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吃什么”与“怎么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民谚云:药补不如食补。这句朴实的话,实为金玉良言,历来被医家和保健学者所推崇。然而,在崇尚“绿色”、风靡保健的今天,人们究竟需要“吃什么”,又到底应该“怎么吃”,反倒成了一道莫大的难题,简直令人“惶惶然”而不知所措了。

    且不说那些“假酒”、“假烟”、“假罐头”等诱发的慌乱,也不说:“毒奶粉”、“毒粉丝”、“毒牛奶”等制造的惶恐,更不必说:“苏丹红”、“三氯生”等掀起的惊惧风暴——这类东西,我们统统可以毫不犹豫地“敬而远之”,既省了腰包里的钱,又绝无致病之虞,何乐而不为?然而,民以食为天,饭之于人,一顿不尚可,一天不吃能受得了吗?下一番狠心,凡未能日睹生产过程的食品,不管它的色泽多么艳丽,亦不论它的味道多么鲜美,对不起,坚决地将它从食谱和餐桌上“请”下来。但那些土里生的,水里长的,树上结的,地上跑的,总应该放心地大吃而特吃吧?这些经几千年“优选劣汰”而存留于世的“五谷杂粮”、“海鲜陆肴”、“菜蔬瓜果”,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一辈又一辈的人,将其称之为华夏的经典食品大概不算过分吧?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面对纷至沓来、铺天盖地的冠之以“养生保健”类的所谓“科普文章”,着实令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厨妇厨男”们瞠目结舌,以至于不知该如何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了——除非你根本不看、压根不听这些乱七八糟的玩艺儿!

    笔者写作此文时,电脑前即放有这类报刊若干份(注意,并非街头非法印刷品,而是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譬如这家报纸曰,甲菜不能同乙菜搭配,乙菜不能同丙菜混合,而另一家刊物则说,甲菜与丙菜组合最佳,乙菜与其它菜同类实不相宜。而至于菜蔬、肉类、海鲜、水果乃至各种佐料之间的搭配组合,以及甲种菜肴不能与乙种海鲜同食,丙种水果不能与丁种肉类共餐,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令人无所适从。特别是这类文章里动辄出现的“致癌”字眼,令人不寒而栗。如今人们身处繁华盛世,谁不希望自己“延年益寿”,尽享生命的欢乐呢?即便生活在最底层的“草木之人”,恐怕也没有一个盼着尽快“了此一生”的。因此,一吃什么”和“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来,至关重要。我们真心希望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医家和营养学家们挺身而出,在“吃”的领域里来个“拨乱反正”,更希望政府卫生防疫保健部门能加强科学指导,亦不妨来个“安民告示”,即使让老百姓费点时间“按图索骥”,也总比“无所适从”强千倍——由此而想到问题的另一面,即报刊部门是否也应该来个“打假”行动呢?总不能让那些伪科学人士既骗取了稿费,又把善良的读者引人歧途,这恐怕是报刊编辑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吧?

    因此,在“吃什么”和“怎么吃”尚没有科学的界定之前,与其盲从或者无所适从,倒不如相信“食物结构越丰富,身体越健康”这句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个观点偏激与否?只得请读者诸君评判了。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