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逝去的岁月中,我经历过许多事,有的早已忘却,有的印象模糊,但义演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那半年的经历和在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150多个日日夜夜,那一幕幕丰富多彩、令人激动的情景,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
“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个夏季,全国掀起了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捐献飞机的热潮。我作为新中国一名艺术工作者,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心以实际行动为抗美援朝活动尽一份心,出一份力。那时,我在西安领导着一个民营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香玉剧社。我是这个剧社的社长,也是领衔主演;我的丈夫陈宪章任副社长,主管行政和编导工作。那年我28岁,也谈不上有多么高的觉悟,只是觉得中国共产党好、新中国好,新社会使我们艺人挺直了腰杆,有了政治地位,这样的党和政府要热爱、要拥护。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企图扼杀新中国,我们是决不答应的。我和宪章商议,用义演的办法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随后,我就去找当时的中共西安市委书记赵伯平、西安市市长方仲如,向他们汇报了我们的想法。书记、市长对我的爱国热情表示鼓励和支持。赵书记说:“就用 ‘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名义进行捐献演出吧。”不久,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宣传部部长张稼夫知道了这件事儿,也给予肯定和支持,并委派马运昌、毛云霄、荆桦协助剧社从事捐献演出工作。西北文联主席、诗人柯仲平来到剧社,找我谈话,给全体演职员做思想动员工作。
党和政府的支持,使我信心倍增。我和宪章卖掉了自己的一部卡车,拿出多年的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我有3个孩子,大的不足7岁,小的刚刚3岁,为了不影响外出演戏,全送进了托儿所。我还向大家宣布,在捐献演出期间,我和宪章不拿工资,但要保证全体演职员的正常收入。1951年8月7日,我们从西安出发,那天,西北大区抗美援朝分会在西安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西北抗美援朝分会会长、西北大学校长李敷仁先生致了热情洋溢的欢送辞。柯仲平即兴赋诗,高声朗诵,使欢送气氛更加热烈感人。我在欢送会上致答辞,表示了我和剧社全体同志的决心。我带的这支“队伍”,总共59人,其中最大的学员17岁,最小的9岁,有的晚上还要尿床,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这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岂能分老幼。
我们捐献义演的第一个城市是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1951年8月8日,我们剧社到达开封,古城为之轰动,捐献义演的消息,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香玉回来啦,她是咱们河南人,是30年代在开封唱红的。”说这话的人,露出某种自豪。一些年纪大的人说:“香玉仗义,把钱看得很轻,解放前她便用义演的收入为家乡人民救灾、修堤……”
剧社到达开封的次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和省里其他几位负责同志,热情会见并宴请了剧社的代表。省政府决定,把500元奖金发给剧社,以此鼓励全体演职员的爱国热忱。
为了节省开支,增加收入,早日完成捐献任务,剧社演职员过着相当艰苦的生活。当时的演出地点是在开封市自由路的一座未经修缮的老剧院“人民会场”,全社同志住在仅有栏杆、没有遮挡的三楼观众厅,大家打着地铺,洗脸、解手都要踏着摇摇晃晃的木楼梯上上下下。同志们吃的是大伙,常吃的菜是绿豆芽、凉拌黄瓜,每星期偶尔有一两次肉类不多的荤菜来改善生活。因为目标明确,上下齐心,大家都没有怨言。
我的演出是十分认真的,气氛是非常热烈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大幕拉开后,台下常常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到我出场时,掌声更是此起彼伏。这不只是对表演艺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剧社爱国热情的鼓励。剧终后,观众久久不散,有的在后台出口处等候,想和我见面,有的拿着本子请我签名。出了大门,前呼后拥,掌声自发而起,犹如欢迎凯旋的英雄。回想起10多年前,也是在开封演出,国民党伤兵不时往剧场里扔手榴弹,有权势者还逼我喝煤油,看看今天的情景,真是天壤之别啊!
