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门大炮、18辆坦克车,多么厚重的寿礼,多么特殊的祝贺啊!这是邓小平与刘伯承一起向党和人民献的忠心,也是与朱德总司令之间友情似海的标志。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很好。”
战争年代,邓小平作为战略区的指挥员,在朱德总司令的指挥下,南征北战,多是通过电文沟通联系,建立友谊。邓小平对朱德特别敬重,在其60大寿时,他送上了特殊的贺礼。朱德访问苏联,两次讲话稿均请邓小平审阅,邓小平在重大问题上直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朱德都从谏如流,予以采纳。面对中央人事安排和重大变动,朱德致函邓小平表示自己服从安排,让其“祈无顾虑”。
“我和老彭、伯承都不出面,由小平同志来干”
进入1940年后,抗日战争的发展更加恶化。1月17日,蒋介石发出命令,要太南、太岳地区的八路军一律撤至白晋路以东,邯长路以北。在这一地区活动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当然不能坐等反共顽固派的进攻,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有关指示精神,于1月18日发出反顽斗争指示。19日,朱德、彭德怀向蒋介石提出抗议,并于同日致电刘伯承、邓小平,令陈赓部主力立即移驻太岳区,同决死队会合,统一指挥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决死队。陈赓部到太岳后狠狠打击了顽军第二十七军,同时争取其他国民党军,制止了国民党军向临屯公路以北进攻的企图。紧接着,刘、邓根据朱德总司令的部署又令三四四旅在太南地区向阎锡山的反共先锋孙楚部发起反击,恢复了太南被反共顽固派占领的地区。
然而,国民党第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对朱德的忠告只当耳旁风,仍然我行我素。朱德、彭德怀决心给其以狠狠打击。
反击朱怀冰部的磁武涉林战役准备于3月5日发起。在研究战役部署时,为了以后统战工作的便利,朱德说:“这回嘛,我和老彭、伯承都不出面,由小平同志来干,到时候好说话。”
将战役交由政治委员单独指挥,充分说明了朱德对邓小平的信任。
邓小平从朱德总司令处受领战役指挥任务后,于2月下旬,即开始调动部队,研究具体作战计划。
接着,按照朱德的安排,邓小平赴前线指挥,刘伯承在师部坐镇。
3月5日2时,邓小平命令各部队全面出击。整个战役,从5日发起,8日结束,仅用了4天时间,歼灭1万余反共顽固派军队,活捉了朱怀冰部九十四师参谋长蒋希文、鹿钟麟部参谋长王斌、国民党武安自卫军军长胡象乾等大批官兵,并俘虏了150多名混杂在部队中的官太太。
特殊的寿礼
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60寿辰,为了给朱德祝寿,还在晋冀鲁解放区驰骋杀敌的邓小平与刘伯承一起,代表前线全体将士向延安发出为朱德祝寿的贺电:
谨以无限敬意,恭祝你永远健康,永远领导着人民解放事业走向胜利……我们并在本月展览和表演自陇海战役以来五次战役中缴获蒋军进犯之各种口径629门炮及18辆轻重坦克车,以示庆祝。
629门大炮、18辆坦克车,多么厚重的寿礼,多么特殊的祝贺啊!这是邓小平与刘伯承一起向党和人民献的忠心,也是与朱德总司令之间友情似海的标志。
莫斯科,两改朱德讲话稿
全国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成员之一,长年累月和早已是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成员的朱德工作在一起,他们见面的机会增多了。邓小平和朱德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问题;有时一起外出调查研究;有时一起出席晚会,观看演出;有时一起视察部队,观看军事表演;有时一起出访国外,等等。
1955年2月,中国共产党派了一个重要的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大。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朱德是代表团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是代表团的重要成员。中央委员王稼祥、谭震林、刘晓(驻苏大使)随同出访。朱德是在访问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五国之后,先期于1956年2月4日到达苏联进行访问的。2月11日,邓小平、王稼祥、谭震林和他们的随行人员从国内来到莫斯科与朱德会合。
出访期间,苏方邀请朱德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周年前夕的2月12日晚上,做一次电视讲话,讲话稿经过请示朱德已经定稿。邓小平11日赶到莫斯科,朱德与邓小平稍加寒暄后,就请他审阅讲话稿,因为他对邓小平的政治水平非常欣赏。
邓小平来不及休息,即开始审阅。他看得很快,很认真,很仔细。看完后,邓小平如实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讲话稿是不错的,但有两点要修改:“一是不要光讲苏联对我们的支持和援助,支持和援助是相互的,因此还要讲中苏条约签订后6年来中苏两国的密切合作和互相支持;另一点是讲苏联对我们的援助时要注意分寸,例如讲话稿原来写道:苏联对中国人民恢复和发展自己国家经济的努力给了‘巨大的、全面的、系统的和无私的援助’,应将‘巨大的’三个字删去。”
朱德的讲话本已经他本人定稿,但在邓小平提出修改意见后,立即予以采纳,进行了修改。
2月25日上午,苏共二十大闭幕,朱德应邀出席当天下午一个工厂举行的庆祝二十大胜利闭幕的群众大会,并应邀讲话。一位随行人员事先为他起草了讲话稿。朱德又送请邓小平审阅。
邓小平再一次认真地、字斟句酌地审阅了这个讲话稿。审阅完毕,他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讲话中对苏共二十大评价过高,要修改。
朱德再一次尊重邓小平的意见,对讲话稿做了重要的修改。
出访苏联期间,邓小平配合朱德做了很多周密、细致的工作,使我党在与苏共的分歧不断升级和公开化的情况下,正确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和观点。朱德也因从中看到了邓小平的政治水平和才干而十分喜悦,对邓小平的鼎力支持和愉快合作而深感欣慰。
朱德致信邓小平:“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安排”
朱德同毛泽东一样,对邓小平的德才十分欣赏和器重,对邓小平的工作也十分支持。他也像邓小平尊重他一样尊重邓小平。1958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他不再当下届国家主席,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这个建议。12月29日,朱德给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和书记处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
你给我组织部、统战部对二届人大常委提名候选人名单一份,我同意。我提议以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他的威望、能力、忠于人民革命事业,为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是一致赞同的。因此,名单中委员长一席可再考虑,以便整体的安排。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
此致
敬礼
朱德
12月29日
朱德这封信,既充分表现了他那无私的高风亮节和坦荡的胸怀,也表现了他对邓小平的尊重和信任。朱德对邓小平的尊重,还表现在他多次到外地工厂、农村搞调查研究时,经常把了解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写信向邓小平及书记处反映。他有时写信向毛泽东、周恩来反映情况时,也在周恩来之后写上邓小平的名字。
更为可贵的是,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病情加重的情况下,邓小平受毛泽东的委托,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对工业、农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整顿。在短短9个月里,形势有了明显好转,各个领域的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
朱德对邓小平取得的成就十分欣慰,对全国各行各业出现的转机感到满意,他称赞道:“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很好。”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朱德传》,邓小平亲为该书题写了书名,以表达对敬爱的朱德委员长的敬意和哀思。
(江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