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注】兵势者,破敌之势也。形,则欲其隐,所以使敌不测也;
势,则欲其奋,所以使敌莫御也。故次军形。
奋,振作、鼓劲。奋飞,鸟无奋劲,则飞不起来。摆势时,必须虚张声势,势欲其奋,得造势,而不能露形。势奋,有冲劲,使敌莫御。
人笨,就按照《孙子》做事,免得将来做“孙子”。社会上到处都有敌人的敌人,他们可以成为我们的间谍。
【夏注】汪殿武曰:形既立,而势自张,形秘而势显也。
形立势张,先造己之形,养器识、气势,养浩然之气。形是本,立本以修形,修成即本立,本立而道生,势自张,不必宣传。
曾文正之所以成功,即在一个“谦”字,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因为不争才没有敌人。骄者必败,应戒之。
形秘势显,不知其人,但有力量对付你。要懂得动脑,什么都知道。形欲其隐,不必什么都说。有权者要有头衔?要隐,不露形迹,使敌不测。势欲其奋,使敌莫御。自己悟明白了,才能用。
每样皆循规蹈矩,一步走错,终身回不来。人都自私,但必要有守。昔女子举止端庄,穿着合宜,不轻易露形,“形秘而势显”,有神秘感;今天女孩多举止不雅,穿着随便,太暴露了,“形显而势利”,不值钱。人都追求神秘的,所以愈神秘的愈值钱。诸葛亮不出山值钱,一出山就不值钱了。
【夏注】李卓吾曰:猛兽将搏,必伏其驱;鸷鸟将击,必敛其翼,将以用势而然也。
在别人面前多少要有自信,形立势显,立什么形,显什么势,何等重要!
修养自己特别重要,“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不在万不得已时,不说假话,虽是有虚有实,但假话常说了,人就不信。愈傻的人愈说假话。
【夏注】善用兵者,乘敌可胜,奋力击之,如破竹,如摧枯拉朽,而其势莫可遏焉。
知时、识势才不会出问题。许多事不可以强求,事来了还要认清。
人生不易,多少悲伤事看多了,一失足成千古恨!
【夏注】篇中投卵、漂石、鸷鸟、犷弩、发机、转圆石之喻,皆示人以势也。然所谓势者,究不出奇奇正正。变化无穷之妙,即虚实之分,亦即由是而致也。
乘势,因山以为高,做事如都自平地起,那太费力了。识势,知节,了解四外的环境,多见多闻,做事才能中节。乘势与用势,相得益彰,就会成功。
【夏注】张江陵曰:兵势者,排兵布阵,有奇有正之谓;然正兵主于自固,奇兵所以致胜。
为奇兵者,或于正兵之前后左右,出没无定,以掩覆之;或即于正兵之中,变化无方,以迫击之。但应敌而出,以不远近、先后,适中其节为贵耳。
不论远近、先后,中节为要,分即分,寸即寸,不多不少。竹子有节,说“正在节骨眼”,即是关键之所在。要中节,必识时与势。
人生要识时、识势,能知节、中节,则做事百发百中,此必于“心细”求,不可以大而化之,丢三落四,粗枝大叶。遇事要多加考虑,不加考虑马上去做,弄坏了就是三天也修不好,必要稳得住。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夏注】师旅伍两,各有统制,大将总其纲领。
做事,治众如治寡,分层负责,往下看,头就不晕了。
分而又分,分层负责,按军队组织,分很多官,一官管多少人,有定数。兵见官都听就坏,会乱;只听班长,不用认识太多。
领导部下亦应分班,分数而治,每人分有数,化整为零,最后分层负责。懂得分层负责,做事就不能抢数。
为政之道,先有司(《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即先将各主管都安排好,下面多少人不重要。选好领导人就成功了。许多人事必亲临,最坏!累死也不成功。先有司,即分层负责。治众如治寡,必找真正的领导人,得知人才能善任。才能不足,可以陪着做几次,不要尽一人包办。
知人不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不是伯乐,就用笨的用人哲学:“如有所用,必有所试;若有所试,必有所悟。”在试时,必有小损失,是小牺牲,总比大牺牲好。尧了不起,用舜亦有所试,将二女嫁给舜,先历试诸难题,考验其工作能力,再察其私德;试验完,再将神圣的帝位传给他。是笨人、俗人,更必用实际办法。
