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造就一个出色男孩-好方法使男孩不断进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男孩一生都要坚持的事情。学习不能埋头苦学,它贵在要讲究方法,只有掌握了良好的方法,男孩学习才会有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父母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必须让他循序渐进,掌握科学的方法。

    73.学习必须要耐心认真

    男孩学习时只要耐心认真,他才会办事按部就班,遵循规律,不会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会马到成功。

    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画坛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业余爱好非常更广泛,除了擅长书画,他还对篆刻有极高的造诣。他之所以能够把篆刻艺术练就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和他年轻刻苦的磨炼和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齐白石年轻时开始对篆刻感兴趣,然而他的篆刻技术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他求教于向一位老篆刻艺人,老篆刻家对他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要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因此,齐白石挑了一担础石。他按照老篆刻师的叮嘱他一边刻,一边磨,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经过夜以继日的训练,他的手上不知起了多少个血泡。可是不论如何辛苦,他都顽强地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地上淤积的泥浆越来越厚,齐白石的篆刻技术也进步飞速。最后,一担础石终于统统都被“化石为泥”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齐白石不仅磨砺了自己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他的篆刻艺术在磨炼中不断长进。因此,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耐心认真,到时便会水到渠成,马到成功。任何事情不管大小,只要耐心和细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在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耐心一直被认为是衡量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对于男孩,培养他们的耐心不仅会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还会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时候,男孩比较容易急躁,不会耐心静下心来办事。他们只要想到或者听到,便要求立刻兑现,否则便不停地纠缠、吵闹,直到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止。这也使众多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比较烦恼的事情之一。

    当男孩犯错时,家长要耐心开导,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孩子一遍,不仅不会让男孩心服口服,还会让他对父母心生不满,产生敌意。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应该让男孩懂得,凡事必须有耐心,耐心是成功的秘诀。没有了耐心一切事情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生物学家童第周上学期间成绩并不优秀,刚刚入学时他只是全班倒数第一,可是在父亲的教育下,他从小就明白耐心的重要性。父亲为了勉励他,还特意给他题了“滴水穿石”的条幅,告诫他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没有耐心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童第周的成绩突飞猛进,竟然获得了全班第一。因此,男孩在学习的过程中,耐心是第一位的。只要有耐心他才会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去做好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其实男孩的耐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样需要后天的培养。如果男孩一直哭闹强迫父母满足他的要求时,父母一定要沉得住气,对孩子进行耐心训练。很多时候,男孩没有耐心,与家长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他们办事经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所以,要想要求让孩子有耐心,父母自己首先应该耐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为男孩树立榜样。

    当父母要求男孩做一件事情之前,他应该和男孩事先商量好,要求男孩一定要耐心地把它做完。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一定要事后做完再去做其他事情。这样的话,在无形之中男孩就会有自我安排,按照一定的计划去办事。他就会静下心来,自己耐心地把事情做完。

    74.学习要专心更要专一

    要想让男孩学有所成,最好的方法是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漫不经心,而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同时目标要专一,不能追求过多,反而因此失彼。

    打开历史史册,只要是有所建树的人他们做起事来都会高度集中,心无旁骛。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工作专注,因为只有专注,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做起事来效率才会提高。只有注意力集中,他们的工作或事业才能取得成功。科学家牛顿便是最直接的证明之一。

    在牛顿短暂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只要是在做实验,牛顿往往是通宵达旦,殚精竭虑。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有时甚至不分昼夜,他的目标是一旦做就要不管一切把实验做完。

    有一天,他准备邀请一位朋友吃饭。当朋友到他家的时候,牛顿还在实验室里工作。牛顿先让朋友等一等。可是朋友等了很长时间,肚子都已经很饿了,牛顿还在做实验。最后朋友索性自己到餐厅里把煮好的鸡吃了,不辞而别。当牛顿做完实验出来的时候,他看见桌子上的碗里有很多鸡骨头,他不觉惊奇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于是,他又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他对实验注意力高度集中,竟然会忘记自己是否吃过饭。

    更有趣的还有一次,牛顿的保姆外出有事,她事先把鸡蛋准备好,放在桌子上,告诉牛顿:“先生!我要出去,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牛顿当时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实验数据,他头也不抬只是随便答应了一声。等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等保姆掀开锅盖一看,不仅惊呆了:锅里煮的不是鸡蛋,而是一块怀表,而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正是凭着这种专心的精神,他才能够为科学献身,总结出了牛顿三大定律,为人类的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作为男孩,要想事业有成,建功立业,他就必须向牛顿学习,学习他做事专心的精神。只有专心致志,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男孩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追求的目标过多,精力注定会被分散,其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因此,男孩不仅做事要专心,更要专注。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聚精会神去做它,目标才会早日实现。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年轻时,年轻气盛,盲目乐观,曾经营出版、印刷业。由于经营不善,管理不好,他的企业被迫破产,他也因此欠下了巨额债务。那段时间债权人经常三更半夜来敲他的家门,警察局发出通缉令,要立即拘禁他。那时巴尔扎克走投无路,居无定所,他被迫无奈,趁着一个晚上,偷偷搬进了巴黎贫民区卜西尼亚街的一间小屋里。

    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巴尔扎克隐姓埋名,躲进这间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屋子里。周围的难民并没有注意到这位失魂落魄却踌躇满志的年轻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巴尔扎克可以从原先浮躁不安的心境中平静下来。他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反思着,多年以来,自己一直游移不定,今天想做做这,明天又想改行做别的,始终没有集中精力来从事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创作。想着想着他终于醒悟,从储物柜里找出拿破仑的小雕像,放在书架上,并贴了一张纸条:“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与笔锋竞其业。”拿破仑想用武力征服全世界,他没做到,而巴尔扎克却要用笔征服全世界。果然不出所料,巴尔扎克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注意力分散是男孩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父母必须予以重视这个问题。一般而言,男孩的注意力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男孩的注意力是不同的,同一年龄段的男孩的注意力也是不同的。男孩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的年龄、性格和其他个性相关。比如五六岁的男孩,注意力的维持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而八九岁的孩子则可以提高到半小时左右。

