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谍报-煎饼果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年轻的王随必刚刚由市府办秘书的位子上提升为某局局长,在最初的兴奋之后,接下来就有些犯愁了。当然,这愁也是幸福的愁。愁什么呢?说起来,和他以前的职业有关。

    众所周知,王随必是市里有名的笔杆子,负责给主要领导写讲话稿。这讲话稿子和一般的总结性材料或报告性材料不一样,要符合领导的口味,又要把该讲的都讲全了。王随必每每干这个活时,都要掉一层皮,瘦二斤肉,一来,领导的口气越来越大,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二来讲话的度要把握准确,不能说大,也不能说小。这两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常常是熬更打点写出来的稿子,被领导推翻重来。

    王随必为此而十分苦恼,心里多次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要是做了领导,首先改革的,就是开会不能讲长话,更不能让下边的秘书写稿子,最多写个提纲,自己只拿着提纲,挑重点的说,因为他知道,事情主要靠干,而不是靠说。为此他在偶尔清闲的时候,也做过功课,学习知识,给自己充电,久而久之,他知道简约的美妙。

    比如他从唐诗中,就悟出了一套。就拿“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句来说吧,就远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要高明得多。鸡鸣,说明是在夜间,茅店,指村野小店,月,有月光的夜晚;人迹,人的脚印子,板桥,木板的小桥,霜,指节令。此联含意深远,意境无穷,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再来读读另一联,清明时节,只说明节令,雨纷纷,更不用解读,一看便知;路上行人,太白话,欲断魂,也缺少想象。从字面上讲,鸡鸣,茅店,月,至少有三个层次,而清明时节,雨,只有两个层次,纷纷是修饰字,可以忽略不计。可见,后者七个字,不及前者五个字。所以说,字数多的领导讲话,或总结报告,并不一定要那么多字数,是完全可以精简的。

    更让王随必有所感触是,在单位门口斜对面的小巷口里,有一个卖早点的小摊,小摊边上有一个写着广告词的牌子,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赣榆杂粮煎饼果子”八个红字,王随必被这八个字惊呆了,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果评选本市最成功的广告词,这个内容可入选第一名,因为朴素的几个字,表现的内容既准确又丰富,赣榆,是苏北连云港的一个县,紧靠山东,那里的特产就是煎饼;杂粮,是指很多的小粮,如豇豆、豌豆、红小豆、绿豆、小扁豆、大麦、黑米、小米、高梁,这些都是杂粮;果子,赣榆方言,油条的别称。说果子,不说油条,说明卖早点的主人是地道的赣榆人。在如今提倡绿色食品、保健用餐的大时代背景下,一个外地小摊出示这样的招牌,真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词好多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单位办公室主任也是单位大秘书出身,知道新来的王局长是写大材料的大行家,他指示秘书小吴,写材料时,一定要多用些心,别让王局长不满意。小吴正好也想在新局长面前表现表现,显示一下自己的文字才能。正巧单位要开县区局长通气会,王局长要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主任老早就安排小吴准备了。到临开会的前一天,主任来到局长室,把会议程序给王随必看,请他审定。王随必瞄几眼,说,我看县区局长的表态发言就取消了吧,会议也由一天改为半天。主任说可以,马上重新安排。主任又取巧地说,王局长,明天你的讲话,吴秘书已经给你起个稿子了,你要不要看看?王随必想想,说,拿来看看吧。其实,王随必自己已经草拟了讲话提纲。

    王随必在看小吴起草、主任亲自修改的讲话稿时,越看越来气,空话套话太多了,满纸都是大道理。王随必忍不住打电话,让主任和小吴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王随必不客气地对主任小吴指出了稿子存在的问题,要他们把两万五千字的讲话稿,缩短成四千字。主任和小吴都表现了为难的情绪。王随必只好开导他们说,你们要学学人家卖早点的经验,文字越精炼越好。王随必走到窗前,指着马路对面小巷子说,这里有一家卖早点的小摊,那个广告词太棒了,你们去学学。

    主任和小吴对新局长的指示不敢不听,只好去看看。

    主任和小吴在“赣榆杂粮煎饼果子”前琢磨良久,也没有看出这几个字的妙处来。

    还是主任见多识广,他思来想去,恍然大悟地说,知道了。

    主任拉着小吴走到一边,说,这个卖早点的,一定是王局长家的什么亲戚,王局长老家是哪里的?不就是赣榆嘛,没错,王局长是让我们照顾照顾他家的亲戚,啧,王局长不愧是市府下来的领导,水平就是高,他不直接说,而是采取这种办法,艺术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