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珍珠港的烽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珍珠港——传说中鲨鱼神卡亚胡巴贺的神宫——摊开在下方,犹如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看上去完全和他原来想像的一样,港内大小96艘美国军舰还是一动不动地静静卧在海面,空中也没有一架美机。渊田见此情景,心中大喜过望,在未见任何战果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地对传令兵说:“快用甲级电波向舰队发报,告诉他们,我们袭击成功了……”

    “虎虎虎”

    东京时间: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七日。夏威夷时间:1941年12月6日,星期六。

    这一天晚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许多舰船相继返航。珍珠港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之中,月亮从东方徐徐升起,整个军港在皎洁的月光下,更显得恬静而欢快。

    这是一年里最后一个月的第一个周末。这天,瓦胡岛的月光似乎比哪一个周末都明亮。太平洋舰队的全部战列舰,在夜雾的笼罩下整齐地排列在珍珠港的怀抱里,好像经过了遥远、疲劳的跋涉,正在安安静静地歇息着。甲板上有些水兵在走动,他们准备上岸去过一个欢快的周末,玩个开心,喝个痛快。这天晚上,军官俱乐部、士兵酒吧、电影院和咖啡馆热闹非凡。

    周末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已经完全解除了武装,珍珠港好像是一个游客如织的海滨度假旅游胜地。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南云攻击舰队的利刃已经出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闪着逼人的寒光,砍向正在梦乡中的珍珠港。

    12月8日1时,也就是夏威夷时间7日(星期日)早5时30分,“筑摩”号和“利根”号巡洋舰上的“零”式水上侦察机由弹射器弹射起飞,开始对珍珠港的战前侦察。此时,航空母舰上的所有飞机已做好了一切准备,第一攻击波的183架飞机已经整齐地排列在甲板的起飞线上。最前面是43架“零”式战斗机,接着是50架“九九”式高空水平轰炸机和50架爱知造“九九”式俯冲轰炸机,殿后的是40架中岛制“九七”式鱼雷攻击机。

    根据作战计划,担任空袭珍珠港的舰载机分为两个攻击波次。第一攻击波由16个飞行队编成。第二攻击波由10个飞行队编成,共计171架飞机,指挥官系岛屿少佐,他将在渊田总指挥官的指挥下,率第二波飞机于第一波战斗1小时之后,实施攻击。

    攻击队员集合在飞行员待机室里,静静地等待着出击命令。挂在墙壁上的黑板上,准确地写着旗舰的位置:瓦胡岛以北230海里。

    嗜赌的山本五十六在珍珠港完胜,然而他未下令进行第二次攻击给后人留下了难解之谜。6艘航空母舰掉转舰头,逆风向北,以便飞机顺风起飞。

    舰桥上,风刮得呜呜的,大浪不时地打到飞行甲板上。天空一片漆黑,外面什么也看不到。如果是演习的话,一定得等到天亮才能起飞。但这是作战,必须此时起飞。

    “祝马到成功!”在一片祝愿声中,渊田海军中佐非常沉着地走向飞机。他的飞机——总指挥官的飞机尾翼涂着显眼的红黄相间的油漆,在夜里也是那么的醒目。这个时候,一名地勤工作人员一边扶着渊田上飞机,一边递给渊田一条白头巾说:“这是地勤人员的一点心意,表示我们跟你们一同飞往珍珠港。请务必收下。”渊田点了点头,接过头巾,把它紧紧地扎在自己的飞行帽上。

    南云忠一不停地看着他手中的表。指针嘀嗒嘀嗒的声音在静静的待机室里清晰可闻。当指针指向1时30分时,南云大声地发出了命令:“起飞!”