告诉他做一件事,不告诉他怎么做,如他有高的智慧,做的会比你想象的好,真是你期许的人才。“愚者好自用,贱者好自专”(《中庸》),如果在上位的什么都管,那下面就什么都不敢管了。
韩信治兵,多多益善;刘邦能将将,不能将兵。不学,无术;学,就有术。多学,总是有用的。
斗众如斗寡,形(旌旗麾帜各认之)名(金鼓笳笛以节之)是也
《军政》(《军政》,西周时期萌芽形态的兵书,早已失传,作者亦不详。与之同等的还有《军志》。)曰:“言不相闻,故为鼓铎;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击鼓前进,鸣金收兵,军中有一定的旗号。作战时无法看到兵,战斗时大鼓也听不见,只看到旗的标志,听到号声,用形名作为代表,兵据此行动,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为用众之法。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赴前线)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我们能长驱直入而不败,乃用奇正之术。长驱直入,贵乎有实力,正以外为奇,视时与势,随机应事。
岳飞一喊“直捣黄龙(今吉林农安县,为金人腹地。意指直攻敌人巢穴)”,以硬碰硬;再喊“迎二圣(宋徽、钦二宗)还朝”,置三圣(宋高宗)于何地?两个口号喊错,此其所以失败也。
战争,看局势,若是奇必用奇招,平整则用正招。出奇制胜,空城计之后,接着“实城”。
【夏注】分数定,然后习形名;形名熟,然后分奇正;奇正既审,虚实可见。此四者之序,不可躐等以求之。
无论什么战争在前,就分数、形名、奇正、虚实。
兵之所加(出兵时),如以碫(砺石)投石者,虚实是也
《十一家注孙子》云:“曹操曰:以至实击至虚。”兵之所加,不能全靠奇,必要有“以碫投卵”的实力与真功夫。战敌时必要有什么样的把握?有万全的训练,就有必胜的把握。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懂得什么是虚实?得了博士,进屋说话仍全无隐瞒,幼稚!“左手做的事,不叫右手知道”,说话应说玄不说闲,与那人无关的事不必叫他知。人生就是战场,必懂得虚实,最起码的保密智慧。
出奇制胜只能偶一为之,老出奇就不奇了。奇以外为正,即按规矩行事,以道行事。术可以出奇,兵一定要合,万众一心。能上下合一,万众一心,没有内奸,就是群德。所以立德、立功、立言,有德者必有言。
凡战者,以正合(本立),以奇(异乎常者)胜
以本固之基,和人交战。用奇正之术。奇乃术中之术,出奇以制胜。随机用奇,以奇胜要视时与势。
你欺我诈,如何成团体?一个团体必以正合,对敌才足以取胜。
故善出奇(奇招)者,无穷如天地,不竭若江河,终而复始(如循环之无端),日月是也;死(到头了)而复生,四时是也
【夏注】盖兵家之妙,原自无方,第在人之运用于心耳!
如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形容智慧之无穷,不是一次就用完。人要有智慧,则无穷如天地。
培智,养天机。天机,智慧之母。嗜欲少,人特别精神。故智慧之培养,自减少嗜欲开始。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想成就事业,必去掉无谓的毛病,要过精神生活,不自找罪受,不自找麻烦!智慧不足,要培本,培元气。
奇招必要有真本事,学就有术。求学必以正,好好学,“蒙以养正,圣功也”(《易·蒙卦》),平素的修养、学养。做事应求稳,慢而不出错,也比快而出错,一切重来好。欲速则不达,忙中常出错。
人的智慧愈用愈灵光,必要学会用脑,否则会迟钝。必得天天动,不动就完了,一停下就生锈。“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至少要懂得用脑,脑子绝不能闲着,会迟钝。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活用之),不可胜(音生)听也
要活用之!
