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玉石-万古奇珍——岫岩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挂件清洁方法得当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或纤维质硬的布料。

    和田玉玉器存放要求合适的环境条件,要求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来维持,不合适的湿度和温度会影响和田玉玉器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天下之美玉为先,中华美玉出岫岩”。岫岩玉发现于远古,流传于历代,兴盛于当世,堪称华夏瑰宝,万古奇珍。玉出万年,源远流长。岫岩玉始终绵延不绝,流布甚广,传承有绪,借鉴南方工艺精华,熔铸北方治玉特色,开创了独具一格的鼎盛发展局面,成为中国玉雕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一)岫岩玉的历史

    岫玉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古玉之一。岫玉,又名岫岩玉,俗称新山玉,因盛产于我国辽宁省的岫岩县而得名。至今尚未见到确切文献资料记载岫岩玉是从何时起被人类发现并使用。依据东北旧石器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以及其他地区原始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古玉器中,有许多是取材于岫岩玉这一点作出了推断,岫岩玉的发现和利用,至少在距今八千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就已经开始了。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玉器的制作和使用已进入开始阶段。在各地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拥有大量的玉器,但出土玉器最为丰富、玉器制作成就最辉煌的是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尤其以红山文化最为突出。红山文化距今约六千年至五千年,分布的区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河北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仅就红山文化出土的中华第一玉龙、玉猪龙等几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玉器,就说明了岫岩玉在红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殷商古玉,多出土于殷墟,其中以妇好墓玉器为代表。妇好墓出土玉器是商代最重要的一批玉器,代表了商代玉器的风格。经鉴定,这750多件玉器,其中有40多件取材于岫岩玉,且多被用作佩玉和用具。这充分说明,殷商时期,岫岩玉成为王室用玉。商代用玉量十分大,到底制造了多少玉器,不得而知。《逸周书》中说纣王以4000件玉器殉葬,又说“武王伐纣掳获商王的旧玉亿有百万”,其中无疑有大量的岫玉。

    春秋时期,玉器出现了由礼器转向佩饰器的趋向,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玉器,以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墓等最为重要。在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古玉器中,也有许多是岫岩玉。

    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两套金缕玉衣,距今两千多年。金缕玉衣的出土,轰动了世界,被称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经鉴定,金缕玉衣所用玉片,多取材于岫玉。金缕玉衣的出土,证明了岫岩玉的开发在汉代仍有相当规模,并被王室大量使用。

    东晋时的龙头龟钮玉印,南北朝时的兽形玉镇等,都以岫岩玉雕琢而成。

    汉代以后,由于“丝绸之路”打通,新疆所产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和内地,同岫岩玉平分秋色,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多种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存在,使岫岩玉的开发和利用受到阻碍和限制,岫岩玉的使用量相对减少。但唐代以后的古玉中,仍不乏岫岩玉。

    历史进入清代,中国的玉器发展到鼎盛时期,尤其是清盛世的康熙、乾隆朝,更以玉为重。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再加之岫岩县处于东北清王朝的发祥之地,于是岫岩玉迅速进入了较大规模的开发时期。清咸丰七年(1857年)所修《岫岩志略》载:岫岩石(岫玉)“石具五色,坚似玉……邑北瓦沟诸山多有之。道光初年,偶有玉工采制图章诸文具稍供清玩,后遂盛行于都市。好古之家,每雅意购求,往来士大夫亦必充囊盈箧,争出新式,分赠知交,以为琼瑶之报”。由此不难看出岫岩玉一度消沉又崛起后,便迅速盛行于世,受到人们的珍爱。