    飞机发动机开始转动。北风在呼啸。桅杆上迎风飘扬的“Z”字旗猎猎作响。

    飞行控制中心的蓝色起飞信号在不断地闪烁,飞行甲板前面的战斗机开始起飞了。

    发动机隆隆作响,由于负载了过重的炸弹,飞机升空颇为困难。飞机在慢慢滑行,飞行甲板跟着摇晃不止。飞机离开甲板后,不能直接升高,有一个下沉的过程,似乎要坠入大海,驾驶员咬紧牙关,紧握操纵杆,尽全力操纵,才使飞机逐渐升起。甲板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留在舰上的官兵挥动着帽子,挥舞着手臂,还有的则挥舞着带有“Z”字的小旗,目送着一架架飞机离开母舰,向远方飞去。

    东京时间12月8日1时35分,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相继从6艘航空母舰起飞。大约15分钟左右,在舰队上空集合完毕,并编好了队形。

    “九七”式鱼雷机,是日本制造的舰载单翼机,它的最大时速为235海里,续航力1,238海里,性能大大优于它的同时代对手——美国的“掠夺者”式和英国的“剑鱼”式鱼雷机;九九式舰载俯冲轰炸机,是太平洋战争最初几个月里标准的日本俯冲轰炸机,它的最大时速为242海里,续航力1,200海里,可以携带1颗550磅炸弹和2颗230磅炸弹;“零”式战斗机,是日本制造的最为先进的战斗机,它的作战半径、机动性、速度等性能,都比当时太平洋上其他国家的战斗机,比如美国的“野猫式”战斗机和英国的“水牛”战斗机等要优越得多。

    第一攻击波的编队机群,在总指挥官座机的引导下,在机动舰队上空盘旋一圈,然后朝珍珠港飞去。

    天空浓云密布,云层高2,000米。为了隐蔽,机群慢慢升高,在云层上空飞行。不久,东方的天空开始破晓,脚下黑乎乎的云海也随之逐渐变白。天空逐渐变成了蔚蓝色。不一会儿,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白茫茫的云海边缘呈现出一片金黄色。

    时针指向2点30分整,坐在总指挥官飞机里的渊田海军中佐向机翼下看了看,天低云沉,能见度很不理想,用肉眼怎么也看不见海面,不知道此刻珍珠港的天气怎么样。渊田心里很是紧张,关键的时候,天气可别出问题啊!

    这时,一件天大的巧事出现了,渊田无意间拧开了收音机的旋钮,他忽然听到在檀香山电台播放的轻音乐中夹杂着天气预报的声音。

    “啊!”渊田简直惊呆了,他赶紧又仔细调了调频道,听起来好像是檀香山地区的航空气象预报。他马上拿起铅笔,全神贯注地听着。播音员缓慢地播送了两遍。渊田迅速作了记录:

    今天天空少云。山上多云。云底高3,500米。半晴,能见度良好。北风,风速每小时10节。

    渊田高兴坏了,这事太巧了,即使事先安排,也不可能在这么好的时候得到这么好的情报啊。现在渊田知道了目的地的天气情况,他放心了。

    2点55分,日机群距瓦胡岛100公里1 3点整,相距75公里! 3时零9分,相距35公里……

    “注意观察!瓦胡岛左上空可能出现敌机。”渊田命令。编队已飞行一个半小时,不久就要到达瓦胡岛了。渊田海军中佐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瓦胡岛的上空,生怕漏掉一点黑影。

    没有敌机。瓦胡岛上空能见到的只是云层。除了海岸线外,还看不到地面。可是快到下达展开命令的时间了。

    还是什么情况也没有。这时,渊田海军中佐举起信号枪,向机外打了一发蓝色信号弹。一条火龙拖着硝烟,划破了寂静的长空。

    这是命令部队展开的信号。

    东京时间12月8日3时10分,夏威夷时间12月7日7时40分。

    在整个航行的途中,各攻击队紧跟在以3,000米高度飞行的渊田总指挥官后面,结成密集的队形。但由于各攻击队的攻击方法不同,所以在抵近目标空域、开始攻击之前,各队必须根据自己的攻击方法,事先占据有利阵位,由航空队形展开为攻击队形。所以,当总指挥官下达展开命令后,各攻击队应尽快展开成各自的预定攻击队形。待下达攻击令后,即按预先规定的攻击顺序和攻击目标实施攻击。

    ……

    “报告队长,看到了珍珠港!”

    指挥官机是三座飞机,坐在前面驾驶座上的技术熟练、行动果敢的松平三男海军大尉激动地喊道。他看见港内几艘战列舰静静地停泊在海湾,安睡般地横在水面上。

    渊田海军中佐聚精会神地望着。

    看到了!就在这里!福特岛的内外两侧都是战列舰的笼式桅杆!