中国民族都用五。五声:宫、商、角、徵、羽。中国音乐,五音之变,已臻化境。今所用七音不够清新。
京剧一举一动,必温文儒雅。中国戏,一举手一投足必有规格。梅兰芳的《天女散花》,手势为一绝。今天许多人功夫不到境界就创新,以革新掩饰自己功夫的不足。
中国音乐之美,笛、箫,一根竹管在高手手中就变化莫测,智慧之巧!
中国建筑之美,园林中“亭子”千变万化,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亭子,不仅供人憩息,又是园林中重点景观建筑,布置合理,全园俱活,不得体则凌乱。在山顶、水涯、湖心、松荫、竹丛、花间筑亭,都能构成园林空间中美好的景观艺术效果。
北京天坛,构思之巧,雕刻之敦厚,历代难出其右!
天坛,明清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经过不断地增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二百七十三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布局严谨,建筑结构独特,装饰瑰丽,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和几何学等原理。1918年辟为公园。
我以前唱戏,师母骂“五音不全”,从此不再唱,耽误成为余叔岩(1890~1943)了!
唱老生,没有中气了岂不成老娘?但余叔岩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成“云遮月”美名。
余叔岩,继“小叫天”谭鑫培(1849~1917)后之伶界大王。余派唱腔,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醇厚而著称于世;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端庄大方、深沉凝重,具清健的风骨,富儒雅气质。京剧界常以“云遮月”称其声音之美,因其嗓音不以亮度取胜,而是有厚度、挂味儿。其行腔自如、顿挫有致,抑扬动听,且善用“擞音”等装饰,点染唱腔的色彩;在艺术处理上,审慎精到,字斟句酌,于简洁、精炼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中国书法就一色,但墨分五色,懂得读书画的,愈看愈着迷。
中国山水画,就黑白两色,但可成五色,令人目不暇给!
溥儒,文人画最后一笔!今天能读文人画的人已经不多了!
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及职业画家绘画。文人画,“不学为人,自娱而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文人思想。
昔人先读画论,然后读画,再画画。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自中国的吃,可以证明中国人有智慧,五味温和,无直接刺激。吃,贵乎有正味。中国每个地方的小吃都有特殊味,到哪儿要吃当地特产,如杭州的臭豆腐席,山东泰安的白豆腐席。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孙子言奇正之妙,在于变化相生,千途万辙,非一而足。
诱之以利,奇;以本待之,正。本必得正,奇招偶尔出之。
社会上做事,不过奇正。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对一个东西,要自两方面看。
想出奇招,必天天读正书。如玉得常摸,才不会成为死玉。
文人雅士用手把玩玉,珍之重之。所谓“时时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气质,善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纯正而无私欲之蒙蔽,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而玉自能复原矣”。此种方法,犹如写画的意笔。
什么都得活,脑子亦然,必懂得变,要灵活灵现。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圆,无端可循,不知从哪里开始。一个东西必到无端倪可循了,才到一个境界。奇正,不是对立,而是相生,如环之无端,又如何穷之?
