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你是宣传员,提着石灰桶刷标语,动员人家送郎参军,今天你自己要送郎上前线啰!”
“凡是我倒霉的时候,罗荣桓都是跟我一起倒霉的。”
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
1963年12月,弥留之际的罗荣桓元帅不断地重复说:“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罗荣桓逝世的当天晚间,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召集会议听取汇报10年科学技术规划。开会前,毛泽东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默哀毕,毛泽东十分沉重地说:“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之后,毛泽东悲痛异常,数夜不眠,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飞。
君今不幸离不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毛泽东和罗荣桓的关系相当亲近,两人是知心的战友,毛称罗为一辈子共事的人。从秋收起义开始,罗荣桓就追随毛泽东干革命,打天下,始终如一地拥护毛泽东的领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毛泽东对罗荣桓非常了解,对他的工作能力、思想品质、为人处世非常熟悉。毛泽东对罗荣桓的评价很高,也很符合罗荣桓的实际。
抗战初期,罗荣桓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开赴华北前线时,中央和毛泽东明令规定,家属不准随队前往。罗荣桓和林月琴刚结婚不久,新婚燕尔,难舍儿女情长,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同样如此。为此,毛泽东专门把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找去谈话,向她介绍了罗荣桓参加革命的历史,对罗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罗荣桓老实,原则性强。说到井冈山时期罗荣桓任连党代表,毛泽东解释说:“为什么让荣桓去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他老实。”又说,他非常老实,可又很善于总结经验,他对是非、对正确和错误鉴别得特别分明。毛泽东接着说,在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斗争中,罗荣桓表现了坚定的原则性,并且遭到撤职。虽蒙受冤屈,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仍旧老老实实地为党工作。毛泽东告诉林月琴说,罗荣桓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当然,老实人免不了受人欺负,这也没什么,历史总会正确地评定一个人的功过的。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是不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我们共产党人都要做老实人。最后,毛泽东关切地问林月琴:荣桓爱吃辣椒,你们一起生活是否习惯?并鼓励她说:“长征路上你是宣传员,提着石灰桶刷标语,动员人家送郎参军,今天你自己要送郎上前线啰!”
罗荣桓一生老老实实追随毛泽东干革命,他憨厚忠诚,同时又善于坚持原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1961年和1962年,毛泽东又两次谈到他和罗荣桓的关系,谈到他心中认识和熟悉的罗荣桓,并概括了十个方面。毛泽东说:
一、凡是我倒霉的时候,罗荣桓都是跟我一起倒霉的。
二、罗荣桓的品格,用十句话概括: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罗荣桓是同我一辈子共事的人。
三、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重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上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
四、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
五、罗荣桓到山东的第一天,就想的是把山东全部拿回来,就想到为全国拿下来尽义务。
六、山东是执行中央十大政策的模范。罗荣桓一到山东,就在谁领导谁,谁团结谁,谁统一谁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上,坚持正确路线。
七、罗荣桓在山东,一直抓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什么是中心?就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武装群众。
少奇同志到山东,支持的就是罗荣桓。
八、敌人蚕食了,是面向根据地,还是背向根据地,罗荣桓的翻边战术,不是战术,是战略。他掌握山东局面以后,敌人越蚕食,根据地越扩大。
九、罗荣桓是执行上级指示的模范,也是善于提不同意见的模范。百团大战不能说都不对;但是,罗荣桓不参加百团大战,集中力量抢占山东的地盘,这很了不起。罗荣桓领导的整风,把主要目的放在检查领导的思想作风路线,而且抵制了延安的“抢救运动”,这很难得。
十、罗荣桓最守纪律,连高岗都说,罗荣桓是党内的圣人,不敢找罗荣桓乱说。从高饶问题上看出,最正直的人,是罗荣桓、邓小平、陈云。
毛泽东这样评价一个将帅是很少见的。
毛泽东十分喜欢罗荣桓的为人,推崇他的人格,在生活上对他也非常关心和照顾。由于操劳过度,1942年冬在山东创建抗日根据地的罗荣桓患了严重的肾病,连续一个多月尿血不止,可他仍以顽强的意志带病坚持工作。在延安的毛泽东得知此事后,十分惦念,很快电示:身体重要,能否到新四军检查治疗?当时,陈毅的新四军条件比鲁南区强些,但仍是难以查出病因,便决定请示中央秘密到上海做彻底检查,中央复电同意。到第二天,突然接到毛泽东急电,提醒他们说:罗荣桓身上有枪疤,易被敌人发现,不宜去上海。这使罗荣桓十分感动,想不到毛泽东想得这样周到。
毛泽东一直惦记着罗荣桓的身体。1944年2月8日,他又专门写信去慰问,信上说:“你的病况,中央同志大家关心。因来电所述病情甚为严重,故我们复电在山东医治,如不可能则去上海,实含若干冒险性质。究竟近情如何,是否完全不可能在山东医治,又是否完全不可能来延安而非去上海不可,如果去上海又是如何去法,均望详告。”毛泽东像指挥作战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罗荣桓的病情。工作第一的罗荣桓从心底感谢毛主席,他哪里也没有去,一边以超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一边坚持繁重的工作。
1946年1月,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率部出关的罗荣桓病情恶化,毛泽东立即复电催他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肾癌,必须做手术,当时在大连的苏军医院设备简单,不能做手术。毛泽东于1946年7月,亲自安排罗荣桓赴苏联莫斯科治疗,在克里姆林宫医院切除了长肿瘤的左肾。第二年6月,罗荣桓病未痊愈便赶回国内,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等职,参与指挥和领导东北解放战争。
平津战役结束后,罗荣桓正准备率部南下,由于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并发,只有一个右肾的罗荣桓,在同人谈话时突然晕倒。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闻讯后,立即派保健医生黄树则到天津为罗治病。毛泽东专门给罗荣桓写了封亲笔信,交黄带去。毛泽东在信中嘱罗荣桓在天津安心养病,暂不要南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黄见到罗荣桓后,立即向他转交了毛泽东的亲笔信。罗荣桓一见是毛泽东的亲笔信,立即拆阅,深为毛主席的关怀所感动。不久,罗的身体有了相当的恢复,第一个国庆节,毛泽东和罗荣桓共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建国后,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关心着罗荣桓的健康。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在罗荣桓署名上报的一份干部任命报告上写道:“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是否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
1963年12月,罗荣桓病重,不久病危,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对他的病情都非常关心,指示医院大力组织抢救。罗荣桓逝世三天后,毛泽东带领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以及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副总理、政协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以及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来到北京医院,向一辈子共事的亲密战友的遗体告别。
(鲁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