    渊田拿起望远镜仔细地窥视着停在港湾的船只,冷静地数了数,正好8艘,全是战列舰。只见8艘战列舰覆盖着天篷,并排停靠在位于珍珠港中部的福特岛东侧。

    珍珠港——传说中鲨鱼神卡亚胡巴贺的神宫——摊开在下方,犹如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地图,看上去和他原来想像的完全一样。港内大小96艘美国军舰还是一动不动静静地“睡”在那里,空中也没有一架美机。渊田见此情景,心中大喜过望,在不见任何战果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地对传令兵说:“快用甲级电波向舰队发报,告诉他们,我们袭击成功了……”传令兵的手指灵敏快速地按动了发报机的电键:“托拉,托拉,托拉!”

    日军占领瓜哇岛后,疯狂掠夺石油等资源。电波从3,200海里之遥飞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这三个重复的密码为日文的“虎”字,表示暗语:“我奇袭成功”。

    而此时,在“长门”号的作战室里,山本五十六和他的作战参谋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攻击舰队的消息。山本五十六与渡边对弈连输几局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在床上躺了一会,但是根本就睡不着。午夜时分,他便早早地又来到了作战室,作战参谋们也都没有休息。室内一片死寂。

    这时,日本陆军在哥打巴鲁和菲律宾成功登陆的捷报相继传来,作战参谋们一阵兴奋。但接着就是更加可怕的寂静。牵动山本与作战参谋的不是陆军,而是他们的攻击舰队。

    山本猛地从他的折叠椅上站起来,走到挂着太平洋全域地图的墙壁边。墙上的海军专用表的时针正在慢慢地指向3时10分。

    首席参谋黑岛龟人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呀!时间就要到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抬头向钟表望去。立刻,一种骚动不安的紧张情绪笼罩了全室,参谋们嘁嘁喳喳地议论起来。只有山本一人纹丝不动,一言不发。

    突然,一个通信兵手里拿着电报从电信室跑了进来,他大声喊着:“值班参谋,前方来电!”

    值班参谋佐佐木接过电报看了一眼,正是渊田从飞机上发来的“我们奇袭成功”的报文。这时的时间是:东京时间8日3时19分,檀香山时间7日7时53分。

    “长官,您看,奇袭成功!”佐佐木一脸兴奋,激动地把电报递向山本。

    山本的双眉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瞬息机变

    当山本五十六收到攻击舰队“虎,虎,虎!”奇袭成功电文的时候,渊田率领的飞机编队还在珍珠港上空盘旋,伺机投下携带的炸弹。

    为了保障攻击效果,这次作战,根据强攻和破袭两种不同情况,事先规定了两种不同的攻击顺序:

    如果是破袭,就由鱼雷机打头阵,力争使鱼雷机在敌地面防空火力开火之前攻击,以争取最大的破袭效果,接着,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鱼雷机攻击的同时,按先后顺序攻击,以避免俯冲轰炸机进行轰炸时升起的硝烟,妨碍鱼雷机和水平轰炸机的攻击。如果是强攻,则首先由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以造成敌人阵势混乱,牵制和吸引敌对空火力,与此同时水平轰炸机开始实施轰炸,压制敌对空火力,这样,当轰炸机吸引住敌对空火力时,鱼雷机便乘机实施鱼雷攻击。

    究竟是实施强攻还是破袭,主要是由总指挥官在下达展开令时作出判断。而为了保守秘密,又规定不用无线电下达命令,只使用打信号弹的方法来区分强攻和破袭:打~发为破袭,打二发则为强攻。

    只有制空战斗机队,不论是破袭还是强攻,在下达展开令后,都立即进入敌方上空,首先歼灭上空的敌战斗机,以保障轰炸机群的安全。

    然而下达展开命令时,由于云层隔断,在高空担任警戒的战斗机队没有看到渊田发出的信号。渊田便又朝着战斗机队的方向打了一发蓝色信号弹,这却使高桥海军少佐对发出的信号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以为是强攻信号,自然应由他打头阵,就立即指挥他手下的50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兵分2路,首先对珍珠港的机场实施轰炸攻击。这时正是珍珠港时间7时55分,比山本五十六规定的时间提前了5分钟。

