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体验-阿罗汉的宗教体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阿罗汉为了学道求法,会严厉地自我要求;

    为了弘法度众,会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大慈悲。

    而他们虽然生活俭朴,却处处给人欢喜和方便;

    虽然清心寡欲,却有着浓厚的道情法爱。

    2500年前,佛陀为了体验真理,历经艰难困苦,终于证悟成道,创立了六和僧团。而证悟的阿罗汉为了学道求法,也不惜一切辛苦,成为僧团的柱石。到底阿罗汉的风姿如何?他的宗教体验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今分述如下:

    一、阿罗汉的意义

    一般人提到阿罗汉,总以为是奇形怪状、其貌不扬,甚至是疯疯癫癫的人,或者是如神仙一般,神通广大,天上人间,翱翔自如。在中国佛教里有两句话:“内密菩萨行,外现罗汉相。”意思是说,此人内心很慈悲,含藏无尽的智慧与正直,但是表现在外面的,却是冷漠严肃、不拘小节、自度自了的罗汉相。而常人往往认为阿罗汉就是一副装疯卖傻、不修边幅的憨态,其实皆冤枉了阿罗汉,错认了阿罗汉的真正面目。以下分为四点来说明阿罗汉的意义,使大家认识阿罗汉的真正风貌。

    (一)阿罗汉的风姿

    阿罗汉的风貌并不是癫痴憨傻,反而是非常注重威仪庄严的,从跟随佛陀出家修道的弟子们来看,或者以佛陀的十大弟子为例,阿罗汉各有不同的风姿,有的如满腹经纶的学者,有的像文质彬彬的绅士,有的似温文儒雅的君子,大部分都是威仪堂堂、风度翩翩。譬如《金刚经》中所提到的须菩提尊者,他那谦和、忍让的德行,及发诸于外的修养德行,一看就知道是圣者的风姿。比如当须菩提安坐在一处,别人请他坐到别处,他立即坐到别处去;刚一落座,又有人叫他坐回原位,他也不以为忤地回到原位坐下。有时站着,有人叫他坐下,过了片刻,此人又叫他站立,他始终心平气和地随顺他人的意思行止,毫不计较。这种忍辱无争的风度,不正是圣者的榜样吗?

    生活在今日纷扰烦嚣的大众,更应该学习须菩提尊者的忍辱谦和,才能安和乐利地过日子。譬如我们搭乘公共汽车,当有人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车,让他先上,表现我们宽容的气度;骑摩托车、驾驶汽车,不要逞一时之快抢车道,退让一步,不但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并且可以影响他人,提高社会的道德风气;在家庭中,父母、夫妻、亲戚,有利益时,彼此不要贪求争夺,应该让给对方,不意气用事,不斤斤计较,以表修养。

    或许有人会怀疑佛教是要人处处忍让、吃亏的宗教,其实不然,佛教有时也告诉人要勇敢争取,只是佛教认为该争取的不是个人的声名利益,而是争大众的利益,争国家民族的存亡兴盛。

    富楼那尊者是佛陀诸大弟子中,非常善于说法的大阿罗汉,他经常往来于各地,宣说佛陀的教义。有一天,他恭敬地向佛陀辞行,说他打算到北方的偏僻地区——蛮荒未开的输卢那国布教。佛陀听了,赞许他的弘法热忱,然后委婉地说:“富楼那,那个地方文化未开,民风暴戾,老百姓野蛮粗鲁,弘法布教很困难,你最好不要前去。”

    富楼那信心百倍地回答:“正因为输卢那国的人性凶恶,人民知识浅薄,弟子更要前往将佛法传给他们。”

    “话虽如此,但是当地的人民,不但不接受你的佛法,还会破口恶骂你。”

    “佛陀,他们骂我,又不痛不痒,只要他们不打我就好了。”

    “万一他们用棍棒、瓦石打你呢?”

    “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将我打死,让我一息尚存,我还是能宣扬如来的圣教。”

    “如果他们穷凶恶极地把你打死呢?”

    富楼那意志坚决,毕恭毕敬地回答佛陀:“佛陀,即使他们把我打死了,也没有遗憾!我身为您的弟子,有机会将生命供养佛陀,为真理而牺牲,我将衷心感谢输卢那国的老百姓完成我弘道的心愿。”

    富楼那尊者这种大勇无畏的风貌,哪里是退缩消极的避世者呢?我们处于横逆频仍的今日,要学习富楼那的精神,为了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生存,历史文化得以宣扬弘大,即使把生命贡献出来,也是值得的。

    在常人的观念中,阿罗汉一定是个终日眼观鼻,鼻观心,静坐无为,不管人间诸事的自了汉。事实上,阿罗汉是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如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有一次,外道为了阻碍佛陀到某处说法,把佛陀必须经过的一座桥梁破坏,目犍连于是运用神通,将系于身上的腰带,化成一道桥,让佛陀平安无阻地到达彼岸,留下“宝桥渡佛”的美谈。后来他为了解救五百释迦族的生命,违背了佛陀所立的“不得施展神通”的教诫。他这种卫道护法、甘冒呵责的热情与风范,让几千年后的我们深深敬佩不已。

