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概况

    1914年10月5日,米凯莱·比昂基等10人在米兰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取名为“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这个组织的参与者以垄断资产阶级和民族沙文主义者为主,积极主张意大利进行扩张,因此极力鼓吹战争。

    与此同时,意大利参议员乔万尼·普莱奇奥西等人纠集了150名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组成了“议员法西斯”,在议员中积极活动,以便推动议员赞同参战。1914年9月,意大利政府在法西斯分子的宣传下,开始从中立转向支持参战。

    在战争期间,意大利经济受到了很大消极影响:大约70万军人死于战争,战争费用支出占了国家预算支出的80%,同时外债增加了200亿里拉。同时,战争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国内通货膨胀严重,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罢工经常发生,农民也卷入了革命浪潮,退伍军人也参加了反政府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作为四大战胜国之一,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是在《凡尔赛条约》中,英法等协约国并没有实现原先在伦敦密约中许诺的诺言,意大利只得到了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意大利人民对此非常不满。民族沙文主义者和法西斯分子借此发动了反对《凡尔赛和约》的政治运动。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意大利工人革命愈演愈烈。到1920年秋,意大利北部的工厂基本上被工人占领,工人运动发展到了意大利南部和中部。面对此种形势,意大利政府决定镇压工人运动。此时,墨索里尼纠集了一批退伍军人组建了法西斯党。此后,墨索里尼在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日益猖獗起来。

    墨索里尼于1883年7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瓦拉诺·迪科斯塔的一个铁匠家里。1270年前后,墨索里尼的先祖乔瓦尼·墨索里尼是波伦亚这个好战尚武的城市的领袖。但是由于不断的党派内争,墨氏家族后来就逐渐衰落了。到了19世纪,墨索里尼家族已经变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中下等家庭。

    1890年,墨索里尼到邻村去读书。在这个学校中,墨索里尼蛮性未改,行为乖戾,不听教诲,经常和同学们打架。两年之后,墨索里尼被学校开除了。

    后来,他被送到了另一个学校,不过他的脾气依然如故。不过,墨索里尼聪明出众,教师们都夸奖他是“栋梁之材”。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墨索里尼渐渐知道用功,而且功课也非常好。其外,墨索里尼的口才特别好。有一次口试,他一口气说了半小时,裁判员给了他零分,但是称赞他的口才非常好。在家里的时候,他总是练习演讲。母亲问他干什么,他说:“长大以后,我一定要让意大利听我的指挥。”

    1902年,墨索里尼乘车到了瑞士西部。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因为参加社会党的暴动而被捕入狱。墨索里尼在瑞士经常参加当地的群众集会,有时也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说。有一次在演讲时得罪了瑞士当局,被驱逐出境。此后,他回到意大利,随即在历史名城维罗纳参加了巴萨列里奥的联队。

    1913年,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社会党的领导者之一,倾向于无政府主义。当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兴起、并坚决主张意大利参战的时候,当时身为意大利社会党左派领导人的墨索里尼突然改变了原来的反战立场,于1914年10月18日发表了题为《从绝对中立转向积极有效的中立》的文章,公开支持意大利参战。社会党于是开除了墨索里尼。

    11月14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创办了《意大利人民报》,鼓吹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墨索里尼的发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英、法等协约国拒不实现原先的承诺的时候,墨索里尼借古罗马的辽阔版图,鼓吹战争以扩大意大利版图。他曾在公开场合说:“要么修改《凡尔赛和约》,要么进行新的战争。”

    为了实现自己的反动抱负,墨索里尼于1919年3月,在米兰招集旧时政治上和行伍中的同志150人,组织了“战斗的法西斯党”。入党的人,多是一些退伍军人。一战后,意大利退伍军人对政府非常不满,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生活来源。墨索里尼抓住这一机会,在报纸上极力为军人歌功颂德,强烈建议为退伍军人分发土地,并公开支持他们去夺取地主的荒地,从而得到了广大退伍军人的拥戴。

    在成立“战斗的法西斯党”时,墨索里尼扬言推行普选,实行8小时工作日,确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把工厂的管理权交给无产阶级的组织,修改劳保法、把享受劳保的年龄从六十五岁降至五十五岁等。所以从表面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法西斯党,貌似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但是其实在建立之初,就决心要摧毁布尔什维克在意大利的势力,决定镇压工人罢工。他们的宗旨是:“用军队的组织,组成一个革命团体,恢复意大利固有的国性,铲除赤化势力。”