    而此时的珍珠港仍然沉睡在晨雾里,港内平静宁谧,瓦胡岛甚至没有一缕从舰船上升起的炊烟,一座座兵营井然有序。

    实际上,在气势汹汹的日机编队兵临城下之前,日军的偷袭行动并非让珍珠港毫无察觉。

    在华盛顿,日本政府送交美国政府的被称为“最后通牒”的第十四部分已经被“魔术”破译出来:“……鉴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态度,帝国政府认为,即使今后继续进行谈判,亦无法达成协议。特此通知美国政府,并深表遗憾。”同时,“魔术”还破译了东京命令野村将“第十四部分”于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整递交美国政府”的电文。

    当美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将军收阅到这一电文后,正是夏威夷凌晨4时45分,他拿起电话机,准备同金梅尔上将联系一下,将此情况通报于他。但是,随后他拿着话筒后又犹豫了起来。他心里想到:在黎明前妨碍金梅尔的睡眠是一种罪过。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还是不打电话了吧!”斯塔克准备先同罗斯福总统联系一下,他迅速地拨了电话,但话筒中传来“嘟嘟嘟”的占线声……

    6时30分,美军的3架水上飞机在瓦胡岛南部海域进行例行的巡逻飞行时,发现可疑潜艇,然而飞行员使用密码向基地报告,以致延误了时间。

    6时37分,美军的“沃德”号护卫舰发现正尾随“大火星”号拖靶船企图通过防潜网的袖珍潜艇,“沃德”号立即开炮射击,击中了袖珍潜艇的指挥台,然后全速驶过去,并在潜艇的下潜处投下一串深水炸弹,将其击沉——这是日军的一号袖珍潜艇。随后“沃德”号向分区司令部报告。6时53分,“沃德”号第二次报告。但值班军官漫不经心,要求进行核查。直到7时40分,分区司令布洛克少将才接到报告,他感到事态严重,下令加派“莫纳汉”号驱逐舰前去支援。此时距日机空袭开始仅有10分钟,为时已晚。

    7时零2分,设在奥帕纳山冈上的雷达站已按规定关闭,两名新兵出于好奇,又打开了雷达。突然,雷达屏上出现了一堆堆闪闪发光的斑点——一支庞大的机群编队正朝瓦胡岛方向飞来。两名新兵紧张万分,慌忙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值班的泰勒中尉,岂料却遭到中尉的一番嘲弄:“少见多怪!别为这事操心了吧!”原来,美国有一支飞行队预计12月7日晨7时飞抵珍珠港,这位中尉曾与其中一位驾驶B-17轰炸机的朋友相约:飞行队来时要播放夏威夷音乐。当他接到这两位新兵的报告时,泰勒正陶醉在无线电传来的夏威夷音乐的美妙乐曲声中。而受到嘲弄的两名新兵,眼瞅着雷达屏上的机群越飞越近,莫名其妙且束手无策。

    美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将军终于把“魔术”破译出的日本政府的“最后通牒”电文,交到美军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的手中,马歇尔看完破译的电文后,立即斩钉截铁地说“各位,我确信:日本军隐含将在今天下午一时,或一时过后不久便开始对我发动攻击,我决定向全军司令官发出紧急戒备命令。”这时,恰是华盛顿时间上午11时25分,在珍珠港以北海面,偷袭的日本机群已经飞离了航空母舰……

    马歇尔草草地拟好电文,又加上了“也请转告海军部队”几个字,吩咐说:“把这份电报送到发报处,用最快最安全的方法拍发给各指挥官。”

    遗憾的是,马歇尔的这一重要指令是通过最费时间的西部联合电信公司拍发的,这中间还要转手三次,因而当珍珠港的陆军司令官肖特将军和金梅尔海军上将收到这份电报时,已是夏威夷时间下午2时58分,即日机偷袭珍珠港后的7小时零3分钟。

    烽烟狼藉

    珍珠港晨7时55分,高桥率领的51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兵分两路,首先飞抵珍珠港美军机场上空。

