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抹直口早市并不大,但货色一应俱全。去得次数多了,便也摸透了早市的“行情”。一般来说,那些固定摊位我是极少光顾的,这是因为那些菜蔬大多产自异地,车装陆运已非十分新鲜,况且经营这类菜蔬的人俗称“菜贩子”,因之也就有了“业内人士”的一些习气,总叫人觉得不太放心,或是有点不舒服。我最乐意光顾的地方,则是市场边沿那些零零星星不显眼的摊点,这些卖菜人来自城郊四周的乡下,没有固定摊位,今天在这里卖,明天却又换了地场,他们带来的菜蔬并不多,常常一筐一篓,或三捆两扎,但极新鲜水灵,裹着乡野气息,带着泥土清香,可谓真正的绿色。这些卖菜人的面孔陌生而亲切,比起那些咋咋呼呼的“菜贩子”,少了一份狡黠,多了一份清纯,买他们的菜,随便与之闲聊农事家常,便觉得一种久违的乡情在心间荡漾。况且这些厚道的乡下人,是绝不会捡买菜人偏宜的,自家种的菜吃不完,拿到早市上换个零花钱,按说也不易,但他们从不计较秤高秤低,“买卖不成情意在”,他们不论男女老少,恪守的是难得的诚实和本份。因此,买他们的菜,心里便添了一份愉悦,多了一份感动。
前些时,鲜嫩的太白菜刚上市,我从一个中年妇女那里买了斤,巧的是我的衣兜里只有两张百元大钞,而那妇女也无零钱可找,我无奈地将菜放回原处,不料那妇女却把菜硬塞进我手里, 说块八毛钱的东西,算什么?愿意吃拿回去就是。我推辞不过,只好接过了菜。当第二天早晨我把一块钱送给那妇女时,那妇女嗔笑道,你这位大哥挺有意思,这点小破事还当真啦!还有一次,我从一位60岁挂零的老汉那里买了二斤蘑菇,找钱时,那老汉把我给的五块钱当作了十块钱,我当时也没在意,接过钱又去买别的菜,可在付钱时却发现手中多了六块钱,便知是卖蘑菇的老汉找错了钱,就返身把六块钱归还给那位老汉,老汉楞怔大半天,终于醒过神来时,他嗫嚅着几乎掉光牙齿的嘴,一迭声地说,大兄弟,你是好人呐。他弯腰从篮子里抓起一捆水箩卜,一边说大兄弟别嫌弃,自家园里种的,拿回家尝个鲜,一边使劲地往我手里塞——我自然不能收,但我心里却收下了一股浓浓的乡情,还有一份发自肺腑的感动。
最使我心灵震颤的应是一位老太太,她年近古稀,面前只有罐一盆,罐里盛海锥儿,盆内装海麻线,大约是家人在海边捡拾的,她舍不得吃,便在早市里出售。那天赶巧我要买海麻线,因为海麻线兑上白菜包饺子,馅鲜味美,堪称一绝。我蹲下身便要买,老太太却一口回绝,说海麻线有主了。我不解,老太太告诉我,昨天有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说她婆婆生病,非常想吃一顿海麻线饺子,要我今天给她留着。我说,如果那个女人不来,你老岂不是白等一场了吗?老太太笑道,她来不来是她的事,我可是要等的,媳妇能这么孝敬婆婆,难得。——多好的老太太,当时并非只有我被感动了,周围的人听后,也都向老太太投去了敬佩的目光。尽管老太太的穿戴并非耀眼体面,甚或稍有寒酸,但她那颗苍老的心灵,却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啊!我愿逛抹直口早市,也知买回的鲜鱼水莱,只能供二天饱享口福,但那种不期而遇的愉悦和感动,却是令人咀嚼不尽的甘美与芬芳,那是任何一种鲜鱼水菜都无法比拟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