的,尽讲,我都累死了。这就是不肯以身布施,对不对?假使有人家要你帮忙,多跑一点路,唉呀!我那么大年纪,还给你跑,这也是不肯以身布施。所以真正学佛,以身布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布施两个字不可以轻易谈,你说这里出十块钱,那里出一百块钱,是布施吗?你是算过的,这一百块钱拿出来,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还有八千一万在身上;那不算布施。只有自我牺牲去助人救人,才算是真布施,所以真正的布施之难,这一点需要注意。至于有些人布施了一点钱,还希望留下一个名字,走过来看看,啊!我都布施了,怎么还没有名字?那个不是布施,而是施布了,布施倒过来了。所以学佛要了解布施之难,真布施需要真放下。这里谈布施没有提到钱财,只说以身布施,这样一个人,无始劫来以身布施,这个功德当然很大。

    佛说,假使有一个人,拿自己的生命布施,经过无穷无数的时间,只有布施,不要求收回来,这个人福报很大。可是,如果有一个人,学了《金刚经》的法门以后,做到“信心不逆”,这一点是重点,彻底相信金刚般若波罗密大智慧的自性自度的道理,信得过自心自性;光信还不行,信心不逆,没有违背,这个人的福德超过前面以身布施的福德。

    信心不逆是很难的,许多人佛学的道理了解很多,但在行为上,做人做事上,都与佛法相反,都是违逆。譬如说劝人家劝的比唱的还好听,唉呀,放下,看开一点……他自己放不放得开?你马上逗他一下,他就看不开了。这就是信心有逆。要做到信心不逆,不是理论而是绝对的信心,这样去修行,那么这个人所得的福报,超过前面所讲的专门以布施为功德的人。更何况还有人对《金刚经》的佛法,广事宣扬,乃至古代没有印刷,只有抄写,受持,接受了,照这样修持,每天读诵,为人家解说这个道理;这个福报比前面的还要大。”

    以身救人,难能可贵,那么以身饲虎就更是佛家所倡导的大慈大悲了。

    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国家,叫摩诃罗檀囊,统率着五千多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青。三个王子里,小王子摩诃萨青天生具有一副佛家慈悲心肠。

    有一天,国王和王妃带着王子,率领群臣出外去丛林游玩。国王久住深宫,很少远行,没多久便觉得有些疲劳,就找了个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笼的小鸟,快活地穿梭在丛林之间。他们为了尽兴,便摆脱随从,钻入深林。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老虎。一只雌虎正给两只小虎喂奶,雌虎面黄肌瘦,虎仔活泼可爱。

    小王子见此情景,就问两位哥哥:“哥哥们!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小虎喂奶。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

    两个哥哥点点头,深表同意。

    小王子难过地说:“那么,怎样才能让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除非有新鲜的肉和温热的血。”大王子说。

    小王子追问道:“那你们说,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给那只饿虎,这只饿虎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吗?”

    二王子肯定地说:“当然了。但如果谁把身体施给了饿虎,这个人却是不能复活的!”

    小王子的慈悲心油然而生,他打算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虎仔。小王子跟着哥哥们走向父母的营地,突然,他呲牙裂嘴地说:“哥哥,你们先走一步。我内急,随后就来。”两位哥哥,一边嘲笑弟弟的怪模样,一边慢慢向前走着等他。小王子回到饿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不料,饿虎只朝他望了一眼,却闭着嘴巴不吃他。看到饿虎的神情,小王子知道老虎也有慈悲之心。他干脆找来一截尖锐的木头,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着嘴唇的饿虎,看到鲜血,立刻恢复了精神,吐出鲜红的舌头,开始舔食王子的鲜血。饿虎喝足了血,又继续吃王子的肉体。

    先行几步的哥哥,迟迟不见弟弟跟来,十分担心,忍不住走回来搜寻。他们边找边喊“摩诃萨青!弟弟!”

    两位王子忽然想起刚才弟弟刚才的举动,不寒而栗。他们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怜的弟弟已经被饿虎吃得精光,只剩下一副带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饿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从悬崖上跌下,晕了过去。待它醒来后,回想起刚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难过。

    再说国王和王妃休息时,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鸽子在丛林里游玩,忽然飞来一只大老鹰,抓住最小的鸽子吃掉了。她忍不住“啊”地惨叫一声,立刻惊醒过来,对国王说:“我刚才做一个不吉祥的梦。俗语说,鸽子即是孩子,我梦见三只鸽子里,最小的那只被老鹰捉来吃掉,是不是小王子摩诃萨青出什么事了?”