    男孩的注意力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他们不是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就是注意力非常容易随兴趣转移。有的男孩今天想成为一名解放军,明天又想成为司机,再过几天又要当银行家。总之他们的目标经常改变。这样的话,他们的一生将会无所适从,一事无成。

    培养男孩专注的习惯,纠正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应该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环境。一般情况下,男孩在一个安静的、无干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就不会有过多刺眼的物体来干扰他们。另外,一旦男孩开始学习,父母最好不要和他说话,也不要在孩子周围走来走去或者询问孩子学习进展的情况,这些都会干扰孩子的学习。

    75.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

    巴斯德曾经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事实上,被称作天才的人,他们的智力也很平常,只不过他们往往以一种非习惯式的方法来观察身边周围的事物。对于男孩而言,从小就应该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

    历史上,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与他们优良的观察力不无关系。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等摆的定时定律,最初便是从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摇曳开始的;瓦特研究出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引发一场深刻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他也是从烧开的水顶动壶盖的观察中开始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地球引力,是从对苹果落地产生疑问开始的。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警,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他能够做出卓越的成就,与他从小就注意观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他从小便热衷于观察各种动植物,他还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并尝试用不同颜色的水去浇灌花以开出不同的花朵。

    观察力是人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器官来面对客观事物的能力。男孩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便开始观察周围的世界。他们学习知识首先要从观察开始,哪怕是间接地从书本上获得知识,也是与眼睛、耳朵等感官的观察活动离不开的。调查表明,很多男孩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便是他们的观察力极差,这会使得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强。所以,培养男孩的观察能力至关重要。

    一位男孩经过仔细观察一块砖头,他写了一篇观感日记:“一块砖头,长不过一尺,宽不过半尺,厚不过二寸,有棱有角。建筑工作用它盖豪华的酒家,它不会趾高气扬;用它修厕所卫生间,它不嫌臭;把它铺在马路上,让汽车在上面行驶,人们在上面践踏,它从不喊苦叫累。砖头是平凡的,是伟大的。”男孩善于思考,把砖头比喻成了人,从评价一个人的眼光来评价这块没有生命的砖头,悟出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道理。所以,父母在平时就应该鼓励男孩多提问,问父母或者老师请教。只有经过不断地观察,以探索的心情去寻求答案,才会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对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父母让男孩观察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从简单到复杂,观察的范围从小到大,观察的时间从短到长。只有按照一定的计划指导孩子观察事物,他们的观察能力才会提高地很快。例如,父母可以鼓励男孩亲自种植一盆花,让他每天观察花的变化,并坚持每天写观察日记。同时父母还应不断给以指导。这样的话,男孩就会在观察过程中充满兴趣,观察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的内容,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培养男孩观察的习惯,首先要让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所在。很多时候,男孩观察仅仅是出于好奇感,喜欢凭自己的兴趣观察那些自己感到好奇的事物。事实上,男孩观察目的越明确,他的注意力就会越集中,观察就会越细致,效果就会越好。所以,男孩在观察时要明确观察目的。

    另外,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男孩对周围的事物的好奇心越强,他就会越具有探索的眼光。如果男孩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没有好奇心,他就不会发现新事物。

    76.男孩应注意增强记忆力

    男孩只有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学习的效果才会明显。

    男孩要想增强自己的记忆力,首先要学习关于记忆的知识。记忆的是识记、保持、理解、再认、再现的过程。其中识记是记忆的开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理解是保持的基本条件,再认和再现是记忆水平和质量的反映。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过程如下:熟记13个无意义的音节后,仅过1个小时,就遗忘了7个;2天后,又遗忘了1个;6天后,虽然遗忘还在进行,但是速度更慢了。由此可见,遗忘是随着记忆过程的结束开始的。一般而言,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每当记忆一结束,短时间内就会遗忘很多,越往后则遗忘越少。

    众所周知,只要有良好的大脑和环境,他才会有良好的记忆。所以父母平时要科学合理安排男孩的饮食结构,保证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会为男孩增强记忆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增强记忆力,首先要建立信心。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其实,人的记忆力表现在各个方面:有的人擅长记数字,有的人擅长记人名,有的人擅长记单词,有的人擅长记街道。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在某方面的记忆力欠佳,就全盘否定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信心。对于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完全可通过训练来加以弥补。

    增强记忆力,就要学会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当人脑受到某种刺激时,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互相接近的事物、互相近似或相反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联想是记忆的基础”。美国记忆大师哈里默莱也说过:“记忆就是将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的事物”。

    增强记忆力,就要提高注意力。如果记忆时聚精会神,排除杂念,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记忆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增强记忆力,就要加强理解。众所周知,理解是记忆的基础,经过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忆深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增强记忆力,就要经常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增强记忆力,就要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77.男孩要纠正偏科的坏习惯

    偏科是男孩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他不能及时纠正,父母或者老师不加以引导,将来他便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难以弥补的恶果。

    男孩偏科,如同吃饭在偏食,如果一个人长期偏食,他的营养结构就会不全,不利于他的健康。学习也是同理,只有各门学科齐头并进,人才会全面发展。其中有一门落下来,都会对自己不利。