《孙子》读一辈子,随时随地都可以用上。肤浅就没法任事,但社会上总是有老谋深算者。大陆有许多世家,孩子在家仍然学智慧;台湾因为世家少,孩子大学毕业就不得了。俞大维小时即由其母启蒙。
俞大维(1897~1993),姑丈陈三立是名诗人,表哥陈寅恪是知名史学家。自小受其母曾文正公孙女曾广珊启蒙与熏陶。读《公羊》,强调凡事“不只从正面看,更从反面看”,读书要“超其象外,得其环中”。(参见李元平《俞大维传》)
什么都不深入不行,深入才能用世。人懂,自己不懂,就没办法与人交手。人必须多学,骂人“不学无术”,应以此自励,学了就有术。
激水之疾,至于漂(流转)石者,势也
乃情势所逼,知此才懂得用势。如水性柔,但遇险峻则流得特别快,可以柔摧坚。
老子说:“上善若水。”柔如水,但“疾之已甚”,则可以漂石。所以不可轻敌,因“激水之疾,至于漂石”,情势所逼,往往会造成想不到的力量。老油条了,见谁都不轻视。
鸷鸟(很凶猛的鸟)之疾,至于毁折(骨毁翼折)者,节也
对敌时,对方有长于我的地方,必毁其所长。如何毁?用节。利用节骨眼。节,乃鸟飞之机。鸟自上往下飞时,找到要处,使劲恰到好处。
毁其所长,擒贼先擒王。懂得运势操节,才能应世。
做事,过犹不及,必中节,恰到好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读书要明理,明理在懂是非。“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才能没有失败。不迁怒,怒所当怒;迁怒,则无是非,不是智者。智者的境界,明理、懂是非。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险峻)
必履险如夷,胆小不得将军做!
开始在生死边缘,如势于己不利,得扭转之,要用手段改变,造势。造势时,可不能留一点空隙,让别人有机可乘。必天天琢磨,才用得上。
其节短(中节,迫促)
必用短功夫,一出手即打住,既准又快!
武术,用气运。中国东西特别神妙。
竹子有节,是一个限制,过与不及皆不中节,得恰到好处。剖甘蔗,主要在节骨眼,正中节。做事也必恰到好处,说“这正是节骨眼”。
势如彉弩(弩满),节如发机(弩牙)
【夏注】其势则险峻而不可遏也,其节则短迫而不及避也。
如同拉满弓,瞄准,成败就决于刹那之间。识势知节,就不失势。
不要急于得,要达到目的,中间难免要用很多手段,不要太直接。蜘蛛想抓东西还要用网,伸手就拿,哪有那么简单?旁若无人,找死!
斗智时,不动气,智者不怒。识其势,中其节,乃百发百中。
纷纷纭纭(杂乱貌),斗乱(接战时)而不可乱也
用旗子分阵列,敌人看不清。军队有严密的组织,有严格的基本训练,才能上战场。
不可受对方之乱。斗乱,本身不可乱,必自治。平时必有基本训练,无论遇任何环境,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治。
有冷战,有热战,人生就是战场,随时都是战。学《孙子》,要会办事,熟,以事实体验。夫妇感情好,更是冷战。
台湾现在多么乱,形迹之乱不必谈,人心惶惶,这是什么社会?搞政治如同耍把式,天天乱。
搞政治的不怕天下乱!学军事的还怕战争?碰上乱世,看门道,有无道道,得自试。如用不上,就是书呆子。
一个人必有修养,成功不必在我,在于安民,使百姓有幸福。成功必在我,自私,一个“私”字害尽天下苍生。
浑浑沌沌(圆之象),形圆而不可败也
形圆,终而复始,生生不息。
每队都有识别的号令,有一定的规矩可循,能叫敌人不能败我们。
本身必定住,定而后能静,静了才能有安、虑、得。得,得己之所欲得。
防人,厉害就够,不侵害别人。《孙子》求胜,最高是“全敌而胜敌”,与儒家“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乱生于治(井然有序)
【夏注】魏武曰: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皆毁形匿情,以愚敌人。
表面乱,但内里不乱,乱中有序。先有一定规则之治,表面示乱。乱非真乱,乱乃示诈也,诈乱以诱敌,其实早就安排好了。在乱中有一定的法则,有一定的规矩。
外面乱,正是我们下手的工夫,自己可不能乱。乱生于治,团体必治。示之以乱,但本身绝对治。
台湾失败在团体乱,上下一起乱。两面为奸,被人利用犹不知,当走狗。
“乱者,有其治者也”,“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传》第五章)。“治起于衰乱之中”(《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谋太平,要“拨乱反正”(《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春秋》为拨乱反正之书)。
怯(畏缩)生于勇
怯生于大义。见义必为,大勇也。示怯,为诱敌。作战,己强;为扰敌,故示怯。此怯必有大勇,摆出架子来。
有过充分训练,到外面办事稳操胜券。但尽用低调,因为有万全的把握。
弱生于强
伪弱,以致敌。内坚强,外示弱。外示弱,必有坚强的训练。
治乱,数(天数)也
在数难逃。时也?命也?大数到了!“治起于衰乱之中”,治乱一脉相承,物极必反。
分数,分层负责,则永治不乱。平时治理得井井有条,则遇事不乱。天下事,大小事一也,能齐家就能治国,皇帝亦然。英明之主,皇家治理得井然有序,国亦如是。
勇怯,势也
实际情势必了解。我看报、看杂志,重要处皆要圈点,人必细心。你们再忙,每天也必须看报。关心什么,就好好地细看。必了解时事,否则如何处理事情?