    国王赶紧命令随从分头寻找王子们的行踪。不久,两位王子哭着回来了。父王一见两个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着急地问:“你弟弟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两位王子呜咽悲泣,上气不接下气,一面流泪,一面回答:“弟弟被饿虎吃掉了。”王妃顿时晕倒在地。国王急命两位王子在前面引导,率领随从,直奔小王子摩诃萨青惨死的地方。但见血迹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尸骨的残骸。王妃和国王抱头大哭。

    这时,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因功德无量投身到兜率天上。当时,他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等五个世界,发现自己前生施舍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摩诃萨青王子心感他们的愚昧,决定教化他们。

    摩诃萨青王子即刻离开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谕。国王和王妃听到空中的声音,仰天央求:“刚才规劝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诃萨青,不久前施身给了饿虎。由于这种功德,现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会下地狱,凡有善行的人,都会出生天界。你为什么还沉陷于忧愁与烦恼之中,而不能够觉悟呢?为何空白悲叹,不去修持各种善事呢?”

    国王和王妃无法理解:“因为你心怀慈悲,怜悯万物,即使将自身施与饿虎,也毫无懊悔。可我们身为你父母,一想到你惨死的情状,就为之心痛。这种苦恼与哀叹,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纵使你持守大悲之愿,可为什么要让我们这样痛苦呢?”

    王子看到双亲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释为善的功德和伟大,以打破父母的迷执。经过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才逐渐醒悟了。摩诃萨青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回宫后,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宝塔,把王子的尸首厚葬。

    人生在世,生命是最重要的,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身体在,就有希望。生命没了还能做什么?而佛家倡导的真布施就是连最不能割的生命也要割舍,以身布施方成大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不能如此,但尽其所能,倾其所有,总还是可以做到的。

    5.慧命教育

    佛法教育的力量和它所培养的功德,远超过了物质布施的功德,因为那是帮助一切人生的精神生命,所以简称为慧命。慧命就是智慧寿命的观念,属于慧命教育,所以它的功德特别大。

    人们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不仅点明了老师的伟大和高尚,也说明了老师责任的重大。灵魂即思想,思想决定一个人以后的人生道路。所以教育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怀瑾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教化帮助的弟子之众,一般老师都是比不了的。《优婆夷坐树下寂静调伏经》上就记载了类似的一则慧命教育的故事:

    在古印度有位女居士,她虽然没有出家当比丘尼,但对佛教的教义、法术十分精通,时时修炼钻研,是位功道高深的佛教忠实信徒,很有名望。

    一天,女居士前往拘萨罗国游历,在迦旃延婆罗门的尼庵中的罗园住下。

    婆罗门尼的几位弟子外出化缘、拾柴回来,一进罗园,看见一位女居士端坐树下,面容祥和舒朗,心凝神注,一副安宁寂静、超然世俗的样子。弟子们很是惊叹佩服,赶紧上前施礼,恳请女居士赐教。

    于是女居士便跟这几个年轻弟子侃侃而谈。她说古论今,讲法释道,还勉励她们潜心修研,必能获得真知。

    几个弟子听得频频点头,心服口服,她们从来没听过这么中肯切实的教诲,这么高深而又平易的事理,都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机遇,因而对女居士越发尊敬,越发感激。

    弟子们听了教诲,依依不舍地辞别了女居士,背起柴禾,高高兴兴到庵里。一见师父,就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师父,咱们罗园里来了一位姓瞿昙的女居士,是位道法高强的人呀!她特别善于讲法、说道,而且善解人意,句句经典,指点迷津啊!”

    婆罗门尼见自己的徒弟们如此崇拜那个刚来的女居士,心中一动,就势吩咐道:“既然她这么深刻高强,这么值得你们讨教,那么,就替我去跟她说,请她明天到庵里来吃饭吧。”

    女居士听了弟子传达过来的邀请后,依然平静地坐着,没起身,沉默不语。第二天一早,婆罗门尼坐在正堂上,堂门敞开,远远地就看见女居士身穿素衣,手持钵盂,信步朝尼庵走来。

    婆罗门尼叫弟子给女居士添了一个座位,然后就吩咐上菜开饭婆罗门尼只顾白吃自喝,对女居士既不谦让,也不关照,似乎并没把她当作自己请来的贵客。女居士也不怪罪,自己照顾自己,吃了起来。

    饭后,女居士起身出去洗漱净面,又把钵盂清洗干净,然后回到屋里,坐在为自己特设的位子上。而婆罗门尼,则穿着鞋侧卧在一张高高架起的床上,她侧着头,漫不经心地问女居士:“我们有些不明白的事情想向你讨教讨教。我的弟子对你的口才、智慧盛赞不已呀,不知你是否有空为我们解答呢?”