    还有阿难陀尊者所呈现的温和谦让的美德,忍受批评诽谤的雅量;迦旃延尊者善于议论的无碍辩才,令邪说遁隐,圣教显扬,都是令人钦佩的。阿罗汉的风姿是什么样子?是谦逊、是温和、是勇敢、是热情、是活泼、是积极进取的圣贤风姿。

    (二)阿罗汉的性格

    东西有它们不同的性能,人类也有异于其他动物的性情,同样地阿罗汉也有超乎常人的性格。证得果位的阿罗汉们,大多是从忍辱、无争、少欲中发扬清净的佛性,表现崇高的德性。从舍利弗尊者的事迹里,可以了解阿罗汉的忍辱是多么可爱。

    佛陀的弟子们经常跟随佛陀到各处行脚、布教。在众多的弟子中,有圣贤者,也有风度较差的愚痴比丘。有一次,大家随着佛陀出外布教回到祗园精舍时,自私的六群比丘抢占上等床铺、坐位。贪图安逸原为人之常情,但是六群比丘的这一番争抢,把首座长老舍利弗的床铺也占去了,尊者无奈,只好沐着清凉的夜露,盘腿坐在大树之下。夜半时,佛陀起来巡视,看到月光朦胧的树影下,端坐着一个人,于是问道:“是谁坐在那里?”

    “佛陀,是我舍利弗。”

    “舍利弗,你怎么不在室内安息,而在树下静坐呢?”

    舍利弗尊者谦逊地回答说:“佛陀,今天来精舍的人很多,房间都住满了,我在树下禅坐,也是一样的。”

    佛陀座前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对于后辈师弟们蛮横不合理的行为,都能慈祥地包容礼让,无怪乎佛陀一再赞美他的人格高超。

    又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带领比丘沙弥们出外托钵乞食,回到精舍,佛陀问当时还是小沙弥的罗睺罗托钵情形:“你们今天出去托钵乞食,都非常顺利吗?”

    “佛陀,信徒把甘美的食物都供养给大阿罗汉,信徒是不会以美食供养我们小沙弥的。”佛陀一听,非常惊讶,于是把长老舍利弗叫来:“舍利弗,今天你受了不净食,是真的如此吗?”

    所谓“不净食”,是托钵乞食时,不平等行乞。舍利弗听了佛陀的话之后,运用神通,把吃下去的东西全部吐出来:“佛陀,我所食用的就是这些,我不敢违背您的教诫,行乞不净之食。”

    舍利弗尊者虽然受到后辈小沙弥的冤枉,却能以长老的心量宽恕他们,遭受佛陀的指正,也毫无不平之气,总是感恩地接受教导。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非常注重仪表的庄严、行为的安详,一举一动,讲求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样子。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毗罗卫国,刚好逢到剃头的时候,大家想找一位理发师来为佛陀理发。

    贱族的首陀罗族中,有一位理发师名叫优波离,也就是后来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他的理发技术高明,遐迩闻名,有人举荐他为佛陀理发。优波离一听到要为至尊至贵的佛陀理发,惶恐万分,推诿不敢前去,跑回家中,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母亲。他的母亲劝他:“佛陀是大智大觉的圣者,他不会看轻我们首陀罗族的,我陪同你去亲近佛陀吧。”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优波离像个怯场的小孩子,诚惶诚恐地去为佛陀理发。

    优波离小心翼翼地拿着剃头刀,聚精会神地剃着佛陀的头发,一旁陪伴的母亲问佛陀:“佛陀,优波离替你理发,你觉得他的手艺怎样?”

    “他的腰身好像过于弯曲。”

    大概优波离想到对方是佛陀,因此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恭敬谨慎,身体就弯曲下来。现在一听到佛陀说他腰太弯了,赶快集中精神,挺直起来,而进入初禅的境界。剃了片刻,优波离的母亲又问:“优波离现在的样子好不好?”

    “现在身体似乎又太僵硬挺直了。”

    优波离一想,不能太紧张,赶紧放松身心,一心一意剃头,当下就进入二禅的境地。过了一会儿,他的母亲又问了:“佛陀,现在优波离怎么样啦?”

    佛陀说:“一呼一吸,出入息太粗重了。”

    优波离急忙调整呼吸,使声音不致太大,过于粗鲁,均匀平和,于是进入三禅的功夫。他的母亲接着问:“佛陀,优波离现在又如何呢?”

    佛陀赶快对身旁的弟子说:“优波离现在一念不生,已经进入四禅的境界,你们赶快将他手中的剃头刀拿下,扶助他,不要让他倒下。”众人赶紧将手持剃头刀,进入禅定中的优波离扶下,以免发生意外。因为证得一念不生、四禅境界的人,他的心已逐渐和虚空相应,不再为形体所分别运转。

    优波离由于个性拘谨细腻,做事求精求好,在剃发中就能证入四禅,后来出家求道,成为佛陀的首座弟子之一。优波离虽然出身贫贱,但是进入佛陀所创立的僧团,四姓出家,皆为沙门释子,再也没有贵贱和贫富之别。从优波离的出家、证果,乃至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可知佛陀提倡的是打破阶级、种族,真正平等的宗教。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行业,要达到完全平等是很困难的。贫富如何平等?智愚如何平等?老少如何平等?在社会各种环境中,从事各种行业,过着种种的生活,要求一律平等当然不容易,但是不管男女老少、高下贫富,到了佛陀的法座之前,人人平等无别;即使有不同,那也是个人修行、发心上的“平等示差别”。

