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生晒参3克。
【操作】
将生晒参切成薄片,放入保温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泡半小时,即可饮服。早晨空腹或晚上临睡前温饮之。
【功效】
益气健脾。适宜于胃下垂者饮用。饮此茶2~3天内,忌食萝卜、浓茶、螃蟹、绿豆等食物。
乌硼茶
【材料】
乌梅2克,硼砂1克,红茶1.5克。
【操作】
将上3味一起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
降逆止呕。适宜于慢性胃炎或胃神经官能症之呕吐者饮用。
木耳芝麻茶
【材料】
木耳、黑芝麻各60克。
【操作】
将木耳、黑芝麻分为2份,1份炒焦,1份生用。每次取生熟混合料15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凉血止血,润燥通便。适宜于便秘者饮用,也可用于痔疮便血、肠风出血患者饮用。
甘露茶
【材料】
陈皮120克,乌药、炒山楂、炮姜、川朴、麸炒枳壳各24克,炒谷芽30克,麸炒六神曲45克,茶叶90克。
【操作】
先将陈皮用盐水浸润炒干,同上药研为粗末,和匀过筛,分装备用。每次9克,加鲜姜一片,用开水浸泡,代茶饮用。
【功效】
顺气化滞,消食健胃。适宜于食积气滞、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水土不服等患者饮用。
甘橘茶
【材料】
橘皮10克,甘草5克。
【操作】
将橘皮、甘草洗净;橘皮撕碎,与甘草一起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片刻即可饮服。
【功效】
健脾理气。适宜于消化性溃疡、泛吐酸水等症患者饮用。
香菇茶
【材料】
香菇500克。
【操作】
将香菇细切,在前一日晚上置暖水瓶内,用沸水浸泡。每天服8克,代茶频饮。
【功效】
开胃健脾,补中益气。适宜于慢性结肠炎患者饮用。
参斛茶
【材料】
太子参15克,石斛10克,五味子6克。
【操作】
先将上药切碎,共研细末,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代茶饮用。
【功效】
适宜于胃阴不足、胃脘作痛、干呕食少、热病伤阴、口干烦渴以及老年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等患者饮用。
佛手枯草茶
【材料】
鲜佛手12克,鲜夏枯草24克,白糖少量。
【操作】
将鲜佛手洗净切片,夏枯草洗净切节,两者一起放入杯中,加入白糖(或冰糖),冲入沸水,加盖闷15~30分钟,去渣取汁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
疏肝和胃,散郁结。适宜于肝胃郁热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饮用。
凤尾草冰糖茶
【材料】
凤尾草60克,冰糖适量。
【操作】
将凤尾草与冰糖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汤。代茶饮用。
【功效】
清利湿热。适宜于大肠湿热型慢性结肠炎患者饮用。
菖蒲花茶
【材料】
石菖蒲6克,茉莉花6克,青茶10克。
【操作】
将以上三味共研细末,沸水冲泡,随时饮用,每日1剂。
【功效】
适宜于慢性胃炎之脘腹胀痛、纳谷不化患者饮用。
菱茎叶茶
【材料】
菱茎叶、菱角壳各30~60克,薏苡仁30克。
【操作】
将以上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水煎汤。
【功效】
益气,健脾,化湿。适宜于胃溃疡患者饮用。
茯苓茶
【材料】
茯苓25克,陈皮10克,生姜5片。
【操作】
茯苓、陈皮择洗干净,陈皮切丝,生姜切片。将三者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代茶饮服。每日1剂。
【功效】
健脾和胃,化痰降脂。适宜于脾胃亏虚、痰浊内盛所致的咳嗽痰多、消化不良患者饮用。
山楂茯苓茶
【材料】
山楂30克,茯苓、菊花、茶叶、莱菔子各15克,麦芽、陈皮、泽泻、赤小豆、夏枯草、草决明各10克。
【操作】
将以上原料择净,共研粗末备用。每日取10克,置于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