    男孩偏科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上。尽管他们明知每门功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都不能落下,可是他会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课程。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总是一门心思花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造成不同科目成绩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学习方法不同,因此产生偏科的原因各不相同。家长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小杰平时喜欢学数学,所以每当回家后他总是先把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完成。可是他的语文基础差,尤其是作文比较差。这使得他一提语文就发愁。所以他在考试中数学成绩排名全班前三名,而语文却名列倒数。像他一科突出,其他平平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很多。对于他们,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的优势科目,通过优势科目,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学习好其他科目的能力,逐渐提高对其他科目的兴趣,并逐渐加大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投入。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和其生理基础有关,而偏科的生理因素是由于大脑没有得到均衡发展造成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分区化,左半球司职形象思维,右半球司职抽象思维。自从男孩出生那天起,他们的左右大脑并没有哪一半球优势化,而是在后天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和锻炼造成的不均衡发展。中国人习惯用右手,所以自幼父母就教孩子们干事用右手,比如用右手写字、吃饭等。左脑得到足够的刺激能够健康发展,而右脑由于得到刺激偏少,不能正常发展。由于左右脑不能均衡发展,得到较好发展大脑这边司职的学科可能就会学得好一些。由此得出,促进孩子大脑均衡发展,对纠正孩子学习偏科会有很大的帮助。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儒家圣人孔子就非常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男孩某一门科目成绩比较差,关键是培养他对该学科的兴趣。如果男孩对数学不感兴趣,父母可以让男孩在平时多做一些数字游戏,让男孩不仅从游戏中形成数的概念,也培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需要人有恒心与毅力。只有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马克思花费40年的时间写了《资本论》;爱迪生曾被人认为是弱智,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孜孜不倦,为人类留下一千多项发明创造。由此可见,有的学生觉得别人的优势是别人的天赋,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其实这是别人背后刻苦努力的结果。自己要想便劣势为优势,就必须在某方面比别人付出更多。对于自己比较差的科目,男孩就应该拿起自己的勇气,一步步扎扎实实,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在点滴中进步,将来才能取得好成绩。

    78.男孩要学会与别人合作

    学会合作将会使人进步更快,因此男孩要从小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与别人真诚合作。

    文学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这是在讲,双方只有经常沟通交流,相互合作,才会共同进步。

    有一天,闻一多先生在课堂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感到很疑惑,这原本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答案是7。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给学生们欣赏。那幅画气势恢宏:画面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匹奔马,在它们后面又有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五匹马,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了。

    闻先生指着画对学生讲:“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由此可见,任何事物只要组合起来便会力量无穷。

    学会合作是人的必备的基本素质与品格。一个不能与别人真诚合作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合作并不是普通的人际交往,而是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成的互助互利的双赢关系。合作的力量总是大于每个部分的总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便鲜明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对于父母而言,培养男孩与别人合作的习惯十分重要。

    要培养男孩与人合作的习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男孩要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现实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作他们就可以做许多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做到的事情。所以父母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就应该让他知道这个道理,有时还可以让他亲自体验个人无法完成的挫折感,从而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2)男孩可以通过游戏学会合作。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日本,体育教育中关于个人的项目极少,大部分是都集体项目。通过集体性的游戏,孩子的合作的精神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其中有一个叫“人工桥”的游戏,其过程是这样的:全体学生弓着腰,拉着手,形成一个人工桥,其他学生的任务从这个“人工桥”上踏过去。于是做桥的孩子们个接一个地便弓着背,让自己小组的选手往上跑,跑过后的孩子则在队伍前面弓下腰,再来充当人工桥。这个游戏需要的是强烈的合作精神,它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要站得牢,才会保证让其他孩子从自己的背上跑过去。通过游戏,男孩便可以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大家才会齐心协力,一同进步,否则便如一片散沙,一事无成。

    (3)男孩应懂得在竞争中合作。人世间,合作与竞争是相互并存的。然而很多父母总是在男孩面前强调与人竞争,将来超过他人,却很少提倡让男孩与别人合作,共同进步。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最高兴的是孩子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这种仅仅重视竞争、忽视合作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父母应该让男孩懂得,在学习上和同学是竞争对手,但在生活中应成为可以合作的好朋友。只有相互帮助,相互比较,大家才会取长补短,一起进步。

    79.男孩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探究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要想让男孩在实践中进发出的智慧火花,就必须进行有价值的探索活动。

    平时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要积极引导男孩进行探究,学习思维的训练,让他们能够不断在思维碰撞的探究中萌发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开拓出创新方法。

    平时人们使用的黑板在擦拭时容易造成粉尘污染,这、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有一位学生经过自己的研究,设计了一种黑板,可以使粉尘在内部就被“消灭”,其特点是将原先固定的黑板变为卷动收藏,在卷动过程中,擦掉黑板上的字迹,从而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这样的话,黑板便不需要人工擦拭,既可以避免教室的粉尘污染,又保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真是一举两得!

    在俄国的一座城市,那里的居民形成了一种随意丢弃垃圾的坏习惯。因此城市大街小巷,即使有垃圾桶,垃圾也是被到处乱扔,整个城市一片混乱。尽管政府专门成立环境整治部门进行整治,可是仍然收效甚微。街道上还是到处都是垃圾,连卫生局局长都为此感到十分气恼,可又无能为力。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居民们竟然都喜欢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了,街道上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这个城市变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这座城市的卫生状况得到如此大的改观,得益于一个小伙子的妙计。当他发现居民不喜欢往垃圾桶里倒垃圾之后,他便设计了一种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感应器,当垃圾被丢进桶里,感应器就会启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不同的笑话。这样,当人们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当时就能听到垃圾桶讲笑话。小孩子们更是爱到垃圾桶那儿倒垃圾,不仅自己笑得肚子疼,还会把这些笑话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原来是小伙子的妙计拯救了一个城市的危机。

    人世间,每一把锁必有与之相配的一把钥匙,只有找对钥匙,锁才能被打开。因此男孩在分析问题时,就要在现实中善于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抓住最实质的东西,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男孩要想学会创新思维,平时就要多多善于观察,让自己对身边的事物有深刻的洞察力,不能以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身边的小事。或许美丽而又古怪的幸运天使就藏在人们所不注意的角落里,稍有不慎便和人们擦肩而过,让人独自扼腕叹息。

    培养男孩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就要让男孩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只有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摸索,才会有灵感的火花,才会促进思维发展,让男孩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引导男孩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过程的关键,也是充分发挥男孩主体作用的落脚点。

    只有在实践中让男孩提出一系列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才会使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他们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让男孩学会和别人交流,与别人合作。在学校可以成立小组合作学习,让男孩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有助于他们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他们共同提高,相互进步。