1951年8月下旬,剧社在郑州演出时,用的是北下街那座木椽草顶十分破旧的戏园子。剧场虽然简陋,但观众却格外踊跃,座无虚席。有一天,剧团管化妆的同志说有人来找我,我赶快出来,只见院里站着一位六旬开外的老大娘。她提着一个竹篮,里面放满了鸡蛋。我迎上前去说:“大娘,我就是常香玉,你老人家好吧?”老人说:“俺家是北乡的,离这儿30多里,听说你要捐献飞机,俺老远的来了,想看看戏,也想见见你。”我把老人让到后台坐下,剧团的同志给她端来一杯热茶。老人紧紧握住我的双手,眼含热泪:“闺女,你要捐献一架飞机,这得多少钱呀!能行吗?”我说:“大娘,不是我一个人捐,是我和剧社的全体同志捐,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有千千万万观众的支持,我想,是能完成的。”老人仔细地端详我一阵,说:“闺女,我看你的身子骨还中,可也不能大意,你天天熬到三更半夜,那也怪累的,你可要操心调养啊!”我答道:“不碍事,大娘,俺都习惯啦。”老人问:“孩子呢,多大啦?”我说:“大的7岁,老二5岁,小的3岁,都留任西安,由托儿所的阿姨照看。”老人不禁一怔:“咦!孩子这么一点儿,就把他们放在一边,你就惩放心,不想吗?”我说:“咋能不想呢?刚出来那阵儿,几夜都没有睡好。离开西安以前,我和他爸商量,剧社跑这么远的路,带着孩子不方便,也影响工作,还是放在托儿所里好。”这时,老人掀起了竹篮上半盖的毛巾,指着白花花的鸡蛋说:“这是大娘攒的鸡蛋,新鲜着哩,你调配着吃,对身体好。”我说:“大娘,你老人家走了几十里路,给我带来这么多鸡蛋,我应该感谢您,可是您得收钱。”老人头一扭,显出生气的样子:“闺女,我不是来这儿卖鸡蛋哩!要是卖鸡蛋,也不会跑这么远,这是我的心意,你得收下,你爱国,就不兴大娘关心关心你?”老人的一片赤诚,使我深受感动,我让人收起了鸡蛋,交代了大娘吃饭、住宿和看戏的事,就回宿舍休息了。
10月间,剧社来到了中共中央中南局所在地——武汉市。到达的次日,湖北省和武汉市文艺界举行了热情、隆重的欢迎茶会。相互致辞以后,进行联欢清唱。我演唱了《拷红·佳期》一段。陈伯华演唱了她的拿手戏《二度梅·重台别》一段。沈云陔是越剧的奠基人之一,他以旦角应功,清唱了《断桥》中白素贞的一段。言慧珠演唱了京剧《天女散花》中的一段。兄弟剧种的名流们支持捐献义演,使我和剧社的同志们深受鼓舞。
在武汉义演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邓子恢在一所简朴的会客室里约见了我。他身穿一套整洁的灰布制服,布袜布鞋,面孔清癯,双目有神。他和我握手后说道:“对不起,前些天我去北京开会,没有来得及欢迎你。”我说:“邓老很忙,我们不应该打扰你。”邓子恢说:“你们决心捐献一架飞机,这种精神了不起,我们要号召大家向你学习,学习你这种爱国精神。”接着又问:“有什么困难没有?”我说:“文化部门安排得很周到,没有什么困难。”邓老说:“要让抗美援朝分会和文化部门跟你们配合起来,扩大宣传,这对人民群众也是一种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说:“谢谢邓老的关怀。”邓子恢爽朗地笑了:“不要客气嘛,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还可以来找我。”我拿出一个精制的硬皮本子,说:“现在就要找你,请邓老给我们题个字。”“好的!”邓子恢高兴地答应了。他拿出钢笔,稍加思索,在本子上写下了一行非常流利的行书:“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统战部的负责人罗理实,是一位思想敏锐、政治热情很高、富有组织才能的领导干部。剧社在武汉义演期间,他正在中南局参加统战工作会议。一天剧终后,他到后台找我和宪章商议:“我想邀请你们剧团到广州演出,这对广东人民和港澳同胞将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说:“我们的艺术水平不高,怕难以满足南方观众的要求。”他说:“我看可以,你们的戏,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比某些华而不实的艺术要好。”我说:“语言差别很大,观众听得懂吗?”罗说:“没关系,在广州工作的北方同志很多,再说,还可以用剧情说明和字幕弥补。”就这样,达成了协议,剧团派一名干部随同罗理实先行前往广州。
罗理实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他为剧社找好了剧场和住宿地点,接着,又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统战部的名义召开了有工、青、妇领导同志和民主党派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罗理实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他讲了捐献义演的意义,讲了香玉剧社演职员们的决心,介绍了我的情况和豫剧特色。与会的各方代表表示,各个系统至少包看一场,剧社“先行官”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剧社全体同志第一次到达广州市,生疏而又亲切。语言虽难懂,但人们的态度是友善的。有的剧场为我们降低场租费,有的不要场租费。一次换台时,有10位搬运工人用大板车为剧社搬运戏箱,从午夜干到黎明,给他们工钱,他们谢绝了。他们说:“要是收捐献义演的钱,那就太没有觉悟了。”并且表示,下次换包还由他们承担搬运任务。