    刹那间,弹雨如注,铺天盖地,在阵阵巨大而猛烈的爆炸声中,希开姆机场、福特岛机场和惠勒机场浓烟弥漫、大火熊熊、尘柱腾空。那些排列得整整齐齐,似乎正等待着一次大检阅的美军飞机,转眼间被炸得支离破碎,只有少数几架美机侥幸起飞成功,但不久便被日军高度灵活的“零一式战斗机击落。仅仅数分钟,机场便满目疮痍,弹坑遍地。山本五十六精心打造的航空力量,在一瞬间便彻底摧毁了珍珠港美军的防空能力。而高桥的莽撞行动,则给日军攻击编队造成了一阵混乱。其他攻击机队不得不抄近或突人烟雾中对美舰攻击。

    在俯冲轰炸机对美机场实施狂轰滥炸之时,由村田率领的40架“九九”式鱼雷机编队刚刚飞临造船厂上空。见到机场上冒起的浓烟,村田不由大吃一惊,他想应该是奇袭方案,由鱼雷机先攻击,怎么轰炸机先打响了?为了不被浓烟遮住目标,他立即率领鱼雷机队抄近路加速沿西部山谷于7时57分投入攻击。40架鱼雷机分为两批,一批16架对福特岛西侧锚泊军舰实施攻击,另一批24架对福特岛东侧的战列舰进行重点攻击,各机以15至30米的超低空投下鱼雷。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珍珠港内便水柱冲天,大火升腾,浓烟滚滚。机场上,美机被炸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海面上,美舰被炸得东倒西歪,狼狈不堪。往常蔚蓝色的海空,如今已是黑烟蔽日,昔日的粼粼碧波,眼下却成了一片火海·沉浸在美梦中的美军官兵毫无准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惊恐万状,呆若木鸡;有的则对金梅尔司令的未雨绸缪大加称赞,认为选择这样一个星期天进行演习,实在是深谋远虑。

    直至8时,美军福特岛的控制塔才拉响了空袭警报,并用广播宣布:珍珠港遭到空袭!这不是演习!随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命令将这个惊人的消息,用无线电通知太平洋舰队的所有部队。

    与此同时,美军的零星反击也开始了,一些美舰上的高炮开火了。岛上陆军的33个高炮连仅有4个连开火,大多数高炮连的炮弹还在弹药库,根本来不及投入作战。整个珍珠港,美军几乎没有有组织的抵抗。

    8时零5分,由渊田直接率领的49架水平轰炸机经瓦胡岛西侧,从南面进入轰炸航线。五机一组,编成单机间距200米的纵队队形,在3,000米高度,向福特岛东侧的战列舰和高炮火力比较集中的依哇机场进行轰炸。担任掩护的战斗机见没有美机升空,便分为6个编队对6处机场进行了扫射。

    战列舰“亚利桑那”号(排水量34,000吨)连中两枚鱼雷和四枚800公斤的炸弹。而其中的一枚炸弹穿透前甲板,引爆了舰首的弹药舱,黑红色的烟云升腾翻滚,烟柱高达1,000多米。该舰在水面支撑了几分钟后就带着1,104名舰员沉人海底。

    1934年10月,山本出席伦敦裁军会议时在宿舍所摄。“西弗吉尼亚”号(32,000吨)被9条鱼雷击中,左舷被炸开一条长37米、宽4.5米的裂口,舰体倾斜,一头插入海湾当中,舰员死亡105人。

    “田纳西”号(33,000吨)被一条鱼雷、两枚炸弹命中,舰上大火熊熊,同时,它还受到外侧“西弗吉尼亚”号沉没时的挤压,又被后面相距仅23米的“亚利桑那”号爆炸的火焰波及,引起上层建筑多处起火,导致了重创。

    “俄克拉荷马”号(29,000吨)被12条鱼雷命中,其中3条鱼雷击中左舷,由于该舰水密性较差,爆炸又震开许多水密门,海水汹涌而入,加上舰长不在舰上,无人指挥,所以很快沉没,死亡官兵415人。

    “马里兰”号(32,000吨)被两颗重磅炸弹命中,遭受重创。

    “加利福尼亚”号(33,000吨)被两条鱼雷命中,舰上重油库喷着烈焰迅速下沉,该舰100余名官兵不幸遇难。

    “内华达”号(29,000吨)被一枚鱼雷击中左舷,幸好不是关键部位。于是起锚企图出港规避。但随即遭日军轰炸机的集中轰炸,连中6枚炸弹,伤势严重,舰长唯恐军舰在航道上沉没而堵塞航道,立即在福特岛西南浅滩抢滩搁浅。

