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村委会打算刨掉它们,改种庄稼。
正在这当儿,外出打工刚回到家的王大胜知道了这事,也没跟老婆商量,就到村主任王得利家说,这几棵桃树他包了,按最高价承包,并当场签了合同交了钱。
可是王大胜回家一说,老婆立马和他翻了脸:“你是不是马尿喝多了犯糊涂呀?人家谁都不想要的这几棵破树,村里都想刨了,你还偏偏去出高价,咱自己已经有四亩大桃园了,还得分开精力去单独伺候这么几棵树,划得来吗?”
王大胜不理这茬,一脸神秘地朝老婆摆摆手说:“你就瞧好吧!”
村里不少人猜不透王大胜葫芦里在卖什么药,都等着准备看他的笑话。
王大胜也不理这拨人的茬,从此就开始精心打理起那半亩果园来,他对那几棵老态龙钟的桃树伺候得十分周到,施肥、浇水,丝毫不敢怠慢。
转眼间,麦秋已过,桃子慢慢成熟了,虽然说不上硕果累累,但那红白相间的大桃子在马路边显得特别招眼。为了防止娃娃们偷吃,王大胜特意在那儿盖了间茅屋日夜看护着,还在茅屋前挂了个大牌子,上面用红漆歪歪扭扭写着:大鲜桃,先尝后买,绝对新鲜无污染。
还别说,马路上南来北往的赶路人,谁见了这无污染的大桃子不动心?加上“先尝后买”的招牌,谁顶得住这诱惑?那些赶脚的、骑车的,到了这儿纷纷驻足,甚至不少光鲜的小轿车也都在茅屋前停了下来。
王大胜热情地招呼大家:“先尝后买,先尝后买!”
大伙儿尝了以后,都不住地点头:“来五斤!”“来十斤!”
买桃人络绎不绝,王大胜乐得合不拢嘴。
直到这时,村里人才恍然大悟:王大胜的算盘原来打在这里。
不过有一点起初让他们奇怪:这几棵老桃树,满打满算产量也不会超过二百斤,可王大胜愣是没停过买卖,他摆在路边的这个摊子,每天桃子总是摆得满满当当。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个中秘密:原来他是把他自家那四亩桃园里的桃子摘到了这里,而路边这几棵挂满了红白相间大桃子的老桃树,就成了他家果园的“招牌树”。往年桃子往外批发,价格要低不少,可王大胜现在用这个办法卖桃,不但价格卖得高,而且卖得快。
这一茬,王大胜实实在在地赚了一笔!
这么一来,村里那拨原先要看王大胜好戏的人,自然对王大胜刮目相看了。
可谁知到了这年秋后,村主任王得利通知王大胜,这半亩果园不让承包了。
王大胜说:“咱们可是有合同在先的!”
王得利两眼一瞪:“屁,村里的事儿我说了算。你要是愿意再包下去,那承包费就得按今年的三倍算,不涨不行,否则免谈!”
王大胜没办法,只得忍痛割爱。
不过说来也奇了,自从王得利收回了果园的承包权之后,这十多棵桃树似乎故意与他作对,到了第二年春上,树上的桃子寥寥无几,而且都小得可怜。王得利顾不得这许多,也像王大胜那样,在路边撑起个摊儿,挂了牌子,也把自家另处的桃子弄到这里卖。可没想效果却大打折扣,桃子最后卖不掉,都烂在了那里。
有人就问王大胜:“难道这招牌树也认人不成?”
王大胜摇摇头,感叹着说:“果树过了盛果期,容易出现‘大小年’,第一年丰,第二年歉,所以结的果才这么埋汰。不过这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你不能为了赚钱往树上猛打催熟剂,那颜色看上去就不对,尝起来一点甜味也没有,谁愿意买?”
看来,这招牌树只是招牌,招牌硬不硬,关键还得看人心正不正!
(芙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