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有什么-富人有机遇意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富人有极强的机会意识,他们的目光是敏锐的,凡是赚钱的消息别想从他们眼前溜走。富人通常会主动去寻找机会,但并不是不看对象,不做准备,一味地使蛮劲。他们知道要想赚钱顺畅,就得找到正确的方法,最起码要把相应的方方面面想明白,然后做好必要的准备,这样才能保证机会不被白白错过。富人绝不会坐在自己的家中,整天幻想着天上掉下整麻袋的钱。

    一、富人有捕捉机会的能力

    对于一个立志干一番大事成为富人的人来说,他不会放走身边的任何一个机遇,他们是机遇女神的情人,能在随时随刻,迎接着机遇女神的到来。

    一家英国鞋厂和一家美国鞋厂各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去做推销工作。上岛后,他们各自给鞋厂打回一封电报。英国推销员那封电报是:“这座岛上的人不穿鞋,明天我就搭头班飞机回来。”而美国推销员的电报是:“棒极了,这个岛上的人都还没穿上鞋子,潜力很大,我拟常驻此岛。”面对同样的状况,一个看到的是“失望”,一个看到的是“机遇”。可见,只看现象的人就是机遇摆在面前也不知道,而善于发现的人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遇。

    这大概就穷富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悲叹自己怀才不遇。他的怀才不遇可能是真的,但更多的是自己眼光不够。

    美国淘金热时,淘金生活异常艰苦,最痛苦的是没有水喝。人们一面寻找金矿,一面不停地抱怨:

    “谁让我喝一壶凉水,我情愿给他一块金币。”

    “谁让我痛饮一顿,我给他两块金币!”

    “我出三块金币!!”

    这些淘金的人只顾抱怨,唯有亚默尔发现了这其中潜在的机遇:在这里,水比黄金更值钱。于是他毅然放弃淘金,用挖金矿的铁锨去挖水渠,然后将水运到山谷,一壶一壶卖给找金矿的人。一起淘金的伙伴们都纷纷嘲笑他“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这种蝇头小利的买卖。”后来,那些淘金的人大多空手而回,很多人甚至忍饥挨饿、流落异乡,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靠卖水发了大财,成了富人。

    亚默尔致富的机遇并不是上帝赐给他一个人的,在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机遇。不同的是,大部分人只会埋怨,而致富人的眼光却善于发现并把握机会。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往往从表面上探寻成功的原因,归之于条件,归之于机遇,而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亚默尔正是具有其他淘金者所没有的敏锐的洞察机遇的意识,才使他能够发现、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机遇。

    著名拳击手泰森咬耳丑闻的报道传得沸沸扬扬时,许多人看过去就算了,然而却有人利用这一新闻发了大财。

    美国的一个巧克力商人在咬耳丑闻发生之后,赶紧推出了一种形状像耳朵的巧克力,并有意识地在上面设计了一个缺角,象征着被泰森狠咬的那只著名的霍利菲尔德的耳朵,巧克力包装上还有霍利菲尔德的大照。此举立刻使这个牌子的巧克力备受世人关注,在多品牌的巧克力中脱颖而出。这个巧克力商人就这样一举发了大财!泰森咬耳丑闻,全世界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人都知道,但是发现这个发财良机的只有这个美国人。

    人生充满着机遇,大到社会上的每一项活动,报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人际中的每一次交往,小到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工作上的每一次得失等,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新的朋友,全都可能是一次选择,一次机遇,是一次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契机,问题在于我们自身的素质,在于是否能发现每一次机遇。不要以为机遇难寻,其实机遇就在我们的身边。

    尽管机遇就摆在那儿,但并不会主动送上门来,它依然需要我们去争取。对于懒惰者而言,即使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毫无用处,而富人却能将最平凡的机会变为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个叫威廉的人在那儿经营苹果。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道好,无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可是有一年,一场冰雹袭来,把满树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威廉已经预订出了9000吨“质量上等”的苹果。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给了威廉重重的一击。辛辛苦苦一年的成果,就这样被毁了不说,还有可能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债务。但是威廉不甘心这样,他要把“无利”变为“有利”,把“危机”变为“良机”。他仔细察看了受伤的苹果,立刻想出对策。他指定了这样一段广告词:“本果园生产的高原苹果清香爽口,具有妙不可言的独特风味;请注意苹果上被冰雹打出的疤痕,这是高原苹果的特有标记。认清疤痕,谨防假冒!”结果,这批受伤的苹果极为畅销,以至后来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疤痕的苹果。

