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事记-中华民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1月,日本大谷探险队川吉小一郎、橘瑞超等到敦煌,从王圆箓处骗取写本400余件。

    1914年(民国三年)

    敦煌捕杀哥老会。

    5月,俄国奥登堡考察队到敦煌,掠走多幅壁画断片、绢画、纸画、丝织品和大量写本。

    斯坦因再至敦煌,获木简250余枚,从王圆箓处骗购写本570余件。

    1920年(民国九年)

    11月,新疆省政府将窜入境内的500余名沙俄白军残部经甘肃督军陆洪涛同意,安置在莫高窟,白军在窟内做饭、烟薰火燎,使许多壁画和雕塑遭到破坏。1921年8月遣出。

    1921年(民国十年)

    甘肃省教育厅、敦煌县政府联合整理遗留在莫高窟的写卷,共得藏文经卷105捆,移送县劝学所和省图书馆保存。

    1922年(民国十一年)

    驻防敦煌的肃州巡防第四营统领周炳南命营部司书会同敦煌县警署对莫高窟进行初步清查编号,称官厅编号。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美国华尔纳到敦煌,盗走彩塑二尊,破坏及粘走壁画26方。

    1925年(民国十四年)

    华尔纳二次来敦煌,北京大学陈万里同行。华尔纳企图再盗壁画,遭当地群众阻止,未遂。

    1927年(民国十六年)

    商人刘骥德首倡捐资重建莫高窟九层楼,翌年邑绅张盘铭、僧人易昌恕又集合官绅各界捐资,矢志必成此事。如此旋募旋修,八易春秋,用金1.2万元,1935年建成今九层楼。

    1929年(民国十八年)

    5月17日,防兵连长张国民哗变,大掠而去。计城关大小商家约损失10万元,惟未杀伤一人。

    肃州防兵排长吴廷章哗变,千余人至敦煌,几次攻城未陷而四乡居民受害最深。去后调查约计损失财产十余万元,杀伤20多人,掠去200余人,赶走牲畜500余头只。

    1931年(民国二十年)

    马仲英由宁夏突人甘州,自称甘、宁、青联军总司令,管辖甘州以西各县,扩充军备不遗余力,百姓负担十倍从前。

    省防第二师第九旅长马虎臣清乡来敦。虎臣为人贪暴异常,织罪敛钱无度。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敦煌清真寺建成,在城东南大沙梁,有大殿、厅堂各一座,客房八间。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4月20日,英籍巴慎思,自称北平英文《时事日报》特约记者,赴莫高窟盗窃壁画,被当地发现,未遂,潜逃。

    6月6日,国民党中央执委邵元冲到敦参观,随行高良佐等着《西北随轺记》,一年后出版,书中对莫高窟、月牙泉及敦煌经济情况均有记载。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2月12日,《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来敦煌,参观后写成游记《塞外桃源的敦煌》发表。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5月,建筑学家梁思成到敦煌,考察莫高窟古建筑。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成立县卫生院,院长王仲美,有医护人员3人。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国民党敦煌县党部成立,杨鸣儒任书记长。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着名画家吴作人、关山月、黎雄才先后来敦煌,到莫高窟参观临摹。

    军阀马步芳派人到莫高窟,盗走宋天禧三年银塔及《造塔记》等文物。

    1941年(民国三十年)

    春,着名画家张大千偕夫人杨宛君、次子张心智及学生等到敦,在莫高窟临摹壁画,并对洞窟重新编号,计编309号。张在此居住两年多。

    秋,于右任视察西北,到敦煌参观莫高窟,高度评价其艺术价值。次年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设立敦煌艺术研究院,以鼓励学人研究敦煌艺术。”

    教育部组织王子云为团长的艺术文物考察团,赴西北考察,期间拍摄了一批敦煌照片。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本年春至1943年,中央研究院组织西北史地考察团,向达等参加,考察莫高窟、榆林窟、阳关、玉门关等遗迹。

    蒋经国、蒋纬国二人到敦煌参观莫高窟、月牙泉。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3月16日,中华民国教育部接受于右任的建议,决定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派高一涵、常书鸿任筹委会正副主任。当年常书鸿即率张民权等来敦煌开始工作。

    8月,张大千在兰州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览。

    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到敦煌莫高窟考察。

    改敦煌佛教居士林为中国佛教会敦煌分会,总负责人心道,执事融信。

    专署指令敦煌、安西义务修建安敦公路。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1月,张大干在成都、重庆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

    2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董希文、史岩、李浴、苏莹辉、张琳英、乌密风、周绍淼、潘絮兹等先后赴敦煌工作。

    中央研究院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向达、夏鼐、阎文儒组成历史考古组,集中敦煌工作,在大方盘城及佛爷庙一带进行考古发掘。

    8月30日,敦煌艺术研究所从土地庙五尊残塑像中获六朝写本68件,残片32块。

    哈萨克族胡赛因、阿道巴依、胡士曼等7部落2900余人,由新疆迁来,驻牧敦煌境内。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县临时参议会成立,吕钟任议长,王用权任副议长。

    南疆公路工程处和工兵营驻敦煌,招雇敦煌、安西民工8000余人,赶修南疆公路。该路翌年4月通车。

    敦煌艺术研究所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敦煌壁画展。

    8月,教育部下令撤销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人员纷纷离去。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5月,在学术界再次呼吁奔走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得以再次恢复,常书鸿重返敦煌。段文杰、霍熙亮、孙儒侗、史苇湘等先后来敦,形成一支专业队伍。

    10月,敦煌县第一届参议会成立,吕钟、胡宝镜任正副议长。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10月。县第二届参议会举行,祁鉴、宋荣任正副议长。

    11月,选举窦景椿为“国大代表”。

    11月,国民党敦煌县党部与三青团敦煌分团部正式合并。

    冬,敦煌艺术研究所对莫高窟存壁画和彩塑的洞窟进行编号,1948年春完成,计465号。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4月30日查,本县共有4乡、1镇、33保(内有蒙民1保),406甲,5960户32023人。男16718口,女15275口。

    8月,常书鸿携壁画临本六百余幅在南京、上海展览。

    9月,北大五十周年校庆期间,举办敦煌考古工作展览。

    美国文森特夫人来敦考察,首次拍摄彩色照片。

    9月18日,西北长官张治中来敦视察,随行有水梓、周嘉彬、寇永吉、陆锡光、上官业佑、易君左等人。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马步芳任西北长官,敦煌派祁鉴、胡宝镜、程晖等人往西宁献旗祝贺。

    5月,敦煌奉命成立“关外自卫团”,祁鉴任团长,下属安西、玉门、敦煌三个自卫营,程晖任敦煌自卫营长。

    9月20日,县政府召开公务人员大会,宣布县长鲁玲卸职,新县长潘柏南到任。

    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所属第一、二兵团挥师西进,国民政府新疆警备总司令兼河西警备总司令陶峙岳率部通电起义,驻敦煌之陶部警备团一营营长刘家骥奉命警卫城防,迎接解放军,等待整编。当晚,县长潘柏南、副县长屈明智、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王彦炳等伪装潜逃。

    27日,解放军第一兵团二军四师十二团团长张献魁、作战参谋李光培,在国民政府河西警备司令部警备团团长毛希舆陪同下,由安西来敦,刘家骥迎接,并商量了解放军进城事宜。

    28日,解放军召开旧政权公务人员大会,号召大家坚守岗位,听候接管。

    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宣布彭德怀命令“保护敦煌千佛洞”,并鼓励员工继续工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