    看着婆罗门尼傲慢的样子,女居士平淡回道:“师父们有事要问,我尽力解答,何必如此客气呢。不过,恐怕今天不是时候。”

    说完,她便起身告辞。

    婆罗门尼只在床上欠了欠身,目送着她出了门。弟子们不知师父为何如此,心中疑惑不已。

    第二天,弟子们外出去砍柴。归途中又去罗园听女居士讲道,回到庵中,又如实地回禀了师傅。婆罗门便又请女居士到庵中用饭,就这样一来二去,连请了四次饭。

    到第五次,婆罗门尼终于开口说要请女居士来尼庵说法布道。可女居士还是那句话:“还不是时候”。

    婆罗门尼多次请都不见女居士答应,又不知女居士话中之意,很是不解。她的弟子便提醒她:“师父初次见面就对女居士不恭不敬。礼数上怠慢不说,还瞧不起人家。到如今师傅又想去向人家求法,人家能相信咱们是诚心实意的吗?是我们先失礼,先不真诚待人的呀!”

    婆罗门尼听到后心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亲自去请她,而且一定真心真意地亲自恭请。”

    女居士见婆罗门尼亲自登门拜请,并且大有思过悔悟,终于接受了邀请。

    婆罗门尼盛宴款待女居士,并极尽地主之谊。饭罢,婆罗门尼脱鞋端坐在一张低矮的床上,毕恭毕敬地对女居士说:“我有一些不懂的事想向您请教,不知能不能给指点指点?”

    女居士答道:“今天是时候了,您尽管问吧。”

    婆罗门尼虔诚地问道:“为什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是由自己的言行决定的?为什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是由他人的行为决定的呢?为什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既是由自己,又是由他人决定的?为什么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既不是由自己,也不是由他人决定的呢?”

    女居士答道:“苦与乐是相反相生的。正是由于它们对立、矛盾,所以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同时,苦与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时为苦,彼时则为乐。没有苦,也就谈不上乐;没有乐,就无所谓苦了?”

    婆罗门尼又问:“苦和乐对一个生在世间的人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

    女居士答道:“世上的事物都有因有果,而因与果都是包含在对苦和乐的追求之中,是由苦与乐的多寡和强弱所决定的。”

    婆罗门尼紧接着追问:“我现在提问,您随意应答,毫无语塞、含糊之处,那么我再请问,您有眼吗?”

    女居士答道:“有。”

    婆罗门尼再问:“那么,有‘色相’吗?”

    女居士回答道:“有!”

    婆罗门尼又问:“是不是因眼识、眼触来接触外界事物,而感受苦乐或不苦不乐呢?”

    女居士赞许的点点头感慨地说:“是这样的。世间万物都是从其因缘而生苦乐啊!这正是佛的含义之一呀!”

    婆罗门尼顿时开悟,她从此皈依佛门,终生致力于探求更深、更广的佛法道义。

    古人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其意是说,人的身体,是从父母而来的,但是要成就道业、学业,则必须仰赖师长。所以,除了要孝养父母之外,还必须奉事师长,遵从师长的引导。立身处事,不能没有启蒙之师,在社会上生活,更少不了老师所传授的谋生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着教育的故事、行为,而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学生。以前总会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某领导、某政府到达某某贫困老区、山区,为当地居民送去慰问,多少钱、多少粮。但是,慰问完了之后呢?该穷还是穷、该苦还是苦。国家政府鉴于此,后来就开始大力兴建希望小学,支持毕业大学生支持老区、贫困山区,谓之——支教;并为这些地区带去技术人品,科学务农,鼓励山里人走出去打工等等。因为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靠天吃饭,终会饿死,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真正发家致富。国家政府的这种做法正映证了佛家所说的教育的功德,远超过了物质布施的功德。所以才说——“百年大计,教育兴国。”

