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带枪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带枪的人》是苏联作家包戈廷作品。主要写1917年10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俄国的前线士兵正在为一个叫雪特林的士兵获准了假期而高兴。队长来了,发现雪特林在阅读《士兵真理报》,于是宣布取消他的假期。正在这时,一颗炮弹落下,队长被炸死,雪特林的假期保住了。

    雪特林来到莫斯科想找妹妹卡佳借点钱,买头牛。妹妹在一个百万富翁家里当佣人,看门人不放他进去。这时,有个叫契毕索夫的带枪的工人走来,同他攀谈起来;两人谈得很融洽,说要共同去征服世界。契毕索夫告诉他:我们除自己身上的锁链以外,是什么也不会失去的。雪特林很爱听他讲的革命道理。契毕索夫带他走进这所豪华的住宅,宣布奉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要征用这所住宅作军医院。房主见来人都带着枪,只好答应。契毕索夫让雪特林想办法从宅里挑3个可靠的人出来;他自己与房主谈腾房子的事去了。雪特林把所有的仆人集合起来,以便挑选;这时卡佳发现面前的是她哥哥,便扑了过去;雪特林克制住同亲人久别相逢的兴奋心情,顺利完成了挑选的任务。当他知道契毕索夫就是自己未婚的妹夫时高兴地说:“他是个好人。”妹妹把嫂子纳佳也找来了。原来纳佳也来到城里给人帮工,想挣点钱日后买牛用。纳佳一见丈夫便合计着立即回乡之事。但雪特林对妻子说,村里的事还可以缓上2、3天,他和契毕索夫要去看看首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契毕索夫领雪特林来到斯莫尔尼宫,告诉他列宁就在这里办公。雪特林经过3年的战争生活,再也不信上帝而相信列宁了。可是他连列宁的像也没见过,他想,要是在这里能见上他一面该多好呀!契毕索夫把他留在一群士兵当中,自己办事去了,说待一会就回来。一个青年士兵给雪特林一些吃的,又给他一份传单,上边印有《关于土地的法令》,当他念到“立刻毫无报偿地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时,心情非常激动,他提起水壶去找茶喝。他在走廊里东张西望。这里到处都是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大家都很兴奋,工作很紧张。这时列宁从走廊远处的一扇门里出来,径直向雪特林这边走来,雪特林一面给他让路,一面向他打听哪里可以找到茶水。

    列宁见他背着枪、风尘仆仆的样子,便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列宁很关心前线士兵的情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雪特林告诉他士兵们很厌战,农民缺地少牛。列宁听了他的话告诉他:尽管士兵厌战,可是沙皇和他的将军们却不要和平,因此苏维埃政权认为,和平的事业只能由你们士兵来掌握。列宁摸摸雪特林枪上的皮带,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还不能放下武器!有什么办法呢?沙皇和军官们想要在俄罗斯扶植地主和资本家。克伦斯基已经开始进攻了。顿河的哥萨克被煽动起来了。你怎么想呢?雪特林坦率地回答说:士兵们是累了,可是情况既然是这样,我倒很怕放下武器。雪特林顿了一下,接着斩钉截铁地说:“好!那我现在就去战斗……也许你不相信我吧,敬爱的朋友?这是我打心眼儿里说出来的。”列宁请雪特林原谅耽搁了他的时间,告诉他楼上食堂里有茶后便走了。

    雪特林问一个水兵刚才跟自己谈话的人是谁。水兵说:“谁?那是列宁!”雪特林又惊又喜,扔掉水壶就走,要“回去告诉士兵们,刚才自己跟列宁谈过一次话,我们必须立刻去战斗”。

    契毕索夫来斯莫尔尼宫是要组织一支队伍。他遇上几个自称是“民主政党的全权代表”的活动家。这些人到处找列宁,要求苏维埃停止一切战斗行动。契毕索夫义正词严地驳斥了他们。雪特林怀着惊奇、钦佩的心情望着契毕索夫。正在这时,列宁进来了。一个家伙忙上前说:“列宁同志……我们来谈谈革命的根本问题,我们是社会活动人士……”列宁严厉地打断了他的话:“先生,我不是你们的同志;……革命的根本问题要由武装的群众来决定;至于社会活动人士……它的阶级概念就是资产阶级。”列宁当场撕毁了他们的通行证,要雪特林护送他们一直到大门口,并告诉办公室再不要让他们进来了。

    契毕索夫组织的工人队伍都是新战士,需要一个指挥官。斯莫尔尼宫军事司令部派雪特林担任这个职务。正当他们集合准备出发时,卡佳和纳佳找到了他们。纳佳哭哭啼啼,不让雪特林走。士兵们已整好队伍等着指挥官。雪特林心急如焚,恨不得揍老婆一顿。突然他想起了列宁跟他谈过的一席话,觉得应该同纳佳说说。纳佳一听“结束战争、取得土地”是列宁的话,便不再阻拦丈夫了。卡佳也向契毕索夫说:“不要为我们担心。”

    雪特林和契毕索夫把队伍开到包尔可夫战区。他们商量决定去做分化克伦斯基部队的工作。在一个被释放的俘虏的引进下,他们两人来到敌人的一方,分别去做士兵的工作。起初,敌军官命令把雪特林抓起来押送到司令部去。但雪特林机智地利用普通士兵愿意听他讲同列宁见面的事,热情宣传只有苏维埃政府才是工农自己的政府,宣传新颁布的《关于土地的法令》,说:“当你们替将军们打仗的时候,我们却在没收他们的土地。”许多士兵被争取了过来,他们表示要跟克伦斯基一刀两断,弃暗投明,参加雪特林的队伍,到列宁那儿去,因为他们懂得:“旧的制度永远结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