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土豆(不去皮)300克,蜂蜜适量。
【操作】
将土豆洗净切块,用水煮至成粥状,服用时加入蜂蜜调味。
【功效】
养阴益胃。适宜于胃阴亏虚型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食用。
红豆小米粥
【材料】
红豆20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
【操作】
红豆洗净用温水浸泡1小时,然后与洗净的大米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豆烂米开汤稠即可。
【功效】
健脾养胃,补虚养血。适宜于脾胃虚弱患者,症状多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以及胃出血失血过多者食用。
花生大枣莲米粥
【材料】
花生、莲米各1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
【操作】
将大米淘净,与花生、莲米、大枣拌匀,置碗中,加清水适量,上笼蒸熟服食,每日1~2次。
【功效】
益气养血。适宜于溃疡病出血后的调养。
豆浆小米粥
【材料】
新鲜豆浆500克毫升,粳米、小米各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粳米、小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至半熟时,加入豆浆与白糖搅匀,煮熟即成。每日1次,早餐时服食。
【功效】
健脾养胃,补益虚损。适宜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者食用,也可用于急性热病后期的调补。
五仁粥
【材料】
芝麻仁、松子仁、核桃仁、桃仁(去皮尖)、甜杏仁各10克,粳米2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前5味混合研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2000毫升,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成稠粥,调入白糖即可。日服1剂。
【功效】
滋养肝肾,润燥滑肠。适宜于中老年习惯性便秘、产后血虚便秘者食用。
鸡内金粥
【材料】
鸡内金5克,大米50克。
【操作】
先将鸡内金择净,研为细末备用。再取大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入鸡内金粉,煮至粥成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健胃消食,固精止遗。适宜于溃疡病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小儿疳积、遗尿、遗精及泌尿系结石等患者食用。
山药薏苡扁豆粥
【材料】
山药60克,薏苡仁60克,扁豆15克,柿饼20克。
【操作】
先将薏苡仁煮至烂熟,后将山药打碎,柿饼、扁豆切成小块,共煮为粥。每日2次,适量食之。
【功效】
健脾理气,化湿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痰湿内阻,症见食欲不振、纳呆口黏、脘腹作胀。
荔枝山药粥
【材料】
干荔枝肉30克,怀山药15克,莲子15克,粳米60克。
【操作】
将上述4味一起放入锅内,按常法共煮成稠粥。
【功效】
健脾固涩,补肾助阳。适宜于脾肾虚衰型慢性腹泻病人食用。
菠萝西米粥
【材料】
罐头菠萝100克,西米50克,白糖100克,桂花卤5克。
【操作】
将菠萝切成小块,西米用清水浸透泡胀。锅内倒入清水烧沸后,加入白糖、西米,用文火煮至粥稠,调入菠萝及桂花卤即成。日服1剂,分次食用。
【功效】
消食止泻,清暑解渴,止咳利尿。适宜于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者食用,也可用于中暑痧气、支气管炎患者。
猕猴桃粥
【材料】
猕猴桃200克,白糖100克,西米100克。
【操作】
将西米洗净,用水浸泡30分钟后沥干。猕猴桃去皮核切成小丁。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放入西米、桃肉丁和白糖烧沸,改用文火熬至粥稠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滋补强身,解热止渴,利水通淋。适宜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食用,也可用于高血压、消渴、咽喉疼痛者。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胡萝卜粥
【材料】
胡萝卜50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操作】
将胡萝卜洗净,切成小块,与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熬粥,待粥成时,调入红糖即可。温服。
【功效】
消胀化滞。适宜于消化不良、脘胀食滞者食用。
茴香粥
【材料】
小茴香10克,大米50克,食盐适量。
【操作】
将茴香择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食盐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茴香3~5克研为细末,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剂。
【功效】
行气止痛,健脾开胃。适宜于溃疡病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纳差食少、胃肠下垂、乳汁缺乏等。
芦根绿豆粥
【材料】
芦根100克,绿豆100克,紫苏叶15克,生姜10克。
【操作】
将芦根、紫苏叶、生姜水煎,去渣取汁,放入绿豆煮成粥。
【功效】
和胃止呕,利尿解毒。适宜于湿热呕吐者食用,也可用于河豚或其他鱼、蟹中毒者。
山楂粥
【材料】
干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操作】
先将山楂放沙锅中,加水煎取30分钟,去渣,加入粳米,煮作粥,分2次服食。
【功效】
消食行滞,止暖气,适宜于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频作、纳食不香等症患者食用。
蒲公英粥
【材料】
蒲公英30克(干品),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蒲公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蒲公英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清热解毒。适宜于溃疡病胃脘灼痛、热结便秘等症患者食用。
高粱羊肉粥