    富人们不是消极地等待机遇,而是积极地创造成功的机遇,就像亚默尔从金矿中挖掘水源,美国商人利用新闻中的信息以及威廉先生变劣势为优势等。富人有机遇意识,他们善于发现机遇并能利用机遇,所以他们富了。

    二、富人有敏感的机遇意识

    对机会的把握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有所建树,富人往往会抓住每一个成大事的机会,哪怕那种机会只有万分之一。20世纪的美国人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遇。”美国但维尔地方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的经验之谈极其简单:“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有一次,甘布士要乘火车去纽约,但事先没有订妥车票,这时恰值圣诞节前夕,到纽约去度假的人很多,很难购到火车票的。

    甘布士夫人打电话去火车站询问:是否还可以买到这一次的车票?

    车站的答复是:全部车票都已售光。不过,假如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带好行李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

    但车站反复强调了一句,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赶到车站去,就如同已经买到了车票一样。

    夫人问道:“约翰,要是你到了车站买不到车票怎么办呢?”他不以为然地答道:“那没有关系,我就好比拿着行李去散了一趟步。”

    甘布士到了车站,等了许久,仍然没有人来退票,此时火车也快要开了。

    即使有人会去车站等待那万分之一的机会,但此时此刻也会往回走了。然而甘布士却没有这样,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就在距开车时间还有5分钟的时候,一个女人匆忙地赶来退票,因为她的女儿病得很严重,她被迫改坐以后的车次。

    甘布士买下那张车票,搭上了去纽约的火车。

    到了纽约,他在酒店里洗过澡,躺在床上给他太太打了一个长途电话。

    在电话里,他轻轻地说:

    “亲爱的,我抓住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甘布士在日后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得缘于他没有放弃别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万分之一的机会。有一年经济危机,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金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的积蓄用来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材。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场来囤货。

    他妻子劝他说,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有限,而且是准备用做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对她道:“3个月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过了10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

    这时,但维尔地方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

    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另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货刚刚售完,其他商人已纷纷从别处购进大量货物,物价一下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富了,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

    “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见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不放弃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努力将它变成成功致富的珍贵机会,这就是富人们对待机遇的态度。

    三、富人有创造机遇的能力

    有个穷人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奇怪的东西,它周身发着五颜六色的光,七八条腿一齐运动,行走十分快捷。

    “喂!你在做什么?”那怪物问。

    “我在这儿等待机遇。”穷人回答。

    “等待机遇?哈哈!机遇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问。

    “不知道。不过,听说机遇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嗨!你连机遇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什么机遇?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于你有益的事吧!”那怪物说着就要来拉他。

    “去去去!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穷人不耐烦地撵那怪物。

    那怪物叹息着离去。

    这时,一位长髯老人来到穷人面前问道:“你抓住它了吗?”

    “抓住它?它是什么东西?”穷人问。

    “它就是机遇呀!”

    “天哪!我把它放走了。不,是我把它撵走了!”穷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机遇,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长髯老人说,“你刚才已经把它放弃,让我告诉你关于机遇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了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

    “天哪!那可咋办呀,我这一辈子不就失去机遇了吗?”穷人哭着说。

    “那也未必,”长髯老人说,“让我再告诉你另一个关于机遇的秘密吧,其实,属于你的机遇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穷人惊奇地问。

    “对。这一个失去了,下一个还可以出现。不过,这些机遇,很多不是自然走来的,而是人创造的。”

    “什么?机遇可以创造?”

    “对。刚才的一个机遇,就是我为你创造的一个,可惜你把它放跑了。”

    “太好了,那么,请您再为我创造一些机遇吧!”穷人说。

    “不。以后的机遇,只有靠你自己创造了。”

    “可惜,我不会创造机遇呀。”穷人为难地说。

    “那么,现在,我教你。首先,站起来,永远不要等!然后,放开大步朝前走,见到你能够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时,你就学会了创造机遇。”

    机遇什么样,没有人见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机遇是可以创造的。只要你相信这一点并且是个善于行动的人,那你就一定能做得到。当你学会创造机遇时,你离富人的行列已经不远了。

    四、富人有播种机遇的行动

    请看下面的故事中,伊万是怎样因准备充分而成功的。

    大学毕业后,伊万这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可不像以前那样乐颠颠的了,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混饭吃的地方,他还乐得起来吗?

    这个年轻的英国人双眉皱得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转来转去没办法。突然,他想出个怪念头:咦,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全说我文笔好,何不到报馆去碰碰运气?不过报馆人才济济,没一两手绝活,他们可不会要我这刚出校门的嫩学生。对,弄块牌子,关键时候摊出来,吓他们一跳!