    至于清代以前岫岩玉的开采情况,因无文字记载,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在现今岫岩玉的两处主要产地(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哈达碑瓦沟、偏岭细玉沟)都曾发现过古玉矿遗迹。1957年,在瓦沟上场子曾发现一处斜井式古玉矿,斜井内有向四面八方呈辐射状伸展的矿洞,人称“蝙蝠洞”,洞内遗留有陶碗等物。遗憾的是遗址现场未能保留下来,给岫岩玉开发的考古勘察带来困难。同年,在细玉沟(老玉产地)严家岗也发现一处露天古玉矿,矿坑中有已呈炭化的松树明子(松脂)。此外,据有关史料载,瓦沟荒沟东沟矿区,就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一王姓人沿着古矿坑遗迹发掘发现并开采形成的。上述情况证明,至少在清代以前岫岩玉就已形成了矿山并已进入较大规模的开采,同时还掌握了斜井开采技术。

    由于岫岩玉被大规模开采,越来越受珍爱,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关内的一些优秀玉雕匠人慕名而来,纷纷到岫岩落脚以琢玉为生。他们先是在岫玉产地瓦沟一带开设玉器作坊,后来又向岫岩县城发展。岫岩的西大街,因遍布玉器作坊,成为当时的玉雕一条街,故一度被呼为“玉石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驰名世界、资源丰厚的岫玉的开发备受关注和重视,其规模、质量和影响,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在岫岩玉产地辽宁省岫岩县,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玉石矿山,年产量已达数千吨,占全国玉石用料的70%以上,在各玉种中独占鳌头。除历史悠久的著名老玉雕厂家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集体、合资、个体玉雕厂点遍地开花,全县从事玉石加工的企业多达3070余家,全县50万人口中,有近6万人从事玉石加工、销售或与其相关的产业。与此同时,玉雕高手辈出,工艺愈加完美,精品、珍品迭出。随着岫玉知名度的提高,岫玉愈来愈被世人认识和垂青。尤其是国宝玉石王被雕成天下第一玉佛后,名声更是大震,影响日益深广,价值难以估量。目前,除在国外和外省市的岫玉专业市场外,仅在蚰岩,就相继建起了“荷花市场”“玉都”“东北玉器交易中心”“中国玉雕精品工艺园”“万润玉雕工艺园”等玉器专业市场。其中仿欧式的中国玉雕精品工艺园,无论建筑规模、藏品数量、档次,都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岫岩玉工艺品日益走俏港、澳、台地区,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广有好评,更远销欧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以岫玉创制的系列保健品,风行全国,并走向国际,更为岫岩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岫岩玉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二)岫岩玉的分类

    岫岩玉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它的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也多有差别,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

    依照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透闪石玉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观察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也不尽一致,例如: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黄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花色玉可分为花斑玉、花玉两种:花斑玉是指其白色中有较多的绿色斑块,绿斑块由叶绿泥石组成,白色部分为透闪石。花玉是指其白色中有灰、黑、蓝紫色斑带,这种斑带由黑色矿物和菱镁矿组成,白色部分则为叶蛇纹石。

    绿泥玉呈墨绿、绿、浅绿色,主要由淡斜绿泥石组成。

    由于不同的矿物成分、粒度大小、成因以及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也颇有特色。根据偏光显微镜的观察,其中最重要的是细均粒变晶结构,如蛇纹石玉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透闪石的纤维柱状变晶结构、绿泥石玉的鳞片变晶结构等。依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其中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如果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

    在化学成分方面,由于岫岩玉中不同玉种的矿物组成及其共生组合的不同,因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别,蛇纹石由于与之共生的脉石矿的不同,因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质纯的蛇纹石玉的化学成分常接近蛇纹石矿物各种分组的理论含量,而共生有较多脉石矿物的质地较差的蛇纹石玉各种组分的含量则变化较大。至于岫岩玉中的微量元素,蛇纹石玉以近矿的蛇纹岩、菱镁岩含硼高10—20倍为特点。在其他可以检出的微量元素中,明显大于克拉克值的有砷、锑、镉、锗、银、锌,其含量与近矿围岩相近。总的变化趋势是,硼、铬、铜、锌的含量从矿体向围岩逐渐降低,其中明显地小于克拉值的是铬少三倍,镍少1倍,钴少1倍。