【材料】
羊肉100克,高粱米100克,食盐少许。
【操作】
将羊肉洗净,切成小丁,加入淘洗干净的高粱米,加水1000克升,用文火熬粥,待粥成加入食盐调味即可。每日1剂。
【功效】
开胃助消化。适宜于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者食用。
丝瓜粥
【材料】
丝瓜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
【操作】
将丝瓜去皮,洗净,切片备用;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丝瓜、食盐等调味品,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
【功效】
清热解暑,化痰通络。适宜于溃疡病胃脘灼热等症患者食用。
韭子羊肉粥
【材料】
韭子15克,羊肉50克,大米30克,葱、姜、椒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操作】
将韭子研为细末。羊肉洗净,切片。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羊肉片,韭子,待熟时,调入葱、姜、椒盐、料酒、味精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功效】
温肾暖脾。适宜于溃疡病脾肾不足、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等症患者食用。
红薯小米粥
【材料】
红薯50克,小米50克。
【操作】
先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厚的小块。小米淘净。再把小米、红薯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玉米烂成粥即可。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
【功效】
健脾胃,通便。适宜于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萝卜马蹄粥
【材料】
红萝卜250克,水马蹄250克,陈皮9克,粳米60克。
【操作】
先将红萝卜和马蹄洗净煮熟,再放入粳米和陈皮,用文火熬煮成粥。温热服食,每日1剂。
【功效】
健脾化滞,益胃消食,清热生津,润肠通便。适宜于郁热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者食用。
燕窝瘦肉粥
【材料】
燕窝5克,大米50克,瘦肉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操作】
将燕窝发开,洗净;瘦肉洗净,切碎,先取大米煮粥,待沸后调入燕窝、瘦肉,煮至粥成后,食盐、味精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
健脾和胃。适宜于溃疡病病后脾胃亏虚、纳差等症患者食用。
首乌红枣粥
【材料】
首乌20克,粳米6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
【操作】
将首乌加水煎取药汁,放入粳米、红枣,用文火熬煮粥,粥成时放入冰糖,溶化拌匀即可。
【功效】
养血润肠。适宜于血虚便秘者食用。
菠菜粥
【材料】
菠菜250克,粳米50克。
【操作】
将粳米入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菠菜,再煮几沸即可。
【功效】
和中通便。适宜于习惯性便秘者食用,也可用于痔漏出血者。
八宝粥
【材料】
芡实、山药、莲肉、茯苓、党参、白术、薏苡仁、白扁豆各6克,大米150克。
【操作】
先将诸药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捞去党参、白术药渣,再加入淘净大米,继续煎煮,至粥成供食用。
【功效】
助消化,消胀止泻。适宜于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泄泻者食用。
蜂蜜粥
【材料】
糯米50克,蜂蜜50克。
【操作】
将糯米淘洗净入锅熬粥,粥成后调入蜂蜜即可。
【功效】
补中缓急,润肠通便,润肺止咳。适宜于肠燥便秘者食用。也可用于咽干、肺燥干咳者。湿热痰滞、胸闷不舒者忌食。
柚皮粥
【材料】
鲜柚子皮1个,粳米60克,葱、精盐、味精各适量。
【操作】
将柚皮内外刮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天,切块放入沙锅内,加水煮沸,放入粳米,用文火煮粥,粥成时放入葱、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理气,健脾,开胃。适宜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食用。
陈茗粥
【材料】
陈茶叶1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先将茶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而后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
【功效】
消食化痰,清热止痢,除烦止渴,兴奋提神。适宜于溃疡病食积不消、过食油腻、饮酒过量、口干烦渴、赤白痢疾等症患者食用。
鱼腥草粥
【材料】
鱼腥草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鱼腥草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鱼腥草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清热解毒。适宜于溃疡病胃脘灼痛、热结便秘等症患者食用。
鲫鱼小米粥
【材料】
鲫鱼250克,小米50克,粳米100克,葱白、生姜末、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操作】
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黄酒、葱、姜、盐煮熟,把鱼捣烂,用汤筛过滤,去刺留汁,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小米,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煨至粥稠时,加入味精即成。
【功效】
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适宜于反胃呕吐者食用也可用于脘腹冷痛、浮肿者。内热体质者忌用。
猪脾粥
【材料】
猪脾100克,党参、橘红各15克,粳米200克,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操作】