    除了优波离尊者表现出拘谨的性格,阿那律尊者的自制也是甚为严谨。有一次阿那律尊者到一户人家托钵,恰逢天色已晚,灰蒙欲雨,只好投宿此人家中,刚好这家人都外出,只留下一位貌美的少女看家,少女看到阿那律尊者英俊的仪表,怦然心动,百般献出殷勤表示爱慕,虽然美色当前,但是尊者心如冰山,不为所动,并且开导少女,引度她出家,从此阿那律尊者发誓不再投宿世俗人的家中。证得阿罗汉果的人,对于物质恬淡知足,对于情爱欲望也能自持疏解,过着一种法胜于情的无欲生活。

    阿罗汉虽然断除种种烦恼,看透世间种种虚妄,但是有些阿罗汉所表现的执着,尤其是法执,有时也是牢不可破的。譬如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尊者,喜持头陀苦行,往往着粪扫衣,日中一食,或在冢间、或于树下,观无常苦空之法。年纪渐渐大了,也不以风餐露宿为苦。佛陀体恤他,几次要他回到精舍修行,大迦叶虽然恭敬佛陀,但是对于修习苦行,却不肯轻易放弃,他请求佛陀允许他继续修习头陀苦行,以激励坚毅的心志,庄严自己的道业,智德圆满的佛陀,也很圆融方便地成就他的心愿。他这种择善固执、据理力争的态度,比起一般没有原则,随波逐流的泛泛之辈,是多么的可爱!古人说君子无所争,但是为了真理的完成,君子会坚持到底。阿罗汉的性格是无争、忍让、知足少欲,却热心坚守求道的立场。

    (三)阿罗汉的修行

    阿罗汉的修行入道,因人而异,各种情形不尽相同。有的和佛陀初见面、一交谈,就证得阿罗汉果,如佛陀最后度的弟子须跋陀罗;有的修行了几十年也不能开悟,如佛子罗睺罗。原因是罗睺罗自恃是佛陀的孩子,有一颗贡高我慢的傲心,平等的佛法无法流入他的心中。等到数十年后,他把这颗慢心消除不生,和大众同行同出,平等一如时,才终于开悟。

    《阿弥陀经》中十六大阿罗汉之一的周利盘陀伽,尚未开悟时是个愚笨无比的人。他和哥哥一同出家,哥哥气恼他的笨拙,经常打骂,有一次他又因愚蠢惹哥哥生气,挨了一顿打,站在路旁号啕大哭。恰巧佛陀路过,看到他一个人伤心地啼哭,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我哥哥打我!”

    “为什么打你呢?”

    “因为我笨,不能领会他的教导,他再也不理睬我了。”

    “没有关系,我来教你,你跟我来。”

    佛陀于是耐心地亲自教导他,但是周利盘陀伽确实愚笨透顶,四句偈教了半天,一句也记不住。佛陀只好运用善巧,想办法启发他:“你每天都做些什么事呢?”

    “扫地。”

    “那你以后就边扫地边念‘拂尘除垢’这四个字,好好用心地扫吧!”

    刚开始时,周利盘陀伽就连四个字也记不牢,但后来他扫地扫久了,心地慢慢明朗起来。他想扫帚是用来拂尘除垢的,外面的肮脏、垃圾,可以用扫帚来扫除,心中的污秽、尘垢要用什么来扫除呢?当然是要用佛法来清净心中的贪瞋痴啊!他的心就像拨开云雾的月亮,顿时放出了皎洁的光明,最后终于大彻大悟,成为大阿罗汉。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佛陀度众的方便是多方面的,佛陀是最善于观机逗教的圣者。

    佛陀的弟子们,以种种的法门,修行入道,有的观想四念住而证得果位,所谓“四念住”,就是将念头安放在四种问题之上:(1)观身不净——我们的五蕴色身,七窍九孔,包藏脓汁汗垢,极为不净。(2)观受是苦——观照一切的感受苦多于乐,即使有快乐也不长久,归根究底还是痛苦。(3)观法无我——观世间一切法,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为我所拥有。(4)观心无常——我们的心,如江海波涛,一波将息,一波还起,变化无穷。如此将心安放在这四个问题,久而久之可以开悟。

    有的观三法印而入道,所谓“三法印”就是:(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观此法门也可以开悟得道。有的人则修持五停心观以证悟,所谓“五停心观”是:(1)以不净观对治贪欲;(2)以慈悲观对治瞋恨;(3)以因缘观对治愚痴;(4)以念佛观对治烦恼;(5)以数息观对治散乱。

    阿罗汉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种,譬如阿那律尊者以八法来约束自己的身心:(1)多欲非道,少欲是道;(2)愦闹非道,隐处是道;(3)放荡非道,制心是道;(4)多念非道,定意是道;(5)无厌非道,知足是道;(6)懈怠非道,精进是道;(7)自私非道,为公是道;(8)愚暗非道,智慧是道。除了上述或适用于个人,或普遍为大众所采取的种种修行法门,另外还有四种方法:

    1.密护于根门——如果我们能够让眼耳鼻舌身意,听从我们随意使唤,就是最善于统理六根的人。有时和他人交谈,总责怪对方不听我们的话,其实最不服从我们的,是自己的六根。比如把眼睛闭起来,心想不随便睥睨外物,但是听说世界鼎鼎大名的明星来了,忍不住好奇,偷偷地瞧她一眼;听到美妙的音乐,能不神往倾听吗?眼前放着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珍肴,能不食指大动吗?不想看的却要看,不想听的偏去听,不想吃的倒吃了,一切由不得自己主宰。如果要成为阿罗汉,首先自己要有力量,把自己的六根管理好,不让它们放逸出轨。

    2.饮食知节量——一般宴会喜庆,总是看到主人殷勤地劝客人多吃一点,再添一些,其实这是害了对方,而不是为对方着想。如果对方是小姐,小姐们喜欢拥有窈窕的身材,你叫她多吃,只有害她长胖。即使是苍颜白发,不必顾虑身材胖瘦的老人也不可以劝他多吃;现代的科学告诉我们,适量的饮食,可以延年益寿,保持健康。修道的人,饮食有节制,身体自然健康,智慧也能灵敏。记得我小时候到私塾念书,一早起来,总是先把书背好,然后再吃早饭。未吃早餐前的头脑最为清醒,有道是脑满肠肥,只会使人失去灵性。

    3.勤修寤瑜伽——瑜伽并不如常人所想象一般,充满法术,而是一种调和身心的方法。譬如衣服穿得宽松,睡觉是右胁而卧,临睡前洗洗手足,心中常常观想光明的境界,利用此法来训练自己。如果训练纯熟之后,虽在睡眠中,也可以详知周遭诸事。

    4.依正知安住——真理就是真理,真理非自圆其说的我知我见,而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公平言论。我们要以正知正见为准绳,依正知正见而安住身心,自然能轻易地进入阿罗汉道。

    阿罗汉的修行方法,尚有其他种种法门,多则为八万四千细行,简单而言,则为四圣谛、十二因缘或三十七道品等类别。总之,依个人根器不同而拣择契机者,加以实践力行,离道就不远了。

    (四)阿罗汉的等级

    我们求学过程中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等不同的阶段,阿罗汉依修行境界的不同,也分有四种等级: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

    初果阿罗汉,译为须陀洹,又名预流果,或称入流、逆流,也就是逆生死之流,而入圣贤之流。初果阿罗汉仍须七次降生人间,七次出生天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七番生死,才证得阿罗汉果位。预流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三结,明了四圣谛的道理,而得到无漏的清净法眼,再也不堕落三恶趣。

    二果阿罗汉,译为斯陀含,又名一来果。还须一生天上,再来人间受生一次,故称一来果。

    二果阿罗汉虽已断除前六品的修惑,但是尚有少量的贪瞋痴三毒。

    三果阿罗汉,译为阿那含,又名不来果、不还果。此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欲界修惑九品中的余三品,不再来欲界受生,而生于色或无色界,故称不来果或不还果。

    四果阿罗汉,即阿罗汉果,意为应供、杀贼、无生。应供者,应受人间供养;杀贼者,即杀除烦恼诸贼;无生者,永久进入涅槃境界,不再于迷惑的人间受生。阿罗汉果是声闻四沙门果中,最终的理想境界,再无他法可学,因此又称无学果。此果已经断除一切烦恼,无论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或者人情来往上的处世接物,乃至个人的毁誉得失、衰老病患等,在这一切的境界上都能提起正念,时时照顾,永生安住在解脱的境界之中。

    怎样知道已到达阿罗汉的境界?这是可以试验的,阿罗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对三宝的信仰不变异。

    2.对根本佛法的四谛、三法印不怀疑。

    3.对根本大戒杀盗淫妄饮酒不违犯。

    4.对一切的众生不会生出伤害的心。

    具备了这四个条件,才可以说此人已拥有阿罗汉的资格。再明白说,要做一个阿罗汉,先决的条件,对佛法要依教奉行,对世间要能放下。能够放下世间的名闻利养、感情爱欲之后,出世间的佛法才能和我们相应。阿罗汉所以能证果,就是对世间能看破、放下;自然能在出世间法中得到大自在。

    二、阿罗汉的生活

    阿罗汉的生活和我们一般凡夫是不太相同的。他们清晨起来,就披搭袈裟到檀越的家中托钵。托钵乞食法在原始佛教僧团里,是每日必行的修行之一,僧伽们双手捧钵,不分贫富,不拣精粗,无论净秽,向信众次第托乞日用所需,让一般人能够种植福田。

    托钵乞食有别于世俗上不事生产的乞讨生活,含有很深的道理含义。沙门向世间的人托钵,接受他们物质方面的供养,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一为财布施,一为法布施。信众以物质供养沙门的色身,沙门则以佛法长养信众的慧命。托钵使佛教和社会,产生密切关系,使佛教的真理能够散播于人间,而不是少数人退隐山林的调剂品。

    沙门在托钵时,次第乞食,主要在培养平等心、忍辱心,对于对象的贫富、食物的甘美粗劣,不敢妄生差别,且以惭愧心接受信施,以慈悲心将佛法还施于信施。借由托钵制度,在佛陀成道住世的49年中,宣说了无尽的妙法,度化了不少的大众。如今我们中国佛教,由于民情、风俗、气候的不同,不行托钵之制,和人间脱离了关系。其实从佛陀推行托钵乞食之法来看,佛法应是属于社会的、大众的。

