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战友情深-毛泽东与陈毅:“相见恨晚,相慰平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你谈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谈华中抗战的经验,那很好,我可以召集一个会议,请你谈三天三夜。至于与小饶的问题,我看还是不要提,一句话也不要提。”

    “你到华东,什么事也不要做,只须待在司令部里下下围棋,摆摆龙门阵即可。”

    毛泽东风趣而深刻地告诫陈毅:“不要伤风”,不要失去灵敏的嗅觉,要警惕非法活动。并说:“你推让,是不对的。谦逊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野心家就不让。让给他就使党受损失。”

    然后说:“陈老总,我保你!”陈毅给毛泽东敬了军礼,回答说:“不用主席保,我能过关!我是共产党员,我靠我的工作,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毛泽东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陈毅元帅,文武全才,既是横刀立马的将军,又是享誉中外的诗人,一位颇具大将风度的外交家,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儒将。毛泽东十分喜爱这个全才,喜爱他的气质,他的风度,他的才气。

    毛泽东和陈毅的关系不同寻常。陈毅是毛泽东所喜爱的帅才,70年代毛泽东只参加过一次追悼会,那就是陈毅元帅的追悼会。

    陈毅与毛泽东交往最随便,许多高级干部见到毛泽东总是毕恭毕敬,不敢随便说笑,而陈毅在毛泽东面前,从来不拘言笑,每次见面,陈毅总是来个立正敬礼,大声说道:“报告主席,陈毅前来报到!”或者说:“主席,我来了。”毛泽东一让座,将手一挥:“坐嘛,坐下说。”陈毅就放开了,毛泽东的屋子便热闹起来,两人便海阔天空地聊起来,从工作、学习谈到历史、文学。他们还是诗友,谈起诗来,自然更是投机。

    陈毅是毛泽东面前最无拘无束的几个人之一,也是毛泽东能够与之敞开胸怀的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陈毅和毛泽东一起共事45年,有一致也有分歧,甚至还有过争吵,但分歧的时候少,统一的时候多。

    陈毅把与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人物长期共事看成自己巨大的荣幸。1929年红四军第七次至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期间,他就经历了对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袖地位由有所保留到竭诚拥护的转变过程。此后,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一直是毛泽东最坚定的拥护者之一。在晚年,他发现领袖意志与群众的利益发生偏离便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陈毅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那时,陈毅、毛泽东、朱德都是红四军党的领导人。1928年湘南八月失败,红四军争论四起,毛泽东、朱德二人之间在有关红军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作为领导核心成员之一,陈毅对两位主要领导人的意见分歧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中间立场。他的出发点是想造成团结对敌的局面,在客观上则形成了对毛泽东正确领导的削弱。恰在这时,他又取代了毛泽东在红四军前委中的领导职务,“过渡内阁”的主持者。红四军“七大”后毛泽东离开部队,到三蛟指导后方工作。陈毅从上海“党中央训练班”回来,赞同毛泽东的主张,支持和拥护毛泽东领导指挥红四军,并说:“我把他赶走的,我再把他请回来。”

    1929年的古田会议,陈毅、毛泽东和朱德一起,共同维护了红四军党和军队的团结,巩固了毛泽东在红四军的领导地位。后来,陈毅自己曾谈道:“领袖不是天生的,是在群众运动中锻炼成长由群众认识的,我就是这样,开始我并不认为毛主席是领袖,经过湘南失败,经过红四军‘七大’,最后认识了毛泽东的正确。”

    在上海停留期间,中央组织部曾从人事关系出发考虑把陈毅调往别的地区工作,而陈毅却说:“我要回福建去完成把毛泽东同志请回红四军的使命,以后则随时听从中央调遣,到哪里工作都行。”古田会议之后,他把这一情况如实地向回到红四军前委的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说:“你哪里也不要去,就留在我这里工作。”陈毅与毛泽东在艰苦的战争环境和健康的党内斗争中达成了真诚的理解和友谊,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陈毅以后的命运,也决定了陈毅与毛泽东的亲密关系。

    “富田事变”打“AB团”,陈毅被怀疑为改组派和社会民主党,只是由于毛泽东的信任和保护,才幸免于难。此后,毛泽东被剥夺过在红军中的领导权,在与张国焘的较量中度过了平生最黑暗的时刻。被留下来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陈毅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难,苏区处在白色恐怖之下,伤病交加的陈毅曾在草丛中潜伏了20多天,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梅岭三章》。