    “战斗的法西斯党”成立之后,由于在社会上攻击社会党是民族的叛逆,而并没有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同时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在1919年11月的意大利第25届议会选举中,该党派无一人当选。墨索里尼此时举棋不定,最后决定投靠资产阶级。

    1920年5月24日,“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在米兰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暴力作为该党的组织原则,把“蓖麻油”和“大棒”作为该党的标志。此后,墨索里尼对工人运动采取了凶残的暴力。他们的战斗小分队四处活动,对人民群众进行恐吓、抢劫、勒索和骚扰。法西斯别动队四出袭击工会,焚烧社会党的《前进报》馆,殴打、枪杀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

    短短几个月中,意大利的工人运动大为减少,罢工从1920年的2070次降低到1921年的1134次。垄断资产阶级对法西斯分子的行动大为赞赏,此后给墨索里尼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让他们购买武器。此后,法西斯党的势力迅速增加,党徒从1920年的两万多人增加到了1921年的20万人;基层党组织也从原先的88个增加到了834个。

    1921年12月7日,“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在罗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将党名正式改为“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选举意大利法西斯“元老”为总书记,墨索里尼为“领袖”。

    此外,法西斯党还将“棒束”作为自己党的标志。该党的党徽是一束棒子,中间捆着一柄斧头。棒子原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的标志:在古罗马时代,贵族出游的时候,常常由仆人举着一个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用红条紧束的棒子,这个棒束就叫“法西斯”(Fasces),是古罗马权力的象征。墨索里尼把棒子象征人民,斧头象征领袖,意思是人民要绝对服从他们勇武的领袖。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成立后,马上就进行了夺权的准备。12月16日,法西斯党在其机关报《意大利人民报》上刊登了一个公报,决定把党的支部和法西斯军事组织行动队合并,所有党员一律参加行动队。此外,法西斯党在全国建立了一批能容纳千人以上的大型兵营,并强化法西斯军队的纪律。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法西斯武装在数量上已经大大超过了意大利国民军。

    此后,法西斯党加大了对工人组织破坏的程度。从1922年开始,法西斯党以帮助恢复社会秩序为名,有计划地袭击、捣毁各个城市的工会,夺取社会党控制的城市。从5月开始,法西斯开始转入武装夺取社会党控制的城市,先后占领了费拉拉、波伦亚等城市。

    1922年10月16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召集了党徒们开会,决定发动军事政变,同时决定由巴尔波、比昂基等4人组成“四人领导小组”,亲自指挥“向罗马进军”的军事政变。20日,“四人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确定了军队的部署和指挥人选。

    10月20日夜,法西斯总部下令全国总动员,同时发表了对全国国民的檄文,宣布进军罗马,劝告意大利国民军不要和他们作战,说明他们的目标仅在于推翻腐朽的统治阶级,劝慰有产阶级不要害怕,并且声明保护工农的正当权利。

    10月24日,法西斯党在那不勒斯召开了由3万法西斯分子参加的大会。墨索里尼在会议上对党徒们说:“假使我们不能和平接受国家政权,便带兵到罗马去,清君侧,用武力攫取政权。”墨索里尼话音刚落,下面的党徒们就狂叫着:“到罗马去!到罗马去!跟我们的领袖到罗马去!”这场大会实际上是法西斯分子向罗马进军的誓师大会。此时,法西斯的武装党徒已经发展到了50万人,普通党员达到100万。另外,在他操纵控制下的工会和其他社团还有250万人。

    法西斯上述的行动并没有引起意大利政府的足够重视,他们错误的认为法西斯已经放弃了向罗马进军的计划。26日的时候,意大利首相法克塔还说:“那不勒斯法西斯群众大会是在平静的气氛中举行的,今天晚上法西斯行动队队员已经开始返回各自岗位了。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现在我相信,他们已经放弃了向罗马进军的计划。”

