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线”的历史可谓久矣——它尽管随着“端午节”传到如今,但它肯定早于古人纪念屈夫子(屈原)之前,因为关爱、呵护孩子,是人类乃至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由此可见,,“辘轳线”是人类最原始亲子关系的见证之一无疑。
所谓“辘轳线”,如同“剪纸”、“陶艺”、“根雕”等一样,皆属于民间工艺品——它是将丝线染成五颜六色,然后用其做成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的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取其寓意,便成了民间百姓人人喜爱的“吉祥物”,或佩戴于身,或悬挂于室,从而起到情趣盎然的点缀作用,就像如今的年轻人胸前“男戴观音女戴佛”一样,便有了某种精神向往的寄托——之所以将染成五颜六色的丝线称为“辘轳线”,是因为丝线染成之后,要用细圆木等做轴将其缠绕起来出售或备用,这种方法极像过去乡间汲水用的“辘轳”,于是便有了“辘轳线”的称谓。
尽管现在的超市商场里,各个年龄段孩子需要的用品和玩具琳琅满日,但这些商品多的是呆板、生硬和千篇一律,少的是情趣和个性。而用“辘轳线”做成的“小物件”,不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韵味,而且因其具有某种象征性,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人们二种心灵上的愉悦感,所以深受很多年轻妈妈的青睐——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她们宁肯不去繁华的超市商场,也要到农贸市场为自己可爱的小宝宝,选购几件称心如意的“辘轳线”。
用“辘轳线”做成的“小物件”,一般有小条帚、小桃子、小元宝、小粽子、小肚兜以及小绣球、小老虎鞋等等,造型逼真,做工精巧,堪称民间工艺一绝。家乡一带风俗,农历五月初二为“小端午节”,五月初五为“大端午节”。据传,“小端午节”给孩子手腕和脚腕各缠绕一道六色“辘轳线”,“大端午节”再给孩子手腕和脚腕各缠绕两道六色“辘轳线”,往后碰上第二个阴雨天时,将“辘轳线”剪下抛于河中,就意味着孩子的病灾随水飘走了。至于孩子佩戴小条帚、小桃子、小粽子等,分别含有“驱除病邪”、“健康成长”和“福禄双全”等寓意;火红的小肚兜既能防止肚子受凉,又因上面绣有“长命百岁”字样,孩子戴上便显得有了“灵性”;而穿上精致的小老虎鞋,蹒跚学步的孩子也就有了“虎头虎脑”的天真与可爱。
“辘轳线”——民间世代相传的孩子的“吉祥物”。其实,即使没有任何讲究,孩子佩戴上这些五颜六色的“小物件”拍个纪念照,长大后再看时,一定会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我的童年多美好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