    陈毅和毛泽东,自长征开始不久便失去了联系,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毅才从报纸上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消息。在此期间,陈毅以“长夜无灯凝望眼”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思念。

    新四军成立时,陈毅被任命为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中共东南分局委员、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在新四军中,陈毅是坚决贯彻毛泽东正确路线的主要代表。1939年冬,毛泽东任命陈毅为新成立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总指挥,统一领导指挥新四军江南部队。

    不久,陈毅和副总指挥粟裕率部北渡长江,改为苏北指挥部,陈毅仍任总指挥。国民党军韩德勤欲将陈毅部消灭于立足未稳之时,苏北形势骤然紧张,毛泽东对陈毅部极其关怀,命八路军黄克诚部迅速南下,新四军五支队东渡运河前往增援,并指示陈毅部依托黄桥,坚持独立作战半个月,还指示中原局帮助和支援陈毅。陈毅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排除干扰,组织打了黄桥战役,歼敌1万余人,与八路军黄克诚部胜利会师。毛泽东对陈毅在苏北通过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迅速打开抗日局面的成就给予很高评价,把陈毅的经验转发全军团以上干部学习。

    “皖南事变”后,毛泽东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1942年,刘返回延安,由饶漱石代理政委。饶缺乏政治、军事经验,陈毅对这位代政委不太满意,饶漱石因此对陈毅怀恨在心。到1943年年底,饶借整风之机,搞阴谋斗争陈毅,并给毛泽东发电报,说陈毅反对毛泽东,反对政治委员制度,要求撤换陈毅。陈毅如实向中央报告,并重新检讨了自己说话随便等缺点和错误。毛泽东信任陈毅,要他来延安汇报工作,并参加七大。

    第二年春,陈毅抵达延安,和相别10年的毛泽东热情握手。见面后,陈毅要求毛泽东召开中央会议,谈一谈新四军的问题。毛泽东却给他浇了冷水,对他说:“如果你谈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谈华中抗战的经验,那很好,我可以召集一个会议,请你谈三天三夜。至于与小饶的问题,我看还是不要提,一句话也不要提。关于这件事,华中曾经有个电报发到中央来。这电报在,如果你要看,我可以给你看,但是我看还是暂时不要看为好。”陈毅说:“那我就不看,华中的事也就不谈。”毛泽东满意地说:“我欢迎你这个态度。”

    但陈毅心中的疙瘩并没有解开。几天后,善于知人的毛泽东对陈毅说:“经过一个多礼拜的考虑,我以为你的基本态度是好的。你现在可以给华中发一个电报,向他们作一个自我批评。我也同时发一个电报去讲一讲,这个问题就打一个结,你看如何?”陈毅诚恳地说:“这样好,我照办。”

    当天毛泽东和陈毅一同发电报给华中,毛在电报中说,陈、饶争论属于工作关系性质,不属于路线的性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不应再提。关于内战时期在闽西区域的争论,属于个别问题的性质,并非路线的争论,而且早已正确地解决了。关于抗战时期皖南、苏南的工作,陈毅是执行中央路线的,不能与项英同志一概而论。无论在内战时期与抗战时期,陈毅同志都是有功劳的,未犯路线错误的。

    这年年底,陈毅致信毛泽东,谈了来延安的感受,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回复称赞说:“一切不公平之事,必须使之归于公平,以利团结对敌。有所见时,请随时告我。”“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又随时准备修正错误,没有什么行不通的。每一个根据地及他处只要有几十个领导骨干打通了这个关节,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从此以后,毛泽东对陈毅更为欣赏和器重。“七大”一过,毛泽东要陈毅重返华东,对他说:“你到华东,什么事也不要做,只需待在司令部里下下围棋,摆摆龙门阵即可。”毛泽东感到,将来要开辟华东战场,非陈毅压阵不可。陈毅欣然赴命。回到华东,有人问他对毛泽东的印象,他说:“毛泽东进步太大了,我是望尘莫及。”

