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秋季,蓬莱市教育局接到通知,国家教委将全国初中教育研讨会地点定在蓬莱,要求蓬莱不做汇报,但必须拿出一部15分钟长度,且最能反映出蓬莱初中教育鲜活经验的电视专题片,以供会议观摩研讨。当时陶传会任教育局长,他对我提出的要求是16个字:准确反映,全力以赴;一丝不荀,精雕细刻。
尽管我那时到教育局工作刚刚一年,但对全市的初中教育还是了如指掌的,限于时间,更担心秋风落叶、草萎花败时节,拍出的镜头影响效果,于是我采取边策划边构思的做法,带领烟台教育学院电教中心的摄制人员,匆匆奔赴学校抢拍镜头。
15分钟的专题片虽说不长,但却需要很多的镜头资料,涉及到学校景物、课堂内外、教师学生、文体活动等等,而且还要突出各自的特色,因此拍摄起来工作量极大,好在摄制人员年轻力壮,又有一股子敬业精神,按照我的构思和取镜头要求,他们简直就像“玩命”,扛起摄像机便忘记了一切,奔波穿梭在全市二十多所初中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抓拍各种镜头,不“命令”他们休息,他们是不肯停下来的。记得有一天傍晚从村里集中学拍摄归来后,教育局副局长张维利在市宾馆设宴以示顧问,吃饭之前,主摄制程波谋说先洗个澡解解乏,结果他进了卫生间后一直不出来,当我推门看时,他正泡在浴盆里酣然大睡呢。就这样,经过3天的紧张工作,终于拍摄足了资料镜头,而我也通过加夜班,写出了使局党委满意的解说词。
在烟台教育学院电教中心编片的几天几夜里,除了吃饭,我们始终没有离开过编辑室,磕睡得实在受不住了,就趴在桌上或沙发里打个盹工程波谋的孩子感冒发烧,他也顾不得回家照看,打个电话给妻子,就又坐到编辑机前聚精会神地编辑——对此,我真的十分感动。因我对编辑机的操纵一窍不通,只有干着急,但我对画面切换、镜头衔接还是能看出“门道”的,于是我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工程波谋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修改,直到我满意为止。
片子又经过音乐、播音等程序的合成,终于在我的焦灼期盼中编好了,但能不能得到认可呢?我的确有些忐忑不安。当片子在全国初中教育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刚刚播放完,与会领导和专家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的我,才真正地舒了一口长长的粗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