消脂化积,健脾除湿。适宜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胃寒怕冷等症患者食用。
枸杞子茶
【材料】
枸杞子、五味子各等份。
【操作】
干燥后研为粗末,每次9~15克,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
补益阴精,益气生津,健脾养胃。适宜于饮食减少、心烦自汗、神疲力乏患者饮用。
金橘茶
【材料】
金橘3枚。
【操作】
将金橘放入茶杯中,沸水泡,代茶饮。
【功效】
消食开胃,化痰止呕。适宜于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腐吞酸、消化不良、肠炎、胃炎、肠胃功能紊乱、肠胃痉挛等患者饮用。
橘花茶
【材料】
橘花、红茶末各4克。
【操作】
上述2味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
温中理气,和胃止痛。适宜于胃寒疼痛、食积不化,兼有咳嗽等患者饮用。
桃仁山楂茶
【材料】
核桃仁150克,白糖200克,山楂50克。
【操作】
核桃仁加水浸泡30分钟,洗净后,继加清水,将其磨成蓉,蓉浆装入容器中,加水(约2000克)稀释调匀,待用。山楂洗净,打碎入锅,加水,置中火煎熬成汁,加入白糖,搅匀,缓倒入核桃浆,边倒边搅匀,烧至微沸,出锅装碗即成。每日4次,每次10克。
【功效】
补肾纳气,润肠消滞。适宜于肾虚喘咳、肠燥便秘、腹胀食少等症患者饮用。
石榴皮茶
【材料】
石榴皮10克(干品)。
【操作】
石榴皮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次。
【功效】
健脾和胃,祛湿止泻。适宜于脾胃亏虚、久泄不愈者饮用。
姜糖茶
【材料】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
【操作】
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水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天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代茶饮用。
【功效】
温中散寒。适宜于寒积胃痛,因胃阴不足、冷饮内伤、阴寒郁结所致胃脘疼痛、遇寒加重、手足逆冷、饮食减少等症患者饮用。
乌梅茶
【材料】
乌梅6枚,甘草6克,红枣5枚。
【操作】
将乌梅、甘草、红枣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透,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代茶饮。
【功效】
养阴清热,和胃止痛。适宜于阴虚胃痛者饮用。
决明苁蓉茶
【材料】
决明子(炒熟研细)、肉苁蓉各10克,蜂蜜适量。
【操作】
前2药用沸水冲泡滤液,加蜂蜜适量。代茶饮用。
【功效】
润肠通便。适宜于习惯性便秘和老年性便秘。
党参大枣茶
【材料】
党参15克,大枣10枚,陈皮3克。
【操作】
将上三味水煎代茶饮,每日服1剂。
【功效】
利胃行气。适宜于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
柴胡栀糖茶
【材料】
柴胡10克,栀子6克,冰糖10克。
【操作】
将柴胡、栀子加水500毫升浸透,用大火煎煮5分钟,去渣取汁,放入冰糖,搅匀即可。代茶饮。
【功效】
舒肝清热,散郁和胃。适宜于火郁型胃痛者饮用。
车前子茶
【材料】
炒车前子10克,红茶3克。
【操作】
上述2味以沸水冲泡浓汁,加盖闷10分钟即可;或上述2味水煎成浓汁即可。每日1~2剂,分2次温服。
【功效】
健脾利水,化湿止泻。适宜于脾胃虚弱者,症见消化不良、小便频繁、泄泻等。
黄芪蜜茶
【材料】
黄芪15克,蜂蜜50克。
【操作】
将黄芪放入砂锅内,加清水500毫升,用文火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蜂蜜,拌匀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
益气润肠通便。适宜于气虚便秘患者饮用。
佛手柑饮
【材料】
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泡茶。或将佛手柑与粳米煮粥,常食效果相同。每日服数次。
【功效】
醒脾开胃,疏肝理气。适用于肝胃气滞之脘胁胀痛者。阴虚五心烦热者不宜食。
青梅饮
【材料】
青梅20克,饴糖少许。
【操作】
