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回报-《玉米的馨香》鉴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顾建新

    中国历史上吃“瞎指挥”的亏有很多次,可惜后人并未从中吸取教训,还有人不断重蹈覆辙。这篇小说就是含蓄地批评这种社会现象。但它的写法很有特点:不是从正面进行揭露,而是从抗拒“瞎指挥”的角度来写。这种方式,既弘扬了正气,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设计主人公三儿的身份上,作者下了一番工夫:有意把他写成是一个从农村招聘来的乡政府的报道员。这说明他的地位在乡干部里是最低微的;同时,不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随时都可能被解聘。作者还写了一笔他被招聘后,在村里忽然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对自己得来不易的这份工作是很满意、很珍惜的细节。这些,都为他后来敢于“抗上”做了极充分的铺垫,有意增加了处理事务的难度,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在接到乡长要求迅速除掉即将收获的玉米的命令后,三儿不是毫不犹豫地马上执行,而是先找到玉米地的主人进行调查。在了解了这位农民老汉的疾苦后,同是农民出身的三儿便有了心灵的沟通。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应写三儿如何抵抗乡长的命令,但作者此处又有意制造行文的曲折。他在乡长面前不是理直气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进行敷衍。这一笔,便写出了一个真人,而绝不是按照主观意图创造的观念性的人物。这个人物有他自己的情感,有他的意志、思想,但也有他的现实问题。他面临的是复杂的矛盾,这有关他个人的前途,而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又是举足轻重的。在良知与个人前途的激烈冲突面前,他出现了片刻的动摇,更显示出人物的真实性。乡长的一句话“你是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具有千钧的压力,重重砸在三儿的心上,也使读者为人物的命运担忧,更与小说的结局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在解决了矛盾,乡长正要表扬三儿时,我们又意外地看到了他的“辞职书”,最终完成了他的形象刻画。小说真是千回百转、跌宕起伏,在复杂的矛盾里,在灵魂的搏斗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外柔内刚的有思想、有良知、有品德的当代青年人的形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