    旗舰“宾夕法尼亚”号(34,000吨)虽然停在造船厂船坞里,但仍吃了几枚炸弹,而停在旗舰泊位上的“海伦娜”号巡洋舰则成了替死鬼。

    庞大的“犹他”号靶船被当作战列舰加以攻击,命中鱼雷6枚,瞬间倾覆。

    8时25分。日军第一波飞机开始返航。渊田继续留在珍珠港的上空,观察战果并指挥即将到来的第二波攻击。在第一波攻击中,日军损失了9架飞机,其中鱼雷机5架,战斗机3架,轰炸机1架。

    在渊田率领的日机编队对珍珠港投下第一枚炸弹后大约20分钟,在华盛顿,日本的两位“和平使者”——日本大使野村吉三郎和日本特使来栖三郎,才笑容满面地把日本政府的“最后通牒”递交给了美国,这比日本外交部预定的递交最后通牒的时间晚了40分钟。美国国务卿赫尔在接见这两位日本代表前,已经知道珍珠港遭到了偷袭,但是罗斯福总统要求他要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收下日方的通牒,把日方代表送走。于是赫尔装作认真地阅读了日方的通牒,但他还是用难以掩饰的愤怒说:“我任职50年来,从未见过如此卑鄙的政府和如此虚伪歪曲的文件。”

    正是由于在递交正式宣战的文件之前,日本就发动了进攻,“和谈”丑剧终于在历史性的大空袭的悲剧中落下了帷幕。日本由此而得“偷袭的恶名”。据称,山本五十六在得知此情后仰天长叹,企图为自己留个好名声的愿望也化为了泡影。

    然而,珍珠港的灾难并未就此结束。

    8时40分,日军第二攻击波飞机飞临瓦胡岛,共有171架。这一批飞机是7时15分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经过1小时25分钟的飞行赶来。

    8时55分,攻击开始。

    战斗机首先对空中的零星美机进行攻击,以确保掌握制空权。在肃清了空中的美机后,便转入对地面目标的扫射。水平轰炸机攻击了卡纽黑、希凯姆和福特岛三处机场。俯冲轰炸机则对有弹幕射出的军舰进行俯冲轰炸,这样就能避免重复攻击已受重创的美舰。“内华达”号战列舰正由拖船拖往韦波角,成为日机集中攻击的目标,舰上的消防管被炸断,只好由拖船用水泵全力协助该舰灭火。当日机见锚地里停泊的军舰都已沉没或起火,便转而攻击在船坞里的舰船。“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正在船坞里大修,没被第一波的鱼雷机发现,所以没有受到鱼雷攻击。但被第二波的日机投下的一枚炸弹命中,炸坏了小艇甲板。“肖”号驱逐舰被炸飞了舰首,起火的燃油随海水四下蔓延,引爆了在船坞里的另外2艘军舰。在北部港湾里停泊的辅助船只,也被第二波的日机炸沉炸伤多艘。

    在第一攻击波后,美军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因此第二攻击波遭到了较为猛烈的高射炮火的射击。有20架日机被击落,其中战斗机6架,轰炸机14架。

    9时45分,第二波的飞机开始返航。渊田低空绕珍珠港盘旋一周拍摄了被炸后的情景,才最后一个返航。

    10时,由哈尔西中将率领的以“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完成向威克岛运送增援战斗机的任务正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接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的命令,向南追击日军舰队。这一命令是根据一连串错误的报告和无线电定位下达的,幸亏是错误的方向,不然,哈尔西的这支小规模舰队真的同日军舰队交手的话,那么日后在太平洋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哈尔西和“企业”号航空母舰就被葬送掉了。

    徒劳无功的哈尔西于12月9日下午才返回珍珠港。

    13时,日军第二攻击波的飞机陆续返回航空母舰降落。渊田最后降落,他和第2航母舰队司令山口多闻少将都强烈建议进行第三次攻击。

    但是南云认为,攻击已取得了巨大成功,而美军的航空母舰和潜艇都没出现,如果突击编队在这一海域逗留时间过长,会遭到攻击,增加不必要的损失。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支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安全带回日本。所以拒绝了渊田和山口的建议,下令返航。