笨蛋!被套住了。哪次战争不是用美人计?男人没出息,狗都不如!不知耻就完了。京剧《昭君和番》,骂尽文武百官。
所谓“和亲”,乃弱者之利用美女。昭君出塞,凄凉悲愤,遂发“朝中甲士千千万,始信功劳在妇人”之叹!愁暗暗,雾沉沉,到达塞北,见匈奴王约三事:罢兵、修好、斩毛延寿。
乱世无不利用女人,得有高度智慧。
强弱,形也
用强或用弱,在于临时判断。强能示之以弱,见利不争。我强敌弱,则示以弱形。
为时不晚!人未死,就尚未盖棺论定!
故善动敌(主动支配敌)者,形之(示乱、怯、弱),敌必从之
示以诈形,示怯、示乱、示弱,有若无,实若虚,则敌人完全在你掌握中,你就是敌人的司命。但不易,敌人不一定不懂得术,必敌人一点疑惑都没有才行。
予之,敌必取之
“先予后夺”(《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现出败象,给予可乘之机,再乘势夺取之。
光读空书没有用,知道怎么行事?做人必有分寸,不可以大而化之。
一个人必有所守,就是人最不可靠,不应叫人知的不必叫人知。自己的环境不必叫别人了解得那么清楚,防谍!
以利动之
要使对方上钩。每个人的利不同,必因人之利,投其所好而击破之。
人必有所好,一个人喜欢吃的东西不一定昂贵,这是最高深的学问,要处处有智慧。一举一动有时挨累不讨好,枉费!知此,必有高人一着的才智,双方斗智时如此。
在商场,看时机有利,赚钱。兵法,贵乎胜敌,不是道德学。
以本待之
【夏注】在乎我之真治、真勇、真强,操其胜敌之本,而俟之也。
自己有本钱、内容,大本立住,就等着!将治军之本都做好,成为必胜之军,再等着!给对方一些小便宜,略施小惠,以利动之。
自己必学好,等待机会。但人家给你机会时,仍要审慎,看是否以利动之?什么都可靠,人最不可靠,于他有利就变。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
非坐着等,而是对地形、地物皆了若指掌。求势对自己有利,而乘势之便。
平时要养自己的气势,你不说话,人见了就有点怕。不培养气势,人家就轻视你,应修成“望之俨然(庄重貌)”(《论语·子张》)。做人不易,能站得住相当不易,有点成就难,“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更是不容易!人人都想往前跑,必要修己,下培养的功夫。
心很重要,中国讲修心在此,诚意正心。心胸如果窄小,外表也不豁达,相貌像一“文艺小生”就完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或是小家碧玉,或是乱世英雄,必自己下功夫培养,“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完全在自己,皆自强,皆自得也。
不责于人
【夏注】战不在兵而在势,故求于势,而不责于人。
人可靠?战死能再回来?责于人,至死不退,危险!做任何事皆不责之于人。自任过重,责之于人,都有毛病。
做事皆推心置腹,一点也不保留,最傻!不要对任何人什么事都讲。绝对不能见人就讲自己的事,什么话都说绝对没有好处,因为除了你的亲人以外,绝对没有人会同情你。
什么都不说,他就都得设防你,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坏!人世就是作战,事成了都不必说。应有肉埋在碗里吃,自己香!不要傻里傻气!