在支持捐献义演的活动中,广东省妇联一马当先,她们发动妇女,以3000元的高价包看一场。这天晚上演出的剧目是《花木兰》,能容纳2000人的平安大剧院座无虚席。演出开始前,省妇联主任致辞,掌声刚刚停,一位30多岁的妇女走上舞台,大会主持人还未弄清是怎么回事儿,她对着麦克风说话了:“我叫梁惠珍,是印尼华侨,常香玉女士的爱国行为使我深为感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为了表示一点心意,今天我把这块手表捐赠给香玉剧社,作为捐机费用。”随即,她把一块精致的坤表交给了省妇联主任。这位主任显然也有些激动,她说:“我们应该向梁惠珍女士学习,她的行动表达了许多爱国侨胞的愿望。”这块手表当场进行义卖,收入列为捐献款项。民主党派包场,采取了别开生面的办法,他们特地印制了捐献义演入场券,票分4种,荣誉券每张10元、和平券4元、胜利券2元、解放券1元,一场戏便可收入4000元左右。露布贴出,购者如潮,3场戏票不仅很快售完,而且荣誉券最先售出。
在广州演出期间,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叶剑英特地会见了我和剧社其他负责人。他详细询问了捐献义演的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当他得知剧社演职员没有带蚊帐时,立即通知省政府有关部门给剧社送来了60条洁白的新蚊帐。我请叶剑英题词,他欣然写下了“爱国艺人——书赠常香玉同志,叶剑英题”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经过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长达半年的义演,在当地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香玉剧社净捐献金额达到152000余元(折合新币),超额完成了捐献1架战斗机的任务。
1952年2月,我和全社演职员胜利返回西安。当时负责西北局工作的习仲勋同志让西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苏一萍把我接去,慰勉有加,称赞我是“爱国主义的典范”。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西北文联在群众堂举行了授奖大会,给我颁发了荣誉奖状,对剧社其他人员也进行了奖励,还拍摄了新闻纪录片。
当“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朝鲜上空穿云破雾同美军搏击的时候,我和我们的剧社又踏上了新的征程。“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现存中国军事博物馆。
在朝鲜前线的日日夜夜
1953年3月,遵照上级的安排,我和香玉剧社40多位演职员,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第五团,到朝鲜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为时半年的慰问演出。第五团团长是西北艺术学院教务长钟纪明,我和西安易俗社社长杨公愚、新疆歌舞团的巴吐尔等担任副团长。由香玉剧社组成的豫剧队,陈宪章任队长,赵义庭、荆华任副队长。此外,第五团还有秦腔队、曲艺队、新疆歌舞队、木偶队,共150多人。全团先在边境城市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作了短期学习、排练,4月1日,轻装登车向朝鲜进发了。
平壤一夜 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慰问团的几位负责同志乘坐美式吉普车,其他同志每20人坐一辆敞篷卡车。我们的车队浩浩荡荡穿过安东大街。街上,人群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大多是为支援前线而奔忙。当行至鸭绿江大铁桥的时候,那钢架雄伟的气势、汹涌奔腾的江水,使我的心头顿时产生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曲旋律,在我的耳畔回响。大桥西头站有全副武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东头是精神抖擞的朝鲜人民军官兵。我们经过的时候,值勤官兵都行礼致敬。
不久,我们便来到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这座城市和安东市虽只一江之隔,却已是断垣残壁。在公路两旁,许多朝鲜妇女在修路,她们目送车队,向我们频频招手。
傍晚,到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展现在眼前的景象,使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全城看不到一幢完整的房屋,到处都是碎砖烂瓦和烧黑的梁柱及残破的家具。为了车辆通行,街道是清理出来了,但路面上有数不清的用黄土填平的弹坑。平壤,平壤,经过侵略者的摧残,真正成了夷平的土壤!