    12月24日,南云率领的攻击珍珠港舰队安全地回到了日本。

    任督脉通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整个空袭行动,仅持续了约1小时45分钟,以微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战果。日军共消耗鱼雷40条,各种炸弹556枚,总计约144吨。战斗中损失飞机29架,由于日军飞行员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全都不带降落伞,所以机上55名飞行员全部阵亡。加上在起飞时有1架飞机因故障坠毁,在返航时有2架飞机因迷航而坠毁,总共损失飞机32架。还损失1艘大型潜艇和5艘袖珍潜艇,阵亡艇员77人,被俘1人。总计人员损失133人。

    美军有4艘战列舰“亚利桑那”号、“加利福尼亚”号、“西弗吉尼亚”号和“俄克拉荷马”号,以及l艘布雷舰“奥格拉拉”号,1艘靶舰“犹他”号沉没。l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重创,3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5艘辅助舰轻伤。飞机被毁260架,伤63架。人员死亡2,334人,失踪916人,伤1,341人。

    也有不同资料称,沉四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伤4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8艘辅助舰。飞机被毁188架,伤59架。人员死亡2,403人,失踪255人,伤1,178人。

    综合而言,美太平洋舰队大型军舰损失约50%,飞机损失约70%,人员伤亡约三四千人。

    自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为什么在瞬间便被日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呢?

    美军将领一起研究与日军作战计划。这首先应当归咎于美国对日本推行的绥靖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认为,世界出现了两股不容忽视的势力,一股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势力,一股是以希特勒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美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他们一味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企图将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祸水引向苏联,以使他们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在战前,美国源源不断地将重要军火、战略物资输往日本,扶植日本侵略势力,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并把避免日本南进的希望一厢情愿地寄托在日本北上攻打苏联。其结果是:日本打着和平谈判的幌子暗渡陈仓,偷袭珍珠港,美国自食恶果。

    其次,战备不足,兵力空虚也导致了在日军突然的袭击面前束手无策。

    战前,美国自恃有太平洋和大西洋作为天然屏障,企图隔岸观火,而且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强烈反对军事拨款,反对加强战备,因此美国缺乏进行战争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在太平洋战区,日本拥有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8艘、驱逐舰113艘,而美国拥有相应的舰只仅为3艘、9艘、22艘和54艘。

    再者,墨守陈规,麻痹轻敌及判断失误,使美军自酿苦酒。

    当山本五十六在精心打造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时候,美军统帅部却依然墨守着马汉的军事理论,认为在争夺制海权的斗争中战列舰是决定性的力量,对当时正处在以战列舰为中心的海上作战向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上作战方式的转化认识不够,一再宣称珍珠港在“日本舰队的有效射程之外”。美军的指导思想是,如果日美爆发战争,美国将与日本在海上展开一场大决战。在这种落后的军事理论及麻痹轻敌思想的影响下,美方对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和地点都作了错误的判断。

    珍珠港上空的滚滚硝烟和美国士兵的鲜血,使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一夜之间销声匿迹。12月8日中午,因行动不便而一向深居简出的罗斯福总统,作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亲自前往美国国会,而且没有坐轮椅,由他的长子扶着走进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了为时6分钟的讲演。

    罗斯福开门见山地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部队的蓄意进攻……”最后他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懦怯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不出一小时,参、众两院一致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此高兴得老泪纵横,他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太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想不到日本人帮了他的大忙。曾几何时,为了把美国拖进战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搞到一个《租借法案》,而日本人的行动却使美国人不得不痛下决心,投入一场全球战争。

    当天,英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溜门之贼

    当美国人为珍珠港遭到偷袭受到重大损失而怒不可遏之时,日本东京却处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12月8日凌晨6时,东京大本营陆海军部发布了历时仅3分钟的宣战新闻公告。11时,日本大本营发布了第二号新闻公告:“帝国海军于今日凌晨对夏威夷美军舰队和航空兵断然实施了决死大空袭,战果辉煌。”

    日本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狂热的战争分子们兴高采烈地欢呼着帝国万岁。宿敌在瞬间被打翻在地,称霸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野心可以实现了,日本法西斯分子们得意忘形。

    而此时,在“长门”号旗舰上的山本五十六也兴奋得满脸通红,这位战争赌徒在这次“豪赌”当中赢了一个“统吃”,连呼:“快哉!快哉!”