    可就在这天晚上,墨索里尼在那不勒斯的一个旅馆召集“四人领导小组”,最终决定立即向罗马进军。27日,法西斯分子兵分3路,向罗马挺进。此时的意大利,天空阴云密布,恐怖气氛笼罩全国。

    27日晚,意大利国王回到罗马,听取了首相法克塔的建议,同意实行全国戒严。但是法克塔并没有提出要将法西斯分子的镇压措施,甚至连一句警告的话都没有,只是强调“确保和平解决”。

    当28日早上法克塔去王宫要求国王签署戒严令时,国王却对此断然拒绝,他认为当时的罗马,只有5000到6000人的卫戍部队,而且全是征集起来的,100%靠不住,因此罗马是完全抵抗不了法西斯分子的进攻的。其实,墨索里尼早就在暗地里和国王达成了交易,法西斯党对每个人都做过一些许诺。此外,垄断资本家也向国王施加了压力,期望通过法西斯军队的势力来镇压革命。

    其实,墨索里尼也做好了进军失败的打算,因为如果保卫罗马的普里埃塞师团出面干预,法西斯武装肯定会被打败。因此,墨索里尼在28日后把法西斯军队的指挥权都交给了“四人领导小组”,自己则准备一旦进军失败,就跑到瑞士去。

    就在墨索里尼准备逃亡时,接到了国王首席副官的紧急电话,说国王邀请他前往罗马组建新的政府。此时的墨索里尼还不相信,因此一定要求国王通过电报的形式把这些话再讲一次。收到电报后,墨索里尼当晚就前往罗马。30日早上,他就接受了国王的组阁委任状。次日,墨索里尼组成了新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此后,墨索里尼通过各种方式削弱了非法西斯在意大利的势力。1924年意大利举行大选,法西斯党徒使用武力控制了选举机构,最后法西斯党获得了65%的选票,议员的席位从原来的不足50,增加到了375席。1925年1月,墨索里尼改组了内阁,把非法西斯大臣都赶出了内阁。继而,他解散了除法西斯党之外的所有政党,确认了墨索里尼的军事独裁统治。

    墨索里尼可以说是法西斯的鼻祖,他在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支持下,向罗马进军,最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此后,法西斯势力在意大利进一步得到巩固,在传播法西斯思想和推动世界法西斯势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后,德国、日本也相继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各国法西斯主义虽然具体纲领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憎恨自由精神,反对民主制和议会政治,宣扬极端的民族主义,推崇强权和暴力,主张专制统治,无情镇压反对派却是其共同特点。

    意大利法西斯政党的建立

    1922年10月27日,以法西斯创始人墨索里尼为党魁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以它所控制的那不勒斯和佩鲁贾等城市为基地,发动了所谓“向罗马进军”的武装政变,关于10月31日夺取国家权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参战还是中立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以社会党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意大利人民反对参战,主张中立。垄断资产阶级和民族沙文主义者企图利用世界大战的机会,对外进行扩张,建立起梦寐以求的“意大利帝国”,因而极力主张参战,并为此建立了各种名目的组织,进行战争宣传。其中有的组织为了标榜革命,笼络人心,以“法西斯”命名。第一个法西斯组织是由米凯莱·比昂基和切萨雷·罗西等10人于1914年10月5日在米兰建立的,取名“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于10月11日发表了鼓吹参战的宣言。

    “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建立后,除鼓动深受民族沙文主义思想毒害的青年学生举行游行,要求参战外,积极同墨索里尼等有影响的各派政治势力的领导人进行接触,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情与支持。

    与此同时,参议员马菲奥·潘塔莱奥尼和乔万尼·普莱齐奥西等人,网罗150名参、众两院议员,组成了一个“议员法西斯”,在议员中广泛进行活动,以便推动议会赞同参战。

    1914年9月,以萨兰德拉为首相的意大利政府,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从开始主张中立转而支持参战,致使参战派的声势大增。这使墨索里尼意识到,意大利参战是大势所趋。在投机心的驱使下,这个名噪一时的社会党左派领导人突然改变原来的反对参战的立场,于1914年10月18日,在由他任主编的社会党机关报《前进报》上,发表题为《从绝对中立转向积极、有效的中立》的文章,公开支持参战。为此,他于10月20日离开《前进报》,24日被开除出社会党。