当夜,我们分散住在平壤市郊外的农户家里。我住的那家,是一位60多岁的阿妈妮,她身边只有一个小孙女。老大娘姓金,灰白的头发,白衣白裙,慈祥的面孔隐隐露出忧伤。她家的3间房被炸毁了一半,院里挖有防空掩体。我和金大娘住在一起。当我把被褥铺好,准备就寝的时候,金大娘打开了她的小木柜,取出一盘散发着芳香的苹果摆在我面前,说道:“吃吧,孩子,你们这么老远的到朝鲜来,够辛苦的啦!”我说:“阿妈妮,谢谢,谢谢。”金大娘一口熟练的中国话使我惊奇。经过询问,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在我国东北做过生意,她随丈夫在中国住过几年。金大娘说,她家原有6口人:老伴、儿子、儿媳、女儿、孙女。儿子和儿媳都是学校教师,女儿是医生,家庭和睦、幸福、温暖。美军飞机轰炸平壤时,老伴、儿媳、女儿先后被炸死,儿子参加了人民军,只有她和孙女留在家里。老人向我诉说她的不幸遭遇时,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坚毅的神态中显示出深沉的仇恨。我想,可能她的眼泪早就流干了。我找不出恰当的语言来安慰金大娘,这位坚强的老人此时需要的不是安慰,她需要的是用各种力量狠狠打击侵略者,直到把侵略者赶出朝鲜国土。此情此景,使我进一步领悟到《志愿军战歌》中“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深刻含义。
一军的狂欢 我们在志愿军后勤部三分部演出几场以后,接着到一军慰问。因为接近前线,为了防止空袭,我们都是晚上行军。4月上旬一天晚上9点多钟,汽车在一座傍山建立的礼堂前停了下来。伴着手电的亮光,陪同的政治部主任介绍,在车旁迎接我们的是军长、政委。一军的两名女文工团员献给我一束用松树枝叶烘托的纸花。礼堂门外,热烈的锣鼓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口号声:“热烈欢迎来自祖国的亲人!”“向来朝鲜慰问的文艺工作者学习!”“向爱国艺人常香玉同志学习!”我正在和指战员们握手,忽然被一群女战士抬了起来。这些女文工团员是那样的热情、有力,一直把我抬到舞台正中才放了下来。
礼堂里是另一番景象:门口挂着几盏雪亮的汽灯,主席台上摆着一列长桌,桌上铺着崭新的军毯,摆着一排印着“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洁白的搪瓷茶缸,两个用炮弹壳制成的花瓶里,插满做工精细的纸花。台下,坐满了服装整齐的志愿军战士,许多战士胸前戴着光芒耀眼的勋章和军功章。
掌声持续了很久才停息下来。先由军首长致欢迎辞,接着钟纪明团长致慰问辞。这时,有许多战士递条子,要求我讲话,我已化好了妆,尚未穿演出服装。为了回答志愿军的热情,便带妆讲话。我说:“志愿军英雄们,亲爱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话音未落,就被掌声淹没了。待掌声停下来,我接着说:“同志们受祖国人民的委托,跨越万水千山,踏雪卧冰,浴血奋战,英勇顽强,抗击强敌,终于挫败了美国侵略者的疯狂气焰。你们用鲜血援助了朝鲜人民,用生命保卫了祖国安全,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长了志气,使侵略强盗望而生畏,你们是祖国人民衷心崇敬的最可爱的人。祖国人民感谢你们,我们要向英雄的人民志愿军学习!”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欢迎仪式结束,慰问演出开始。先是由一军文工团表演几个曲艺节目,其中还有一个欢迎祖国人民慰问团的诗朗诵。接着,由我们慰问文工团中年龄最小的12岁女学员用豫剧板式演唱《志愿军叔叔打胜仗》。这个12岁的小学员,个子不高,红扑扑的脸颊衬托着一双十分有神的眼睛。她梳着长长的双辫,头顶是粉红色的蝴蝶结,身穿浅蓝色的连衣裙,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她唱道:
志愿军叔叔们打胜仗,
我们慰问到前方。
千山万水虽然远,
祖国的人民心意长……