    80.孩学习必须先了解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男孩只有客观理智认清自己,他才会采取对症下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为了有助于学习,让自己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果断作出定夺,男孩就应了解自己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很多时候,当男孩面临选择时,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不知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尤其是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他们往往是十分盲目的。因此,有的男孩在上了大学后才后悔自己当初所选择的专业。

    小贝是某市的高考状元,他的理想是上北京大学。然而在考上北大之前,他却经历过一段戏剧化的学习生涯。

    小贝一直喜欢数学,他从小便有数学上的天赋。于是他先考上了奥林匹克学校。进入奥校后,由于他的贪玩,不用心学习,他的成绩有所退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他一气之下竟然要退学。

    当妈妈在知道后,他并没有过分批评儿子,他让儿子自己做主,自己决定。她语重心长地堆儿子说:“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的决定将会决定你的一生。作揖你一定要考虑妥当。这是你自己辛辛苦苦考进去的,你想选择不学也可以,但是你必须改掉贪玩的换毛病。”后来小贝经过考虑,自主退学。

    然而退学之后,小贝贪玩的毛病并没有改正。这使他的学习成绩没有进步。这时妈妈有找他谈话。妈妈对他讲:“你将来打算怎么发展呢?”小贝告诉妈妈,他要上本市最好的中学。妈妈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志向选择,但是你的数学成绩必须是全市一流的。所以现在你只有进了数学奥校才有可能考上。”于是小贝又通过努力考进了奥校,最终考上了北大,圆了自己的梦。

    在人生选择的过程中,小贝的妈妈从来没有干涉他的自由,妈妈让他明白只有了解自己才会做出适合自己的道路。这就要自己分清楚自己优势和劣势,善于做出自己的取舍。只有这样,自己才会顽强奋斗。

    在金融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决定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力。然而,他小时候却是学音乐的。由于他的母亲热衷于小提琴,格林斯潘在妈妈的影响下便从小学习音乐,而且自认为也有音乐才能。后来,他报考了音乐学院。毕业后他经常随团到四处演出。

    可是,格林斯潘发现自己对音乐并不感兴趣,对他而言,真正感兴趣的是金融。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离开乐团,到纽约州立大学学习金融,毕业后去华尔街闯荡。正是当年他的正确选择,才让他正确了解自己,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才会当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主席,取得了金融领域内的巨大成功。

    男孩要想孩子正确了解自己,全面地认识自己,就要从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来寻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需要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决定取舍。

    有的男孩的兴趣是非常容易变化的,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有的还会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和爱好,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这都是父母平时很少注意培养男孩的兴趣造成的。有时候,自己对某件事情没有兴趣事由于自己对自己不了解。当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他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的过程。所以男孩觉得自己没有兴趣并不可怕,这说明自己还没有了解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爱好所在。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让自己在喜欢的领域有所发展,将来能够有所成就。

    81.学习就要明确自己的目的

    明确目的将会让男孩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所以男孩学习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巴甫洛夫说过:“目的反射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力的基本形式。”目的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实践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一切成功都是实现了一定的目的。因此,明确目的对于成功起着关键的导引作用。只有明确目的,男孩才会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不需逼迫,不待劝勉,自觉、自愿、自动地学习。

    有一个人来到了天堂的岔路口,他不知道自己前往何处,于是他问天使:“我走哪条路好?”这时,天使并不知道他的目标,反问他:“你要到那儿去?”所以一个人只有锁定你的目的,才能决定走哪条路,怎么走法。没有目的就无所谓路,也无所谓路的好坏,走法的好坏。总之没有目的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提及学习目的,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为应试而学,为素质而学,为大成而学。

    当今教育应试的味道太浓,衡量一个学校如何家长看重的是学校的是升学率;衡量一个学生如何家长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只要分数高就可“一俊遮百丑”。这使全社会不得不被考试被分数牵着鼻子走,不得不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这会直接导致学校和家长都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让男孩学习。父母衡量男孩学习的效果不是注重他的学习过程,而总是以分数为尺度。考试的分数高,父母便觉得孩子学习好,从来不去关心他的学习方法。家长的目的就是儿子小学毕业考一个好初中,初中毕业考一个好高中,高中毕业考以一个好大学。至于究竟男孩的个人喜好、擅长项目一切免谈。只要考上好中学、考上好大学便是父母的光荣。

    父母很少对男孩讲将来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为社会做多少贡献。在家长眼中,这些都是空话大话,结果孩子注意的都是近期目标,普遍缺乏理想和信念,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就是升学。

    学习归根到底是为了素质,这要比为应试而学高明得多。男孩之所以为了学习,不应仅仅是为了考取高分,获得文凭,而是应该为了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为素质而学,在素质提高的同时,成绩自然而然会提高。

    斯宾塞曾经说:“养花的为了花而培养一株植物,他承认根和叶的价值主要在于有了根和叶才会有花。”同样的道理,果农种果树是为了树结果,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树更好的结果,他承认根、叶和花的价值主要在于有了根、叶和花才会有果,如果叶、花过多妨碍更好的结果,他会毫不吝惜地去掉一些叶和花。

    我们承认素质的价值,是因为培养素质才能获取成功,素质的价值完全由成功来体现,培养素质应完全以成功的需要为转移。因此,根本的学习目的,应当是为了获得成功,最优化的根本学习目的,则应是为了获得大成。

    最优化,是为了获得列宁所说的“最大、最持久的结果”,不以大成为目标,不去追求大的成功,怎么可能取得最大、最持久的结果呢?

