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来和老周聊天下棋帮老周干点零活的是河边闸桥上退休的老钱。老钱六十来岁,休龄却有十多年。老钱当年是“病退”,为的是让女儿顶班。病退后的老周身体很好,待在家里无聊,就走百十步来和老周瞎侃神吹,帮老周整理收购来的那些报纸杂志和烂纸头、破书本。老周就很高兴,忙完了,递根烟给老钱,说老钱你歇歇,我上趟茅房来跟你杀一盘。
老钱就点上烟,把棋摆好。
常来小树林打牌散步的都知道收破烂的老周和看大闸的老钱是棋友,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从没红过脸犟过嘴。
老钱更觉得自己活得比别人开心。除了下棋、整理破烂、干点杂活之外,老钱爱把从破烂里搂搂出来的一些过时票证、藏书签、旧信封和偶尔的一两本有用的旧书收藏起来,带回闸桥的阁楼上去。老周也不说什么,有时还帮老钱挑选一些。比如那张1946年新海电厂食堂二两的饭票,1938年一张东山游击队的大米收条,1922年5月5日的一张《晨报副刊》、1931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等等,就是老周在破烂里翻捡出来送给老钱的。
老钱收集这些“破烂”,不知怎么让市里的一个什么协会知道了,登上老钱的阁楼参观好几次,在称赞一番之后,聘请老钱为该协会顾问,还送了一本大红聘书。又过几天,来了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要采访老钱。老钱这才认真起来,也害怕起来,躲到老周家不出门。
这事闹到了社会上,传说沸沸扬扬,说老钱这下发了,家里那么多古董古玩,全是无价之宝。有的说,这老钱早就诡计多端,明里是帮老周干点杂活,暗地里是算计老周。
老周和老钱听不到这些议论,仍旧一如既往。
一天,老周问老钱,你那些破烂,能有多少用处?
老钱沉吟了片刻说,不大懂,反正有用,说不定很值钱。
老周说,早知道是好东西,我能帮你寻找不少哩,可惜,都卖了。
老钱说,算了,以后不劳这神了——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只是觉得好玩。
说这话的第二天,市里博物馆来了四个人,参观完老钱的收藏,说要拿钱收购一批。老钱说什么也不同意。博物馆看收购不成,又提出让老钱在国庆前搞一次展览,地点就放在博物馆展览大厅。这回老钱勉强同意了。
电视台作了预告,钱如常个人收藏展览9月20日在本市博物馆举行。
可是,9月20日之前贴满大街各个广告栏的海报却变成了“周同仁钱如常二人收藏展览9月20日至10月5日在本市博物馆举行”。这是根据老钱的意思改的。
展览会在本市引起了轰动,老周和老钱也名声大噪。可是,这之后,老钱再也没去帮老周的忙了。破烂摊忙活的就老周一个人。老钱呢,一个人躲在闸桥上的阁楼里,整理那些破烂东西,拿起来看看,玩玩,很满足的样子。
老周看老钱长时间不来,就去看看,也多次请他来破烂摊玩玩,老钱就是不下楼。后来就是老周常来老钱的阁楼了。老周不是空手来的,他手里抓着一些过时的纸品,如旧杂志、旧信封、发黄的明信片等。
阁楼里,常传出两位老人的笑声,还有“将”、“吃”、“你死了”等下棋术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