几乎是一句一阵掌声,唱到最后,小演员被抱下台去,传来传去,整整在礼堂里传了几个来回。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战士们见到了祖国的亲人,见到了未成年的孩子竟然也来前方慰问,他们能不激动吗?最后,由我主演大型古装豫剧《花木兰》。观众情绪的高涨、反应的热烈,在我们剧团的演出史上是空前的。这天的联欢演出,持续到午夜以后,战士们才秩序井然地整队离去。
在志愿军中生活,仿佛沉浸在温暖的海洋里。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微不至的友爱与关怀。在这里,有一件细小的事使我至今难忘。
朝鲜的春天是很冷的,因为经常夜行军,加上连续演出,到达六十三军的时候,我因感冒引发高烧,那曾经动过手术的肋部,这时也在阵阵发疼。为了不给志愿军找麻烦,我服用了随团医生给的一般药物,当天晚上就提前休息了。次日一早,军长、政委特到住地来看望我。军长是中等身材,黑红的脸膛,年龄有40多岁。政委面色白净,衣着整洁,潇洒、文雅。他们后面跟着一位戴黑色宽边眼镜的军医和一位活泼可爱的女护士。军长进房后大声说道:“哎呀,对不起,对不起,把我们的香玉同志累病了!我和政委刚刚知道,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向祖国人民交代!”我边让坐边说:“不要紧,一点小感冒,很快就会好的。首长这么忙,还来看我,实在叫人过意不去。”军长说:“你来到这里,我们就要对你负责。艺术家是国家的财富,不能让您发生任何差错。”说到这里,军长面向军医:“赵教授,请您给香玉同志仔细诊断诊断。”噢!是医学教授,他也到前方来了。我用尊敬的目光注视着他。教授量了量我的体温,用听诊器听了听心脏,看了看舌苔,问我有哪些不适的感觉,说要打一针。小护士十分熟练地消毒,安针头,吸药水,极其轻柔地进行了注射。赵教授留下几包药,写明了服量和次数。这时,文雅的政委说话了:“感冒是歌唱家的大忌,它容易使咽喉发炎,引起声带充血、嘶哑,弄不好,十天半月恢复不了,要是出现这种状况,你演不成戏,我们也看不成戏,那该多急人啊!”没想到,政委在这方面还是个内行。我说:“今天晚上我就演出,不能让首长和战士们空等。”政委温和地说:“香玉同志,不要着急,今天晚上是绝对不能演的。明天晚上能不能演,还要看你身体恢复的情况。等到病治好了,您尽情地演,我们尽情地看,一下子唱它3天3夜,让战士们看足看够,岂不皆大欢喜!”他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这时,政委从怀里掏出一个白布包,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我一看,是两个又大又圆的鸡蛋。政委指着鸡蛋说:“在前方,搞到鲜蛋很不容易。这两个鸡蛋,还是刚才从朝鲜老乡那里买来的,也可以说是才从鸡窝里掏出来的。用它冲成鸡蛋穗,加上白糖,清嗓子败火。”说着他把鸡蛋递了过来:“你摸摸,还热着哩!”我捧着微温的鸡蛋,热泪不禁夺眶而出。在场的人也都格外激动。志愿军的情谊,深深地感动着慰问团的每一个同志。
在开城 我们到达六十五军的时候,已是5月下旬。按照慰问团的安排,我们休整3天。说是休整,并不是蒙头大睡,仍有许多活动。第一项议程就是听志愿军英雄事迹报告。恰巧,志愿军某部的孤胆英雄刘光子正在六十五军,应慰问团的邀请,他给我们作了一次报告。
入朝前,我就听说过刘光子一人俘虏63个英军的事迹,当时,就深深地被他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今天能和他见面,的确是件很荣幸的事。刘光子四方脸膛,身材魁梧,年龄35岁左右,朴实、腼腆,像个地道的农民。他简单地述说了俘虏63个英军的经过。他的唯一震慑敌胆的武器,是手中那颗手雷。当敌人包围上来的时候,他抠着手雷的引线,心想,纵然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就在手雷拉响之前,怕死的英国兵乖乖地举手投降了。他命令缴械的敌人集合站队,一查,63个。当一个人心里装着祖国,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一切的时候,什么奇迹创造不出来?