将党参、橘红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取汁。猪脾洗净切片,粳米淘洗净,一起放入药汁中,加入生姜、葱白与适量水,用文火煨煮至猪脾熟为度。
【功效】
补气,健脾,开胃。适宜于胃下垂病人食用。
蔷薇绿豆粥
【材料】
鲜蔷薇花8朵,绿豆50克,粳米100克,白糖100克。
【操作】
将绿豆洗净,浸泡过夜。鲜蔷薇花漂洗干净。粳米淘洗净后与绿豆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置旺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白糖、蔷薇花,再稍煮即成。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理气,和胃,清暑,止血。适宜于呕吐者食用,也可用于暑热胸闷、小儿疳积、月经不调者。
香菇海贝粥
【材料】
香菇100克,牛肉100克,粳米100克,葱末10克,生姜末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操作】
将牛肉煮熟,切成薄片,与洗净的香菇、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时,调入葱、姜、盐、味精等调料,继续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
和胃调中,理气止痛。适宜于慢性胃炎者食用。
莲子糯米粥
【材料】
莲子50克,糯米50克,红糖1匙。
【操作】
莲子用开水泡胀,削皮去心,倒入锅内,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时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旺火10分钟后倒入莲肉及汤,加糖,改用小火炖半小时即可。
【功效】
补中燥湿、健脾暖胃。适宜于胃寒怕冷、食欲不振患者食用。
发菜蚝豉粥
【材料】
发菜3克,蚝豉60克,瘦猪肉60克,粳米100克。
【操作】
将发菜、蚝豉洗净。瘦猪肉剁泥制成肉丸。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粳米、发菜、蚝豉,一起煮至粳米开花,加入肉丸,用文火熬煮至粥稠即可。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滋阴潜阳,润肠通便。适宜于老年性便秘者食用,也可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者。
鹌鹑粥
【材料】
鹌鹑1只,粳米100克,葱姜末15克,料酒、精盐各适量。
【操作】
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碗中,加入葱姜、料酒和精盐,上笼蒸至熟烂去骨。粳米淘洗净加水熬粥,待粥熟时放入鹌鹑肉,再熬煮片刻即可。
【功效】
补五脏,益气力,消积热。适宜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食用。
菱粉粥
【材料】
菱粉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操作】
将粳米淘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米粒半熟时,加入菱粉、红糖,继续煮至粥稠即可。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功效】
补脾胃,养气血,祛风湿。适宜于慢性泄泻者食用,也可用于风湿疼痛、胃癌、食道癌者。疟疾、痢疾病人忌服。
丁香猪肚粥
【材料】
猪肚1个,大米100克,丁香、肉桂、小茴香、生姜、葱白、食盐、料酒、酱油各适量。
【操作】
将猪肚洗净,切片,与丁香等调味品加水同煮至猪肚烂熟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加入猪肚中再煮一二沸,空腹分3次服食。
【功效】
温胃止呕。适宜于脾胃虚寒、胃失和降所致的呕吐、反酸、口吐清水、胃纳不佳等病患者食用。
马齿苋粥
【材料】
鲜马齿苋250克,粳米60克。
【操作】
将马齿苋洗净,与粳米一并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粥成时去马齿苋不用,空腹食粥。
【功效】
清热解毒,补益脾胃。适宜于婴幼儿泄泻脾胃已虚、余邪未尽者。
口蘑莲实粥
【材料】
口蘑15克,莲实30克,粳米50克,调料适量。
【操作】
将口蘑泡发切丁,莲实用清水浸泡去芯,与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熬煮成稠粥。食时调味,每日1~2次。
【功效】
健脾益肾。适宜于脾虚泄泻者食用。
曲米粥
【材料】
神曲15克,粳米60克。
【操作】
先将神曲捣碎,入锅中加水煎取药汁,以药汁代水将粳米煮为稀粥,温服下。
【功效】
补中健脾。适宜于婴幼儿秋季腹泻。
小米绿豆粥
【材料】
绿豆20克,小米50克。
【操作】
绿豆20克,清水煮50分钟后,加入小米50克,待小米煮烂后即好,凉饮。
【功效】
清热解毒。
黄芪内金粥
【材料】
生黄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7克,金橘饼1个,糯米80克。
【操作】
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效】
消食和胃。用于脾虚湿滞食停所致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体困便溏等。
百合糯米粥
【材料】
百合60~90克,糯米100克,红糖25克。
【操作】
将百合去尖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糯米一起入锅,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红糖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活血理气、和胃止痛。适宜于胃痛者食用,也可用于心烦不眠者。
面筋粥
【材料】
水面筋100克,青菜50克,水发香菇50克,粳米100克,香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操作】
将水面筋切成小块;青菜和水发香菇洗净切丝;粳米淘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粥,煮至粥半熟时加入面筋、青菜、香菇和食盐,熬煮至粥稠,加入香油、味精即成。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和中益气、解热除烦、止渴。适宜于慢性腹泻者食用,也可用于劳热烦渴。
羊血粥
【材料】
羊血100毫升,大米100克,调料适量。
【操作】
