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训大全集-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是人类最文明的行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才会阅读。这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而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作为年轻的父母,该通过怎样的策略与手段,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父母不仅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且是终身的老师,即使是在百年之后,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仍然是他为人处世的榜样和镜子。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首要的是家长要能以身作则。如果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父母从来都不读书,又怎么要求孩子来读书呢?如果家长实在不喜欢读书,起码每天可以看看报纸,给孩子一种最直接的感知:从文字里可以获取信息和快乐!有父母做榜样,孩子哪能不模仿呢?

    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有过这样一个经验,孩子总会缠着父母讲故事,讲完一个还要讲一个,讲完一遍还要讲一遍。这是人类天生的对故事和阅读的需求。我们必须加以重视,而不是推脱。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来讲,听故事、看图画、讲故事就是阅读的最佳开端,如果父母能经常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给孩子听,日久天长,孩子各方面都会受益,最重要的是,这可以让孩子最直接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比如说,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和图书馆,这样花费不多,却可以极大地开阔孩子视野,了解到书的多样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最直接地感受到浓郁的读书氛围,从而产生读书的愿望。而且也是亲子之间一次远行的机会。尽量把书放在孩子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有专门的书架或者书橱,这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空间里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从而点燃读书的热情。

    还有针对那些对电视入迷的孩子,他们除了看电视以外什么都不喜欢。这种孩子往往没有喜欢阅读的孩子那样受人们所喜欢,其实要知道,看电视也是一种阅读。父母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效果也许比单纯地读书更好。也可以由孩子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借助电视连续剧每天有限播出的次数调调孩子胃口,买来相同内容的书和孩子一起读,或者边看电视边对照书本内容读书。只要家长引导巧妙,定能把孩子的兴趣点逐渐从电视转移到看书上来。

    最好坚持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睡觉前全家一起看书,时间不一定太长,但一定要坚持。时间久了,读书自然而然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成为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很多知识分子家庭的特征。

    培养孩子阅读后思考的习惯

    在生活中,大家都不止一次听到过那些年轻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懒得思考。是个好吃懒做的“小吃货”,愤恨中带着怜爱。但是,请各位父母问一下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给他思考的机会了吗?

    如果连你也不能确定这个问题,那就先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吧,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们必须反思。争取把孩子培养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正如伟大的思想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认清世界,品味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

    阅读与思考其实也是一种积累知识、锤炼思想、丰富情感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孩子阅读后学会思考,则有利于开发孩子学习各项知识的自发能力。

    生活中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答案。答案往往需要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去寻找。生活中并不是什么都会有答案,就像船长的年龄;对于生活,我们常常有意去培养一种习惯,但对思维而言,即使一种再好的思维方式,如果成了习惯,都将是灾难。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应该适当启发孩子思考,可以培养孩子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孩子思考,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在孩子不了解故事情节时提问可采取设疑的方法,另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续编故事、重新给故事起名字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一个窍门,那就是家长可以从孩子的书中找到自己也感兴趣的书,与孩子以闲聊的方式谈谈那本书,也会找到一种“共同语言”。要知道,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写童话故事的。当孩子独立读第一遍的时候,他可能只对这个故事的基本线索感兴趣,读完就完了。但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帮助孩子发现了其他更有趣的线索,常常能刺激孩子“再读一遍”。一般情况下,孩子是有兴趣重读一本书的。孩子经过“聊书”后常常发现在“聊书”的过程中似乎“重读”了书,甚至有孩子感叹“没有聊过就像没有读过一样”。

    和我们大人看书是一样的,孩子的阅读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好的阅读感受,再好的书也不会喜欢读下去。父母的作用更多应是引发孩子的兴趣,找出孩子阅读中的困惑,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应是孩子自己,并不应由家长简单地告诉孩子结论,而是要让孩子学会阅读后独立思考,让孩子自己去找到结论。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人总是逃避艰苦的思索。但不下决心艰苦思索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阅读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当然,仅仅能让孩子表达观点还不够,还要能让孩子表达自己独特观点。没有独立思考,阅读则没有什么意义。在阅读时,想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适当的想象,仅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就不能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