加水适量,入砂锅煎汤,汤成入饴糖少许,饮用,每日2次。
【功效】
酸敛止泻,适宜于久泄不愈、无粘冻脓血者。
白术干姜饮
【材料】
白术15克,干姜5克。
【操作】
水煎,去渣留汁。每日1剂,分2次服完,饭前1小时服为宜。
【功效】
温中散寒,益气健脾。适宜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患者饮用。
莲子茶
【材料】
茶叶5克,莲子30克,冰糖20克。
【操作】
将茶叶用开水冲泡取汁。莲子用温水浸泡数小时后,加入冰糖,用文火炖烂,倒入茶汁,拌匀即可。
【功效】
健脾利湿。适宜于脾虚久泻者饮用。
首乌茶
【材料】
首乌6克。
【操作】
泡开水代茶饮,味淡为止,每日1~2次。
【功效】
适宜于老年体虚便秘、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饮用。
麦冬藿香茶
【材料】
麦冬10克,藿香3克,绿茶3克。
【功效】
将藿香、麦冬研末,与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成。当茶饮,一般可冲泡3~5次。
【功效】
养阴和胃,芳香止呕。适用于阴虚气滞、肝胃不和的反流性食管炎,凡症见恶心反胃、口干舌红、胸中嘈热、吞酸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皆可服用本药膳方。
丁香柿蒂参茶
【材料】
公丁香3克,柿蒂4~5枚,南沙参15克。
【操作】
将公丁香、南沙参、柿蒂洗净,放入杯中,用滚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成。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2~5次。
【功效】
养阴清热,和胃止呕。适用于阴虚胃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凡症见胃脘灼热、口苦口干、舌红苔少的呃逆呕吐者,均可使用。脾胃虚寒者可在茶中加入适量生姜汁。
麦冬石解茶
【材料】
麦冬10克,石斛6克,绿茶3克。
【操作】
将麦冬、石斛同研成粉末,与绿茶一起放入大杯中,用滚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成。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
【功效】
养阴和胃,理气解郁。适用于阴虚之反流性食管炎,对胃燥者尤其适宜。
二花砂仁茶
【材料】
玫瑰花5克,合欢花5克,砂仁2克。
【操作】
春末夏初玫瑰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摘,及时低温干燥。合欢花在每年6~7月份采摘花朵及花蕾,小火烘干备用。砂仁打碎。将玫瑰花、合欢花、砂仁同入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3分钟即成。每日1剂,当茶频频服用,一般冲泡3~5次。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消食。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嗳气频频、性情急躁。
青陈茶
【材料】
青皮、陈皮各6克,大米50克。
【操作】
将青皮、陈皮择净,切丝备用。先取大米炒至焦黄,再放入青、陈皮丝,加水4碗,煎至1碗,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疏肝健脾,和胃理气。适用于慢性胃炎肝郁气滞、胃脘饱胀、肋胁疼痛、嗳气频作等。
陈皮大枣茶
【材料】
陈皮5克,大枣10枚。
【操作】
将陈皮、大枣择净。陈皮切丝,同大枣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去渣即成。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5~7天。
【功效】
理气调中,健脾益气。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脘胀满不适、食后痛甚、痛无定处、嗳气频作或时时恶心等。
银花茶
【材料】
银花12克,绿茶10克,冰糖适量。
【操作】
先将银花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煎开,加入绿茶和冰糖调匀即成。当茶饮用,日服2次。