    6.做功德,无尊卑之分

    在佛的戒律上看到许多地方,佛带领一般弟子修行,学生中有眼睛看不到的,佛帮助他做事情,那些弟子说您老人家怎么还来帮忙呢?他说我也是要培养功德,他说一个人做功德是无穷无尽的。

    南怀瑾先生年逾70岁之时,还不辞辛苦的前往厦门,参加南普陀寺的一次福践活动,这和佛的行为是一样的,不能说你公德大了,就居功自傲,更不能为此心安理得的过上安逸的“寄生虫”生活。百丈怀海禅师就是个做功德无休止之人。

    百丈怀海禅师是福建人,为马祖席下最著名的入室弟子,后住江西百丈山,世称为百丈禅师。四方禅僧,纷至沓来,席下人才济济,如沩山、希运等后来都成为了一代宗师。他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而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让禅僧去干农活。甚至有人批评他是背离祖师。百丈禅师除了领众僧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生活中自食其力,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哪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

    怀海禅师对禅宗的又一个巨大贡献,就是订立了天下闻名的禅门清规《百丈清规》,他不但要求寺院众人劳动,而且自己总是亲自带头实践。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老。

    据说百丈怀海禅师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耕地、种菜、拾柴。弟子们担心师傅的身体,把他的农具悄悄地藏起来,想让他休息。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道,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说:“我不是大德之人,怎么敢让别人白白养着我呢?今天,我没有劳动,我也不用吃饭了。”当天他真的坚决不进食。

    弟子们再也不敢阻止师父劳动了,同时,禅院里再也没有一个人偷懒。百丈怀海禅师告诫弟子们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言也从此千古传颂。

    下面这个故事,对居功自傲之人,更有警示意义:

    有一次,很多老百姓聚集着,在一个悬崖上面,要架一条独木桥到对岸的悬崖上。因为那两个悬崖之间是一道很深很深的、水又流得很急的河沟,大家运来了一条又大又坚固的梁木。他们用很粗的绳索捆住梁木的两端,拉着一端的绳索,把梁木放下到河沟里去,让一部分人攀着岩石爬下河沟,以便涉水过去,再爬上那边的悬崖,然后两边的人同时拉着绳索,把梁木拉上去,就可以把桥架好了。

    但是,那河沟里的水却实在太急了,那些涉水的人有好几个被水冲走了,有一两个就在仓猝之间殉了难,其余的人都退缩了回来,再也不敢向前,而那梁木也快要被水冲走了。看起来,这独木桥一时是架不起来了。可是,在这些老百姓当中却有一个人,胆子和力气都比别人大,他在危急之中奋力,在急流中挣扎,拉住梁木,终于渡过对面,爬上悬崖,把桥架起来了。

    这个人的功劳特别大,他的同伴们都很感激他,把他尊崇为英雄。他们拿大坛的酒和整个的羊来感谢他,还叫石匠来把他的名字刻在河沟旁边的石壁上。大家做这些事情,都是实心实意的,因为他们诚心感激他、尊敬他,而且热爱他。

    不料,这个人竟因此逐渐变得万分傲慢,俨然以酋长自居了,在村庄中横行霸道起来。大家最初还忍耐着。但有一天,他竟当众宣言:“没有我,你们连一条独木桥都架不起来!现在,你们看,我就要把它丢进河里去,看你们怎么办!”大家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呢,而他却真的提起桥木的一端,“嘭”地一下丢进河沟里去了。老百姓们真的不能再忍耐了,一齐跑了过去,也提起他的两脚,把他一摔,就摔进河沟里去了。老百姓还当天就把石壁上的他的名字也刨掉,而且很快就重新架起了独木桥。

    古人云:“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漱之事。”自古打下江山的英雄为什么还要励精图治,爱国爱民呢?因为他们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旦懈怠,那么下场不是夏桀、商纣,就是阿斗、李煜。“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流芳百世很难,但遗臭万年也许只是因为一件小事。我们在平时做事时,即使被人冠以“功高盖世”的头衔,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向上奋讲,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就如同佛说的——修功德也是没有尽头的一样。

    7.佛之大愿

    药师佛希望将来成佛时,能用很多很多元量无边的智慧、方法、学识、能力等,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在物质上没有缺乏,永远有衣服穿、有饭吃、生病了有药医,没有贫穷、没有苦恼。这条大愿也是人类所追求所希望达成的,但人类很自私,只希望“人类”能如此,并不希望“一切众生”得到满足和享受。佛则愿世界人类及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

