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故事-楼兰惊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古教授是一位有名的动物学家,在北方一所大学执教。这天,他在给他的学生讲“生物与环境”一课时,说起了在戈壁楼兰进行科学考察时的一段经历。

    那年夏季的一天,由五名队员组成的“楼兰古城生命考察队”从乌鲁木齐出发,年过五十的古教授是这支科考队的队长。古教授有着多年野外考察经验,另外四名队员都是他的老搭档,他们是汤教授、博士生小庞、留美回国的江涛,还有古教授的助手兼司机李纲。

    科考队一行五人开车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吐鲁番,从龙城、土垠进入罗布泊,再往前就到戈壁古城楼兰了。可是古教授他们的车沿着干涸的河道开到古城边上后,就再也不能继续往前了,因为前面出现了一道五米多深的断崖。于是五个人只好下车,在绳索的牵引下滑到沟底,然后步行进入古城。

    古城内一片死寂,四周的墙垣大部分已经坍塌,只有千年烽火台依旧肃穆地矗立在那里。这里没有水,没有人迹,一切都静寂无声,显得苍凉而悲壮。

    古教授没有多说什么,也无须多说,只一个眼神,大家就各自开始了工作。

    没一会儿,博士生小庞突然惊叫一声:“有虫子!”

    “哪里?在哪里?”大家立刻向小庞靠拢过来,可是什么也没有看到。

    汤教授怀疑:“看花眼了吧?虫子在哪儿?”

    小庞的语气十分肯定:“怎么可能看花眼?”他指着地上的一条裂缝,说,“我看到它爬进缝里去了。”

    古教授看着裂缝没吱声,似乎若有所思。

    既然小庞说得这么肯定,大家于是就回到车上去把铁铲拿了来,沿裂缝挖掘。可是挖了一尺又一尺,都挖地三尺了,却没有发现任何有虫子的迹象。

    有人泄气了:“一定是小庞看花了眼,这种地方,生物几乎都绝迹了,怎么可能有虫子。”

    可是小庞的口气依然十分肯定:“我不会看错。挖,再挖!要知道,我们这是在寻找世界新发现!”

    小庞不肯停手,挥着手中的铁铲继续挖。他猛一铲下去,突然传出一阵“嗡嗡”声;再一铲,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把窟窿铲开,竟是一个墓穴,里面躺着一具骷髅,骷髅身上盖着草帘子,下面还垫了木条。

    小庞把骷髅上的草帘子轻轻掀开,几只小东西突然从草帘子底下匆匆向四周爬开去。这一情景,五个人都看见了,而且一致确定这小东西就是蝼蛄。五个人兴奋异常,赶紧捕捉,然而这几只蝼蛄爬得实在太快,眨眼之间就消失在了墓穴四壁的裂缝里。

    小庞不甘心,对准墓穴边上的一条裂缝又挖进去,挖着挖着,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洞,沿着孔洞再挖,突然有只蝼蛄从孔洞里爬出来。古教授的助手李纲眼疾手快,用空罐头瓶一下把这只蝼蛄扣住,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装进罐头瓶里。

    古教授一看,这只蝼蛄与刚才见到的那几只在形体上没有什么区别,但个头要大一倍以上。“继续挖,不要停手。”他一边吩咐,一边和大家一起挖。没一会儿,一个更大的孔洞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沿着这个碗口大的孔洞往里挖了没一会儿,只听“咔嚓”一声,然后有股怪味儿突然从洞里飘出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古教授把一只像小老鼠那么大的蝼蛄铲成了两半。蝼蛄居然能长成这么大?大家惊讶不已。

    但是接下来出现的情景,就让他们有些咋舌了:越往前挖,里面的洞穴越大,竟然像条地道,而且还有一只更大的蝼蛄堵在地道口,身子竟有半尺长、寸把宽,头上有个鲜亮的小红点。

    大家正惊得目瞪口呆,这时,就见这只大蝼蛄突然就冲上来了,嘴巴里还喷出一股浓浓的液体。小庞正好站在最前面,蝼蛄嘴里喷出的液体溅到小庞眼睛里,小庞只觉得眼前一黑,痛得“妈呀”大叫起来。古教授身上也沾上了,立刻感到浑身上下像火烧一样疼痛。剩下的汤教授、江涛和李纲见情势危急,什么也顾不得了,一声大吼冲上去,用铁锨狠命将这只蝼蛄拍成了肉饼。

    大家正要喘口气,不知谁喊了声:“看呀!”几个人回头一看,可怕的蝼蛄们正一只接一只地从洞里爬出来,向他们猛冲过来。“快撤!”古教授立刻指挥大家,“回车上去!”他让李纲扶着小庞跑,他带着汤教授和江涛断后。

    眼看大大小小的蝼蛄越涌越多,很快将古教授、汤教授和江涛三人包围起来。“不要慌!”古教授冷静地嘱咐汤教授和江涛,指挥他们拼命用铁锨拍打冲上来的蝼蛄,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来到断崖下。