将羊血凝固后切丁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后,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时,下羊血丁及姜末、椒粉等。煮至粥成时,葱花、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益气养血,化淤止痛。适宜于溃疡病胃脘冷痛、失血性贫血、经来过多等症患者食用。
丹参红花粥
【材料】
丹参、红花各1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操作】
将大米淘净;取丹参、红花水煎取汁,去渣,加糯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红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2剂,早晚各1剂。
【功效】
活血化淤。适宜于淤血阻滞所致的溃疡病胃脘、胁肋疼痛、固定不移等。
红花绿茶粥
【材料】
红花、绿茶各3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红花、绿茶择净,研为细末;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红花末、绿茶末、白糖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
【功效】
活血化淤。
白术猪肚粥
【材料】
白术30克,阿胶10克,猪肚1个,红枣10枚,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操作】
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与白术、红枣煎取汤汁,再与粳米一起煮粥,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煮至粥稠即可,食用时调入红糖。每日1~2次。
【功效】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适宜于虚寒型上消化道出血者食用。
冬瓜薏米粥
【材料】
冬瓜200克,薏米30克,绿豆30克,鲜荷叶适量,藿香少许。
【操作】
藿香煎煮取汁适量;冬瓜切小块,与薏仁、绿豆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入荷叶、藿香得汁稍煮。
【功效】
清热解毒,健脾开胃。适宜于肠燥便秘患者食用。
茅根鲜藕粥
【材料】
白茅根30克,鲜藕片60克,栀子仁末6克,粳米100克。
【操作】
将白茅根水煎,滤汁去渣,加入鲜藕片、粳米一起煮粥,待粥成时,调入栀子仁细末,再稍煮片刻即可。每日2剂。
【功效】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适宜于肝火犯胃型上消化道出血者食用。
茉莉佛手粥
【材料】
茉莉花6克,鲜佛手10克,大米6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茉莉花、鲜佛手用水煮开捞出,然后将大米放入锅中煮粥,煮至米开花粥稍稠即加白糖适量食用。
【功效】
清热化湿,行气止痛。适宜于消化性溃疡病患者食用。
首乌粥
【材料】
首乌30克,大米60克。
【操作】
首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稀粥,早晚服食。
【功效】
可滋补肝肾,补血润肠。适用于血虚便秘。
苁蓉羊肉粥
【材料】
肉苁蓉20克,精羊肉、大米各60克。
【操作】
取肉苁蓉20克水煎取汁,加精羊肉、大米各60克煮为稀粥,调味服食。
【功效】
可益肝肾,补精血,润肠通便,适用于因虚致便秘者。
芝麻粥
【材料】
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少许。
【操作】
烧热锅,放入芝麻,用中火炒熟,并有香味时,取出,粳米洗净。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八成熟时,放芝麻、蜂蜜,拌匀,继续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服用。
【功效】
润肠通便。
红薯粥
【材料】
红薯50克,小米50克。
【操作】
红薯洗净去皮,切成一寸长,五分厚的小块。小米淘净。小米、红薯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
【功效】
养阴润燥。
大麦豇豆粥
【材料】
大麦米300克,豇豆100克,红糖50克,碱面2克。
【操作】
将大麦米与红豆分别洗净,一起放入开水锅内,加碱面,用文火煎煮并不断搅动,待米粒熟、豇豆开花时,拌入红糖,再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健脾益肾,消积宽肠,清热利水。适宜于消化不良或食滞泄泻者食用。
山药苡仁粥
【材料】
山药30克,薏仁米20克,大枣10枚,干姜3片,糯米30克,红糖15克。
【操作】
将上6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按常法共熬煮成粥。每日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半个月。
【功效】
健脾益胃、止泻。适宜于脾胃虚弱之久泻不愈、食欲不振患者食用。
苹果西米粥
【材料】
苹果500克,西米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西米洗净泡透,捞起沥干;苹果去皮核切成小丁,两者与白糖一起放入水锅里,用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熬成粥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调肠止泻。适宜于慢性腹泻者食用。
豆蔻生姜粥
【材料】
白豆蔻3克,生姜3片,大米50克。
【操作】
将白豆蔻、生姜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豆蔻、生姜研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5~7天。
【功效】
温中散寒,健脾止泻。适宜于溃疡病湿阻中焦,脘腹疼痛、纳食不香、肠鸣泻泄、恶心欲呕、肢体重困等症患者食用。
人参大枣粥
【材料】
人参粉3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操作】
将大枣、大米洗净放入砂锅,加水4000毫升,以慢火煮至米开粥稠,再放入人参粉和冰糖即可。
【功效】
健脾胃,养气血,止泻。适宜于气血不足的慢性泄泻患者。
银花莲子粥
【材料】
银花15克,莲子10克,粳米50~100克。
【操作】
将银花放入砂锅,水煎取汁,再加入清水适量,与莲子、粳米共煮成稠粥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清热止泻。适宜于湿热型腹泻者食用。
乌梅红枣粥
【材料】
乌梅15个,红枣3枚,粳米100克,冰糖50克。
【操作】