    思考绝对不是一件疲劳的事,而是一件放松的事。因为我们人类的结构就是这样的。就是一种以思考为生的动物。相信一旦成为习惯,就连自己觉察不到的时候,无意识层面都在思考,积累起来就悄悄利用了别人无法利用的好多时间。此外对知识的更深层思考也能够极大地加深记忆。实际上这也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宽度。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都有助于加深印象,也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所在,如果只读书不思考,那和躺在沙发里看电视有什么区别呢?看到了感兴趣的,或者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要随手做笔记,就算以后不看,单单是记下来就能极大加深思考,最最要的目的是培养阅读后思考的良好习惯。还需要引导孩子多动手、多动口,把读到的精彩描写、名言警句、心得体会及时写下来。看一百遍不如抄一遍。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非常便宜的老师,是不分场合的娱乐。而一个人有了阅读的习惯,会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更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也最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改变孩子的一生,实际也就会改变父母的一生。

    父母要想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首先要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要知道,如果都是硬性要求孩子看你挑的书,那就是逼迫,孩子是不会喜欢的。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孩子爱不爱看书,与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我们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

    不要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孩子愿意看什么就看什么,你管得着么?这就像有人对你的阅读兴趣说三道四一样。实际上是非常无知也非常无理的行为。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我们不必过多地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就应该给予鼓励。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第一步的重要标志。

    另外,还应该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自发的求知行为,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除非是一些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我们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亲子共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父母能和孩子一起读书,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回忆。更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专家们认为,在家里,要建议父母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与你的孩子做同一本书的书友,还有什么比这更棒的事情呢!

    阅读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阅读是思想的结晶。阅读的习惯是人类完善自我的最佳方式,也是最高雅的近乎于贵族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对事物的看法,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针对一个孩子来说,阅读并不是单纯地去读故事,阅读的过程就是在阅读现实,阅读人性,并且阅读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一种练习。

    下面这个关于阅读的故事就非常值得我们“阅读”。

    有一天很早,书店还没有开门,一个瘦小的孩子已经等在书店门口了,他有一头浓密的头发,一双闪着智慧的大眼睛,苍白的脸色显示出他营养不良,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书店门前有一大排台阶,为了增加一点热量,他便一级一级地从台阶上跳下去又跳上来,慢慢地,身上感到暖和一点了。来往的行人看见这个小孩在台阶上跳来跳去,都很奇怪地看他几眼。

    这个小男孩名叫海因里希·伯尔,是小镇上伯尔木匠家的第八个小孩。他是这个书店的常客。每天一放学,他便往书店跑,节假日,做完父亲交给他的活,他几乎整天泡在书店里。可他只看不买。书店里的店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也从不阻止他,让他尽情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一来新书,书店里的店员还会向他介绍。

    终于,门开了,小伯尔第一个走进了书店。他很有礼貌地向书店里的店员阿姨问好。阿姨热情地问他:“小伯尔,今天想看什么书?”“《格林童话》还没有看完呢。”小伯尔熟练地走到书架前,拿起那本《格林童话》便急切地翻看起来。小伯尔眼睛发亮,紧紧地盯着书本,全神贯注地看着。他完全沉浸在故事中了。《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有趣的生活,机智的谈话逗得他轻声笑了起来。他想:7个小矮人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从来不会饿肚子,也没有人欺负他们,我要像他们一样该多好!他看到7个小矮人救了白雪公主,又深深地被他们善良的行为打动了。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慌忙用手擦掉就要流出来的泪水,生怕被别人看见。小伯尔被书吸引住了,忘记了时间,可肚子并没有忘记时间,这时“咕咕”地叫了起来。小伯尔才想起父亲要他吃完午饭后给教堂送雕像的事。他很不情愿地放下书,拔脚往家里跑。