    南怀瑾说:众生的烦恼,是从无名妄想中生出;而佛陀的烦恼,是从慈悲心生出的。从自己的心性上说,佛陀并无烦恼。从慈悲上说,佛陀是有烦恼的。

    在家修行的虔诚者是谓信者,他们是修世间法门,虽是方便法门,但因没师承授教,只好以经为师。所以,对于凡夫俗子来说是不易做到的,时常陷于烦恼之中。又不知是由慈悲中生出,还是由心性中生出,这便是从烦恼中生出烦恼。

    一日,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道:“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禅师回答:“有!”

    信者不解地问道:“佛陀是解脱人的,怎么会有烦恼呢?”

    赵州禅师回答:“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

    信者又问道:“若我修行得度了,佛陀还有烦恼吗?”

    赵州禅师回答:“有!”

    信者更迷感了,说:“我既已得度了,佛陀为什么还有烦恼呢?”

    赵州禅师回答:“因为还有一切众生!”

    信者还是不开窍:“一切众生,当然无法度尽,那么佛陀永远都在烦恼之中而无法超越了?”

    赵州禅师回答:“已经超越,已无烦恼。”

    信者最后问道:“众生既未度尽,佛陀为什么又不烦恼呢?”

    赵州禅师回答:“佛陀自性中的众生都已度尽。”

    下面还是一则有关赵州禅师的故事:

    赵州从谂禅师居住的河北观音院,有座天下闻名的石桥。一位云游僧问赵州:“听说这里有座赵州石桥,巍峨雄伟,天下闻名,但我却只看到一座简陋的独木桥而已,传说中的赵州石桥在哪里呢?”

    赵州禅师说:“你只看到了独木桥,当然看不到赵州石桥。”

    僧人迷惑地问:“赵州石桥到底是怎样的?”

    “度驴度马,”赵州禅师停顿了一下,、接着从容而坚定地说,“度一切众生!”

    意思是说,有形的独木桥仅仅能度一人,而无形的赵州石桥却是以菩萨的慈悲心,默默地以身承受驴马践踏,普渡众生。桥的美丽不仅在于他的外形,还在于他的实际功能。当年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因为已经无用,曾经险些遭到被折毁的命运,后来被人类用作电视塔才得以保存,两个故事异曲同工,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佛为什么能成佛,而世间人类为何大多都最终被生老病死所困,最终痛苦死去,佛经中农夫超度的故事也许能为我们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农夫邀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渡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从中得益。”

    农夫不满意道:“我就知道是这样的。可是我的太太很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不要回向给其他的众生,好吗?”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回向是好事情。你看,天上太阳只有一个,但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这样世间的光亮增加百千万倍,而且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这样的观念,那我们每一个人,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想了想,看见无法说服禅师,只好让步说道:“好吧,这个教义很好。但是,但是……”

    这个农夫吞吞吐吐地说道:“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平时老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忍无可忍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回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回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他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不曾减弱,反而和其他蜡烛的光亮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大。这和“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世间之人大都同农夫一样,所以南怀瑾先生说,这条大愿人类孜孜以求,但由于自私,所以永远也无法达成了。

    8.大公无私才是菩萨

    中国文化也讲大公无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样才是大公无私,才是菩萨,否则,佛说即非菩萨。

    南怀瑾先生指出:大公无私在中国自古有之,自古讲求。但真正做到的人实在太少,因为身处俗事,人人多少都有私心。而有些伪善之人有所企图的行善,是不会得到别人的承认的,被揭穿后还会显得吃力不讨好。

    公元五百二十七年,梁武帝大通年间,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九月二十一日从广州上岸,梁武帝得知,急忙派遣使者把他迎接到首都南京。

    一见面,梁武帝就迫不及待地问:“我自即位以来,大兴佛事.造寺庙、译佛经、刻佛像,供养的僧侣不计其数,可以给我算多少功德呢?”

    达摩坦然答曰:“并无功德。”

    梁武帝大惑不解:“做这么多事情,还一点儿功德也没有?为什么?”

    达摩祖师答道:“你所做的都是世俗的小果报,谈不上真功德。真功德是最圆融的智慧,最纯净的心灵,它存在于你的内心。你怎么能用世俗的方法企图从外面得到它呢?”