    中国古人早就指出了“取法乎上”的道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目标必须高远,必须取法乎上,在学习上必须以大成为目的。

    人才学对人才的界定是“以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贡献是衡量人才的尺度,而贡献取决于成功。不管什么贡献,都必须依靠成功。没有成功,就没有贡献,就不是真正的人才。要使自己真正成才,必须以事业上获得成功为学习目的。要使自己更好的成才,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必须以事业上获得大的成功为学习目的,为大成而学。

    今天,许许多多的人,都是为应试而学。由于一考定终生,往往把应试看得高于一切。这不仅是中考、高考,而且延伸到了考研。考研更是一考定终生,只要考上了,进了门,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混个两三年,只要不犯啥大错,硕士帽就可稳稳戴上,就可终生吃香。我国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严重问题,造成了“为何学”的严重问题。

    要为大成而学习,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深刻内涵。

    明确了为大成而学习,就会使所学的内容更精当,所得效益更巨大(后面详谈)。同时,当你明确以大成为目而学习,在处理学习、工作等人生的各种问题上就会最正确、最高明。

    真正懂得为大成而学,才能真正理解比尔?盖茨的退学是何等高明之举!如果能够把握当时的良机来获取成就,那么在终身学习时代放弃某一刻的学习,放弃某一时的文凭,又有何不好呢?

    真正领悟了为大成而学,也就会正确地看待大学生休学创业,虽然并不提倡人人都如此选择,但这对不少人来说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总之,在考虑一切问题时,都应以成功、大成为转移。在学习上,尤其要如此。

    82.男孩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替速度极快。因此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经常学习,男孩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适应变化,实现自我的价值。

    鲁迅是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年轻时曾经比较懒散,为了彻底纠正自己的毛病,他痛下决心,从“愚鲁而迅速”取意,将自己的笔名称为“鲁迅”,以此时刻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鲁迅先生为读者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与他年轻时养成的勤奋学习的习惯息息相关。

    男孩只有勤于学习,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够不断完善,人生阅历才能够不断丰富。一本美国杂志在它的封面上醒目地标着“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意在警示人们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的是终生学习的人才,不学习的人迟早会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

    当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知识总量浩如烟海,更新速度快得惊人,而知识周期却越来越短。一项统计表明,农业经济时代时期,人类只需在7到14岁学习,他就可以胜任日后的工作;当历史的车轮滚到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的学习时间已经从5延长到了22岁。如今已是知识经济时代,它对人们的要求更加严格,它需要人们突破时间的限制,坚持终身学习。

    提及终身学习,这一词最早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生存》一书,该书第一次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对终身学习进行过这样的论述:“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假如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将爆发出无限的良机,并改变每一个年轻人的未来。”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公民的必备理念。如果每个人将其付诸实际,他将会为世界乃至人类带来无限的生机,为历史创造巨大的财富。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增强人的办事能力,而且它还是一种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当今社会挑战无处不在,应对应挑战的最佳策略就是不断学习。对于个人而言,学习到的知识越多越好,越广越好;对于国家来说,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越多越好。一个人只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志向,他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他的学习目的就会十分明确,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习首先要“会学”,这主要是指学习理念。有人觉得走任何事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足矣。实则不然,先进的学习理念比一味地埋头苦干更加重要。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每个人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一个人要树立“能者为师”的理念,只要别人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机械式地学习,还要经常思考,尤其是对知识的过滤,要做到“为我所用”、“学以致用”,牢固树立“创造性学习”的理念。学习要多交流,多讨论,只有通过良性互动才能够碰撞思想火花,获得意外的收获。因此树立“知识共享”的理念对于一个人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把学习看作是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始终把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是否圆满完成、各项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工作作风是否真正有所转变、人民和领导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同时,还要有创新精神,要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性活动,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内容上要“求广”。不断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方式上要“求活”。灵活掌握多种学习的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其次,学习要“苦学”,这体现在学习态度。世上没有容易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别人付出努力。学习也是一门苦差事,它需要每个人为之付出努力。众所周知,鲁迅就是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才能够成为举足轻重的文学巨匠。因此,每个人必须做好为了学习勇攀高峰的精神。另外“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有苦才有乐,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体会到获得知识后的快乐;只有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能出类拔萃,为社会为国家创造财富。

    古人曰:“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男孩的任何能力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会的,它是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来完成的。天下没有趟不过的河,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男孩坚持学习,不论年龄大小,他一定会学会并且精通它。留心处处皆学问,将学习作为一种人生必备的生活方式,就会自觉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83.培养男孩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男孩对学习充满兴趣,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去学习。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有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男孩成为全才,在课外之余安排孩子的学习内容时常常盲目跟风,要求男孩学习舞蹈、钢琴、绘画、书法等等。可是家长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却没有真正考虑男孩的实际兴趣和爱好。特别是有的父母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时功利心过强,他们坚持一个原则:只要对孩子考试、升学有关的,就一律盲目支持;对于孩子真正喜欢却不符合父母标准的,就一定加以制止、否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使男孩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如果男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就会聚精会神,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男孩放弃他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男孩一定会对父母不满,与父母发生冲突,这样他一辈子都难以有所成就。然而,生活中总有许多父母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行剥夺孩子的兴趣,其结果必然会束缚孩子的发展。

    每当新学期一开始,很多家长便千方百计想让自己的男孩学得更多,他们将男孩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其实让男孩多学点知识有益于他们的成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家长根本不顾及男孩的感受,只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男孩,让男孩学得十分吃力,十分辛苦。

    男孩好像各种各样不同的树苗,有的像松柏苗,有的像杨柳苗,有的像榕树苗,不论是什么树苗,他们都可以长成各种各样的材料。因此父母的责任并不在于强迫孩子学这一样,不学那一样,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喜欢的事。有的男孩喜欢动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父母会觉得这根本与学习无关,便加以阻止,限制他们,不准他们做。其实.在这过程中男孩也需要动脑,不懂时他们会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和书籍。在这无形之中男孩便会学到不少新的知识。这不仅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很多男孩很小便对学习不感兴趣,其实他们不喜欢学习的原因非常复杂。如果家长加以探讨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不喜欢读书,而是某种因素导致的,如上学被老师批评了,读错了字遭同学的讥笑,想看电视却被迫写作业等等。这些原因逐渐在内心堆积起来后,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父母所应该做到的是和男孩自由沟通,了解不喜欢读书的原因。这时,父母要让男孩敞开心扉,无话不谈。孩子什么话都可以说,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可笑,父母也不可责骂或取笑。当孩子把不喜欢读书的理由都说出来之后,孩子自己就会发现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被老师批评了,被讥笑,想看电视等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环境。父母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就要为他决。例如,可以和老师谈谈孩子的情况,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播放时,先让孩子把电视看完再去学习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障碍,恢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要想激发男孩的学习兴趣,他们可以将新知识和男孩原有的兴趣联系起来,让男孩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有的男孩一提写作文就便十分头疼。事实上,这与男孩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很多事他们没有经历过,没有切身的体会,但又不能不写,于是他们只好这本作文书抄抄,那本作文书抄抄,真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时候,就马虎写几句来应付,成了真正“作”出来的作文。但像刚才提到的小孩,他喜欢动手操作,如果家长又支持他做,并为他提供有关书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真的要他去写,那他写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必然较具体、真实,有血有肉,他会把自己的制作过程,把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时怎样想办法克服等等都具体地写出来。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参加有益的、自己喜欢的活动,并与学习联系起来。总之,家长应该注意把孩子原有兴趣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将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以培养和激发新的兴趣。

