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场院之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久居城里,渐渐厌烦了光怪陆离的嘈杂和喧嚣,每每忆起以前乡间夏夜的场院之声,顿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拂面而来......

    那时夏夜的场院,是村人聚堆凑乐子的好地方。晚饭后,辛劳了一天的庄稼人耐不住酷热,便脚前脚后地来到场院,有的手提小马扎,有的胳肢窝夹着用麦秸编织而成的凉席,还有的攥着蒲垫子,当然大多数人忘不了带着蒲扇或缨甩子(驱赶蚊子的工具),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凑到一起就开始了漫无边际的神聊——这是庄稼人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场院上并无灯,照耀着村人的是满天的星斗。偶尔间,会有一两道手电光倏然闪烁。习习凉风,吹散了人们身上的汗酸;阵阵笑声,驱尽了人们一天的疲惫。不知是谁点燃了山葫椒,芳香便四下溢开,驱散蚊子的同时,也给夏夜增添了一份温馨,而那用巴掌“劈劈啪啪”打蚊子的声音,则给夏夜注人了一份生动。

    男人的话题往往很沉重,常常涉及到政治、收成、盖房、婚嫁等,那语气明显郁闷低缓,时而伴随着声声无奈的叹息,但当谈论到古今中外轶闻或聊起“瞎话”时,便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神侃胡编,有根有把,豪爽、戏谑之风尽显无遗,而“抬杠顶牛”时则个个牛气烘烘,似乎人人都是“老子天下第一”——在那个文化和精神匮乏的岁月,这无疑是男人渲泄精力和张扬性格的一种最好娱乐方式。女人的话题明显有些轻松,常常与居家过日子有关,无非是东家长、西家短,张家媳妇能抓家、王家田女挺孝顺,等等。但当她们压低嗓门儿悄悄嘀咕一阵子,而后便肆意大笑时,多半是其中泼辣女人的嘴里喷出了房中密话或他人男女间的趣事。年轻的姑娘则一般远离人群悄然而聚,她们时而叽叽喳喳,花喜鹊闹枝一般,莫非是她们摊上了什么喜事而情不自禁?还是谈话触及了谁的隐私而一笑为快?她们时而窃窃私语,嗓音娇嗔而羞涩,难道是她们议起了各自的称心对象而心甜如蜜?还是无意间吐露了心事感到羞赧而惴惴不安?朦胧夜色遮掩下的姑娘,给浸润着五谷芬芳的夏夜涂抹上了些许温柔和浪漫,令人遐思。爱好吹拉弹唱的人——自然多数是青年人,每人手中持一件乐器,锁呐吹响欢乐,三弦弹拨深沉,二胡拉出幽思,坠琴奏鸣艾怨,而京胡则以高亢激越的音色令人心弦震动,不知是谁突然间猛吼上一嗓子,那腔那调便给静谧的夏夜润色上了绵长的韵味儿。

    说到归齐,那时夏夜的场院之声,如果说大人的纳凉消谴显示了一种敦厚、憨朴和世故,甚或是一种窘迫、压抑和无奈,那么孩子们的嘻笑疯闹则是纯真无邪、生机盎然的自然流露——场院边高高的土圆仓、麦穰垛和小树林,则是孩子们欢乐的神圣壤土。“叼小鸡”、“摸瞎呼”、“过家家”、“跌把式”,等等,无一不展露出孩子们的稚嫩天性,而那忽高忽底、一惊一乍的嚷叫声,则成为夏夜场院之声中的最欢快音符,那是渴望成长、向往憧憬、追求理想的心灵之声啊!

    ——诚然,现在的乡间已早日没有了场院,而那场院之声也当然随之荡然无存,但交织着纯朴、自然、和谐的夏夜场院之声,毕竟是一段艰难苦涩岁月的见证,如今中年以上的人大约是不会忘却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