将乌梅洗净入锅,加水1碗,用文为煎至半碗,去渣取汁;粳米、红枣洗净,加水适量和乌梅汁一起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继续熬煮至粥稠为度。
【功效】
养胃益气,生津止血,涩肠止泻。适宜于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服用,也可用于慢性肠炎病人。胃酸过多、感冒咳嗽者习用。
山药扁豆粥
【材料】
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各30克,粳米300克。
【操作】
将煎4味洗净切碎,莲子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入锅煮饭。随量食用。
【功效】
健脾止泻、和胃化湿。适宜于脾虚腹泻、食欲不振者食用。
扁豆粥
【材料】
鲜白扁豆120克(干品6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操作】
白扁豆若是干品先用温水浸泡一夜,然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熬煮为粥,食用时调入红糖即可。
【功效】
健脾止泻,消暑化湿。适宜于脾胃虚弱之慢性腹泻者食用,也可用于赤白带下、暑湿吐泻者。外感寒邪或疟疾病人忌服。
莼菜粥
【材料】
莼菜200克,粳米100克,冰糖100克。
【操作】
将莼菜洗净,用沸水烫一下沥干;粳米淘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按常法熬成粥,加入冰糖、莼菜,再稍煮片刻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厚肠胃、清热毒、消水肿。适宜于胃溃疡、慢性胃炎者食用,也可用于返胃呕吐、胃癌、热痢者。
陈茶粥
【材料】
陈茶叶1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先将茶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而后中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
【功效】
消食化痰,清热止痢,除烦止渴,兴奋提神。适宜于溃疡病食积不消、过食油腻、饮酒过量、口干烦渴、赤白痢疾等症患者食用。
苡仁芡实粥
【材料】
薏苡仁30克,芡实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操作】
将前3味分别淘洗净,用水浸泡发胀;锅中放入薏苡仁、芡实,加水适量,用大米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放入粳米煮至粥成,调入红糖即可。
【功效】
补脾胃,固精气,清湿热。适宜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食用。
竹叶粥
【材料】
竹叶6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先将竹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取汁,弃竹叶不用。将淘净的粳米倒入竹叶汁中,用文火熬成粥。粥成时加入白糖调味,分次温服。
【功效】
清热利湿,健脾补中。适宜于小儿夏季脾胃虚弱、暑热不除者。
川楝子粥
【材料】
川楝子5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川楝子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可杀虫止痛。适用于肠道蛔虫症。
使君子粥
【材料】
使君子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使君子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可杀虫消积。适用于肠道蛔虫症及小儿疳积。
南瓜子粥
【材料】
南瓜子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南瓜子择净,捣碎,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水煎沸后,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
每日1剂。可杀虫消积。适用于肠道寄生虫病。
槟榔粥
【材料】
槟榔1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将槟榔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功效】
适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大便不爽,泻痢后重,以及多种肠道寄生虫病等。
椒醋粥
【材料】
花椒3克,食醋适量,大米100克。
【操作】
将花椒研为细末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花椒粉、食醋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可杀虫止痛。适用于虫积腹痛等。
百部粥
【材料】
百部1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将百部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功效】
可杀虫止痛。
金樱子粥
【材料】
金樱子30克,粳米50克,盐2克。
【操作】
先煮金樱子约30分钟,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熟时加盐即可食用。
【功效】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适宜于肾阳虚阳型慢性结肠炎者食用。
山药蛋黄粥
【材料】
生淮山药250克,熟鸡蛋黄两个。
【操作】
取淮山药末,以凉水调匀,用文火熬粥,待粥将成时,将准备好的鸡蛋黄捏碎,搅拌于粥中即可。
【功效】
健脾消食,补虚健体。适宜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茱萸粥
【材料】
吴茱萸2克,大米50克,生姜3片,葱白2茎。
【操作】
将吴茱萸择净,研为细末;姜、葱洗净,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吴茱萸粉、葱、姜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健脾暖胃,和中止呕。适宜于溃疡病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肠鸣泻泄等患者食用。
荔枝粥
【材料】
荔枝肉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操作】