要有万全的准备,占绝对的优势。处处被动就居弱势,很可怜!再不懂得保密,就是送死!主动,必须有实力,要处处主动。天天为自己必胜之道,有充实的准备,就不怕敌人怎么厉害。连虫子都有保护色,何以人无保护色乎?
故能择人(拣选,因材器使)而任势(任以自然之势)
人无空用,事当其任。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不责成一人,要能择人而任势。什么人都用,要用其长,不用其短。不要忽略人之所长,能用其长,则天下无一可弃之人。
天下没比书呆子再没有用的!常人最大的毛病即吝啬、小气。什么人都可以用,会用人的什么人都会用,不要用“小圣人观”量尽天下人。
要看一个人的德行,就看他的吃相,有的贪有的急,吃相难看!
识人者,用人之能,不求全责备;小人用人,则求全责备。
任势(摆形势)者,其战(斗)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夏注】我强敌弱,则示以弱形,动之使来;我弱敌强,则示之以强形,动之使去。敌之动作,皆须从我。
任势,要了解以运用之。
兵整天没事就乱纪,训兵之道,军队得养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战事即如此。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夏注】兵,机事也,机一发而莫遏,此可为兵势捷解。
在势不在人!非人力也,水到渠成!
人最重要的是“自试”,对“时”要认清,“或跃在渊”(《易·乾卦》),如鸟之习飞,必经多少次摔、跌,最终展翅而飞。
切记:机事不密则害成!要养拙,不要聪明外露。任人,宁可任其拙,不可任其浮。大事尤其如此,生死攸关所在,更要善于知人、任人。
京剧《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马谡“言大而夸”,不能任大事,因此失街亭;诸葛亮万不得已下,使“空城计”脱身;哭斩马谡,不是哭马谡,而是哭悔“未听先帝之言”。马谡死不足惜,而街亭乃汉中咽喉要地,街亭一失则蜀汉进退失据,是哭自己不能“择人任势”,整个局势乃垮了!
先为不可胜,于战前即有必胜的把握,胜已败者也。不可以大而化之。女孩一站,有气质,人说:“家教不错!”不可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否则到哪儿缺少礼,吃亏多。男孩必有英气,学武德,英气焕发。
我小时怕太师母,每天连吃饭都不宁,自小学会察言观色,每天要温熟书、背新书,不熟就要罚跪,再背,直到熟为止。小时会背书,到老也忘不了,散步都可以随时想书。中国东西用世、教书时都要能记住,会背了才能“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玩味到一个境界就能用世,不熟就用不上。知识、常识必天天求,如胸无半点墨,脑子空空如也,做事危险!
应有计划地读书,立一个目标,用以充实自己,知止而后有定,思不出其位,才能成为专家。昔人读书,以磨墨当休息,练习腕力。磨墨时,墨不可以磨偏了,偏了必磨到平才停止。以前家里管得严,想出门也不容易。“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孟子·离娄下》),现在小孩在家没人管,想成学难!到自觉时,为时已晚,才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女学生出嫁,以《孙子》当嫁妆。会用《孙子》智慧,家人相处和睦,要懂得术,不是吵闹。识势、知节,家就像个家。家中儿女也斗法,要零用钱也必斗智。所学如用不上,就是没有明白,书呆子!