    第二天,稍作修饰的伊万一阵风似的冲进了伦敦一家报馆的经理室。稍喘口气,他笑眯眯地对经理彬彬有礼地问:“经理先生,你们这儿需要一个好编辑吗?我虽然刚刚大学毕业,可做过3年大学学报编辑呢!”边说边掏出证明,又从随身带的公文包中捧出一大摞他编的学报。

    报馆经理悠悠地吐一口浓浓的雪茄烟,上下打量着伊万,慢吞吞答话:“不需要。”伊万急了:“那么记者呢?我大学三年级以后,常在伦敦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啊。”他又递上一大沓剪报。

    报馆经理笑着推开:“人满了,不需要!”

    伊万慌了神:“那么,那么排字工人呢?我可以一切从头学起啊!”

    报馆经理斜睨了他一眼,继续抽他的雪茄:“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天天有人找我,真麻烦。”

    伊万反倒呵呵笑了:“那么,亲爱的经理先生,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这位大学生从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内拿出一块精致的木牌上面赫然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经理眼前一亮:“这地方失业的人多,找工作的人忙得我焦头烂额。这青年人想问题好周密啊。留下他干宣传工作,准不错!”想到这儿,他兴奋地摁灭了烟蒂:“年轻人,你真聪明。你被录用了,先干新闻公司的宣传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求职被拒的经历。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时的做法是:你不要我,我就再换一家。即使自己心里非常向往这份工作,可怎好意思求人家开恩呢?到底是自己本领不济吧?其实不然,关键是看你是否做了灵活应对的准备,准备得是否充分。像伊万这样有备而来,加上不惧被拒的心理素质,只要有一个小孔,就可以顺利地钻进去。求职是这样,办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你做好准备,提前播种机遇,你肯定会有收获,也许是职位,也许是财富。

    五、富人有极强的信息观念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但富人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信息也是金钱。

    金娜娇,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富人,她的传奇人生在于她由一名曾经遁入空门的尼姑而涉足商界,最后成了京都龙衣凤裙集团公司总经理,下辖9个实力雄厚的企业,总资产超过亿元。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才使她能从中国传统古典中寻找到契机;又是她那种“打破沙锅”、孜孜追求的精神才使她抓住了一次又一次创业机遇。

    1991年9月,金娜娇代表新街服装集团公司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在返回南昌的列车上,她获得了一条不可多得的信息。

    在和同车厢乘客的闲聊中,金娜娇无意得知清朝末年一位员外的夫人有一套服装,分别用白色和天蓝色真丝缝制,白色上衣绣了100条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金龙,长裙上绣了100只色彩绚烂、展翅欲飞的凤凰,被称为“龙衣凤裙”。金娜娇听后欣喜若狂,一打听,得知员外夫人的干女儿依然健在,那套龙衣凤裙仍珍藏在她身边。虚心求教一番后,金娜娇得到了员外夫人干女儿的详细住址。

    这个意外的消息对一般人而言,顶多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有谁会想到那件旧衣服还有多大的价值呢?知道那件“龙衣凤裙”的人肯定很多很多,但究竟为什么只有金娜娇才与之有缘呢?对于富人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如果没有行动,就不可能赢得任何机会。

    金娜娇得到这条信息后眼睛一亮,她马上改变返程的主意,马不停蹄地找到那位员外夫人的干女儿。对于服装有潜心研究的她看到那套色泽艳丽、精工绣制的龙衣凤裙时,也被惊呆了。她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款式的服装大有潜力可挖。

    于是,金娜娇来了个“海底捞月”,毫不犹豫地以5万元的高价买下这套稀世罕见的衣裙。机会抓到了一半,开端比较运气、比较顺利。

    当然,到现在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机遇、一个偶然,如何才能使其变为现实呢?回到厂里,她立即选取上等丝绸面料,聘请苏绣、湘绣工人,在那套龙衣凤裙的款式上融进现代时装的风韵。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设计试制成当代的“龙衣凤裙”,一款新式服装被开发出来了。

    在广交会的时装展览会上,“龙衣凤裙”一炮打响,国内外客商潮水般涌来订货,订货额高达1亿元。

    就这样,金娜娇从“海底”捞起一轮“明月”,她成功了!从中国古典服装出发,开发出现代型新式服装,最终把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变成一个广阔的市场。

    任何一个富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成功的机会在于对机遇的主动挖掘,即使是一条不起眼的信息,也可能蕴含无限的商机。