    阿罗汉们的生活态度不尽相同,如须菩提专门向富贵之家行乞,原因是富者生活有余,向他们行乞,不会造成他们的负担,并让他们继续为来生的致富播下福田的道种;但大迦叶则专向穷苦的人行乞,理由是让贫者今生种下福田,免除来世再受贫穷之果。两者的作风不同,各有其方便,但在佛陀看来,都有偏执,不合中道精神。从佛陀所订的次第乞食法,可以领略出佛陀倡导中道的用心。

    托钵乞食之外,晏坐习禅也是阿罗汉每天很重要的功课之一。阿罗汉喜欢在林中或寂静的地方禅坐,譬如佛陀当初领导诸弟子在迦兰陀竹林的精舍中修行,在尼拘陀树林中教化弟子如何冥思宇宙的真理。其他如阿那律、跋提、劫宾那三位尊者,结伴在波利耶沙罗林中共同修持佛道,过着和合无争的生活。阿罗汉有时也在水边禅坐,如在恒河边或尼连禅河边,或者在洞窟里观想,譬如十大罗汉中的伐那婆斯尊者,终日坐在岩洞里,世间的喧嚷、烦恼都被远隔在洞窟之外,侵扰不了他的心;又如优波先那比丘尼在岩洞中证悟空无自性,虽然被毒蛇咬啮,却毫无痛苦,安详地进入涅槃。

    有些修行十二头陀的阿罗汉,更远离愦闹,在渺无人烟的冢间旷野晏坐,并且胁不就席,行不倒单,如大迦叶尊者,终年累月参禅于白骨累累的坟间,不以为苦。

    晏坐习禅,是对自己真如佛性的一种观照,在心念荡涤尽净之后,平等一如的法性智慧才能够显现出来。禅定是进趋佛道、证悟菩提的必修门径,是沙门一种自内证的自受用。在禅坐中沙门或是持种种观想,或是念佛、念法、念僧,念佛陀的慈悲、功德、牺牲、圆满;念法的普遍、平等、智慧;念僧的和乐、清净、忍辱戒行,策励自己也能和三宝的功德相契合。阿罗汉除了内修禅定的生活,在僧团中奉持戒律,不可犯戒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戒”好比国家有国法,学校有校规,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佛陀也制定了不少戒律来安住弟子们的身心。只是国法校规是来自于外在的强制规定,而戒律是发诸内心的自我约束反省。

    经上说:“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戒的精神,不在束缚身心,而是在不侵犯大众的情况之下,自己也能够得到更大的解脱与自由,因此持戒不重在个人,而重在大众。又凡夫俗子,难免有放逸犯过的时候,如果能够时时警惕自己,使不再犯,就善莫大焉。因此戒律不在不犯,而重在能否至诚恳切地忏悔。在僧团里常常实行布萨、说戒,使阿罗汉对人生有所警觉,不敢放逸;对自己有所不满,常行精进;对生死有所厌离,不生贪着,时时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守持杀盗淫妄四戒,护守清净的戒体。

    在阿罗汉当中,优波离是奉持戒律最严谨的一位。精进求法的人,对于持戒清净的优波离,都能恭敬礼遇,但是一些行为放荡不拘的人,对于一丝不苟的优波离就不欢迎了。好比顽皮的学生,总是讨厌训导老师的管教一样。如偷兰难陀比丘尼,不喜欢优波离的严肃,有一次听说优波离要到此地举行忏摩法,赶紧将门窗紧闭表示不欢迎,并且当面恶骂优波离,骂他请佛陀制定种种戒规,使他们不能纵心所欲、为所欲为,增加他们生活上的困扰。虽然僧团里也有这些愚劣不冥的人,但是大部分的僧伽都能持戒不违。

    事实上,戒律能否奉持,对于僧团的清净慧命有莫大的关系。俗话说:“物必自腐而蛆蚀之,人必自侮而人侮之。”佛教僧团的败坏,固然有外来因素,但是真正使佛教衰微的,还在佛教内部本身。因此若要僧团永久存在,必须僧伽持戒清净;持戒生活实在是阿罗汉超凡入圣的钥匙。

    阿罗汉若要进趋无上佛道,听闻佛陀的开示,是不可或缺的法门。尤其根据佛经上记载,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特别的灵敏,佛法容易透过听闻,进入八识田中。所谓闻思行证,听闻了佛法,才知道如何思辨行为的善恶,发为正行,证得圆满无上的佛果。在原始佛教的教团里,阿罗汉每天都能聆听到佛陀演说正法,无怪乎证果悟道的人众多,览今抚昔之余,多么让人歆羡!