休整过后,迎来了“六一”国际儿童节,朝鲜青年同盟开城分部邀请我们慰问团的20名少年队员参加他们的庆祝活动。
开城是中立区,没有受到战火的摧残,各种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好。我们乘坐两辆中型吉普车,在开城小学门前停下。朝鲜儿童穿着色泽鲜艳的民族服装,手中摇着花环,在校门外夹道欢迎。入朝两个月来,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朝鲜儿童聚集在一起。只见一个个苹果似的小脸泛着红晕,齐声用汉语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朝鲜青年同盟开城分部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孤儿,是按照金日成首相的指示安排他们在这里学习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另有一大批儿童在中国境内学习。保育他们,就是保护朝鲜的未来啊!
联欢会上,150名朝鲜儿童组成的合唱队,演唱了《志愿军战歌》和《金日成将军之歌》。这本是极熟的歌曲,但在节日里由儿童们演唱,却是那样地令人激动,那样地震撼人心,使每个人都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联欢会上,我们喝了用高丽参泡成的茶水,吃了学校自制的饼干和学生们采集的野果。
当天下午,全团同志应邀参观开城名胜来凤庄。来凤庄属于园林式建筑,亭台楼阁和中国古典建筑一模一样,每座建筑上的匾额和木刻对联,写的全是汉字,有的遒劲有力,有的潇洒飘逸,有的凝重浑厚,有的清秀端庄。我想,中朝两国的文化传统是多么相似啊!它雄辩地说明了中朝两国悠久的交往历史和唇齿相依的关系。
彭总看我们演出 到了夏季,我们踏上朝鲜国土已经5个月。那段日子,是少有的充实和富有意义,我们几乎是每天行军,每天演出,每人接触着许多心灵美、行为美的人,志愿军中数不清的英雄模范事迹,使我们振奋、激动;朝鲜国土上虽然残破却又十分美丽的山山水水,萦系着我们的情肠。但是,什么时候能见到彭德怀司令员,让彭老总看看我们的演出,实现全团同志这一梦寐以求的愿望呢?
就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上午,我们突然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知,说彭总要会见我们慰问团的全体同志。钟纪明团长最先知道这个消息,当他向我们宣布这个喜讯时,脸上的胡子早就刮光了,他那多皱的脸上,看上去好像年轻了10岁。我也特地换了一身不常穿的衣服,把头发分开扎了起来。两个12岁的小演员担负着给彭总献花的任务,她们提前化了妆,辫梢飘动着蝴蝶似的绸带,脖子上围着鲜艳夺目的红领巾。早饭以后,全团同志和十九兵团司令部的干部们整齐地坐在礼堂里,大家露出喜悦的神色,兴奋而安静地等着。上午9点半,兵团司令员韩先楚和兵团政委、政治部主任陪同我和钟纪明向山下走去,两个“红领巾”跟在后面,我们要去山下的大路边迎候彭总。10点整,从公路南端飞快驶来两辆美式吉普车,把翻卷的烟尘抛在车后,在我们面前戛然停了下来。接着,第一辆车门打开,彭德怀司令员敏捷地下了车,向我们健步走来。两个“红领巾”跑得最快。她们站在彭总面前,行了少先队礼,说声:“彭伯伯好!”双手把鲜花捧上。彭总接过花束,满面笑容,慈祥地看着两个孩子,用手摸着她们的头发,说道:“好哇,红领巾也到前方来啦,怕不怕呀?”两个小朋友齐声回答:“不怕!”彭总说:“你们很勇敢,好样的!”兵团首长们给彭总敬礼说:“彭总辛苦啦!”彭总说:“我不辛苦,辛苦的是你们。”韩司令员向彭总介绍了我。彭总握着我的手,高兴地说:“咱们是老相识啰,我在西安看过你的戏。你和你的剧团给志愿军捐献了1架飞机,这种爱国精神是了不起的,我们志愿军感谢你!”我忙说:“不,不,我们做得很不够,比志愿军差得远,志愿军流血牺牲,保卫了祖国的安全,应该感谢志愿军。”彭总说:“你很谦虚,这很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都有责任。这叫互相支持,互相鼓舞,对不对呀?”“对,对。”我激动地回答。上山时,警卫员请彭总上车,彭总说:“山不高,路不远,一块儿走走。”
