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清剿“野广告”之忧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读罢《万人上阵清剿“野广告”》(见《烟台晚报》2005年5月22日),令人喜忧参半,斟酌半天,终于忍不住要说几句话。

    “野广告”这一城市痼疾由来已久,被人厌恶地称作“城市牛皮癣”,可谓遍及大江南北,令人切齿。清剿“野广告”之报道也常常见诸于各种媒体,且被作为“人人参与公益事业”而加以正面宣传,这不能不由人深感忧思:在“万人上阵”清剿“野广告”的背后,是不是掩盖了某些部门和单位的失职?

    譬如,“野广告”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堵住或切断“源头”的工作到底是哪些部门的职责?因“源头”没有堵住而出现了“野广告”时,又该由哪些单位牵头治理?社区、居委会以及物业管理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各部门、各单位辖区内的“三包”、“五包”等制度究竟起没起到作用?起到作用的该怎样褒奖?没起到作用的又该如何惩治?如此等等。

    诚然,社会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发动大家管好自己的城市当然没有错,可为什么只有当“野广告”肆虐侵袭城市肌体的时候,或是城市面临某种检验的时候,我们才想起了“万人上阵”?“万人上阵”表面看来“轰轰烈烈”,而实质是以打破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工作规律和教学计划为代价——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反思。

    由此而想到2003年的防治“非典”。“非典”何其猖獗,但在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全民参与的“严防死守”强大阵势面前,也不得不“缴械投降”。在整个防治“非典”的日子里,我们人人置身其中,且为此经历过由惊慌、困惑、观望而到醒悟,直至愤然而起捍卫自己乃至人类生命的尊严的严酷过程——最终的结果是以我们的胜利,宣告“非典”在强大的人类面前的“无奈”。有人曾总结说,中国防治“非典”是从国家高层人事的罢免开始,到全面打响“人民战争”而出现了完美的结局。我们并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每次大的事件发生时,有些人做出这样那样的“检查检讨”,甚至有些人被“革官削职”,但盼望在治理“脏乱差”和社会丑陋现象的过程中,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措施——由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比起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无孔不人的“非典”来,“野广告”又算得了什么?

    ——拿出2003年防治“非典”的精神和措施,“野广告”何愁得不到根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