    六、富人有注重细节的习惯

    成功者致富的欲望和创富的经历的确是令人心动的,那么,我们又怎样才能与富人走得更近呢?要知道,其实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会对它最终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你有致富的勇气,又学习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并且在生活中能抓住富人的一些个性化特点,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你成为富人的几率。

    其实学习富人的成功经验,不仅要学习他努力奋斗的精神,更要学习他如何设定自己的理想,把握自己的机遇。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人的财富其实是由财富以外的东西决定的,学习富人的奥妙所在,不在于紧盯着他们的钱袋子不放,而是要着眼于他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样你就缩小了与富人之间的差距,也就缩小了与富人之间的财富上的差距。当你拥有了富人的宝贵品质,成为富人对你来说也就并不遥远了。所以要成为富人,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先看两个有关于富人的生活小细节,一是富人印名片往往不会选择双面印刷,而只会印单面,许多人对此都不太理解,原来其中自有其奥秘。由于是单面,这样富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可以方便地在名片背面写下一些信息,一张小小的名片就等于变成了一页广告,平添了许多商机;二是富人看报纸,不是像普通人一样先看新闻,而是会非常留意分类广告,因为从这里面往往可以发掘到很多商业灵感。虽然这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其中却蕴含了不小的智慧。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生活小细节,它可能会成就一个人的事业。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有了一个创意,准备开发一种新的玩具产品,但究竟到哪儿才能找到工厂加工呢?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碰巧购买了一份报纸,从上面的分类广告中找到了几个希望承接制造礼品的小工厂的电话,然后他一一打电话去联系,最后终于找到有一个小工厂已经好久没有接到生意了,厂长在电话中一再说只要有一点利就行。这位创业者做成了这笔生意,这也成了他创业生涯中的第一桶金,最终他也成为一位富人。

    像这种生活中的小细节还是有很多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对此多加揣摩,对比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有哪些可以做一些变化,或许还有不小的启迪呢。比如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富人最喜欢交那种对自己有帮助,能提升自己各种能力的朋友,不纯粹放任自己仅以个人喜好交朋友;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七、富人有发掘机会的眼光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败都只是暂时的,甚至,挫折和失败给我们又提供了一次机会。比如暂时找不到工作,比如你被老板炒了鱿鱼,表面上看不是好事,是挫折,但你没有工作和被炒了鱿鱼起码给了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可能会造就你更大的成功。这个成功有可能是你在原来的单位、原来的老板手下干10辈子也达不到的。

    有一对夫妇,都是20世纪60年代的医学院毕业生。毕业后他们在一家国有医院里上班,两口子为人正直,业务能力强。他们这时也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然而,一次挫折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使他们从众多普通人中脱颖而出。

    大凡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人往往都有一个算不上毛病的毛病,即他总是想着我是凭自己的能力吃饭,不愿意与领导拉关系,再加上这类人大多恃才傲物,为人正直,所以跟领导的关系也就一般。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即使是一些口碑较好的领导,也会做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这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私下里也常议论,可就是不说到会上、说到当面。可这两口子,非得要将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拿到桌面上,并要领导同志有个“说法”。领导当时是给了个“说法”,但领导还是领导,你还得在他的手下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所在的医院进行“优化组合”,单位里几百号人,优化来优化去,独独就将他们两人优化了。

    铁饭碗没了,这对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件大事,是人生最大的挫折。但他们并没有被这次挫折所击倒,也没有就此屈于命运,而是积极地从这次挫折中寻找机遇。恰好在当时的政策已经开放,他们就在自己原来医院的对门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凭着良好的医术和医德,他们开始了新的人生。

    现在,他们的企业已成为国内知名的私人企业,其开发研制的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个人资产估计在50亿元以上,成了众多普通人艳羡的富人。

    说起他们为什么当初要将自己的诊所开到原单位的对面,男主人说:我就是要用我的成功给他们看看,我不会被打倒!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曲乐章,有高亢的地方,也有低沉的地方,正是这些高高低低的节奏才构成了美妙的乐曲,而那些低沉的部分正是人生中的挫折。既然人生中的挫折甚至失败必不可免,那么,如何对待挫折和失败,就成为成大事者和我们普通人的一个分水岭。普通人遇到挫折或失败,就有可能被彻底地击倒、彻底地被打败,从此一蹶不振,放弃所有的努力和抵抗,只想着日后有一碗饭吃、有一个地方睡觉就成。而成大事者则不然,他们也担心失败,害怕挫折,但他们绝不会被挫折和失败所击倒、打败。即使是暂时失败了,或者是遇到了挫折,他们会很快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挫折和失败。他们会认为,挫折中孕育着新的机会,上次的失败中有着可汲取的教训,而且,挫折可以成为人生成功的机遇,他们就利用这次机遇,走上他们的致富之路。