    84.男儿学习要提高效率

    效率是学习的关键,哪怕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效率过低,也是不行的。因此,男孩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它真正应用于实际。只有这样,他的成绩才会迅速提高。

    有的家长发现男孩学习效率低,怀疑孩子智力有问题。其实这是多虑的。家长要想让之子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找出孩子效率低的原因。造成学习效率低的可能因素有多种,家长在焦急寻找解决办法之前,先要明确孩子学习问题的症结。

    (1)时间安排问题。很多时候,男孩学习不会合理安排,从来不在学习前确定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作业?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学习计划是否只在开头几天有效?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是否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学习时就应该聚精会神,千万不能三心二意,走马观花。家长要注意,孩子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他分心的东西?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家长要观察男孩是否意见课本就喊累,是否喜欢文科而厌恶理科,是否需要在强迫情况下才会学习,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只有逐渐培养学习兴趣,男孩才会积极主动学习,学习才不会让家长操心。

    (4)学习方法问题。男孩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是否经常重复多次,死记硬背,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男孩学习效率低,必须分找到并且分析原因。

    (1)学习动力。一般而言,学习动力与学习效率成正比例的关系。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动力很大部分来自学习兴趣,对学的东西感兴趣,学习就积极主动;不喜欢则千方百计地逃避,即使被家长“看押”着学习,也是敷衍了事,成绩当然不会好。对此类孩子,要在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责任心上下工夫。

    (2)学习习惯。众所周知,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一个孩子如果上课不听讲,一边学习一边玩,总是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一年级开始,如果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该加强弥补工作,力求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

    (3)学习方法。如果学习方法得当,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果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和难点,不能形成知识结构,最后肯定学不好,一点效率都没有。对这类孩子,父母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习环境。有些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学习环境造成的。父母无法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空间与时间,都会造成孩子学习的低效率。

    此外,多动症、身体不适等也可能造成孩子学习效率低。家长应及时找出其根本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让男孩树立明确的记忆目标。记忆具有指向性。学习中,要记一个单词、一个概念、一条定理、一个公式、一篇诗文,就要孩子树立“必须记住”的目标,不能有记不记无所谓的应付态度。

    家长要指导孩子注意理解,及时复习。理解了的东西容易记住。除了必须死记的材料,如地名、人名、年代等之外,凡有具体含义的材料都应先理解再记忆。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记忆之后的前几天反复复习,之后滚动复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遗忘。

    男孩要懂得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最重要的是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不开“夜车”,保证睡眠。不同的功课,可以采取交替学习的方法,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一天中,利用早晨、上午精力充沛时,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男孩学习要有自信心。充满自信的人记得快,记得多。因此,家长必须鼓励孩子,让孩子尝到正确方法带来的甜头,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可带孩子去书店买一两本记忆方面的书,让孩子读一读,多学些好的记忆方法,并且鼓励孩子总结出适合他自己的记忆方法。

    85.批评男孩要讲究科学

    男孩难免有错误。对于男孩的错误,父母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即使批评男孩也要讲究科学。

    贝贝的父亲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因此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随着儿子的长大,父亲觉得以前常用的训斥儿子的办法失效了,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自己的话了。有时贝贝越不听话,父亲便越提高音量。父亲感到贝贝根本不把自己的话当一回事。

    当贝贝升入初中,开学的那天,父亲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你长大了,要学会独立。以后爸爸要少管你,少给你出主意了,凡事自己要多想想,三思而后行。在学校住宿,注意别着凉,吃饭要跟大家一起吃学校食堂,初中经常一起下饭馆的那几个同学,我看还是少来往好……”让父亲意外的是自己轻声细语的几句嘱咐的话,竟然感动得儿子落泪。他用从来没有过的诚恳的语气说:“爸爸,过去我错了,今后您放心。”

    很多家长在批评男孩时总是放声吼叫,大声训斥,仿佛在炫耀父亲的尊严,总让儿子有一种居高临下、君临天下的感觉。他根本没有顾及儿子的感受,更没有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一种心的交流。而轻声细语地批评儿子,更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平等,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如果父亲与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位置上,男孩的内心就会受到触动,就会被父亲由衷的爱所感动。

    在一个大型商场的玩具架前,一个小男孩看见一支枪十分喜欢,高兴地举来举去。他要求父母给他买下这支枪,使劲喊道:“我要!我要!”这时他的妈妈母亲走过来,用左手食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示意小男孩轻声点。然后她弯下腰轻轻地对小男孩耳语了几句。最后小男孩放下枪走了。

    同样在旁边,一个男孩也有意买同样的枪。可是他的爸爸不但没有满足儿子的要求,还严厉斥责道:“你就知道花钱!”男孩不愿意走,他的爸爸恼羞成怒,朝男孩的屁股上打了几下,孩子大声哭了起来。