    岫岩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多彩颜色,常常使岫岩玉有着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现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它的透明度就高。如果其中有杂质含量达到5%—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会增高。它的折射率1.49至1.57。硬度为4.8至5.5,密度为2.45至2.48g/cm。研究表明,岫岩玉的硬度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平行纤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不仅如此,岫岩玉的硬度还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铁的含量愈大,镁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国的已知玉中,岫岩玉为中档玉石,少数质地特别优良者属于中高档玉石。

    (三)岫岩玉的产地

    岫玉因产于“中国玉都”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它位于辽东半岛北部腹地,千山山脉东段,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及东南与凤城市、东港市毗邻,西与大石桥市、盖州市为邻,南与庄河市相接,北及西北与辽阳市、海城市接壤。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孕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珍品——岫岩玉。

    岫岩玉主要分布在岫岩境内哈达碑镇的瓦沟和偏岭镇细玉沟。此外,大房身乡的麻地沟、三家子镇的胡家沟、牧牛乡的荒沟、韭菜沟乡的二道沟、偏岭镇的包家堡子等地也均有储藏。岫岩玉资源储量多,采量大,目前国内玉雕原料70%以上都出自岫岩。经过初步勘测,岫岩玉总储量约为300万吨,其中瓦沟玉储量为176万吨。岫岩玉矿床位于中朝地台辽东台隆,营口一宽甸台拱南侧,三家子家堡复式倒转向斜核部。矿区内古老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强烈,为岫岩玉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一套以含镁为特点的碳酸岩盐、钙镁硅酸岩盐和硅酸岩盐的海相沉积岩层中,矿带明显受到一定层位控制。大部分矿带与矿源层平行,部分斜交。辽河群大石桥岩组蛇纹石化菱镁大理岩的东西、北西、北东向层间压扭性断裂带,是岫玉控矿和储矿构造。中元古代辽河期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晚期派生的钾长花岗伟晶岩脉是玉石的成矿母岩。玉石矿带矿体沿阳沟岭复式深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环形带状展布,好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带为玉石矿体成矿的最佳地段。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

    (四)岫岩玉的特征

    多年以来,岫岩玉一直是中国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种中低档玉石。其特征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特征、颜色上得以区分。

    在化学成分上来看,由于岫岩玉中不同玉种的矿物组成及其共生组合的不同,因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别。蛇纹石由于与之共生的脉石矿的不同,由此化学成分也相应不同。一般质地较纯的蛇纹石玉的化学成分常常接近蛇纹石矿物各种组分的理论含量,而共生有较多脉石矿物的质地较差的蛇纹石玉各种组分的含量则变化较大。

    在矿物成分上来看,岫岩玉的矿物成分主要蛇纹石为主。在显微镜下,矿石矿物最主要是叶蛇纹石,其次则为利蛇纹石、纤蛇纹石,还有少量的胶蛇纹石。脉石矿物除了蛇纹石外,还有菱镁矿、白云石、透闪石、滑石、硅镁石、橄榄石、透辉石、绿泥石、石英、水镁石、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但这些脉石矿物不是紧密共生,在不同的部位、不同围岩的矿体中就会有不同的共生脉石矿物。蛇纹石形态多为叶片状、纤维状、鳞片状,颜色为深绿、黑绿、黄绿等各种色调的绿色。常交代菱镁矿、橄榄石,使其成为残余状,并与磁铁矿共生。

    在结构特征上来看,结构是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特征。可以根据偏光显微镜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岫岩玉具有纤维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纤维变晶结构,由于不同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亦颇有特色。叶蛇纹石在镜下为绿至浅绿色、无色,单体呈板条状、叶片状,相互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集合体呈毡状结构。有些岫岩玉样品中分布有纤维状透闪石,滑石、且叶蛇纹石与滑石或毛发状透闪石相间平行排列。根据显微镜下特征,初步认为叶蛇纹石可能是交代滑石、透闪石的产物。透闪石有两个世代,第一世代是粗粒结晶的透闪石,具有明显的角闪石式解理夹角及菱形切面;第二世代为毛发状透闪石,与叶纹石相间排列。玉石结构为典型的鳞片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在岫岩玉中亦普遍发育,其中常见的有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但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