    阿罗汉平日皆在僧团中过着团体共修的生活,有时候也会单独到各地行脚参访。譬如十大弟子,经常行脚到各地弘法利生:富楼那尊者常常行云流水般行脚于各地,布教度人;优波离尊者也往来各地宣扬佛陀的戒法;佛陀自己也为了度化众生,有时早晨在迦毗罗卫国说法,晚上又到了摩羯陀国,席不暇暖地行脚于全印度,把他的慈悲无止尽地施给待救的众生。

    阿罗汉为了求法、弘法,不厌辛苦地行脚弘化,有时则和同参道友们参禅论道,这些都刻画出阿罗汉多彩多姿的生活内容。另外,陀骠尊者夜不眠宿,持着灯火,为晚间行脚的比丘照明,并为他们挂单服务,这种注重道情、无私无求的法爱,也是阿罗汉生活的写照。

    在台湾的佛教,和佛陀时代的阿罗汉有些不同。虽然平时我们不行托钵乞食,但在佛光山有一项规定:“早晨不可以不吃早餐。”清晨早起,和大众一起过堂,念供养咒、吃早饭,一天的生活就开始纳入轨道。饮食作息正常,身体自然健康,修行或办道都不成问题;从内涵来看,也是因应佛陀托钵制度的现代方便法门。佛光山建设朝山会馆,方便远途的信众餐宿,也是本着驮骠尊者方便求法者的精神,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佛法大海。

    三、阿罗汉的争论

    跟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中,勤奋于道业,正知正见的圣贤比丘固然很多,而顽强好争的愚痴弟子也有。佛教好比大海,有蛟龙潜居在深处,也有不少鱼虾遨游在浅水滩上,佛教不舍弃任何众生,更显出其慈悲深广。在龙蛇混杂良莠不齐的僧团里,罗汉之间也难免有种种的争论。有一次,佛陀为了让比丘们生惭愧心,决定暂时离开僧团,到忉利天为母说法。佛陀去了忉利天之后,大家好像失怙的孩子,昼夜盼望,好不容易三个月过去,佛陀回到人间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弟子们争先恐后地去迎接佛陀,有一位莲花色比丘尼,一马当先,抢在众人之前迎接到佛陀,她兴高采烈地顶礼佛陀说:“弟子莲花色第一个迎接佛陀您的归来!”佛陀却笑着回答他:“莲花色,第一个迎接我回来的人并不是你,而是须菩提。”大家非常诧异,因为须菩提尊者并没有来迎接佛陀,佛陀怎么称赞他是迎接佛陀的第一人呢?原来须菩提在灵鹫山的洞窟中缝衣,听说佛陀回来了,从观照诸法空性的甚深般若中,和佛陀的法身相应,真正地迎接到佛陀遍一切时、遍一切处的真如法身,因此佛陀赞叹他是第一个见法迎佛的人。阿罗汉所争的不是个人的得失宠辱,而是和真理是否相应的迫切大事。

    就如阿难陀尊者是僧团中公认性情温和、处世无争的人,即使受到别人的侮辱诽谤,阿难陀也忍耐地不加辩驳。但是当他的哥哥提婆达多背叛佛陀,引诱五百比丘脱离僧团,破坏和合僧,并且持棒棍想伤害佛陀时,平日温和谦让的阿难陀,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他和哥哥争执起来,提婆达多看到一向温驯的弟弟,正义凛然地责骂自己,只好悻悻然地带领徒众回去,不敢有所蠢动。后来舍利弗尊者亲自来到提婆达多的僧团里,展开激烈的论战,把受诱惑的五百弟子又带回佛陀的僧团。证果的阿罗汉平日无所争,不为衣食供养、名利权势而争,但是一旦正法遭到破坏,阿罗汉为法为教,是不惜生命力争到底的。

    证果的大阿罗汉已经断除了我执我见,但是有些未开悟的沙门,我执我爱仍然非常强烈。譬如有一次佛陀在俱睒弥说法时,弟子们起了强烈的争执,佛陀于是为他们宣说长生童子不报父仇,以慈止怨的典故。好比一块良田当中,虽然有几棵稗草,但是无碍累累果实的成长,平坦的大道上,虽然有些许的瓦砾,无阻光明前程的完成。同样的,在佛门里,佛弟子毕竟是未成佛的佛弟子,要求每一位佛弟子都成为圣贤,是不可能的。

    在阿罗汉的争论当中,必须一提的是富楼那尊者对大迦叶尊者所提出的食法八事之争。佛陀涅槃之后,首座弟子大迦叶领导大家在耆阇窟山主持第一次经典结集。富楼那闻讯,披星戴月地赶去参加,对于大迦叶禁止食法八事,表示抗议,坚决提出论争。所谓食法八事指:内宿、内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从彼持食来、杂果、池水所出可食物等八事,在年岁饥馑、食物难觅时,可以方便行之。但是大迦叶所领导的长老上座们坚决反对,加以禁止。传说富楼那尊者等年轻开放的一派,另外于洞窟外举行结集,而为日后佛教分为上座、大众二部根本分裂的滥觞。

    后来阿罗汉们各自认为自己所传承的佛法,是最合乎佛陀本怀,而有了种种不同的见解,论争愈演愈烈,终于形成二十部枝叶分裂的部派佛教时代。

    综观阿罗汉的争论,有别于世间的纷争。世俗的纷争乃为名誉、利益而争,并且以打倒对方为能事,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执我爱。而阿罗汉的争论乃欲显扬自己所受持者,是宇宙至真至上的真理,此为知见不同而产生的法执。真理愈辩愈明,阿罗汉之间没有凡夫之间的钩心斗角,甚至置人于死地的恶毒心肠,阿罗汉所表现出对法的执着,有时也不失他们的可爱。

    四、阿罗汉的修养

    阿罗汉的圣果是需要长久修行才能完成的,好比世间上一件完美无瑕的艺术品,也要经过艺术家呕心沥血加以锤炼,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一样。在南传的《弥兰陀王所问经》中,记载着成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必须具有二十二个资格,如忍耐、柔和、惭愧、无执着、精进、正行等,都是沙门必须遵守的。以下介绍阿罗汉如何修养他们的言行,调整他们的身心。