    面对男孩的要求,如果家长采用耳语、轻声细语和他商量,既体现了对孩子的尊敬,又会让孩子感到受到保护。一旦男孩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就会破罐子破摔,大声吵闹。他会用哭来表示自己的强烈不满。孩子的哭是他的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是对父母大声斥责的抗议。如果家长批评时采用轻声细语的方式,既能够表现出父母和孩子友好商量的诚意,又会让男孩感到最终做出的决定并不是父母强加于他的,而是他自己的决定。

    俗话讲:“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虽然家长的批评是出于好意,但是不会批评只会伤害男孩稚嫩的自尊心,让男孩对父母产生敌意,使得和睦美满的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压抑。所以家长就应该纠正大声训斥男孩的习惯,采用了轻声细语的批评方法。这既科学又艺术,实在是让人感动。

    86.男孩应学会与别人交往

    男孩应该从小就学会与别人交往,因为儿时习惯的养成会影响他的一生。

    卡耐基认为一个成功者要想获得成功,专业知识仅仅起到15%的作用,而交际能力却占了绝大多数的85%。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交往能力的强弱是他将来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男孩一生的能力与习惯基本上是从儿时培养的,因此父母从小便应让男孩多多与比别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从小培养男孩的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男孩从小便学会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当他长大后便懂得如何与陌生人成为朋友;如果男孩小时候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当他长大后往往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他的事业上便会多了更多的好帮手。

    培养男孩的交往能力,就要让他学会在别人面前介绍自己。

    小男孩胖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结实很多好朋友。有一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当老师让他们自由活动时,胖胖便主动来到小朋友身旁,做起了自我介绍:“你好,我叫胖胖,非常高兴和你认识,希望我们成为好朋友。”过了不久,胖胖便与新来的小朋友成了好朋友。

    一个敢于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男孩,他长大后便知道怎样和陌生人相处,他便会更加有自信地生活与工作。因此,父母要鼓励男孩,培养男孩乐观、阳光的性格。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会有更大的前途。一个不敢将自己介绍给别人的男孩,他便不会认识更多的人,他的生活范围便会很狭窄,他的社交便会很有限。

    父母还可以让男孩有机会多参加集体活动,让自己逐渐融入到集体之中,学会与同学更好地交往,以增加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在集体活动中,男孩对洽谈小朋友应友善,不能总是指挥别人,这会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有的甚至会讨厌与他交往。所以父母让男孩学会孩子尊重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要学会主动帮助别人,这样他才会赢得更多的朋友;如果自己对别人冷漠,别人也会疏远他。只有和别人和睦相处,懂得谦让别人,自己才会很快融入进集体。

    为了增强男孩的自信,父母还应鼓励男孩让其他伙伴来自己的家中做客。当别人来到他的家,他便会热心地招待同学和朋友。而父母的热心也会增加别人对男孩的好感,更加愿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

    有一回,一位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他组织了一个名叫“一日营”的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便是让七八个孩子到其中一个孩子家里去生活一天。当孩子们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期待,家长们也十分乐意。当孩子们对去别人家住时会充满好奇心,会感到十分兴奋。他们会跟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娱乐、做饭。通过这个活动,男孩的交往能力便会得到一定的锻炼。

    父母鼓励男孩交朋友,但不可以让他随便交朋友,不能擅自规定男孩要怎样的朋友。男孩应该应结交一些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或者特长不同的朋友。例如,孩子结交了在写作、绘画或者音乐上有特长的朋友后,就等于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孩子的能力便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87.要学会开发潜意识

    每个人潜意识中蕴藏的能量石巨大的,所以家长要正确引导男孩开发他的潜意识。

    人的大脑意识分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其中意识可以被人们所感知,比如想读书便拿书本来;下意识是人们不自觉中形成的,比如喜欢读书的人并没有明确地想读书,但他一走进书房便情不自禁拿起了书;潜意识是潜藏于一般意识之下的神秘力量。尽管人们还不可以明确感知它,认识它,不过它确实存在,并顽强地指挥着人的行为。

    潜意识的作用是巨大的。下面的例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有两个人一起到医院看病,其中一位真的有病,而且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于是医生给他拍了片子;而另一位原本没病,却疑神疑鬼非让医生给他拍了片子。可是在片子洗出后,他们两人胸透的片子在往病历档案里装的时候不巧被弄反了。

    当有病的人看到片子时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于是心情十分轻松愉快,觉得自己是个健康的人,从此快乐高高地生活。一年之后,他到医院去复查,果真一点病没有了。

    而那位没病的人原本没病,由于疑神疑鬼让他精神萎靡。当他看到肺部有大量病灶的片子,情绪更加沮丧,他每天郁郁寡欢,惶惶不可终日,觉得自己离世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结果没到一年,他真的因病去世。

    后来有一次,医院的人不经意间发现片子装反了,让他们吃惊的是有病的人好了,没病的人却去世了。经过分析,这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当意识通过下意识告诉潜意识我没病时,潜意识便调动身内的潜能向病灶进攻,以使自己真的没病。正是潜意识的巨大力量,使得病人战胜病灶,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人。

    当意识通过下意识告诉潜意识,自己正患病且特别严重时,潜意识便组织身体各部器官撤退把病灶引入体内,使原本健康的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病人。

    如果家长重视对男孩潜意识的开发,他蓄储的记忆功能便会得到有效提高,为他的聪明才智开辟广阔深厚的基础。为了更有效率地提高潜意识储蓄功能,父母可以通过采取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等一些辅助手段帮助男孩进行储存。另外,通过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等,也会协助潜意识为男孩的创造性思维服务。

    由于潜意识不能分辨是非曲直,不论好坏统统吸收,它经常跳过意识直接支配人的行为,形成人的各种心态。潜意识既会导致成功,也会招来失败。因此,父母要训练男孩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严格控制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

    潜意识的作用很大,父母就该引导孩子用好潜意识,让它为孩子服务。父母应经常让男孩向潜意识输送“我能行,我能成功”的信息指令。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男孩会一点点进步,成绩一定会好起来。只要男孩充分利用好潜意识,就会信心百倍地学习,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一定能获取成功。

    88.男孩需要练就好口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舌头是心灵的大门。要想练就良好的口才,就必须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这样他的谈吐言语就会表露无遗。

    很多男孩希望自己能够事业有成,飞黄腾达。不过要想成功,绝非易事。在成功人士需要具备的种种因素中,练就好口才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口才,就可以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让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游刃有余,使自己逐步迈向事业高峰。口才好的人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把道理说得一清二楚,使别人乐于接受他的建议。有时自己还可以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训示,增加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不会说话的人非但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反而会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

    从前有个人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特意邀请四个要好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共同度过难忘的一天。到了中午的时候,三个人准时到达,可是最后一个不知是何原因迟迟不肯来。

    主人心急如焚,不禁脱口而同出:“真是快要急死人了,该来的怎么不来呢?”