    达摩见梁武帝还是不能参悟禅机,便渡江到北魏去了。后来,梁武帝想派人去追,为时已晚。

    菩提达摩:原名“菩提多罗”,佛教的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出生于南印度贵族家庭,据说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修大乘佛法,其师认为他已经通晓佛法大义,赐名为“达摩”;受其师之命第一个往中国传法,被奉为“中国禅宗初祖”。

    据说,在释迦牟尼佛成就佛果之前,世界上就已经成就过好几尊如来了,而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七尊如来(包括释迦佛),我们习惯称他们为“过去七佛”。就在过去久远的第七尊佛——毗婆尸佛——涅槃之后,四众弟子将他的舍利子以七宝塔恭敬之礼供了起来,整座宝塔里里外外非常庄严。

    后来,宝塔里毗婆尸佛的佛像金身,脸部脱落、缺了一小块,此时有一位贫女沿途在行乞,得到了一颗金珠,心里非常高兴,就想要发心将佛像的脸部补好。而迦叶尊者在久远以前这时候的前身是个锻金师,于是贫女便将金珠带过去,想要请迦叶尊者的前身为佛像金身修补。

    迦叶尊者的前身在听到贫女的这种发心之后,欣然答应要将佛像补好,而且在恭敬的将佛像金身修补好后,二人更共同发愿说:“愿我俩生生世世都能结为夫妻,而且全身真金色,恒受无上殊胜的妙乐!”

    就是由于这样的因缘,他们二人在往后九十一劫当中,都在人中、天上受生,快乐无比,而且每一世身上还真的都散发出真金色的光芒来,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都还是这样子,并于这一世彻悟成就。

    为什么同样是布施作佛事,梁武帝花费巨大地去做,反而被达摩祖评为“无功德”,但迦叶尊者与贫女只是用一小颗金珠去做,却能得到这么大的果报呢?

    关键在于敬佛的“诚心”上。

    梁武帝虽然做了很多佛事,但却经常计较、在意自己所做的功德多少,就是因为着于这样的一个“功德相”,而着相布施与着相修行,因此都不是真功德与真修行。而迦叶尊者夫妻俩,却是基于一片真心,想要把破损的佛像补好,是真心、恭敬地在做布施,因此“舍一得万报”,有很大的功德!

    佛家布施如此,平凡生活中我们做好事如此,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更是如此。如果是真心帮助别人,不管是给予别人的一杯水、一个微笑,还是举手之间的搀扶,都是为善。相反,若是为了虚名,为了博得社会、他人、世俗的赞扬,即使是大手笔捐献,也只是作秀,只会令人厌恶。

    佛陀曾说,众生看到别人布施做功德,为了名声、为了面子,就是倾家荡产也要花大钱来布施,但是当他看到一些贫穷孤苦的人,却对他们百般刁难与呵骂,还把人家赶走,连一分钱都不给他们,这种做法,叫做“颠倒作善”、“痴狂修福”,是“不正修福”。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怜的,因为他们花费了大笔钱财,却获福甚少。

    如果有人以无量之身供养十方佛菩萨及声闻圣众,不如有人布施畜生一口之食,后者的功德比前者大了百千万倍以上,无量无边。

    佛法讲求的大公无私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宝寿禅师在五祖寺库房担任司库时,住持和尚戒公禅师因病服药,需用生姜作为药引。侍者来到库房取生姜,被宝寿禅师呵斥而去。戒公禅师知道以后,就让侍者拿钱去买些生姜,宝寿禅师这才把生姜给他。

    后来洞山寺院缺人住持,郡守来信托戒公禅师介绍住持,戒公禅师便说:”那个卖生姜的汉子可以去得。”宝寿禅师便去做了洞山的住持。后来,禅门中就流传着“宝寿生姜辣万年”的佳话。

    宝寿禅师爱护禅门公物,不拿公物增进私人感情;住持戒公禅师不以私利作好恶取舍,力推宝寿。一个公事公办不徇私,一个维护贤能重公德。千载而下,其人其情仍然熠熠生辉!

    大公无私,在佛法的布施中是为敬佛无私心,虽行功德事,但无求“功德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说的是公私分明,不徇私枉法。我国宋代的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和学者欧阳修就是最好的例子。王安石是史上有名的“变法派”。而欧阳修却主张循“古制”,两人经常因为政见不同而针锋相对,但廷堂之下,二人却是极好的朋友,私交不一般。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典型一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