    在颜色上来看,岫岩玉的颜色主要有深绿色、绿色、油青色、浅绿色、淡绿色、浅黄、红色、棕色、古铜色、红棕色、灰白色、瓷白色以及相应的各种过渡色。由此可将颜色归为几个系列:

    绿色系列:深绿色、绿色、油青色、浅绿色、淡绿色。绿色系列的矿物成分主要是叶蛇纹石。

    黄色系列:浅黄色、黄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利蛇纹石。

    红色系列:红色、棕色、红棕色。铁含量越高,颜色越红棕,反之,则浅。沿裂隙或不同矿物成分分界处向内颜色浓度变淡,这种现象的显然是由于颜色向两侧渗透的结果,是氧化或风化作用造成的。总之,红色、红棕色是岫岩玉形成后在氧化环境下造成的,属后生成因。

    花色系列:古铜色和其他相应的各种过渡色。斑点状的古铜色岫岩玉是由于玉石中分布有浸染状、斑点状、网状的磁黄铁矿所致,抛光后玉石中的磁黄铁矿呈古铜色闪烁,异常漂亮,未抛光部位或抛光面以下的磁黄铁矿由于不透光而呈现黑色。星点状金黄色岫玉是由黄铁矿所致。黄铁矿在玉石中呈浸染状分布,抛光面上呈淡的金黄色,以与磁黄铁矿相区别。不过,在玉石标本上大多数的黄铁矿被氧化成褐铁矿,它们常常围绕黄铁矿颗粒向四处扩散,而显现出团块状、斑块状,对玉石的颜色质量影响颇大。局部的黄铁矿风化后流失而留下许多麻点状的空洞,也影响了玉石的质量。

    白色系列:灰白色、瓷白色。灰白色岫岩玉是由于含蔗渣状透闪石或滑石所致,它们往往大致平行排列沿一定方向夹于玉石中,也有的呈斑杂状、团块状、棉絮状分布在玉石中,在透射光下呈浑浊不清的棉絮状灰白色或蔗渣状白色,从而大大降低了玉石的颜色质量。瓷白色的岫玉是碳酸盐矿物所致,是残留在玉石中未变质的矿物,其含量越多,瓷白色就越明显,瓷状断口也越发明显。

    (五)岫岩玉的鉴定

    岫玉具有独特的带黄的绿色,但也有白、黄、黑绿等色,蜡状玻璃光泽,半透明或微透明,质地细腻,手摸具滑感,肉眼或在10倍放大镜下,常见白色棉柳。和岫玉较为相似的玉石有翡翠、软玉、密玉、葡萄石等,但它们的外观差别较大,物理性质亦明显不同,只要稍加注意,区别它们是比较容易的。

    岫玉与仿制品的鉴别:

    在市场上能成为岫玉仿制品的主要有玻璃、玉髓、大理石等。黄绿色的玻璃从表面上看易与岫玉相混,但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玻璃制品的光泽较强,硬度较大,破口为贝壳状,内部经常会观察到气泡,而真正的岫岩玉没有。

    玉髓的硬度一般要大于岫玉,颜色均匀且单一,而岫玉的颜色与玉髓相比要较为丰富些。另外,还有一种淡黄绿色的大理石与岫玉外表极为相似,一不小心就会掉入“表象”的陷阱,这种大理石俗称“巴基斯坦玉”,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结构和颜色呈层状,遇到酸会起泡,而岫玉不会。

    (六)岫岩玉的保养

    在岫玉产品的维护保养方面,除了正常的使用之外,还有就是留心岫玉本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岫玉器物在使用当中,要留意碗、碟、茶杯等器皿,在其底部尽量放个底垫以防止刮伤。在清洁方面,用正常的湿布拧干即可擦拭,如果有油渍也可以用洗洁精抹除,若遇到保护层有少许刮伤的情况,可自己先倒点水在刮伤处,再用细砂的砂纸轻柔地打磨,然后清洁打蜡,就可以恢复原貌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