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心香一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蓬莱史上的第一份教育刊物——《蓬莱教育》,从破土萌芽到花开花落,芬芳了3年零9个月,共绽开15枝艳丽的花朵。现在忆起给这株“杏坛之花”浇水施肥的始末,作为主编之一的我,感慨颇多,不由得思绪联翩,正所谓“此情绵绵无绝期”。

    《蓬莱教育》的胚芽萌发于1999年之夏,金秋时节怒放出第枝花朵。短短的时间里,从封面设计到栏目策划,从文稿审编到印刷装帧,紧张而有序,劳累而愉快。时为教科所所长的刘荣盛任第一主编,我任第二主编,另有责任编辑赵志铭、司元辉等,后来又有教研室副主任王长波以及蔡青培、王谨庆等人参与。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何等美好的时光,我们虽然都是业余兼职,但有“职”必尽责。尽管教科所所长刘荣盛整天被份内业务压得“疲惫不堪”,我这个教育科科长也被日常工作累得“焦头烂额”,赵志铭等人亦自有其职,但我们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常常加夜班编稿,双休日也难得囫囵,反倒人人身心愉悦,其乐融融,这令局机关的同仁倍感羡慕。其实,我们“愉悦”也好,“融融”也罢,还不都是为了《蓬莱教育》这株花,能够开出使全市中小学5000多名教师赏心悦目的花朵吗?记得当我们捧起散发着墨香的第一期刊物夜里小聚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那情那景,至今历历在目,时时温暖着我的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视《蓬莱教育》为“心头的花”,时时刻刻牵挂着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为了使她开得更娇,更艳,更美,我们这些“护花使者”,千方百计地琢磨着如何更好的浇水、施肥、剪枝——常常在办公室里稍有闲暇的时候议论,在下乡路上飞驰的车里想点子,甚至在酣甜的睡梦中自言自语......

    我们真的很欣慰,《蓬莱教育》这株花深深地扎根于教育的沃土之中,吸吮着充足的养料与水分,蓬蓬勃勃地生长,可谓枝繁叶茂,芳香四溢。我们的校长热爱她,是因为《风景这边独好》、《校长论坛》等栏日,给他们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以新的启迪I我们的教师热爱她,是因为く教改新干线》、《研究天地》、《幼教园地》等栏目,贴近了他们的心灵,给他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为他们提供了发表文章的园地;社会上关注教育的人士热爱她,是因为《信息集锦》、《它山之石》等栏目,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而最使我们自豪的是,《蓬莱教育》以其高雅的品位,在省市境内县(市区)同类刊物中,声誉鹊起。我们曾自诩,《蓬莱教育》中有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可与省级以上教育刊物的稿件媲美。

    时序到了2003年的春夏之交,正是“非典”继续肆虐之时,由于人员调动诸多原因,我和已调至“大学城办公室”工作的刘荣盛磋商后,便独立编辑了第15期刊物,没想到这竟是《蓬莱教育》的“绝笔”,不久我也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我相信,“落花并非无情物”,《蓬莱教育》15枝花的馨香,至今仍在她曾经的读者心头荡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