将荔枝去壳取肉,与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理气止痛,养心安神。适宜于溃疡病脾胃亏虚所致的饮食减少、久泻不止、头目昏花、血虚崩漏、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患者食用。
茯苓栗子粥
【材料】
茯苓30克,栗子肉5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操作】
将前8味洗净,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淘洗净的粳米,用文火熬煮成稠粥,调味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开胃健脾,养心益智。适宜于消化不良者食用,也可用于心悸、记忆力减退者。
陈皮粥
【材料】
陈皮1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
【操作】
将陈皮择净,切丝,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或将陈皮研末,每次取3~5克,调入已沸的稀粥中,同煮为粥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和胃理气,化痰止咳。适宜于溃疡病脾胃亏虚、脘腹胀满、肋胁疼痛、嗳气频作、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患者食用。
白梅粥
【材料】
白梅花5朵,大米100克。
【操作】
先将大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放入白梅花,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
舒肝理气,健脾开胃。适宜于溃疡病肝胃气滞、胸闷腹胀、嗳气食少、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患者食用。
双芽牛肚粥
【材料】
牛肚100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鸡内金10克,粳米50克,食盐、味精各少许。
【操作】
将牛肚洗净,切成小丁;粳米淘洗干净;把谷芽、麦芽、鸡内金放入纱布袋内,与牛肚、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煮至粥稠,调入食盐、味精即可。每日1剂。
【功效】
健脾开胃,除疳积。适宜于消化不良、疳积者食用。
麻仁苏子粥
【材料】
火麻仁、紫苏子各40克,大米50克。
【操作】
将两药淘洗干净,烘干打成细粉,加入热水适量,用力搅匀,倾取上清药汁备用;大米淘净入锅内,加入药汁,用文火徐徐煮熬成粥即成。每日1次。
【功效】
润肠通便,养胃阴,益胃气。适宜于产后便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津亏便秘等症。
甘松粥
【材料】
甘松5克,大米100克。
【操作】
将甘松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连续5~7天。
【功效】
行气健脾,补脾健胃。适宜于溃疡病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呕吐、肢软乏力等症患者食用。
桃仁粥
【材料】
桃仁、生地各10克,桂心粉2克,红糖50克。
【操作】
桃仁浸泡后,去皮弃尖,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钟后,除去药渣,将洗净的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桂心粉、红糖调匀即可。
【功效】
健脾胃,益气血。适宜于消化性溃疡大量出血者恢复期。
黄鱼莼菜粥
【材料】
黄鱼肉150克,莼菜50克,火腿末10克,糯米100克,葱末、生姜末、精盐、味精、胡椒粉、猪油各适量。
【操作】
将黄鱼肉切成小丁块;莼菜用开水烫透,捞出放入碗中;糯米淘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置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煮至米粒开花时,放入黄鱼肉丁、葱姜末、火腿末、猪油、精盐煮成粥,调入味精、胡椒粉拌匀,盛入莼菜碗内即成。
【功效】
开胃益气,明日安神。适宜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食用,也可用于肺结核者。
香菇牛肉粥
【材料】
香菇100克,牛肉100克,粳米100克,葱末10克,生姜末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操作】
将牛肉煮熟,切成薄片,与洗净的香菇、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时,调入葱、姜、盐、味精等调料,继续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
和胃调中,理气止痛。适宜于慢性胃炎者食用。
葱白粥
【材料】
连须葱白7根,生姜5克,糯米100克,醋15毫升。
【操作】
将糯米淘洗净,与生姜一起放入锅内,用文火煮一二沸,加入葱白熬粥,待粥将成时,加醋再稍煮即可。
【功效】
补中益气,和胃止吐,发表散寒。适宜于脾胃虚寒型呕吐者食用,也可用于体虚外感风寒之呕吐者。
仙人粥
【材料】
制首乌30克,粳米50克,红枣5枚,红糖适量。
【操作】
先将首乌煎取浓汁,过滤去渣后,同粳米、红枣入锅内煮粥,待米开粥稠时,加入红糖调味,温热服食。
【功效】
健脾养胃,益气养血。适宜于头昏耳鸣、发须早白、腰膝软弱、大便秘结以及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患者食用。
白术猪肚粥
【材料】
白术30克,猪肚1只,大米60克,生姜少许。
【操作】
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毫升,煎煮取汁约600毫升,再加大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功效】
健脾胃,消食通便。适宜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患者食用。
榛子粥
【材料】
榛子50克,粳米50克,蜂蜜20克。
【操作】
将榛子水浸去皮,水磨取其浆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成稠粥,调入蜂蜜即可。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
益气力,宽肠胃。适宜于脾胃气弱型腹泻者食用。
无花果蜜粥
【材料】
无花果30克,蜂蜜适量,粳米60克。
【操作】
将无花果洗净切碎;粳米淘洗净入锅,加水500毫升,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成粥,调入无花果和蜂蜜,再稍煮片刻即成。每日1剂。