    墨索里尼依靠本国的昂萨尔多公司和皮雷利公司等大垄断集团提供的50万里拉,以及法国政府每月向其提供的1.6万里拉的经费,于1914年11月14日在米兰创办《意大利人民报》,鼓吹战争。他加入了《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并以该组织领导人的身份,把米兰等几个地方组织改名为“革命行动法西斯”。

    1915年1月24日—25日,“革命行动法西斯”在米兰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它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凭借墨索里尼在社会党素有“强硬的革命派”的名声,吸引了不少人参加。到2月底,“革命行动法西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委员会共有105个,成员约9000人。“革命行动法西斯”在罗马和米兰等地,组织一些受沙文主义毒害的青年和教师,上街游行和举行集会,支持主战的政策,攻击和殴打反对参战的议员。

    在主战派的威逼和英、法等国政策的利诱下,意大利国王维托利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批准萨兰德拉政府于1915年3月开始同协约国政府就意大利参战的条件问题,举行谈判。4月26日意大利同英、法、俄三国秘密签订《伦敦条约》,5月24日,意大利正式对奥地利宣战。

    然而,“革命行动法西斯”却随着墨索里尼于1915年8月应征入伍,而名存实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虽然也以四大战胜国之一,出席巴黎和会,但在《凡尔赛和约》中,《伦敦条约》对意大利所作的许诺并未兑现。意大利仅仅分得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在这次战争中总共动员了500万人,死亡65万5千人,伤残145万人。军费总支出高达650亿里拉,致使这个当时每年国民总收入仅200亿里拉的国家债台高筑,有外债200亿里拉,内债350亿里拉。意大利付出巨大的代价,本来指望能够攫取它所期望获得的大片地区,结果所获甚微。意大利对此强烈不满。垄断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分子借机发动了一场反对《凡尔赛和约》的政治运动。反动文人邓南遮组建一支由2500名退伍军人和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参加的义勇军,于1919年9月12日占领阜姆城,并宣布阜姆与意大利合并。这种民族主义思潮加剧了战后的意大利发生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意大利的工业,特别是与战争有关的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很快。战后由于政府撤销大批军事定货,造成工业生产急剧缩减。到1921年,有26%的钢铁公司倒闭。生铁的产量只相当战前水平20%。许多企业、银行和股份公司破产。100多万人失业。通货膨胀,粮食和工业品的价格昂贵。与战前的1913年水平相比,物价提高了441%,生活费用上升317%。工人的实际工资收入降低了50%。

    广大工人生活状况的进一步贫困,引起阶级矛盾尖锐化。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919年有记载的罢工达1871次,参加者共55.4万人次。1920年罢工增加到2070次,参加者达231.4万人次。就在这一年的8月底,意大利冶金工会为抗议厂主“同盟歇业”,决定米兰、都灵等地的冶金工人占领工厂。社会党左派领导人葛兰西等积极参与领导,组织各工厂建立“赤卫队”和“工厂苏维埃”。运动很快蔓延到整个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参加者共达60多万人,革命形势在逐渐成熟。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意大利社会党的威望大大提高,党员人数迅速增加。1919年10月,意大利社会党还只有党员7.1万人,1921年1月增加到22万人。工人运动的发展,使社会党成为左右国内形势的重要力量。通过1920年的地方选举,它在全国67个省和8327个市镇议会中,在其中的26个省和2166个市镇控制了多数席位。这使广大工人产生了在意大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希望。

    这时,社会党内部分化加剧,党的领导人屠拉梯等人深受第二国际改良主义的影响,不能肩负起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重任。以塞拉蒂为首的人数众多的“最高纲领”派虽然表示赞同无产阶级专政,却迟迟未同改良主义者决裂。尽管以葛兰西为首的左派于1921年1月21日退出社会党,建立了意大利共产党,但在当时,其力量和影响十分有限,还不具备把工人运动引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能力。这样,1919—1920年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也就未能转变为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意大利的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片耕地荒芜,1920年的粮食生产比战前的平均年产量减少1800万公担。战后,社会党提出“土地社会化”的口号,即主张所有土地统归合作社所有,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当城市工人举行大罢工和占领工厂时,农村爆发了占地运动。1919年全国有50多万农民参加了这个运动,1920年达到100多万。墨索里尼针对有地农民害怕失去土地和无地农民渴望得到土地的心理,提出“扩大小农所有制”和“分土地给农民”等口号,深得农民的拥护。农民转到了法西斯运动一边,成了这个运动的主要群众基础。