    八、富人有利用机会的行动

    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过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越来越不容易。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成为富人,渴望着能够站在成功之巅,好享受快乐人生。

    应该承认,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尽管还不是十全十美,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当今社会比任何时候给我们提供的机会都多。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上帝给予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享有每天的24小时。

    也可能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在我们的周围,你随处都可看见一些雄心勃勃的渴望成功的人。有人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暴富,跻身于世界富豪之列;有人幻想自己能够在某个领域大展宏图,成为世界知名人士;有人幻想自己用3年时间就弄个大公司的总经理当当,享受一下成功的滋味;有人买了张彩票,幻想着它中了头奖,好飞速地成为亿万富翁……

    是的,成功需要幻想,成为富人更需要幻想,上述种种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机遇更是需要我们去积极寻找,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实现我们的幻想;如果我们只是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梦想着天上掉馅饼,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机遇是不会降临到你的身边的,成功也永远不会变为现实。因为我们的成功哲学,即“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遇随时随刻都在,但它不一定偏偏就掉在了我们头上。要想获得成功,只有积极去发现、寻找并付诸行动。

    机遇像一位羞羞答答的少女,她不会直接暴露在人们的面前,而需要人们用心去揭开她那层神秘的面纱。

    对富人来说,只要活着,当“立刻行动”这个暗示从他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他的有意识心理、要他去做他所应当做的事情时,他就会立刻行动,并且坚持到底。这是富人之所以富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都要到教堂去祈祷,而且他的祈祷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去教堂时,他跪在圣坛前,虔诚地说:“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儿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垂头丧气的他又一次来到教堂,同样地跪在圣坛前祈祷说:“上帝啊,为什么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请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去教堂,同样重复着他的祈祷词。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最后一次,他跪在圣坛前,说:“我的上帝,为什么您不垂听我的祈祷?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了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在垂听着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老兄也去买一张彩票吧!”

    尽管这只是个故事,而且具有较浓厚的讽刺色彩,但对于那些只沉迷于幻想的人应该有所启示。

    九、富人有机会来临前的准备

    富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因为他们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遇。一句话,把信息和机遇变成成功的资本。可以这样讲,是否随时做好准备捕捉信息,抓住机遇,成为衡量你成就事业大小的一种手段。

    常有人如此感慨:“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他们把自己的命运系在一个未来的机会上,当然也不会成功,他们可能至今仍在抱怨自己的命运。

    罗丹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并不缺少信息和机遇,而是缺少捕捉信息、抓住机遇的能力。如果有了敏锐的眼力和创造能力,即使没有机会,也能创造机会。

    富人一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刻刻洞察着信息和机遇,普通人则恰恰相反。

    一百多年前,有位叫莱维·施特劳斯的德国犹太人到美国旧金山去经商。除了带了别的商品外他还带了些帆布以供淘金者做帐篷之用。但他还没有来得及下得船来,除了帆布,货物都一售而空。一针一线都需从外面进口的旧金山人的需求之旺给莱维留下深刻印象。下船后,莱维带着帆布开始了他的“淘金”历程。他和一位挖金的矿工迎面而遇,此人抱怨道,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帐篷而是挖金时经磨耐穿的裤子。头脑灵活的莱维一点也不含糊,随即和那位矿工一起到裁缝店,用随身的帆布给他做了一条裤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工装裤亦即今日十分时髦的牛仔裤的鼻祖。那位矿工回去之后,消息不胫而走,大量订货迅即而来。

    矿工需要的是耐磨的裤子,而莱维手头只有做帐篷的帆布。如果莱维的头脑不灵活,他就只会后悔自己带错了商品,而失去这次绝好的赚钱机会。

    又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冶金学家哈瑞·布瑞尔莱在一堆废铁中偶然发现,所有铁都生锈了,只有高铬合金钢还闪闪发亮,从而一种防腐蚀的不锈钢被发现了。

    可见,机会同“意外”和“新”不可分离,没有意外的新,就不能说是机会。

    无论多么周密的计划,也无论是多么高明的预言家,都不可能将一切情况囊括无遗,即使是在明确的真理指导下的行动,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估计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细节。

    一般说来,机会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瞬时性,总是稍纵即逝;二是倾向性,它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捕获机会的愿望,人皆有之,但是在生活的道路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为富人的机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在于对机会两大特征的认识与掌握,在于对机会是否有执着追求的精神。机会偏爱富人事实上就是机遇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