我自从有了孙儿以后,就不再养宠物了,以孙儿作为宠物。人要是不懂得分轻重、远近、亲疏,绝不会成功。要懂得做人,得有脑子。
我的原则:“去者不留,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答应没有做到,以后绝不再找你,因为诚信只有一次。
我曾跑遍天下,到失败后才明白真理。不失败怎么有时间坐着好好想?失败后就无所求,“长白又一村”是自良知,而非自功利去认识。
中国东西作为方法、指标,应以“能”补充之。
治理天下人,如同治理少数人。《周官》为行政组织大法,自邻长开始。邻长管多少户?分层负责,官愈大愈没事干。皇帝只管八个人(八大军机),所以后宫有三千个女人。
倡王道,反对霸道,霸道造就多少寡妇、孤儿。王道是一步步实行的,王道之始,王道正直,王道荡荡(《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王道本身即正道,结果即荡荡,如沐春风。
有好奇心,必好好研究中国思想。“龙的传人”不是一句空话,“时乘六龙以御天”,以六变驾御天下事。中国人讲御天,治国只是初步,与西方观念不同。
看植物多么妙,北方冬天零下四十度,但毁不掉其生机。冻不死,烧不尽,多么有生命力!一个人要有生命力,就不知老之将至。要培养自己,培元,养正。
中国思想是一个“元”字。元,始生之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易·乾卦、坤卦》)。资始,为祖,男的;资生,为宗,女的。近取诸身,开始时崇拜生殖器,祭拜祖宗即祭祀生殖器;到伏羲、女娲,人格化了,成为人祖、人宗,象征繁衍子嗣,生生不息。
奉元,要自“元”另辟思想,无穷,停售昔日帝王“挂羊头卖狗肉”的假货(学校钦定之枉),要制造真货(道正率性之元),童叟无欺。得熟才能成就思想,有机会得慢慢坐着读书、研究,才能到一境界。学文的好好深入,发掘中国思想。
台湾应开创文化新局,文化高低在自己去创造。人贵乎有志,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尹仲容、李国鼎、孙运璇开创台湾经济奇迹。但倡“台独”的,实是“台毒”。搞“台独”,为百姓惹来杀身之祸。
说台湾经过荷兰、日本统治,血统早就“混”了,连老祖宗的“贞操”都不要了!现在人聪明,就是走偏了!
台湾无一学校从头至尾把学生教明白。千万不要自我陶醉!台湾根本是实行愚民政策,完全自欺,哪有好的师资?哀莫大于不知耻!学术团体应是师资第一。
自己了解自己,才会发愤读书。先问自己:“我能做什么?”一个人不可以做外行的事。如都不能,能做什么?外行绝对不可以做内行的事,不可以做自己不懂的事业。
成功、成事必先自“做人”入手,一个人无品绝对不能成事;成事者也未必成功。
人不论地位的高低,做人一有失,永远站不住。有千古之德才能存千古,德最重要!才、能、德,缺一不可。
读史地,乃是爱国的根苗。有前车之鉴,你们应知怎么做事。知道自己缺什么了,才能填补,连德在内,要求缺、培元。如知道自己缺什么,每天能不发愤读书?自己缺少什么,自己列表,绝对会汗颜!
孙儿懂事了,问他:“还需学什么?列单。”不使其失尊严。再问:“会什么?”如果都不会,那就都得学了!
很多小孩自小就混,得到博士,也只是学位,并非学力。
必出几个有担当的人,为别人谋幸福,而非自私鬼。华夏精神: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先解决自己的事,再为别人解决点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人最近的就是父母、兄妹;其次为夫妇,“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庸》),都处好了,家庭婆婆妈妈的事就是大道理,能齐家必能治国。《学》、《庸》真领悟了,绝对能成事。
人的成就是环境逼的,中国这么大,养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不动脑百姓就没饭吃。中国要练老虎出柙,吃光王八蛋,哪还要跟美国的调子起舞?有智慧要贡献给国家,成功不必在我。中国得是“文化的中国”,而非老虎的中国。大陆一胎,一年就多一个台湾。不患寡而患不均,均产。文化的中国,可用余力去助弱小民族。
我主张“三优”之策:优生、优育、优教。“优生”,男女结婚,是天职,但有遗传病的最好不要生育。台湾这么小有此一法律?何以坐视此一问题?防贪污,还设有机构(香港设有廉政公署,台湾2011年将“法务部政风司”改制为“廉政署”),也有掌柜的。“优育”,给孩子喝牛奶,对其影响大。“优教”,小孩长大懂事了,要使他保持尊严。人有生必有死,从生到死必有尊严。
