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已有强大的革命力量。1913年,仅工厂、矿山和官办企业的工人就有310万人。各种类型的无产者人数约有2000万。无产阶级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最革命的阶级,是俄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俄国有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这个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不断地同机会主义、改良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特别是两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论证的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社会主义有可能在少数国家甚至单独一国首先获得胜利的理论,鼓舞了俄国无产阶级向资本主义展开进攻。
俄国是帝国主义锁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世界上第一个存在着用革命的方式解决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现实社会力量的国家。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形成既有工兵代表苏维埃,又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已经是俄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
革命胜利后的临时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按照英法帝国主义的愿望,在前线发动进攻,结果军事冒险遭到惨败。消息传来,群情激愤。7月16—17日,在彼得堡爆发工人和士兵大规模示威游行。临时政府悍然出动军队屠杀示威群众,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并下令通缉革命领袖列宁。布尔什维克党被迫重新转入秘密状态。从此,革命和平发展的希望彻底破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全部政权转到反革命的临时政府手中。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控制的苏维埃成了临时政府的附属物。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但没有退出苏维埃。
面对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布尔什维克党及时地号召和组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7年8月8—16日,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号召工人、农民和士兵站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旗帜下,准备同资产阶级进行决战。
9月中旬,列宁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的信,指出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10月20日,列宁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武装起义。10月23日,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性决议。党中央号召全党一切组织讨论和解决有关起义的实际问题。为了对起义进行政治领导,中央全会决定成立中央政治局,由列宁等7人组成。
在准备武装起义的紧要关头,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反对武装起义的方针。10月31日,加米涅夫在非党的《新生活报》上发表声明,指责布尔什维克党举行武装起义是冒险的举动,泄露了正在准备起义的机密。临时政府闻讯立即调动军队,采取破坏起义的措施。11月6日晨,临时政府下令封闭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工人之路报》。这时革命的基本战斗队伍已经动员起来,首都各区的革命军队和赤卫队不断汇集到布尔什维克党总部和军事革命委员会所在地——斯莫尔尼宫。6日晚上,列宁给党中央写紧急信,主张立即发动起义。他连夜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7日,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占领了电话局、邮政局、国家银行、火车站、主要政府机关和军事据点。晚9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第一炮。次日凌晨2时,起义队伍攻下冬宫,逮捕了正在开会的临时政府部长们。
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手中。8日,大会通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动员广大群众起来制止帝国主义战争,支持苏维埃政权。会上成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彼得堡武装起义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在全国的展开。11月7日—11月16日,经过同反革命势力的激烈搏斗,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1917年11月至1918年2—3月,首先从城市,然后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在俄罗斯、少数民族地区和前线都获得胜利。这就是列宁所说的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
列宁的重要性在于他领导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权。他是第一个把马克思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人。这第一个共产主义政权的建立是近代史的一个转折点。从1917年到1989年,共产主义力量在全世界继续发展,地球上几乎1/3人口生活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全世界人民产生了伟大和深刻的影响。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爆发了革命。中国、朝鲜、印度、波斯、土耳其、埃及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浪潮。
革命进程
1917年,对于俄国人民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欢欣鼓舞的一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震撼了世界。在推翻沙皇统治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从事于国民教育事业。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在青年时期就和俄国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一起,组织了“民意党”。1887年5月8日,列宁的哥哥因为刺杀沙皇未遂而被杀。
