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红领巾的回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戴着红领巾长大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小学生能戴上红领巾,那是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志,如果谁没戴上红领巾,不但自己感到羞愧,就连家长也觉得脸上无光,因为那时的红领巾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戴得上的,所以能戴上红领巾,便成了孩子们最大的心愿和向往,因之孩子们校内校外都按老师说的去做,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那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情景,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激动人心。

    我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是在读小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全班40多个孩子羡慕的日光里,我第一个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记得那天中午放学后,我顾不得回家,兴奋地从街西跑到街东,又从南街跑到北街,胸前的红领巾在春风中飘啊飘......从此,那条红领巾便成了我童年的珍爱。有一回,吃饭时不小心把红领巾弄脏了,我急得又哭又闹,直到祖母把红领巾洗净晒千,我才破啼为笑。那条红领巾伴着我走过一个一个春夏秋冬,陪着我从幼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期间,我的左臂上由“一道杠”换成“两道杠”,又由“两道杠”换成“三道杠”(少先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的标志),直到高小毕业部年夏季的一天,当我们在校园里拍完了毕业照,我才从脖子上恋恋不舍地摘下了那条红领巾。

    我第二次接触红领巾时,已是12年后的事情了。1968年的夏天,我被村人推荐当上了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那时一少先队”的名称早已被视作“封资修教育”的内容而“消逝”了,当时的小学生一律称之为“红小兵”,左臂上戴着红袖章,红缨枪和草绿色“军装”成了孩子们唯一醒目的标志,孩子们也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上一代人,是在红领巾的引导、激励下成长的。在那些美丑善恶颠倒和“学工学农学军”的岁月里,学习文化知识似乎并不重要,身为人师的我,尽管心里如针扎,但也不敢向纯真的孩子们讲述那些并不遥远的“红领巾”故事......

    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年,教育的春天终于降临人间,那年暑期后的开学典礼上,我们把早已准备好的二百多条红领巾,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主席台的课桌上。典礼开始后,我在二百多双小眼睛的注视下,郑重地给自己佩戴上了红领巾,接着我激动地向学生们讲述红领巾的历史,讲述红领巾陪伴我们童年欢乐成长的美好岁月......台下的孩子们个个瞪着惊奇的小眼睛,清澈的目光里闪烁出激动、兴奋、向往的神采。最后,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乐曲声中,我和老师们亲手给每一个孩子戴上了红领巾,当孩子们面对队旗,举起右手庄严地宣誓时,我和老师们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们知道,从现在起,孩子们真正的快乐童年开始了。望着一张张红扑扑如花朵般娇嫩的笑脸,我们用殷切的目光向孩子们投去默默的祝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