    1947年5月,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最为困难的时刻,陈毅准备在华东发起孟良崮战役,中央和毛泽东也都认为,这一仗关系到华东乃至全国的战局,很快便回电批准了他的作战计划,但因陈毅正率部在行军途中,未能及时接到。毛泽东彻夜不眠等候回音,直到陈毅复电说已收到军委的电报,才放心去睡觉,并高兴地说:“陈毅这个同志,只要接到命令,没有不全力执行的。”这一仗,全歼蒋介石的王牌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大获全胜。不久,陈毅奉命到米脂杨家沟向毛泽东汇报华东野战军的工作。毛泽东对华东部队的作战很满意,对陈说:“你们作战是可以放心的。”

    此后,毛泽东点将,陈毅与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千军万马,从淮海决战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解放之初,毛泽东慎重考虑,任命陈毅为大上海一市之长,战场老将走进十里洋场,希望像当年全党抢东北一样接管上海,政绩突出。此后陈毅一直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器重。在解决饶漱石问题之后,毛泽东更加信任陈毅。1953年年底,陈毅由上海到北京出席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干会议,到达北京的第4天,毛泽东把陈毅叫到玉泉山别墅去谈话,当问到陈毅所了解的饶漱石的情况时,陈毅顾虑已到中央任组织部部长的饶漱石,便没有说真心话,毛泽东表情淡漠。告辞出来,陈向中央机关的一位主要负责人说起此事,被告之:“主席问你,是为了听你说真实情况!”深有触动的陈毅当即返回毛泽东房时向他说明自己的思想过程,然后把自己所接触所怀疑的饶的言行和盘托出。毛泽东听后变得高兴起来,点头欣赏,并把已掌握的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情况告诉了陈毅。几天后又专门找陈毅去谈话,专谈高岗、饶漱石问题,主要是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命一事。那是1949年10月,各大区都由司令员兼任大区军政委员会主席,毛主席坚持让陈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感到自己是华东军区司令员又是上海市市长,已够忙了,推辞说让饶漱石来当。毛便让华东局讨论。由北京回上海后,陈毅向饶说明情况,饶说:“你不担任我担任。”未经华东局讨论,就用华东局名义报中央。后来,饶到北京,毛问起此事,饶撒谎说:“华东局几个同志都不同意陈毅担任,只好由我来担任。”

    弄清这些情况,毛泽东风趣而深刻地告诫陈毅“不要伤风”,不要失去灵敏的嗅觉,要警惕非法活动,并说:“你推让,是不对的。谦逊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野心家就不让。让给他就使党受损失。”

    4月1日,华东局扩大会议开幕,陈毅发言。后来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当着众多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表扬了陈毅的发言。这对毛泽东来说是个例外。6月22日,毛泽东专邀陈毅到玉泉山共进晚餐,谈论工作,气氛十分融洽。告别时,毛泽东对陈毅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不久,陈毅到了中央,相隔24年之后,陈毅重新回到毛泽东的身边,成为中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而且是一身兼数职。可见,毛泽东对陈毅是多么信任。

    “文革”期间,毛泽东多次保了陈毅。陈毅公开说:“我过去几次反对过毛主席,但比来比去,还是毛主席对,我决定跟毛主席走。”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毛泽东和陈毅亲切握手,拉着他一起照相,然后说:“陈老总,我保你!”陈毅给毛泽东敬了军礼,回答说:“不用主席保,我能过关!我是共产党员,我靠我的工作,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毛泽东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另一次,接见红卫兵,毛泽东拉着陈毅到休息室里,关切地问:“陈老总,最近怎么样?”陈答道:“主席,我有错误,历史上我反对过您两次。”毛泽东不等陈毅说完,摆了摆手说:“哎!你就是第三次反对我,我也同你合作!我保你!”陈再三表示:“主席,我要争取自己过关。”

    后来毛泽东听了张春桥等人的歪曲汇报,听了一面之词,有了“二月逆流”之说,再后来毛泽东又亲自为“二月逆流”平反,让周恩来、叶剑英通知病中的陈毅元帅。陈毅去世,毛泽东在审阅陈毅的悼词时,圈掉了“有功有过”四个字,在没有人提醒他何时为陈开追悼会的情况下,毛泽东拖着病体来到八宝山,清泪两行,沉痛地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陈毅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作出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作了结论了嘛!”还说:“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他跟我吵过架,但我们在几十年的相处中,一直合作得很好!”

    (鲁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