就在这一年秋天,列宁全家迁往喀山,他也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在这里,列宁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且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小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同时,他向同学们介绍马克思主义,鼓动大家同沙皇政府做坚决斗争。
1889年,列宁搬到萨马拉。在这里,列宁刻苦学习,自学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两年后,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参加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国家考试,结果被授予最优等的毕业文凭,获得注册助理律师资格。
1893年8月底,二十三岁的列宁来到了俄国的政治中心彼得堡。到这里后,列宁和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取得了联系。在他的倡导下,彼得堡的20个独立的共产主义小组联合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秘密织织。
这一年,列宁被沙皇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列宁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书的大部分书稿。一年零两个月后,列宁再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一个荒僻的村庄。在三年的流放生活中,列宁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个著作的写作,另外还写了几十篇文章。此外,列宁还在此期间认真思考革命问题,勾勒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革命计划。
在列宁还在狱中的时候,分散在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于1898年在明斯克召开会议,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比利时王国的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第二次会议。大会将“无产阶级专政”写入了党纲。经投票选举出的党中央机关,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获得了多数票,被称为“布尔什维克”。1912年,俄国社会民主党正式宣告成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皇俄国的统治逐渐出现危机。1905年—1907年,俄国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遭到镇压,但是对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转移国内的视线和扩大对外掠夺,沙皇尼古拉二世派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从1914年到1917年,俄国有1400万人去服兵役,其中几百万人战死沙场。战争同时给国内经济带来了灾难:物价飞涨,物资奇缺,人民甚至难以过生活。到1917年1月底,彼得格勒只剩下仅够吃十天的面粉和三天的油脂。
因此,国内反对沙皇政府的斗争此起彼伏。从1916年到1917年,俄国更换了4个首相、6个内务大臣、4个军事大臣和3个外交大臣。为了对付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尼古拉二世决定和德国单方面谈判,退出战争。但是这个决议受到英法等国的拒绝,同时也使得国内资产阶级大为不满,他们希望通过战争以获得更大利益。
1917年初,俄国发生了更大的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更加恶化。1月,彼得格勒15万工人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上街游行。2月23日,工人们再次游行,高呼“打倒战争”、“打倒专制”的口号。25日,游行队伍扩大到了30万人。
尼古拉二世此时慌了阵脚,决定采取暴力驱赶游行队伍。25日晚,沙皇派人逮捕了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五个领导人。26日,军警打死40多名游行工人。于是,布尔什维克决定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当晚,布尔什维克组织了600人的起义队伍,但到了27日夜时,起义队伍已经扩大到了7万人。
27日,党中央发表了《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推翻沙皇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28日,起义军占领了海军部和沙皇的巢穴冬宫,逮捕了沙皇政府的大部分高级官员。此时,尼古拉二世急忙从前线调回军队以镇压起义。但是沙皇士兵在革命者的劝说下发生了兵变,宣布和起义车站在同一战线。就在同日,彼得格勒士兵苏维埃和工人苏维埃联合成立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同时,资产阶级也出来掠夺革命果实,于27日成立了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并于3月2日成立了临时政府。就这样,俄国暂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结束了俄国长达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毛泽东在评价工人在“二月革命”中的作用时说:“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那个皇帝还有没有呢?没有了。”
4月16日,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次日,他发表了后来被称为《四月提纲》的著名讲话,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列宁认为,这次革命的最终目标应将“资产阶级革命”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5月初,临时政府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声称俄国将保证遵守沙皇政府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决定把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这一消息传开后,引起了彼得格勒苏维埃政权的反对。5月4日,彼得格勒十万工人和士兵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抗议临时政府继续参加战争。临时政府不得不解除发出上述照会的临时政府外交部长。
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40万工人、士兵再次上街游行,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就在同一天,临时政府下令西南前线的30多万俄军在利沃夫向德、奥联军发动大规模军事反攻,但是遭到对方军队的惨重打击,10天内损失了6万人。