彭总走进礼堂,场里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他几次摆手,掌声才停息下来。彭总坐定后,我仔细端详,他中等身材,面色黑中透红,额上有几道皱纹,目光坚毅、严肃,炯炯有神,粗硬的头发中已杂有根根银丝,一身洁净的半旧军服,面貌倒像一个农民。我心想,这就是我们的彭老总,他功勋卓著,举世闻名,朋友敬仰,敌人害怕,却又是这样的质朴、平易。
韩先楚简短致辞后,接着请彭总讲话,礼堂里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彭总缓缓站立起来,他腰板笔直,神态庄重,声音宏亮有力地讲道:“同志们代表祖国人民,来朝鲜慰问,大家辛苦了,我代表志愿军向来自祖国的文艺工作者表示慰问!我昨天在板门店签了字,这场战争终于打到底了。毛主席说过:‘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对于美国侵略者,更是这样;只有狠狠地打他们,把他们打疼了,他才会老实。要不是打疼了,美国佬决不会坐下来和我们谈判。战争开始的时候,一个美国将军说过,朝鲜战争是无边、无底的,中国人必将陷入无底的深渊。这是吓唬人。海洋那么大,也是有边、有底的嘛!打了3年,不就见底了吗?他美国离朝鲜几万里,朝鲜人民并没有去请他,谁叫他们来咬人?既然找上门来,中朝人民就不客气,就要狠狠地揍他,小米加步枪就是要打败他们的飞机、大炮。”讲到这里,彭总看了看坐在一边的兵团首长,接着说道:“打了胜仗,有人就可能骄傲,尤其你们这些将军们,要特别注意。骄傲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摔跤子、失败!骄傲不得啊,没有祖国人民的支援,没有朝鲜人民的支援,我们能胜利吗?我提醒你们,美国侵略者现在是无可奈何,但他并不甘心,疯狗总是要咬人的,他什么时候要打,我们一定奉陪到底……”
大家出神地听着,彭总一口水也没有喝,一气讲了45分钟。他那深刻、精辟、充满信心、饱含鼓舞力量的讲话,紧紧地吸引着我们,打动着我们,使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
下午,得知彭总尚未离去,晚上还要看我们的演出,演员们都提前去后台化妆,几个平时好说好笑的青年,此时也是缄口不语,他们在保护嗓子,积蓄精力,要尽力把戏演好。
夜幕降临的时候,指战员们精神饱满、井然有序地坐在礼堂里面,前面空有一排座位,那是给彭总留的。礼堂内的长桌和条凳全是用朝鲜红松做成,没有上漆,散发着新鲜木头的清香。礼堂不大,仅能容纳五六百人,是志愿军自己动手修建的。礼堂侧面,矗立着一座葱郁苍翠的山峰,做礼堂不易被敌机发现。前天,我们在里面演出时,为了防备空袭,窗子上蒙着厚厚的两层防雨布,场内十分闷热。现在已经停战,防雨布全都取掉了,舞台上4只500瓦的大灯泡,照得全场通明,灯光透出窗洞,礼堂外面也是明晃晃的,这个突然的变化,使大家将信将疑,真的停战了吗?不怕敌机发现目标吗?晚上7点半钟,就像急雨骤起,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彭总从侧门走进礼堂,他亲切地向指战员们频频招手,然后缓缓落座。演出开始后,先由西北艺术学院音乐系的王霞独唱陕北民歌《宝塔山》:
宝塔山那个宝塔喽,
顶顶儿连着那天,
哎咱毛主席他跟咱们喽,
心呀心相连……
彭总随着音乐节奏,右手轻轻拍着左手,嘴唇在轻轻翕动。显然,他对陕北民歌是熟悉的,对他战斗过的地方有着特殊的感情。接着是新疆歌舞团维吾尔族姑娘瓦霞独唱《新疆好》。她明目皓齿,粉腮丹唇,满头蓬松油亮的黑发,苗条丰满的身姿,长得十分美丽,尤其是有一副运用自如的好嗓子。她唱道:
我们新疆好地方呵,
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
积雪融化灌农庄。