    在座的几位听后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中有一客人是急性子,对主人说:“你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他便气冲冲地走了。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得却走了。”

    剩下的两个人中一人听了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又把一个客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内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留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主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说完他铁青着脸走了。

    通过以上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一个人在交际场合会不会说话是非常重要的。会说话的人能够力挽狂澜,将被动的局面扭转乾坤;不会讲话的人只能收拾残局,打破先前的融洽的气氛。所以练就一番好口才是非常重要的。

    89.培养男孩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激发男孩强烈的求知欲望,让男孩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进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不断加强。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渐加强,甚至已成为现代人一种极为重要、普遍存在的习惯。竞争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竞争意识,个人才有奋斗的动力,社会才有前进的活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只有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的目的才会实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激发男孩强烈的求知欲望,让男孩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进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不断加强。

    小安和小孟是同班同学,平时关系很要好,他们的成绩也是不分上下,在学校他们是同桌,学习上有困难时总是相互帮忙;课后他们经常一起做作业,温习功课。有一次,期中考试小安的语文成绩是93分,数学成绩是95分,而小孟则分别是91和94分。这让小孟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他的父母对他也是很不满意,因为平时他们经常在一起,别人总是拿他们作比较。这让小孟对小安有点排斥,他甚至觉得是小安的成绩让自己在别人面前难堪。所以他便刻意疏远小安。这样时间一长,原本和好的小伙伴便产生了距离感,他们从此上学不在一起讨论功课。

    小安和小孟的事例在众多学生身上都会发生。面对同伴的优异成绩,男孩如何让面对竞争,是他们人生成长必须面对的话题。父母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必须让男孩明白,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具体到个人,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强时,自己不应妒忌别人,不能因别人的长处而处处奚落别人,有的人就是不希望看到别人的进步,产生强烈的妒忌心理。妒忌是一种扭曲心理状态,是一种比仇恨更强烈的恶劣情绪。无论是相貌、衣着、才干、特长、品识还是家庭情况等等都可能成为同伴妒忌的对象。“弱者妒忌的出路是伤害,强者妒忌的出路是竞争。”妒忌的危害极大,它可能会使人失去所有的朋友,特别是在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朋友;使得你无法取他人之长为己用,也将无法取得进步。

    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平和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当自己遭到竞争对手的诬陷时,不要记恨在心,以牙还牙,伺机报复;当对手蒙受误解时,仍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为对手澄清事实,洗刷污点。只有以宽广的胸怀面对竞争对手,自己才会赢得对手的尊敬和佩服,赢得大家的信赖和支持。

    真正的勇士是不惧怕竞争的,反而他更希望竞争来临,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显示出他们的实力;只有竞争,才能让他们脱颖而出。胜利了不要骄傲自满,失败后也不黯然伤神。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找出失败的根本原因,就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与挫折未必总是不好的,它们与成功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失败是一种教训,它是情况好转的第一步。

    90.克服男孩的厌学心理

    厌学是男孩上学时十分普遍的习惯。只有社会予以关注,家长予以重视,男孩才会迷途知返,逐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克服厌学心理。

    厌学,顾名思义是指学生主观上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当代男孩产生了厌学心理。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厌学症是目前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专家发现男孩厌学绝大多数是缘于非智力因素。其中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因此父母的主导倾向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往往会决定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过分溺爱孩子,让其放任自流,就是要求过严,对其态度粗暴。

    华军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平日经商,工作起来十分繁忙,往往抽不出时间来管教孩子。所以平时他上下学,总是爷爷奶奶来接送他。华军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写作业、学习成绩老是跟不上,对于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老师几次三番要求家长来学校向他的家长说明情况,希望家长予以重视。可是他的父母总是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推辞。父母对他放任自流,奶奶对他过分溺爱,导致华军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时间一长,老师便会不重视他。他的学习自然而然会跟不上,他落下的功课会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

    李亮是华军的同班同学,他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平日里在学校他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在家中他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而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也导致他的厌学。父母要求他的每门功课必须在95分以上,如果考了94分,父母便会非常不满意,对他严厉批评。至于他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要求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时他回家一有空就要勤学苦练,稍不用功就要受皮肉之苦。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李亮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怠慢。紧张的学习使他她疲惫不堪,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尤其对考试产生了恐惧。父母的过分期望和粗暴的惩罚手段,让原本优秀的李亮对自己要求过高,只要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要被责骂,受皮肉之苦,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严重的身心疲劳,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要想有效地矫治男孩的厌学心理,帮助他们恢复对学习的兴趣,需要社会、父母、孩子的共同努力。社会要改善男孩所处的环境,让他们身心愉悦;父母要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让男孩恢复信心;孩子要培养学习兴趣,正确面对挫折。

    社会要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而这一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社会鼓励、家长关怀、教师重视,男孩的身边才会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他在其中自己会被重视,他的学习态度会由厌恶恐惧变为愉悦舒适,他会积极主动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要适当,对厌学男孩的评价要客观中肯。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分低估。家长要多倾听,多宽慰,多指导,要给男孩解压,不要过分强调竞争。只有这样,男孩才会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家长应该应认真发现男孩厌学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给他们予以正面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他们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的好孩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只有让厌学男孩对自己的自我价值进行重新认识,他们才会实现自我的根本转变。他们才会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他们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