【功效】
益气润肠。适宜于气虚便秘者食用。
燕麦粥
【材料】
燕麦、大米各5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蒸麦、大米淘净,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煮至粥熟后,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益肝和胃,消食化积。适宜于肝胃不和所致的食欲不振、纳差食少、大便不畅等症患者食用。
枳壳粥
【材料】
枳壳1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将枳壳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
【功效】
健脾和中,疏肝行气。适宜于溃疡病脘腹胀满、连及胸肋、呃逆频作、纳差食少、消瘦等症患者食用。
麦门冬粥
【材料】
生麦门冬、生地黄各50克,粳米100克,薏苡仁50克,生姜汁5毫升。
【操作】
将生麦门冬、生地黄洗净,捣烂,绞汁备用。将粳米、薏苡仁淘洗干净,大火煮沸,改小火煮稠。粥将成时加入生麦门冬、生地黄汁,再煮一沸,对入生姜汁搅匀即成。早晚分食。
【功效】
养阴生津,降逆止吐。适用于阴虚型反流性食管炎,对呕吐泛酸、嘈杂灼痛有较好的疗效。
麦门参粥
【材料】
麦门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操作】
先用麦门冬煎汤,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快好时,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调匀稍煮即可。温热适量食之,每日早晚2次。
【功效】
补中和胃,养阴除烦。适用于反流性食管炎之阴虚患者。脾胃虚寒、风寒感冒的患者忌用。
金橘莲子粥
【材料】
金橘20克,莲子肉60克研粉,白糖适量。
【操作】
金橘加水煮10分钟后,再加入莲肉粉、白糖,不断搅成稠粥状即成。缓缓食下。可常服。
【功效】
化痰理气健脾。
二仁生地粥
【材料】
桃仁15克,杏仁15克,生地30克,粳米50克。
【操作】
生地加水煮半小时。去生地,加入打碎的桃仁、杏仁和粳米,共煮成粥即可。可作早餐主食。
【功效】
养阴活血化瘀。适用于食管癌痰瘀互结者,症见胸臆刺痛、大便干结如羊屎、吐痰、形瘦。
韭菜粥
【材料】
新鲜韭菜60克,粳米100克,食盐少许。
【操作】
将韭菜洗净切段备用。先用粳米100克入沙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入食盐少许,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韭菜,稍煮片刻,见米花汤稠即可。每日2~3次,温热服食。
【功效】
补肾壮阳,健脾养胃。适用于食管癌气虚阳微者,症见形寒气短、面色苍白、腹胀、腹中冷痛。
桂浆粥
【材料】
肉桂5克,粳米300克,红糖适量。
【操作】
肉桂煎取浓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肉桂汁及红糖适量即可。分两次服用,可连服10~15天。
【功效】
温阳益气。适用于食管癌气虚阳浮者,症见面色微红、形寒怕冷、四肢不温、双脚冰凉、小便清冷。
木耳粥
【材料】
木耳5克,糯米50克,砂糖适量。
【操作】
将木耳清水洗净,浸泡数小时后取出。选用好糯米加水400毫升,用文火煮至米花汤稠,加入适量砂糖,盖紧闷7~8分钟即可。每日晨起空腹,温热食之。
【功效】
滋补肺胃,益气补虚,止血。适用于食管癌放、化疗后肺胃阴虚者,症见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干咳少痰、皮肤干枯。
牛奶粥
【材料】
牛奶20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操作】
将牛奶及粳米放入沙锅内,再加水500毫升左右,煮为稀稠粥,食时加入白糖少许即可。每日晨起,空腹食之。
【功效】
补虚损,润肠燥,益肺胃,生津液。适用于食管癌气阴不足、津液枯燥者,症见口干舌燥、皮肤干枯、形体消瘦、吞咽困难。
橘皮粥
【材料】
干橘皮15~20克(鲜者3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大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粥。待粥煮至八成熟时,加入研成细末的橘皮,煮至粥成即可。也可先以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大米煮粥。趁温热适量食之,2~3天为一疗程。
【功效】
顺气健胃。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气滞所致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欲吐、胸膈满闷等。
萝卜米粥
【材料】
鲜萝卜汁100毫升,大米100克。
【操作】
先将萝卜洗净捣烂,取汁100毫升,同大米一起加水50毫升,煮成稀粥即可。早晚加热服食。
【功效】
疏肝理气。适用于慢性胃炎肝气郁结。
木槿玫瑰粥
【材料】
白木槿花20克,玫瑰花15克,郁金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操作】
3味药分别洗净,加水300毫升,煎20分钟,去渣收取浓汁。粳米淘净,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熬成粥。下药汁和冰糖,至冰糖熬浓。分两次早晚趁温空腹服用。
【功效】
理气解郁,活血化瘀。适用于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满、疼痛、连及两胁者。
茉莉花粥
【材料】
茉莉花3~5克,粳米60克。
【操作】
将茉莉花用水煮开后捞出,入粳米煮粥,加白糖适量调味。酌量食用1周。
【功效】
理气解郁。适用于慢性胃炎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痛、时作时止、痛连胸胁、与情志不畅有关、时有嗳气、呕吐、口淡食少等。
梅花粥
【材料】
白梅花5朵,大米50克。
【操作】
先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放入白梅花,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疏肝理气,健脾开胃。适用于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胸闷不舒、嗳气、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
青皮粥
【材料】
青皮10克,大米50克。
【操作】
将青皮择净,切丝,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2剂,连续2~3天。