【功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阴虚内热型胃癌,症见发热、心烦、咽痛、口干等。
莲蓬茶
【材料】
莲蓬3~4个。
【操作】
将莲蓬洗净切碎,置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血止为度。
【功效】
消瘀、止血。适宜于上消化道出血及各种出血症无明显热象患者饮用。
苦瓜根茶
【材料】
苦瓜根50克,生姜20克,白糖少许。
【操作】
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沙锅内,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饮用。
【功效】
降逆止呕。适宜于呕吐患者饮用。
藿佩茶
【材料】
藿香3克,佩兰6克,薄叶4.5克,白蔻仁1.5克。
【操作】
将以上四味药物研成粗末即可。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正剂。
【功效】
具有化湿浊,醒脾胃之功。适宜于过食肥腻、消化不良所致胃纳呆滞、饮食减少、口中粘腻无味或口气臭秽难闻患者饮用。
萝卜橄榄茶
【材料】
萝卜1000克,鲜橄榄250克。
【操作】
将上述用料一同洗净后切成小块,水煎。
【功效】
祛瘀通络。适宜于胆囊炎,属瘀血停滞型,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局部拒按,舌质紫暗患者饮用。
三鲜茶
【材料】
鲜扁豆叶、鲜藿香叶、鲜荷叶各30克。
【操作】
将以上三味一同捣碎,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开水冲服,每日1剂。
【功效】
祛暑止呕。适宜于急性肠胃炎属暑湿型患者饮用。
槐叶茶
【材料】
嫩槐叶15克。
【操作】
将嫩槐叶晒干,碾细末,开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
清热泻火,止血,疗疮。适宜于肠热便血、痔疮出血、尿血等症患者饮用,表现为大小便下血或痔疮等病。
茉莉花饮
【材料】
茉莉花10~20朵。
【操作】
将茉莉花洗净,置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
理气和中,芳香化湿。适宜于慢性结肠炎患者饮用。
甘蔗橘皮生姜汁
【材料】
甘蔗250~500克,鲜橘皮50克,生姜15~30克。
【操作】
将甘蔗去皮,洗净。与洗净的鲜橘皮、生姜切碎,捣烂取汁。和匀饮服,或煎后热服。可分3~4次服用。
【功效】
益胃和中,下气止呕。适用于阴虚型反流性食管炎,对于呕、反胃有良好的疗效。
沙参玉竹糖水
【材料】
沙参15克,玉竹20克,白糖30克。
【操作】
水煎沙参、玉竹,去渣取汁,加入白糖即成。当茶频频饮用,每天1~2次。
【功效】
滋阴生津,养阴益胃。适用于阴虚之反流性食管炎,十咳、咽干、鼻干者尤宜。
蔗姜汁
【材料】
甘蔗汁1杯,生姜汁1匙。
【操作】
将两汁混匀后置杯中,隔水煨温即可。一次服用,必要时可重复服用。
【功效】
和胃降逆,滋阴润燥。用于食管癌胃阴虚者,症见恶心、呕吐明显,影响进食。
萝卜汁
【材料】
新鲜白萝1000克。
【操作】
萝卜洗净,切片,放入果汁机打碎,取汁,加入适量白糖搅匀即可。代茶频饮,温服。
【功效】
行气消胀,助消化。适用于慢性胃炎食积停滞者,症见胃脘作胀、食后尤甚、时有嗳气、胃纳不香等。
番茄西瓜汁
【材料】
番茄500克,西瓜1000克。
【操作】
番茄以沸水冲烫,去皮切块,西瓜取瓤去子切块。入果汁机打碎即可。每日饮200毫升。
【功效】
清热化湿,生津止渴。适用于慢性胃炎湿热症状较重者,症见胃脘痞胀、口苦口黏、身重、食欲不振、小便色黄。
大黄甘草饮
【材料】
大黄20克,甘草8克,矿泉水适量。
【操作】
大黄放入铁锅内微炒黄入药,甘草用刀切为细末,与大黄混合均匀,同时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浸泡10分钟,用文火煎煮为浓液,取出放凉,1次服用,每日服2次,服后可适当饮用一些温开水。
【功效】
清热降火。适宜于火热内盛患者饮用。孕妇慎用。
木瓜蜜饮
【材料】
木瓜1个,蜂蜜50克。
【操作】
将木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熟后调入蜂蜜,再用文火煮沸20分钟即可。分数次温热饮用。
【功效】
滋润五脏,祛湿舒筋。适宜于溃疡病病人饮用,也可用于转筋、脚气、肺结核患者饮用。