    佛子罗睺罗尊者出家之后,在佛陀耐心且严厉地调教之下,从一个顽皮无知、娇生惯养的王孙,渐渐成为温和谦让的沙弥。罗睺罗是僧团中第一位沙弥,当时僧团中有一项规定:一室只能居住一人,尤其沙弥更要礼让年长比丘。有一次罗睺罗去听佛陀说法,恰巧从外地来了一位比丘,管理寮房的比丘,于是把罗睺罗的衣单拿出门外,让给这位做客的比丘安住。罗睺罗回来一看,自己的房间被比丘占去了,想到佛陀平日的教诫:沙弥应该尊敬比丘,沙弥当行忍辱。他不敢辩驳,眼看乌云密布,山雨欲来,只好到厕所去避雨。不料大雨倾盆而下,躲在洞中的黑蛇,顺着沟道,渐渐游行至罗睺罗身边,眼看尊者生命危在旦夕,幸好佛陀及时救护。佛陀于是制戒:沙弥可以在雨夜和比丘同一室共宿。罗睺罗如此幼稚垂髫之龄,就能委屈自己,礼让他人,而毫无一丝怨恨之念,实在令人感佩。

    又有一次,罗睺罗跟随师父舍利弗尊者去托钵,半途遇到一位凶恶的少年,把沙石放在舍利弗尊者的钵中,并用棍棒打罗睺罗说:“你们沙门口口声声讲慈悲,行忍耐,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怎样?”罗睺罗的头上,鲜血一滴一滴地流下来,但是他没有回手,默默地走到水边,掬取清水洗去斑斑血迹。尊者以世间最大的力量——忍耐,来折服恶少的骄横。忍辱的力量,可以摧毁固若金汤的傲慢,可以销融坚如铠甲的蛮横。暴力只能挫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唯有忍耐、柔和,才能令人心悦诚服,衷心爱敬。阿罗汉就是以无比的忍辱来庄严自己的道业。

    阿难陀尊者跟随在佛陀的身边二十多年,侍奉佛陀的起居生活,是听闻佛陀圣教最多的弟子。但是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尊者领导大众结集经典时,却不让多闻的阿难陀尊者参加,因为他尚未证悟阿罗汉果,恐怕对圣教不能如实地领略。虽然大家极力举荐阿难陀尊者,但是在大迦叶尊者的坚决反对下,加上阿那律尊者也持同样的看法,平日甚得人望、对僧团有左右力量的阿难陀尊者,只好忍耐,不敢有所异议。阿难陀尊者受到长老们的压抑后,当夜加紧用功,进入甚深禅定,终于开悟证果,显神通进入会场,参加结集。

    以阿难陀尊者当时在僧团的声望、影响力,他遭遇到打击,不但不反抗辩解,反而以谦和的心怀接纳下来,越是能成为大器者,其动心忍性的修养越深,将来的成就也越无法限量。其他如舍利弗尊者静坐园中,度过漫长黑夜,对于别人侵占其坐榻丝毫不以为忤;富楼那尊者勇赴蛮荒布教,虽遭遇迫害也甘之如饴,不灭弘法悲愿。对于圣者而言,一切的横逆、困厄,不能挫其弘法利生的心愿,只能使他的修养更成熟、人格更完美;这一切正是成就道业的逆增上缘。

    五、阿罗汉的教化

    佛陀成道后,49年间在恒河两岸不断地说法,救度在生死流中浮沉的众生。佛陀的弟子阿罗汉们也效法佛陀,在印度各地宣扬佛陀的圣教。以下举例论述阿罗汉如何教化众生。

    迦旃延尊者是佛陀弟子中最善于论议的首座弟子。有一次尊者路过某处,看到一位老妇人蹲坐在水边,忧愁满面地哭泣着。尊者上前询问老妪为何如此伤心?原来老妇人家贫如洗,因为生计困难而忧郁不已。尊者于是教老妇人行布施之道,把贫穷卖给他。人生的富贵荣禄,是由布施种植福田而来,如果能对他人广修财法等供养,自然能去除贫穷之因,享受富贵之果。尊者教老妇人用钵盛水,以至诚欢喜心供养他,老妇人以此供养功德,得生忉利天享受快乐。尊者就是这么一位善于就近取譬,观机逗教,而能启迪迷津的圣者。

    目犍连尊者经常以神通为方便,帮助佛陀降伏外道,引度不少信众,并增加他们对佛法的信心。有一次僧伽们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换彼此学佛的心得体验,目犍连为了让沙门对佛法生起大信心,运用宿命通说出七佛通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目犍连尊者以寥寥数句偈语,把三世诸佛的无量佛法,阐扬殆尽,使学佛的人能够脉络分明地把握佛法的旨趣,而进入佛法大海之中。只要我们不造恶业,努力行善,时时保持心地的清净,就离诸佛菩萨不远了。目犍连可说是一位最善于弘扬圣教、化导有情的圣者。

    六、阿罗汉的感情

    佛教称人类为有情众生,是因为人类具有情识活动,我们最关心感情的事,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阿罗汉有没有感情的问题?阿罗汉没有男女的爱情,却有着浓厚的法情,他们经过净化以后的感情,很纯、很美、很有意义。