    但是,山本五十六很快便恢复了常态,他的心中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在所有的日本人都为他们的“胜利”而陶醉不已的时候,山本五十六却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可见他的确是日本法西斯将领之中头脑最为清醒、最有“远见卓识”的一个。

    山本五十六一手策划的偷袭珍珠港作战,计划周密,行动果敢,代价小,战果大,堪称突袭战例的经典之作。

    但是,从军事意义上来说,日军在这次偷袭行动中也有非常大的失误之处。

    后来接替金梅尔继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尼米兹上将认为,山本把袭击时间限定为一天,袭击目标又限定在有限范围之内,南云舰队空袭之后,美军许多重大的战略目标尚完好无损,日军没有更好地利用这一来之不易的绝好机会,给美军迅速恢复元气保留了基础。

    美军轰炸机从“大黄峰”号航母上起飞前往东京实施轰炸任务。尼米兹不愧为一代名将,他的上述见解可谓一针见血,直中要害。

    南云忠一生性懦弱,外强中干,他早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军官学校,比山本晚四年。南云本为鱼雷专家,对海军航空兵专业所知甚少。1941年4月,他就任联合舰队第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11月份又被委以重任,成为袭击珍珠港攻击舰队的总指挥官。就任后,他对自己毫无信心,一度惶恐不安,以至于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曾对草鹿龙之介表达过他当时的心情。他说:“参谋长,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我受此重任,实感力不从心。当时我态度再坚决一些,拒绝接受此任就好了。这次出征能取胜吗?我对此毫无把握。”

    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役中的一些事实,充分说明南云的确是个庸材,在偷袭珍珠港过程中,他就像小偷入室行窃,开始时志在必得,胆大包天,稍一得手便心虚胆怯急于溜走。

    夏威夷时间12月8日9时45分,日机群编队完成对珍珠港第二波次空袭后的飞机开始返航。渊田驾机低空绕珍珠港盘旋一周,冒险查看了空袭效果,才最后一个返航。南云对渊田的战果汇报非常满意,认为攻击舰队已经大功告成。

    渊田对南云说:“虽说敌舰已被炸沉,但它毕竟沉在了港内的浅水中,还可以打捞上来修理翻新。我认为,应将设在珍珠港的军工厂,修理设施和现有的重油罐作为重点目标,请让我们再次出击,去摧毁敌人的这些目标吧!”

    第二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山口多闻少将也向南云及草鹿龙之介提出了进行再一次攻击的请求。

    但是,渊田和山口的建议遭到了南云的拒绝。南云下令舰队返航。

    得知南云舰队已踏上归途时,在“长门”号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内,山本的幕僚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大部分人认为,虽然第一次攻击已取得了超出预料的战果,但是并不彻底,因此,攻击舰队应乘胜发动第二次攻击,以求扩大战果。

    但是,山本五十六却出人意料地未下达再次攻击的命令,反而说:“还是让攻击舰队南云司令长官自己决断吧!”

    然后,山本又话中有话地说:“如果想干的话,不说也会干的,如果不想干,相距如此遥远,你催促也没有用。”

    尽管山本五十六没有下达第二次攻击珍珠港的命令,但是他还是电令南云攻击舰队:

    归途中,若情况允许,一定要空袭中途岛,力争将其摧毁到不能再用的程度。

    但是,南云对联合舰队司令的这道命令置若罔闻,他以天气不好为借口,拒未执行。

    据说,南云在接到这份电令后气愤地说:

    “岂有此理,这简直像是让在相扑比赛中击败了‘横纲’(相扑比赛中的一级力士)的‘关取’(仅次于‘横纲’的高级力士),在凯旋途中再买个大萝卜带回来一样。”

    山本五十六在关键时刻的犹豫寡断和南云忠一的胆小多疑,为美军留下了恢复战力的基础,也为日本海军的迅速覆灭设下了伏笔,日本联合舰队后来也正是在中途岛之战中遭受了重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从战争的性质看,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是从战争艺术角度看,山本与南云在指挥上的错误却是永远令人深思和引以为训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