这一消息更加激起工人们的愤慨。7月17日,列宁赶到了彼得格勒。考虑到当时武装革命的条件还不成熟,布尔什维克中央决定游行以和平请愿为主。但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中的社会革命党人决定要镇压工人们的和平游行。当日,临时政府派出大量军警向和平示威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400多人。接着,临时政府到处搜捕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强行解除工人武装,同时派人搜捕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此时不得不转入地下,列宁也被暂时护送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兹里夫湖畔的一个草棚里。8月8日,布尔什维克根据列宁的指示,在彼得格勒秘密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斯大林根据列宁的指示,主持了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并号召全党为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
同年9月,列宁又被迫流亡到了芬兰。在芬兰期间,列宁又完成了著名的《国家与革命》这部著作。
8月25日—28日,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在莫斯科召开了“国务会议”。在会议上,俄军最高司令科尔尼洛夫积极煽动武装叛乱,妄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9月7日,他借口镇压布尔什维克,打着“保卫首都”的旗号,命令俄军某部从前线开回彼得格勒,企图武装叛乱。克伦斯基此时不得不求助于布尔什维克,请求武装首都工人以平息叛乱。在布尔什维克和武装工人的支持下,叛乱被平息。
这场斗争胜利之后,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的力量大为上升,而临时政府则处于孤立的地位,况且,工人再次获得了武装。鉴于此,列宁认为武装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并从芬兰向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回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和《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加急邮件,信中反复说明俄国革命的时机已经到来,布尔什维克党必须时刻准备武装起义。
1917年10月20日,列宁秘密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25日,彼得格勒成立了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领导武装起义的公开机关。29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选举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5人组成领导起义的党总部,负责起义的领导工作。
就在这时候,一直反对起义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公开报纸《新生活报》上发表了《尤·加米涅夫谈起义》,公开诬蔑起义是“冒险绝望的行动”,反对武装起义。
临时政府获此消息后,马上采取了措施:从前线调回军队以镇压起义;下令逮捕列宁;中断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电话联系等。11月6日,临时政府的士兵突然闯入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报》以及《士兵报》的印刷所,企图查封报纸,但是由于革命士兵及时赶到,保证了报纸的按时出版。
面对临时政府的反革命措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提前起义。11月6日(俄历10月25日)夜,列宁头戴假发,化装成工人到达起义的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起义军的主力是两万名武装工人和彼得格勒的20万守军,以及驻守在波罗的海的数万名舰队官兵。
在列宁的指示下,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火车站、桥梁、电话局和银行等战略要地,整个首都都处于起义者的控制之下。11月7日早上,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苏维埃已经顺利接管了政权。
到了7日傍晚,整个彼得格勒只有冬宫还被临时政府所控制。下午6时,几万名起义军以及10来艘军舰包围了冬宫,同时向里面的临时政府官员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即缴械投降。
晚上9时,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发起总攻。随后,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像潮水般涌入了冬宫。进入冬宫的起义军官兵和躲在里面的临时政府士兵发生了激烈的白刃战,终于在半夜的时候最终占领了冬宫。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获得了成功。
晚上10时40分,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全俄各地政权都归苏维埃政权。接着,列宁做了有关和平和土地的报告,通过了两部法令——《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大会决定成立完全由布尔什维克组成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被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消息传到莫斯科后,莫斯科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中央的指示下立即发动武装起义,经过六天的激战,于11月25日攻克了克里姆林宫。此后,俄国其他地方也相继发生了革命起义。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整个俄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刚刚结束,苏俄就提出缔结一个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但是遭到英、法等国家的反对。苏俄只好单方面和德国进行谈判。但是在谈判中,德、奥代表提出割让俄国1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苛刻要求。列宁考虑到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需要安定的政治环境,因此主张接受德奥的条件。
但是国内的社会革命党人不希望看到苏维埃俄国强大起来,因此他们积极反对签订和约,并且挑起德军进攻。列宁见此,马上起草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公告,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加红军,保卫祖国。这个号召得到了响应。1918年2月23日,红军粉碎了德军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稳定。
德奥和苏俄决定再次谈判,但是这次德国的要求更加苛刻:增加了对波罗的海沿岸和高加索等地区的领土要求,同时要求增加赔款数额。面对此情况,列宁还是建议接受德国的要求,立即缔结和约。3月3日,双方在布列斯特正式签署和约,苏俄此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时代。此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东欧各国、中国等都受此影响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著名学者托洛茨基在《被背叛了的革命》中指出:“十月革命第一次显示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由十月革命建立起来的国家计划经济在相当短的一段时期内,成功地将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