    佛陀未出家时的妃子耶输陀罗,后来也跟随佛陀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耶输陀罗的年纪和佛陀不相上下,到了她78岁那年,听说佛陀80岁要涅槃,心里想着:我就和佛陀一同涅槃吧!继而一想:不行!我未出家前是佛陀的妃子,现在剃发染衣,成为他的弟子。如果和他一同涅槃,是大不恭敬的,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闲言闲语。算了,我还是提早涅槃好了。耶输陀罗打定主意之后,安详地来向佛陀辞行,表达提早涅槃的心意。佛陀非常慈和地对她说:“你有这样的心意修养,我为你庆幸祝福。”开悟后的耶输陀罗,对佛陀有的只是无染的尊敬之情,而不是一般夫妻间的贪恋之爱。

    阿难陀尊者是佛陀的侍者,相貌庄严,人人喜爱。经上描写他:“面如秋满月,眼似净莲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容貌庄严、性情温和、聪明伶俐的阿难陀,是世俗女子追求的白马王子。为了女众,阿难陀尊者不知道遭遇多少风语流言,而阿难陀尊者本身也是最维护女众的。

    在最初的僧团,佛陀本来不允许女人出家,但是佛陀的姨母大爱道带领许多女众,要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叫阿难陀拒绝她们,要她们回去。一生都恭敬服从佛陀的阿难陀尊者,却违逆佛陀的指示,为女众向佛陀请求,佛陀受阿难陀及大家百般请求,终于答应接受女众出家,僧团中才有了比丘尼。阿难陀尊者对于女众有的只是纯洁的法爱,没有丝毫贪染的爱欲念头。不过,女众也给阿难陀带来不少的麻烦。

    有一次,一位檀越做了许多糕饼供养比丘,比丘分食之后,还剩下许多,佛陀告诉阿难陀尊者,集合附近的贫苦人家,把糕饼分给他们。阿难陀尊者依照指示每人分给一块糕饼。不巧分到一位美丽的少女之前,两块糕紧紧地粘在一起,分不开来,只好将粘着的两块糕,同时给了少女。一些好事的人,就到处绘声绘色地传播流言:“庄严多情的阿难陀喜欢年轻貌美的女郎,不然,怎么会分给她两块糕呢?”阿难陀尊者百口莫辩,跪在佛陀座前,向佛陀表白心迹:“弟子业障如此深重,僧团中的是非都为我一人而起。男女爱欲真是烦恼的根本来源。佛陀平日教导我们要远离爱欲,实在有非常深奥的道理。”佛陀听了阿难陀尊者一番痛切的体悟后,安慰并教导他:“你平日除了多闻之外,也要重视戒行,如果戒行清净严格,闲话就减少了。”

    僧团中有些净化过的感情很可贵,那是一种只求奉献,不存占有对方的纯真感情,那是一种只求众生能得到安乐,不冀回报的完全牺牲。阿罗汉的感情是广泛地施给每一个人,而不是特定的某一对象。这种超越男女占有欲的法爱,显得更美丽、更升华!

    譬如大迦叶尊者看似冷若冰霜,却有着真挚的热情。他和貌若天仙的妻子妙贤,度过了12年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最后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妙贤由于拥有倾国倾城的姿容,有时托钵会遭到恶人调戏,大迦叶尊者于是将托乞回来的食物分给她食用,并激励妙贤精进修行,证悟正道。这种胜过夫妻之情的道情法爱,才是人生最珍贵、最真挚的感情。其他如莲花色受了外道的收买,企图以美色迷惑目犍连尊者,尊者不但没有被诱惑,并且以神通度化莲花色,使其皈依佛陀出家,成为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弟子。阿罗汉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扬弃男欢女爱的享乐,追求无贪无私的大慈悲。

    阿罗汉表现在男女方面的是净化、转化、升华的法情,表现在人伦来往的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呢?阿罗汉并不是故意矫枉过正,不要感情的人。佛陀常称自己是大阿罗汉,佛陀本身就是感情非常纯厚的人。有一次夏日安居中,远处的僧团有了纠纷,佛陀派优波离尊者前去排解,优波离尊者推辞地说:“佛陀,请您派他人去止争吧!”

    “你为什么不去呢?”

    “佛陀,那儿多雨,地方又远,必须住宿,而比丘只能带一套袈裟,万一下了雨,一时不容易干,衣服沾在身上,很重而又很难受。”

    佛陀思索一下,又问:“从这里到那里往返需要多少时日?”

    “去程要两天的时间,调解纷争至少也要两天,回来又要两天,一共需要六天。”

    佛陀于是召集大家,指示在夏日安居中,六天之内,沙门可以拥有两套袈裟。佛陀一方面统理僧团,使它成为清净和合的团体,一方面也顾及生活上真正的需要。在人事上看到为法勤劳不懈的弟子,总是很体恤他们的辛苦,解决他们的困难。

    从佛陀的弟子身上,我们看到阿罗汉的性格、风范、修行、生活态度及感情处理等,了解到真正的阿罗汉为了学道求法,会严厉地自我要求;为了弘法度众,会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大慈悲。而他们虽然生活俭朴,却处处给人欢喜和方便;虽然清心寡欲,却有着浓厚的道情法爱。可以说阿罗汉展现的即是福慧圆满的求道者的精神。

    1979年11月8日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