牛乳韭汁饮
【材料】
韭菜50克,牛乳200毫升。
【操作】
韭菜洗净,捣烂取汁,置入锅中,加牛乳200毫升,遂煮开后即可食用。
【功效】
活血解毒。适宜于胃癌,属瘀毒内阻型,胃脘刺痛灼痛、呕吐便血、食后痛剧患者饮用。
山药白糖饮
【材料】
山药120克,白糖适量。
【操作】
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煮烂,加入白糖搅匀即可。
【功效】
润肺补脾,益肾固肠。适宜于脾肾两虚之大便溏泻患者饮用。
玉竹沙参饮
【材料】
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10克,乌梅5枚,冰糖适量。
【操作】
将以上5味用水煎服,代茶饮用。
【功效】
清热去火,通利二便。适宜于热病伤阴、夏天多汗、口干思饮、大便干燥等患者饮用。
夏朴蜜饮
【材料】
半夏6克,厚朴6克,蜂蜜适量。
【操作】
将半夏、厚朴煎取药汁,然后加入蜂蜜和开水饮用。日服1次。
【功效】
消痞散结,降逆止呕。适宜于烦躁不安、脘腹胀满患者饮用。
胡萝卜饮
【材料】
胡萝卜250克,食盐少许。
【操作】
将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烂,去渣取汁,调入食盐拌匀即可。饮服,每日3次。
【功效】
健脾消食。适宜于消化不良、腹部胀满患者饮用。
鲜藕饮
【材料】
鲜藕500克。
【操作】
将鲜藕洗净剁碎,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一日内分数次服完。
【功效】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适宜于胃热壅盛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用。
姜汁地黄饮
【材料】
生地黄汁50克,生姜汁100克,蜂蜜20克。
【操作】
生地黄和生姜洗净,稍晾去水分,切为极细碎末,分别喷洒少许冷开水,经拌匀后,用双层纱布包扎绞汁入锅内,再倒入一汤匙蜂蜜,并加适量的矿泉水,经充分调拌搅匀后,倒入细碗内,大约有200毫升,1次服下,每日2次。
【功效】
强心健胃,利尿。适宜于肠炎、胃炎患者饮用。
陈皮姜糖饮
【材料】
陈皮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
【操作】
将陈皮、生姜煎汤,去渣过滤,加红糖稍煎即可。
【功效】
润肺止咳,健胃止吐。适宜于胃酸、呕吐、咳嗽痰多患者饮用。
粟米姜汁饮
【材料】
粟米30克,姜汁10毫升。
【操作】
将粟米加水适量,用文火水煎取汁,与姜汁拌匀。温服,每日1次,连饮2~3天。
【功效】
益脾和胃。适宜于胃虚呕吐患者饮用。
姜汁蜜饮
【材料】
鲜甘蔗汁500毫升,鲜生姜汁50毫升,蜂蜜30克。
【操作】
取鲜甘蔗洗净,去皮和蔗梢后,切为小块或细末,用双层纱布包扎后,采用压榨法或绞汁法取足够数量的鲜汁,放于盆内;再将鲜生姜洗净,切为薄片或细末,按上法取汁。将此二汁与蜂蜜同放盆内,混合均匀,1次当茶饮服,也可分3次饮用。
【功效】
健胃消食,止咳通便。适宜于便秘咳嗽患者饮用。
橘皮红枣生姜饮
【材料】
红枣肉7枚,橘皮、生姜各10克。
【操作】
用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健胃消食,温中畅气。适宜于胃痛胃酸、消化不良、呕吐、患者饮用。
杞子百合饮
【材料】
枸杞子30克,百合20克。
【操作】
枸杞子、百合分别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
清热养阴。适宜于胃癌,属瘀毒内阻型及胃脘刺痛拒按、五心烦热、口干舌红患者饮用。
鲜百合饮
【材料】
鲜百合100克。
【操作】
鲜百合洗净,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20分钟,分次食用。
【功效】
滋阴清热。适宜于胃癌,属胃热伤阴型及胃脘灼痛、口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患者饮用。
羊乳饮
【材料】
羊乳500毫升,竹沥水20毫升,蜂蜜20毫升,韭菜汁10毫升。
【操作】
将羊乳放锅中煮沸后,依次加入竹沥、蜂蜜、韭菜汁后调匀,分次温服。
【功效】
养阴清热,补虚健体。适宜于胃癌,属胃热伤阴型,胃脘灼痛、口干烦热患者饮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