不做贼,不是糊涂活,要真知。助人,不是送鱼,是送钓具。得到处求优,不光是生孩子,连动、植物在内。如“池上米”,台湾优质米,即代表进步。
此为教材,知道了才能造就自己,为“优教”。好好练达,培智慧。我天天逗孙儿,拿他当八哥教。孙女知道怎么刺激爷爷,随时随地训练。
文章是集锦,想到就写,必手勤。拉架子写的是祭文,传世之文皆集锦。我所教,美其名曰“优教”,想到哪儿教到哪儿。教育是思想,动脑的,不是念讲义。
了解多,应有责任感。人生在世,能做一天就做一天,要真做,而不是有企图地做。为人师,不以德领导,能尽用术?了解责任之所在,就会自强不息。
环境产生文化,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我小时在日本长大,喜欢日本小吃,但自二战以后,我不再去日本。喜欢是一回事,但是要有智慧,面对人世,知所进退取舍。
冷静地思考,懂得“无倦”了,就会有成就。四十岁的人也没有我头脑之清晰,不二法门即“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按照生理去生活,“率性之谓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读《孙子》,人家也读《孙子》,怎么对付?要出奇招。下棋都读棋谱,却总有输赢。奇与正,正以德为本。
有权不在多衔,有闲才挂衔。什么都要管,则什么人对你都有戒心,愈争愈贪愈渺小。我每次所说,皆非空话,有实例。权力从哪里来?怎么来的?均非一日之功。
书院随环境的变迁换名,组织的方式不同。同学只能知道自己分内事,没有资格知道两件事。没有诚信不能参加核心,没有标准修养不能打入核心。我将同学分成三个阶段:六十岁领导,四十岁干事,二十岁跑腿。治,得有严密的组织方式。团体的领袖绝对没有空降部队。当领袖的必须才、能、德三者具备。知道了,还必行。一个团体中,既不能令令,就必须从令;志同道合在一起必须遵令,不能完全抢山头,都要做流氓头。容乃大,不要每个人都想当老大;不要尽看人之短,否则天下无一可用之人。
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镇静功夫最为重要,说容易,临事可不易。士官长重要,是战场的灵魂,一听到枪响,生龙活虎。
当教授的有无好好从头至尾读几本书?熟才能用得上,不熟不行。讲书能解决问题?书是讲的?经书是生活的方程式,《论语》每章每句都在行。赵普(922~992,北宋初年宰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以为仍多了,一章即足。必做活学问,贵精不贵多,一章明白就足以治国平天下。
哪一章《论语》在今天能用上?《论语·宪问》云:“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子少以“仁”许人,何以却以仁称许管仲?看管仲“九合诸侯”的成方,“九合”,实际只有八个,有八个成方,必知其所以。
大学里的文史哲不知干什么,老师都没有讲明白,你们能够明白?未来的悲哀,临死都穿不上裤子犹不知,哀莫大于不知耻!政治流氓可以耍大学生。
你们如此年轻,行动却比八十老翁迟缓。一个人不活泼,就如同行尸走肉,活死人!既好活动,就不能太暴露,要“动于九天之上”。不知九天、九地,何以在外面乱跑?太冒险!
知道,不能说;不知,更不能说。造谣也得高智慧,至少要声东击西。有训练,所说一定声东击西。同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幼稚至极!不知怎么读书的,搞什么名堂?腐儒半点用处都没有!
每天都有“战国”时期。用智慧的最不怕乱,可在乱中取利。表面示乱,但内里不乱,必有规矩可循。乱生于治,根本是有条不紊。怯生于勇,表面怯,实则勇。人失败,多半失败于本身。做事有无警觉心?造谣加上揣测,局势都完了!
读《孙子》,得找多少书才能明白。必下真功夫,书得自己读,谁也不能替你读。好自为之,要自求多福。做事不可以打马虎眼,精准之重要。你没能打住人,人家打住你,就结束了。
当老师的自己没有读明白还教人,造孽!自己努力的功夫不行,自己知,就怕自我陶醉!人家也读《孙子》,如高明过于你,你自己就成了孙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