【功效】
健脾疏肝,行气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属肝郁气滞、饮食积滞、胃脘胀满疼痛等。
参芪大枣粥
【材料】
党参20克,黄芪15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
【操作】
先水煎党参、黄芪。慢火煮40分钟后,去药渣留汁,放入大米、大枣共煮成粥即可。每日1剂,分1~2次服食,7天为一疗程。
【功效】
健脾益气和中。适用于慢性胃炎病久体弱,症见神疲纳呆、畏寒肢冷等。
山药粥
【材料】
山药粉、面粉各100克,葱、姜、红糖各适量。
【操作】
将山药、面粉混合均匀,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放入锅中。文火煮沸后,调入葱花、姜末、红糖等,煮熟即成。每日1剂,连续5~7天。
【功效】
健脾胃,养心气。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亏虚,症见脘腹隐痛、纳差食少、腹泻、肢软乏力、心悸、失眠等。
参苓粥
【材料】
人参5克,茯苓15克,大米50克,生姜2片。
【操作】
将人参、茯苓、生姜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共煎2次,汁液合并,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连续5~7天。
【功效】
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症见倦怠乏力、面色无华、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脘腹疼痛、反胃呕吐、大便溏薄等。
人参粥
【材料】
人参3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许。
【操作】
将人参择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再将大米淘净放入。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炖至粥熟。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人参研为细末,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早晚餐服食,连续5~7天。
【功效】
补五脏,益元气,健脾胃。适用于慢性胃炎气血不足,症见失眠健忘、心慌气短、自汗盗汗、纳差食少等。
牛奶山药糊
【材料】
牛奶250克,山药、面粉各30克。
【操作】
将山药切成小丁,加水适量,用文火煮。至汤浓后加入牛奶,沸后调入面粉糊,再沸即可。空腹趁温热食,可作早晚餐主食。每次1剂,每日1~2剂,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
健脾和胃,补气和血。适用于慢性胃炎久病体弱者。
芝麻糊
【材料】
黑芝麻500克,大米100克,核桃仁100克,白糖500克。
【操作】
将黑芝麻挑去杂质,淘洗后晒干,炒熟。大米淘洗干净,浸软后炒熟。核桃仁挑去杂质,轧碎,炒熟。将炒熟的黑芝麻、大米、核桃仁一起磨细,加入白糖搅拌均匀,盛于容器中,盖紧备用。食用时碗中放入数匙,用开水冲制。或将黑芝麻粉放入锅内,加水煮开,边煮边搅,煮成芝麻糊即可。适量食之,温食为佳。
【功效】
益气养血。适用于慢性胃炎久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
麦冬粥
【材料】
麦冬15克,大米150克。
【操作】
将麦冬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慢火再煎40分钟后去渣取汁。将大米淘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至粥成,加入药汁稍煮即可。饮粥,日服2次。
【功效】
滋阴,润肺,养胃。适用于阴虚体弱,症见口干、饮食不香、大便干等。
沙参枸杞粥
【材料】
沙参25克,枸杞子30克,大米150克。
【操作】
先将沙参、枸杞子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慢火再煎40分钟后去渣取汁。将大米淘净,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粥成,加入药汁稍煮即可。饮粥,日服2次。
【功效】
滋阴,清胃热。适用于病后阴虚体弱,症见口干、腰酸乏力、大便干等。
牛蒡粥
【材料】
鲜牛蒡150克,大米150克,白糖20克。
【操作】
将牛蒡洗净,切2厘米厚的块状;米淘洗干净。将大米、牛蒡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加入白糖即成。温服。
【功效】
养胃生津,清热消肿。适用于阴虚内热型胃癌。
乌贼瘦肉粥
【材料】
乌贼骨12克,广陈皮10克,猪瘦肉50克,粳米100克,食盐适量。
【操作】
先将猪瘦肉去筋膜,洗净切碎备用。乌贼骨、广陈皮置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煮沸约30分钟后,过滤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再加入瘦肉末一并煮粥。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煮。至肉粥熟后,倒入药汁,再煮二三沸即成。趁热服食。每日1剂,分3次食完。连续食用5~7日。
【功效】
行气止痛,健胃滋阴,收敛止血。适用于胃阴亏耗之胃癌,症见口干、大便干等。
猪肚槐玉粥
【材料】
猪肚1个,槐花12克,玉竹20克,粳米100克,生姜6克,食盐适量。
【操作】
将猪肚翻洗干净,切成片备用。生姜切成末。槐花、玉竹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煮沸约30分钟后,过滤去渣,取汁备用。粳米洗净,放锅中,加入猪肚片和适量清水一并炖煮。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炖至熟烂后,加入药汁、食盐等调味即成。趁热服食。每日1剂,分2次食完。连续服食5~7日。
【功效】
补脾益胃,养阴生津。适用于胃阴亏耗之胃癌。
粳米粥
【材料】
粳米50克,白糖适量。
【操作】
粳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煮粥,待米烂时加糖,做早餐食用。温热服用。
【功效】
滋养胃阴,止烦渴。适用于胃癌阴虚内热而引起的烦热、口渴等。
羊肉粥
【材料】
羊肉150克,小米200克,食盐、姜适量。
【操作】
将羊肉切片、洗净,小米洗净,共入锅中,加水煮粥。加入少许盐、姜,稍煮至肉熟米烂即可。1日量,日服2次。
【功效】
温阳益气,补益脾胃。适用于慢性肠炎脾肾阳虚,症见大便溏薄、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