来来来,来来来……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她用维吾尔语、汉语各唱一遍,那一串“来来来”的花音拖腔,犹如行云流水,响彻九霄。听着她那悦耳迷人的歌声,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幅十分美好壮丽的图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彭总听得很入神,很动情。他戎马倥偬,驰骋疆场,食不甘味,夜不安枕,不就是为了让亿万人民过上这种幸福安适的生活吗?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瓦霞谢幕3次,又演唱了一首《各族人民心向共产党》,才算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彭总满面笑容,站起来给她鼓掌。这不只是对瓦霞歌唱艺术的赞赏,也是对兄弟民族文艺使者爱国主义精神的鼓励。
歌舞节目演完,我们豫剧队出演的《花木兰》开始了。随着一阵响亮急促的打击乐声,那饱含中原泥土气息的豫剧弦乐拉起了前奏,激越、柔婉、缠绵、深沉、荡气回肠、沁人肺腑。演到第三场《征途相遇》,当刘忠对出征不满、发出怨言时,花木兰对他晓之以理,喻之以义,耐心劝道:
尊壮士再莫要这样盘算,
你怎知村庄里家家团圆?
边关的兵和将千千万万,
谁无有老和少田产庄园,
若都是恋家乡不肯出战,
那战火早烧到咱的门前!
唱到这里,彭总现出会心的微笑,带头鼓起掌来。
剧终时,有节奏的掌声此起彼伏。彭总由十九兵团首长陪同,上台和演员一一握手,并把一束鲜花献给了我。彭总大声说:“同志们的演出很精彩,我们都爱看,向大家表示感谢,祝贺你们演出成功!”他接着对我说:“你唱得好,表演好,每个字每句话我都听得清,这很难得。《花木兰》这出戏有教育意义,可以给战士们多演。封建社会的女子能这么勇敢,女扮男装,血战沙场12年,这种英雄行为是了不起的。花木兰的爱国精神应该发扬。”彭总精力旺盛,容光焕发,谈得兴致勃勃,好像把多日的疲劳全忘掉了。在兵团首长的提醒下,他才在热烈的掌声中离开舞台。
回到住地,演职员们仍然沉浸在兴奋欢乐的气氛之中,时近午夜,同志们毫无睡意,有的在写日记,有的在向家人写信,述说这永远难忘的一天。
进入8月下旬,我们入朝慰问已近5个月了。在这几个月里,我们到过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钻过幽深莫测的山中坑道,住过原木搭成的简陋小屋,参观过秩序井然的志愿军总部,领略过美国鬼怪式战斗机刺耳的呼啸声,踩踏过B-29轰炸机轰炸后留下的巨大弹坑,观看过一颗颗雪亮雪亮悬在半空中的照明弹,尤其是那一片片荒无人烟的废墟,一家家妻离子散的惨象,使我对侵略者的暴行更加痛恨。然而,最难忘的是千千万万个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那些平凡、质朴却又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伟大业绩的最可爱的人。朝鲜人民那种勇敢、坚毅、吃苦、耐劳、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使我感动和敬佩。
按照上级指示,慰问工作结束了。我们就要返回日夜思念的哺育我们的祖国了。当我们的车队驶到平壤附近的大同江桥的时候,钟纪明团长吩咐停车。我们走到桥心,靠栏杆站下,只见宽阔浩淼的大同江在我们面前铺开,江水滔滔,碧绿晶莹,像一匹巨大的绿色锦缎在不住地抖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歌唱着朝鲜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江水,赞颂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荆华执笔整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