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等着你-我与书的孽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江小鱼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跟书的故事似乎能装一篓筐甚至打包装一架子车,总也说不完,——没皮没脸看书的事多得去了。

    看书也能生纠结,还不是书在心里不罢不休地闹腾?

    街上的书摊是我经常光顾的,守书摊的是个老人,老人有个孙子。每次去,总能看见他缠着爷爷要零钱买吃食,甘蔗、江米条、糖葫芦……我从来不羡慕他吃东西,只觉得他可笑可怜。瞧他,傻不拉几地举着糖葫芦得意地在书摊前走来走去,呲牙咧嘴地炫耀。他真是傻得冒烟啊,竟然对那么诱人的书没有感觉只想着吃。也因此心生怨气,别说我喊爷爷的,我身边的所有亲戚家都没有书。想想就恼火,我要是书摊老人的孙女多好啊!我宁愿一天喊他八百遍“爷爷”,只要我看书不收钱。

    刚才的话似乎不严密,好像并不是我的亲戚家没有书,因为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书。那书就放在每家炕头女人干活的针线筐里,书里夹着鞋样、丝线,也别着针。

    因而我又多了一个毛病:去谁家都想凑近炕沿,而后……而后侧身到炕头,拉过针线筐,开始翻书。那些书,什么内容都有,以至于我不再选择,见书都看,似乎只要是字们排列起来的,就觉得亲切,觉得温暖。

    而有些人家直接用书剪鞋样,就留下了遗憾,看得正过瘾,出来一个破洞。于是放不下了,只有想象了。那时的我就很是恼火,——有书都不知道珍惜,啥人嘛。

    直到今天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家家户户女人的针线筐里都有本夹鞋样、丝线的书?哪怕那家没有一个识字的,哪怕那家穷得只剩下墙皮儿。莫非冥冥中在昭示什么?是告诉人们无论如何家里都离不开书吗?

    不过为了看书,我真的做到了脸皮厚得赛城墙。

    不管在谁家,只要见了没看过的书,就翻看,看不完就赖着不走,才不管人家是不是要吃饭要睡觉还是多么得嫌恶。别人咳嗽着提醒,也装着没听见。有时人家会很无奈地说,拿回去看吧,明天一早送来就行。

    立马就有种皇帝大赦天下的狂喜,飞奔离开。决不食言的,哪怕那晚不睡觉,也要把书看完。即便娘不停地唠叨嫌费灯油也不在乎,大不了被骂几句被捶几下,相对于看书带来的愉悦,都是可以忽视的。

    曾经有一段,我似乎得了臆想症,以至于老师问理想时,我说“开个书摊”,被同学们嗤之以鼻。那时我们的理想多是“成为科学家”或“像邱少云黄继光那样为了国家宁愿舍弃生命”,被耻笑是情理之中的。长大一点,梦想升级了,——在新华书店工作。在书店上班不就有了看不完的书?

    今天想来都笑了,多幼稚啊,新华书店?哪里是谁想进就进得去的?

    到了初中,因为假小子做派我被班主任李老师认命为班长。这是我迄今为止当过的最大的官,——管理五十二名学生。

    自习课我多是拿着自己的书在过道间巡回,这……滋生了徇私舞弊。爱看书的我,对书极为敏感,哪怕包裹着书皮,怎样藏,我也能从表情、动作一眼甄别出来。最后达成默契:我可以不收你的书,你必须看完让我看。我一咳嗽,看书人抬起头,目光对视,完成合约签订。

    看来没有约束的权力最容易滋生腐败,连小孩子也不例外。

    豆蔻年华,总想着浪漫,更想着灰姑娘能遇到王子,而琼瑶的爱情小说大多如此。于是跟一姐们合买了八本琼瑶的书。还没过两天,她就反悔了,说给她四本,她要卖给别人。我一咬牙,自己买下了。

    细想起来,那时爱看书的孩子挺多的,云就是一个。同是天涯爱书人,云爱看书的程度不弱于我,我们很快结盟,——组团蹭书。在新华书店,假装边交流边选书,其实就是没钱买还想看。每每有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转过来时,我们就开始交流“买哪本,哪本好”,说得有鼻子有眼。他只有愤愤离开。

    后来又有几个书虫加入,看书就变得简单而实惠了。

    大家一起出去租不同的书,在限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很快看完,而后交换着看,——掏一本的钱可以看几本,多划算啊,世界上哪有比这更美的事?看完后还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咋看都像今天的读书沙龙。

    瞧瞧,一不小心,还超前了。

    对了,还有一个更骄傲的:我孩子的生日是4月23——世界读书日。为娘的爱看书,孩子在娘胎里都会选生日——足足比预产期推迟了10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