    小伯尔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专门给当地的教堂雕刻一些手工艺品。父亲每天都要让小伯尔给教堂送一次雕像,再把钱带回来供一家人吃用。每次父亲都要留给小伯尔一些零钱,让他第二天上学时在路上买面包吃。小伯尔十分爱惜他那少得可怜的钱。他每天买一个最小的面包吃,把省下来的钱很小心地放到一个铁罐里,再把铁罐藏在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小伯尔决定存了足够的钱以后,就去买一本他最喜爱的书。如果每天能多存一点钱,那他很快就可以买到一本书了。要是把所有的钱都省下来,他两三天以后就可以买本书。对呀,何不把买面包的钱都是都省下来?这样,两三天后一本崭新的书就是他的了。想到几天后将拥有一本自己的新书,小伯尔不由得兴奋起来。

    下午,送完货回来,爸爸又给了他一些零钱。他把那个小铁罐拿出来,把钱一枚枚地放进铁罐里,又小心翼翼地把铁罐藏起来。晚上,他躺在床上,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已经有了多少钱,还要多少钱才能买本书,慢慢地,他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在梦里,他有了很多很多的新书,一会儿看看这本,一会儿又摸摸那本,他不知道看哪一本才好。他在梦中想:这么多的书,我怎么看得过来呢?让那些没书看的人都到这儿来看书吧。于是,就有很多的小朋友到他这儿来看书。小朋友们拿着新书,大家都很开心地笑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小伯尔便向房间四周打量:“我的书呢,我的书到哪儿去了?”房间里空空的,一本新书也没有。他才知道是做了一个好梦。他想:总有一天,我会有梦里那么多书的。

    上学路上,他又经过那个面包坊。一阵阵的奶油面包味直扑鼻孔,他使劲地咽着口水。面包坊的老师傅看见他走过来,亲切地招呼他:“小伯尔,今天想吃什么面包?我这里有奶油面包、火腿面包,还有新来的葡萄夹心面包。”小伯尔真想吃一个香喷喷的面包,但他喜爱的新书在向他招手呢。他慌忙撒个谎:“谢谢您,我已经吃过了。”说完,他拔脚跑了起来。他想赶快离开这儿,逃离那阵阵香味带来的巨大诱惑。老师在讲台上讲着数学题,可小伯尔的肚子在唱“空城计”了。早上没吃面包,现在肚子里空空的。小伯尔在心里说:“肚子,你别叫了,我要买一本新书呢。等我把新书买回来,一定把你喂得饱饱的。”

    就这样坚持了3天,他终于存够了买一本新书的钱。他把铁罐里的钱倒出来,仔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足够买一本新书了。”他自言自语道。他把钱又放回铁罐中,抱着小铁罐朝书店走去。来到书店,他大声地对书店里的店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新书。”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我有,阿姨你看。”说着,他把小铁罐高高地举了起来,摇了摇,铁罐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哪来那么多钱呢?”店员不相信似的问他。

    “我省下来的面包钱呢。”

    店员叹了口气,说:“可怜的孩子。”说着,她便去书架上拿了小伯尔最喜爱的《格林童话》。买了新书,小伯尔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把新书紧紧地抱在胸前,生怕它逃走了似的,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家。到了家里,他找了一张牛皮纸,小心地把书的封皮包起来。他把新书放在鼻子底下,久久地闻着书页中散发的油墨芳香。“这本书是我的啦!我有了一本新书了。”他有点不敢相信似的喃喃自语着。晚上他把新书放在枕头底下,美美地睡着了。长大以后爱看书的小伯尔终于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我们的孩子也许将来并非要当一名作家,但是阅读的习惯也会影响他的一生,开阔他的眼界,提高他的思想。拓宽其生命的宽度,一个不懂阅读的人,和野兽无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老师等一定不能忽视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有目的、有选择、有组织地感觉和知觉,全面、正确、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这种观察能力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孩子不断进步、成长的必需能力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