    可是,蝼蛄们却穷追不舍地跟着他们,古教授便带领汤教授和江涛抓住绳索迅速向崖上爬。可是才爬了没一会儿,绳索就断了,三个人被结结实实摔落在了崖下的蝼蛄群里。原来是蝼蛄们用铁锯一样的大钳子,把绳索给夹断了。

    三个人被困在崖下,只好重新拿起铁锨与蝼蛄们搏斗。这时,蝼蛄们又采用了新的战术,它们沿着断崖向上爬,爬到半腰再猛跳到三个人身上,借着这股冲力向古教授他们撕咬。汤教授身上一下子就跳上了四五十只蝼蛄,被咬得都快支持不住了。

    就在这严重危急的时刻,没想蝼蛄群里却突然起火了,蝼蛄们立刻乱了阵脚,纷纷四散逃窜。原来是已经爬上断崖的李纲把小庞扶上车后,把车上油罐里的汽油装了一瓶拿来,从崖上向蝼蛄群泼下来,然后又扔了一盒点燃的火柴。这一招果然有效,古教授和江涛趁机打死汤教授身上的那些蝼蛄,抓着李纲放下来的绳子,三个人先后爬上了断崖。

    古教授是最后一个上车的,没想这时那些从火中逃生的蝼蛄又反扑上来,几只动作快的甚至已经爬上了车。“不管它,开车!”古教授一边命令李纲开车,一边带领大家先把车上那几只蝼蛄解决掉。

    汽车在高低不平的沙石上行驶,车速很慢,李纲使出了浑身解数也不管用。更要命的是,车才开了没多久,李纲就发现这车怎么越开越开不动了?原来是那些可怕的蝼蛄,居然用铁钳般的牙齿把车轮胎给咬破了。

    性命攸关的时候,古教授他们的车却抛锚了。“汽油,火!”古教授瞪着血红的眼睛,朝李纲大吼一声。李纲明白古教授的意思,马上果断地把一部分汽油泼在车周围,然后划火柴点着。这一来,车周围立刻形成一道火墙,蝼蛄们纷纷退却,趁此机会,李纲赶紧置换车轮胎。

    蝼蛄们暂时没有再冲上来,古教授心里清楚,它们是在等待汽油燃尽,一定会再一次反扑。眼看车上储存的汽油越来越少,如果把所有汽油都泼出去,那么即使把蝼蛄全部烧死,没了车,他们也无法徒步走出这漫无边际的荒凉戈壁。现在情势虽然严重,但也必须留足返程的汽油啊!

    这时候,古教授发现火势已经开始减弱,蝼蛄们又蠢蠢欲动起来,有的甚至还跳跃火墙而来,但它们的跳跃功夫很差,欲试者都葬身了火海。幸亏这时候,李纲把车轮胎换好了,于是车子重新发动起来!李纲大着胆子,开起车子就径直向蝼蛄群碾去,吓得那些蝼蛄又四散逃开去,车上几个一看,乐得拍手叫好。

    这一来,李纲越发来了信心,他拼命转动方向盘,驾车对准那些可恶的蝼蛄左冲右碾。可不知怎么回事,就在汽车一个急拐弯的时候,车门突然被甩开了,坐在车门口的江涛被猛甩了出去。不过江涛还算机灵,身子刚一沾地,立刻一骨碌跳起来。但是就在他要往车上跑的时候,被蝼蛄们发现了,这些可恶的家伙于是就成群向江涛涌来,江涛的生命危在旦夕!

    可谁知,蝼蛄们此刻的目标不是江涛,而是他旁边的一堆东西。古教授一看,发现那是江涛刚才被甩出车时一起带出去的,原本放在车座底下的那一大瓶水果罐头,瓶子已经被摔碎,果汁、果肉撒了一地。

    古教授心里一个激灵,眼前一亮,立刻指挥车上人把所有能找到的吃的瓶瓶罐罐,除了留下极少一部分能让大家支撑到走出戈壁,其余的打开后全扔了出去。

    这一招果然奏效,蝼蛄们争先恐后地全向这些食物扑去,而且还互相争夺,开始了自相残杀。江涛趁此机会回到车上,李纲驾车冲出蝼蛄们的重重追击,离开了可怕的楼兰古城。

    回到乌鲁木齐后,科考队员们对车内遗留的蝼蛄尸体进行了处理,做成标本,进行解剖。他们惊奇地发现,蝼蛄腹内竟然有大量石灰岩粉末。难道蝼蛄们在荒凉的戈壁上是以这些坚硬的含碳化合物为食物的吗?它们是怎样消化这些无机物的呢?经过进一步研究,古教授他们发现,在蝼蛄腹内存活着一种硝化细菌,这种细菌能以无机含碳化合物为碳源,进行硝化反应,同时代谢出许多含有氨基酸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就成了蝼蛄的生命能源。

    在大量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都灭绝了的沙漠死城,蝼蛄竟然能以特殊的生存方式适应恶劣环境而活下来,这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呀!

    听古教授讲这番近似“天方夜谈”的历险经历,学生们都非常吃惊,很长时间都没有作声……

    (侯树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