    战后,意大利有100多万士兵退役。这些人主要来自农村,多数是无地或少地农民。王国首相曾在他们入伍前许诺:退伍时分土地给他们。但战后政府却拒不履行这个诺言。战前反对意大利参战的社会党不仅不支持他们的要求,反而对他们采取歧视、虐待的态度,不准他们加入社会党,甚至殴打战争中受伤致残者和获得勋章的人。退伍军人对现政权不满,对社会党抱敌视情绪。他们期望有人能帮助自己改变现状。这就为墨索里尼拉拢退伍军人提供了极好机会。他在报纸上极力为军人歌功颂德,提出分土地给退伍军人,并支持他们去夺取地主的荒地。这使他赢得了退伍军人的拥护。

    在取得农民和退伍军人的支持后,墨索里尼于1919年3月2日在他创办的《意大利人民报》上,刊登一则启事,宣布将于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举行“一次非常重要的集会”,要求各方人士积极参加并给予大力支持。启事刊出后,他组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会,并于3月21日在他的办公室举行了第一次会议。3月23日在米兰的圣·塞波尔克罗广场,如期举行了以退伍军人为主要成分的会议。会上正式建立法西斯组织,取名“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会议通过一个宣言,“要求实行普选,给妇女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和“把工厂或公用事业的管理权交给无产阶级组织”,“修改……劳保法,把享受劳保的年龄从65岁降至55岁”等等。

    然而,由于墨索里尼在会上攻击社会党是“民族的叛逆”,使这个貌似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革命”纲领,没有起到笼络广大工人的作用。同时,它所打出的“社会主义”招牌,又使垄断资本家很不放心。

    “战斗的法西斯”建立后,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十分有限。在1919年举行的第25届议会选举中,法西斯分子无一人当选。许多法西斯分子纷纷退党。“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一时处于危机之中。墨索里尼一度左右徘徊,举棋不定,最后才选定了投靠垄断资本的路线。他于1920年5月24日在米兰召开“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暴力作为该组织的行动准则。自此以后,大搞暴力恐怖活动,“法西斯”同“蓖麻油和大棒”成了同义语。它彻底抛弃了虚假社会主义外衣,充当垄断资产阶级镇压工人运动的忠实工具。7月20日,法西斯分子袭击并焚毁了罗马的社会党《前进报》编辑部。

    1920年8月30日,意大利北部地区爆发了60万工人占领工厂的运动,“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中央委员会于9月6日晚举行紧急会议,研究对付冶金工人占领工厂的策略。会后发表声明,指责政府无能,要法西斯分子做好采取行动的准备。同年11月中旬,法西斯分子在当局的纵容下,开始对工人阶级采取了大规模的暴力行动。他们袭击和捣毁工会、殴打、杀害工人和革命者。法西斯分子在采取行动时,个个手提大棒,因而又被称为“棒喝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法西斯分子的暴力恐怖政策收到了使垄断资产阶级满意的效果。罢工大大减少,1921年罢工减少到1134次,参加者仅有72万人次。

    法西斯分子的反革命行动深得垄断资本家的赏识。他们向法西斯分子提供大量经费,为他们购买武器和制作统一的黑色制服。法西斯分子在1921年春季都身穿黑衫,所以人们也常常称他们为“黑衫队”或“黑衫党”。此时,国王、高级军政官员和教会都把法西斯组织看成是国家秩序、尤其是王国权威的恢复者。官方的这种态度,促使一些深受沙文主义毒害,梦想当“英雄”和“骑士”的小资产阶级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参加法西斯组织。法西斯党徒的数量迅速增加。据法西斯书记处公布的材料,到1921年底,它的基层组织从1920年底的88个增加到834个,党员从20615人增加到249036人。

    法西斯势力壮大后,“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于1921年11月7日在罗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一个声称“国家是至高无上”的纲领。法西斯组织正式更名为“意大利法西斯党”,选举米凯莱·比昂基为总书记,墨索里尼为“领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